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及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文学中的 外来因素(渊源学),或者从放送的角度来 研究A民族文学对B民族以及对其他民族文 学的影响(流传学)。
这种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称之为“亲缘 关系”。
“类同关系”
第二,在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有些文 学现象虽然并不存在亲缘关系,却在一定意 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其中的相同和相异 ,都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这种文学关系可 以称之为“类同关系”。(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跨越性”的判断标准
只有那些跨越了民族界限、文化体系界限和 学科界限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具备跨越性的文学 现象和文学问题便不是它的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对象是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之 间的相互关系,跨越性是 它的先决条件。
判断以下课题是否属于比较文学 的研究对象
【梵第根的见地】其中包含着两个对于确定 比较文学对象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要求:
一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应该超出一元性, 具有跨越性;
二是比较文学研究应该聚焦在文学现象间的 相互关系。
一、跨越性: 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种动力,它推动 着比较文学不断开拓,不断发展。】把文学研究
comparée,Colin in Paris),全
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的 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 法和历史。他把比较文学视同历史 科学,认为它应研究国与国之间文 学作品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 系,找出文学影响的途径。
源自文库
【梵第根观点的狭隘性】梵第根把比较文学 的对象限定在“二元”(即两国)之间,又 把“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限定于影响与被 影响的关系。
至于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和其他知识领域之 间,同样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都是人类 创造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人类表达自己对于 世界的认识、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作 家的创作活动、文学的发展演变、读者的接 受活动等,都与人类意识活动的其他方面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同样有着比较研究 的可能。
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学关系
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亲缘关系、 类同 关系和交叉关系, 构成了比较文学对象的 客观基础。
当然,这种客观存在的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并不能直接成为比较文学的对象 ,还需要研 究者来发掘,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其 表现形式有时是显形的,有时是潜在的。
“亲缘关系”
第一,是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 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可比性来自客观存在,不应该是人为的、 外加的东西。
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也是一个整 体,各民族文学之间,文学与其他学科之 间,本来就直接间接地存在着种种联系。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自古就有,由此 而产生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影 响、相互吸收。文学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是 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
蒙田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五四”时期在中国文坛曾一度盛行的“絮语散 文”和独具风格的“小品文”,其影响都来自蒙 田及其散文。但谙熟英、日语的中国作家不可能 直接阅读法文原著,而是通过英国翻译的“小品 文”、或日本厨川白村的日译本来认识和接受蒙 田的。因此,英日两国不仅成了蒙田及其散文的 接收者,同时也成为其放送者和中国作家接受蒙 田的中介,从而对中国作家接受蒙田形成了交叉 影响。
《比较文学专题研究》之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研究对象随着比较文学的 不断蜕变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其基 本趋势是不断拓展,不断扩大” 。
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梵第根—— “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
“交叉关系”
第三,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互相孕 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 渗透等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不同于文学范围 内的相互关系,然而,也是了解和研究文学 作品、文学规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 种跨越性的文学现象,同样可以成为比较文 学的研究对象。我们不妨把这种学科之间的 联系称之为“交叉关系”。(跨学科研究)
在所有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中, 只有那些 具有比较研究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 象与文学问题, 才是比较文学的对象。
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 比较文学对象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比较研究 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
可比性是否存在?从何而来?
可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的可比性
A.罗曼·罗兰在法国 B.中外文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C.尼采与《红楼梦》 D.鲁迅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 E.从中西文化看月亮文学与太阳文学 F.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 G.诗词曲赋异同论 H.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I.《圣经》与《古兰经》
二、比较文学研究的关键 ——可比性
另外,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这 些规律和特征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民族之 间,既会表现出它们的差异性,又会表现出 它们的共同性,更何况人类相处在同一个地 球,经历过大致相似的历史发展过程,他们 有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欲望、共同的困惑、 共同的追求,也就必然会产生类似的文学现 象,尽管这些文学现象又带有各自的特征。 因此,即使不存在实际联系的文学现象之间 ,也有相同和相异的因素,这就为比较研究 提供了可能。
作品的相互关系” ,“地道的比较文学最 通常研究着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 二元 的’ 关系” 。(梵第根 :《比较文学论》,戴望舒
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 1、202页。)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1931年,巴黎大学教授梵第根( Paul Van Tieghem,1871—1948)出 版《比较文学论》(La littérature
的对象从一国一民族扩展到两国两民族之间,这是初 期比较文学的特点,正是这一点,使它突破了传统, 开辟了一块新的领地,从而与文学研究的其他分支划 出了界限,并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后来,随着比 较文学的发展,它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二元扩展 到多元,从文学本科的范围扩展到文学与其他学科之 间。不过,这是跨越界限的递进,跨越范围的扩大, 而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本身并未改变。
这种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称之为“亲缘 关系”。
“类同关系”
第二,在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有些文 学现象虽然并不存在亲缘关系,却在一定意 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其中的相同和相异 ,都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这种文学关系可 以称之为“类同关系”。(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跨越性”的判断标准
只有那些跨越了民族界限、文化体系界限和 学科界限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具备跨越性的文学 现象和文学问题便不是它的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对象是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之 间的相互关系,跨越性是 它的先决条件。
判断以下课题是否属于比较文学 的研究对象
【梵第根的见地】其中包含着两个对于确定 比较文学对象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要求:
一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应该超出一元性, 具有跨越性;
二是比较文学研究应该聚焦在文学现象间的 相互关系。
一、跨越性: 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种动力,它推动 着比较文学不断开拓,不断发展。】把文学研究
comparée,Colin in Paris),全
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的 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 法和历史。他把比较文学视同历史 科学,认为它应研究国与国之间文 学作品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 系,找出文学影响的途径。
源自文库
【梵第根观点的狭隘性】梵第根把比较文学 的对象限定在“二元”(即两国)之间,又 把“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限定于影响与被 影响的关系。
至于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和其他知识领域之 间,同样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都是人类 创造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人类表达自己对于 世界的认识、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作 家的创作活动、文学的发展演变、读者的接 受活动等,都与人类意识活动的其他方面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同样有着比较研究 的可能。
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学关系
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亲缘关系、 类同 关系和交叉关系, 构成了比较文学对象的 客观基础。
当然,这种客观存在的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并不能直接成为比较文学的对象 ,还需要研 究者来发掘,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其 表现形式有时是显形的,有时是潜在的。
“亲缘关系”
第一,是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 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可比性来自客观存在,不应该是人为的、 外加的东西。
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也是一个整 体,各民族文学之间,文学与其他学科之 间,本来就直接间接地存在着种种联系。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自古就有,由此 而产生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影 响、相互吸收。文学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是 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
蒙田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五四”时期在中国文坛曾一度盛行的“絮语散 文”和独具风格的“小品文”,其影响都来自蒙 田及其散文。但谙熟英、日语的中国作家不可能 直接阅读法文原著,而是通过英国翻译的“小品 文”、或日本厨川白村的日译本来认识和接受蒙 田的。因此,英日两国不仅成了蒙田及其散文的 接收者,同时也成为其放送者和中国作家接受蒙 田的中介,从而对中国作家接受蒙田形成了交叉 影响。
《比较文学专题研究》之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研究对象随着比较文学的 不断蜕变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其基 本趋势是不断拓展,不断扩大” 。
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梵第根—— “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
“交叉关系”
第三,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互相孕 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 渗透等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不同于文学范围 内的相互关系,然而,也是了解和研究文学 作品、文学规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 种跨越性的文学现象,同样可以成为比较文 学的研究对象。我们不妨把这种学科之间的 联系称之为“交叉关系”。(跨学科研究)
在所有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中, 只有那些 具有比较研究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 象与文学问题, 才是比较文学的对象。
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 比较文学对象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比较研究 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
可比性是否存在?从何而来?
可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的可比性
A.罗曼·罗兰在法国 B.中外文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C.尼采与《红楼梦》 D.鲁迅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 E.从中西文化看月亮文学与太阳文学 F.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 G.诗词曲赋异同论 H.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I.《圣经》与《古兰经》
二、比较文学研究的关键 ——可比性
另外,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这 些规律和特征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民族之 间,既会表现出它们的差异性,又会表现出 它们的共同性,更何况人类相处在同一个地 球,经历过大致相似的历史发展过程,他们 有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欲望、共同的困惑、 共同的追求,也就必然会产生类似的文学现 象,尽管这些文学现象又带有各自的特征。 因此,即使不存在实际联系的文学现象之间 ,也有相同和相异的因素,这就为比较研究 提供了可能。
作品的相互关系” ,“地道的比较文学最 通常研究着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 二元 的’ 关系” 。(梵第根 :《比较文学论》,戴望舒
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 1、202页。)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1931年,巴黎大学教授梵第根( Paul Van Tieghem,1871—1948)出 版《比较文学论》(La littérature
的对象从一国一民族扩展到两国两民族之间,这是初 期比较文学的特点,正是这一点,使它突破了传统, 开辟了一块新的领地,从而与文学研究的其他分支划 出了界限,并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后来,随着比 较文学的发展,它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二元扩展 到多元,从文学本科的范围扩展到文学与其他学科之 间。不过,这是跨越界限的递进,跨越范围的扩大, 而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本身并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