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原理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内容

二、主油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在泵内充满油的情况下,叶轮旋转使叶轮内的油也 跟着旋转,叶轮内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 叶轮槽道中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围流进泵 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油管 内压力,油就在这个压力差作用下由吸油池流向叶 轮,这样油泵就可以不断的吸油,不断的供油了。
两两换热波纹板之间构成流体介 质通道层,作为换热元件的波纹 板一侧是冷却循环水另一侧润滑 油,构成油水的换热通道层交错 布置,压紧板和波纹板之间不通 换热介质。油(或水)通道层的 水进出口周围的两片波纹板之间 采用密封垫密封,防止油(或水) 进入水通道和冷却器外,两个波 纹板之间的油通道(或水通道) 采用密封垫密封构成完整封闭的 油通道层(或水通道层)并防止 油(或水)泄漏到冷却器外。
四、交流润滑油泵
额定电流:81.8A,转速: 2950rpm。单级单吸立式电动离心油泵(转
速:3000r/min,启动油温 ≥ 15℃)。安装在主油箱上,能保持独立运 行。该泵完全浸没在润滑油中,经过油泵底部的滤网吸油,泵出口油 经冷油器至轴承润滑油总管,只在机组启动和停机阶段、当主油泵供 油压力不能维持润滑油总油管油压时使用,由压力开关控制。泵出口 装有一逆止阀以防止系统中油倒流。 启动时和运行中注意电流变化,防止因超电流引起过电流保护。
主油泵的作用
汽轮机主油泵是单级双吸式离心泵(中开泵),转速:3000r/min
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在正常运行中,主油泵的高压排油流至主 油箱去Ⅰ、 Ⅱ级射油器,Ⅰ级射油器从油箱中吸取润滑油升压后供给主 油泵,主油泵高压排油通过Ⅱ级射油器压力降低,作为润滑油进入冷油 器,换热后以一定的油温供给汽轮机润滑油用户系统。(主油泵不是自 行充油而是必须向它连续提供压力油,在启动和停机期间,上述工作由 交流润滑油泵完成,当汽轮机处于或接近额定转速时由射油器提供) 主油泵是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送介质的能量的关键部件。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内容

射油器又可以称为“射油抽油器”,装在射油器进口的滤网是为了 防止杂物堵塞喷嘴。简而言之,当压力油经油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喷 嘴出口形成真空,利用高压射流的自由卷吸作用把油箱中的油经滤网 带入扩散管(渐扩管)减速升压后以一定的压力排出。提高主油泵工 作的可靠性。
射油器
射油器的作用是将小流量的高压油变成大流量的高压油。油喷嘴、喉管
主油泵是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送介质的能量的关键部件。
润滑油母管压力 主油泵入口压力 主油泵出口压力
1号机 0.16MPa 0.3MPa 2.1MPa
2号机 0.18MPa 0.18MPa 1.95MPa左右
主油泵泵体
主油泵是主 轴驱动离心 泵,水平安 装在汽轮机 的前轴承箱 内,泵轴与 汽轮机的高 压转子刚性 连接。
启动:(1)当机组启动投入盘车前,应先将顶轴油泵投入运行; (2)当汽机打闸停机后,转速低于1200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启否则应 手动启动,并查明原因。
停止:(1)主机转速至1200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动停运,否则手动停运; (2)盘车停止后,停止顶轴油泵运行。
十、盘车装置
采用低速盘车,盘车电机转速:730r/min,主轴转速:4.10r/min 盘车装置的作用在于,消除冲转前或停机后转子产生的热弯曲。
板式冷油器采用换热波纹板叠装于上下导杆之间构成主换热元件。导 杆一端和固定压紧板采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活动压紧板开槽口。 压紧板四周采用压紧螺杆和螺母把压紧板和换热波纹板压紧固定。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1)传热效率高
换热片采用高导热 的波纹板,板片波 纹所形成的特殊流 道使流体在极低的 流速下即可发生强 烈的扰动流(湍流 ),扰动流又有自 净效应以防止污垢 生成因而传热效率 很高。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1.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重要性在汽轮机中,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确保了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有效减少了摩擦和磨损,提高了机器的效率和寿命。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其对机器性能的影响。
2.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主要由油箱、油泵、滤清器、冷却器、润滑油分配器等组成。
当汽轮机启动时,润滑油从油箱中抽取出来,通过油泵进行增压,并通过滤清器去除杂质。
随后,油液被送往润滑油分配器,根据需要分配到涡轮轴承、齿轮箱和发动机的各个润滑点。
通过冷却器将过热的油液冷却后重新循环使用。
3.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在汽轮机运行期间,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所示:(1)启动和预热阶段:在汽轮机启动之前,润滑油系统需要进行预热。
此时,油泵将润滑油抽取到发动机的各个润滑点,确保机器在运行前已经建立了润滑膜,以降低启动时的摩擦和磨损。
(2)运行阶段:当汽轮机启动后,油泵会提供足够的润滑油流量和压力,保持机器各个润滑点的润滑状态。
通过润滑油分配器将油液精确地送至各个部位,形成一层油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
(3)冷却循环:在汽轮机运行期间,润滑油会吸收热量。
为了防止油液温度过高导致润滑性能下降和油品老化,冷却器会将过热的油液冷却后重新循环使用。
这可以维持润滑油的性能和稳定性。
(4)过滤和清洁:润滑油系统中的滤清器承担着去除油中杂质的任务。
这些杂质包括金属屑、颗粒物和水分,它们会导致润滑油的浑浊和密封部件的磨损。
滤清器的作用是将这些杂质过滤掉,保持油液的清洁和流畅。
4.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重要性和影响(1)保护机器: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机器的摩擦和磨损。
通过形成一层油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运行效率。
(2)降低能源消耗:良好的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减少摩擦损失,可以降低机器的能量损耗,并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汽轮机主机润滑油系统

汽轮机主机润滑油系统一、作用1、为汽轮机、发电机径向轴承提供润滑油;2、为汽轮机推力轴承提供润滑油;3、为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4、为装在前轴承座内的机械超速脱扣装置提供控制用压力油。
二、工作原理润滑油系统包括主油箱、主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备用泵、密封油备用泵、冷油器、射油器、顶轴油系统,排烟系统和储油箱、油净化装置等。
2.1 供油系统这种供油系统中装有射油器,在运行中安全可靠,其工作原理如下:润滑油系统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润滑油储存在油箱内。
离心式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带动,由主油泵打出的油分成两路,其中绝大部分的压力油至射油器,并将油箱内的油吸入射油器。
尚有一小部分经逆止阀及节流孔后向高压备用密封油系统和机械超速自动停机装置及注油试验系统提供工质。
从射油器出来的油分三路,一路向主油泵进口输送压力油,一路经过逆止门送到冷油器,向机组的润滑系统供油,同时有一路供给低压密封备用油。
在润滑系统中设置两台冷油器。
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在运行中可逐个切换。
经冷油器冷却后的油温应小于45℃,以便去冷却、润滑推力瓦、支持轴承及盘车齿轮等。
轴承的排油由回油母管汇集后流回主油箱。
如果遇到汽轮机停机或某些意外事故,主油泵不能提供上述油流,当润滑油压下降到0.076~0.082Mpa 时,则同时启动轴承油泵及密封油备用泵,轴承油泵一方面提供低压密封备用油及主油泵入口的供油,一方面经冷油器冷却后向各轴承及盘车提供润滑冷却用油。
密封油备用泵的出口油经过逆止阀向高压密封备用油系统、注油系统及机械超速装置提供动力油源。
当汽轮机盘车时或启动初期,由于离心式主油泵进口侧没有吸油能力,因而必须开启轴承油泵及密封油备用泵,只有当汽轮机转速升到2700RPM 左右时,主油泵才能供应机组全部所需的油量。
当机组满速稳定后,并且集管中油压满足需要时,在控制室手动停止轴承油泵及密封油备用油泵。
在停机过程中,遇到交流电源或轴承油泵故障,润滑油压降低到0.069~0.076Mpa,直流事故油泵投入,确保轴承冷却润滑油的供应,防止轴瓦烧坏,保证了汽轮机的安全,这也是润滑油系统的最后备用。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及EH油系统介绍

第一节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基本都采用主油泵—射油器的供油方式,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其出口压力油驱动射油器投入工作。
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供油,向发电机氢密封装置提供油源,以及为主轴顶起装置提供入口油。
一、系统组成各机组润滑油系统设置略有不同,下面以某哈汽机组为主作讲解。
(一)主油泵主油泵都为单级双吸离心式油泵,安装于前轴承箱内,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它为射油器提供动力油,向调节保安系统提供压力油。
主油泵吸入口油压为0.09~0.12 MPa,出口油压为1.0~2.05 MPa。
主油泵不能自吸,在汽轮机起停阶段要靠交流润滑油提供压力油,维持轴承润滑油、密封油和主油泵的进口油;由高压起动油泵提供高压油供调节保安用油。
当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90%左右时,主油泵就能正常工作,这时要进行主油泵与高压起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的切换,切换时应监视主油泵出口油压,当压力值异常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烧瓦。
(二)射油器射油器安装在油箱内油面以下,采用射流泵结构,它由喷嘴、混合室、喉部和扩压管等主要部分组成。
工作时,主油泵来的压力油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射出,在混合室中造成一个负压区,油箱中的油被吸入混合室。
同时由于油粘性,高速油流带动吸入混合室的油进入射油器喉部,从油箱中吸入的油量基本等于主油泵供给喷嘴进口的动力油量。
油流通过喉部进入扩散管以后速度降低,速度能又部分变为压力能,使压力升高,最后将有一定压力的油供给系统使用。
东方机组润滑油系统一般有两个射油器:供油射油器和供润滑油射油器。
供油射油器为主油泵提供入口油,而供润滑油射油器为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以及密封用油;两射油器在结构上完全相同。
国产引进型机组只有一个射油器,它同时向主油泵进口和轴承供油。
(三)电动油泵高压起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均为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当机组在起动和停机工况时,高压起动油泵代替主油泵向保安系统提供压力油。
发电厂汽轮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发电厂汽轮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发电厂的汽轮机是主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润滑系统的稳定工作对于保证汽轮机的稳定运行和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轮机的润滑系统主要由润滑油箱、油泵、滤清器、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管路、润滑油气密系统、油嘴和润滑油控制系统等组成。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润滑油的供给和循环来实现润滑部件的润滑和冷却,从而减少磨损和摩擦,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在汽轮机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润滑系统要实现恰到好处的润滑和冷却效果,保证润滑膜能够始终稳定存在,从而保证汽轮机的寿命和运行效率。
首先,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润滑油的供给和循环两个部分。
润滑油的供给是通过油泵将润滑油从油箱中抽取和输送至汽轮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
润滑油进入油泵通过压力泵叶片的旋转产生压力,将润滑油输送至各润滑点。
在润滑油被使用后,需要经过滤清器进行过滤,同时要经过润滑油冷却器进行冷却,在冷却后再次输送至润滑点进行润滑。
润滑油在润滑运动部件的同时还要起到冷却效果,降低运动部件的温度,减少摩擦损耗。
其次,润滑系统的组成包括润滑油箱、油泵、滤清器、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管路、润滑油气密系统、油嘴和润滑油控制系统等。
润滑油箱主要用于储存润滑油并起到暂存的作用,同时润滑油箱内还要设置一定的过滤系统,以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度。
油泵则是将润滑油从油箱抽取并提供所需的压力给各润滑点。
滤清器主要用于对润滑油进行过滤,确保润滑油清洁。
润滑油冷却器则主要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从而减少摩擦部件的温度。
润滑油管路主要用于输送润滑油至各个润滑点。
润滑油气密系统主要用于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减少外界污染物的影响。
油嘴则是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喷射,实现对润滑点的定向润滑。
润滑油控制系统则主要用于对润滑系统的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控制和监测。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润滑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磨损:润滑油能够形成润滑膜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磨损。
润滑油、顶轴油

顶轴油系统运行规定
由于反冲洗滤网没有压差报警,运行应加强监视该滤网 的前后压差,并适当开启反冲洗门,使滤网出口压力与 反冲门后压力之差在0.08-0.18MPa之内。滤网压差达 0.05MPa时,及时通知维护清理。 发现顶轴油泵入口、出口双筒滤差压报警时,应及时通 知维护清理或者更换滤芯。顶轴油泵滤网注油门正常运 行应该关闭,防止长时间开启导致两侧滤网都出现脏污 现象。停运机组盘车状态下顶轴油压应该稳定,若出现 摆动较大及时联系维护人员调整直流润滑油泵子环投入
“与”汽机转速> 5rpm“与”润滑油母管油压P≤0.105MPa主机 直流事故油泵自动启 交流润滑油泵故障停运(脉冲信号),主机 直流事故油泵保护启。
顶轴油系统
1.2.2.系统设备介绍 1. 顶轴油泵 顶轴油系统采用三台顶轴油泵,型式为变量柱塞 泵。 变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变量柱塞泵的变量是通 过改变泵腔工作容积来实现的,改变斜盘法线对缸 体回转轴心的夹角γ,即改变各柱塞腔的工作容积, 当γ角最大时,柱塞腔的工作容积最大,实现全排量 供油,当γ角为0时,柱塞腔的工作容积为0,这时 液压泵不供油。如果γ角为负值,则液压泵反向供油。 改变γ角的方式有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控制特 点。
1.1.2.
润滑油工作原理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用了主机转子驱动的离心式主油泵(MOP)系统。在正常 运行中,主油泵的高压排油(1.55MPa)流至主油箱去驱动油箱内的涡轮泵 (BOOSTER OIL PUMP),涡轮泵的从油箱中吸取润滑油升压后供给主油泵, 而高压排油在油涡轮做功后压力随即降低,作为润滑油进入冷油器,换热后以一 定的油温供给汽轮机各轴承、盘车装置、顶轴油系统、密封油系统等用户。在启 动时,当汽轮机的转速达到约90%额定转速前,主油泵的排油压力较低,无法驱 动涡轮泵,主油泵入口油量不足,为安全起见,应启动交流吸入油泵(MSP) 向主油泵供油,启动交流辅助油泵(TOP)向各润滑油用户供油。另外,系统还 设置了直流事故油泵(EOP),作为紧急备用。主油泵为单级双吸离心式油泵, 安装于#1轴承箱内,直接与汽轮机主轴联接,由汽机转子直接驱动,它为油涡 轮提供动力油。 油涡轮泵由主油泵出口油源驱动,从主油箱吸油,并为主油泵供给油源。 当主机转速小于3000rpm时,主油泵不能提供足够的油压,系统的润滑油由辅助 油泵(TOP)或事故油泵(EOP)提供,主油泵入口油源由交流吸入油泵 (MSP)提供。
14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演示幻灯片

润滑油的工作介质采用 ISO VG32透平油
(国标GB11120-89)
3
润滑 建立油膜 循环换热 其他系统油源
汽机发电机 各轴承和盘 车装置
在轴承中形成 稳定的油膜, 维持转子的良
好旋转。
盘车系统、顶轴 油系统、发电机 密封油系统提供 稳定可靠的油源
转子的热传导、 表面摩檫以及油 涡流会产生相当 大的热量,为始 终保持油温合适, 就需要一部分油
量来进行换热
4
集 中 供 油 系 统
起动油泵、辅助油泵 和直流油泵集中布置 在油箱顶上
油管路采用套装管路
油泵集中布置,
便于检查维
护及现场设 防止压力油
பைடு நூலகம்
备管理
管跑油,
发生火灾
事故和造
成损失
分
检修困难
散
供
各设备分别安装
油 系 统
在各自的基础上
占地面 积大
压力油管外漏 ,
管路分散安装
容易发生漏油
着火事故
5
主油泵
1.55Mpa 0.128Mpa
低润滑油 压遮断器
油位计
ET
M
OO
S
PP
P
油
净
节
化 装 置
流油 阀涡
轮
润滑油系统流程
# 1 轴 承
推 力 支 持
# 4 轴 承
盘车装置
#7/8/9 号轴承 和发电 机密封 油系统
12-16Mpa 0.02mm
溢
排烟风机
流
阀
16Mpa 顶轴装置
冷油器
冷却水
#7/8号 顶轴
15
油涡轮增压泵
油涡轮增压泵 是由油涡轮、 油轮泵架、泵 壳和调节阀等 组成一体,垂 直地安装在主 油箱中。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汽轮机供油系统概述主机供油系统主要是指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调节保安油系统,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
350MW 汽轮发电机组的主机供油系统一般采用汽轮机油作为润滑油和氢密封油、抗燃油作为调节保安用油,其汽轮机油和抗燃油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油系统。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润滑油系统通常由汽轮机主轴带动的主油泵供给润滑油。
其主要功能是给汽轮发电机组主轴承、推力轴承、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及顶轴系统用油。
为密封氢气的密封油系统供油,以及为操纵机械超速脱扣装置供油。
一、润滑油系统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及作用汽轮发电机组是高速运转的大型机械,其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需要大量的油来润滑和冷却,因此汽轮机必须有供油系统用于保证上述装置的正常工作。
供油的任何中断,即使是短时间的中断,都将会引起严重的设备损坏。
润滑油系统和调节油系统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润滑油的工作介质采用的透平油,相当于国标GB11120-89号透平油,油牌号ISOVG32.(一)系统流程简介:本润滑油系统采用主油泵—射油器供油方式,主要任务是向汽轮发电机组的各轴承(包括支撑轴承和推力轴承)、联轴器及盘车装置提供合格的润滑、冷却油。
在汽轮机组静止状态,投入顶轴油,在各个轴颈底部建立静油膜,托起轴颈,使盘车顺利盘动转子;机组正常运行时,润滑油在轴承中要形成稳定的油膜,以维持转子的良好旋转;同时由于转子的热传导、表面摩擦以及油涡流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需要一部分润滑油来进行换热。
另外,润滑油还为保安部套、顶轴油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油源,还可以作为发电机密封油的辅助供油系统。
正常运行时,润滑油系统的全部用油由主油泵和注油器供给,主油泵的出口压力油先进入主油箱,然后经油箱内的油管路分为二路:一路进入1号注油器,1号注油器出口油进入主油泵入口;二路进入2号注油器,2号注油器出口也分两路:一路供向保安部套;另一路经冷油器送至各径向轴承、推力轴承、联轴器、盘车装置、轴承的低油压保护试验装置用油以及顶轴油入口、密封油系统。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说明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说明汽轮机润滑油系统1.1 概述配本机组的润滑油系统与给⽔泵汽轮机的润滑油系统分开,主要供给氢密封油系统的两路密封油源(适⽤于氢冷发电机);供给机械超速遮断装置动作的⼯作介质和供给汽轮机轴承、发电机轴承、推⼒轴承和盘车装置的润滑油。
该系统设有可靠的主供油设备及辅助供油设备,在盘车、起动、停机、正常运⾏和事故⼯况下,满⾜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所有⽤油量。
润滑油系统是⼀个封闭的系统,油贮存在油箱内,由主轴驱动的主油泵或由马达驱动的辅助油泵将润滑油供给到各个使⽤点,当机组在额定或接近额定转速运⾏时,由装在前轴承座的主油泵和装在油箱内的注油器联合运⾏,满⾜机组⽤油。
在机组启动或停机运⾏时,则由辅助油泵提供机组所有⽤油。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给汽轮发电机主轴承、推⼒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为密封氢⽓的密封油系统供油(适⽤于氢冷发电机),以及为操纵机械超速脱扣装置供油作为⼯质。
它主要由润滑油箱、主油泵、注油器、辅助油泵、冷油器、滤油器、除油雾装置、顶轴油系统、净油系统(根据⽤户的要求,也可⽤户⾃备)、危急遮断功能、液位开关等以及各种脱扣、控制装置和连接它们的管道及附件组成。
1.2 主要设备及功能1.2.1 油润滑系统中使⽤的油必须是⾼质量、均质的防锈精炼矿物油,并且必须添加防腐蚀和防氧化的成份。
此外,它不得含有任何影响润滑性能或与之接触的油和⾦属有害的物质。
为了保持润滑油的完好,也即保持润滑系统部件和被润滑的汽轮机部件的完好,润滑油的特性需要作⼀些特殊考虑。
最基本的是:油的清洁度,物理和化学特性、恰当的贮存和管理,以及恰当的加油⽅法。
应该有⼀个全⾯的计划来确保油和系统的正确保养,避免⼀切有害的杂质。
这是使部件寿命达到最长和保证不发⽣故障的基本要求。
有害杂质会导致轴承密封和其它重要部件的损坏。
如果油箱中油温低于10℃,油不能在系统中循环,不得启动轴承油泵。
同样,如果供给轴承的油温不能调到使最热轴承排出的油温低于82℃,则机组应该停机,直到油温降低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汽轮机油系统设备原理、工作流程及事故处理

1 、典型油系统介绍汽机的油系统按功能可以分为:调节油部分,保安油部分,润滑油部分。
汽轮机的油系统是一套分厂完整的液压油系统,其组成:储油装置-油箱,动力单元-油泵,输送装置-管道,冷却单元-冷油器,净化单元-过滤器,控制单元-电调装置,执行单元-油动机。
下面以电调式汽轮机油系统为例分别来介绍:(1)调节油系统电调型汽轮机通过电子调节器(即DEH)输出电信号,经过电液转换装置,改变成液压信号,控制油动机动作。
目前国内小型汽轮机用的电液转换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VOITH,CPC,DDV(MOOG)。
作用是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液压信号。
动力油(EH油)从注油泵出其中一路进入电液转换器,经过电液转换器变压后,成为调节油,进入错油门底部,控制错油门阀芯移动,改变动力油进入油动机活塞的油路,进而改变油动机活塞的位置。
油动机能够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挺住,电调系统需要感知油动机目前的位置,这就需要有反馈信号的存在。
(2)润滑油系统动力油来自主油泵出口,经过一射油器后,形成一股较低压力的油,这股油经过冷油器冷却至40℃(该温度下油的粘度最佳,工程实践中一般要求油温在40~45℃)后直接进入各个轴承,在转子轴颈和轴瓦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起到润滑作用,同时,通过油将轴承处产生的热量带走。
(3)保安油系统保安油系统,顾名思义,对汽轮机的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一股油。
保安油是由一股动力油在经过危机遮断装置后形成的。
保安油在汽轮机运行中,几乎不消耗油量,保安油压力与动力油一致。
只有当外部原因促使危机遮断装置动作,或者AST电磁阀动作,将保安油卸掉,保安油失压,使得汽轮机保安设备动作,起到关闭和保护汽轮机的作用。
例如汽轮机的主汽门液压缸上就接有保安油,当保安油失压后,主汽门会迅速关闭以切断汽轮机进汽。
2 、润滑油系统的组成系统主要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冷油器、注油器、顶轴油系统、排烟系统、集装油箱(主油箱)、润滑油泵、事故油泵、密封油备用泵、滤网、电加热器、阀门、逆止门和各种监测仪表等构成。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原理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原理1.润滑油的供给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供给足够的润滑油给汽轮机的运动部件。
润滑油系统通过油泵将润滑油送入系统中,并通过管道将润滑油传输到需要润滑的部件。
通过润滑油系统,能够减少摩擦和磨损,并提高部件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2.润滑油的冷却与过滤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因为摩擦和热量产生而升温。
为了确保润滑油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润滑油系统通常会设有冷却器。
冷却器通过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防止润滑油在高温下失去其润滑性能。
另外,润滑油系统还会通过过滤器来清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这些杂质和污染物可能会对运动部件产生磨损,因此必须及时清理。
过滤器通常采用纸滤芯或金属滤网等材料,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润滑油中的固体颗粒和其他杂质。
3.润滑油的分配和喷油器为了确保润滑油能够准确地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件,润滑油系统通常会设有分配装置。
分配装置能够将润滑油按照设定的流量和压力送到不同的润滑点,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够得到适量的润滑。
在润滑点上,通常会使用喷油器将润滑油均匀地喷洒到需要润滑的部件上。
喷油器通常由喷嘴、喷孔和调节装置组成。
润滑油经过喷嘴和喷孔,形成雾状细小的润滑油粒子,通过调节装置可以调整喷油的流量和方向,确保每个润滑点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润滑。
4.润滑油的回收与循环使用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逐渐老化和污染,因此润滑油系统还需要设有回收装置。
回收装置通常由油水分离器、沉淀器和过滤器等部件组成,能够有效地去除润滑油中的水分和杂质,并使润滑油重新达到使用标准。
回收后的润滑油经过处理后,可以再次循环使用。
这种循环使用既节约润滑油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循环使用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泵重新供给给润滑油系统,继续为汽轮机提供润滑和冷却。
总结起来,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润滑油的供给、冷却与过滤、润滑油的分配和喷油器、润滑油的回收与循环使用。
这些工作保证了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和长久使用。
60万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讲解 ppt课件

冷油器工作原理
ppt课件
18
6.滤油器
本机组配有两种滤油装置,他们分别是安装在油箱回油 槽的回油滤网和安装在冷油器出口轴承进油管道上进油滤网
回油滤网是圆桶形的有150目滤网的滤油器,它由外覆 一层金属丝网的带孔金属板组成,它嵌装在油箱回油槽底割 出的开口内,槽中回油靠重力流进滤油管,并从滤油器侧面 和底部进入油箱,滤油器顶部有一手柄,通过油箱及一只检 修孔口可使滤网取出进行清洗。
油流入净油箱体,先经过沉淀滤网进入袋滤器,通过布 袋滤过的油流入贮油箱,由输油泵将油打入过滤桶,油经过 过滤桶精滤后,最后流回油箱。
ppt课件
21
本机组配有一套油箱除油 雾,该装置是成套集装式设 计,排烟风机、净化除沫分 离器、阀门和管道等全部装 在公共底盘上,安装在油箱 上。装置的排气管道与用户 的管道相连,通常通向大气 。运行时,风机是油箱、轴 承座和回油管道中产生微小 的负压。
ppt课件
5
润 滑
概述
本机组采用有效容积为45.7m2的 圆形卧式集装油箱,即交流润滑油泵
油 系
、直流事故油泵、高压备用密封油泵 、排烟装置、油位指示器、液位开关 等都集中布置于油箱顶部圆形顶板上
统
,此布置使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更
设
加方便,并使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备
ppt课件
6
集装油箱布置图
ppt课件
ppt课件
34
冷油器的切换
冷油器水侧的投运 1.关闭冷油器底部水侧放水门,关闭冷油器出水门; 2.开启冷油器水侧放气门; 3.确认冷油器冷却水调节阀前后隔离门开启,关闭旁. 微开冷油器进水门,向冷油器注水放气,当放气门有 连续水流出后关闭,全开进水门; 5.开启冷油器出水门; 6.确认冷油器冷却水调节阀动作正常。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三润滑油系统1 概述1.1系统功能本汽轮机润滑油系采用电动油泵的供油方式.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发电机组各轴承、盘车装置及联轴器喷油孔提供润滑冷却用油;向保安部套提供一次压力和油;向发电机氢密封空侧提供密封用油以及为顶轴系统提供充足的油源。
1.2系统描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承需要润滑油来形成连续的油楔,转子在这层油楔上转动。
形成油楔只需要少量的油,然而,由于转子的传热、轴承面的磨擦以及润滑油自身的紊流,产生了大量的热量。
因此,为了一定的轴承温度,需要向轴承提供更多的油量对轴承进行冷却。
轴承的润滑油压约为0。
18Mpa,此油压确保了轴承上部压力不低于大气压,避免造成油楔的不连续。
另一方面,如果油压过高,润滑油就会从轴承两端高速地喷射出来,并变成雾状。
这样,油很容易从轴承箱里窜出。
油温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如果轴承进油油温过低,由于油的高粘度会使轴承润滑效率变低。
如果轴承回油温度过高,油会很快氧化而变质。
因此,轴承回油度应限制在60~70℃,轴承进油油温度限制在38~46℃(正常运行时,调整为46℃)。
可以通过调整每个轴承的进油量来达到需要的轴承回油温度。
为允许足够的调节量,每个轴承的供油管采用较大管径,在轴承进口管处装有呆移动式节流孔板。
润滑油系统图见附图0-1-1。
1.3 系统工质系统工质为ISO-VG32汽轮机油,其相关主要性能要求见下表.经我厂论证的汽轮机油有:美孚Mobil DTE832、康辉普通级32#汽轮机油、中石油L-KTP系列汽轮机油。
项目粘度等级(按GB/T3141)运动粘度(40℃)mm2/s 粘度指数≥ 倾点,℃≤ 闪点(开口),℃≥ 中和值,mgKOH/g 水分机械杂质抗乳化性(54℃,40-37-3ml),min ≤抗泡沫性ml/ml ≤ 24℃ 93.5 后24℃ 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铜片腐蚀(100℃×3h),级≤ 空气施放性(50℃),min ≤ 氧化安定性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的时间,h≥50/0 150/0 无锈 1 5 4000 GB/11143 GB/T5096 GB/T0308 GB/T12581 技术指标 32 28.8-35.2 90 -7 200 0.18 无无 10 150/0 试验方法 - GB/T265 GB/T1995 GB/T3535GB/T3536 GB/T4945 GB/T511 GB/T260 GB/T7305 GB/T12579 2 系统的构成(1)集装油箱(2)两台交流电动主油泵(一台主油泵和一台辅助油泵)(3)一台直流电动事故油泵(4)两台交流电动排油风机(5)两台冷油器(6)两台交流电动顶轴油泵(7)蓄能器(8)润滑油管路(9)压力调节阀(10)电加热器(11)油系统附件 3 系统工程主要设备简介 3.1 油泵在正常运行时,由交流电动主油泵MOP(交流电动辅助油泵AOP备用)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供油.同时一台直流电动事故油泵EOP,用于在油压过低时建立起轴承润滑油压.当油压下降到某一给定值时,这三台电动油泵通过继电器控制自动投入运行. 3.1.1 主油泵MOP和辅助油泵AOP2台油泵的容量为100%,其驱动电机为交流防爆电机.机组正常运行时,主油泵供油,辅助油泵备用,此时主油泵出口压力约为0.52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原理
作者: 日期:
600MV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原理及调试探讨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宫传瑶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几种常见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对我公司600MW汽轮机所采用
的供油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与其它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主油泵油涡轮调试系统
1概述
随着机组向着大型化、自动化方面发展。
机组故障停机次数将严重影响电站运行的经济性。
汽轮机供油系统的故障不但要影响到电站运行的经济性,而且对机组的损害影响也是很大的。
由于润滑系统的特殊性,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在线检修的。
这样系统设计及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其前期的调试试验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2几种典型系统的比较
常见的电站润滑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电动油泵、蓄能装置与调节阀系统;二:汽轮机转子驱动主油泵与注油装置系统;我厂600MV汽轮机采用汽轮机转子驱动主油泵与油涡轮升压泵供油方式。
3系统安全性分析
对于系统来说除去系统本身的因素外,其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系统组成元件的可靠性。
对
于电动油泵系统其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电机及其电源的可靠性,由于电机及其相关电气元件制造水平的限制,其可靠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但是其优点在于系统简单。
对于汽轮机转子驱动主油泵与注油装置系统,由于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这样对于主油
泵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由于主油泵采用高位布置,这样在客观要求在主油泵的入口增设供油装置。
我厂采用的注油装置主要有射油器与升压泵两种。
4 600MW汽轮机润滑系可靠性探讨
我厂600MV汽轮机润滑系统是我厂转化日立的系统。
在系统中采用升压泵为供油装置。
油涡轮升压泵作为系统的主要设备起着给主油泵供油,同时将高压油转化为低压油对汽
轮发电机组进行润滑。
起着参数匹配的作用。
而在我公司300MW气轮机润滑系统中起到此作用的是供油及润滑射油器。
系统设计的好坏及相关部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机
组运行的安全性。
对于我公司600MW气轮机润滑系统可靠主要取决于主油泵与油涡轮的可靠性。
同时对系统的调试及机组启动过程中的监视至关重要。
5系统简介
6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分系统。
供油系统由主油泵、节流阀,滤网、喷嘴隔板、叶轮、升压泵组成。
主要作用维持主油泵正常工作。
润滑系统由主油泵、节流阀,滤网、喷嘴隔板、叶轮、溢流阀、轴承组成。
主要作用供给机组润滑油。
旁路系统由一只节流阀将工作油系统节流阀后与与叶轮后连接起来。
主要作用平衡润滑系统与供油系统。
同时在涡轮排油部分安装有溢流阀。
主要作用稳定润滑油路压力。
系统工作原理:由油
涡轮的排油来润滑机组,同时高压油带动升压泵工作给主油泵供油。
润滑油系统图(图0-1-1所示)
图 0-1-1
6 主油泵结构简介
此泵为双吸单级卧式离心泵。
与汽轮机转子刚性连接在一起。
主油泵结构(图0-1-2所示) 11 K ii a _____ !___ .二.■
SSSSSSSIZSUII • , ■ ■ ■ ■ O ■ ■_ J U ■ ■ -I 口冈i i
.■
I
I
>
I
图0-1-2
7油涡轮升压泵结构简介
各个工作元件之间的油路的连接由涡壳中的铸造流道来实现。
这样就在结构上最大限度
地避免了滴、冒、漏的现象。
在结构上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由一根刚性轴将叶轮与升压泵叶轮连接起来。
刚性轴由一个支承轴承与推力支承轴承进行支承。
在油涡轮工作油路中设置有节流阀,在其阀心上开有轴向及径向孔,这样在节流阀关闭的情况下也不会关断工作油路,在旁路中设置的节流阀没开有轴向及径向孔,可以关断油路。
油涡轮主要由喷嘴隔板、叶轮两部分组成。
升压泵为双吸单级立式离心泵。
泵的悬臂端支持自身的壳体上。
油涡轮升压泵结构(图0-1-3所示)
图0-1-3
8系统(油涡轮)的设定和调整
8.1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1)油质满足启动运行清洁度要求。
2)查油箱油位在最咼油位。
3)查油箱油温,根据油温情况来调整冷油器的冷却水
4)检查滤网堵塞情况。
5)检查与油箱相连的管道与阀门是否有泄露。
6)检查各电泵工作情况,及油泵试验情况。
7)检查各油压是否正常。
8)系统有无其它异常情况。
8.2油涡轮的设定和调整
由于主油泵采用的的是汽轮机主轴驱动方式,所以在汽轮机未在额定转速下工作时,汽
轮机的供油要由电泵系统来承担随着汽轮机转速上升到其额定值,在整个油系统的油压也随之改变,具体过程如下:
821启动时运行油压将是辅助油泵的排出口油压,直到主油泵开始供油,油压上升。
该油压由油泵及管道特性决定,不能作调整。
822轴承主管道油压(停机态),在前轴承箱处应在98kPa以上。
随着汽轮机转速上
升,主油泵开始产生油流,该轴承主管道油压将逐渐增加。
8.2.3主油泵入口油压(停机态)在汽轮机前轴承箱应近似为176kPa (g),随着汽轮
机主轴转速上升,主油泵开始产生油流,启动油泵将与主油泵油流相匹配,这就会造成其输出油压低。
这种降低将持续到升压泵开始和供油泵共同供油,并最终由升压泵取代。
8.2.4油泵系统的动作应在整个汽轮机主轴转速上升到额定转速的过程中受到监控,直
到系统的最终调整完成。
监控方法就是通过观察汽轮机前轴承箱处的3只压力表来进行。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在对每个阀的效用作如下了解后,可决定必要的调整措施。
8.2.5油涡轮喷嘴节流阀可以直接增大或减小主油泵吸油压力,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相应增大或减小轴承主管道油压,例如:如果油涡轮喷嘴节流阀打开使主油泵的吸油压力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油从增压涡轮进入轴承润滑主管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轴承主管道压力。
8.2.6旁通阀可以直接增大或减小轴承主管道油压,并在一个较小的程度上减小或增大主油泵抽吸压力,这就是说,如果旁通阀打开使轴承主管道油压上升,这代表增压透平元件背压的上升,从而使增压透平减慢,使主油泵吸入口油压微低。
8.2.7轴承润滑主管道溢油阀上有一套弹簧调整器,以设置足够大的排放流量,当溢油阀后无阻力时溢油阀管道排放25%-50%的满流量,此流量值即为溢流阀的最大排放量。
溢流阀打开使排放量增加时轴承主管道油压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反之,轴承主管道油压
的改变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溢流阀的排放量。
虽然溢流阀流量的调整会影响轴承润滑主管道油压,但主要目的不是调整油压。
一旦在额定转速下运行阀设定最终完成后,它
就会自动补偿轴承主管道油压的变化。
8.3油涡轮初始设定步骤
8.3.1当汽轮机在盘车时,运行油压尚未建立,节流阀和轴承主管道溢流阀在初始启动前不能预先设定。
作为初步调整,节流阀应全部打开,轴承主管道溢流阀观测不到油流。
这可保证流向轴承主管道的油流在汽轮机升速时不受限制。
在启动前,辅助油泵和供油
泵应处于运行态。
轴承主管道压力和主油泵供油压力均应大于98kPa。
832随着汽轮机转速的上升,因主油泵排出压力的上升,轴承主管道油压也将上升,
在大约额定转速72%时,前轴承箱轴承主管道油压为137〜147kPa,否则按要求调整旁通阀。
8.3.3在主轴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75%时,如果各增压泵阀设定不合适,轴承保护逻辑电路将机组脱扣,主轴速度应再次到72%的额定转速,同时增加旁通阀开度调整直到前轴承箱处轴承主管道油压为137〜147kPa (g)这样就可防止机组在额定转速75%时脱扣。
8.3.4当主轴转速到达额定转速的85%寸,辅助油泵(TOP排油口油压表和轴承主管道油压表应表明轴承主管道油压表读数的增加,并达到或超过辅助油泵( TOP排油口油
压表读数。
额定转速95%时,两油压表读数的比较,应表明轴承主管道油压表读数应高些。
如果不是这样,应打开旁通节流阀进行调整两油压表的比较满足上述条件。
8.3.5当主轴转速到达额定转速85%寸,启动油泵排出口油压表和升压油泵排出口油压表观察应表明升压泵排出口读数增加并达到或超过启动油泵排出口油压表读数。
在95%
11
额定转速时两油压表读数比较应为升压油泵排出口油压表读数应高些,如果不是这样, 应打开油涡轮喷嘴节流阀来调整使两油压表的比较满足上述条件 8.3.6汽轮机达到额定转速时做最终压力设定 汽轮机前轴承箱的正常值
b ) 轴承主管道油压
c )主油泵出口油压 (g )
8.3.7关掉供油泵,并将控制开关之置于“ AUTO (自动),检查油压。
关掉盘车油泵, 将控制开关置于“ AUTO ,检查油压并对各节流阀和溢流阀做最后调整,各最后油压都 应保持满意的“停顿”读数,不需做重新调整。
8.3.8将各节流阀和轴承主管道溢流阀的最终设定调整锁紧
a ) 主油泵(MOP 吸油压力
98〜147kPa ( g )
137~ 176kPa ( g )
1372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