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汇总-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酶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2.制作实例(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酶①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②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③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汇总资料

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一、果酒菌种: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主要出芽生殖还有1 孢子生殖)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呈酸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25~℃),发酵液缺氧 3、制酒条件:温度(18 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果醋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当氧气、糖源6→O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HOH+225 CHCOOH+HO23℃。
30~35、制醋条件:①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不通氧,醋酸菌死亡。
②温度:7 8、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果酒、装置:充气口制酒时关闭;制醋时,连续输入氧气。
9排气口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检测。
空间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先有氧呼葡萄汁只装2/31/3,留吸进行繁殖。
次,目的是排二氧化碳;制醋、若用瓶子做装置:制酒时,要每天拧松瓶盖1024~时,将瓶口打开,盖上纱布。
.11、所有用具清洗后晾干或清洗后用70%的酒精消毒。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12、酒精检验:酸性(3mol/L的HSO)重铬酸钾→灰绿色。
醋酸检验:嗅味和品尝42(比较pH)13、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孢子生殖。
)传统制作毛霉来自空气;现代生产将优质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就是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争取实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在浩瀚的学海里,助你一臂之力!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1吞噬细胞(即白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
功能: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
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消化消灭抗原。
拜尔(A.P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l)实验是怎样做的?证明了什么?(P-47图3-3)⑴、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再侧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黑暗中,胚芽鞘朝向侧放尖端的对侧弯曲。
⑵、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荷兰科学家(F.W.Went)在试验中有什么发现?他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⑴、1928年温特试验及发现:(P-47图3-4)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数小时后,移走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快。
②、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发现:胚芽鞘朝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
③、对照: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发现:胚芽鞘不弯曲。
⑵、温特试验结论:①、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
②、该物质能从胚芽鞘尖端运输到尖端下部。
③、该物质能引起尖端下部某些部分生长。
浆细胞:来源: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功能:分泌抗体。
记忆细胞:来源:记忆B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来源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
功能: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2名词: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生物高三选修1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三选修1必背知识点生物高三选修1的必背知识点是学生们在备考高考时需要熟悉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生物高三选修1必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知识点1: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存在的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任务,每个细胞器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2: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细胞增殖和繁衍的主要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细胞质分裂等阶段;无丝分裂则是通过分裂酶和核裂变来实现。
知识点3: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细胞中携带着与遗传和生命相关的DNA和RNA。
DNA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RNA则负责信息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知识点4: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并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基因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知识点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因基因的差异而导致的性状和特征的差异,包括突变、基因重组等形式。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也是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知识点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以及它们所处的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
知识点7:能量在生物体中的转化能量在生物体中的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光能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等过程。
这些能量转化的过程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的制约。
知识点8: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内和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物质循环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物质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9: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类和个体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遗传上的变化,包括生物的起源、进化的机制和模式等。
进化理论是生物学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
知识点10:适应与进化适应是生物种类和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和调整,包括生物的结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习生物的学生来说,必背知识点是他们掌握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从微观到宏观等不同层面,介绍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是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此外,还需了解细胞质内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的结构与功能。
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在进化中的基础。
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应掌握孟德尔的基因定律、核酸的组成与结构以及DNA的复制等。
进化是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需要了解进化的证据和机制,如化石证据、比较解剖证据和生物地理证据等。
3. 生物的分类与演化生物的分类是对生物进行归类、分类和研究的基础。
了解生物的分类层次,从界、门、纲到属、种,以及各级分类的特征。
掌握生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方法,如形态分类和系统发生学分类。
此外,还需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和原因,如地质作用和自然选择等。
4. 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学习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途径,如神经调节、荷尔蒙调节和光合作用等。
同时,了解光周期对生物体生活和繁殖的影响,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影响。
5. 生物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生物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克隆、转基因和基因突变等重要技术。
此外,还需了解生物技术在生产和医学上的应用,如抗体工程和基因诊断等。
6. 生物的健康与环境保护生物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是生物学的重要方向。
学习生物的健康概念和生物健康评价的方法,了解生物对环境的要求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同时,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知识点

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知识点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命体的起源、组成和变化规律,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在生物选修1中,有一些知识点被认为是高考必背的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讨论,并给出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现代生物学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生物形式逐渐演化成复杂的生物。
这其中涉及到有机进化和有机适应的概念,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2.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此外,生物体还包括不同种类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它们相互协作,保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学习和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3. 遗传和变异遗传是生物界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遗传的本质是物质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其中涉及到基因的表达和控制。
变异是遗传的基础,通过变异,生物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和特征,进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对于进化和种群遗传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和转变,这些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涉及到细胞增殖、器官形成和功能的成熟等方面,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5. 生物体的代谢和调节代谢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涉及到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代谢主要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通过代谢,生物体能够获取能量和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此外,生物体还需要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和适应,以保持内稳态和生命的平衡。
以上是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要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多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高中必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必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生物学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记忆,生物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各样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一)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C的高温,而DNA在80°C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二)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 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注意: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 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 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三知识点高三考生在进行生物选修一复习时,要重点复习必背知识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一)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 80°C的高温,而DNA在80°C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二)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 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注意: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高一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生物学作为一门对生命科学进行研究的学科,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高一生物选修一必背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的保护层,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细胞的内液体,含有各种细胞器。
3. 线粒体: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4. 叶绿体:植物细胞内的光合作用器官,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5.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形成纺锤体。
6. 液泡:植物细胞内的储存器官,可以储存水分、营养物质等。
7.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二、细胞的代谢1. 呼吸作用:细胞内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释放能量。
2.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利用光能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
3. 发酵作用: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行能量释放。
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 基因: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单位。
2. 染色体:基因在细胞核内的携带者,遗传信息的载体。
3. 遗传物质DNA和RNA: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4.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物质的复制、分离和组合。
四、生物进化1. 进化理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2. 天然选择:根据环境适应性的差异,生物种群中适应力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3.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五、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原则: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进化关系。
2. 生物分类的级别:门、纲、目、科、属、种。
六、生殖与发育1. 有性生殖:由两个个体互相配子而产生后代。
2. 无性生殖:不经过配子产生后代。
3. 受精和胚胎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和胚胎的发育过程。
七、人体生命活动1. 呼吸系统:用于呼吸过程的器官和作用。
2. 循环系统:血液在体内循环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除废物。
3. 消化系统:用于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一)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C的高温,而DNA在80°C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二)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 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页1 第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注意: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 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菌种: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主要出芽生殖还有孢子生殖)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3、制酒条件:温度(18~25℃),发酵液缺氧呈酸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果醋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6、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 H2O7、制醋条件:①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不通氧,醋酸菌死亡。
②温度:30~35℃。
8、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9、装置:充气口制酒时关闭;制醋时,连续输入氧气。
排气口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检测。
葡萄汁只装2/3,留1/3 空间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先有氧呼吸进行繁殖。
10、若用瓶子做装置:制酒时,要每天拧松瓶盖2~4 次,目的是排二氧化碳;制醋时,将瓶口打开,盖上纱布。
11、所有用具清洗后晾干或清洗后用70%的酒精消毒。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12、酒精检验:酸性(3mol/L 的 H2SO4)重铬酸钾→灰绿色。
醋酸检验:嗅味和品尝(比较pH)13、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孢子生殖。
)传统制作毛霉来自空气;现代生产将优质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三知识点高三考生在进行生物选修一复习时,要重点复习必背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一)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C的高温,而DNA在80°C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二)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 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注意: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 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word版本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C的高温,而DNA在80°C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 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注意: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④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细胞成分?可能含有核蛋白、多糖和RNA等杂质。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

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一、果酒菌种: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主要出芽生殖还有1 孢子生殖)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呈酸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25℃),发酵液缺氧3、制酒条件:温度(18 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果醋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当氧气、糖源6→OH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OH+225CHCOOH+HO23℃。
35、制醋条件:①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不通氧,醋酸菌死亡。
②温度:30~7 、流程:8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果酒、装置:充气口制酒时关闭;制醋时,连续输入氧气。
9排气口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检测。
空间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先有氧呼葡萄汁只装1/32/3,留吸进行繁殖。
次,目的是排二氧化碳;制醋210、若用瓶子做装置:制酒时,要每天拧松瓶盖~4时,将瓶口打开,盖上纱布。
1 11、所有用具清洗后晾干或清洗后用70%的酒精消毒。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12、酒精检验:酸性(3mol/L的HSO)重铬酸钾→灰绿色。
醋酸检验:嗅味和品尝42(比较pH)13、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孢子生殖。
)传统制作毛霉来自空气;现代生产将优质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菌种: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主要出芽生殖还有孢子生殖)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3、制酒条件:温度(18~25℃),发酵液缺氧呈酸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果醋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6、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 H2O7、制醋条件:①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不通氧,醋酸菌死亡。
②温度:30~35℃。
8、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9、装置:充气口制酒时关闭;制醋时,连续输入氧气。
排气口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检测。
葡萄汁只装2/3,留1/3 空间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先有氧呼吸进行繁殖。
10、若用瓶子做装置:制酒时,要每天拧松瓶盖2~4 次,目的是排二氧化碳;制醋时,将瓶口打开,盖上纱布。
11、所有用具清洗后晾干或清洗后用70%的酒精消毒。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12、酒精检验:酸性(3mol/L 的H2SO4)重铬酸钾→灰绿色。
醋酸检验:嗅味和品尝(比较pH)13、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孢子生殖。
)传统制作毛霉来自空气;现代生产将优质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加盐之前为前期发酵,目的是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使毛霉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4、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5、温度:15~18℃。
6、加盐: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控制盐的用量(豆腐:盐=5:1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食盐的作用:1. 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 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3. 调味7、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8、卤汤中酒的含量:12%左右。
作用:1.防止杂菌污染2. 赋予腐乳风味3. 酒精含量过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9、香辛料的作用:1. 调味2. 杀菌10、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①玻璃瓶,洗净后用沸水消毒。
②加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③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11、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盐、酒、香辛料、豆腐含水量。
12、腐乳外部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毛霉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课题三制作泡菜1、菌种:乳酸菌(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包括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流程3、配制盐水:水:盐=4:1 ;煮沸冷却(杀菌和去除溶解氧)4、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保证发酵的无氧环境)不封闭有什么结果?(①有氧会抑制无氧呼吸,②杂菌污染)5、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一般在腌制10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
6、亚硝酸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用作食品添加剂。
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它对动物还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7、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提取剂:氯化镉、氯化钡。
氢氧化铝乳液:吸附泡菜汁中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氢氧化钠:中和过多的酸,制造弱碱性环境8、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9、醋瓶或啤酒瓶内形成的白膜是醋酸菌;泡菜坛内的白膜是酵母菌。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琼脂,在其表面可形成菌落)。
·按照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碳源:提供碳元素。
如CO2 (自养生物用)、糖类(异养微生物用)。
氮源:提供氮元素。
如N2(固氮菌)、NH3(硝化细菌)、NO3-、NH4+(自养微生物)、牛肉膏、蛋白胨(异养微生物)等。
特例:培养乳酸杆菌加维生素,培养霉菌须将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将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需提供无氧条件。
3、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4、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5、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灼烧灭菌(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工具、试管口)、干热灭菌(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无菌水等,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避免妨碍热气流通。
6、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包括定容和调pH)、灭菌、倒平板。
【培养基在锥形瓶中则是先分装再灭菌】7、倒平板操作的步骤:拔棉塞→瓶口迅速通过火焰→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倒培养基(培养皿的皿盖始终在手中)→冷却凝固→倒置平板(从此以后一直倒置)8、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9、平板划线法只能得到单个的菌落,不能计数。
划线时不要将最后一区的与第一区相连。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10、稀释涂布平板法不仅能得到单个的菌落,还能计数。
稀释涂布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涂布器浸在酒精中,然后灼烧。
11、菌种保存频繁使用:临时保藏(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4℃冰箱,每3~6 个月,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长期保存:甘油管藏(-20℃的冷冻箱中)。
课题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尿素: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他们能合成脲酶。
2、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设置3~5 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滤膜法。
4、流程:土壤取样(在距地表约3~8cm 的土壤层取样,取样用具需灭菌)→样品的稀释(稀释程度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30~37℃ 1~2 天;放线菌25~28℃ 5~7 天;霉菌25~28℃ 3~4 天)5、菌落特征: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6、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 )*M 其中,C 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 代表稀释倍数7、鉴别方法:加酚红指示剂,变红(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pH 升高)课题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商品纤维素: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不溶于水的微晶纤维素(Avicel )。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 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筛选方法——刚果红(CR)染色法。
刚果红与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先加CR,倒去CR 后再加Nacl ,目的是洗去结合不牢的CR);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在培养基中加入CR,混匀后倒平板)。
方法一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显示出的颜色反应的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显示出的颜色反应的可能是纤维素分解菌或淀粉分解菌;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使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4、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可将滤纸埋在土壤)→ 选择培养(此步可省略)→ 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5、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后,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