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钱币及价格大全培训资料
元代成吉思汗时期全部钱币,最高上百万,有没有认识的

元代成吉思汗时期全部钱币,最高上百万,有没有认识的元代成吉思汗元代银锭至元通行宝钞、中统元宝交钞1.大朝通宝元之前身蒙古汗国(约北宋间)铸【8000-15000】大朝通宝大朝通宝有银、铜两种,铜比银少,但两种数量都不多。
铸期应是在元朝初期统一中国以前,面文正楷对读,书法浑厚雄健,背面有的有印文,但不知是何意,铸工甚差。
大朝通宝铜铸小平钱。
直径20毫米,厚1.4毫米,穿5毫米,光背。
2.大朝金合蒙古汗国时铸【6000-12000】大朝金合铸造时期:宋代时蒙古汗国铸币币质:青白铜特征:折三和折十两种,钱文篆、楷两体注备:金合者,折合金价之意;金,钱的代称。
钱文:有“大朝”二字,因此倾向于蒙古汗国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铸,但观其形制不类蒙古早期铸币,确切铸期尚待考证。
3.中统元宝元世祖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3年)铸【80000-100000】中统元宝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行。
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
背可见星纹,平钱。
4.至元通宝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始铸【4000-8000】至元通宝元代的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的。
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但只有汉、蒙两体小平至折三共六品。
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
5.元贞通宝、元宝成宗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铸【20000-40000】元贞通宝元贞通宝,元朝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行。
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等,蒙文钱为折三型。
制作清陋,文字不清。
6.大德通宝成宗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铸【5000-15000】大德通宝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铸行。
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
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钱、折二、折三等。
中国古钱币图谱及价格(最全、)

中国古钱币图谱及价格(最全、)一、中国古钱币最新图谱及价格1、太夏真兴元2、XXX小型元3、景和XXX小型元4、壮泉四十XXX元5、大泉当千折十特大型元6、开元通宝隶书金质元7、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十”元8、天成元宝隶书小样官铸光背元9、天福元宝隶书大样官铸光背元10、永平元宝隶书光背元11、乾德元宝隶书折十光背元12、开元通宝隶书折十背星元13、天德重宝隶书折十光背元14、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光背元15、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府”元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元乾元重宝隶书折十大样光背元16、广政通宝隶书光背元17、大蜀通宝隶书光背元18、保大元宝隶书折十光背元19、永通泉货隶书折十大样光背元永通泉货篆书折五光背元20、乾享重宝隶书光背元21、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铁质光背元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光背元22、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元23、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元24、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元、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元25、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元26、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元27、皇宋通宝篆书九叠篆元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元27、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元28、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元29、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元30、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元31、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元32、元佑通宝行书背“陕”元元佑通宝篆书背“陕”元33、绍圣元宝隶书光背元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元绍圣重宝真书铁母背“施”元34、元符通宝隶书铁母背“上”元元符通宝隶书铁母元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元35、圣宋元宝隶书隶书元圣宋元宝篆书长冠“宝”元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元圣宋通宝行书光背元圣宋通宝隶书铁母直读元圣宋通宝隶书背“当伍”元36、崇宁元宝隶书银质元崇宁元宝楷书银质大字元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元37、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元38、政和通宝隶书文政背“陕”元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元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元39、重和通宝隶书光背元40、宣和通宝篆书小型金质元41、靖康元宝隶书光背元靖康元宝篆书光背元靖康元宝楷书光背元靖康元宝篆书光背元靖康元宝楷书银质光背元靖康元宝隶书铁母元靖康元宝篆书铁母元靖康元宝篆书折三光背元42、应运元宝篆书光背元应运元宝隶书光背43、淳熙元宝篆书铁母背巨月元44、绍熙元宝篆书折二铁母背“春三”元绍熙元宝篆书折二铁母背“定三”元绍熙元宝真书折十背“四”元绍熙元宝真书折十背“四”元44、庆元通宝楷书折三背“永”元45、开禧通宝楷书折十铁母背“利”元开禧通宝楷书折二铁母背“利”元46、大宋元宝楷书折十背“当拾”元47、端平元宝楷书折三铁母背“定伍东下”1.2万端平元宝楷书折五铁母背“定伍此下”1.2万48、淳佑通宝楷书折五光背元49、临安府行用楷书长方形背“准贰百文省”元临安府行用楷书长方形背“准叁百文省”元50、建炎通宝楷书铁母元建炎元宝篆书光背元建炎元宝隶书光背元51、绍兴通宝楷书折五旋读元绍兴通宝楷书折十旋读元52、乾道元宝楷书折二铁母背“松”元乾道元宝楷书折二铁母背“周”元乾道元宝楷书折五光背元乾道元宝楷书金质小样元53、泰和通宝楷书折三光背元崇庆通宝楷书光背元崇庆通宝楷书折二光背元54、至宁元宝楷书光背元55、贞佑通宝楷书大样光背元贞佑通宝楷书折二光背元56、应历通宝隶书光背元57、天禄通宝隶书光背元58、XXX光背元59、通行泉货行书光背元。
「30秒懂币」盘点元朝时期发行的至元通宝等货币

「30秒懂币」盘点元朝时期发行的至元通宝等货币前一期,小编为大家梳理盘点了南北宋朝货币,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元时期我国主要流通的货币。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的以蒙古人为主体首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建都北京。
元代的币制,以使用纸币为主,并禁止金银流通。
由于元朝大一统仅存在98年又大量使用纸币,所以元朝的古钱币都是很珍贵。
元朝发行的古钱币如下:大朝通宝、大朝金合、中统元宝、元贞通宝、元-大德通宝、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大元通宝、大元国宝、皇庆元宝、皇庆通宝、延祐元宝、延祐通宝、至治元宝、至治通宝、至顺元宝、至元通宝、至正通宝、至正之宝、穆清金宝、穆清银宝、穆清铜宝、龙凤通宝、天佑通宝、元-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大义通宝。
元代主要行使纸币,同时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元初曾一度禁止使用铜钱但后来铸过少量钱币,多属庙宇钱和供养钱,所以留存至今的很多钱币都是非常珍贵的。
大元国宝:元代。
存世有背飞龙捧珠、背至大、背至大双龙版,均稀少,尤其后两种。
嘉德拍卖成交价:RMB 138000元。
至正权钞:元朝,存世均稀少,尤其泉钞五分最罕见。
天眷堂部分交易成交价:RMB 181280元天启通宝(徐):元末起义军徐寿辉铸造,其中篆书折三至今罕见。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后到如今,很多流通时间较短铸造量较少的稀缺的版别,比如"大元国宝、至正权钞、天启通宝(徐)"等是可以说更是少之又少。
现如今很多版别的北宋南宋时期货币也也成为了收藏圈比较热门的古钱币品种之一,版别众多,很多稀缺版别几千年后的今天出土的少之又少,保留完整品相好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版别都是有价无市,一币难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加入了古钱的收藏行列里,收藏购买要注意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
元朝铜钱价格类别以及价格表

元朝铜钱价格类别以及价格表元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朝代,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之前所有的大一统王朝均是汉族统治,形成极大的反差,它也是大一统王朝统治时间仅次于隋朝的朝代,仅有98年。
虽然它的统治时间很短,却有十一个皇帝,由于蒙古族的能征善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版图,盛极一时,统治者虽为蒙古人,但极其重视汉族文化,所以经济也相对繁荣,钱币文化也极其丰富多彩。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代铜钱种类丰富,楷书,隶书,篆书,蒙文应有尽有,可见当时的文化繁荣景象。
基本上是每一个皇帝都铸造了属于自己的钱币,有的粗糙,有的精美,如今也深受广大钱币爱好者喜爱。
不过已经过了近千年,很多币种已经绝迹,还有的存世量极少,因此价格不菲。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光背 6500背木6000折十背半分 3500小平铜质8500隶书光背 4000折十光背 4200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6000篆书小平光背 48000楷书小平光背 850折二光背1500折二大样光背3000折三光背4800蒙文光背2600折二光背980折三光背1200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3500蒙文折三光背3400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2600折三光背5200蒙文折二光背3800至大通宝楷书小平光背500折二光背700至大元宝楷书小平供养钱500折二光背3600楷书小平光背11000折十背四体文6000小平供养钱480蒙文折十光背50大元国宝篆书折十背龙50000折十铅质雕母30000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4600折十光背7200折十背四体文8000小平大样光背980 至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寅600折二背寅700折三背寅800小平背午380折二背午280折五背午270折五背五970折十背十98折五背戌五2300折十背亥五2350折十背戌十2350折十背亥十2350折十光背2200折十背十一两重1400折十背蒙汉文十12000至正之宝楷书折十背吉权钞五分1200折二十背权钞壹钱8500折五十背壹钱伍分8500折五十背吉贰钱伍分11000特大型背伍钱8500总结通过以上价格可以发现,元代铜钱价格大都在几千元甚至万元的区间,几百元的币种并不多,这也印证了发行时间越短,铸造数量越少,存世量就越少的定律。
中国历代古钱币市场参考价目表

中国历代古钱币市场参考价目表品相:上品人民币:元序号名称价格1 天然海贝 52 骨贝 203 铜贝(普品) 804 蚁鼻钱(普品) 605 平肩弧足空首布(八) 80006 平肩弧足空首布(乙) 100007 平肩弧足空首布(羊) 120008 耸肩尖足空首布(幺) 120009 耸肩尖足空首布(无文) 600010 斜肩弧足空首布(武) 450011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 800012 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臧) 700013 安邑半1000014 安邑一200015 安邑二250016 安邑二(背安) 350017 梁半450018 梁一400019 梁二3000020 梁新二五十当360021 梁新百当320022 梁正尚百当360023 甫反一900024 虞半4000025 虞一800026 京一800027 阴晋半2000028 阴晋一1000029 殊布当1000030 涅金锐角布2000031 公字锐角布160032 垂字锐角布300033 安阳方足布30034 平阳方足布30035 宅阳方足布40036 蔺字方足布40037 襄垣方足布40038 中都方足布70039 莆子方足布120040 甘丹尖足布(大型) 400041 兹氏尖足布(大型) 600042 晋阳尖足布(大型) 2000043 兹氏半尖足布(小型) 60044 武平尖足布45045 武安尖足布40046 平周尖足布40047 离石尖足布1200048 蔺字圆足布(大型) 800049 蔺字圆足布(中型) 500050 离石圆足布(大型) 5000051 甘丹直刀120052 白人直刀120053 尖首刀(小型普品) 40054 尖首刀(大型普品) 150055 明刀(早期) 30056 明刀(中期) 28057 明刀(晚期) 25058 齐法化三字刀1000059 齐之法化四字刀4000060 即墨法化四字刀3000061 即墨之法化五字刀8000062 安阳之法化五字刀5000063 齐返邦法化六字刀25000064 垣字圜钱45065 共字圜钱800066 蔺字圜钱3000067 漆垣一1200068 一珠重一两十二2000069 一珠重一两十四2500070 东周5000071 西周5000072 济阴4000073 封坪5000074 两甾(有郭) 500075 两甾(无郭) 600076 化250077 四化150078 六化120079 明化45080 明四5000081 长安6000082 文信6000083 战国半两(20克以上) 800084 战国半两(18~20克) 400085 战国半两(16~18克) 200086 秦半两(35m/m) 12087 三铢60088 五铢(面四决) 1589 五铢(背四出) 1590 大泉五十(传型) 15091 大泉五十(合背) 25092 壮泉四十5000093 中泉三十5000094 幼泉二十1500095 幺泉一十1000096 大布黄千50097 次布九百1600098 第布八百4000099 壮布七百20000100 中布六百18000101 差布五百15000102 序布四百20000103 幼布三百18000104 幺布二百12000105 小布一百12000106 一刀平五千38000107 契刀五百4000108 货布280109 王莽布泉50110 货泉(传形) 150111 货泉饼钱(大型) 100 112 货泉(合背) 260113 直百五铢80114 直百五铢(背为) 350 115 直百60116 蜀五铢40117 太平百钱(大样) 300 118 大泉五百300119 大泉当千350120 凉造新泉8000121 丰货(隶书) 3000 122 丰货(篆书) 1800 123 汉兴(直读) 200124 汉兴(横读) 1500 125 四铢300126 孝建四铢400127 永光10000128 景和10000129 两珠5000130 铁五铢20131 两柱五铢200132 四柱五铢800133 太货六铢600134 太和五铢1600135 永安五铢60136 永安五铢(背四出) 400137 永安五铢(背土) 2000138 常平五铢50139 大统五铢50140 北周布泉150141 五行大布300142 永通万国2800143 太清丰乐800144 隋五铢(大样) 50145 开元通宝(背平) 300146 开元通宝(背福) 400147 开元通宝(背丹) 260148 开元通宝(背挂) 60149 开元通宝(双挑) 20150 乾封泉宝3000151 乾元重宝(折十) 80152 乾元重宝(折十背祥云) 1500 153 建中通宝400154 大历元宝300155 得壹元宝6000156 顺天元宝1000157 乾封泉宝铁钱(背天) 400 158 乾封泉宝铁钱(背策) 500 159 乾封泉宝铁钱(背天府) 600 160 高昌吉利15000161 天福元宝(小样) 300162 天福元宝(大样) 1500163 汉元通宝80164 汉元通宝(背孕星) 600165 周元通宝20166 永平元宝50000167 通正元宝400168 天汉元宝100169 光天元宝100170 乾德元宝50171 咸康元宝100172 天策府宝100000173 天德重宝(背殷) 80000174 广政通宝20000175 永通泉货(隶书) 20000176 永通泉货(篆书) 40000177 永通泉货(铁) 2000178 唐国通宝(篆书) 10179 唐国通宝(真书) 80180 唐国通宝(折十大样) 8000181 大唐通宝(大样) 400182 乾亨通宝15000183 乾亨重宝3000184 宋元通宝(广穿铁母) 3000185 宋元通宝(中穿铁母) 2000186 太平通宝(广穿铁母) 3000187 太平通宝(中穿铁母) 1500188 淳水淳化16000189 淳化元宝(广穿铁母) 12000190 庆历重宝(铁母) 12000191 至和元宝(小平美制) 400192 至和重宝(折二) 4000193 至和重宝(铁母) 12000194 熙宁通宝(铁母) 9000195 元丰通宝(小平隶书大字) 2000 196 元丰通宝(铁母) 5000197 元通宝(背陕) 5000198 元通宝(行书铁母) 6000199 元通宝(篆书铁母) 10000200 绍圣元宝(小平隶书) 50000201 绍圣元宝(行书铁母) 6000202 绍圣元宝(篆书铁母) 8000203①元符通宝(小平楷书铁母) 6000 203②绍圣通宝(铁母) 15000204 元符通宝(铁母) 15000205 圣宋元宝(小平美制) 80206 圣宋元宝(小平长冠宝) 20000 207 圣宋元宝(铁母) 12000208 崇宁通宝(小平正样) 500209 崇宁通宝(折十短丁) 5000210 崇宁通宝(折十大字) 10000211 崇宁通玉(铁母) 6000212 崇宁重宝(背上月) 500213 崇宁重宝(铁母) 6000214 大观通宝(折二) 600215 大观通宝(折三) 800216 大观通宝(折三大样) 1200217 大观通宝(折十) 300218 大观通宝(折二铁母) 6000219 大观通宝(折三铁母) 7000220 大观通宝(小平行书) 40000 221 政和通宝(小平文政楷书) 1200 222 政和通宝(小平文政篆书) 120 223 政和通宝(小平抱政) 2000224 政和通宝(隶书铁母) 6000225 政和通宝(篆书铁母) 8000226 重和通宝(隶书) 6000227 重和通宝(篆书) 8000228 宣和通宝(楷通) 2000229 宣和通宝(背陕) 2600230 宣和元宝(小字) 2000231 宣和元宝(大字) 6000232 靖康元宝(折二隶书) 5000233 靖康元宝(折二篆书) 7000234 靖康通宝(折二隶书) 50000 235 靖康通宝(折二篆书) 60000 236 建炎通宝(小平背川) 1000237 建炎通宝(小平点建) 2000238 建炎通宝(折二点建) 1500239 建炎通宝(折三点建) 4000240 建炎重宝6000241 绍兴元宝(小平官铸) 4000242 绍兴元宝(折三) 20243 绍兴通宝(小平) 500244 绍兴通宝(折三) 20245 绍兴通宝(铁母) 2000246 隆兴元宝(折二) 80247 隆兴元宝(折二阔缘篆书) 500 248 隆兴元宝(小平铁钱) 200249 隆兴元宝(折二铁钱) 100250 乾道元宝(折二) 20251 乾道元宝(小平铁钱) 20252 乾道元宝(折二铁钱) 50253 乾道元宝(铁母) 20000254 淳熙元宝(折二) 15255 淳熙元宝(小平铁钱) 100256 淳熙元宝(折三铁钱) 15257 淳熙元宝(铁母) 30000258 淳熙通宝(折二铁钱) 10259 绍熙元宝(折二) 10260 绍熙元宝(小平铁钱) 30261 绍熙元宝(折三铁钱) 20 262 绍熙元宝(铁母) 15000 263 绍熙通宝(铁母) 15000 264 绍熙通宝(铁钱) 10265 庆元通宝(折三) 80266 庆元通宝(铁钱) 10267 庆元通宝(铁母) 18000 268 嘉泰通宝(小平) 10269 嘉泰通宝(折三) 350270 嘉泰通宝(铁钱) 10271 嘉泰通宝(铁母) 18000 272 开禧通宝(小平) 15273 开禧通宝(铁钱) 10274 开禧通宝(铁母) 20000 275 开禧元宝(铁钱) 25276 开禧元宝(铁母) 30000 277 嘉定通宝(小平) 10278 嘉定通宝(折二) 15279 嘉定通宝(铁钱) 10280 嘉定通宝(铁母) 18000 281 嘉定元宝(铁母) 28000 282 嘉定重宝(铁钱) 30283 大宋元宝(小平) 150284 大宋元宝(折二) 100285 大宋元宝(铁钱) 40286 绍定通宝(折二) 10287 绍定通宝(小平铁钱) 30 288 端平元宝(小平) 500289 端平通宝(折五长平) 100 290 端平通宝(折五短平) 60 291 端平元宝(铁钱) 50292 端平元宝(铁母) 30000 293 端平通宝(折五铁钱) 50 294 嘉熙通宝(小平) 15295 嘉熙通宝(折二) 10296 嘉熙通宝(折五铁钱) 300 297 嘉熙重宝350298 淳元宝(小平) 10299 淳元宝(折二) 20300 淳通宝(小平) 26000301 淳通宝(折二) 50000302 淳通宝(折三) 60000303 淳通宝(背当百) 2000 304 皇宋元宝(小平) 15305 皇宋元宝(折二) 15306 开庆通宝(小平) 100307 开庆通宝(折二) 60308 景定元宝(小平) 15309 景定元宝(折二) 15310 咸淳元宝(小平) 20311 咸淳元宝(折二) 15312 咸淳元宝(铁钱) 150313 通行泉货80000314 统和元宝35000315 重熙通宝800316 清宁通宝260317 咸雍通宝200318 大康通宝200319 大康元宝400320 大安元宝300321 大安元宝(长安) 1200322 寿昌元宝300323 乾统元宝260324 天庆元宝400325 助国元宝8000326 壮国元宝8000327 正隆元宝(五笔) 5000328 大定通宝(背申) 60329 大定通宝(背酉) 50330 大定通宝(合背) 800331 大定通宝(铁母) 3000332 泰和通宝(小平) 26000 333 泰和通宝(折二) 5000334 泰和通宝(折三) 12000 335 泰和通宝(折十) 150000 336 泰和重宝(折十) 3000337 泰和重宝(折十合背) 5000 338 贞通宝150000339 阜昌元宝(小平) 40000 340 阜昌通宝(折二) 25000 341 阜昌重宝(折三) 20000 342 福圣宝钱(西夏文) 8000 343 大安宝钱(西夏文) 4000 344 贞观宝钱(西夏文) 60000 345 元德通宝(楷书) 100000 346 元德通宝(隶书) 10000 347 元德重宝180000348 天盛元宝(宽缘大样) 600349 乾宝钱(西夏文) 3500350 天庆宝钱(西夏文) 3500351 乾元宝3500352 天庆元宝3500353 皇建元宝500354 光定元宝480355 大朝通宝(银) 3000356 至元通宝(蒙文折二) 3000357 至元通宝(蒙文折三) 4500358 大德通宝(蒙文) 8000359 大德通宝(小平汉文) 5000360 至大通宝30361 大元通宝(小平) 8000362 大元通宝(折十蒙文) 300363 大元国宝(背龙纹) 1000000364 至正通宝(小平背卯、辰、巳) 600 365 至正通宝(小平背寅、午) 5000366 至正通宝(折二卯、辰、巳) 700 367 至正通宝(折二背寅) 8000368 至正通宝(折二背午) 2500369 至正通宝(折三背寅) 6000370 至正通宝(折三背辰) 800371 至正通宝(背戌五) 6000372 至正通宝(背亥五) 5000373 至正通宝(背戌十) 1000374 至正通宝(背亥十) 6000375 至正元宝(背权钞五分) 60000376 至正元宝(背权钞壹钱) 80000377 至正元宝(背权钞壹钱五分) 80000 378 至正元宝(背权钞贰钱五分) 100000 379 至正元宝(背权钞伍钞) 50000380 龙凤通宝(小平) 20000381 龙凤通宝(折二) 40000382 龙凤通宝(折三) 20000383 天佑通宝(背一) 10000384 天佑通宝(背贰) 50000385 天佑通宝(背叁) 10000386 天佑通宝(背五) 10000387 (徐)天启通宝(小平) 20000388 (徐)天启通宝(折二) 40000389 (徐)天启通宝(折三) 20000390 天定通宝(小平) 2000391 天定通宝(折二) 2500392 天定通宝(折三) 3000393 大义通宝(小平) 2000394 大义通宝(折二) 2500395 大义通宝(折三) 3000396 大中通宝(小平) 20399 大中通宝(小平背豫) 30000 400 大中通宝(折二) 100401 大中通宝(折二背浙) 300 402 大中通宝(折二背济) 30000 403 大中通宝(折三) 200404 大中通宝(折三背浙) 1000 405 大中通宝(折三背豫) 2000 406 大中通宝(折三背京) 30000 407 大中通宝(折五) 300408 大中通宝(折五背浙) 3000 409 大中通宝(折五背济) 30000 410 大中通宝(背十) 300411 大中通宝(背十浙) 2000 412 大中通宝(背十福) 10000 413 洪武通宝(小平背一钱) 20 414 洪武通宝(小平背北平) 20 415 洪武通宝(背二钱) 100416 洪武通宝(背桂二) 20000 417 洪武通宝(背二福) 10000 418 洪武通宝(折三光背) 10000 419 洪武通宝(背三钱) 300420 洪武通宝(折三背京) 30000 421 洪武通宝(折五光背) 8000 422 洪武通宝(背五钱) 500423 洪武通宝(折五背济) 30000 424 洪武通宝(背桂五) 20000 425 洪武通宝(背十一两) 1000 426 洪武通宝(背京十) 1000 427 洪武通宝(背十福) 2000 428 洪武通宝(背十广) 10000 429 永乐通宝3430 宣德通宝10431 弘治通宝20432 嘉靖通宝20433 嘉靖通宝(背二钱) 70000 434 嘉靖通宝(背三钱) 80000 435 嘉靖通宝(背五钱) 80000 436 嘉靖通宝(背十一两) 60000 437 隆庆通宝300438 万历通宝(大字) 100439 万历通宝(背星) 20440 万历通宝(背上工) 200441 万历通宝(背公) 500442 泰昌通宝30443 泰昌通宝(大字心泰) 3500 444 天启通宝(背星) 50445 天启通宝(背新) 300446 天启通宝(背京) 2000447 天启通宝(背十一两) 400 448 天启通宝(背镇十) 7000 449 崇祯通宝(背上星) 5450 崇祯通宝(背跑马) 300451 大明通宝2000452 大明通宝(背户) 1000453 大明通宝(背二) 2000454 大明通宝(背帅) 500455 弘光通宝20456 弘光通宝(背贰) 4000457 隆武通宝20458 隆武通宝(折二) 500459 永历通宝20460 永历通宝(背五厘) 50461 永历通宝(背壹分) 150462 永昌通宝(小平) 200463 永昌通宝(小平楷书) 2000 464 永昌通宝(折五) 200465 大顺通宝40466 大顺通宝(背户) 80467 大顺通宝(背二) 50468 兴朝通宝(背二) 30469 兴朝通宝(背五厘) 30470 兴朝通宝(背壹分) 100471 利用通宝10472 利用通宝(背厘) 30473 利用通宝(背竖壹分) 800 474 昭武通宝(小平篆书) 1000 475 昭武通宝(篆书背壹分) 400 476 洪化通宝10477 洪化通宝(背巨星) 500478 洪化通宝(背户) 20479 裕民通宝60480 裕民通宝(背一分) 60481 裕民通宝(背壹钱) 800482 天命通宝(满文) 200483 天命通宝(汉文) 800484 天聪通宝(满文) 10000485 顺治通宝(光背) 50486 顺治通宝(背二) 2000487 顺治通宝(宝泉) 15488 顺治通宝(背上延) 20000489 康熙通宝(宝泉) 5490 康熙通宝(满汉文江) 10491 康熙通宝(罗汉钱) 100492 雍正通宝(宝泉) 35493 雍正通宝(宝河) 60494 雍正通宝(宝川) 200495 雍正通宝(宝南) 600496 乾隆通宝(宝泉大样) 20497 乾隆通宝(合背) 500498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 500 499 嘉庆通宝(宝泉、宝源) 1500 嘉庆通宝(背天下太平) 1000 501 道光通宝(宝泉、宝源) 1502 道光通宝(宝泉母钱) 2000 503 咸丰通宝(戴书钱母) 4000 504 咸丰重宝(折十普品) 20505 咸丰重宝(当五十普品) 200 506 咸丰元宝(当百普品) 300507 咸丰元宝(宝陕当百大样) 600 508 咸丰元宝(宝陕当五百) 20000 509 咸丰元宝(宝陕当千) 30000 510 同治元宝(部颁样钱) 1000 511 同治重宝(宝泉当十) 30512 光绪通宝(普品) 1513 光绪通宝(部颁样钱) 1000 514 光绪通宝(宝泉母钱) 3000 515 宣统通宝(宝泉小样) 6516 宣统通宝(宝泉大样) 30。
中国古钱币知识及价格表参考

“开门”是钱币学中的一个术语,也叫“开门见山”,意思是说某枚钱币的形制、工艺、文字及锈色和包浆(氧化层)都很自然和舒适,具备了真钱所应有的特征,也就是俗语说的“一眼货”,亦即“打开门(钱)就看见山(真钱的特征)”。
在钱币价值的评估中,一眼货真品比模棱两可,真假难断的东西价值要高很多钱原与“鎛”同为古代农具,跟“划”相通,呈铲状。
春秋战国间物物相易时,金属农具“钱”即被当作重要财产作为交换流通物;继而便出现具有货币功能的原始大铲钱,后又称“布” ( 即“鎛”之通假;古时钱鎛混称犹今之锹铲混用。
) 战国末至秦,各式货币虽统一为“内方外圆”状态,但“钱”的名称却一直被保留下来,至今仍为通用货币之统称。
泉古音与“钱”通。
因货币如泉水一样流通一息,遂有人又将“钱”称“泉”。
王莽篡夺刘汉天下后,因“钱”、“铢”等字之“金”旁与繁体“刘”字结构“卯金刀”之“金”犯其忌讳,故正式以“泉”代“钱”,更铸“货泉”、“布泉”以及“小泉直一”至“大泉五十”等六泉。
此后三国孙吴之“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唐及五代之“乾封泉宝”、“永通泉货”等,“泉”作“钱”即被广泛使用并留传下来。
后世文人更因“泉”较“钱”字风雅淡泊。
故尤喜称“钱”为“泉”。
面钱的正面之简称。
即铸有称量、年号或国号文字以标志钱名的一面。
如“半面”、“开元通宝”、“顺治通宝”等钱面。
背钱的背面之简称,又叫“幕”。
钱背变化较多:光平无文的叫“光背”或“素背”,如秦汉的“半两”、“五铢”即多光背。
唐宋以下的钱背大多有星月纹或记址、记年、记值等文字。
如开元通宝背“⌒”者称月纹,背“荆”字者示荆州铸造;南宋嘉定通宝背文“同仁”系记同安监嘉定二年造;明代天启通宝大钱背文“十·一两”表示值当十、重一两;清雍正通宝背满文“”则表明宝苏局铸制。
元代“至元通宝”大钱背文更有蒙古、西夏、察合台三种文字组成,就尤为奇异了。
肉又称钱身地张。
指钱体除去边廓和文字所剩下的空余部分。
元代钱币全解读,价值数十万的珍品极多!

元代钱币全解读,价值数十万的珍品极多!遇见你真好,钱币学堂希望能一直陪伴着您!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史书多有失载。
在早期蒙古国时期的“大朝通宝”,有铜银两种。
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在中统年间(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铸行了“中统元宝”,钱文为汉文篆书、楷书两体,是小平钱。
但此钱币不符合对钱的要求,因为篆书为旋读,楷书为顺(直)读。
篆楷皆背无文,但楷书有背四星的,极罕见。
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时铸有“至元通宝”。
传世有两种,一种为汉文楷书小平钱,另一种为八思巴文,俗称蒙文,大小似折二钱。
元成宗在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有“元贞通宝”小平钱,“元贞元宝”折二钱,皆汉文楷书;又有八思巴文“元贞通宝”,似折三钱;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有“大德通宝”,有汉文楷书钱、八思巴文钱两种,汉文楷书钱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八思巴文钱只有大钱,大小在折二、折三之间。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铸有两种钱,一种为“至大通宝”汉文楷书小平钱;另一种为“大元通宝”,用八思巴文,为当十大钱。
当时山东、河东、辽阳等地都设有泉货监铸钱,所以至大通宝钱传世较多。
此外,另有两种大元通宝钱,一种为小平钱,背无文,另一种为大钱,正面“大、通、宝”三个字为瘦金体,是仿北宋徽宗大观钱的字体所铸,但“元”字则极拙劣,这种写法为元人所特有。
至大以后,各朝年号也都有铸钱,元仁宗铸有“皇庆元宝”汉文楷书小平钱,还有“延佑元宝”、“延佑通宝”、“延佑贞宝”;元英宗铸有“至治元宝”、“至治通宝”等钱,又有一大钱面文由三个少数民族文字组成,分别为八思巴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四个字由三种文字组成的“至治通宝”极少见。
元泰帝铸有“泰定元宝”、“泰定通宝”以及“泰定元年”等钱;致和元年铸有“致和元宝”。
元文宗铸“天历元宝”、“至顺元宝”、“至顺通宝”,又铸有至顺壬申钱,背有“太已”“护圣”等字。
元代钱币全解读,价值数十万的珍品极多

元代钱币全解读,价值数十万的珍品极多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蒙古族建立(公元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共十一帝九十八年,国号取《易经》中“大哉乾元”故为“大元”。
下面便为藏友历数下元朝的铸币及价格:大朝通宝,为蒙古汗国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铸,时间约在(公元1206~1271年)之间,有铜质、银质两种,铸工粗糙,均为小平钱。
价格在数万之间,极其罕见。
“大朝通宝”银质钱大朝合金,具体铸造时间待考,铸工精美不似元早期,但现在一般归为元钱据洪遵《泉志》,在北宋后期就有人见过大朝金合,若为事实,则铸期应该提前据洪遵《泉志》,在北宋后期就有人见过大朝金合,若为事实,则铸期应该提前。
价格在十万左右。
中统元宝,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楷书者为对读,篆书者为旋读,面值都是小平,极其罕见,价格在数十万乃至百万。
元贞通宝,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汉文楷书、直读、光背三种。
面值有小平和折三,价格都在数万,折三略贵一些。
小平“元贞通宝”大德通宝,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铸,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价格在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汉文折三“大德通宝”至大通宝,元武宗海山至大三至四年(公元1310~1311年)铸,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一般在一百元左右,折二罕见,一般在十万元。
折二“至大通宝”大元通宝,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铸,,有汉文和巴斯巴文两种,面值有小平和折十两种,小平罕见,价格在数万元,巴斯巴文折十常见,一般在数百元。
“大元通宝”八思巴文折十大元国宝,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非行用钱,有背龙纹等各种样式,罕见。
一般在十万乃至数十万之间。
“大元国宝”锡质试铸皇庆元、通宝。
元仁宗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铸。
元代钱币及价格大全

元代钱币大全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4000元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时蒙古尚无国号,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故铸钱文曰大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厘米,重克。
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 4500元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 8000元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 3500元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 2800元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 3500元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22000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体,直读,背无文,小平径,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40000元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700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厘米,重3克,折二径厘米,重克,折三径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钱类似汉文钱。
蒙文钱铸量不多,以蒙文小钱,汉文大钱为罕见,其它钱也难得。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200元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2500元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200元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 220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 85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 1050元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重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厘米,重克;折二径厘米,重克,折三径3厘米,重克,小钱径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4500元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28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古,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厘米,重克;折二径厘米,重克。
特小钱径克,重不足2克。
至大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5元顺帝至元年间铸,汉文钱,通宝大小多种,版别繁杂,制作精整,小钱径厘米,小平径厘米,重克,折二径厘米,重克上下,除光背外,复有星月,玉字。
元代钱币与价格大全

元代钱币大全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4000元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时蒙古尚无国号,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故铸钱文曰大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2.2厘米,重2.7克。
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4500元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8000元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3500元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2800元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3500元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体,直读,背无文,小平径2.4CM,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1.5CM,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700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2.3厘米,重3克,折二径2.7厘米,重6.2克,折三径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钱类似汉文钱。
蒙文钱铸量不多,以蒙文小钱,汉文大钱为罕见,其它钱也难得。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 2500元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4200元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220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85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1050元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30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CM,重2.5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2000元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2.4厘米,重3.4克;折二径2.7厘米,重6.3克,折三径3厘米,重9.4克,小钱径1.4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500元大德通宝蒙文折二光背 3000元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古,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厘米,重2.5克;折二径2.5厘米,重3.6克。
元代钱币与价格大全

元代钱币大全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4000元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时蒙古尚无国号,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故铸钱文曰大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2.2厘米,重2.7克。
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4500元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8000元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3500元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2800元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3500元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体,直读,背无文,小平径2.4CM,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1.5CM,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700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2.3厘米,重3克,折二径2.7厘米,重6.2克,折三径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钱类似汉文钱。
蒙文钱铸量不多,以蒙文小钱,汉文大钱为罕见,其它钱也难得。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 2500元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4200元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220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85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1050元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30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CM,重2.5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2000元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2.4厘米,重3.4克;折二径2.7厘米,重6.3克,折三径3厘米,重9.4克,小钱径1.4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500元大德通宝蒙文折二光背 3000元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古,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厘米,重2.5克;折二径2.5厘米,重3.6克。
元朝货币

• 蒙古骑兵 南征北战
从货币职能来看,黄金实际上很少用作流通手 段。战国时用作宝藏和支付手段,秦主要用作帝王 的赏赐等大数目的支付;西汉常用来表示财富、价 值和物价,也作为帝王的赏赐与官吏的馈赠;东汉 至晋隋,主要作为饰品贮藏以保存价值;唐宋仍作 为富豪之家贮藏保值之用;元代纸币流行,黄金使 用少;明代禁止用金交易,黄金的货币地位被正式 取消。
二、北宋的交子与南宋的会子 1.北宋的交子 (1)交子始发行于北宋初年的四川,是我国和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 (2)交子发行的条件 • 从技术条件说,北宋造纸和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 从经济条件说,北宋商业发达,流通中需要大量 轻便的货币; • 当时四川地区流通行使铁钱,体重值小,商人携 带不便,与大宗的商品交易不相适应。
盛 唐 时 期 的 开 元 通 宝
唐 乾 封 泉 宝
2.两宋钱币 特点:钱币名称和种类的复杂性; 封建割据性; 钱币形态和钱文书法的多样性; 剥削性。 3.辽、西夏、金、元钱币
北 宋 隶 书 大 字 式 元 丰 通 宝
九 叠 篆 皇 宋 通 宝
折宋 十徽 钱宗 瘦大 金观 体通 宝
北宋崇宁重宝
• 五十文、一百文不等。下方印有印钞的单位,职 • 官名称,发行年、月、日及伪造者处死等警告语。 • 元朝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 • 正钞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 • 统钞,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前后超过了 36 • 年。而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元顺帝至正
• 十一年(公元 1351 年)时开始流通的至正钞。
南宋建炎元宝
辽 代 统 和 元 宝
辽 代 重 熙 通 宝
4.明清制钱 明朝规定本朝所铸钱币为“制钱”,前朝的 钱统称为旧钱。 5.钱币退出流通领域的原因 名目繁多、形制杂乱; 成色参差不齐、钱法朝令夕改; 货币流通不稳定,不能适应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钱币复习资料

1四铢:南朝宋的四铢,铸于文帝元嘉七年,币面有“四铢”二字;武帝孝建元年续铸四铢,背面加“孝建”二字,俗称“孝建四铢”。
2大德通宝: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年间铸行3五铢: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铸造,重量适中,钱文“五铢,至唐武德四年废止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4天圣元宝: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5宋元通宝:宋开国钱。
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
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铁钱十当铜钱一。
6圣宋元宝: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所铸,小平银质钱7剪轮钱:东汉末年的劣质钱,即外轮被剪去或者磨去8绍兴元宝: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铸,有铜、铁质之分。
在铜质行用钱中,“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其钱文旋读,书体篆9宣德通宝:明朝宣宗宣德八年铸造,版式为小平钱10綖环钱:东汉中晚期劣质币,即剪去内圈的五铢钱11太货六铢: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所铸的铜质六铢钱,面文“太货六铢”,玉箸篆体,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制作精良12太和五铢: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铸造。
形制类五铢钱。
“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
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
13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造。
均为大钱。
钱体厚重,制作精良。
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
面文“至正之宝”为楷书,直读。
14永安五铢: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铸造,直读。
15钱牌:“诏信纳宝”钱,绍兴年间铸16天启通宝: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铸造的,元至正年间徐寿辉起义,改年号为天启时也铸造了天启通宝。
元天启钱光背,明代有的背后有字,且两种钱的字体也略有差别。
17铜板(交钞):海陵王贞元二年发行“交钞”,大钞分五贯、四贯、三贯、二贯、一贯;小钞分七百、五百、三百、二百、一百五等,七年一界,流通黄河以南。
1965年西安出土贞佑三年拾贯文交钞铜版,长210毫米,宽110毫米。
18永通万国: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始铸。
元代钱币解说篇:元代钱币中价值过W的一大堆这些你是否都认识

元代钱币解说篇:元代钱币中价值过W的一大堆这些你是否都认识首先,老套路,在了解一个朝代的钱币文化之前,首先来了解该朝代的简单信息。
元代存在于公元1260年---1368年。
元朝是我国北方蒙古族建立的政权。
元朝的前身其实就是大蒙古国。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
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1227年8月灭掉西夏,元太宗六年也就是公元1234年3月攻灭金朝,从此完全统领华北地区。
另一方面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了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
元代铸造的钱不算太多,但是也不少。
而且品种繁杂。
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第一类是法定的官钱,也就是当时的官府铸造的用于流动的钱币,这种钱仅仅铸造于元世祖,元武宗,元顺帝三朝。
第二类就是供养钱和纪念钱。
而从收藏的角度来看元朝的钱币的话,可以说整个元朝的钱币总体来讲收藏价值都不错。
总体可收藏价值高。
光参考价值在万元以上的就有十几枚,这在很多朝代是没有的。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元代一些值得收藏且价值较高的钱币都有哪些。
大德通宝直径27.2毫米折二钱参考收藏价值约10000元至大通宝直径26.5毫米折二钱参考收藏价值约10000元大元通宝直径23.5毫米汉文参考收藏价值在18000---21000元之间至元通宝四体文背参考收藏价值在28000---33000元之间有网友说我老是讲一些收藏价值高的,什么时候有空也介绍介绍一些价值不高但欣赏价值高的钱币。
我觉得他们说得很多。
因为钱币文化不光光是看它的收藏价值如何。
还要看它的艺术价值。
我们不应该把眼光唯独放在它值多少钱上面。
而是要看得更长远。
比如下面的这枚“大元通宝”大元通宝直径43毫米重18.7克,八思巴文对读折十钱我们可以看到此枚钱币背面没有文字。
而且它的直径也是相当的大,我记得有朋友问过我,钱币的收藏价值和钱币的直径大小有关系么?其实真没什么关系。
就像这枚虽然直径大,但是它的参考收藏价格却不如人意,仅仅在40---60元左右。
中国历代古钱币价格表参考

端平元宝楷书折三铁母背“定伍东下” 1.2万
端平元宝楷书折五铁母背“定伍此下” 1.2万
端平元宝楷书折三光背 2500元
嘉熙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元 理宗嘉熙元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小平径2.5CM,背文记年元至四,折二径2.8CM,背记文元至四,铁钱当五径3.5CM,重宝为折三径3.5CM,此钱品相端好。另有重宝背四出者为罕。.
开禧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10元
开禧通宝楷书折二背“元”、“二” 2元
开禧通宝楷书折二背“三” 2元
开禧通宝楷书折十铁母背“利” 50000元
开禧通宝楷书折二铁母背“利” 12000元
嘉定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元 宁宗嘉定年间铸,钱文楷书直读,通宝小平径2.5CM,折二径2.8--3CM,背文记年自元至十四。铁钱形制与铜钱同,面文楷书,有直读,旋读,小平径2.5--2.6CM,折二径2.8--3CM,折五径3.4CM,背文记年,记监。记年自元至十七,另有光背者,嘉定铁钱在南宋钱中最多者。
绍定通宝楷书小平背“六” 5元
绍定通宝楷书折二背“元”、“二” 2元
绍定通宝楷书折二背“六” 2元
绍定万岁楷书小平银质 8000元
端平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元 理宗端平元年铸,元宝唯见铜钱小平,面文楷书旋读,背穿上元,径2.4CM,铁钱面文直读,折三径3.2CM,背穿上邛,折五径3.5CM,背文有记地,记值及记范等。通宝折五铜钱,径3.5CM,重10.5克左右,铁钱分小平径2.5CM,折五径3.4CM,重宝唯见当五铜钱,径3.4CM,面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美。.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背“捌” 4元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背“十二” 4元
中国古钱币图谱及价格(最全、最新)

一、中国古钱币最新图谱及价格1、太夏真兴小平 15000元2、永光小平小型 20000元3、景和小平小型 20000元4、壮泉四十小平 16000元5、大泉当千折十特大型 10000元6、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金质 80000元7、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十” 10000元8、天成元宝隶书小样官铸光背 12000元9、天福元宝隶书大样官铸光背 13000元10、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20000元11、乾德元宝隶书折十光背 50000元12、开元通宝隶书折十背星 40000元13、天德重宝隶书折十光背 35000元14、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20000元15、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府” 60000元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 50000元乾元重宝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30000元16、广政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17、大蜀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5000元18、保大元宝隶书折十光背 50000元19、永通泉货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12000元永通泉货篆书折五光背 14000元20、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21、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铁质光背 50000元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50000元22、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 22000元23、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 45000元24、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 45000元25、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 20000元26、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 20000元27、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 14000元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12000元27、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28、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 40000元29、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 30000元30、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 20000元31、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 40000元32、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 25000元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 25000元33、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 50000元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 15000元34、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 15000元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12000元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10000元35、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 10000元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 18000元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 10000元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15000元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 20000元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 30000元36、崇宁元宝隶书小平银质 30000元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大字 50000元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 20000元37、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38、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 10000元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 26000元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 40000元39、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40、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80000元41、靖康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30000元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00元靖康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15000元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00元靖康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光背 100000元靖康元宝隶书小平铁母 30000元靖康元宝篆书小平铁母 30000元靖康元宝篆书折三光背 50000元42、应运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0元应运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25000043、淳熙元宝篆书小平铁母背巨月 15000元44、绍熙元宝篆书折二铁母背“春三” 10000元绍熙元宝篆书折二铁母背“定三” 15000元绍熙元宝真书折十背“四” 40000元绍熙元宝真书折十背“四” 40000元44、庆元通宝楷书折三背“永” 28000元45、开禧通宝楷书折十铁母背“利” 50000元开禧通宝楷书折二铁母背“利” 12000元46、大宋元宝楷书折十背“当拾” 35000元47、端平元宝楷书折三铁母背“定伍东下” 1.2万端平元宝楷书折五铁母背“定伍此下” 1.2万48、淳佑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10000元49、临安府行用楷书长方形背“准贰百文省” 15000元临安府行用楷书长方形背“准叁百文省” 10000元50、建炎通宝楷书小平铁母 10000元建炎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建炎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30000元51、绍兴通宝楷书折五旋读 45000元绍兴通宝楷书折十旋读 60000元52、乾道元宝楷书折二铁母背“松” 10000元乾道元宝楷书折二铁母背“周” 10000元乾道元宝楷书折五光背 40000元乾道元宝楷书小平金质小样 80000元53、泰和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8000元崇庆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60000元崇庆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60000元54、至宁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5000元55、贞佑通宝楷书小平大样光背 35000元贞佑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60000元56、应历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0000元57、天禄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20000元58、保宁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0000元59、通行泉货行书小平光背 10000元60、天朝万顺契丹折十光背 12000元61、大安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62、贞观宝钱西夏文小平光背 30000元63、元德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10000元元德重宝隶书折二光背 40000元64、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5000元65、光定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30000元66、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67、大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00元大元国宝篆书折十背龙 30000元大元国宝篆书折十铅质雕母 20000元68、天启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0000元天启通宝篆书折五光背 60000元天启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母钱 10000元天启通宝楷书折二银质背“二” 40000元69、崇祯通宝楷书大型背“户二” 30000元70、弘光通宝隶书折二光背 10000元71、西王赏功楷书折十铜质 50000元西王赏功楷书折十银质 150000元72、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京” 10000元73、永乐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50000元74、嘉靖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75、万历通宝楷书折二银质背“二钱” 45000元76、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78、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源局雕母 12000元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泉局雕母 15000元79、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桂” 10000元80、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当百”雕母 100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浙局当头“百” 200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十大清背宝福局“一十” 25000元81、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 20000元祺祥通宝楷书小型背宝巩局 35000元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35000元82、天国通宝楷书折五背“通宝” 30000元83、太平天国楷书特大型背“圣宝” 70000元二、古币五十珍图谱古币五十大珍中国钱币文化博大精深,品种浩繁,本人参考资料整理,抄袭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
元代钱币及价格大全

元代钱币大全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4000元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时蒙古尚无国号,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故铸钱文曰大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2.2厘米,重2.7克。
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 4500元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 8000元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 3500元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 2800元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 3500元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体,直读,背无文,小平径2.4CM,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1.5CM,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700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2.3厘米,重3克,折二径2.7厘米,重6.2克,折三径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钱类似汉文钱。
蒙文钱铸量不多,以蒙文小钱,汉文大钱为罕见,其它钱也难得。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 2500元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200元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 220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 850元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 1050元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CM,重2.5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2.4厘米,重3.4克;折二径2.7厘米,重6.3克,折三径3厘米,重9.4克,小钱径1.4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500元大德通宝蒙文折二光背 3000元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古,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厘米,重2.5克;折二径2.5厘米,重3.6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钱币大全
大朝通宝楷书 小平银质 4000 元
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 时蒙古尚无国号, 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 故铸钱文曰 大
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 2.2 厘米,重 2.7 克。
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
小平银质背“木” 小平铜质 小平光背 折十背“半分” 折十光背 小平光背
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
体,直读,背无文, 小平径2.4CM 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 1.5CM
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 小平光背 40000 元
至元通宝楷书
小平光背
700 元
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 小不一,
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 2.3 厘米,重 3克,折二径 2.7 厘米,重 6.2 克,折三径 3.1 厘米,重 9 克左右, 蒙文钱类似汉文钱。
蒙文钱铸量不多, 以蒙文小钱, 汉文大钱为罕见, 其它钱也难得。
大朝通宝楷书 大朝通宝楷书 支钞半分隶书
大观通宝楷书 大朝金合楷书 中统元宝楷书
4500 元
8000 元 3500 元
2800 元
3500 元 22000 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1200 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2500 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4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2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85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1050 元
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3000 元
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
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CM重2.5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2000元
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
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2.4 厘米,重3.4 克;折二径
2.7 厘米,重6.3 克,折三径3 厘米,重9.4 克,小钱径1.4 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
4500 元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大德通宝蒙文折二光背3000 元
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2800 元
成宗元贞年间铸。
钱文分蒙古,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 厘米,重2.5 克;折二径2.5 厘米,重3.6 克。
特小钱径1.4 克,重不足2 克。
至大通宝楷书小平光背15 元
顺帝至元年间铸,汉文钱,通宝大小多种,版别繁杂,制作
精整,小钱径1.7--2.1 厘米,小平径2.4 厘米,重3.4 克,折二径
2.8 厘米,重6.5 克上下,除光背外,复有星月,玉字。
元宝只有小
钱,径约1.5 厘米,至元钱存世均稀。
至大通宝楷书折二光背500元
至大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400元
至大元宝楷书折二光背3000 元
至大元宝楷书小平供养钱350 元
大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10000元
武宗大年间铸,分蒙文,汉文两种,蒙文为当十大钱,径4
厘米,重19 克。
为大元钱中最多一种,汉文楷书直读,背无文,径
2.4 厘米,制作精整,存世罕见。
大元通宝蒙书折十光背30元
大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
5000元
大元通宝楷书小型供养钱350 元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背龙30000元
面文篆书,背至大,径约4.5 厘米,此钱存世赝品较多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铅质雕母20000 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3500 元
四体文大钱,面文对读,穿上下为八思巴文,穿右察合台文,穿左
西夏文,背汉文,径4.5 厘米,重20 克以上,此钱建园后未闻
出土,至为稀罕。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光背6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7000 元
至元七年楷书小平大样光背850 元
至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寅”500 元
& 顺帝至正年间铸,品类繁多,但规律划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以背穿下有无汉字记数可将至正钱分为三大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蒙文为寅、卯、已,午五个地支记处字。
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
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
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
小平于折五径2.5--4 厘米,重3.6--21 克。
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三种。
背穿下汉文“壹两重”大钱径4.9 厘米,重42 克,为元钱中最重大者,至元钱铸量颇丰,存世较多。
.
至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寅”600 元
7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三背“寅”
至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午”3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午”200 元
2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五背“午”
85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五背“五”
8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十背“十”
18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五背“戌五”
18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十背“亥五”
18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十背“戌十”
18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十背“亥十”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1800元
12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十背“十一两重”
8000 元
至正通宝楷书
折十背蒙汉文“十”
至正之宝楷书折十背“吉权钞五分”1000 元
顺帝至正年间铸,权钞钱。
用以代交钞,与纸钞并行,钱文美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吉字,穿右权钞,穿左记值,五分径4.1 厘米,壹钱径5 厘米,壹钱伍分径6 厘米,贰钱五分么7 厘米,伍钱径8 厘米,重达140 余克。
至正之宝楷书折二十背“权钞壹钱”7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
折五十背“壹钱伍分”7000元
8000 元至正之宝楷书
折五十背“贰钱伍分”
7000 元至正之宝楷书
特大型背“伍钱”
龙凤通宝楷书小平光背2000 元元末大宋龙风年间铸。
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韩林儿,栾城人,
至正15 年在毫州为帝,建元龙凤,“国号大宋。
钱文楷书,光背,分小平径2.5 厘米,重3.3 克,折二径2.8 厘米,折三径早期径3.4 厘米,中期3.3 厘米,后期径3.2 厘米,龙凤钱出土多在江、浙一带,传世甚罕。
龙凤通宝楷书折二光背4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2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4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大样光背6000 元
元末天启间铸,徐寿辉为红巾军领袖,元至正十一年攻克蕲
水被摇篮立为帝,国号天完,铸行天启通福,此钱均为楷书,分小平,
重7.8 克,存世甚径2.4 厘米,折二径2.8 厘米,折三径3.3 厘米,
罕,出土多在浙江一带,尤以折二钱更属凤毛麟角。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光背10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3000元
天启通宝篆书折五光背
60000元
天定通宝楷书小平光背450元元末起义军徐寿辉称帝后,于元至正十九年改天启为天定,
并铸行天定通宝,分小平,径2.4 厘,折二径2.8 厘米,重6.4 克,折三径3.2 厘米,重10 克,此钱较天启钱多。
钱文楷书,光背。
在起义钱中属精美品,为泉家所喜爱。
天定通宝楷书折二光背450 元
天定通宝楷书折五光背450 元
大义通宝楷书折二光背450 元元末大汉政权建立陈友谅于元至正二十年铸。
闰五月杀徐寿辉自立为帝,铸大义通宝,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分小平,径2.3 厘米,折二径2.65 厘米,重6 克,折二径3.1 厘米,重11.2 克,此二泉均出浙江。
大义通宝楷书折二光背450 元大义通宝楷书折五光背450 元天统通宝真书小平光背无定价天统通宝篆书小平光背无定价天佑通宝楷书小平背“一”2000 元元末割据江浙一带的武装首领张士诚,元至正十四年正月称王,建国大周,改元佑铸天佑通宝,分小平,径2.5 厘米,重3.5 克,折二径2.85 厘米,折三径3.3 厘米,重10.25 克,折五径4 厘米,重20 克,钱文楷书直读,背记值,穿上一,贰,叁,五。
此钱存世较少,折二钱更难求。
天佑通宝楷书折二背“二”4000 元
1000 元天佑通宝楷书
折三背“三”
天佑通宝楷书折五背“五”1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