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专题课程
民事诉讼法学 PPT课件

• 概念:法院依当事人申请,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
历史深处的忧虑 参与人的共同参与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各种 程序与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 特征:
(1)当事人诉讼架构上的平等性。 (2)当事人处分权利的自由性。 (3)诉讼程序的严格性。 (4)解决纠纷的强制性与终局性。 • 分类:财产关系民事纠纷;人身关系民事纠纷
二、原告与被告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是指认为自己的民事 权益或者受其管理权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 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为维护其合 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程序 历史深处的忧虑 发生的任。 民事诉讼的被告,指被诉称侵犯原告民事 权益或与原告发生民事权益争议,被人民 法院传唤应诉的人。
三、共同诉讼人
二、民事诉讼管辖 民事诉讼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及同级各 地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 工和权限。 历史深处的忧虑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三)裁定管辖 (四)管辖权异议
第三节 民事诉讼参加人
诉讼参加人是诉讼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诉讼行 为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有着重 大影响。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一、当事人概述 历史深处的忧虑 (一)概念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就特定的 民事争议要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人及相对人。 要求法院行使裁判权的人叫原告,被诉的相对人 即被告。当事人在不同程序中有不同称谓。共同 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属于广义当事人。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为了保证将来发生法律效力的 判决得以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 物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保护措施。分为两种: 历史深处的忧虑 诉前财产保全 诉讼财产保全
(完整版)民事诉讼法讲义

第六讲 证明
一、证明的结构与过程 1、证明的认识论结构 运用证据的三段论式逻辑推理 法官主观认识作用的特殊重要性 2、证明的程序过程 证据的收集、提出 质证与对证据的审查 证据评价基础上的事实认定
二、证据的收集、提出和审查
1、证据收集的主体:权能、责任和负担在 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分配 2、审判方式改革的起点和结果
四、代表人诉讼
1、代表人诉讼的种类 第53条:当事人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第54条:当事人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
讼 2、第54条的立法初衷与运用中的问题
保护弱势群体的需要与“集团诉讼”现象 司法实务中程序运用的困难及原因 3、第55条的公益诉讼与机关、组织作为代 表的当事人适格问题
五、第三人的诉讼提起与参加
2、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与教育 3、司法解释及实务/案例的重要意义 4、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2007年部分修订与2012年全面修改
三、常见教学体例与本课特有结构
1、民诉法教学的几种体例 法规的“总则·分则”结构 大陆法系德日系统的民诉理论体系
2、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要素与过程 审判主体、诉讼主体、对象与材料 讲授本课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有关回避的程序 决定的主体、复议程序
第四讲 诉讼主体
一、诉讼主体与诉讼复杂程度 1、 “单一原告v.单一被告”的基本形 态 2、复数原告与复数被告:共同诉讼 3、多数当事人的诉讼:代表人诉讼 4、“三方结构”的诉讼复杂形态: 第三人提起或参加诉讼
二、诉讼主体的性质与分类
1、当事人及其分类: 自然人、法人及组织 法人及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管辖权异议与上诉
四、审判组织
1、根据程序种类构成的审判主体: 独任制、合议庭
2、人民陪审制度 实质上的“参审”性质 近年来的发展与相关讨论
马工程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教学课件第9章

代表人诉讼的特征
03
04
05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 通常涉及大量利益相关 者。
代表人由当事人推选产 生,代表当事人利益进 行诉讼。
代表人诉讼旨在维护多 数人共同利益,而非个 人利益。
代表人诉讼的适用条件
01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 难以共同进行诉讼。
02
多数当事人之间存在共 同利益,需要共同行使 或维护权利。
提起公益诉讼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存 在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
公益诉讼的判决效力不仅适用于当事人, 还可以对类似行为产生预防和警示作用。
公益诉讼的程序
公益诉讼的起诉程序
提起公益诉讼需要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进行起诉,包括提交起诉状、缴纳诉讼费
用等程序。
公益诉讼的审理程序
公益诉讼的审理程序与普通民事诉讼程序 类似,包括开庭审理、举证质证、辩论等
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
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区别
公益诉讼主要适用于涉及公共利益或公众 利益的案件,如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 护、反垄断等领域的案件。
私益诉讼是为了维护个人或特定团体的利 益而提起的诉讼,而公益诉讼则是为了维 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而提起的。
公益诉讼的提起条件
公益诉讼的判决效力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适用条件
主体条件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提起主体必须是执行程序中的案外人,即对执行标 的物主张权利的案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客体条件
案外人异议之诉必须针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包括对特定财产的查封、 扣押、拍卖等。
程序条件
案外人异议之诉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提起,即在法院对执行标的物采取 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后,案外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
教学课件:《民事诉讼法学》李浩

• 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相比较,民事诉 讼具有反映自身特质的如下特征:
• 当事人地位的互换性 • 审理对象的民事性 • 当事人处置权利的自由性 • 法院解决纠纷方式的二元性
• 民事诉讼的一般进程: • 起诉 审查、立案 答辩 审前准备 开
庭审理 判决 上诉 审理 判
• 决 申请执行 强制执行
二、民事诉讼的目的
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 • (二)民事诉讼法与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关系 • 两者都规定了法院审判活动的原则和制度 • (三)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
法的关系
•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属 于程序法
• 它们之间有不少相同或相近之处 ,但它们毕 竟服务于不同的实体法,调整不同的诉讼关 系.所以也存在着不少差别 。
• 民事诉讼法与破产法的关系,是一般法与特别法 的关系。
• 两者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形:
• 诉讼、仲裁正在进行,法院受理了有关该债务人 的破产申请,此时应当中止诉讼或仲裁程序,待 破产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诉讼或仲裁再 继续进行。
•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破产债务人的民 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
• 问:本案反映了民事诉讼的哪些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特点
• (一)诉讼的特点 • 1.存在对立的双方的当事人 • 2.法官居中裁判 • 3.以事实上、法律上的争议为审理对象 • 4.按照诉讼法设定的程序进行 • 5.以民事实体法作为裁判的依据 • 6.用判决作用解决争讼的典型方式
•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 • 1.民事诉讼具有公权性 • 2.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 • 3.民事诉讼具有程序性 • 4.民事诉讼具有终局性
• 民事诉讼制度具有多元目的,保护当事人的民事诉 讼权利与实体权利,维护国家的民事法律秩序,解 决民事纠纷都是其目的。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纲《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纲【课程教学⽬的及要求】: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了解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原理以及民事诉讼法的精神,掌握民事诉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并具备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进⾏实务操作的能⼒。
【教学内容分配】第⼀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第⼀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概念(⼆)民事纠纷的特点⼆、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当事⼈⾃⾏协商和解(⼆)⼈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三)仲裁委员会仲裁(四)民事诉讼三、民事诉讼(⼀)概念(⼆)特点第⼆节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民事诉讼法的性质⼆、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三、、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的关系(⼆)民事诉讼法与⼈民法院组织法的关系(三)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政诉讼法的关系(四)民事诉讼法与其它民事程序法的关系四、民事诉讼法的效⼒(⼀)对时间的效⼒(⼆)对空间的效⼒(三)对⼈的效⼒(四)对事的效⼒第⼆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第⼀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念及特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的条件(⼀)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民事诉讼⾏为(三)事件第⼆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民法院(⼆)当事⼈(三)其他诉讼参与⼈(四)⼈民检察院⼆、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章诉权第⼀节诉权⼀、诉权(⼀)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权⼆、诉权与诉讼权利三、诉权的保护第⼆节诉⼀、诉的概念及特点(⼀)诉的主体是当事⼈。
(⼆)诉的内容是当事⼈请求法院解决的民事权益争议。
(三)诉是当事⼈对法院的请求。
⼆、诉的构成(⼀)当事⼈(⼆)诉讼标的三、诉的种类(⼀)确认之诉(⼆)给付之诉(三)形成之诉四、诉的合并、分离、变更、追加(⼀)诉的合并(⼆)诉的分离(三)诉的变更(四)诉的追加——诉的追加实质上是诉的合并五、反诉(⼀)反诉的概念(⼆)特征(三)反诉的条件第四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第⼀节基本原则概述⼀、基本原则的概念⼆、基本原则的特征:三、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第⼆节当事⼈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当事⼈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当事⼈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doc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课程定位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法律文秘专业立足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性法学人才的培养FI标,根据这-指导思想,《民事诉讼法》课程定位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设置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素质,成为适应基层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法律事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是法律文秘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加强对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民事纠纷案件的能力;熟悉民事纠纷所涉及法律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有关办法。
(-)知识H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木制度以及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学习文书卷宗的书写:学习并了解具体常见的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让学生掌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提高学生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具体如下:•掌握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掌握重要的民事诉讼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掌握常见的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能力H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能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
具体来讲:•起诉、应诉处理能力•调查、取证、举证与质证能力•法庭辩论能力•申请执行能力•书写法律文书、卷宗的能力(三)素质目标民事诉讼法是一门具有很强操作性、应用性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程序公止的理念;提高学生进行民事诉讼法律服务和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具体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守法护法意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完整版)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

被告
三、若干相关的概念和问题
1、证据价值(可靠性和证明力)判断 2、解明度与证明度 3、经验则和逻辑法则 4、证明标准问题:
“客观真实”还是“法律真实”? “证明”与“疏明”
四、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其分配
1、举证责任的含义和功能 含义:行为和结果、主观和客观 功能:“真伪不明”的解决及程序进行的
驱动装置 2、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管辖权异议与上诉
四、审判组织
1、根据程序种类构成的审判主体: 独任制、合议庭
2、人民陪审制度 实质上的“参审”性质 近年来的发展与相关讨论
3、有关审判委员会职能的争论 作为审判主体的审委会及其改革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 申请回避与主动回避 适用回避的主体范围
2、回避的要件 法定的要件与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法律要件分类说” 根据权利发生、妨碍、消灭和阻却等事 实区分的举证责任分配 3、举证责任的倒置与减轻
第七讲 保全、强制措施、诉讼费用
一、保全制度 1、概念与种类: 财产保全与有关行为的保全 诉前与诉讼过程中的保全 2、要件、程序和保全措施 3、有关保全制度的问题及论点 功能、担保的提供与程序保障
二、民事审判的受理范围和界限
1、民事审判的对象与受理范围 2、我国受理范围的历史变迁 3、“告状难”或“立案难”现象 4、社会结构的影响和法院的位置 5、将来的展望
三、管辖制度
1、管辖的概念与意义 2、分类:级别与地域、一般与特殊、 专属管辖、协议管辖等 3、管辖的变动:共同管辖与选择、移 送、指定、管辖权移转等 4、有关管辖的争议处理程序:
1、“三方诉讼”结构: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起诉讼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分类 有完全独立请求权与有部分独立请求权
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程课程设计

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民事诉讼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就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依照法律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制定裁判书的过程。
在现代化社会中,民事纠纷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而对于司法工作者而言,学习和掌握民事诉讼法这一基础和核心法律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和审判效率。
本课程是一个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司法实践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文书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法理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水平,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知识基础支持。
二、课程目标1.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巧;2.熟悉民事诉讼程序和各类文书的撰写方法;3.学习案例分析技能,提高法律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审判思维和实务操作能力。
三、课程大纲本课程按照实际案例分析为主线,共分三个章节。
第一章:民事诉讼基础1.民事诉讼简介2.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3.民事诉讼中的人员和角色4.民事诉讼程序概述第二章:民事诉讼程序和文书1.民事诉讼程序详解2.告状书、答辩状、裁定书、判决书等民事诉讼文书的撰写方法3.法律援助和诉讼代理第三章:案例分析1.民事诉讼案例分析方法2.民事案例分析实例3.司法实践中的民事案例四、课程要求1.课堂积极参与,所有学生均需出席课程;2.每个学生需完成一份民事诉讼案例分析论文;3.每学期定期安排模拟法庭演练活动,每个学生需参与两次以上;4.全程考勤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30%,论文评定和模拟法庭演练成绩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70%。
五、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基础》;3.《民事诉讼文书撰写手册》;4.《民事案例分析与司法实践》。
六、结语本课程是一门极具实践性和针对性的课程,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务,为今后的司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图看懂民事诉讼法学习解读专题ppt课件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 Power Point 中可以 插入Fl ash, 步骤是 :从[视 图][工 具栏] 中打开[ 控件工 具箱]→ 点击[ 其它控 件] →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 框 ]→右击 此框 →选[属性] →点击自定义 后的[…]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 → 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 K。 九 设置动画
3
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 Power Point 中可以 插入Fl ash, 步骤是 :从[视 图][工 具栏] 中打开[ 控件工 具箱]→ 点击[ 其它控 件] →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 框 ]→右击 此框 →选[属性] →点击自定义 后的[…]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 → 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 K。 九 设置动画
3
一
《民事诉讼法》 的修订背景
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 Power Point 中可以 插入Fl ash, 步骤是 :从[视 图][工 具栏] 中打开[ 控件工 具箱]→ 点击[ 其它控 件] →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 框 ]→右击 此框 →选[属性] →点击自定义 后的[…]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 → 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 K。 九 设置动画
九 设置动画
决涉外民商事纠纷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需要,有必要进行相应完善。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Flash,步骤是: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 →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 ]→右击 此框 →选[属性] →点击自定义 后的[…]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 →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K。 九 设置动画
《民事诉讼法学》课件

THANKS。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总结词
列举民事诉讼证据的主要种类
详细描述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 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这些证据种类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法官查明案件
事实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总结词
阐述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的方法和注 意事项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解决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法学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民事诉讼法学
古代民事诉讼法学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以习惯法、神明裁判为 主要形式。
近代民事诉讼法学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民事诉讼法学逐 渐形成,以国家制定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06
民事诉讼中的法律适用
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点
总结词:概述
详细描述: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原则 ,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和裁判的过程。其特点主要包括:适用法律的权威性、被 动性、受制约性等。
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的原则
总结词:原则
详细描述: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即适用法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2.合理性原则, 即适用法律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不得滥用职权或违反常识;3.司法自制原则,即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循先例和上级 法院的指导,不得随意裁量;4.司法独立原则,即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或个人的干预。
消灭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主体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联系 因法定原因而消失。
04
《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 二、期间的种类: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 • 三、期间的计算
– (一)计算期间的单位:时、日、月、年。 – (二)计算期间的方法 – 1、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 2、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
• 三、先予执行的担保和赔偿
–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 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 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 遭受的财产损失。
第五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一、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
–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有妨害民 事诉讼秩序行为的行为人采用的排除其妨害行为的一 种强制措施。
– 2、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 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 3、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 – 4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区别
诉前财产保全
诉讼财产保全
申请主体不同
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 由申请人提出申请,必
提出
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依职
权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财产保全的时间不同 在起诉前提出申请
• 台湾:诉讼救助者,法院准许无资力支付诉讼费用
之当事人,于法定范围内,暂缓交纳诉讼费用而为 诉讼行为之谓。
• (二)我国司法救助的主要内容
– 1、司法救助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 法救助的规定》第三条
– 2、司法救助的申请: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予 以司法救助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和足以证明 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据材料。
•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 (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 • 1、行为人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 2、行为人实施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即希望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课件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诉讼法学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领域,研究民事纠 纷的多元化解决方式及其 相互关系。
民事诉讼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2
与实体法学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学与实体法学相互关联,实体法学为 民事诉讼法学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民事诉讼法学 则保障实体法权利的实现。
与程序法学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学与程序法学相互交织,两者共同构 成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
担举证责任。
03
案例三
原告戊与被告己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告戊诉请被告己偿还借款本金及
利息。在本案中,原告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己存在借款的事实,并
承担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的实践应用问题与对策
01
02
03
04
问题一
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法官对民 事诉讼法学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深入,导致审判中出现错误。
对策一
民事诉讼法的具体制度
证据制度
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包括证据的种类、证据的收集和审查、证
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内容。
A 起诉与受理制度
起诉与受理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的 开始,包括原告的起诉、法院的受
理等内容。
B
C
D
审判程序制度
审判程序制度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再审程序等,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核心内 容。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 •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 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价值 • 民事诉讼法的原则 • 民事诉讼法的制度 • 民事诉讼法的实践应用
CHAPTER
01
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
民事诉讼法学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评估
曹志勋:
2.掌握审判监督程序基本规定,理解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深刻认识审判监督程序与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的关系。
3.掌握民事执行程序相关规定,理解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充分认识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法院的责任。
4.掌握涉外民事诉讼一般规定,理解涉外民事诉讼的原则与相关特殊做法。
5.认识民事诉讼财产保全、行为保全以及先予执行程序等对于民事诉讼进程与结果的重要影响。
3.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其他法律程序同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
1. 中国民事诉讼三十年,主要讲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3学分
2. 纠纷解决谱系中的民事诉讼,主要介绍我国纠纷解决的框架,以及民事诉讼在其中的地位,6学分
5.掌握民事诉讼的各项基本原则,认识它们对于领会民事诉讼立法以及解决相关司法实践问题的重要作用。
6.理解法院主管、管辖的确定原则,掌握管辖的一般规定以及解决管辖实践中相关问题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法院民事审判各项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相关问题。
7.掌握当事人概念、基本特征与划分,充分理解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以及当事人在现代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对于民事诉讼过程与结果的影响。
民事诉讼的结构决定了实体问题的解决。在理论方面,本课程将引导学生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探讨法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范畴之间的关系,例如实体与程序,法院与当事人,公权与私权,等等。同时,也将为学生介绍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例如诉权、诉讼标的、既判力,等等。
在实务方面,课程将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展示我国民事诉讼的各种制度的要点,例如管辖制度,证据制度,保全制度,等等。同时,也将对各种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的内容进行阐释,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总之,帮助学生学会民事诉讼的各种操作,为将来的法律实务奠定基础。
教材
民事诉讼法学,江伟,北讼法学教程,刘家兴、潘剑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四版;
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穆泽拉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民事诉讼法,张卫平,法律出版社,2016,
参考书
第四版;
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民事诉讼的相关立法规范,了解司法实践的一般做法。
民事诉讼法学专题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930168
学分
3
英文名称
Special Topic of Civil Procedure
先修课程
民事诉讼法学
民法总则
物权法
债权法
中文简介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院本科生的高阶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当事人和法院如何使用诉讼这种最正式的纠纷解决手段,去适用法律解决民事争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从专业的角度思考民事诉讼中的法律问题和哲学问题,并为将来的法律职业做好准备。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理部分
1.掌握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以及价值目标、基本模式,理解民事诉讼在保护合法民事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方面的基本功能。
2.掌握民事诉讼法的概念,认识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效力。
3.掌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认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对于构建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基础作用。
4.掌握诉权与诉的理论,理解它们在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8.掌握民事诉讼证据概念、特征,认识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划分与立法上的证据类别;理解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相关理论,掌握证据运用的各项规定,充分认识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
(二)民事诉讼实务部分
1.掌握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基本原理,理解以普通程序为标志的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各阶段的任务,充分认识各阶段相关主体诉讼活动的意义;理解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关系,掌握第二审程序特点。
3. 诉、诉权与诉讼标的:主要介绍民事诉讼的基本思维和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等基本原则,9学分
4. 民事诉讼的模式分析:主要介绍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等诉讼模式的区别,3学分
5. 司法制度视野下的民诉基本制度:主要介绍民事诉讼重要的基础制度,包括合议(陪审)、审级、审判公开、回避,3学分
6. 有理论无实践的主管与有实践无理论的管辖:主要讲述管辖制度在实务中的问题,3学分
Procedural issues frame whether and how substantive claims will be heard.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course explores som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tribunals: public and private, court and party,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Students should ponder and discuss above issues in the way of civil procedural thinking. Meanwhile,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ome basic theories of civil procedure, such as the theory of Right of Action, the theory of Subject Matter, and the theory of Res Judicata.
7. 复杂案件中当事人的确定:主要介绍比较法上当事人适格、共同诉讼、第三人诉讼等诉讼主体,6学分
8. 一审程序中的流程安排与诉讼策略:侧重律师视角,从起诉到审前准备到非正常结案,3学分
9. 复审程序中的诉讼策略:侧重法官视角,二审和再审中的特殊问题,3学分
10. 裁判文书及其效力:介绍我国裁判文书的制作方式,根据诉的类型划分其不同的文书效力,6学分
11.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错(执行程序):介绍执行程序的基本原理和特征,重点介绍与实体法有关的执行和解、执行异议、执行担保等制度,6学分
本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同时辅以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和主题报告。
每个专题教师将布置相应的阅读文献,要求学生在阅读后,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加深印象。
平时成绩占30分,主要以课堂讨论和报告的形式考察。
From the practice perspective, this course illustrates kinds of components of Chinese civil procedural institutions completely, such as Jurisdiction, Evidence and Preservation. Meanwhile, itintroduces whole procedures existed in the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Law of China, including contentious procedures and non-contentious procedures. In all, this course makes students learn several skills of civil procedure,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ir legal career.
英文简介
Special Topic of Civil Procedure is the advanced course for senior undergraduates of Law School. It addresses the web of the most formal process and system by which law addresses civil conflicts. It examines issues of professional role, forcing students to confront ethical and legal matters, and get ready for their life of legal profession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