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合集下载

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引

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引

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引前言为了更好地支持国家重点专项和科技项目的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国家科技部发布了2018年项目申报指引,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介绍和解析。

重点专项项目申报重点专项是针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通过集中投入、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推进关键技术、前沿领域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2018年项目申报指引,重点专项项目分为青年科学家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三部分。

青年科学家计划青年科学家计划是国家为鼓励青年学术和科技创新而设立的一项项目,旨在提高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2018年的青年科学家计划申报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建议书阶段。

截止时间为3月31日,申请人可以通过科技部门的官网在线提交建议书,重点内容包括项目简介、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

2.第二阶段:正式申报阶段。

根据建议书的评审结果,科技部门将筛选出获得批准的项目并通知申请人提交正式申请书。

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正式申请书,提交相关材料。

正式申报的截止时间为6月30日。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新型继承,旨在促进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前沿学科等方面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

2018年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申报也同样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建议书阶段。

截止时间为5月15日,申请人需要提交建议书以及相关的申报材料。

2.第二阶段:正式申报阶段。

根据建议书的评审结果,科技部门会通知获得批准的项目负责人,要求提交正式申请。

正式申请的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

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是为更好地支持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国家级科技计划。

重点研发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计划性地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创新。

2018年的重点研发计划包括预先研究、面上项目和重点专项三种类型。

1. 2018年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1. 2018年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18年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一、典型行业智能车间应用示范项目1、面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应用示范研究内容:研究制造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与分析技术、车间层控制网络/制造装备/物流装备互联互通技术、车间制造过程关键要素的数字孪生技术,加工精度建模与补偿技术、关键制造环节的工艺参数智能优化、数值模拟与虚拟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多目标/多任务协同的智能车间实时调控与运行优化方法,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高度集成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实现车间加工全要素互联、全数字集成、全过程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背景,建立智能车间应用示范,具备信息-物理系统交互能力,支持20种以上工艺参数和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支持10种以上的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检测设备互联互通和状态监控,关键装备的数控化率90%以上且均具有智能化决策功能、联网率100%、制造过程的自动采集率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

完成时限:3年2、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装备制造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重点开展产品制造过程加工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数据融合技术、关键制造工艺的数值模拟与虚拟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加工设备的互联互通技术、面向制造过程关键要素的数字孪生技术、加工精度建模与补偿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制造过程数据分析与优化决策技术研究,支持制造过程中工艺参数、设备状态、业务流程、质量信息等数据的集成与交互;高度集成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以及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等生产管理软件,实现制造车间的智能化管控;以装备制造行业为背景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以装备制造行业为背景,建立智能车间应用示范,具备信息-物理系统交互能力,开发面向设备互联互通和制造大数据汇聚的智能车间生产管控平台,支持10种以上工艺参数和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支持10种以上的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检测设备互联互通和状态监控,关键装备的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且均具有智能化决策功能、联网率达到100%、制造过程的自动采集率达到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科技部设立了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

本文旨在提供有关申报指南的建议,帮助申报者更好地理解和准备申报材料,并提高申报的成功率。

一、技术及研究方向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申报者在选择技术和研究方向时,应紧密围绕以下几个重要点展开:1.1 智能制造基础设施与支撑平台技术: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申报者应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描述其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点。

1.2 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应用: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申报者需要展示自己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场景。

1.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强调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包括生产调度与优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申报者应提供可行性研究和案例分析,证明其研究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内容与目标申报者需要在项目内容与目标部分详细描述计划开展的工作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重要的申报要素包括:2.1 项目研究内容:详细说明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关键节点。

项目的研究内容应符合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的要求,同时体现自身的创新性。

2.2 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包括科技创新、应用推广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申报者应着重展示项目对于企业和产业的实质性贡献和影响。

2.3 项目计划与时间表:提供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工作时间表,包括各个研究阶段的工作内容、人员配备和进度安排。

项目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申报评审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团队及合作成功的申报需要强大的研究团队和良好的合作基础。

在申报中,申报者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3.1 学术背景:介绍主要研究团队的学术背景和科研实力。

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申报内容具体要求

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申报内容具体要求

附件32018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申报内容具体要求模式一: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 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请分别提供车间/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 先进设计技术应用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建设情况请描述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的情况;提供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整体架构图,描述其主要功能。

3. 关键技术装备应用情况请提供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及互联互通情况。

4. 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建设情况请提供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功能描述。

5. 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情况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架构,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并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6. 工厂内部网络架构建设及信息集成情况请提供工厂内部工业通信网络结构图,并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以及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的架构,说明其建设和运行情况。

7. 信息安全保障情况请描述试点示范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情况。

模式二: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 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请分别提供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并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建设情况请提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描述关键现场装备的智能功能。

3. 先进控制系统建设情况请提供先进控制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情况;描述关键环节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

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

附件2:
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盖章)
申报日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
一、企业和项目基本信息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实施的创新性(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
(三)项目实施的有效性(明确的发展目标、清晰的运营思路、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较大的应用规模、良好的运营和效益情况)
(四)项目实施的可推广性(示范意义及推广价值、推广可行性、推广范围)
三、项目实施现状
(一)项目实施主体、服务对象及适用场景
(二)项目方案及实施情况(如申报多个示范项目领域,需分领域综合描述)
四、下一步实施计划
(一)下一步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计划
(二)项目实施预期目标
(三)项目效益分析
(四)项目风险分析
(五)项目成长性分析
五、相关附件
企业专利、获奖证书及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
(填报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3号仿宋体,单倍行距。

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提出的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新生态发展不足、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本重点专项按照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装备/系统与平台、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等3类任务以及基础前沿技术、研发设计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制造服务技术、集成平台与系统等5个方向。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1.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1.1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结构复杂性问题,研究建立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体系。

建立互联网与智能工厂控制网络融合的体系架构,构建由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以及互联网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支持网络资源配置和多网络集成。

研究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理论,给出由离散、连续和随机变量构成的工业互联网混杂系统模型。

研究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质量指标,建立在多种网路、多分辨率采样周期和网络时延、抖动、丢包等情况下工业网络系统控制稳定性和系统质量的评价方法。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聚焦网络安全紧迫技术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突破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系统,逐步推动建立起与国际同步,适应我国网络空间发展的、自主的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技术体系、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技术体系和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体系。

本重点专项按照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开放融合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网络空间虚拟资产保护创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等3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7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年)。

1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方向1.1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类)面向物联网节点计算资源、体积、功耗受限和规模、复杂度提升带来的安全挑战,研究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在大连接、异构数据、时延复杂的条件下,能够与物联网节点融合的一体化安全机制;研究基于标识技术的安全物联网互联互通架构,基于标识的加密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大规模信任服务机理及关键技术,包括安全协商、数据完整性与私密性、跨域设备身份与认证服务等;研究大规模设备监控技术,实现在无安全代理条件下设备自动发现、识别及状态、行为智能感知;研究智慧城市安全保障总体技术架构;研究支持智慧城市统一管理且支持隐私保护的智慧小区或智慧家庭适用的安全技术架构及其相关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1.提出适应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安全目标的模型和体系框架,指导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安全实践;2.研制安全物联网原型平台,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对象的分级分层管理与安全解析,物联网设备发现、识别和监控以及身份认证、密钥管理服务均支持10亿规模;3.设计完成采用国家标准密码算法的物联网管理域的强逻辑隔离安全机制,安全隔离方案应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安全审查;4.设计完成多物联网管理域之间的受控互联互通机制与协议,支持基于身份和基于角色的授权策略映射,支持时间、环境以及安全上下文敏感的授权管理,其中时间粒度应不大于1分钟,支持的环境鉴别应包括物理位置、网络接入途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等因素;5.开发完成支持智慧城市统一管理的智慧小区或智慧家庭适用的安全控制中心、安全网关、智能防火墙等原型系统,具有隐私保护能力、深度感知与检测能力,相关原型系统应通过权威部门测评,并得到试点应用;6.专利不小于10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7项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7项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7项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08.10
•【字号】
•【施行日期】2018.08.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7项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8〕108号)的有关要求,为做好本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7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指南项目的申报及推荐工作,特通知如下。

请各申报单位按照科技部申报通知要求,完成网上申报,并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项目预申报书(网上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纸质,一式一份),于9月24日前送达上海市钦州路100号1号楼上海市科委办事大厅。

我委将按照申报通知要求完成审核工作。

审核通过的,预申报书不需再取回;对未通过审核的,我委将通知申报负责人,退回预申报书。

(注:办事大厅不接收以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书
面材料。

工作日办公时间:9:00-16:30,联系人:曹飞宇,电话: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8年8月10日。

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模板】

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模板】

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为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开展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工作。

具体支持内容、申报程序等详见《第一部分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申报要求》和《第二部分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

第一部分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申报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前瞻布局工业互联网,全面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开展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工作,有关事项要求如下:一、项目支持主要内容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重点围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一是工业互联网网络能力提升工程相关项目;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工程相关项目;三是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相关项目。

详细项目表见附1。

二、资金支持方式纳入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的项目,拨付财政资金进行补助。

未如期完成竣工验收的,将收回已补助的资金。

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擅自调整实施内容或项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除将收回已补助资金外,还将进行业内通报等处理。

三、项目组织方式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组织将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申报项目评审,择优遴选。

四、项目申报条件(一)申报项目的单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二)新模式应用类项目须由工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信息通信企业等组成的联合体联合申报。

平台方向项目鼓励联合体申报。

其中,联合体成员单位间须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联合体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成员单位具体权责、长期发展计划以及本项目的任务分工等。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8.08.03•【文号】国科发资〔2018〕108号•【施行日期】2018.08.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8〕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智能机器人”等7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负责人。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

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申报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诚信审核把关。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目录
一、宗旨
二、重点领域
三、项目内容
四、申报条件
五、项目申报材料
六、评估审核
七、资金使用
八、进度要求
一、宗旨
本“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本专项”)旨
在推动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体系研究和示范应用,促进我国网络
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重点领域
本专项面向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领域,侧重于国家制造业信息化
发展战略,推进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工
程实践,主要包括以下重点研究和应用:
1.基础理论研究:网络协同制造技术和智能工厂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信息技术与物理系统特性的模型与技术、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工厂关
键技术研究、全球生产组网、制造数据处理及智能决策以及未来工厂的构
建等。

2.工程示范及产业推广:实现制造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包括制造设备智能联网、生产线自动化控制、企业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智能运维与维护、智能零售与服务等工程示范应用,以及在全国推广示范工程应用案例。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建议1. 引言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

为了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国家设立了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项目。

本文将为申报该项目的企业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南。

2.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制造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网络协同制造意味着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进而形成一个全球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体系。

智能工厂则是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传统制造工厂转变为具备更高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的现代化工厂。

3. 项目目标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项目的目标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制造业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供应链和制造业平台。

4. 项目内容本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4.1 智能制造设备研发与集成通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对传统制造工序的智能化改造。

同时,将各类智能设备进行集成,构建智能化的工厂生产系统。

4.2 制造业网络协同平台建设建设制造业网络协同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和协同运作能力。

4.3 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与优化通过采集、分析和利用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大数据,建立智能决策模型和优化算法,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4 智能工厂标准与认证研发智能工厂标准,推动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确保智能工厂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可复制推广的能力。

5. 申报要求和注意事项5.1 资质条件申报该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有相关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并能够提供充足的研发和实施资源。

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图文稿

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图文稿

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2018~2019年度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二)项目内容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各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函。

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无正当合理的依据不予修改调整。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18年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18年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
6.智能制造新业态和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 在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云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 态开展试点示范,完善企业网络平台功能,加强企业大数据 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信息基础保障能力。 (三)建设重点行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在组织实施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基础上,在机 械、汽车和摩托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化工、电子 信息、五金家电、建材、民爆等重点行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生产制造、销 售服务全流程关键环节的智能管控水平。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应用。 对试点示范取得明显成效的项目,进行典型先进经验总 结,分行业、分地区进行试点示范应用交流和推广。 三、政策措施 (一)对推荐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
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已经取得 明显成效,并持续提升,具有良好的增长性。
(五)项目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并取得明显成效,未完工 项目应于 2018 年 12 月前完工。
二、申报程序 (一)申请试点示范的企业参照《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项目实施方案》(见附件 1)和《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要素条件》(见附件 2),认真填写《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 目申报书》(见附件 3),并按要求准备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 装订成册后送当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属企业集团下属企 业送本企业集团)。 (二)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属企业集团进行真 实性审查、初步符合性审查并择优推荐。优先推荐基础条件好、 成长性强、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在一个企业中开展 多种类别试点示范的项目,并按推荐项目的优先顺序填报广东省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汇总表(见附件 4)。
2
关键零部件和软件系统的自主化率。 5.智能服务和管理试点示范项目 开展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云服务、大数据及系统解决

关于提报2018年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的通知

关于提报2018年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的通知

关于提报2018年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的通知各县(市、区)经信(发)局: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部署,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研究,决定组织提报2018年度全市两化融合重点项目,有关事项通知:一、申报范围(一)智能制造类项目。

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项目,无人生产线、数字车间建设项目;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远程运维监测)、网络化协同制造等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

(二)信息化管理和综合集成项目。

包括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维服务等关键环节上的信息化集成项目。

(三)平台和大数据应用项目。

包括企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项目,供应链协同创新平台、工业APP等平台项目,工业电子商务项目。

(四)企业上云项目。

包括企业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等平台系统服务项目,协同办公、经营运营管理等业务应用服务项目。

(五)两化融合支撑服务项目。

包括软件和信息业企业研发实施的企业管理、智能制造等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二、申报条件1、项目应在2018年6月前能够实施或继续实施(跨年度项目)。

2、具有较好的实施基础和应用前景。

三、工作要求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是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工作内容,项目建设情况将列入2018年对县(市、区)信息化综合考核,市经信委将对列入的重点项目予以跟踪,每月调度进展情况,作为推荐申报国家、省重点项目资金支持的主要对象,并择优向金融机构推介。

请各县(市、区)务必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申报。

原则上每个县市区不低于5个,运河开发区不低于2个。

请各县(市、区)于3月20日前将项目申报材料(汇总表一式2份,加盖公章,项目简介仅电子版)报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科。

联系人:褚士强张春雨联系电话:*******邮箱:0534-**************附件:1、2018年德州市两化融合重点项目汇总表(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2018~2019年度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2018~2019年度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2018~2019年度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 ? ?申报要求? ? ? ?(一)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 ? ?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 ? ?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 ? ?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 ? ? ?(二)项目内容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各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函。

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无正当合理的依据不予修改调整。

? ? ?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 ? ? ?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 ? ? ?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 ? ? ?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 ? ? ?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 ? ? ?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 ? ? ?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2018年大连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工业企业购置智能制造

2018年大连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工业企业购置智能制造

2018年大连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工业企业购置智能制造设备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的应用项目可申报“大连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重点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关注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并行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重点支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中购置智能制造设备所开展的改造升级。

申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较高。

重点支持实现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设备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

2.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等管理功能。

3.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并实现与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以及制造过程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信息互联互通。

4.采用智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管控高度集成和生产过程动态优化。

5.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关键生产部位流程可视化率达到100%。

6.建有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

7.建有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体系。

8.建立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搭建企业间研发系统的协同、管理系统和服务支撑系统的协同,实现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集成与对接。

9.利用工业互联网,采集并上传设备状态、作业操作、环境情况等数据,并根据远程指令灵活调整设备运行状态。

10.建立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日常运行维护、故障预警、远程升级等服务。

11.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设备制造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研发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提出的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新生态发展不足、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1—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本重点专项设立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装备/系统与平台、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3类任务以及基础前沿技术、研发设计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制造服务技术、集成平台与系统5个方向。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2018年,拟在5个方向,按照基础研究类、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3个层次,启动不少于35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7.6亿元。

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

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的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15个。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

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2—持的方式。

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1.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1.1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结构复杂性问题,研究建立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体系。

建立互联网与智能工厂控制网络融合的体系架构,构建由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以及互联网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支持网络资源配置和多网络集成。

研究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理论,给出由离散、连续和随机变量构成的工业互联网混杂系统模型。

研究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质量指标,建立在多种网路、多分辨率采样周期和网络时延、抖动、丢包等情况下工业网络系统控制稳定性和系统质量的评价方法。

研究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的优化设计技术,研发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系统验证平台,包括:制造执行、系统控制、设备监控和网络感知等。

形成由工业互联网构建的典型行业解决方案,实现对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理论验证。

考核指标:实现互联网与IEC61158定义的20种主流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网络融合的体系架构,建立覆盖现场总线、控制网络和互联网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模型,提出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质量指标、评价方法、优化设计方法。

研发由制造执行、系统控制、—3—设备监控和网络感知等组成的工业互联网验证平台。

针对典型行业,形成以工业互联网系统组成的行业解决方案,对网络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质量评价。

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1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

1.2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工业环境智能感知、工业数据边缘处理、工业实时控制和工业应用服务一体化设计的问题,研究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方法,包括:数据驱动的高效自适应边缘计算方法、可编程边缘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智能算法功能块规范、控制网络智能互联方法等。

研发支持功能块规范的嵌入式系统程序运行环境,开发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实时控制和应用服务等功能的功能块程序集。

研发边缘计算节点原理样机,支持多种工业网络智能互联和边缘计算功能。

构建多种工业异构网络互联系统,提供离散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实现数据驱动的高效自适应边缘计算方法,可编程边缘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控制网络智能互联方法。

制定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实时控制和应用服务等功能块规范,开发开放的功能块可编程程序运行环境,支持30种以上智能算法功能块,实现IEC61158定义的20种以上主流工业以太网或现场总线—4—网络智能互联。

研制工业互联网边缘运算节点原理样机,基于WEB技术解决20种主流工业网络与互联网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问题,原理样机与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周期小于10ms。

构建由边缘计算节点组成的工业互联网系统验证平台,包括现场总线、控制总线以及互联网等网络体系,提供离散行业解决方案。

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1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

1.3制造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方法与系统(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为了满足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延伸等新型业务模式需求,研究智慧企业设计资源、管理流程、制造过程、制造服务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关联挖掘方法,形成制造企业跨时空尺度制造数据耦合与分析机制。

研制全类型制造大数据智能分析算法,开发面向个性化、服务化和智能化等模式的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算法库。

研制制造大数据的设计、制造、服务和管理的可视化分析系统。

构建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的典型数据集,形成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开发不少于50种算法的智慧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算法库。

研制具有个性化、服务化和智能化等模式的制造大数据原型平台,提供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算法库。

研发流程行业和离—5—散行业的典型行业验证数据集,提供流程行业智能化或离散行业个性化的制造大数据解决方案。

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1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

1.4制造企业数据空间构建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制造企业制造大数据发展与利用问题,研究制造大数据体系结构,建立设计资源、管理流程、制造过程、产品服务等大数据模型。

研究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集成、更新和演化方法,异构多源制造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索引方法。

研究制造大数据治理方法,包括面向设计/管理/制造/服务大数据的关联理解与挖掘、知识演化与推理、智慧要素描述与生成、人机整合与增强、自我维持与安全交互等方法。

研制覆盖设计、制造、服务、管理等多业务的数据空间管理系统原型,形成典型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构建制造大数据体系结构,建立设计资源、管理流程、制造过程、制造服务等大数据模型。

研发异构多源制造数据的关联挖掘、知识推理、人机协同、自我维持、安全管理、数据集成/更新/演化等工具软件构件15个。

研发制造大数据应用原型系统,实现设计、制造、服务和管理等4个业务领域解决方案。

—6—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1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

1.5智能生产线信息物理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围绕个性化定制生产管控,研究智能工厂信息物理系统自组织运行方法,建立覆盖生产线感知、运行、重构和决策等过程的时变动态模型。

研究信息物理融合计算方法,支持多时空尺度模型的统一计算求解,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主感知、运行优化、智能决策和动态重构。

开发可根据动态生产任务进行自组织生产的信息物理原型系统,实现动态生产环境自主感知、多类型生产任务自组织调度、复杂工艺参数自优化配置、装备控制策略自适应调整等功能。

研发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智能生产线信息物理系统架构,选取具有定制化生产需求的离散行业进行应用验证,形成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时变过程的智能生产线信息物理系统动态模型,覆盖生产线感知、运行、重构和决策等4大核心过程。

提出多时空尺度模型的统一计算求解方法,时间尺度覆盖秒、分、小时,空间尺度覆盖设备、工位、产线。

制定信息物理模型与统一计算框架的标准接口规范,实现信息物理系统的灵活扩展功能。

研制支持个性化定制生产管控的信息物理原型系统和实验验证平—7—台各1套,具备在不停机条件下支持不少于3类产品、每类产品不少于5种型号的混线生产能力。

形成汽车、3C等离散行业解决方案。

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1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

1.6智能生产线虚拟重构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制造企业物理资源与数字世界之间存在交互数字鸿沟,研究智能工厂虚拟重构设计方法,提升智能工厂设计与构建能力。

研究面向制造过程的部件、资源和系统等智能生产线的镜像理论。

研发智能生产线在虚拟空间的同步重组方法,建立多任务虚拟场景中生产单元分层动态重构、物理仿真和可信性度量系统。

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实现生产设备离线虚拟组合设计仿真、智能生产线在线实时虚拟运行、生产工艺离线和在线仿真与优化等功能。

形成离散行业智能生产线虚拟重构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智能生产线虚拟动态重构方法,实现制造过程的部件、资源和系统等虚拟与物理实体的映射。

研制物理实体与虚拟场景动态同步重建技术,孪生仿真粒子数不少于100万个,仿真显示帧率不少于40fps。

研究复杂时变场景虚拟环境的可信性度量和评价方法,使仿真精度达到99.9%以上。

构建典型智能生—8—产线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设备离线虚拟组合设计仿真、智能生产线在线实时虚拟运行、生产工艺离线和在线仿真与优化等功能。

形成1套离散行业智能生产线虚拟重构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

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1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

1.7“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产品个性化与规模化研发设计亟待融合的实际需求,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个性化需求分类、预测与转化建模基础理论、模式和方法;研究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环境下产品个性化设计技术,包括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定制产品设计意图理解与智能反馈技术、“互联网+”环境下产品定制功能精确求解与设计可配置性方法、产品定制功能虚拟体验、性能可信预测与强化设计等技术;研发“互联网+”定制设计资源库、案例分析库和使能工具集;研发支持个性化用户深度参与的“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原型系统,并面向服装、电梯、盾构机等典型行业和产品开展应用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