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防毒技术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毒物经呼吸道吸收效果会受到接触毒物的水平影响,即 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高,则进入体内的速度快,进入的量也大。
呈气溶胶状态的毒物,它们在呼吸道滞留的量和受呼吸道清 除系统清除的量与粒径大小有密切关系。气溶胶颗粒不能小于 1×10-6 cm或大于1×10-4 cm,否则颗粒太小,毒物容易在呼吸 道内漂浮而被呼出;颗粒过大,则毒物容易停留在上呼吸道的 黏膜表面,难以从肺泡吸收中毒。
▪ 另一方面,毒物的作用条件也很重要, 当条件改变时,甚至一般非毒物的物质也 具有毒性。如氮在911MPa下有显著的麻醉 作用。
1.2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按物理形态分类
1.2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按化学类属分类
(1)无机毒物 。如汞、铬、铍、锰、铅、砷 等、氯气、硫化氢、光气等。
(2)有机毒物。如苯、四氯化碳、硝基苯、 有机磷、有机氯等。
最低致死浓度(剂量), 记为MLC(MLD)。
极限阈值。一个健康成人在一天内能反复经受的毒物 浓度的上限,记为TLV。过去常以MAC的值作为最高允 许浓度。
1.3 主要有毒物质及存在状态
▪ 毒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
➢ 毒物在生产过程中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化学物质在不 同行业或不同生产环节呈现的形式又各有不同。主要的存 在形式有:原料、中间产品(中间体)、辅助材料、成品、 副产品或废弃物、夹杂物。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尚可 以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的形式出现。例如,磷化铝遇 湿自然分解产生磷化氢;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时,四氯 化碳与明火或灼热金属物体接触时氧化生成光气。
2.1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那类有毒物质容易被皮肤吸收?
正常的皮肤表面有一层类脂质层,对水溶性毒物有很好的防 护作用,但对一些脂溶性毒物如苯、芳香族的氨基、硝基化合 物、金属的有机化合物(四乙铅)、有机磷化合物、氯仿等, 可以穿透该层而到达真皮层致吸收中毒。若皮肤有伤口或在高 温、高湿度情况下,可增加毒物的吸收。
进入呼吸道的毒物,通过肺泡直接进
入大循环,其毒作用发生快。
气态毒物进入呼吸道的深度与其水溶性有关。水溶性较大 的毒物易为上呼吸道吸收,除非浓度较高,一般不易到达肺 泡(如氨)。水溶性较差的毒物在上呼吸道难以吸收,而在 深部呼吸道、肺泡则能吸收一部分(如氮氧化物)。
2.1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那类有毒物质容易被呼吸道吸收?
按毒作用性质分类 (1)刺激性毒物。 (3)麻醉性毒物 。
(2)窒息性毒物。 (4)全身性毒物。
1.2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工业毒物的分类在工业防毒技术中,为使用方便多采用 综合性分类,即按毒物的存在形态、作用特点、理化性质 等多种因素划分如下。
(1) 金属、类金属毒物 如汞、铬、铍、锰、铅、砷等。
中毒。 ➢ 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
1.1 基本概念(续1)
毒物的含义是相对的,一方面,物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作用 于人体才具有毒性;另一方面,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 件,也就可能出现形害作用。至于职业中毒的发生,则与毒物 本身的性质,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数量,接触时间及身体状 况,防护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剂量。某种物质引起一定毒作用效应的量叫剂量, 以每单位体重摄入的毒物量来表示(mg/kg)。 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毒物的量叫浓度,常用 mg/L表示。
1.2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绝对致死浓度(剂量)。使全部实验动物死亡的最低 浓度(剂量),记为LC100(LD100)。
50%致死浓度(致死中量)。使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 浓度(剂量),记为LC50(LD50)。
大部分职业中毒系毒物由此途径进入体内而引起的。
2.1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皮肤和黏膜 哪些器官或部位容易吸收有毒物质?
主要是通过表皮到达真皮而进入血循环。 另外,毒物经皮肤吸收后也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
通过汗腺和毛囊吸收,但其总截面积仅占表皮面积的0.1 %~l.0%左右,实际意义不大。 皮肤最易吸收毒物的部位为腋窝、腹股沟、四肢的内侧、 颈部和薄嫩而潮湿的皮肤。
1.3 主要有毒物质及存在状态(续)
毒物在生产环境中的存在形态
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的形态存在,但就 其对人体的危害来说,则以空气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以固体、液体两种形态存在的毒物,如果不挥发,又不经皮 肤进入,则问题较小。
气体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例如,氯化氢、二氧化 硫等。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或挥发时形成蒸气。
(2) 刺激性或窒息性气体 如氯气、硫化氢、光气等。
(3) 有机溶剂类 如苯、四氯化碳等。
(4)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类 如硝基苯、氨基苯、三硝基甲 苯等。
(5) 农药类毒物 如有机磷、有机氯等。
(6) 高分子化合物类 如塑料、橡胶及树脂类产品等。
1.2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常用的毒性指标在毒理学研究中,通常是以动物实验外 推应用到人体进行毒性评价,并用以下指标表示毒性程度。
具体讲某物质是否是毒物,则与它的数量及作用条件有直 接关系。这就是说,虽然在体内有潜在性有毒物质存在,但并 不意味着发生了中毒。在我们人体内,含有一定数量的铅、汞 和DDT,但不能说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就判定我们发生了中毒。
▪ 通常一个物质只有达到中毒剂量时才是毒 物。实际上,任何物质当服用达到中毒剂 量时,都可成为有毒物质。如氯化钠日常 可作为食用,但一次服用200-250g就会致 死。
工业防毒技术课件
1.1 基本概念
▪ 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
➢ 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都叫
毒物。 ➢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工业毒物。
➢ 毒物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 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 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这种病变叫
粉尘、烟及雾统称为气溶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 体微粒称为粉尘,其粒子直径大小多在0.1~lµm。
只要存在有毒物质,就有接触到毒物的机会
2.1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在生产条件下有毒物 质主要经呼吸道、皮肤进 入人体;亦可经消化道进 入人体,但实际意义不大。
2.1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有毒物质如何通过呼吸道被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