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 主题说明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一、主题活动背景家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家庭生活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庭,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我们设计了这次主题活动《我爱我家》。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2. 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

3.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学会感恩。

4.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主题活动内容1. 家庭基本成员的认识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3. 家庭亲子活动案例分享4. 幼儿家庭画作展示5. 感恩家庭教育故事分享四、主题活动步骤1. 导入:通过歌曲、图片等形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名称,初步了解家庭基本成员。

2. 讲解:教师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让幼儿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3. 案例分享:分享家庭亲子活动案例,让幼儿感受到家庭活动的快乐,进一步增进对家庭的热爱。

4. 创作环节: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家庭画作,并分享创作思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5. 故事分享:讲述感恩家庭教育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家庭亲情。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

2. 幼儿在创作画作时,能观察到家庭成员的特点,展现出家庭的温馨氛围。

3. 幼儿在分享环节,能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幼儿在故事分享后,能表达出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家庭成员的图片,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2. 视频:亲子活动的视频片段。

3. 画作:幼儿家庭画作样本。

4. 故事:感恩家庭教育故事文本。

5. 活动材料:画纸、画笔、彩色糖果纸、剪刀、胶水等。

七、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布置成家庭氛围,可使用温馨的背景音乐。

2. 设置画作展示区,展示幼儿的家庭画作。

我爱我家教案三篇

我爱我家教案三篇

我爱我家教案三篇我爱我家教案篇1一、主题名称:我爱我家二、主题产生: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他们温暖和依赖的地方,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孩子对父母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他们从事的工作,他们日常生活习惯及穿衣打扮都成为孩子们关注的话题。

为此,为让孩子多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对父母的无私的爱产生感恩之情,生成了“我爱我家”主题活动。

三、主题说明:“我爱我家”主题活动,通过谈谈自己爸爸妈妈的有关事情,为爸爸妈妈画像,学唱歌曲等形式,让孩子产生主动关心父母,体会父母的辛苦,愿意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也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产生家庭的责任感。

四、主题目标:1、了解父母的职业、生活中的喜好。

2、在动手绘画和操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能用多种方式报答自己的父母的爱。

4、能在音乐中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暖。

五、主题环境:1、主题墙:收集家人的合照,教师和幼儿共同装饰成漂亮的画框,布置在主题墙中,创设家庭温馨的氛围。

2、活动区l 美工区:投放彩笔、图画纸,装饰画框的各种材料。

l 表演区:投放纱巾、挎包、胡子、领带等,用于孩子模仿爸爸妈妈的造型;投放铃鼓、摇铃等打击乐器及DVD、《我爱我家》碟片l 建构区:纸盒纸箱若干,用于幼儿创意搭建房屋。

六、教育活动活动一:谈话活动《说说我的家》活动目标:1、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人,增进小朋友对各自家庭的了解。

2、在讲述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

活动准备:全家福相片、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

活动过程:1、播放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幼儿随音乐自由拍手、舞蹈。

2、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展示小朋友们带来的全家福相片,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中自己特别喜爱的.物品等。

4、教师小结,父母每天工作忙碌而辛苦,小朋友们应该帮父母做些理所能力的事情。

活动二:绘画《快乐一家人》活动目标:1、在绘画过程中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有关我爱我家教案三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爱我家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爱我家教案篇1一、主题说明:家是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绕的地方。

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

刻意渲染这种本已存在的氛围,为的是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

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

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回关爱。

让每一个幼儿从小就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让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二、主题要求:1、知道家庭成员及称谓,初步了解三八节是妈妈的节日。

2、观察并能说一说爸爸、吗及长辈如何关心自己,如何爱护自己,体会到成人对他们的爱。

3、通过儿歌、情景表演、故事、歌曲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关心长辈,在家愿意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4、学习礼貌用语,并初步学习能在不同的情景下较好地使用礼貌用语。

5、集体中能用好听的声音进行演唱(不要大声叫或声音很轻地唱)。

6、学习大片大片涂色。

7、根据指令慢走和快走。

8、随意玩泥。

9、喜欢粘贴活动,初步形成规则。

10、学习单手拍球1~2个。

11、认识“1”、“2”,数数“1”、“2”。

12、巩固听信号自然地进行个环节转换的规则意识。

三、环境创设:1、布置一棵没有树叶的亲情树。

进行完“亲情树”活动后,幼儿制作的亲情树叶来装饰这棵情树。

2、收集爸爸的领带,把爸爸的半身自画像布置成“我的爸爸”专栏。

完成美工活动“爸爸的领带”以后,幼儿给爸爸戴上自己装饰的领带。

3、引导幼儿各自从废旧杂志上剪下房子、房间用品、家具等图片,粘在大的铅画纸上,再添加封面装订成“我喜欢的家”画册。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一、主题活动背景家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

通过本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培养幼儿爱家的情感,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家庭的基本组成,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珍惜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3. 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主题活动内容1. 家庭组成: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 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3. 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节日庆祝、亲子活动等。

4. 家庭文化:家庭传统、家庭价值观、家庭教育等。

5.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成员的影响,如何营造和谐家庭环境等。

四、主题活动实施1. 开展家庭主题谈话活动,让幼儿谈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游戏,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3. 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4. 开展家庭手工艺制作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5. 举办家庭主题摄影比赛,让幼儿观察家庭生活的点滴,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五、主题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家庭主题谈话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家庭关系的认识。

2. 关注亲子活动中的互动情况,评估亲子关系的改善。

3. 评价幼儿在家庭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4. 赏析家庭手工艺作品,了解幼儿对家庭主题的认知。

5. 评选家庭主题摄影作品,鼓励幼儿观察和表达家庭生活的美好。

六、主题活动案例分析案例一:在家庭主题谈话活动中,幼儿们分享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小明说:“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我们每天一起吃饭、看电视,很开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家庭关系的认识。

案例二: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了手工艺品。

大班主题精品教案《我爱我家》含反思

大班主题精品教案《我爱我家》含反思

大班主题精品教案《我爱我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我爱我家》,主要围绕第三章“家的温暖”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家的定义、家庭成员介绍、家庭活动分享以及如何表达对家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认识到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关心他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深入理解家的含义,学会表达对家的爱。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照片、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家庭照片、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人和喜欢的家庭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家的温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家的定义”和“家庭成员介绍”,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认识到家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制作一幅关于“我的家庭”的画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家庭活动分享(10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家庭活动,让其他幼儿了解并学习,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 表达对家的爱(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家的爱,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大我爱我家2. 副家的温暖3. 内容:家庭的定义家庭成员介绍家庭活动分享表达对家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请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制作一幅关于自己家庭的画作。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创作,表达对家的爱。

2. 作业题目:我最喜欢的家庭活动请用文字和图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家庭活动。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对家庭的认识和表达对家的爱的能力,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

幼儿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教案与案例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对家庭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家庭的温馨和美好。

3.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通过制作手工、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家庭的热爱。

二、主题活动内容:1. 家庭组成:介绍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家庭生活:观察家庭日常生活,如做饭、打扫卫生、购物等,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3. 家庭温馨:讲述家庭温馨的故事,如一家人一起玩耍、生病时家人的关心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4. 家庭手工: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如全家福、家庭成员的手印等,让幼儿动手参与,表达对家庭的爱。

5. 家庭表演:组织家庭主题表演,如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家庭才艺展示等,让幼儿体验家庭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步骤:1. 引入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家庭温馨的故事,引出主题“我爱我家”。

2. 了解家庭组成: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观察家庭生活:组织幼儿观察家庭的日常生活,让幼儿发现家庭的美好。

4. 制作家庭手工:指导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让幼儿表达对家庭的爱。

5. 家庭主题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家庭主题表演,体验家庭的快乐。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的爱和关心。

2. 评价幼儿在制作家庭手工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观察幼儿在家庭主题表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家庭成员的图片,如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 故事书:关于家庭的温馨故事书。

3. 手工材料:彩纸、颜料、贴纸等。

4. 表演道具:家庭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家庭服装、家庭用品等。

六、主题活动延伸活动:1. 家庭日记: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记录家庭的日常温馨时刻,培养幼儿对家庭的关注和爱护。

初二“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设计

初二“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设计

初二“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设计一、主题简介“我爱我家”是一个贴近生活、面向全体学生的主题。

通过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热爱家庭,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树立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在班会中以此为主题,将会对初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和美好家庭构建的引导。

二、主题内容1. 子女的家庭责任意识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责任。

班会将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并浓缩成两大板块:•小事小节:尽可能为家庭分担家务负担、遵守家庭规矩等方面作为学生的责任;•大事大节:关心家庭经济状况、支持家庭成员奋斗事业等方面作为子女的责任。

2. 家庭美德的培养美德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将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美德的培养,为未来打好坚实美德的基础。

班会将会涵盖以下基本内容:•爱心、孝心、节俭心的构建;•信任、感恩、团结的培养;•减少家庭成员间的冲突、建设和谐家庭。

3. 社会责任的重视家庭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繁荣的基本单位,家庭美德的培养既是为了家庭本身的美好,也是为了构建美好社会的生长。

班会将会引导学生注重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将班会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公益行为爱心活动的参与;•了解周围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状况,并提出有关解决方案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理智思考、不盲目跟从坚持自己观点争取自己权益的能力。

三、班会设计时间: 2022年5月31日下午2:00-3:30地点: T栋601室主持人: 宋老师工作人员: 王同学、李同学内容:时间内容2:00 主持人致送开场词2:05 介绍“我爱我家”重点理念2:20 学生发言互动环节2:35 学生活动展示环节2:50 班会总结发言3:00 进行班会后活动3:30 班会结束1. 开场词特别感谢今天来参加我们班级主题班会的同学和老师们。

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我爱我家”,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大家都能关注到家庭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并培养自己爱心美德,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我爱我家》主题墙介绍五篇

《我爱我家》主题墙介绍五篇

《我爱我家》主题墙介绍五篇第一篇:《我爱我家》主题墙介绍主题教育环境介绍小(一)班本月主题:《我爱我家》本月主题《我爱我家》主要内容包括“我家有几口人”“我家真漂亮”“我家真快乐”。

在主题墙的设计上,我们主要用图片爸爸、妈妈、我自己来告诉幼儿家里有几口人,设计出我的漂亮的家,幼儿园同样也是我们的家,还有公共的大环境以及各游乐场所也是我的家,从中教育幼儿要热爱自己的家,同时在家中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东西要同大家一起来分享,让幼儿感受与家人一起生活的甜蜜,体验出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爱,从而培养幼儿爱家庭、爱家人的情感以及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整个主体墙都是围绕着《我爱我家》的内容来设计,幼儿可以从中较好的了解到本月主题的内容,对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较好的铺垫。

第二篇:主题班会《我爱我家》主题班会《我爱我家》活动主题:我爱我家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锻炼学生表达情感的个性,懂得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

2、让学生体验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增强集体凝聚力。

3、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时间地点:X年X月X日,高一(X)班教室参加人员:高一(X)全体成员,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此次活动要求全员参加,并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任。

(以下是分组情况)1、主持人2、小品组3、哑剧组4、舞蹈组5、朗诵组6、合唱组活动材料:朗诵稿、歌词、PPT图片、标语条幅等活动过程:主持人A:无论有多少快乐的日子主持人B:无论有多少难忘的夜晚合:我们永远都不能忘怀的是——我们的家让我们一起走进高一(X)班主题班会《我爱我家》第一部分:家——爱的港湾主持人A:家,不只是几个人,一栋房子。

主持人B:那么,家是什么?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家是一百分时的奖赏和不及格的斥骂。

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家是亲人之间真情构筑的港湾,请欣赏小品《渴望》乐乐:自从我爸妈离婚以来,我一星期跑爸爸家,一星期跑妈妈家,他们给我买好吃的、买漂亮衣服,可他们就是不知道我心里想要什么,我只想要一个完整的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爱我家》(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爱我家》(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爱我家》(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节《家的温暖》。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家庭成员,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相册、家庭成员卡片、爱心贴纸、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家庭相册,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趣事,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家庭成员卡片,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3. 随堂练习(1)幼儿在画纸上用彩笔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画像。

(2)幼儿用爱心贴纸装饰画纸,表达对家人的爱。

4. 小组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讨论如何表达对他们的爱。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2)教师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爱我家》2. 内容:(1)家庭的重要性(2)家庭成员的认识(3)表达对家人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标注姓名。

(2)用一句话表达对家人的爱。

2. 答案:(1)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家庭成员画。

(2)例:我爱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对我很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趣事。

(实用)我爱我家教案3篇

(实用)我爱我家教案3篇

我爱我家教案3篇我爱我家教案篇1主题内容简介:“家”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蜜。

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更让我们的孩子感到了他们对自己无限的爱。

进行这一主题是想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去收集来自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再次感受家的温暖。

“我爱我家”以生动形象的手指木偶“我家有几口“拉开了我们主题活动的序幕,引导幼儿去了解自己的家与家庭中的每一位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成员。

随之的活动丰富多彩,又紧紧围绕亲情文化展开。

“我的家”、“家是什么”、“全家福”、等一系列活动,把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表达无遗。

孩子们置身于“家”、“幼”、“师”共同创设的环境中,感受着自己与家人间的亲情,自己与家人间的关系、感恩的心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着、发展着。

主题环境创设:这一主题我们共创设了壁面环境“我爱我家”、“家是什么”、“全家福”,游戏环境“做客”、“我的家”五个环境。

环境名称一:我爱我家材料准备:瓶盖、药瓶、塑料小勺、笔套、手套、乒乓球等设计意图:“家”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蜜。

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更让我们的孩子感到了无限的爱。

“我爱我家”的这一环境的创设,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与自己的爸爸妈妈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来表现自己最亲的家庭成员,它既是活动室的背景环境,更是我们孩子与自己家长展示自己家庭的舞台。

环境名称二:家是什么材料准备:学习亲子单、爸爸、妈妈和我的人物图片等设计意图:家是什么,家是一盏灯、家是一张床。

每个孩子与他们的爸爸、妈妈对家都有自己的认识,何不妨为自己的孩子与爸爸妈妈创设一个想象的.天空呢?环境名称三:全家福材料准备:黄色面纸、记号笔设计意图: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如数家珍,那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又有多少了解呢?“全家福”的创设,就是让我们的孩子能从外形上对自己爸爸妈妈有一了解,学会一些画人物的方法。

在画中增进自己与爸爸妈妈的情感。

环境名称四:做客材料准备:一次性麦管、幼儿了解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彩色手工纸等设计意图:孩子经过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彼此都已很熟悉了。

主题计划1 我爱我家

主题计划1 我爱我家

主题1:我爱我家一、时间:四周二、主题说明“家”对每个孩子来说是那么甜蜜、温暖,是那么熟悉、亲切。

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为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亲情体验的人。

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但他们能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吗?能体会成人的辛劳吗?父母的付出能得到爱的回报吗?另外,小班下学期刚刚经历过寒假的孩子们对家庭还特别的留恋,尤其忘不了春节里一家团圆的热闹气氛,个别幼儿情绪不够稳定。

为了让幼儿在情感上的加深得到体验和发展,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充满家庭气氛的幼儿园环境。

基于以上因素,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便诞生了,本活动以“家”为切入口,让幼儿认识自己家人及与家人的关系,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爱家人并尊敬他们,学习关心爱护家人,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行为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同时,这也为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做好最好的准备,更激发出幼儿爱园爱家的情感。

三、主要目标社会生活:1、学习招待客人,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

2、学习使用“您好”、“请坐”、“欢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3、体验相互帮助的乐趣。

语言交流:1、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2、了解父母的喜好,体验父母的关爱和关爱父母,知道要关心老人,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3、迁移数学经验,愿意参与讲述和记录5以内的数量。

科学探究: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

2、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正确说出总数。

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艺术表现:1、初步看图折纸。

2、感知房子的结构,拼贴房子的基本形象。

3、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内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

三、环境创设1、创设友好温馨家庭式的环境氛围,使幼儿体验到班级的温暖、朋友间的友情、师生间的亲情,产生集体归属感。

2、布置《我爱我家》主题专栏。

3、建立《我喜欢的老师》专栏。

4、布置《我的家》环境,张贴小朋友的剪贴作品《小房子》,并画一个大房子,房子里贴上收集的各种家具、家电图片,配上相应文字。

我爱我家主题说明

我爱我家主题说明

我爱我家主题说明主题:我爱我家活动方案主题目标主题内容组织与思考主题二期课程教参书中班的学习活动“我爱我家”的主题。

新学期开学了,我们小班孩子升入了中班,从三楼教室搬迁到了二楼,时间、环境的变化,让幼儿初步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从原来的弟弟妹妹变成了哥哥姐姐,幼儿的自信心也增强了,这些已为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做好了准备。

主题活动从幼儿体验感受自己身体生长变化入手,让幼儿认识自己变化过程,知道长大后自己的事自己做,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最后从上升到到教育幼儿尊敬关爱长辈的情感。

刚升入中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还比较明显,对同伴、长辈的情感比较缺乏。

本主题以开学“你行我也行”大活动切入,以“我有一个家”“我的家”“爸爸本领大”等系列为延伸,层层深入展开主题。

主题网络我爱我家我有一个家我的家爸爸本领大妈妈和我爷爷奶奶喜欢我学习性区域活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全家福(语言、社会)设计思路家是每个孩子最喜欢最爱的地方,也是孩子内心深处最安全的地方,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也喜欢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的家庭,所以我设计了这次全家福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学会尊敬父母和长辈。

目的: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让孩子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带一张全家的合影;活动过程:(一)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向幼儿介绍自己家庭的成员,引发幼儿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关注。

(二)引导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姓名和工作。

(三)启发幼儿回忆自己在家中经历过和最幸福的事,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从家中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方面感受幸福。

(四)讨论:你最喜欢家中的哪位亲人?为什么?你为自己喜欢的亲人做过什么?当你最喜欢的人生病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五)活动延伸:启发幼儿在墙面上设计、布置自己的家,并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说一说他们是谁,做什么工作等,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

幼儿园课件《我爱我家》

幼儿园课件《我爱我家》
家庭氛围。
04
我爱我家家庭活动安排
亲子游戏活动设计与实践
亲子游戏的重要性 亲子游戏是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 有效途径。
游戏设计原则
游戏设计应遵循趣味性、互动性、安全性、教育性等原则,以激发 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践案例
如“亲子接力赛”、“家庭拼图比赛”、“亲子舞蹈”等,通过游 戏的方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02
通过《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帮 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及家庭文化 ,培养幼儿爱家庭、爱父母的情 感。
主题目标与内容
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 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感情。
家庭文化:介绍家庭的传统、习惯、礼 仪等,引导幼儿了解家庭文化,培养良 好的家庭习惯。
经验总结
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如活动 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幼儿的 参与度、活动内容的设计等。
教训分享
分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如活动流程不够紧凑、某些环节 的衔接不够自然等,并提出改进 措施。
活动改进方向与未来计划制定
改进方向 根据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确定需要 改进的方面,如增加互动环节、优化 活动流程等。
通过家庭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
家庭教育误区及纠正措施探讨
过度溺爱
过度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应纠正为适度关 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应关注孩子的情感 需求,给予情感支持。
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
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应鼓励孩子自主学习 ,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我爱我家》主题计划

2024年幼儿园中班《我爱我家》主题计划

2024年幼儿园中班《我爱我家》主题计划一、主题简介《我爱我家》是幼儿园中班的主题活动,通过家庭主题的引导和活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培养孩子们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二、目标导向1.培养孩子们的家庭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地方。

2.通过亲子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互动。

3.通过制作手工和绘画,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认知。

5.通过游戏和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方式1.家庭成员的介绍:请家长带照片来幼儿园,每个孩子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照片和家庭情况。

2.制作家庭相册: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家庭相册,让孩子们把自己家庭的照片和简单的描述贴在相册上。

3.绘画家庭场景:让孩子们画一幅自己家的场景图,可以是自家的外貌或者是家中的某个房间等。

4.制作家庭成员的模型:用纸杯、毛线等材料制作家庭成员的模型,让孩子们通过制作来认识不同的家庭成员。

5.观看家庭影片:选取一些与家庭有关的动画片进行观看和讨论,引导孩子们对家庭的思考和体会。

6.戏剧表演:让孩子们分角色扮演自己家庭的场景,通过表演来感受家庭的欢乐和温暖。

7.亲子游戏:组织亲子游戏,比如家庭接力赛、家庭拼图比赛等,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8.家庭故事分享:鼓励孩子们跟家长一起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活动安排第一周:家庭成员的介绍和分享第二周:制作家庭相册和模型第三周:绘画家庭场景和观看家庭影片第四周:戏剧表演和亲子游戏第五周:家庭故事分享和活动总结五、评价方式1.观察记录:老师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2.作品展示:将孩子们制作的家庭相册、模型和绘画作品等展示出来,让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孩子们共同欣赏。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说明——我爱我家(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说明——我爱我家(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说明——我爱我家(精选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说明——我爱我家《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开始啦~主题来源于二期课程教参书中班的学习活动“我爱我家”。

孩子们升入了中班,从原来的教室换到了新的教室,时间、环境的变化,让幼儿初步感受到自己的长大,从原来的弟弟妹妹变成了哥哥姐姐,幼儿的自信心也增强了,这些已为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做好准备。

主题活动从幼儿身边的信息出发,了解自己的家,最后上升到教育幼儿尊敬关爱长辈的情感。

刚升入中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还比较明显,对同伴、长辈的情感比较缺乏。

所以通过这个主题能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以及培养幼儿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到家带来的温暖。

第二篇:中班我爱我家主题说明主题说明:《我爱我家》“我还我家”是一个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因此,本主题开展的脉络核心是幼儿对家的情感需求以及他们对家的原始体验。

为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自己家的环境、成员的了解,进一步萌生热爱“家”的情感,本主题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家各不相同,主题是由“我有一个家”切入,主要让幼儿让幼儿自主收集有关自己家的相关信息,如自己家的成员、自己家的物品、自己家的地址等,并与同伴一起分享,在说说、画画、唱唱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家庭,感受家的温暖。

在“家”这个话题中,幼儿对家人的感受无疑是最深切的。

因此第二阶段的话题围绕“我和我的家人”展开,旨在增加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如他们从事的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穿衣打扮等。

本阶段注重对语言、艺术、等方式熏染和提升幼儿与家人之间原有的自然情感,在了解家人工作的辛苦、生活不易的同时、对家人无私的爱产生感恩之情。

爱是一个“大口袋”往里装有满足感,往外掏有成长感。

幼儿要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也要学习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家人。

因此在第三阶段的“我是家里的好帮手”中,力图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扮家家”为核心,引导他们懂感恩,鼓励并满足幼儿愿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心愿,萌发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2篇)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2篇)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一、主题名称:我爱我家二、主题背景:(一)主题产生: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近的生活环境。

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

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

但如果孩子们只是一味地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久而久之因麻木不仁而忘却了对家人乃至社会的责任,终将成为令全家人失望、被社会抛弃的人。

培养幼儿的爱心就应该从其身边最亲近的家人开始,逐步扩展到共同生活中的其他人。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既能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这样,健全人格的形成才能有可能。

让爱伴随幼儿成长,他们定将因爱而感动,为爱而行动!(二)主题价值:主题《我爱我家》,意图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并在采访、观察中收集身边的相关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我们试图沿着感受、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家人之间本来就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使这种情感成为幼儿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永不褪去的组成部分。

三、主题预设目标:能关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感觉;能在成人帮助下逐步形成与他人共处的良好态度;学习并尝试与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主题实施时间:9月1日9月30日五、可利用的资源:1、请幼儿收集儿时的照片的全家福2、邀请家长怀孕的阿姨到班里作客3、请个别妈妈到班中来介绍怀孕生产的情况六、主题内容安排:游戏活动:小电话、开锁生活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称谓歌、家里需要关心的人学习活动:全家福、我家有几口人、逗得全家哈哈笑、我家住哪里布置新家、帽子床、我家的厨房、采访爸爸爸爸的大手、宝宝的小床、爸爸本领大、父与子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出生了、画妈妈我的爷爷奶奶、画画爷爷奶奶、方脸和圆脸做甜糕、给爷爷奶奶敲敲腿、捶捶背运动活动:乌龟搬新家、吸尘器幼儿中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2)主题:《我爱我家》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了解家庭成员的认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3.通过游戏、故事、手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家的保护、爱护的意识;4.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二、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了解家庭成员的认识;3.通过游戏和手工等活动,培养幼儿对家的保护、爱护的意识;三、教学难点:1.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2.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四、教学准备:图片、家庭成员的图片、绘画和手工材料等。

《我爱我家》托班主题教案

《我爱我家》托班主题教案

《我爱我家》托班主题教案一、主题说明主题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二、主题内容1. 家庭的基本组成:父母、兄弟姐妹等。

2. 家庭的关系:亲情、友情等。

3. 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共同生活、相互关爱等。

三、主题教学活动1. 活动一:认识家庭组成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组成,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活动内容: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

2. 活动二:家庭关系认知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等。

活动内容: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家庭关系,学会关爱家人。

3. 活动三:家庭温暖分享活动目标: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活动内容:通过家庭照片、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分享家庭的幸福时光。

4. 活动四:家庭角色体验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意识。

活动内容:通过角色扮演、家务劳动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5. 活动五:家庭创意展示活动目标:让幼儿发挥创意,展示家庭的特点和魅力。

活动内容: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家庭手工作品,展示家庭的风采。

四、主题作业1. 家庭作业一:画一画我的家人作业要求: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人,并写上他们的名字。

2. 家庭作业二:家庭幸福时光作业要求:让幼儿和家庭成员一起拍摄家庭照片,记录幸福时光。

3. 家庭作业三:家庭特色介绍作业要求:让幼儿和家长一起介绍家庭的特色和魅力,可以是家庭传统、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等。

五、教学评价1. 评价一:家庭组成认知评价方法: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检验幼儿对家庭组成的认知程度。

2. 评价二:家庭关系理解评价方法:通过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检验幼儿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3. 评价三:家庭温暖感受评价方法:通过家庭照片、亲子活动等方式,了解幼儿对家庭温暖的感受。

4. 评价四:家庭角色体验评价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家务劳动等方式,了解幼儿对家庭角色的体验。

2024年大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含反思

2024年大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含反思

2024年大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含反思盖州市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爱我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会》,详细内容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称谓、家庭生活用品的认知、家庭成员的职责以及家庭氛围的营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的基本结构,知道家庭成员的称谓及其职责。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关爱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家庭成员职责的理解,家庭氛围的营造。

重点: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称谓的认知,家庭生活用品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结构图、家庭成员照片、家庭生活用品图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照片,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教学新课(15分钟)(1)展示家庭结构图,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结构。

(2)学习家庭成员的职责,让学生举例说明。

(3)展示家庭生活用品图片,让学生进行认知。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然后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敬长辈,关爱家人,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结构图2. 家庭成员称谓3. 家庭生活用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的一家》。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创作,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家庭氛围。

2. 课后实践:回家后,给家人一个拥抱,说一句关爱家人的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称谓、家庭生活用品等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家庭小主人”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承担一定职责,体验家庭生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我爱我家》主题说明和计划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我爱我家》主题说明和计划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我爱我家》主题说明和计划
家是人温暖的港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说到家,孩子就会不由自
主地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说着家里的人和事.在我们的心目中,对“一
家人”的概念仿佛就是“爸爸妈妈和我”,而且我们也往往给孩子们这
样的概念.其实,在孩子心中,每一个孩子对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
们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创设更多的发展求异
思维的空间,鼓励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方式. 中班孩子对家人
的关心和了解,比小班的孩子更情感化一些,他们可以看见爸爸妈妈为
自己做的事情,也已经有清晰的“爸爸妈妈是对我最好的人”的概念.为
了让孩子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更多了解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学习
尊敬父母和长辈.我们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让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
式去积极地表现和创造对“家”的情感. 中班2、3月主题活动计划
主题名称主题目标
分线索活动内容
我爱我家
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
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我有一个家 1. 散文:
家是什么 2. 我家有几个人
我的家 1.我家住哪里2. 布置新家3.帽子床4.小电话5. 我家的厨房爸爸本领大 1.给爸爸送饭2.爸爸的手 3.采访爸爸 4.爸爸的领带5. 爸爸本领大妈妈和我 1.在妈妈肚子里2.故事:我来了 3.歌曲:画妈妈 4.给妈妈过节爷爷奶奶喜欢我 1.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2.方脸和圆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主题《我爱我家》
主题背景:
“家”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蜜。

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更让孩子感受到了大人对自己无限的爱。

进行这一主题是想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去收集来自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再次感受家的温暖。

主题目标:
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环境支持:
墙面环境:“我爱我家”、“家是什么”、“全家福”。

游戏环境:我家的厨房美丽家园小鬼当家我家的电话号码我家旁边的小河宝宝书吧
家园共育:
1.和孩子一起选一张全家的合影带来幼儿园,让孩子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2.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家的地址、门牌号码和家里的特点。

3.和孩子一起观察厨房(厕所)等处瓷砖的贴法。

4.收集各种电话机的玩具、模型、图片或照片,了解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5.鼓励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6.和孩子一起做好“爸爸调查表”。

7.妈妈们可以和宝宝说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情景”、“有宝宝时的感受”。

8.爷爷奶奶们给宝宝讲讲以前的故事,玩玩以前的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