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14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故事情节;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重点)2.把握记叙文六要素;复述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
能力目标1.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
2.正确把握课题含义;理解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难点)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一、导入新课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
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
这样;世界也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之分。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身体瘦弱、胆小怯懦的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后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复述情节;理解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明确:本文叙述了“我”跟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爸爸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困境的人生经验。
2.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
(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提示:时间:七月的一天。
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
人物:“我”;小伙伴们。
起因:玩其他游戏玩厌了;很久没去爬悬崖了。
经过:“我”爬上悬崖后不敢下来;在父亲的策略引导下;终于战胜困难。
结果:顺利爬下悬崖。
3.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如何理解“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的含义?)明确: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而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战胜了巨大的困难。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目标导学二:分析环境和心理描写1.文章开头为什么突出“酷热”?明确:开头一自然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走一步再走一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1.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1.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2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
3.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1.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2.2感受作者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1.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引发思考。
2.自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感受作者品质。
4.课堂小结4.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精讲课文2.1教师精讲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
2.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练习3.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2教师批改作业,点评学生表现。
4.课堂小结4.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1.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2.课堂讨论2.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力量。
3.课堂小结3.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4.课后作业4.2教师批改作业,点评学生表现。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在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在课后作业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作业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朗读和欣赏能力,培养了勇敢、自信、向上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1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2.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能复述故事情节,能从故事中有所感触,领悟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是莫顿1、假如现在你就是莫顿,请你简要介绍一下,童年时那次让你永生难忘的经历。
2、“莫顿先生”,你能否再具体为我们介绍一下你当时从遇险到一步步脱险时的心理变化?你的文章中哪里有体现这种心理?3、采访莫顿,请“莫顿先生”解惑。
文章里,感叹号和句号的使用困惑。
4、分角色朗读,“莫顿先生”点评有请“莫顿先生”评价一下,刚才观众的情景再现表演有没有把你当时的内心情感展现出来?二、穿越时空,转换角色,如果你是节目的主持人,你想采访莫顿一家的谁?或者他的朋友杰里?你想问他什么问题?(一)采访莫顿母亲1、当您听说莫顿被困悬崖时,您的心情怎样?2、如果是您跟杰里来到悬崖这边?您见到莫顿会说什么?您会采用怎样的方法救莫顿?(二)采访莫顿父亲1、当您听说莫顿被困,跟随杰里来悬崖的过程中,您的心里是怎么想的?2、您为什么不直接上去把莫顿抱下悬崖来?您不怕莫顿发生意外吗?(三)采访杰里为什么您当时看起来很担心,但最后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
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四)采访莫顿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记叙“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它们,最终才能战胜它们。
2.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
(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提示:时间:七月的一天。
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
人物:“我”,小伙伴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参差不齐、哄堂大笑、小心翼翼”等词语。
(2)学习记叙文的六要素,复述故事内容。
(3)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哲理。
(3)通过细节描写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复述故事。
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关于登山或冒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 教师讲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害怕和无助。
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在困境中一步步走出困境的。
(二)检查预习1.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作者莫顿·亨特的资料。
2.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读音、书写和词义。
(1)生字词灼(zhuó)扒(bā)趴(pā)酷热(kù rè)厌倦(yàn juàn)附和(fù hè)突兀(wù)怦怦(pēng pēng)嘲笑(cháo xiào)晕眩(yūn xuàn)哭泣(qì)呻吟(shēn yín)恍惚(huǎng hū)暮色(mù sè)安慰(ān wèi)凌乱(líng luàn)惊讶(jīng yà)畏惧(wèi jù)参差不齐(c ēn cī bù qí)哄堂大笑(hōng táng dà xiào)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2)词义灼:烧,烫。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一. 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的第14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将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克服并最终成功的故事。
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分析一些简单的文章。
但面对复杂的情节和深层次的道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和逃避心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教师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2.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进行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2.呈现(10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句子,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课标、考点分析:新课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时考纲要求学生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学情、教材分析:第四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编选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第四单元第三课,主要告诉学生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
对于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同学来说,初中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他们有理想有干劲,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而一遇到困难,或手足无措,或怨天尤人,或畏缩不前。
故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的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能条理清晰地复述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2. 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生活哲理,鉴赏课文中故事推理的感悟美3. 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
4. 激起战胜艰难险阻的决心,树立理想,培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能条理清晰地复述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生活哲理,鉴赏课文中故事推理的感悟美。
教学难点:1.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
2.激起战胜艰难险阻的决心,树立理想,培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观看《海底总动员》尼莫负气涉嫌片段视频。
师:同学们观看完有什么感受?生1:父亲马林很爱孩子,尼莫很叛逆。
生2:父亲马林比较胆小,尼莫右鳍短小,所以游技不好,尼莫负气遇险,没有自己先想办法逃跑,而是喊救命。
父亲立马冲过去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师:父亲马林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在一场意外中妻子珊珊和大部分孩子都被鲨鱼吃掉,只剩下唯一的儿子尼莫。
尼莫先天不足,右鳍发育不良,马林生怕尼莫涉险,尼莫一有困难,他就立马出现帮忙解决。
面对困难,这对父子是这么解决的,那么遇到困难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来一起寻求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作者在事件中蕴含的深层人生哲理,需要教师引导和解读。
-写作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并模仿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手法,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进行突破。
-情感共鸣与迁移:学生可能难以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需要教师设计相关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章的情节、主题和作者面对困难的态度。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角色扮演活动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他们能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活动中过于紧张,导致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方面做得还不错,但仍有学生表示对某些内容存在疑问。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计划在课后设置答疑时间,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精读与理解,分析文章的叙述顺序和作者的情感变化,掌握文章主题和寓意;学习并运用本课的生字词,如“悬崖”、“沮丧”、“昂首”等;探讨作者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教育;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传达人生哲理;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4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3.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课文背景,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课文所展现的勇敢与坚强的精神风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经验,形成独立思考、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
-对于关键词语和精彩句子的品味,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存在难度。
-课文背景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等方面的认知,可能成为学生的障碍。
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释:
-在讲解生活哲理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如何分解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难点。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困难,觉得难以克服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迈出第一步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种面对困难时,通过逐步分解问题,积累经验,最终克服困难的方法。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的作者通过六个事件的叙述,展示了如何用这种方法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并最终成长。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叙述顺序和语言表达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课程总结时,我强调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而,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个方法,我需要设计更多的实践环节,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备课组:初中语文备课组执笔:备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复述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技能目标:学会体会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德育目标:感悟人生哲理,指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字词,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感悟人生哲理,指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教学方法:7·12模式。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环节:一、德育专题:二、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童年生活”的短文。
读一读发生在悬崖边上的故事,也许你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想一想作者的这次经历,也许你对战胜胆小有新的认识;体味一下作者这次经历的感悟,你体会蕴含在故事中的道理。
2、明确目标(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并了解作者(2)复述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合作探究3、布置任务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1)交流分享收集的资料,梳理归纳生字词。
(2)初读课文,按时间顺序口头复述课文故事。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
(4)课文第一部分能否删掉?为什么?4、小组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布置的任务。
5、(教师)检查指导。
教师随堂指导。
(三)释疑解惑6、(师生)释疑解惑。
教师帮助小组解决有疑惑的地方。
(四)梳理归纳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交流相关资料。
(2)本文主要讲述了:在57年前费城7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内德、杰利等小伙伴一起去爬悬崖,由于我体弱多病、胆小,被困崖上,最终在父亲的指导下成功脱险的经历。
(3)(1-6)决心爬崖(7-15)遇上困难(16-22)终于解决(23)事后有感(4)不能。
因为这一部分首先“呼应内容,作好铺垫”。
比如,交待天气的“闷热”,不光是引发后面爬悬崖情节的要素,天气的“闷热”令人烦躁,也预示着后面事态额发展;其次“引发悬念,激发兴趣”。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快速默读课文,用六要素条理清楚地概括文章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重点语句段的理解,品味课文中的心理刻画,把握人物心理的成长过程。
2、通过人物心理变化,理解本文所阐释的生活哲理。
3、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悟作者人生经验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树立战胜生活艰难险阻的信心,激励勇敢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重点语句段的理解,品味课文中的心理刻画,把握人物心理的成长过程。
2、通过人物心理变化,理解本文所阐释的生活哲理。
3、体悟作者人生经验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树立战胜生活艰难险阻的信心,激励勇敢精神。
难点:1、通过对重点语句段的理解,品味课文中的心理刻画,把握人物心理的成长过程。
2、通过人物心理变化,理解本文所阐释的生活哲理。
(板书说明:课文主题理解后将图1板书变为图2板书)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关于本课生字词读音辨析游戏(一)导入新课出示地图,讲故事: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驶着飞机滑行在跑道上,他能完成任务吗?答案就在课文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图片排序。
(2)再浏览课文,快速勾画出课文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勾画情况,请学生概括。
根据学生讲述情况,用六要素法引导学生讲全讲得有序。
)明确:本文叙述了一个酷热的七月天,“我”和五个男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
在爸爸的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积累了应对困境的人生经验。
(三)研读探究(1)问题质疑这样一个陡崖,别的孩子能爬过去,为什么作者会在半坡遇险?明确:体弱多病,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小结:对于从小体弱多病,从小被告诫不能冒险的“我”来说,即使这个陡崖只有60英尺,对“我”而言却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情分析单元解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编本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课文,该单元的关键词是“人生感悟”。
本单元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从古今中外的故事中,为学生讲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课文解读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成功脱险的故事。
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而且寓理于事的文章。
作者通过对自己小时候爬悬崖历险的经历的记叙,告诉读者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
阅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苦难的方法,对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学习通过人物的心灵世界的细致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设想首先,在心理上,本文非常适合给七年级的新生讲解。
七年级上期,学生刚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类似于课本中的困难。
究竟是迎难而上还是被困难打败,本文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一些鼓励和启示,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化整为零,拾起信心,一步一步克服困难,这是七年级新生人生的必修课。
其次,在文本阅读理解方面,本文对于广益七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理解阻碍。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讨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要讲述的道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如何概括文章的大概意思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运用从文章学到的经验——化整为零,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我”被困悬崖时的心理状态;2.分析“我”爬下悬崖的过程,以及心态的变化过程;3.感悟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学习今天的课文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一只小鸟学习捕食的过程是否顺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训练。通过设定一个目标,让学生体验如何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并逐一实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面对困难不知所措的情况?”比如,学习上遇到一道难题,不知道从何下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难的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的基本概念。《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了面对困难时,如何分解问题、逐步解决。这是对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启示,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心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主人公如何将攀爬悬崖这一巨大困难分解为一步一步的小目标,最终成功克服困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思维训练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文章主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4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今天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效果还不错。大多数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分享在面对困难时的感受,这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打下了基础。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稍显拘谨,可能是因为对课堂氛围还不够放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b.分析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小事情(爬悬崖的经历)来反映大道理,包括对环境、心理、动作的细腻描写,以及文章结构的安排。
c.词汇与句式学习:重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攀爬”、“沮丧”、“一步一个脚印”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d.阅读链接:通过推荐阅读《爬树的故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阅读策略和人生哲理应用到新的文本中。
c.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变化。
d.体会“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哲理,培养勇敢面对困难、逐步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e.阅读链接:推荐阅读《爬树的故事》,拓展学生对类似主题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理解: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深入领会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想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想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困难?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么长的文章怎么背下来?升入初中以来,你觉得自己比较努力,但成绩总和别人有差距;你很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总是遭到同学的误解究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学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师:板书课题、作者。
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及作者。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章,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做到眼到、手道、心到。
要求:1、圈点出不认识读不准的字词。
2、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还有小组不能解决的字词吗?你可以提出来。
(课件出示字词,检测读音)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
(课件出示抢答题)抢答:1、(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地点)故事发生在哪里?3、(人物)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4、(起因)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5、(经过)“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6、(结果)我是怎样脱险的?(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2 )、地点:费城的悬崖上(3)、人物:“我”,内德、杰利五个小男孩、父亲(4)、起因:无聊,决定爬悬崖(5)、经过:小伙伴爬下了悬崖,我害怕得在悬崖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本文的主旨,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攀爬的经历,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作者及背景,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心理变化。
3.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攀爬经历,或者讲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包括生字词填空、简答题等,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归纳小结:总结文章的主旨,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反馈。
2.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攀爬经历的短文,或者描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练习题的正确率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清晰的课文结构和重点内容展示。
2. 相关视频资料:展示一些攀爬或冒险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参考书籍和资料:推荐一些关于勇气和攀登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参考。
七、结论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对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14、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4、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十四课,是围绕着“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主题展开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做事情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才能取得成功。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的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词语。
4.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难懂的句子和段落。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极为欠缺,需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理解文章的内在意思。
5.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课堂上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阅读法:让学生逐句逐段地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意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和要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6. 教学过程6.1 导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自由讨论。
6.2 预习导学教师可以简要地介绍一下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旨和结构。
6.3 阅读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一下课文,然后在课堂上逐句逐段地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4 精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通过课文中的细节和篇章组织,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旨。
6.5 深入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和要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材分析】1.写法本文记叙了“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课文记叙部分是以时间顺序安排的。
其中,“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一直把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牢记在我心里。
”是插叙部分。
这部分也是伏笔。
理解了这一点,对为什么“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呢?”这一类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课文开头一段中“……都想找些新花样来玩。
”给读者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急切地期待下文。
最后一段,悬崖脱险给作者提供了经验:对一切事物,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直达目的。
整篇文章记叙顺序合理,语言周密,值得我们学习。
2.重点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关键是化整为零。
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
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领悟到道理。
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感悟对于写作也极重要,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立意却很高,富有教益。
3.难点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阳江市实验学校关良益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够较完整的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强对文章主旨的感悟。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的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飞一程,再飞一程》)
1945年1月,正是二战期间。
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他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
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而这段经历,就是我们文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写出划线汉字的拼音。
附和()耸()立怦怦()恍惚()呻吟()畏()惧晕眩()抽噎()参差不齐()哄堂大笑()惊慌失措()
三、进入文本,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能初步读懂课文内容。
)
2、比一比,看谁最先找出答案。
(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1)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2)爬悬崖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六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内德和杰里)
(3)悬崖有多高?(悬崖大约60英尺,即约18米高)
(4)我是怎样脱险的?(爸爸鼓励我克服心理障碍,引导我一步一步爬下来)
(5)脱险后“我”有何感觉?(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3、复述故事情节。
(出示复述提示,指导学生复述时要详略得当:时间、地点、人物可简略复述,作者遇险和脱险部分可详细复述,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四、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语句,加强对中心主旨的掌握)
1、如何理解“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这句话?
明确:前文提到“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我”认为眼前的悬崖不可能爬上去,认为“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2、我爬山遇到了什么困难?请试找出描写“我”在爬山途中的心理状态的句子。
明确:不敢往上爬,进退两难,孤立无援(p81——82)
找出描写“我”在爬山途中的心理状态的句子?
明确:(7、8、9、16、17自然段)
A、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未爬)
B、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怦怦地跳动。
(跟着他们向上爬)
C、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终于爬上石架)
D、软弱地哀求。
感到头晕目眩、哭泣。
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伏在岩石上,上不去下不来)
3、爸爸出现了。
他是怎样帮助“我”脱险呢?
明确:首先,爸爸有意地引导“我”克服困难,给予“我”心理上的支持;其次,在脱险的过程中,爸爸没有直接给予帮助,而是鼓励“我”自己去做,并教会“我”面对艰难险阻的方法,可以把眼前的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既让“我”经受一次历练,又让“我”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爸爸为什么让“我”先“迈一小步”。
引导我把困难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地向着目标前进。
】
4、为什么爸爸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
明确:“我”从小体弱多病,不够勇敢,爸爸这样做是怕引起“我”的恐惧感;另外,爸爸有意引导我面对困难时,不要去考虑未知的因素,学会解决眼前的困难,学会分解困难,战胜困难。
5、爸爸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爸爸为何不这样做?
明确: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爸爸,让“我”走一步,再走一步地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
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
这位爸爸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爸爸。
五、探讨研究——多角度阅读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1、小伙伴们本不该嘲笑“我”,弃“我”而去更是不友好的表现。
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做?
明确:这个时候“我”上不去,也下不来,内心充满了恐惧,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如果我在场,我会鼓励他;如果自己也不敢爬上去,我会尽快通知大人来帮忙。
2、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明确: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
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
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
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
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3、文中的主旨句?这里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有什么不同?
明确:主旨句:详见末段。
这里的“一小步”指克服人生中的一个小困难。
脱险时的“一小步”指“我”用腿迈出的一小步。
思考: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它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当然,关键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4、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事我们曾经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方法解决过的?明确:扛水上楼、军训、长跑……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从我们学的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告诉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七、作业布置
请学生发挥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
挖掘思维潜力,张扬思维个性,续写故事。
例如:
1、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
2、杰利在途中劝说伙伴们一起回来帮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