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质量指标与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78 广蕾害柳詹窟 . 、 ^ , v v w. c n
2 0 1 3 年3 月 月刊 总第2 5 1 期
为 了满 足条 件 ( 3) 和 ( 5) 。应 该 设 置 室
内照 明 。
若 HDT V 达 不 到
条件 ( 8)规 定 值 之 前 , 应满足 高 ≥ 2 8 o ,宽
性 能 的优 劣 及 质 量 的 高 低 ,最 终 应 以 要 测 试 方 法 是 主 观 评 价 。主 观 评 价 是 观 众 对 电 视 图 像 和 伴 音 的 质 量 评 价 为 直 接 利 用 观 看 者 对 被 测 系 统 图像 质 量
2 . 1 信 号源
评价系统信号源 一方面直接提供
字电视基本图像质量评价表1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观看条件采用双刺激连续质量标度项目sdtv参数值皿t1参数值1观看距离46倍图像高度3倍图像高度不仅需要对被测系统的输2显示屏幕的峰值亮度70cdm2150250cdm23束流截止时屏幕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002同左出图像进行现实评分同4暗室中黑电平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约o01同左时也要对被测系统的输入5显示器背景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约015同左图像进行显示评分其中6室内环境光照明宜低同左输入图像作为评价的基准7背景光和照明光光源的色温d黼同左8背景光部分对观看员的张角高43
( 如彩条信号 、黑场信号 、多波群信号
主 观 评 价 系 统 方 框 图 如 图 1所 价 的 基 准 图像 信 号 。 对 于 所 评 价 的 电
等) 送 入 被 测 电 视 制 作 播 出系 统 ,然 示 。 主 观 评 价 结 果 除 了 直 接 与被 测 系 视 标 准 信 号 源 设 备 ,包 括 评 价 用 显 示 后 通过 技 术指 标 ( 如幅 频 特性 、信 噪 比 、 统 的 性 能 有 关 以 外 , 同 时 还 与 评 价 器 等 都 应 该 采 用 高 质 量 设 备 , 因为 基

CT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CT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高对比度分辨力:物体与匀质环境 的X 线线性衰减系数差别的相对值 大于l0%时,CT 图像能分辩该物体 的能力。
• 低对比度分辨力:物体与匀质环境 的X 线线性衰减系数差别的相对值 小于1%时,CT图像能分辩该物体 的能力。
• (四)空间分辨力
• 空间分辨力是指CT 图像能分辨断层 面上相邻两点的能力,常用能分辨两 个点间的最小距离来表示,普通CT 图像的空间分辨力约为1~2mm。
• CT 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主要决定于检 测器的有效受照宽度、有效受照高度 的大小,或者说取决于后准直器的准 直孔径。检测器的有效受照宽度基本 上决定了在体层上的横向空间分辨力; 而检测器内的有效受照宽度决定了层 厚,也就基本决定了沿体层轴向上的 纵向空间分辨力。
• 传统的空间分辨力检测方法是选用一个带有不同孔径的高 密度体模测试。还有许多方法来评价CT 扫描装置的空间分 辨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是MTF。调制传递函数:测试卡调 制对比度随着单位距离内的条纹数多少而成的函数关系变 化。
• (五)噪声
• 在CT 成像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有X 线量子噪 声、电气元件及测量系统形成的噪声以及 重建算法等造成的噪声等。
• 1.概念 通常用在一特定观察区域中的CT 值的标准偏差来描述噪声的大小,它是围 绕此区域的平均CT 值的上下变化的定量值。
• 利用标准偏差可以衡量成像系统总体的噪 声水平。在多种图像噪声中,X 线的量子噪 声占的比重最大。X 线的量子噪声与X 线剂 量大小、采用的过滤方法、体层厚度、物 体对X 线的衰减及检测器的检测能力等有关。
第六节 CT 图像质量
• 一、CT 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二、成像参数对CT 图像质量的影响
• (一)扫描时间和扫描周期 • 1.扫描时间 指完成某体层面数据采集X 线束扫描所需要的时间。目

iso12233标准测试卡 检测算法 概述及解释说明

iso12233标准测试卡 检测算法 概述及解释说明

iso12233标准测试卡检测算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ISO12233标准测试卡以及与其配套的检测算法。

ISO12233标准测试卡是一种常用的相机图像质量评估工具,通过使用该测试卡和相应的算法可以对相机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以下内容:引言、ISO12233标准测试卡、检测算法概述、解释说明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和结构进行简要介绍;ISO12233标准测试卡部分将对该测试卡的简介、设计布局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检测算法概述部分将从原理说明、主要参数解释和应用场景举例等方面对相关算法进行概括性描述;解释说明部分将针对标准测试卡结果分析方法以及检测算法的应用实例进行具体解析;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中涉及到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对未来的展望和应用前景进行评估。

1.3 目的通过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ISO12233标准测试卡及其相关检测算法,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和结果解读。

同时,本文还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给出改进建议,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评估。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请参考。

2. iso12233标准测试卡2.1 简介iso12233标准测试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设备的测试工具,旨在评估其图像质量和性能。

通过使用该测试卡可以对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进行检测和校正,以确保其输出的图像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2.2 测试卡设计和布局iso12233标准测试卡通常由一系列模式、线条和分辨率图案构成。

这些图案包括鹰眼图案、分辨力刻度线、圆环网格等,用于评估设备的分辨率、锐度、色彩还原以及其他重要参数。

测试卡上还可能包含了颜色补偿板和灰度块,用于校准设备的颜色平衡和动态范围。

2.3 使用方法使用iso12233标准测试卡进行检测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测试卡安装在需要被检测设备的特定位置,并确保其完全平直。

人脸图像质量评价

人脸图像质量评价
求出归一化后的脸部矩形中心坐标(x,y)到人脸图 像中心的距离d。
2.
3.
归一化准则:使人脸图像中心到其对角点的距离为 1。
4.
计算人脸大小评价系数 λ2=1-d
(3)人脸角度评价算法
输入双眼坐标(x1,y1)和(x2,y2) 根据双眼坐标求出眼睛的倾斜角度θ
1. 2.
3.
计算人脸大小评价系数λ3
人脸图像质量标准——ISO/IEC 19794-5
不同质量图像示例
影响人脸图像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
模糊 (out of focus) 非正面图像 (non-frontal posture)
???
侧面照明 (side lighting)
符合ISO/IEC 19794-5标准的标准人脸图像
人脸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介绍 ——多指标评价法[1]
(6)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
1. 2.
输入图像序列 用sobel算子分别求出0,45,90,135度方向的 边缘图像
3. 4. 5. 6.
求图像的
合成边缘强度
求合成边缘图像的平均图像 分别求 和 的平均值 和
计算图像清晰度评价系数
(7)评价指标综合
1. 2.
若λ1=0,则score=0。 若λ1≠0,则
人脸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介绍 ——多指标评价法[1]

优点: 在传统质量评价指标上,结合人脸特征信息进 行综合评价,基本上符合人眼视觉系统(HVS)感 受,有不错的准确率和正确率,工程应用广泛, 有很多变形运用 缺点: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统难以确定,须在大数据 库中进行调整

人脸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介绍 ——人脸对称法[2,3]
score=w1*λ1+w2*λ2+w3*λ3+w4*λ4+w5*λ5+w6* λ6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通常利用图像处 理和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分析图 像的某些特征,如边缘检测、频 域分析、小波变换等,以评估图 像的质量。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则是利用深 度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训练和预 测,以实现对图像质量的评估。
评价流程与步骤
NR-IQA的深度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PyTorch等;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
法 • 基于感知质量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场景与展
望 • 结论与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图像质量评价成为重要需求,然而参考图像缺失时,质量评价面临挑战。
该方法在评估不同压缩比下的图像质量时,与主观评价结 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结构相似度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 法可以有效地衡量图像的结构信息保真度,从而反映图像 的质量。
该方法在评估图像处理和传输算法的性能时具有广泛的应 用价值,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方法优劣与适用范围讨论
03
在某些情况下,结构相似度可 能受到图像内容的影响,例如 ,对于具有重复结构的图像, 该方法可能产生不准确的结果 。
方法优劣与适用范围讨论
适用范围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适用于评估图像处理和传输算法的性能,以 及衡量不同压缩比下的图像质量。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相似结构和纹理 的图像之间的质量比较,而对于具 有显著差异的图像内容可能不太适 用。
方法优劣与适用范围讨论
• 基于感知质量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类视觉系统对图像质量的感知,尤 其适用于评估图像在经过不同处理后的质量变化。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其对图像类型的适应性较差,对于 某些类型的图像,如人脸图像,其准确性可能不如基于结构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此外,该方法需要大 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因此在实时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挑战。

图像质量测试基础doc资料

图像质量测试基础doc资料
畸变是由于透镜的放大率随光束和主轴间所成角度改变而引起。光线离主轴越远,畸变越大,但是若与主轴正交并通过主轴,则不发生畸变。
完成标准:记录畸变的值,并判断畸形形变。
暗角
对着亮度均匀景物,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叫做“失光”,俗称“暗角”。暗角对于任何镜头都不可避免。产生暗角的原因主要有:
1、边角的成像光线与镜头光轴有较大的夹角,是造成边角失光的主要原因。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测评方式:景深值直接对比或拍摄实际景物主观评价。
噪点(Noise)
噪点(noise)主要是指CCD( CMOS)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的粗糙部分,也指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通常由电子干扰产生。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布满一些细小的糙点、雪花斑点。
完成标准:每一次光线变化都需要使用Lux器记录亮度值,且亮度值必需和每张图片对应。
测评方式:DxO Analyzer自动分析得出结果。
逆光补偿
逆光补偿也称作逆光补正或背光补偿( Back-light Compensation,BLC) ,他可以有效补偿,摄像机在逆光环境下拍摄时画面主体黑暗的缺陷。
完成标准:
测试标准:观察信噪比值,值越大说明噪点越多,反之则说明噪点较少。
图像质量测试基础
摄像头图像质量测试基础:
1)解析度测试
目的:测试IP Camera的解析度,包含中心解析度和边角解析度;
2
目的:测试IP Camera对色彩的还原能力;
3
目的:测试IP Camera在不同色温环境下对白色的再现能力;白平衡对色彩效果影响很大,能够使色彩效果更逼真。

智能摄像头质量标准

智能摄像头质量标准

智能摄像头质量标准智能摄像头是一种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的安防设备,能够实现图像和视频的实时监控、智能识别、人脸识别、移动追踪等功能。

为了确保智能摄像头产品的质量,并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标准测试和型式试验。

1.图像质量:图像质量是摄像头的基本指标之一、通过对图像细节、对比度、色彩还原度等进行测试,评估图像的清晰度和真实性。

同时,智能摄像头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光照环境的能力,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都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2.视频质量:视频质量包括分辨率、帧率、逆光抑制等指标。

分辨率决定了视频的清晰度,帧率决定了视频的流畅度。

逆光抑制是指摄像头能否在强光照射下仍能够获得清晰的视频。

这些指标需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

3.智能识别功能:智能摄像头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可以对人脸、车牌、行人等进行自动识别。

这些功能的准确率、召回率等性能指标需要进行测试。

同时,还需要测试识别速度和鲁棒性,确保在复杂环境下也能够准确识别。

4.移动追踪功能:移动追踪是智能摄像头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实时监测移动物体并进行追踪。

移动追踪的准确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在各种场景下都能够准确追踪目标。

5.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智能摄像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需要测试其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同时,还要测试数据加密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被黑客攻击。

6.耐用性和可靠性:智能摄像头通常需要安装在户外环境,需要具备较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需要测试其防水、防尘、耐温度变化、抗震性等能力,确保产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7.用户界面和易用性:智能摄像头的用户界面需要简洁、直观,方便用户设置和操作。

易用性测试包括设置过程、功能调整、查询历史记录等方面,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智能摄像头。

综上所述,智能摄像头的质量标准涵盖了图像质量、视频质量、智能识别功能、移动追踪功能、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耐用性和可靠性以及用户界面和易用性等多个方面。

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是现代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确保影像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医院需要制定一套定期检测制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准确诊断。

以下是一份关于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的草案,供参考。

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以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所有医学影像设备的定期检测,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设备、CT设备、核磁共振设备等。

三、检测项目1.设备性能检测:包括设备的分辨力、噪声、灵敏度等性能参数的测试。

2.辐射量检测:包括设备输出剂量的检测,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3.图像质量检测:包括图像对比度、均匀性、空间分辨能力等参数的测试。

4.安全检测:包括设备的安全控制功能、防护装置、紧急停机、报警系统等的测试。

四、检测周期1.新购设备:根据设备厂家的建议和国家相关法规,进行设备性能和安全性检测。

2.日常检测: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负荷,制定相应的检测周期。

3.年度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设备的全面检测,包括设备性能、辐射量、图像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检测。

五、检测方法1.设备性能检测:根据设备的技术规格书和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进行检测。

2.辐射量检测:使用剂量计、电离室等仪器进行剂量测量。

3.图像质量检测:使用图像质量检测仪器或评价指标,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

4.安全检测:对设备的安全控制和防护装置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六、检测记录和处理1.检测结果记录:每次检测应记录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信息等。

2.检测结果分析:对每次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异常情况处理: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性能问题或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和设备厂家进行维修和处理。

4.检测报告归档:对每次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图像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评价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早期的图像处理是随由于通讯方面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理论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的科学与工程应用,如遥感、医学、气象、通信等。

然而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正确有效地评价一幅图像的质量好坏变得越发重要起来。

近年来,图像质量评价已经成为了图像信息工程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中客观评价方法又可以分为三类:全参考质量评价方法、部分参考质量评价方法和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全参考质量评价方法需要原始图像的完整信息作为评价的参考:部分参考质量评价方法需要原始图像的部分特征或者统计信息作为评价参考: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则完全依赖于待评测图像本身的信息来进行质量评价,而无须原始图像的任何信息。

在很多情况下,如在网络传输中,往往无法获得发送端的原始图像信息,因此研究无参考的客观质量评价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1.2 图像质量评价图像质量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图像的逼真度和图像的可懂度。

图像质量直接取决于成像装备的光学性能、图像对比度、仪器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质量评价可以对影像的获取、处理等各环节提供监控手段。

为了对图像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评估,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已经成为图像信息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

多少年来,人们希望能够找出图像逼真度和可懂度的定量测量方法,作为评价图像和设计图像系统的依据,但目前人们对人类视觉特性仍没有充分理解,特别是对人眼视觉的心理特性还难以找出定量的描述方法,因此图像质量评价还有待深入研究。

1.2.1 主观评价方法国际上已有成熟的主观评价技术和国际标准,例如 ITU-T Rec. P.910规定了多媒体应用的主观评价方法]1[;ITU-R BT.500-11规定了电视图像的主观评价方法]2[,就视频质量主观评价过程中的测试序列、人员、距离以及环境做了详细规定。

主观质量评分法]3[(MOS:Mean Opinion Score)是图像质量最具代表性的主观评价方法,它通过对观察者的评分归一化来判断图像质量。

第八章 CT图像质量

第八章 CT图像质量

(一)名词解释1.空间分辨力2.密度分辨力3.噪声4.伪影5.有效受照宽度6.部分容积效应7.周围间隙现象8.各向同性成像(二)填空题1.图像质量的测试方法有、、、。

2.空间分辨力又称 ,是显示、的能力。

3.层厚增加,空间分辨力 ,探测器所采集到的X线光子数会相应的,CT图像的密度分辨力也会得到相应的 ,图像的信噪比。

4.噪声分为和。

5.伪影的形状可以分为、、、等。

6.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产生的伪影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是。

7.CT图像质量的评估包括、、、等。

(三)单项选择题【A1型题】1.描述成像系统分辨率特性的重要参量是A.NEQ、DQEB.MTFC.RMS、WSD.ROCE.SNR2.密度分辨力又称为A.密度函数B.密度响应曲线C.低对比度分辨率D.髙对比度分辨率E.密度可见度3.CT图像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A.患者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B. X线剂量不足C.计算机处理故障D.电路不稳定E.被检者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或异物4.关于CT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噪声的大小与扫描层厚有关B.CT的图像质量与噪声无关C.噪声不受X线照射剂量的影响D.噪声与激光胶片上的曝光量有关E.噪声是一种外界干扰因素5.滤波反投影法的运算流程为A.预处理-卷积-反投影B.预处理-反投影-卷积C.预处理-迭代-反投影D.预处理-傅里叶变换-重建E.预处理-傅里叶变换-反投影6.关于散射线,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管电压增大B.与被照体厚度有关C.照射野越大,散射线越多D.主要来源于康普顿效应E.对照片密度、对比度无影响7.决定CT图像空间分辨力的主要因素是A.扫描方式B.有效视野C.重建矩阵D.显示矩阵E.探测器的灵敏度8.当采样间隔大于采样点大小时,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像噪声增大B.图像模糊度增加C.采样点排列不连续D.采样间隔小,图像的像素多E.采样间隔小于采样点时模糊度增加9.关于像素,叙述正确的是A.像素数量少则像素尺寸小B.像素越大细节越多C.像素越小分辨力越髙D.像素越小图像越模糊E.像素越大图像越清晰10.关于伪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伪影是正常图像以外的有害影像B.设备伪影是指机器设备所产生的伪影C.有些伪影可以消除D.认识伪影与消除伪影没有多大关系E.技师在消除伪影中起着重要作用11.关于CT图像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CT图像系灰度图像B.CT图像由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C.像素越大,数目越多,空间分辨力越高D.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E.CT图像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致12.关于高分辨力CT(HRCT)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该技术可提髙空间分辨力B.该技术可提高密度分辨力C.所有CT机都可作HRCTD.扫描层厚≤5mmE.矩阵>256x25613.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病人接受X线量B.密度分辨力高C.空间分辨力高D.显示的范围大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14.关于CT机的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正确的叙述是A.重建的矩阵越大,所需的重建时间越短B.CT机扫描机架孔径越小越好C.硬磁盘容量大小决定着对图像数据的存储量D.探测器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长E.X线球管的热容量越小越好15.正确的对比度分辨力的概念是A.对比度分辨率就是影像的对比度B.对比度分辨率就是空间分辨力C.单位长度内能观察到的线对数D.能分辨最低密度差别的能力E.对于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16.关于CT的空间分辨率,不正确的叙述是A.是指在高对比的情况¥—细微结构的能力B.可通过选择不同的重建滤过函数而改变C.由X线束的几何尺寸所决定D.髙于普通X线检查的空间分辨率E.受到探测器的大小、采样间隔等17.CT图像中的伪影是指A.被检体内不存在的假象B.被检体以外物质的影像C.图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D.图像中密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像E.影片中图像的变形18.对CT辐射剂量无影响的成像参数是A.管电流量B.扫描范围C.螺距D.视野E.管电压19.对高分辨力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B.可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C.扫描层厚一般为2〜3mmD.应使用较大的扫描视野E.采用标准重建算法20.下面CT检查前准备工作正确的是A.被检者可以直接进入CT扫描室B.被检者进ACT扫描室前,必须换鞋或穿鞋套C.CT扫描速度较快,胸、腹部被检査者,呼吸影响不大D.胸部、腹部、盆腔被检查者,应口服1%〜2%碘水对比剂E.由于CT扫描的kV较高,穿透力较强,金属饰物的影响不大(四)简答题1.简述CT图像伪影的产生因素。

红外图像像质评价方法概述

红外图像像质评价方法概述

红外图像像质评价方法概述摘要:红外图像在获取、存储和传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退化现象,对红外成像制导、机载光学成像吊舱和民用视频监控等应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为了对退化图像进行有效复原,需对图像退化程度进行准确评价。

因此在军事及民用中为了能够获取清晰图像,有必要研究红外图像的质量评估问题。

关键词: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客观评价0 引言图像质量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图像的逼真度和图像的可懂度。

图像质量直接取决于成像装备的光学性能、图像对比度、仪器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应影响,通过质量评价可以对影像的获取、处理等各环节提供监控手段。

为了对图像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评估,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已经成为图像信息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

目前人们对人类视觉特性仍没有充分理解,特别是对人眼视觉的心理特性还难以找出定量的描述方法,因此图像质量评价还有待深入研究。

目前,图像质量评价从方法上可分为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前者凭借试验人员的主观感知来评价对象的质量,后者依据模型给出的量化指标,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机制来衡量图像质量。

1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在图像质量评价中主观评价就是让实验者在一定的实验环境中,遵照规定好的评价规则来根据各自主观感受来对图像进行评判并给出打分。

接着设计实验者对所有得到的质量评价分数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在剔除错误打分后得到的最终结果就是所需要的主观评价值。

目前比较主流的图像主观评价方法是平均主观分数法(Mean Opinion Score,MOS)和差分平均主观分数法(Differential Mean Opinion Score,DMOS)。

MOS值越大则说明图像的质量越好,DMOS与MOS正好相反,DMOS的值越大则说明图像的质量越差。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按照设计实验的不同可以总体分为两类:绝对性方法和相对性方法。

绝对性方法是先对实验者讲明评价规则,然后逐步给出待测图像,由实验者根据自身的主观感觉给出质量评分。

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

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

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精度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

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是确保CT设备能够提供准确、可靠、高质量成像结果的关键过程。

本文将重点探讨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并介绍其对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性。

首先,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的目的是确保CT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T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成像结果的质量,进而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因此,对CT设备性能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价,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临床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测试、性能参数测量和影像评价等。

质量控制测试包括测量设备的线性和非线性响应、切片厚度一致性、剂量计精度等。

性能参数测量包括测量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剂量剖面等。

影像评价则是对CT成像结果的直观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量控制测试是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的基础步骤。

这些测试能够检测和纠正CT设备的各种问题,确保成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例如,线性和非线性响应测试能够检测CT设备对不同密度物体的响应,切片厚度一致性测试能够检测切片厚度的误差,剂量计精度测试能够确保设备输出的剂量符合规范要求。

性能参数测量是对CT设备成像性能的详细评价。

这些参数反映了CT设备的分辨率、对比度和剂量等重要特性。

空间分辨率是评价CT设备对小物体识别能力的指标,低对比度分辨率是评价CT设备对低对比度病变检测能力的指标,剂量剖面则是测量CT设备辐射剂量的分布情况。

影像评价是对CT成像结果的主观和客观分析。

主观评价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图像质量进行直观判断,客观评价则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来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图像噪声的分析能够评估CT设备的图像质量,图像对比度的测量能够评估CT设备对不同组织结构的分辨能力。

CT性能质量检测与评价在医学影像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确保CT设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保证成像结果的可靠性。

图像质量指标及测试方法

图像质量指标及测试方法
宽动态的表现方式以倍数或db来表示普通摄像机宽动态blc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常用指标及其测试方法清晰度色彩还原性低照性能动态范围白平衡信噪比曝光的稳定性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1分析图像指标的常用软件hyres分析摄像机的中心清晰度imatest分析色彩还原性清晰度动态范围等多种图像指标2清晰度的测试方法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用hyres分析结果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3色彩还原性的测试方法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4低照度的图像质量测试方法照度计24色卡5动态范围测试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6白平衡测试2000k6500k4000k10000k9000k2700k7信噪比测试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8曝光稳定性测试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1sensorsensor的灵敏度像素大小对摄像机的低照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有FPN
无FPN
衡量图像质量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
2、ISP ➢ 各个平台的ISP算法不同,同样的图像做处理,效果区别也会
很大。 ➢ ISP的功能,如:有无3D NR对低照效果有影响;有无Smart
IR对夜视效果有影响等; 3、镜头 ➢ 镜头的清晰度要和sensor的分辨率配合;边缘清晰度和中心清
滤光片 (CCD/CMOS)
DSP
尾板
视频信号
摄像机成像部分主要器件及其作用
★镜头 通过利用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多片透镜组合,将所需视野中 所有物体的发出的光线汇聚到成像传感器上的光学系统; ★滤光片 滤光片可以将特定波段的光线进行阻隔;目前监控常用的滤光 片主要为可移动滤光片(IR-cut,ICR),移动滤光片由两片 滤光片组成,一片可通过可见光,阻隔其他波段的光;一片可 通过任何波段的光。这种滤光片需要用带IR纠正的镜头来弥补 其两种滤光片折射率不一致造成的失焦问题。

Camera摄像头图像质量常用指标的测试方法

Camera摄像头图像质量常用指标的测试方法

IP Camera摄像头图像质量常用指标的测试方法1 解析度测试测试目的:测试IP Camera的解析度,包含中心解析度和边角解析度;测试设备灯箱,12233 Chart(1x,2x,4x),色温照度计(精度1K、0.01Lux)。

测试软件Imatest;测试环境D65光源,且保证光线照度为600 Lux±100Lux;保证ISO12233整个Chart表面的亮度值相差小于20%,测试使用的镜头像素不低于IP Camera 的像素。

测试步骤(1)调节IP Camera的驱动参数调试到最佳(一般采用默认参数),IP Camera 相关的参数设置为普通模式,如曝光设为自动等;(2)调节灯箱光源为指定光源环境,将I2233 Chart置于灯箱中;注意:本标准规定130万和200万的IP Camera选用1X的Chart,300万以上的IP Camera 选用4X的Chart;(3)中心解析度的测试:将ISO12233 Chart置于灯箱中,调节IP Camera的位置,保证其光轴与ISO12233 Chart平面垂直,且使ISO12233 Chart的16:9或者4:3区域(根据IP Camera的分辨率长宽比决定)正好落在IP Camera 的预览画面中,下面以分辨率是4:3的IP Camera为例,如图1红线框所示:图1(4)固定IP Camera,在画面稳定的条件下拍照;(5)分析解析度蓝线区域图像,得出解析度值为中心解析度;(6)边角解析度的测试:方法同步骤(3)(4)(5),不同的是调节IPCamera 的预览区域,以达到测试各个角落解析度的目的,具体拍照区域见图2、图3;图2解析度读取方法(1)从低频楔形线对(可以很容易的辨别为5条线)开始往高频率开始读,当不能再辨别为5条线对的时候,就认为该处的值为此处的解析度值;(2)使用Imatest软件亦可分析出解析度值(MTF值),拍照区域为红色区域,见图4。

IPCamera图像质量常用指标的测试方法

IPCamera图像质量常用指标的测试方法

IP Camera图像质量常用指标的测试方法2013-9-2YianTime羽瞳类型:原创责任编辑: HW TIAN一台好的IP Cameral不仅要外观漂亮,质量也要过硬,其中图像质量的好坏将作为评判标准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调试出优质的图像画面呢?我们将分别从解析度,色彩还原能力,白平衡和灰阶4个方面进行详细测试。

1 解析度测试测试目的测试IP Camera的解析度,包含中心解析度和边角解析度;设备灯箱,12233 Chart(1x,2x,4x),色温照度计(精度1K、0.01Lux)。

软件Imatest;环境D65光源,保证光线照度为600 Lux±100 Lux;并且ISO12233整个Chart表面的亮度值相差小于20%,IP Camera的像素不高于测试使用的镜头像素。

步骤(1)调节IP Camera的驱动参数调试到最佳(一般采用默认参数),IP Camera相关的参数设置为普通模式,如曝光设为自动等;(2)调节灯箱光源为指定光源环境,将I2233 Chart置于灯箱中;注意:本标准规定130万和200万的IP Camera选用1X的Chart,300万以上的IP Camera选用4X的Chart;(3)中心解析度的测试:将ISO12233 Chart置于灯箱中,调节IP Camera的位置,确保其光轴与ISO12233 Chart平面垂直,且使ISO12233 Chart的16:9或者4:3区域(根据IP Camera的分辨率长宽比决定)正好落在IP Camera的预览画面中,下面以分辨率是4:3的IP Camera为例,如图1红线框所示:(4)固定IP Camera,在画面稳定的条件下拍照;(5)分析解析度蓝线区域图像,得出解析度值为中心解析度;(6)边角解析度的测试:方法同步骤(3)(4)(5),不同的是调节IPCamera的预览区域,以达到测试各个角落解析度的目的,具体拍照区域见下图:解析度读取方法(1)从低频楔形线对(可以很容易的辨别为5条线)开始往高频率开始读,当不能再辨别为5条线对的时候,就认为该处的值为此处的解析度值;(2)使用Imatest软件亦可分析出解析度值(MTF值),拍照区域为红色区域,见图4。

图像质量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评价综述[摘要]图像质量评价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综合论述了图像质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就各自具体的实现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各自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进而根据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技术与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字]图像质量评价人类视觉系统结构相似度全参考评价部分参考评价无参考评价[abstract]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is a hot research area in the field of image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methods of image quality, respectively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ir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nalyses the respective applicability and problems. Finall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trends and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 Human Visual System(HVS) Structural similarity Full Reference(FR) Reduced Reference(RR) No Reference(NR),一.引言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所承载的信息远比其它形式的信息更贴切、更丰富。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概述: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放射科诊断。

为了确保DR影像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格式,包括设备校准、图像质量评估、操作员培训等方面。

一、设备校准1.1 机器校准DR影像设备应定期进行机器校准,以保证其工作状态和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校准应涵盖以下方面:- 灵敏度校准:使用标准测试物体,检测系统对不同密度物质的辨识能力。

- 空间分辨率校准:使用标准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对不同细节层次的分辨能力。

- 像素校准:检查像素间距是否符合设备规格,确保图像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 曝光校准:使用标准曝光器,检测系统的曝光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辐射剂量校准DR影像设备的辐射剂量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符合安全标准。

校准应涵盖以下方面:- 输出剂量校准:使用标准剂量计,测量系统的输出剂量并与设备规格进行比较。

- 剂量均匀性校准:使用均匀辐射场,检测系统在不同位置的剂量均匀性。

二、图像质量评估2.1 分辨率评估DR影像的分辨率是评估其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定期进行分辨率评估,以确保系统能够清晰显示细节。

评估方法包括:- 空间分辨率测试:使用标准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在不同细节层次下的分辨能力。

- 高对比度分辨率测试:使用高对比度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对高对比度细节的分辨能力。

- 低对比度分辨率测试:使用低对比度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对低对比度细节的分辨能力。

2.2 噪声评估噪声是DR影像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图像干扰因素,应定期进行噪声评估,以确保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接受性。

评估方法包括:- 空白图像噪声测试:在未暴露任何物体的情况下,测量系统的噪声水平。

- 低对比度噪声测试:使用低对比度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在低对比度情况下的噪声水平。

2.3 对比度评估DR影像的对比度是评估其图像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V1.0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目录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 (3)1、色板区域介绍 (3)2、解析度 (3)3、锐度 (4)4、色散 (6)5、色彩还原性 (6)6、肤色还原 (8)7、白平衡 (8)8、低照度 (9)9、逆光补偿 (10)10、灰阶、动态范围、对比度 (11)11、镜头畸变 (12)12、暗角 (13)13、噪点 (14)14、散光 (16)15、紫边 (17)二、实际景物拍摄 (17)16、实际静景拍摄 (17)名称测试项目图像按照 2、 5、6、 7、 8、 9、10、 13、 15、 16镜头按照 2、 3、4、 5、 8、 11、 12、 14、 15、16注:1、对比测试时需保障码流、帧率、分辨率、光圈最大等一致性。

2、若后续需要增加测试项会持续更新。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1、色板区域介绍区域编号备注1次要色彩区域,用于饱和度测试2常见色彩鲜艳区域,主要用于色彩饱和度测试3白平衡测试区域2、解析度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视画质相同的单位。

而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

这个单位是“电视行( TVLine)”也称线。

解析度一般与镜头、 CCD、CMOS 成像有关。

解析度 16:9 测试样张测试目的测试摄像机解析度,即清晰度测试工具HYRes、 D65 光源、 ISO12233 解析卡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

测试条件2、需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

3、必需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进行拍摄,如4:3 、16:9画面。

1、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

2、打开 HYRes 软件,依次点击“File ”--> “Trimming mode ”进入测试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方法: 曝光时间——25ms、33ms…… 快门速度——1/25, 1/30, 1/100, 1/1000……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 AE (Auto Exposure) 摄像机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整曝光量,包括曝光时间、增益 等参数;
★AWB (Auto White Balance) 白平衡是摄像机的重要指标之一;白平衡的作用是使摄像机 在不同色温的照明环境下都能正确还原物体的颜色,使其不 偏色。 AWB的常用模式:ATW、AWB、Manual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色调和饱和度 色调(Hue) R、G、B三种原色,两两以不同比例混合后产生的颜色。
饱和度(Saturation)/色彩浓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浓度。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饱和度越低,颜色越暗淡;
• 饱和度相同,色调不同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 色调相同,饱和度不同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是指sensor像素点被通电,开始接收外界的光信号 到被切断电源停止工作的时间间隔。
曝光时间的长短由快门速度决定,快门速度越高,曝光时间 越短,运动物体就会在底片呈现更清晰的影象;反之快门速度 越低,曝光时间越长,运动的物体就越模糊;
摄像机成像部分主要器件及其作用
★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监控用的图像传感器有CCD和CMOS两种; CCD 优点:成像质量好,信噪比高 缺点:功耗较大,成本较高,制作工艺复杂
CMOS 优点:功耗较小,相同分辨率下成本比CCD低,工艺简单 缺点:噪点较大,成像质量相对较差
公司现有产品使用的ISP平台: 海思、Mstar、Sony、EN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清晰度 清晰度是指摄像机捕捉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用电视线 (TVL)来衡量
★色彩还原性 指摄像机对各种颜色的还原能力
★亮度灵敏度 衡量摄像机在低照度环境下的图像表现能力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色温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 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 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色温对摄像机的AWB功能影响很大。
滤光片 (CCD/CMOS)
DSP
尾板
视频信号
摄像机成像部分主要器件及其作用
★镜头 通过利用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多片透镜组合,将所需视野中 所有物体的发出的光线汇聚到成像传感器上的光学系统; ★滤光片 滤光片可以将特定波段的光线进行阻隔;目前监控常用的滤光 片主要为可移动滤光片(IR-cut,ICR),移动滤光片由两片 滤光片组成,一片可通过可见光,阻隔其他波段的光;一片可 通过任何波段的光。这种滤光片需要用带IR纠正的镜头来弥补 其两种滤光片折射率不一致造成的失焦问题。
摄像机成像部分主要器件及其作用
• 常用CCD/CMOS标称芯片尺寸
感光靶面尺寸 对角线 垂直 水平
1”
2/3” 1/2”
16mm 11mm 8mm
9.6mm 6.6mm 4.8mm
12.7mm 8.8mm 6.4mm
1/3”8mm 3.6mm
▪各厂家的定义值有所不同; ▪镜头光圈对数值影响很大; ▪受光源色温影响; ▪和被摄物体的反射率有关; ▪和AGC的大小、快门状态等有关。
一般最低照度的表示方式: 0.01 lux @ F1.2,AGC ON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 AGC (Auto Gain Control) Sensor在照度低时输出的信号很弱,恢复出来的图像亮度也很 低,为了使最终得到的图像亮度达到要求,需要对sensor输出 信号进行增强,而照度高时,不需要进行增强,摄像机内部会 使用AGC模块,实现这一点。 一般情况下,AGC说的是给摄像机设置的增益最大值,摄像机 会根据照度自行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进行动态调整。 说明:提高AGC的值并不能提升信噪比;在低光照环境下提高 AGC值可使画面亮度提高,但是噪点也会相应增多。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常见光源色温
光源 钨丝灯,白炽灯
碳棒灯 荧光灯,节能灯
氙灯 碳精灯 日光平均 有云天气下的日光 阴天日光
色温范围 2500-3200K 4000-5500K 4500-6500K
5600K 5500-6500K
5400K 6500-7000K
1200018000K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信噪比(S/N ratio) 信噪比是信号电压对于噪声电压的比值,通常用符号S/N来 表示。由于在一般情况下,信号电压远高于噪声电压,比值 非常大,信噪比的单位用dB来表示。一般摄像机给出的信噪 比值均是在AGC(自动增益控制)关闭时的值,因为当AGC 接通时,会对小信号进行提升,使得噪声电平也相应提高;
•有效像素( Effective Pixels ) 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最高像素的数值 是图像传感器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 成像部分。
总像素
有效像素
摄像机成像部分主要器件及其作用 ★ 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 图像处理器的作用是将Sensor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 处理,如降噪(Noise Reduction)、锐化(Sharpness)、 白平衡(AWB),自动曝光控制(AE),亮度控制, Gamma调整等等。
监控摄像机基础知识 ——IQ篇
2018
Outlines
一、摄像机成像部分主要器件及其作用 二、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三、摄像机的常用指标及测试方法
➢ 常用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四、CCTV镜头基础知识 五、FAQ
镜头座(C/CS)
摄像机成像部分主要器件及其作用
ISP
镜头
图像传感器
信噪比越大图像质量越优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 Gamma Gamma 校正补偿了不同输出设备存在的颜色显示差异, 从而使图像在不同的监视器上呈现出相同的效果。 Gamma值的修正,可以改变画面明暗,增加对比。
不同Gamma曲线的图像效果对比
与图像相关的常用术语`
★最低照度 摄像机输出端之视频信号幅度降至额定电平的一半时物体的 最小照度。此外,测试时最低照度的数值,是受诸多因素影 响的,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