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版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概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名行业专家,我认为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1.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原则和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组织形式等。
这些概念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框架。
1.2 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的法律规范。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法律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育教学能力分析2.1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能力。
这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等环节。
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2 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的能力。
这包括维持课堂秩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优秀的课堂管理能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评价与反馈能力评价与反馈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的能力。
这包括制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过程、分析评价结果、给出反馈建议等环节。
具备良好的评价与反馈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效劳,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标准;〔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开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开展特征〔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根底的教育;〔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根底性,具体包含社会开展层面的根底性、个体开展层面的根底性、课程内容层面的根底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学校管理的根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务行政管理;〔3〕教学工作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6.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1〕行政管理方法;〔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3〕经济管理方法;〔4〕思想教育方法;〔5〕数理统计方法。
7.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8.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选择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订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资料;(5)分析研究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4,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民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族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求。
(2)义务性,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 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0道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为大家整理了科目二30道简答题干货1. 简述上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6)气氛热烈2.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简捷性(5)有指导的认识3.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4.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5.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6. 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1)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7. 简述直观性原则贯彻的要求。
(1)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8. 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定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要求:(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9. 如何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
4.注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5.有目的的训练学生想象力。
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1.双轨制。
以西欧国家为代表,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轨道。
一轨是自上而下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普通教育学校;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职业教育学校。
2.单轨制。
以美国为代表,特点是所以学生在同样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类学校相互衔接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连续阶梯的学制。
3.分支制。
以苏联为代表。
基础教育阶段是共同的,儿童经过基础教育后再进行分流。
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教育;另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
终生学习的基本理念?1.终生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校过程。
它具有终生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
2.教师应当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3.终生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4.它启示我们要树立终生教育思想,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生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生学习的典范。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班风’?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认识。
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规范行为。
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正确实施奖惩,形成守纪风气。
教师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1.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使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注意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出现的错误和存在的漏洞。
3.仔细评定,给出成绩。
写上简短评语,对写生学习提出明确要求。
4.及时将作业情况反馈给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指出原因。
5.对大多数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辅导,重点讲解和纠正。
(完整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整理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它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教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教师需要熟悉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内容,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教育学知识: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学理论等,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3. 教学方法知识:教师需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等。
4. 教学资源知识:教师需要了解并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技术设备、教材和参考书籍等。
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设计教学方案和课程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 课堂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维持课堂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评价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评价的能力,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具备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育改革。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 学历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相关专业学历的学习,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理论。
2. 培训进修:教师可以参加各种教师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更新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 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教育教学相关书籍、论文等,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
4. 教学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1.简要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小学教育是学生入门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心智、道德、智力、体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心理学、教学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方面涉及到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的发展、学习记忆等。
教育学方面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教育方法等。
课程与教学涉及到课程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学生发展心理学包括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发展规律等。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的种类、方法、原则等。
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程设置还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包括日常评价、周期性评价和高考。
评价与考核应当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价与考核应当公平客观,注重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不应当只注重分数和排名。
以上是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的必背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1.简述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XXX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进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进展。
(3)习惯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进展,培养学生的制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挑选教育内容、教育办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
教育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所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的全然依据。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全然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XXX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进展。
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进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进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习惯时代进展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进展条件下的个性进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制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简述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素养教育,算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养为全然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的XXX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养为全然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进展。
(5)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养教育的时代特征。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共有3道简答题,每道题10分,总共30分。
以下是近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23年下半年21.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22.简述小学德育的内容。
23.根据桑代克理论,简述学习实质和学习律。
参考答案21.①导向功能;②诊断功能;(3)调节功能;④激励功能;⑤管理功能;⑥发展功能;⑦甄别功能;⑧鉴定功能。
22.①政治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教育;④法制教育;⑤心理健康教育。
23.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o桑代克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桑代克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出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规律:(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当学习者有准备且可以进行活动,则会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能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炀恼。
(2)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则会减弱。
(3)效果律:指“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023年上半年21.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22.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2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24.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5.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1)队会。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1、简述课程评价的改革趋势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重心转移;2)综合评价,个别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定性、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发生和进行的主要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行为是学习动机的外部表现。
但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水平适中,则学习效果好。
学习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学习效果都不好。
3、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教育者从学习材料中为学生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主观条件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4、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他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就水平。
在每个阶段,儿童都在逐渐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一、什么是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对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掌握、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多个方面。
二、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1、简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基础阶段,他们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特点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他们的感知从笼统、不精确逐渐向精确、分化发展;注意力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再次,他们的记忆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大;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仍然是经验型为主;他们的想象从模仿性和直观性逐渐向创造性、逻辑性发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1.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2.20世纪后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3.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现规律(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5)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政治功能(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1)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如需要的人才(2)决定受教育权(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3)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制度(4)决定教育体制(3)促进民自主化进程,但对经济制度不起(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作用5.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和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6.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7.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影响教育技术8.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3)文化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10.简述影响人的发展因素(1)遗传物质——为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环境因素——提供多种可能性(3)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因、动力11.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物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因素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因素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1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比较深刻(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全面性(5)却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1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交有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4.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15.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影响教育技术16.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道德和个性的充分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18.我国发展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1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1、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2、简述贯彻教育妨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具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妨碍的延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进展。
3、简述学生心理进展的基本特征(1)延续性与时期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别平衡性;(4)差异性。
4、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1)真诚;(2)尊重与接纳;(3)同理心。
5、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教师举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妨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具长期的、反复的、别断前进的过程。
7、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办法(1)创设咨询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操纵作业难度;(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举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8、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
9、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0、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目的明确,打算精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要求;(2)生动爽朗,灵便多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1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是什么?【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简述各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答案要点】 (1) 构造主义心理学。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
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还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
(2)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等。
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
(3)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人。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教育知识与能力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弗洛伊德建立,代表人物有荣格、阿德勒等。
这一学派比较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教师则是那引导他们前行的明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来说,简直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1.1 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可大可小,既要像朋友一样亲近,也要像导师一样权威。
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与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身体在这里,心灵也得跟上。
1.2 教育的目标目标明确,才能方向清晰。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如何思考,如何面对挑战。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2.1 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师生之间的对话,让知识活起来。
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
2.2 游戏化学习孩子们爱玩,通过游戏来学习,不仅轻松有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学习也可以是快乐的,像是“边玩边学”的感觉。
2.3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能够加深理解。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模拟商店里进行数学运算,或是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合作,学习会变得生动无比。
三、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3.1 终身学习教育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加培训,阅读新书籍,都是非常重要的。
3.2 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心理素质非常关键。
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教师要有耐心和包容。
心态决定一切,积极的心态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气氛。
四、总结教育是一条漫长的旅程,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心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教师则是细心的园丁,只有用心浇灌,才能收获美好的花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心灵。
每一位教师都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100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100题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速度( 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的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的作用答:( 1 )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 )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影响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 1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答:( 1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漸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建期(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重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 1 )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決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答:( 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
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它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学科知识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份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供大家参考:1、什么是小学教育?答:小学教育是为儿童打下基础,使他们具备初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的一种教育。
2、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3、小学教育的原则是什么?答:小学教育的原则包括个性化、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它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要注重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联系。
4、小学课程包括哪些内容?答:小学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学科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课程则是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以主题或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
5、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答:小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6、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答: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方法、评价与反思、沟通与协作等多种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7、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哪些?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包括权威管理、民主管理、自我管理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8、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9、小学德育的方法有哪些?答:小学德育的方法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10、小学美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创造美,为未来的文化生活做好准备。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1. 什么是教育?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何不同?4. 教育系统包括哪些层次?5. 什么是教育理论?6.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7. 合适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什么?8. 如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9. 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0.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2. 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13. 在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中应该如何教育学生?14.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15. 教师的角色在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16.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17.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18.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19. 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20. 学校中应该有哪些课外活动?21. 如何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2. 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什么?23.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24. 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考试压力?25.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6. 如何在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27. 如何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28.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9. 如何利用教育资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30.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31. 如何受益于移动学习技术?32. 如何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3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4. 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特殊需求?35. 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36. 如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37. 如何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38. 学校中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欺凌问题?39. 如何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40.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1. 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42. 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的家长合作?43.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44. 如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5. 如何教育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46. 如何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47. 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48. 如何在学校中传播健康生活方式?49.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50. 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1. 如何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52. 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3.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保护环境?54. 如何培养学生的扎实学习基础?55. 如何在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56.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理财技能?57.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58.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9.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读书活动?6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61.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62. 如何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63.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64. 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65.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健康饮食习惯?66. 如何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67.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升学压力?68.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69. 如何教育学生发展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7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参与公益活动?71. 如何鼓励学生发展体育锻炼习惯?72.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73.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科学实验活动?74.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对待他人的尊重和友善?75.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76.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评和自我评价能力?77.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媒体素养?78.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亲友圈压力?79. 如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80. 学校应该如何开展社区服务活动?81. 如何教育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82.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STEM教育?83. 如何培养学生的执着和毅力?84. 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85.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6.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核心素养?87.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应对文化差异?88. 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89. 如何在课堂中创造有趣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9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91.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92.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性别平等教育?93. 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94.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95.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传播和分享知识?96. 如何鼓励学生发展志愿者精神?97.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聆听能力?98.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99. 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评估和利用网络信息?100. 学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不同职业和人才?1.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目的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态度来提升个体的智力、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测试卷(简答)1. 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 确定研究课题。
2) 查阅文献和阅读文献。
3) 提出研究假设。
4) 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 作出结论。
7) 撰写成文。
2. 简述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是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如下:1) 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 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 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
自觉地领悟知识。
4) 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3. 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1) 学习习惯具有广泛性。
2) 学习习惯具有实践性。
3) 学习习惯具有阶段性。
4) 学习习惯具有模仿性。
4.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用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5.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6.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幵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争斗变化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7. 简述班主任如何做好先进生的教育1)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 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3) 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 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8. 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1) 教师促成的纪律。
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环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
2) 集体促成的纪律。
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
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 任务促成的纪律。
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
4) 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就出现了。
9. 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了他们的主导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这些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关的事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
通过集体活动,儿童的集体观念得到增强,产生了集体荣誉感;同伴交往的增加、同伴交往的深入,使学生产生了友谊感。
此外,小学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
2) 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生活和独立学习生活的影响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
虽然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经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
3) 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情绪体验逐步深刻,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10.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1.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作为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指: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12. 简述维持课堂纪律的特点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13. 简述良好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14. 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我国小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如下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15. 简述心智技能的训练要求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动作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那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2)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就是依据治理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践。
3)原型内化。
所谓原型内化,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实践方式)向头脑内化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幵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形式的过程。
原型内化阶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16. 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包括: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示范、讲解是技能训练的第一步,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调节动作的执行。
一般来说,教师的示范要注意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的结合,并且注意示范时速度的控制。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对技能进步有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灵活性都会逐步提高。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反馈是指在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后,据此对其学习方法、计划和目标作出形影的调整。
反馈对技能的顺利掌握有重要的意义。
17. 简述教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包括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18. 简述对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工作中等生,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间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
中等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
对中等生的应注意:1)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因为对中等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中等生自己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进步。
2)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3)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9. 简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1)小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小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小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
20. 简述教学实施的环节中等生,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间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1)备课。
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2) 上课。
上课就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和结束过程的不断调整和控制,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3) 作业的布置与修改。
布置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践作业。
4) 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21. 简述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 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 客观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式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
3) 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要讲究效果。
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自己的方法和措置的效果如何。
4) 可接受原则。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
22. 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发展与成长的基本途径如下: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幵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23. 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小学儿童的注意力主要由不集中、不稳定向集中、持久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主义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24. 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者多重角色,担负着多种责任,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小学班主任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25.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