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台导游词
2023年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
2023年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湖北武汉,今天咱们要一同游览的是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的古琴台。
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相传,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抚琴遇知音钟子期的地方,这段千古流传的知音佳话,让古琴台成为了无数人向往的文化圣地。
当我们走进古琴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大门。
大门上方的牌匾上书写着“古琴台”三个大字,笔力遒劲,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穿过大门,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前行,四周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让人感到格外的宁静与惬意。
在小径的右侧,有一座俞伯牙的雕像。
俞伯牙身着长袍,手持瑶琴,神情专注,仿佛正在弹奏着那曲动人心弦的《高山流水》。
雕像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俞伯牙的儒雅气质和高超琴艺。
继续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古琴台的主体建筑——琴台堂。
琴台堂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的建筑,红墙黄瓦,飞檐翘角,显得庄重而大气。
堂内摆放着一张仿制的古琴,墙壁上挂着俞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壁画,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
在琴台堂的左侧,有一座“印心石屋”。
这是清朝道光皇帝为了表彰两江总督陶澍的功绩而御赐的。
石屋的墙壁上刻有陶澍的诗词和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从琴台堂出来,我们来到了月湖湖畔。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湖边的垂柳依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在为我们演奏着一曲优美的旋律。
在湖边,我们可以静静地欣赏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说起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那可是令人感慨万千。
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的琴艺高超,但却一直感到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
直到有一天,他在这古琴台边遇到了樵夫钟子期。
当俞伯牙弹奏起高山之曲时,钟子期感叹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俞伯牙弹奏起流水之音时,钟子期又说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终于找到了能听懂他琴声的知音。
然而,不幸的是,钟子期后来去世了,俞伯牙悲痛欲绝,他觉得世上再无人能懂他的琴音,于是摔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武汉古琴台,我是今天的导游,非常高兴能为大家介绍这座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景点。
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它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修建的。
来到古琴台的大门前,我们可以看到门楣上“古琴台”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照壁,照壁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是道光皇帝赐给两江总督陶澍的御笔。
穿过照壁,我们来到了一个庭院。
庭院里种满了花草树木,环境清幽。
在庭院的一侧,有一座琴堂,这里是当年俞伯牙抚琴的地方。
琴堂内摆放着一把古琴,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动人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他擅长弹琴,却一直苦于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
有一年,他奉命出使楚国,在龟山脚下的汉水之滨停泊休息。
晚上,他对着明月清风弹琴,心中感慨万千。
这时,一个名叫钟子期的樵夫路过,被他的琴声深深吸引,驻足聆听。
俞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钟子期赞叹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又弹起形容流水的曲子,钟子期又说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惊喜万分,终于找到了能听懂他琴声的知音。
两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次相聚。
可惜的是,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而至,钟子期却已病故。
俞伯牙悲痛欲绝,在钟子期的墓前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然后摔断琴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这段“知音难觅”的故事,传颂千古,也让古琴台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地方。
在庭院的另一侧,有一座子期亭。
亭子造型古朴典雅,亭内供奉着钟子期的塑像。
站在子期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俞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和对友情的忠贞。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小山丘上。
山丘上有一座知音阁,知音阁高三层,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登上知音阁,俯瞰整个古琴台,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远处的龟山郁郁葱葱,脚下的月湖波光粼粼,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武汉古琴台,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古琴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它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就是古琴台的大门前。
大家抬头看,“古琴台”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古老故事。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清幽的园林景观。
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小径蜿蜒,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祥和。
在这片园林中,有一座伯牙台,相传这就是当年伯牙抚琴的地方。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也是一位著名的琴师。
有一次,伯牙乘船路过汉阳,突遇大雨,便停船在龟山脚下。
夜晚,他心绪不宁,于是拿出随身携带的瑶琴弹奏起来。
此时,一个名叫钟子期的樵夫正巧路过,被伯牙的琴声深深吸引,他驻足聆听,竟能完全领会伯牙琴曲中的意境。
伯牙弹到志在高山时,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大为惊喜,他没想到在这荒野之中,竟能遇到如此知音。
从此,两人结为好友,时常相聚,弹琴论道。
然而,好景不长,钟子期不幸病故。
伯牙悲痛欲绝,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然后将琴摔碎,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无像钟子期那样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千古佳话。
沿着小径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琴堂。
琴堂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这里展示了许多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和资料。
大家可以看到,堂内摆放着几张古琴,造型优美,工艺精湛。
这些古琴不仅是乐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琴堂的墙壁上,挂着许多与伯牙子期相关的书画作品。
这些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那段动人的友谊。
其中,有一幅《伯牙鼓琴图》,画面中伯牙专注地弹奏着琴,钟子期则侧耳倾听,神情陶醉。
这幅画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两人相遇相知的情景。
走出琴堂,我们来到了印心石屋。
古琴台导游词(精选5篇)
古琴台导游词古琴台导游词(精选5篇)作为一名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琴台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琴台导游词篇1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游览武汉市著名的名胜古迹——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龟山脚下和美丽的月湖之滨,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
古琴台最早修建于北宋初年,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二位大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此相遇,相知并成为知己的故事而修建的。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乐声幽雅,素有天籁之音的美誉,相传为伏羲氏所发明制作。
据说有一天伏羲氏看见五星之精气落在梧桐树上,引来凤凰在此作巢。
因此他知道这是一棵上好的梧桐树,适合制作乐器。
这棵树高三丈三尺,按照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
取上一段敲一敲,声音太清,而取下一段呢,声音又太浊,而中间一段呢,恰好清浊相兼,音色优美。
后来伏羲氏请能工巧匠制成乐器,因其音色高雅,好似瑶池之音,又称瑶琴。
据传说此琴弹到最高妙的境界,啸虎闻而不吼,哀猿闻而不啼。
有一次颜回到孔子家,听到孔子在弹琴,而琴音幽沉,颜回就问孔子琴声中为何有股杀气,孔子说正弹琴时,却看见一只猫捉老鼠,想让它捉到吧,又怕它捉不到,因而琴声中就露出贪杀之意。
可见琴声不仅能模仿各种自然界的声响,而且连情感的细微变化也能通过琴声表露出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了一位技艺更加高超的大音乐家俞伯牙,史书上说他弹琴的时候连正在吃草料的牛马也会仰首倾听,可见其技艺之精妙。
他的琴虽然弹的好,却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能够理解他的琴意的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因此,他虽然云游四方,却常常感叹没有知己。
俞伯牙是楚人,却在晋国做官,正所谓楚才晋用。
一天,他受晋王派遣,出使楚国,拜会楚王之后,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夜晚遇上狂风暴雨,便泊船于龟山下避雨,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只见风平浪静,云开雾散,现出一轮明月,伯牙见此景琴兴大发,拿出随身携带的瑶琴,坐在船上对月弹奏,悠悠琴声在江面回荡,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按照古时候的说法,弦断必有人偷听。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武汉古琴台,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说起古琴台的由来,那可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俞伯牙善于鼓琴,而钟子期则善于听琴。
伯牙弹奏高山,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奏流水,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两人遂成知音。
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子期墓前摔琴绝弦,终生不再鼓琴,留下了“知音难觅”的千古佳话。
后人感其情谊,在此筑台以纪念,这便是古琴台的由来。
走进古琴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门楣上刻有“古琴台”三个大字。
穿过大门,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前行,我们便能看到一座造型别致的亭子,名为“琴台碑廊”。
碑廊内保存着许多历代名人题写的诗词碑刻,这些碑刻不仅书法艺术精湛,更表达了人们对俞伯牙和钟子期这段知音佳话的敬仰和传颂。
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伯牙台”。
伯牙台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是当年俞伯牙抚琴的地方。
台高约 10 米,四周环绕着雕花栏杆,台上有一座俞伯牙抚琴的雕像。
只见俞伯牙正襟危坐,双手抚琴,神情专注,仿佛正在弹奏着那动人的乐曲。
站在伯牙台上,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俞伯牙那高超的琴艺和对知音的渴望。
在伯牙台的旁边,有一口“知音泉”。
相传当年俞伯牙就是用这口泉水来抚琴的。
泉水清澈见底,终年不竭。
据说用这泉水泡茶,茶香四溢,口感醇厚。
大家不妨尝一尝这泉水,感受一下其中的韵味。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琴堂”。
琴堂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里面陈列着许多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和资料。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琴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琴堂内还经常会有一些古琴演奏会,让大家能够亲耳聆听那悠扬的琴音。
古琴台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古迹,也是一处美丽的园林景观。
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湖水清澈,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古琴台(GuQ in tai),又名俞伯牙台,天下知音第一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连接武汉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
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武汉古琴台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篇1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游览武汉市著名的名胜古迹——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龟山脚下和美丽的月湖之滨,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
古琴台最早修建于北宋初年, 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二位大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此相遇,相知并成为知己的故事而修建的。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乐声幽雅, 素有天籁之音的美誉, 相传为伏羲氏所发明制作。
据说有一天伏羲氏看见五星之精气落在梧桐树上, 引来凤凰在此作巢。
因此他知道这是一棵上好的梧桐树,适合制作乐器。
这棵树高三丈三尺,按照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
取上一段敲一敲, 声音太清, 而取下一段呢,声音又太浊,而中间一段呢,恰好清浊相兼,音色优美。
后来伏羲氏请能工巧匠制成乐器, 因其音色高雅,好似瑶池之音, 又称瑶琴。
据传说此琴弹到最高妙的境界,啸虎闻而不吼,哀猿闻而不啼。
有一次颜回到孔子家,听到孔子在弹琴,而琴音幽沉,颜回就问孔子琴声中为何有股杀气, 孔子说正弹琴时,却看见一只猫捉老鼠, 想让它捉到吧,又怕它捉不到,因而琴声中就露出贪杀之意。
可见琴声不仅能模仿各种自然界的声响,而且连情感的细微变化也能通过琴声表露出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了一位技艺更加高超的大音乐家俞伯牙,史书上说他弹琴的时候连正在吃草料的牛马也会仰首倾听,可见其技艺之精妙。
他的琴虽然弹的好,却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能够理解他的琴意的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因此,他虽然云游四方,却常常感叹没有知己。
俞伯牙是楚人,却在晋国做官,正所谓楚才晋用。
一天,他受晋王派遣,出使楚国,拜会楚王之后,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夜晚遇上狂风暴雨,便泊船于龟山下避雨,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只见风平浪静,云开雾散,现出一轮明月,伯牙见此景琴兴大发,拿出随身携带的瑶琴,坐在船上对月弹奏,悠悠琴声在江面回荡,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按照古时候的说法,弦断必有人偷听。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武汉的古琴台,我是今天的导游,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带领大家一同领略这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的古迹。
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它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是为了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情谊而建。
咱们现在所看到的古琴台建筑群,规模不算宏大,但布局精巧,错落有致。
整个景区以庭院式的园林布局为主,清新雅致,别有一番韵味。
走进古琴台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照壁,上面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是道光皇帝赐给两江总督陶澍的御笔亲书。
照壁的后面是一个小院,院里种满了花草树木,四季常青,花香四溢。
穿过小院,我们来到了琴堂。
琴堂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里面供奉着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塑像。
俞伯牙一身儒雅,手持古琴,仿佛正在弹奏那动人的乐曲;钟子期则侧耳倾听,神情专注,陶醉其中。
看到这组塑像,大家是不是能感受到他们之间那种超越世俗的知音之情呢?在琴堂的一侧,有一块名为“伯牙抚琴”的浮雕,生动地展现了俞伯牙抚琴时的情景。
据说当年俞伯牙在这里抚琴,钟子期路过,听到琴声,便能领会其中的深意,两人由此结为知音。
只可惜,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
这段知音难觅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也让古琴台成为了人们追寻知音的精神寄托之地。
沿着小径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个亭子,名为“知音亭”。
亭子的周围种满了竹子,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动人的故事。
在这里,大家可以稍作休息,感受一下这里宁静的氛围。
再往前走,就到了“高山流水厅”。
厅内展示了许多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和图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
除了这些建筑,古琴台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观。
比如,月湖的湖水清澈见底,湖边垂柳依依,与古琴台的古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还不太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相传,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他擅长弹琴,却一直没有遇到能听懂他琴声的人。
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5篇
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5篇古琴台(GuQinTai)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 级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
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
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
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
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
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
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
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武汉的古琴台,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古琴台,是一处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它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为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情谊而建。
咱们先来说说这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琴师。
他琴艺高超,却苦于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在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
面对清风明月,他不禁雅兴大发,弹起琴来。
这时,一个名叫钟子期的樵夫正巧路过,被他的琴声深深吸引。
钟子期能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出高山的雄伟和流水的壮阔。
俞伯牙大为惊喜,认为终于找到了知音。
两人相谈甚欢,约定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可惜的是,第二年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悲痛欲绝,在钟子期的墓前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然后摔断琴弦,从此终生不再弹琴。
为了纪念这段感人至深的知音情谊,后人就在他们相遇的地方修建了古琴台。
走进古琴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刻着“古琴台”三个大字。
穿过石牌坊,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便能看到一座庭院。
庭院内古木参天,花草繁茂,显得格外清幽宁静。
在庭院的正中央,有一座俞伯牙抚琴的雕像。
只见他端坐在石凳上,双手轻抚琴弦,神情专注而陶醉。
雕像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听到那悠扬的琴声。
雕像的旁边是一座琴堂,这里展示了许多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和资料,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古琴的历史和文化。
琴堂的后面是一片池塘,池塘里种满了荷花。
每到夏天,荷花盛开,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池塘的旁边有一座知音亭,亭子的四周刻满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表达了他们对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情谊的赞美和向往。
沿着池塘边的小路继续前行,就来到了钟子期的墓前。
墓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钟子期墓”四个大字。
站在这里,我们不禁为这段真挚的友谊而感动。
除了这些景点,古琴台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武汉古琴台,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
它是为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修建的,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我们先来说说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
有一年,他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在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
当时,风浪渐起,他便停泊在一座小山脚下。
晚上,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
俞伯牙琴兴大发,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
正当他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中时,突然看到一个打柴的樵夫站在岸边一动不动地听着。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起初并不以为然,心想一个樵夫能懂什么音乐。
但当他弹奏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说:“太好了!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钟子期又说:“太妙了!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俞伯牙大为惊喜,没想到在这荒野之处,竟能遇到如此知音。
两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可惜的是,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此地,钟子期却已病故。
俞伯牙悲痛欲绝,在钟子期的坟前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然后挑断琴弦,把心爱的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
他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弹琴也无人能懂。
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它传颂至今,感动了无数人。
而古琴台就是为了纪念这段感人至深的友情而建。
现在,我们走进古琴台的大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照壁,上面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
这是道光皇帝御赐给两江总督陶澍的。
穿过照壁,我们来到了一个小院。
小院里有一间名叫“琴堂”的建筑,这里是当年俞伯牙抚琴的地方。
琴堂前有一块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就是传说中的“伯牙台”。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我们可以看到一座碑廊。
碑廊里存放着许多历代名人题刻的诗文碑刻,这些碑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对“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段佳话的赞美和纪念。
古琴台导游词范文4篇
古琴台导游词范文4篇Guqintai tour guide编订:JinTai College古琴台导游词范文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湖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古琴台导游词范文2、篇章2:古琴台导游词范文3、篇章3:古琴台导游词范文4、篇章4:湖北古琴台导游词范文古琴台(GuQintai),又名俞伯牙台,“天下知音第一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连接武汉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古琴台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古琴台导游词范文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
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
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
介绍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2篇)
介绍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湖北古琴台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古琴台,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景点。
湖北古琴台位于湖北省天门市,是中国著名的古代音乐文化遗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音乐文化遗址之一。
它坐落在九嶷山山顶,海拔1353米,傍着仙女湖,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处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
湖北古琴台以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这个地方是贵族雅集、文人墨客大斗智慧的场所。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由石砌成的,因为石材具有很好的音乐传导性质,所以古人选择用石头堆砌而成。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曾在这里聚集天下名士,共同讨论琴音和琴艺。
相传古琴台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院,这里培养了许多古代音乐家和文化名人。
著名的音乐家、音乐理论家刘德成,以及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琴台内,石井琴石等一系列琴台建筑和石刻遗址都是古人对古琴的热爱和崇尚的体现。
这里还有众多的琴遗物,如琴桥、琴缺、琴玦和琴弦等,展示了古琴的演奏和制作艺术。
在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传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比如我们可以欣赏到雄伟壮观的九嶷山风景,可以远眺到千年的古琴台。
站在山顶上,我们可以俯瞰整个山脉,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与艺术。
来到湖北古琴台,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琴的悠扬琴音,还可以亲身演奏古琴,体验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
在这里,我们有专业的古琴老师为大家讲解古琴的历史和演奏技巧,同时还有琴师为大家演奏一些经典的古琴乐曲,让大家感受到古琴独特的韵味。
湖北古琴台还设有音乐工作室,为喜欢古琴的朋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
这里有丰富的书籍和资料,还有专业的古琴老师指导,让每个对古琴感兴趣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天地。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已经精通古琴的高手,这里都是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最佳地点。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武汉的古琴台,我是今天为大家服务的导游。
古琴台,这座充满着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籍,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品味。
它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走进古琴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
这里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大门上方的牌匾“古琴台”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给人一种庄重之感。
说起古琴台,就不得不提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俞伯牙善于鼓琴,而钟子期则善于听琴。
一次,俞伯牙乘船路过汉阳,在月湖之畔弹奏了一曲。
钟子期闻声而来,听到伯牙的琴声,他感叹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弹奏的曲调转为澎湃激昂时,钟子期又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两人因为音乐而相知相惜,结为知音。
然而,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在钟子期的墓前摔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以表对知音的敬重和怀念。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俞伯牙抚琴的雕像前。
这座雕像栩栩如生,俞伯牙正专注地弹奏着古琴,他的神情中透露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思念。
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琴声穿越时空,在耳边回荡。
再往前走,便是琴台碑廊。
碑廊里镶嵌着许多名人题写的诗词和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或赞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情,或感慨人生难得一知音。
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行文字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在古琴台的中心,有一座琴堂。
琴堂内摆放着一架仿制的古琴,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亲身感受一下弹奏古琴的乐趣。
虽然我们无法弹奏出像俞伯牙那样美妙的乐曲,但也能在这一抚一按之间,体会到古琴的独特魅力。
除了这些主要的景点,古琴台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比如那清幽的庭院,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还有那古朴的石桥,横跨在小溪之上,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如今,古琴台已经成为了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
它不仅吸引着众多国内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也让许多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于武汉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2篇)
关于武汉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____旅行社的导游员____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
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
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
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
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
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
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
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
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
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
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
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
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
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武汉古琴台,我是今天的导游_____,非常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之一。
它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古琴台的大门前。
大家看,这座大门古朴典雅,上方的牌匾写着“古琴台”三个大字。
走进大门,沿着这条青石铺就的小径前行,我们即将开启一段充满诗意和音乐韵味的旅程。
在我为大家详细介绍古琴台之前,先给大家讲讲它名字的由来。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俞伯牙在这里偶遇了樵夫钟子期。
俞伯牙善于鼓琴,而钟子期则善于听琴。
当俞伯牙弹奏高山之曲时,钟子期能领会到“巍巍乎若泰山”;当他弹奏流水之音时,钟子期能感悟到“洋洋乎若江河”。
两人因琴相知,结为知音。
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后人感其情谊深厚,在此筑台以纪念,这便是古琴台的由来。
现在我们来到了琴台碑廊。
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碑刻,上面记载着古琴台的历史和历代文人墨客对俞伯牙、钟子期知音故事的感慨。
大家可以仔细欣赏这些碑刻,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走过碑廊,眼前这座建筑就是琴堂。
琴堂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之一,里面陈列着一些古代的乐器和与音乐相关的文物。
走进琴堂,仿佛能听到那穿越千年的琴音在耳边回荡。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印心石屋。
这四个字是道光皇帝御笔亲题。
据说当年道光皇帝为了表彰某位大臣的功绩,特赐此四字。
印心石屋的建筑风格独特,庄重而典雅。
再往前走,就到了伯牙台。
伯牙台是为了纪念俞伯牙而建的。
站在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年俞伯牙在此抚琴的情景。
在古琴台的园林中,还有许多别致的景观。
比如这一池湖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波光粼粼。
湖边的垂柳依依,随风飘舞,给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感觉。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古琴台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是什么呢?其实,古琴台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音乐的热爱。
古琴台的导游词
古琴台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武汉,今天咱们要一同游览的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琴台。
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这里景色秀丽,文化氛围浓厚,承载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古琴台的大门前。
大家看这古朴的建筑风格,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巧而精致的庭院。
庭院中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给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感觉。
说起古琴台,就不得不提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据《吕氏春秋》和《列子》记载,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著名琴师,他的琴艺高超,却一直苦于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雅兴大发,弹起琴来。
正在这时,一个叫钟子期的砍柴樵夫恰巧路过,竟能完全领会俞伯牙琴音中所表达的意境。
俞伯牙弹奏描绘高山的曲子,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俞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时,钟子期又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俞伯牙和钟子期二人一见如故,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次相聚。
可惜的是,第二年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悲痛欲绝,来到钟子期的墓前,弹完最后一曲,便把琴摔碎,发誓终生不再弹琴,因为世上再无知音。
为了纪念这段感人至深的友谊,后人便在他们相遇的地方修建了这座古琴台。
大家看这边的“伯牙抚琴”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俞伯牙当年弹琴的情景。
他微微低头,双手抚琴,神情专注,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而旁边的钟子期则侧耳倾听,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这座雕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这段千古佳话的生动写照。
沿着这条小路往前走,我们来到了琴堂。
琴堂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之一,里面陈列着许多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和资料。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琴的制作工艺、演奏技巧以及它在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再往前走,就是印心石屋。
这四个字可是道光皇帝御笔亲题的哦!据说当年道光皇帝为了表彰某位大臣的功绩,特意赐下了这四个字。
湖北古琴台景点导游词
湖北古琴台景点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湖北武汉的古琴台,我是今天的导游你的名字。
古琴台,这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解读。
它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
咱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音乐大师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相知的地方。
俞伯牙善于鼓琴,而钟子期则善于听琴,两人因为音乐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只可惜,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欲绝,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这段真挚的友谊和对知音的珍视,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走进古琴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
庭院内种植着松柏、翠竹等植物,营造出一种清幽典雅的氛围。
穿过庭院,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别致的琴台。
琴台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翘角,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琴台的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琴台”两个大字。
这两个字苍劲有力,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俞伯牙和钟子期在这里相遇的情景。
石碑的旁边还有一些石刻,记录着关于古琴台的历史和传说。
沿着小径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知音堂。
知音堂是为了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情而建的。
堂内陈列着一些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和图片,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琴的发展历程和演奏技巧。
在知音堂的后面,有一个小花园。
花园内假山流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漫步在花园中,感受着微风拂面,听着鸟儿的歌声,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除了这些建筑和景观,古琴台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
比如那古老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比如那池塘中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
如今的古琴台,已经成为了武汉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它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创作作品的灵感源泉。
古琴台的导游词9篇
古琴台的导游词9篇古琴台的导游词 1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旅行社的导游员,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
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
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
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
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
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
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
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
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
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
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
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
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
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
古琴台导游词范文
古琴台导游词范文古琴台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古琴台景区的导游,今天很荣幸为大家介绍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景区。
古琴台位于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园林。
这里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受游客们的欢迎。
古琴台景区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面积为32万平方米,内设五大区域,分别是生态山林区、文化历史区、古代建筑区、游乐娱乐区和农业体验区。
接下来,我们将穿越千年时光,一窥古琴台景区的历史和文化。
首先,我们来到生态山林区,这里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你可在森林中徜徉,观赏美不胜收的景色,感受清新的空气和静谧的心情。
森林中还有众多低碳环保的娱乐设施,让您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接着,我们进入文化历史区。
这里有着众多的古迹和文化景观,最著名的便是这座古琴台了。
传说古琴台得名于楚国太子和诸葛亮的故事。
太子曾听到诸葛亮所弹奏的《高山流水》曲,非常感动,一时之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后来他下令在此处建起这座古琴台,以纪念诸葛亮。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古琴台的传说故事,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随后,我们来到古代建筑区,这里保存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
比如赵府、齐府、洙泉寺等,让您感受到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和厚重历史文化的底蕴。
在这里您还可以品味到古代文化所传承下来的诗词歌赋,让您回味历史人文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们来到游乐娱乐区和农业体验区。
这里有着数个各具特色的娱乐设施,如:童话城堡、游乐设施、荷花池、儿童乐园等,让大家可以尽情放松身心,享受快乐的时光。
同时,农业体验区让您重新认识到农耕文化的重要性,让您在感受现代化生活的时候,体验到种植、采摘等农耕文化带来的乐趣和对大自然的尊重。
好了,今天的古琴台之旅就到这里了。
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和我一起游览古琴台景区。
我相信,在这里,您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的美好。
希望您能把这份快乐和感动带回家,分享给您的家人和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台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伙儿好,特别欢迎大伙儿来到漂亮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说解服务,我一定会竭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伙儿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伙儿随我一起去遨游闻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足下漂亮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遨游胜地。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伙儿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阶段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筑。
对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咨询》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但是“曲高和寡”,俞伯牙向来遇别到可以听知道他琴韵的有识之士。
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别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足下避雨,明天启程。
别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芜,心中郁郁别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突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讶。
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
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具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觅。
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具衣服破旧的樵夫。
经询咨询,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找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
原来钟子期也是一具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
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质,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
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
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
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
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
临别时,两人约定来年相会,说完便挥泪分手。
第二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别见钟子期,于是上岸找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差不多病故了。
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别忘与伯牙的约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牙论琴的地点,以待伯牙的到来。
伯牙闻之,十分可怜。
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高山”、“流水”之曲,寄予哀思。
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
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别在向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弹罢,伯牙举起七弦琴,狠狠的朝石头上砸下去,只听嗡嗡的一阵响,七弦琴粉身碎骨,琴片四处飞溅,跌入汉水之中,随着汉水流入了远方。
伯牙从此平生别再鼓琴,以此来答谢他的“知音”。
好了,我们再来参观里面的景点,大伙儿如今看到的是一座照壁,上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
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提写,并赠于两江总督陶澍的。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从政时善用人才,体恤民情,兴办水利,深得百姓拥戴,据说他隐退后曾在琴台建了一座石屋寄居。
道光皇帝赐“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意思是和他心心相印。
照壁东侧这个小门,门额上的“琴台”二字则是宋代闻名书法家米芾所书。
大伙儿兴许会很奇怪,这儿什么原因会有这么多老人呢?告诉大伙儿,这是汉阳琴台退休工人俱乐部,是退休工人活动的场所。
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古琴台,并以琴台为中心,修筑了汉阳工人文化宫。
至80年代,文化宫和古琴台又经扩建,成为一座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娱乐场所。
因此老人们经常来到这个地方,三五成群,或下棋,或打牌,或饮茶谈天,或看地点戏。
只是这个地方的戏剧舞台是人人都能够上台一显身手的。
他们就在知音的发源地,用音乐来沟通和交流。
我们当中有没有哪位姑娘或先生情愿上台露一手的,给大伙儿来段京剧或楚剧什么的,这些戏迷们一定会为寻到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音”而欣喜
万分的。
好,我们如今到了碑廊,这个地方,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
其中有一道题壁诗为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别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
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算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
宋湘是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他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他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
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
他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
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各位朋友,你们如今看到的这座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算是伯牙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点。
它高1.75米,石台上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
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
歪对面那幢富丽堂皇、额坊上写有“高山流水”四个字的高大建造算是“高山流水馆”,它是古琴台的主体建造。
我看见不少朋友都拿出了照相机预备照相,真的这个地方是拍照留影的最佳处。
但大伙儿都别要急着拍照,等我说解完,我会安排时刻给大伙儿照相的,好吗?我们先到那座“伯牙会子期”的雕像那里参观。
大伙儿能别能告诉我哪位是伯牙,哪位是子期啊?对,这位鞠躬拱手的是伯牙,另外一位算是子期了。
那个雕像表现了俞伯牙遇到知音时的钦佩欣喜之情。
好了,我们的说解结束了。
大伙儿如今能够开始拍照了。
我给大伙儿半个小时的拍照时刻,半个小时未来大伙儿就在这个地方集合。
感谢大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