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多肽类药物

合集下载

蛋白多肽类药物属于生物技术药物的范畴

蛋白多肽类药物属于生物技术药物的范畴

蛋白多肽类药物属于生物技术药物的范畴,其生物活性强,相对成本低,作用靶点专一,已成功运用到遗传病、慢性病等化学药物疗效不显著的领域中,但由于蛋白类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结构复杂、生物稳定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

近年来,蛋白多肽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已成为新的热点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常温下稳定性差,在体内易降解,半衰期很短,在临床上常用的剂型为注射用溶液剂和冻干粉针剂,给药途径单一,且必须频繁给药。

因此,研制开发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心剂型和制剂技术,使此类药物更好地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现代药剂学的热点。

常用方法包括:制成前体药物和进行化学修饰;吸收促进剂的应用;酶抑制剂的应用;离子电渗技术,采用制剂技术可以提高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经过大量研究,蛋白多肽类药物已经可以借助特殊载体系统进行递送,如通过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纳米粒等载体系统,可有效地从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另外,通过一定的制剂工艺和高分子材料选择、修饰、改性,在做之以酶抑制剂、吸收促进剂,可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

纳米技术纳米粒(NP)为固态胶体颗粒,由天然或人工的高分子聚合物构成,有或无生物降解性,粒径为10—100nm范围,药物可以溶解、包裹于其中或吸附在表面上。

药物制成纳米粒后可隐藏药物的理化特性,其体内过程依赖于载体的理化特性。

纳米载体系统的优点在于:有靶向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可以不保护药物不被酶类降解,提高药物稳定性、安全性;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有一定缓释作用。

纳米释药系统输送药物研究已涉及蛋白多肽类药物、核苷酸类哟无、免疫调节剂、抗肿瘤药、看病毒药、看寄生虫药和抗菌药物等。

以二氯甲烷有机相,以聚乙烯醇(PV 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为表面活性剂,已研究出适于制备载有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纳米粒的方法。

载药纳米粒给药途径多为口服和注射。

在所有给药途径中,口服给要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给药方式,。

13-2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13-2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下丘脑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激素 胃肠道激素
胸腺激素
表皮生长因子(EGF),转移因子(TF), ),转移因子 (2)多肽类细胞生 表皮生长因子(EGF),转移因子(TF), 心钠素(ANP)等。 长调节因子 心钠素(ANP) 骨宁、眼生素、血活素、氨肽素、妇血宁、 (3)含有多肽成分 骨宁、眼生素、血活素、氨肽素、妇血宁、 的其它生化药物 脑氨肽、蜂毒、蛇毒、胚胎素 胚胎素、 助应素、 脑氨肽、蜂毒、蛇毒 胚胎素、 助应素、 神经营养素、胎盘提取物、 提取物、 神经营养素、胎盘提取物、花粉 提取物、 脾水解物、肝水解物、心脏激素等。 脾水解物、肝水解物、心脏激素等。
二、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制造方法
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法 多肽与蛋白质的化学合成法 基因工程法
( 一) 蛋白质药物
原料选择
发 酵 沉 淀
变性 复性
生物 组织 破碎 提取
上清液
蛋白质纯化 纯度 活性鉴定
合格 不合格
精品
1、原料选择
2、提取
3、分离纯化
纯化 根据目的蛋白与杂质之间的差异进行纯化。 根据目的蛋白与杂质之间的差异进行纯化。
1963年 固相合成(1963年R.B.Merrifield 创立,并因此获198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创立,并因此获198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将氨基酸的C-末端固定在不溶性树脂上,然后将此树脂 将氨基酸的C 末端固定在不溶性树脂上, 上几次缩合氨基酸,延长肽链,合成蛋白质。 上几次缩合氨基酸,延长肽链,合成蛋白质。
例如:人胰岛素(Insulin) 例如:人胰岛素
B30 A8 ;A10 ;B30 B28 ;B29 B28 A21 ;B31 ;B32 B30去除;B29修饰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多肽类药物

临床应用与价值
临床应用
蛋白多肽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领域,对一些难治性 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价值
蛋白多肽类药物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阶段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早期探索阶 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至中期。
分类
根据来源和制备方法,蛋白多肽类药 物可分为重组蛋白药物、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激素、免疫调节剂等。
作用机制与特点
作用机制
蛋白多肽类药物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信号转导途径,从 而发挥特定的生理或药理作用。
特点
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高活性、低毒性、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 重要作用。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多肽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是通过培养细胞来 生产蛋白多肽药物的一种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模拟生物体内 的生理环境,使细胞在体外生长 繁殖并产生所需的蛋白多肽药物。
细胞培养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 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蛋白多肽药物的生产。
03
同时,随着免疫疗法和细胞疗法 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多肽药
物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04
03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生产与制备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在细胞内表达产生所 需的蛋白多肽药物。
基因工程技术具有高表达、高纯度、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已成为蛋白多肽药物制备 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学合成技术
化学合成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蛋 白多肽药物的一种方法。

《多肽、蛋白质药物》课件

《多肽、蛋白质药物》课件
多肽、蛋白质药物
目录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概述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合成与制备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特性与优势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应用领域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研发与审批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挑战与前景
01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 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或化学合成等 方法制备的,具有治疗、预防或诊断 疾病作用的大分子化合物。
感谢观看
研究与开发阶段
确定药物靶点
首先需要确定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即药物作用的生物分子,如蛋 白质或基因。
多肽、蛋白质设计
基于靶点的结构和功能,设计能够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多肽或蛋白质 药物。
合成与优化
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合成多肽或蛋白质药物,并进行药效和药代动力 学优化。
临床试验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
神经性疾病治疗
神经保护剂
01
多肽、蛋白质药物可以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用于治疗帕金森
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镇痛剂
02
一些多肽、蛋白质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疼痛性疾
病,如偏头痛、神经痛等。
促进神经再生
03
多肽、蛋白质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用于治疗
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心血管疾病治疗
药物作用机制
01
02
03
靶点识别与结合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通过与 靶点分子结合,发挥其治 疗作用。
信号转导调控
一些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可 以调控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免疫调节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还可以 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用 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两性物质的等电点会因条件不同(如在不同离子 强度的不同缓冲溶液中,或含有一定的有机溶媒的 溶液中)而改变。当盐存在时,蛋白质若结合了较 多的阳离子,则等电点向较高的pH值偏移。反之, 蛋白质若结合较多的阴离子,则等电点移向较低的 pH值。
用等电点法沉淀蛋白质常需配合盐析操作,而除 去不需要的杂蛋白时,常需配合热变性操作。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从肝细胞分化最旺盛阶段的胎 儿、胎猪或胎牛肝中获得的。若用成年动物,必须经 过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后,才能获得富含肝细胞生长因 子的原料。
(3)生物状态 动物饱食后宰杀,胰脏中的胰岛素含 量增加,对提取胰岛素有利,但胆囊收缩素的分泌使 胆汁排空,对胆汁的收集不利。严重再生障碍性贫 血症患者尿中的EPO含量增加。
葡聚糖凝胶含有少量的酸性基团,故有较弱的离子 交换作用,此外还有吸附作用。在纯化蛋白质时,可 采用mol/L),或者用与待分离蛋白质相同的标准 蛋白质预先使凝胶柱平衡,以期不损失所分离的蛋白 质。
3、根据蛋白质溶解度的不同来纯化蛋自质
蛋白质的溶解度受溶液的pH、离子强度、溶剂的 电解质性质及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同一特定条 件下,不同蛋白质有不同的溶解度,适当改变外界条 件,可以有选择地控制某一种蛋白质的溶解度,达到 分离的目的。
应用最多的氨基保护剂是苄氧羰酰氯(Cbz-Cl), 可用催化氢化法或钠氨法(用金属钠在液氨中处理) 除去保护基,也可用叔丁氧羰酰氯(BOC-Cl)作保 护剂,用稀盐酸或乙酸在室温除去保护基。
羧基保护剂通常用无水乙醇或甲醇在盐酸存在下 进行酯化,使羧基接上烷基。除去保护基可在常温下 用氢氧化钠皂化法。
等电聚焦电泳除了用于分离蛋白质外,也可用于 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
2、根据蛋白质分子形状和大小的不同来纯化蛋白质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二.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制造方法


3.分离纯化
多肽及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将提取液中的目的蛋 白质与其他非蛋白质杂质及各种不同蛋白质分离 开来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 (1) 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来纯化蛋白质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性质比较稳定,其物理性质如 导电性,溶解度,黏度,渗透压等皆最小,因此可利用 蛋白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的性质来制备蛋白质.
不十分清楚,从活性肽或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的角度去研究 它们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预计可获得成效
主要多肽类药物
1.多肽激素 ① 垂体多肽激素: 促皮质素(ACTH),促黑激素(MSH),催产素(OT) ② 下丘脑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生长素抑制激素(GRIF) ③ 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 ④ 胰岛激素: 胰高血糖素γ,胰解痉多肽γ。 ⑤胃肠胃道激素: 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一促胰激素(CCK-PZ),缓激肽 ⑥ 胸腺激素: 胸腺素、胸腺肽, 胸腺血清因子
返回目录
(一)蛋白类药物的分类

6.碱性蛋白质
硫酸鱼精蛋白,存在于鱼类成熟的精子中,强碱
性。

7.蛋白酶抑制剂 胰蛋白酶抑制剂,亦称抑肽酶。

8.植物凝集素 PHA、ConA。
返回目录
(二)蛋白类药物作用方式

已从生化药物对机体各系统和细胞生长的调节 扩展到被动免疫、替代疗法、抗凝血剂以及蛋 白酶的抑制物等多种领域
返回目录
(三)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要的 蛋白类药物

已实现产品工业化的有几十种,并正从微生物 和动物细胞的表达转向基因动植物的表达。
返回目录
(四)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应用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结业论文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班级生物11001班目录摘要一、前言二、多肽类药物和蛋白质类药物(一)多肽类药物(二)蛋白质类药物(三)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的主要生产方法三、重要多肽类药物(一)胸腺激素(二)促皮质素(三)降钙素四、重要蛋白类药物(一)白蛋白(二)干扰素(三)胰岛素(四)生长素(五)免疫球蛋白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摘要随着蛋白组学计划的逐步深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逐渐被破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肽及蛋白质类物质在诊断、治疗或作为疫苗预防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依序连接而得,代谢物氨基酸为人体生长的基本营养成分,可通过农产品发酵而制备,药效高、副作用小、不积累中毒,作为人体内源性物质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调控,与人体高度契合。

多肽和蛋白类药物是目前医药研发领域中最有前景、进展最快的部分。

关键字: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一、前言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生物药物。

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

N条多肽链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缠绕纠结就构成了蛋白质。

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多肽。

多肽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按药物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和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制品类药物。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活性物质不断面世,已有不少生物技术药物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约40多种,1995年开发数为234种,目前正在研究的则成倍增加,在这些品种中,大量的均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由于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体内外不稳定性,临床主要剂型是溶液型注射剂和冻干粉针。

为解决长期用药的问题,克服注射剂的不便和缺点,发展适宜给药途径的非注射传输系统是药剂学面对的挑战。

二、多肽类药物和蛋白质类药物(一)多肽类药物多肽类药物主要包括多肽疫苗、抗肿瘤多肽、多肽导向药物、细胞因子模拟肽、抗菌性活性肽、诊断用多肽及其它药用小肽等7大类。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多肽类药物

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GDNF) 表皮生长因子(EGF)
血小板生成素(TPO)
大多数细胞因子作用于或产生于构成免 疫与炎症系统的白细胞。 白细胞包括所有的有核血细胞,是免疫 细胞的基本构成。通过灭活或者破坏异源物 质而发挥保护机体的功能。某些白细胞也具 有识别和破坏自身变异细胞的能力。
白细胞
干扰素具有广谱的生物效应: • 诱导细胞对病毒攻击的抗性; • 调节多种免疫功能; • 调节许多细胞类型的生长和分化; • 在某些动物种属中支持早期妊娠。
干扰素以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
肿瘤坏死因子( TNF)是一种能使
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肿瘤坏死因
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前者主要由
活化的单核 -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液毒
基因工程药物
激素类及神经递质类药物: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 子,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 细胞因子类药物:人干扰素,人白细胞介素,集落
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
酶类及凝血因子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疫苗、基因 治疗药物、白介素、生长因子、内啡肽、反义药物、 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一 多肽类生化药物
干扰素(IFN)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
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
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α、β和
γ三种类型。IFN-α/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
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也称为Ⅰ型干
扰素 / 酸稳定干扰素。 IFN-γ 主要由活化 T 细胞
和NK细胞产生,也称为Ⅱ型干扰素。
多肽类药物(多肽类激素)是机体的特定腺体 合成并释放的一种物质,通过与远程敏感细胞内或 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而使靶细胞发生变化。 主要包括垂体多肽激素、下丘脑多肽激素、甲 状腺多肽激素、胰岛多肽激素、肠胃道多肽激素和 胸腺多肽激素等。

蛋白多肽类药物有哪些

蛋白多肽类药物有哪些

蛋白多肽类药物有哪些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类药物也是不断的增加,目前已经有很多重要的药物都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现在医药学研究的重点是DNA重组技术,应用于蛋白多肽激素等等,多肽类药物目前使用也非常的广泛,蛋白多肽类药物在医学上作用是非常广的,那么,蛋白多肽类药物有哪些呢?据Parexl's Pharmaceutical R&D Statistical Source Book报道,目前已有723种生物技术药物正在接受FDA审评(包括Ⅰ~Ⅲ期临床及FDA评估),700种药物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研究与临床前),还有200种以上药物已进入最后批准阶段(Ⅲ期临床与FDA评估)。

★剂型介绍生物技术药物的基本剂型是冻干剂。

常规制剂尽管其疗效早为临床所证实,但由于半衰期短,需要长期频繁注射给药,从患者的心理与经济负担角度看,这些都是难以接受的问题。

为此,各国学者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研究开发方便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新制剂:①埋植剂和缓释注射剂。

②非注射剂型,如呼吸道吸入、直肠给药、鼻腔、口服和透皮给药等。

缓释生物技术药物的注射制剂,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剂型,有一些品种如能缓释1至3个月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微球注射剂已经上市,本文着重介绍这类制剂。

★主要类型多肽、蛋白质药物缓释制剂的主要类型多肽、蛋白质药物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从发展过程及剂型看,主要分埋植剂和微球注射剂两类。

★埋植剂(implant)细棒型埋植剂埋植剂外形为一空心微型细棒,一头封闭,另一头开口,棒材为聚四氟乙烯等非生物降解聚合物。

腔内灌入药物与硅胶(silastic,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物。

埋植剂埋入人体皮下,药物通过硅胶基质开口处缓慢释放。

美国内科医生手册(PDR)上收载了商品名为Norplant?的埋植剂,药物为左旋-18乙基炔诺酮,用于计划生育。

该制剂每根直径2.4 mm,长34 mm,医生通过手术将6根细棒状物埋植在患者上臂内侧,药物可在体内按零级模式释药达5年,药物释完后再经手术取出。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是什么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是什么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是什么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是什么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生物药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特点1) 基本原料简单易得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依序连接而得,代谢物氨基酸为人体生长的基本营养成分,可通过农产品发酵而制备。

2)药效高,副作用低,不蓄积中毒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本身是人体内源性物质或针对生物体内调控因子研发而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参与,介入,促进或抑制人体内或细菌病毒中生理生化过程而发挥作用,副作用低,药效高,针对性强,不会蓄积于体内而引起中毒。

3)用途广泛,品种繁多,新型药物层出不穷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是目前医药研发领域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部分,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将20种基本氨基酸按不同序列相互连接,可得到品种繁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疾病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众多新型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在治疗艾滋病,癌症,肝炎,糖尿病,慢性疼痛效果显著。

4) 研发过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借助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对各类疾病发病机理的揭示,对体内各种酶,辅酶,生长代谢调节因子的深入认识,可以针对性开展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发。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发技术1) 化学合成方法以化学合成方法研制开发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已成为广泛采用的有效手段。

通过液相合成,固相合成,固/液合成相结合以及片段连接等方式, 已成功研发众多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2) 改造生物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以生物活性多肽或现有多肽药物作参照,通过组合筛选,氨基酸序列简化或替代改造,是研发多肽药物的有效途径。

3) 提高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档次通过对内源性多肽或现有多肽药物进行结构修饰,以克服原有产物的弱点,减少副作用,提高药效, 是研发多肽蛋白质类新药的重要渠道。

4) 针对具生物活性的.多肽天然产物研发以生物活性天然多肽,尤其是海洋生物活性多肽为模板, 开展构效关系研究,以提高活性与效价,简化结构并降低副作用,是研发多肽蛋白质类新药的重要方向。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控制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控制

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存在差异,需要加强批次间一致性的控制。
03
稳定性差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
稳定性较差,需要加强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创新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创新研究,开发更加精准、 高效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提高蛋 白质、多肽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水平。
可以揭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对于理解蛋白质功能和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纯度测定
总结词
纯度测定是评估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通过色谱技术、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等方法进行。
详细描述
纯度测定是评估蛋白质、多肽类药物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和杂质的含量。色谱技术如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等可 以根据分子大小、电荷和疏水性等性质将目标成分与杂质分离。电泳技术则根据蛋白质、多肽的电荷和大小进行 分离。质谱技术可以用于鉴定和定量目标成分和杂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 质量控制
目录
CONTENTS
•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概述 •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控制标准 •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控制方法 •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控制现状与挑
战 • 新技术与新方法在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是指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或化学合成方法制备 的,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大分 子药物。
04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 控制现状与挑战
质量控制现状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质量控制标准不断完善
随着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各国药典和国际组织不断完善相关质量控制标准, 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质量控制技术不断进步

《蛋白多肽类药物》课件

《蛋白多肽类药物》课件

肌肉注射
药物通过肌肉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适用于需要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 的治疗。
皮下注射
药物通过皮下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适用于需要缓慢释放的药物。
口服给药
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方便患者使用,但易受消化酶和酸碱 环境的影响。
药物稳定性
蛋白多肽类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变性 失活,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
重组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通过注射给药,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有效控 制糖尿病症状。
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重组人胰岛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等,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比较其他治疗方式
重组人胰岛素与其他糖尿病治疗方式相比,具有更加稳定和长效的降糖效果,尤其适用于 需要长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治疗和急救。
口服剂型
包括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液体 制剂,方便患者使用,但易受 消化酶和酸碱环境的影响。
吸入剂
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局部治疗 ,具有起效快、剂量准确等优 点。
皮肤黏膜给药剂型
如贴剂、喷雾剂和乳膏剂,可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药
物利用度。
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迅速, 适用于危重病症的治疗。
药物安全性
1 2
不良反应
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免疫原性、肝肾毒性等不良 反应。
禁忌症
对特定人群或特定疾病状态可能存在Fra bibliotek忌。3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 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04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

第十三章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第十三章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Biblioteka 2、生产工艺工艺路线:
除盐
(三)干扰素(Interferon,IFN)
1、结构和性质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在进行鸡胚细胞流感病毒感染 试验中首次发现一类能干扰和抑制病毒复制的可溶性细胞分泌 物,故取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
干扰素(IFN)系指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 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在细胞上具有光谱 抗病毒活性。
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 应的其他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 方面的“免疫力”。人干扰素按抗原性分为α、β、γ三型。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又分为若干亚型。三种干扰素的 理化及生物学性质有明显差异,即使是IFN-α的各亚型之间, 生物学作用也不尽相同。
抑制病毒等细胞内微生物的增值 抗细胞增殖 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NK细 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而 进行免疫调节。 改变细胞表面的状态,使负电 荷增加,组织相溶性抗原表达增加
胸腺激素制剂总的说来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1)结构和性质 胸腺素组分5是由在80℃热稳定的40~50种多肽组 成的混合物,分子量在1000~15000之间,等电点 在3.5~9.5之间。 为了便于不同实验室对这些多肽的鉴别和比较,根 据它们的等电点以及在等电聚焦分离时的顺序而命名。 共分三个区域:α区包括等电点低于5.0的组分,β区 包括等电点在5.0~7.0之间的组分,γ区则指其等电 点在7.0以上者(此区内组分很少)。对分离的多肽进 行免疫活性测定,有活性的称为胸腺素。
易溶于水,等电点为6.6。在干燥和酸性溶液中较稳定,虽经 100℃加热,但活力不减;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失活。能溶解于 70%的丙酮或70%的乙醇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世纪80年代 研究者克隆了人干扰素基因,实现了基因工程
rhuIFN的大规模生产。
▪ 到了20世纪90年代 以提高rhuIFN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
为主要开发方向,进行了干扰素聚乙二醇(PEG)修饰,研制了长效 干扰素,减少了给药次数,提高了疗效。
▪ 1986年 第一个重组人α干扰素Roferon(Huffman-La Roche)上市,现
复杂的化学降解和物理变化而失活。
实用文档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关键问题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1)温和的生产条件如对温度、机械搅拌强度和有 机溶剂的选择,对无菌条件的控制,容器的吸附效 应,水分控制,低温冷藏等。 (2)设计正确的处方如PH、缓冲对、电解质;加 入适宜稳定剂、冻干保护剂、阻聚剂如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糖、甘露醇、山梨醇、PEG、人血清白蛋 白等以及制备包合物等。
实用文档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关键问题 蛋白多肽类药物关键问题
▪1)结构特征: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决定其活性;药物的空间结
构即二维、三维结构也同样影响生物活性;另外,多肽及蛋白质的分子 量常为数千至几十万,颗粒大小在l~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
▪2)体内外不稳定性:蛋白质药物在体内外环境可能经受多种
实用文档
▪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985年Wong和克隆出人GM-CSF的cDNA,并实现了表 达,1993年张智清等人在国内首次克隆了人GM-CSFcDNA,并在大肠杆菌里获得表达)
▪其他造血相关因子
实用文档
人细胞因子
▪刺激网织红细胞的早期向血液中释放 EPO 的功效在一
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但剂量超过太大后并不增加药效。
实用文档
rHuEPO的应用
rHuEPO 适用于: ▪慢性肾衰贫血的治疗:此类贫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EPO 生成
缺乏。EPO 可谓替代治疗方法,其疗效达95%以上
▪艾滋病(AIDS)病人伴贫血 ▪肿瘤病人化疗所致贫血 ▪慢性病贫血 ▪造血干细胞疾病的贫血 ▪自体供血输注。
包括: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1985年成功表达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989年
上市第一个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NESP):美国 Amgen 公司研制的长效 EPO 制剂 ,于 2001
年 6 月底获得欧洲药物评审委员会批准 ,用于慢性肾衰引起的贫血。NESP 是一种高糖基化 rhEPO 类似物,也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新型促红细胞生成素 ,具rhEPO 相似的作用机 制即刺激红系造血。法国学者Dalle等 ,于2001 年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了一种二聚体 EPO ,由两个 EPO 及一个 9 肽连接而成的融合蛋白。
简介
分类
rHuEPO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重用文档
重组蛋白药物分类
目前目前上市的蛋白重组药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 类:
●多肽类激素药 ●人造血因子 ●人细胞因子 ● 人血浆蛋白因子 ● 人骨形成蛋白 ● 重组酶 ● 融合蛋白 ● 外源重组蛋白
实用文档
多肽类激素药
包括: ▪人胰岛素(1982年第一个重组人胰岛素Humulin (Eli Lilly)上市 ▪12种制剂(Novo Nordisk的8个速效、中效和长效重组胰岛素突变体
实用文档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关键问题
▪ 3)吸收特征:蛋白质药物半衰期短、清除率高、分子
量大透股能力差、易受体内酶和细菌以及体液的破坏、非 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低,一般都仅为百分之几,提高蛋白 质药物吸收的方法一般有化学修饰或制备成前体药物,使 用酶抑制剂,吸收促进剂,选择适宜剂型保护等。
实用文档
LOGO
而提高人体运输氧的能力,提高人体最大摄氧量; 4)rHuEPO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红系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进而
维持外周血红细胞的水平,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衰后引起的贫血。
实用文档
rHuEPO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高血压:大多发生于慢性肾衰病人,可能是Het快速增加、血液粘稠
度增高、周围血管阻力增加等所致。
Fc片段的融合蛋白,含934个氨基酸,适应症为风湿性关节炎
3)1999年上市的免疫毒素Ontak(Ligand):适应症
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缺失细胞结合域的白喉毒素与IL-2 的N端133个氨基酸的融合蛋白。
4)2003年上市的Amevive(Biogen Idec):是
LEF-3的CD2与IgG的Fc
实用文档
重组酶 1993年 第一个重组酶Pulmozyme(Genetech)上市
实用文档
外源重组蛋白
重组水蛭素(hirudin) 1986年 水蛭素的cDNA被克隆出来,获得了建立在多种载体上的重
组水蛭素,包括在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及真核细胞等的成功 表达。
1998年 重组水蛭素药物在德国正式上市 1999年 英国批准上市.复旦大学成功研制国家一类新药RGD-
在此仅计为1个)
▪3个"重磅炸弹": Humulin(野生型胰岛素)、Humalog (Eli Lilly
,胰岛素突变体)、Lantus (Anvents,胰岛素突变体)
▪人生长激素(1985年第一个重组人生长激素Protropin(Genetech)
上市)
▪卵泡刺激激素 ▪其他激素
实用文档
人造血因子

背景
原理
应用 。
不良反应
实用文档
rHuEPO背景
在运动竞赛中兴奋剂的使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 现在对兴奋剂的检测力度不断加大,但兴奋剂的使用并未销 声匿迹,不断有新的兴奋剂在悄悄使用。随着生物技术的进 步,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出了许多重组激素类药物。如重 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 ),近些年来被滥用于一些 耐力性运动项目中,例如长距离跑、游泳、自行车等项目。 早期的一项来自德国的报告表明,有18名自行车运动员的死 亡与rHuEPO 的滥用有关。
2)与以往的小分子药物相比,蛋白质药物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 生物功能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的特点。由于其成本低、成功率高、安全可 靠,已成为医药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美国Likky公司首先将重组 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第一个重组蛋白质药物的诞生。
实用文档
基因工程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有5个同类产品,其中2个(组)为"重磅炸弹",一是Pegasys(Roche ,PEG化的重组人α干扰素-2a),另一组是Schering Plough的PEGIntron A/Intron A
实用文档
人血浆蛋白因子
▪重组人凝血因子Ø ▪重组人凝血因子× ▪重组人凝血因子Ù ▪组织血浆酶原激活物tPA ▪C反应蛋白 ▪重组人抗凝血酶
Hirudin
2005年 获准正式进入一期临床试验。 2006年 两种水蛭素和一种水蛭素类似物已被美国FDA批准生产,
分别是lepirudin,desirudin,angianmax.)
实用文档
基因工程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简介
分类
rHuEPO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重组药物:8类
原理、方法、应用
实用文档
重组EPO(rHuEPO)
LOGO
基因工程---蛋白质多肽类药 物
实用文档
基因工程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简介
分类
rHuEPO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重组药物-8类
原理、方法、应用
实用文档
简介
基因工程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主导地位的高新技术之 一,基因工程药物基本都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对肿瘤遗传 性和非遗传性疾病有着特殊的疗效,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 断发展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蛋白类药物 的制备将发展为21世纪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新技术产业之一 。蛋白质和多肽类作为药物,具有生理活性强、免疫原性 低、疗效高等诸多优点,随着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在人 类治疗疾病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目前成为国际药学界的 研究重点之一 。
实用文档
简介
•概念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
生物药物。
•特点
▪ 基本原料简单易得: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 ▪ 药效高,副作用低, 不蓄积中毒 ▪ 用途广泛,品种繁多,新型药物层出不穷 ▪ 研发过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实用文档
简介
1)蛋白质药物可分为: 多肽和基因工程药物 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重组疫苗
实用文档
rHuEPO原理
•rHuEPO是一种酸性糖蛋白 •分子量:29.8士0.3kDa •1985年问世并成为注册药物。 •启动子构建成表达载体→不同的细胞株[有中国仓鼠卵细胞(CH0)、幼仓鼠肾细胞(BHK)及C127
小鼠纤维细3]作为受体进行表达→获取rHuEPO。
• rHuEPO与EPO: 1)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仅糖基部分有微小差别; 2)在结构上的不同是N-端唾液酸含量的差异; 3)作用极为相似,可以明显提高人体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从
重组人抗凝血酶(ATryn)是2006年批准的、第一个由 转基因动物(羊)生产的重组药物。
实用文档
人骨形成蛋白 是最年轻的一组 第一个产品2001年批准上市
实用文档
融合蛋白
1)是为数很少的以抑制为作用机理的重组药物,仅有3个 2)1998年批准的Enbrel(Amgen):是TNF受体和IgG的
▪癫痫发作:原因不明,偶见于慢性肾衰病人;
▪其它: 头痛、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呼吸加快、透析管栓塞等。
运动员长期滥用rHuEPO 将可能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严重者甚至导致 死亡。
实用文档
rHuEPO的应用 rHuEPO 的作用
▪促使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骨髓内红细胞池扩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