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分子和原子.ppt

合集下载

3.1分子和原子 课时一分子和原子(一)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3.1分子和原子 课时一分子和原子(一)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要点
分子的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分子,其中数字写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多少个相
应的原子。
例如:氧分子—O2; 二氧化碳分子—CO2; 一氧化碳分子—CO;
氮分子—N2; 二氧化硫分子—SO2; 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
课后作业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D ) A. 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B.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 从宏观看,物体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 D. 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
原子 构成。
②有些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如:氨气由 氨分子 构 ⁠
成;氨分子由 氮原子和氢原子 构成;一个氨分子 由 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 构成。
注:分子中不含其他分子,例如:水分子(H2O)中不 含氢分子(H2),而是含有氢原子。
课堂要点
2. 化学反应中的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固态。(均填“>”或“<”)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液氧和氧气都由氧分子构成,二者的化学性质 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课堂要点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 分子由原子构成 (1)一些分子的微观模型图
课堂要点
(2)分子的构成 ①有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如:氧气由 氧分子 构

成;氧分子由 氧原子 构成;一个氧分子由 两个氧 ⁠
22.4 L
体积 20 ℃/ 101 kPa
24.1 L
0 ℃/ 202 kPa
11.2 L
课后作业
A. 氨分子质量很小 B. 闻到氨水的气味是氨分子在运动 C. 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 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C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分子和原子 优秀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分子和原子 优秀PPT
比较一样,是因为 B (3)食盐放入热水中,很快整杯水都有咸味说明 __A__ (4)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__C__
3、如图所示,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出玻璃片后, 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 下瓶颜色逐渐 变淡 ,最后,上、下两瓶 颜色 相同 此现象说明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抒情往 往不会 单独出 现在文 中,它 常与记 叙、描 写、议 论等结 合在一 起。一 般来说 ,直接 抒情一 般要与 议论结 合在一 起,而 间接抒 情一般 与叙述 、描写 结合在 一起。

4.借景抒 情又称 寓情于 景,是 指作者 带着强 烈的主 观情感 去描写 客观景 物,通 过景物 来抒情 。
。当两瓶气体混合后微粒 继续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再见

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 ,并不 是最后 的时刻 ,而是 我们的 精神崩 溃了。 那你只 要坚持 精神的 重整, 坚持精 神的出 发,其 实当我 们觉得 ,那是 万劫不 复的情 景,也 依然可 以去找 到它的 出口, 也依然 可以坚 持过来
积都很小
实验探究一: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 结论
溶液为无色 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 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结论
溶液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
烧杯A
烧杯B
现 象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无明显变化
浓氨水有挥发性,酚酞没有挥发 B烧杯中的氨分 性,A烧杯中 解 子运动,进入 A 的酚酞分子没 释 烧杯中,形成氨 有运动到B烧 水使酚酞溶液变 杯中

人教版化学分子和原子ppt教学课件(优选)

人教版化学分子和原子ppt教学课件(优选)


6.另外,木质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 响比较 大,榫 卯同质 同构的 链接方 式使得 连接的 两端共 同收缩 或舒张 ,整体 结构更 加牢固 。而铁 钉等金 属构件 与木质 材料在 同样的 热力感 应下, 因膨胀 系数的 不同, 从而在 连接处 引起松 动,影 响整体 的使用 寿命。

7.家具的主体建构中所占比例较大。 建筑中 的木构 是梁柱 系统, 家具中 的木构 是框架 系统, 两个结 构系统 之间同 样都靠 榫卯来 连接, 构造原 理相同 。根据 建筑物 体积、 材质、 用途等 方面的 不同, 榫卯呈 现出不 同的连 接构建 方式。
结论
水不能使酚 酞溶液变色
浓氨水能使酚 酞溶液变红
分别取三个小烧杯A、B、C,A、B中加入20ml水,并滴入5-6滴酚 酞溶液,C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 B放在烧杯外.如图:
现象 解释
烧杯A
酚酞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氨分子不断运动到酚酞 溶液中,使酚酞变红色
烧杯B
不变色


术 大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②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③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④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⑤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 ⑥深色衣服与浅色衣服应分开洗,以免染色。

1.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 的内容 ,把握 说明对 象,能 区分说 明对象 分为具 体事物 和抽象 事理两 类;其 次是分 析文章 内容, 把握说 明对象 的特征 。事物 性说明 文的特 征多为 外部特 征,事 理性说 明文的 特征多 为内在 特征。



品红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31张PPT)
作文
六、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说得失)
以上就是我对《分子和原子》 这节课的说课课件,
敬请各位老师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深呼吸调整学习状态(提前喷洒香水) 2、提问:为什么看不到却闻得到? 3、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微观世界花香分 子移动到鼻子里的过程
宏观到微观
• 积木——乐高世界 •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物质世界
石墨烯分子双层重叠图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
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
1、体积小、质量小 2、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运动越剧 烈
3、分子之间有间隔 ①气态>液态、固态 ②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③一般的,温度越高,间隔越小
作业布置
• 短期作业:练习与应用P51-52 1①② 2①②③④⑤ • 周作业:请以“气体与轮胎”为主题完成一篇科技小
我指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 1、课前再次复习初二物理的最后一章节——微观 世界;闻花香、晾晒衣服、想象微观世界从而初 步建立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
• 2、创新总结,激发学生兴趣,从全新的角度探索 分子的三条性质。
• 3、通过小组实验、演示实验、组内讨论、组间讨 论、请教老师从而突破,能试着运用微观概念解 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宏观现象,从而达到“见著 知微”的效果。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微观走向宏观 化学走向生活之热胀冷缩
微观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25m3的石油气加压的 情况下可压入容积为 0.024m3的钢瓶中
香蕉水呢?
序号 现象(证据) 1
分子性质(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3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34张PPT)
实验3-1 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 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若换成热水呢? 实验-60℃
品红慢慢扩散到水中,最后变红 品红很快扩散到水中,迅速变红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品红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 运动速率加快) 思考:在这些变化过程中你看到分子的运动了吗?
一、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
的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无固定的组成。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由同种物 质组成或同种分子构成.
如: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 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构成的。
几种说法:
组成(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 构成(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
子或离子构成的。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 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 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 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 学性质
7.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 ,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 和 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 是 氢分子和 氧分子,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再分,而 原子 不能再分。
3×10-26 kg
例如: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观察与思考1: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 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1 分子和原子(共70张PPT课件)

3.1 分子和原子(共70张PPT课件)
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的。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丌能保持物质 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 共同体现,单个分子丌能体现物质的状态、颜色、 气味等。 3、最小丌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丌能再分。
4、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
可以再分成原子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 ③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以直接构成物质
本 质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 不可再分
联 系
原子
构成
分成
分子
•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 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2、因为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微粒,所以分 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为什么?
2、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氧气由无 色气态转变为淡蓝色液体,原因是 A.氧分子发生了变化。 B.氧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 化。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而氧分 子本身没有变化。 D.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氧分子间 的间隔也没有发生变化。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 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物质发生 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小结: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 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上图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与探究1
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 的颜色。 1.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 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 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水为什么 会减少, 水到哪里 去了?
图3-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在静置的水中,为什么品红扩散后,液体整体呈红色呢? 思考:以上三幅图说明了什么? [总结]这三幅图说明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苯分子的图像
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思考:以上两幅图说明什么?
[总结]这两幅图说明了分子和原子是 真实存在的,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 设想
发现杯子内的液面下降了,他认为是同位的小明偷
喝了。小明碰都没碰过他的杯子,怎么会偷喝呢?
你能帮小明解释吗?
2.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

( B)
A.炒菜时闻到香味 B.压缩空气 C.酚酞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 D.湿衣服晾干
现象:1.溶液逐渐变红
2.A烧杯中溶液逐渐变红;B烧杯中溶液不变色。
B
原因是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达A烧杯中。
结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活动与探究2
压缩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取两支注射器,分别吸入5mL的空气和水,用
手指堵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体积 变化情况。
现象:空气容易压缩,体积减少较大,水不容 易压缩,体积减少较小。
1、老俩口 争儿郎。 2、下毕棋围。
(1、2谜底一样) 3、内有三子 正负各一 发生变化 其
身不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记住分子、原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观 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 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 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 学知识吗?
结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小结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运动
课堂检测: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
⑴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易发生爆炸。
⑵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 为什么?
答:气体中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大,受压时分子间的 间隙缩小,所以体积缩小。
⑶湿衣服晾在日光下容易干,为什么? 答:有太阳晒着的地方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
快,水分子很快脱离衣服的表面。
溶解前
溶解后
小强
小明
(4)小强将一块方糖放到杯子里的水中,溶解后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