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3)
2015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5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9872387c24028915fc383.png)
2015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A.音节是由音素构成,音素根据音色不同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B.普通话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符,一个音节写出来就是一个汉字C.“羊”(yang)“温”(wen)“袁”(yuan)是零声母音节D.现代汉语是从清初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直到现在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系统符号系统,它的三个要素是(D)A.语素词汇语法B.语音音节音素C.音素词素词汇D.语音语素语法3、“造”(zao)“英”(ying)“约”(yue)“冤”(yuan)这四个字音的音素个数。
依次是(D)A.3333B.3223C.3434D.33344、“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但它们在一些情况下会变调,下列对“一”“不”读音叙述有误的一项是(B)A.“二十一”“专一”“第一”中“一”读为阴平B.“一看”“一早”“一来”“一起”中“一”读音是相同的C.“不看”“不交”“一致”“一样”中“不”“一”都读为阳平D.“一天”“一直”“不多”“不来”中的“一”变读为去声,“不”仍然读去声5、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是(B)A.明朝B.清朝C.明清D.民国6、“王侯将相宁有种”这句话出自(A)A.《陈涉世家》B.《唐雎不辱使命》C.《隆中对》D.《出师表》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用三个典故是(A)A.“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B.“卷平岗”“亲射虎”“遣冯唐”C.“卷平岗”“鬓微霜”“射天狼”D.“亲射虎”“鬓微霜”“遣冯唐”8、《过零丁洋》里“干戈寥落四周星”这句中的“四周星”指的是(B)A.四周的天空B.四年的时光C.四面的星星D.四边的流星A.《鹧鸪天》B.《苏幕遮》C.《南乡子》D.《破阵子》10、《醉翁亭记》情景融在描述各观事物之中融了作者的(C)A.主观想象B.综合评价C.主观情意D.客观分析11、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B)A.趣味性B.丰富性C.直观性D.启发性12、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13、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B)A.《岳阳楼记》—《范文正文集》—范仲淹—宋代B.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C.《望江南》—《全唐五代词》—温庭筠—花间词派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宋学士文集》—明代14、《杨修之死》选自(B)A.《史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战国策》15、下列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C.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D.写作不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求真是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16、阅读教学之间的对话过程产生在(D)A.学生、教师之间B.学生、教师、教科书之间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17、《诗经》里的40篇“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B)A.“卫颂”“齐颂”“商颂”B.“周颂”“鲁颂”“商颂”18、被钟嵘《诗品》誉为“诗中之圣”的五言诗作者是(B)A.曹植B.杜甫C.刘桢D.王粲19、陆游的诗歌现存9300余首,其中现存诗最多(约6500首)时期是(D)A.从少年到41岁B.42岁到46岁C.47岁入蜀到54岁罢官D.逝世前20年20、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的诗体是(C)A.诚斋体B.五言诗C.骚体D.乐府诗21、清代散文桐城派创始人是(B)A.张岱B.方苞C.姚鼎D.袁枚22、节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的口技一文的作者是(D)A.蒲松龄B.袁弘道C.涨潮D.林嗣环23、新课程理念把教学过程看作是(C)A.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24、被高尔基誉为“真正的天才艺术家”的巴尔扎克国籍是(A)A.法国B.美国C.俄国D.英国25、《神曲》、《源氏物语》、《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的作者分别是(A)。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fd56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6.png)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实践性C. 知识性D. 人文性2. 下列哪项不属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D. 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个教学方法不适合?A. 案例分析法B. 互动式教学C. 问答法D. 注入式教学4.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A. 课堂观察B. 学生作品分析C. 学生考试D. 教师述职报告5.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重要?A. 课堂导入B. 教学内容讲解C. 课堂练习D. 课堂小结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9.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 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12. 简述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3. 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四、案例分析题(20分)14. 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案例:初中语文《社戏》教学教师甲: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社戏》,请大家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主人公是谁?学生:课文讲述了“我”和一群孩子观看社戏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主人公是“我”。
2015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
![2015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a5b1aab9d528ea80c77919.png)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编者注:本试卷包括三种题型,共21小题。
依次为:单项选择题(15小题)、案例分析题(3小题)、教学设计题(3小题)。
以下为精选的部分试题。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李商隐《夜雨寄北》C.白居易《观刈麦》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
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缺4.学完古诗词后,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词作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B.行书C.楷书D.隶书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以下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确论题B.梳理行文思路C.区分观点与材料D.把握论点及过程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5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5年下半年](https://img.taocdn.com/s3/m/68ab37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4.png)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5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______A.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李商隐《夜雨寄北》(江南博哥)C.白居易《观刈麦》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正确答案:A[解析] B项,《夜雨寄北》是七言绝句。
C项,《观刈麦》是五言古诗。
D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七言绝句。
2. 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______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正确答案:C[解析] “古今异义”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C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不管,不论。
A项,期:约定,一词多义。
B项,因:顺着,就着。
D项,安:有“养”的意思,奉养,安身,一词多义。
3.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设置了《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几篇文言文。
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来看,这些文言文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______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正确答案:D[解析] 范文即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是精心选择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范文系统主要有示例作用和凭借作用。
这些文言文属于语文教科书的范文系统。
4. 学完古诗后,老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诗词全部表达离情别绪的是______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正确答案:A[解析] A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的是作者送别友人,《卜算子》写的是作者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
2015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
![2015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4abef4b8f67c1cfad6b8bb.png)
1~6.缺 7.以下关于《伤仲永》板书设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明扼要
B.重点突出
C.思路清晰
D.灵活多样
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倡导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下列关于教学中多媒体
运用的阐述,不恰当的是( )。
2015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编者注: 本试卷包括三种题型,共 21 小题。依次为:单项选择题(15 小题)、案例分析题(3 小题)、教 学设计题(3 小题)。以下为精选的部分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A.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B.播放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减少讲解课文的时间
C.观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用多媒体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9.命制初中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工具,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测试内容要与教学目的对应源自B.测试难度要在同一层次上
C.测试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
D.测试题不必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10~12.缺
13.阅读下面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文言作品的教学应从作品解读鉴赏的角度去设计,而不应局限在疏通字词、传授文言知识,把 文言作品鉴赏课上成古汉语知识课。文言作品的精髓蕴藏于貌似艰涩的字面背后,语言本身只是作 品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可惜的是,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多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句子的 层面,这只相当于为领略险峰的无限风光铺平了道路。遗憾的是,不少师生在历尽千辛万苦,铺砌 完山路之后,就转身下了山,与近在咫尺的旖旎风光失之交臂。因为他们又要赶紧修下一条山路就 这样,修了一辈子路,他们几乎从来没有领略过险峰的无限风光。文言知识固然重要,但不是教学 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舍大取小、舍本逐末。试想,文言精品浩如烟海,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 篇目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价值怎几个词法、句式了得?只经过“浅层处理”的名篇佳作,就像韩 愈《马说》中的千里马,“才美不外见”,“骈死于槽枥之间”。 对该教学论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文言文教学需要系统讲授文言文词法句法知识 B.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在于文言精品浩如烟海 C.文言文鉴赏应以疏通字词和梳理文言知识为基础 D.文言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积累文言字词和文言知识 14.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讲评课不能没有相应的训练,学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后,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到下一次测试时, 这一类问题又出现了。趁热打铁,讲评之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提高讲评课效率的不二法门。 比如,大家比较头疼的现代文阅读,这一次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讲了如何解答,下一次测试学生 还是答不好。我想,假如老师能够针对本堂课内容,选择类似的文本,设计类似的问题加以训练, 效果应该好得多。依此类推,一个个考点地过关,肯定要比所讲与所练不相关更有效果。同时,讲 评课的所有内容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而展开的,必须讲究实用和有效。一节课下来,课堂的内容 充实有效,有的可以当堂检测,有的则可以放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检测,这就是高效的讲评课。 对该教学反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讲评后及时训练可以减少问题重复出现 B.讲评后的训练应注意材料和问题的相关性 C.讲评课的后续原则更强调在课后进行训练 D.讲评后当堂训练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15.缺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871b05750e2524de5187ef9.png)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4)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本套试卷卷面书写5分第Ⅰ卷:公共知识(20分)第Ⅱ卷:专业知识(75分)一、基础知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豆豉(gū)埋怨(mán)同仇敌忾(kài)敷衍了事(hū)B.怃然(fǔ)木讷(nà)为虎作伥(chāng)咄咄逼人(duō)C.着落(zháo)蛊惑(gǔ)锃光瓦亮(chèng)引吭高歌(háng)D.骁勇(xiāo)要挟(xié)万马齐喑(yīn)洗洗涮涮(sh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赔偿娇揉造作寥廓闲情逸志B.煦暖绵里藏针靓丽待价而沽C.寒怆得鱼忘筌俾益正襟危坐D.谗言死心踏地深邃黄梁美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⑴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⑵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6.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
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7.A.应付营造即使╱也8.B.应对创造即使╱也9.C.应付创造尽管╱但10.D.应对营造尽管╱但1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2.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13.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14.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吉林省四平市初中语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
![吉林省四平市初中语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369d2cfad6195f312ba6f4.png)
吉林省四平市2015年初中语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包括课程标准、课改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三部分内容。
得 分 栏课程标准部分(5分)依据课程标准7——9年级“具体目标要求”,判断下列表述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应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 味和推敲每个词句在语言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 )2.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写字 的速度。
( )3.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 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 文。
( )4.在口语交际中要注意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 )5.第四学段,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 )课改理论部分(10分)填空题(每题1分,共4分)6.新课改倡导的自主、 、探究三种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新课程“新”在观念创新、 和评价创新。
8.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9.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树立、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10.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A.教学内容B.教师C.每个学生D.每个人11.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A.创新态度B.创新方法C.创新思维D.创新精神12.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A.发展性评价观B.过程性评价观C.结果性评价观D.激励性评价观积累与运用(15分)13.《》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它运用的典型的象征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1)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628fdbf99e3143323868930b.png)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1)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本套试卷卷面书写5分第Ⅰ卷:公共知识(20分)第Ⅱ卷:专业知识(75分)一、基础知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粗糙.(cāo)揠.(yà)苗助长B.菜畦.(qí)相.(xiānɡ)机行事C.酝酿.(liànɡ)言简意赅.(ɡāi)D.畸.(qī)形相形见绌.(chù)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与热情接待。
B.大量植树造林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C.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六百无以上。
D.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3.把3个备选的句子填入方括号,能使下面这段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的一项是。
[ ],其容貌枯白而沉思;[ ],还开怀而欢笑。
[ ],使颤动的树叶轻松愉快的飘落于大地,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笑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
①清晨山间的微风扫过林木②月光照上秋日的林木③落日的余晖照上初秋的林木A. ①③②B. ②③①C. ②①③D. ③②①4.“这真是一枝好钢笔。
”这句话,有多种方法可以影响它所表达的意思。
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改变句子的语序B.改变词语的重音C.改变句子的标点D.改变读时的语气5.下面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中,有“三苏”: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B.唐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写有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是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C.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D.晚唐著名的诗人是李贺和杜牧,人称“小李杜”。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语文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e694747e21af45b307a8bb.png)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6.缺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的直观辅助手段。
板书不仅能简明扼要地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展示教师讲授的流程,还能体现教师上课的重点,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于记录和记忆,便于课下巩固和复习。
题目中的板书系统地梳理了《伤仲永》一文的主要内容,A、B、C三项表述均为此板书的优点,而D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板书设计类型多样,但本文属于综合式。
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
在实际教学中若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但是在运行中,应时刻注意课件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理念和原则。
B选项,不能用影视作品代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以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为由而减少课文讲解时间,违背语文新课程理念。
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文测试的设计。
语文测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一部分。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B选项不符合评价的诊断、甄别、选拔等方面的功能;C选项的说法太绝对;D 选项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10~12.缺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施。
通过对题干文章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文言文教学要兼顾字词、句法这些基础知识以及深藏的作品内涵,且作品的内涵应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故C项表述客观正确。
A项,关于“文言文教学”,论文只提及“大多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句子的层面”的现状,并未指明要系统讲授,故A项不选。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核试卷(含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核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a7f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3.png)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核试卷(含答案)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核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心灵手巧B. 五湖四海C. 千军万马D. 蓝天白云2. 下列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诗经》4. 下列词语中,属于文言文的是:A. 通假字B. 古今异义C. 一知半解D. 千军万马5. 下列句子中,属于对仗句的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B.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C.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3.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唐代画家张僧繇在$${}$$画龙时的故事。
4. 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中,"$${}$$"是主色调。
5. 《论语》中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思想。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主人公形象特点及其音乐才华。
2.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3. 请简述《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的感悟。
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A3. A4. A5. B二、填空题答案1. 《春夜喜雨》杜甫诗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寺庙4. 黑色5. 儒家三、简答题答案1. 《琵琶行》中主人公形象特点:美丽、聪明、才艺出众,热爱生活。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6c293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8.png)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以下不合适的是.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A.王维B.孟浩然C.韦应物D.高适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以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B.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C.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顶针D.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比喻成“头发”,“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比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用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用法.几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邑人奇之B.父异焉C.稍稍宾客其父D.并自为其名6.学习完初二下册最后一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下列语句中没有包含“通假字”的是.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7.学生们学完威尼斯商人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请教师补充相关知识.教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戏剧以表演性为基础,与绘画艺术紧密结合B.戏剧三个主要特点:浓缩地反映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发展C.剧本阅读一般有两种方式:演员视角、观众视角D.剧本阅读主要读戏剧冲突与人物对话8.某教师对阅读教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C.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D.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9.某教师根据选修课程“文化论着研读系列”开设了论语选读的选修课程,该教师设定的下列教学目标中,不恰当的是.A.借助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孔子的情况、相关的文化背景B.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孔子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C.要求背诵在选修课程中所涉及的孔子的所有篇章D.在研读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与他人交流切磋10.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打算放映其同名电影的视频资料.在使用时教师的做法正确的是.A.自习课播放整部电影,无关者可以离开教室,或者自行自习B.课上播放整部电影,边播放,教师边讲解C.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剪辑,课上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播放、讲解D.教师作为设备操作者、监督员,课上播放电影,把课堂真正完全交给学生1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水调歌头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水调歌头.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思念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思念的画;3喜欢音乐的学生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思念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以月亮写思念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下对这个教学过程的综合评述有误的一项是.A.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有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读完诗歌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个性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C.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水调歌头,体现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理念D.该堂课采用形式多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无一弊端12.下面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片段教学设计.阅读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师:请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老师点示“扑”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生:因为儿子不想活了,所以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去死的信念.师:啊信念把其中的一个字换一下意义完全不同了.生:是念头.师:好.其实,你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那就把你理解的“扑”带进句子里,读给我们听.生读.很有力量师:那么,我还要问,“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生:母亲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我,怕我轻生.师:就把你的体会送进去,再读一遍吧.生: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生读.掌声生:我想补充,母亲抓住我,也是让我必须具有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再读师:请再默读这句话,看看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小组讨论以下有关这段教学片段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品味“扑”“抓”“忍”三个动词,意在使学生体会三个动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B.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三个动词,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课程性质C.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动词时,应该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在阅读中体会,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在引导中出现了越俎代庖的嫌疑D.语文课堂上,值得反复体察、推敲、品味的语言点比比皆是,教师能够恰当地抓住这句中的三个动词,引导学生准确认知深层含义,体现了教师强烈的“语文意识”13.在学到杜甫的春望的时候,有同学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是杜甫夸张的写法,哪有人看见花就哭,看见鸟就受惊呢.下列教师评价中,最为贴切的一项是.A.你的理解不正确,下去再好好想想.B.真的吗再好好考虑考虑.C.诗言志表情,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看看这两句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呢这样你还会觉得夸张吗D.对于同一部作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你的理解也是正确的. 14.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师:细读第十三章,找出体现翠翠情绪变化的词句.生:薄薄的凄凉一胡思乱想一忽然哭起来一神往倾心一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师:翠翠为什么感到“薄薄的凄凉”生: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些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对以上教学片段的解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以上教学片段.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从原文找到阅读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B.以上教学片段,老师控制解读的内容和节奏,完全牵引学生的课堂行为,禁锢了学生的思维C.以上教学片段,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主动解读,师生配合默契,提高了教学效率D.以上教学片段,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是优秀课堂教学的示例15.阅读以下口语交际——讨论的实录,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学生:A我是组织者.我是参与者.我是记录者.我是汇报者.四名同学明确各自的分工组织者:B学习了童话皇帝的新装,同学们都对虚荣、昏庸的皇帝这个形象有了深刻认识.也知道这是作者极力讽刺的一个典型形象.那么大家能不能讨论一下除了皇帝可恶,还有哪类形象也应当是被讽刺的对象参与者:也讽刺了虚伪的大臣们,讽刺他们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行径.组织者:见解独到还有没有.还能想到谁参与者:再有就是骗子,他们机关算尽,以骗财骗物为营生,可恨参与者:再补充一下,我觉得还讽刺了平民百姓,他们是非不分,真假不辨,是愚昧无知的表现组织者:童话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映射,它的取材源于生活.大家都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丑角有没有与小男孩一样的正面典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请大家畅所欲言.参与者:参与者:参与者:记录者:C大家讨论很是激烈,我也要参与,我用30分钟根据我的记录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汇报者:D同学们说了很多,我来汇报一下.首先皇帝的新装同样嘲讽了大臣、骗子、百姓等形象,讽刺他们溜须拍马、愚昧无知等可耻行径.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现今社会存在正面典型,当然也有许多反面教材.我们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弘扬正义观念,构建和谐社会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讨论属于组织中的口语交际,讨论前需要明确各自的分工B.组织者结合学过的内容,提出需要共同讨论的、着手解决的问题C.记录者在讨论环节除记录之外可同时兼组织者、参与者、汇报者等角色D.讨论的总结与汇报是讨论的必要环节,能进一步形成讨论的结果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第16题20分,第17题5分.第18题15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完成第16题.师:在这篇课文里面有很多的多音字,你会读吗屏幕映示:鸡冠花率领场地几场师:第一个谁来生:鸡冠花.师:“冠”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第一声,谁知道“冠”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是指头冠.师:这是谁的头冠呢生:花的头冠.师:这么理解也可以,像这样表示帽子或是像帽子一样戴在头顶上的东西,咱们就读作“冠”.你能给“冠”字再组几个词语吗生:皇冠.生:王冠.师:真好,徐老师也积累了几个,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屏幕映示:衣冠皇冠张冠李戴怒发冲冠生齐读师:第二个多音字谁来读生:率领.师:这个“率”字可不好写,举起手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上面点、横,中间的部分可要注意了,撇折撇折点、点提、撇点,下面再写一个“十”.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在数学里面,咱们经常听到,读什么板书:率生:读“率”.效率的“率”.师:很好,接下来的两个词语,谁会读生:场地,几场.师:你读得很正确,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一读.生齐读师:很好,咱们把这两个词语送到课文中的句子里,一起来读一读.师:多音字读准确了,现在请你用一两个词语说一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诗情画意和田园诗情.师:真美呀还有吗生:景色宜人.师:是呀,咱们作者也用了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你能不能从文中快速地找出来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师:找得准确,声音又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师:板书:独特这“独特”是什么意思谁知道生:奇特,与其他地方的风景都不一样的.师:板书:迷人你是这么理解的,真好那“迷人”又是什么意思生:使人沉醉在美景当中.师:美丽的景色才能让人感到迷人.那在课文里面,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这是独特的又是迷人的风景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把你觉得描绘“独特”“迷人”美景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师:刚才啊,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么一句话.屏幕映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么长的句子,谁来读一读生读师:句子读得真流畅啊咱们结合这一自然段里前面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你好像看到了哪些画面生读师:乡下人家的这些美景是用什么来装饰的呢生:用搭瓜架来装饰的.师:瓜架是什么颜色生:绿色.师:上面还结着——生:不同的瓜,有不同的颜色.师:还有什么东西生:乡下人家是用植物编成的瓜架来装饰房屋的,上面还有青的红的瓜,还有它们的绿叶和藤.师:这些颜色搭配起来——生:十分漂亮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我请第二排的同学来读一读,好吗生读师:乡下是用瓜、藤、叶来装饰的.它和城里的装饰一样吗生:不一样.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生:在城里,人们都是住在门前有两个石狮子或者旗杆的房子里,显示自己富有.而农村却是用瓜架来装饰家门前的.师:真不错作者是这么对比着写的,他就是这么对比着说的.真棒来,咱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师:很好.看了这样的景色,难怪作者会说——屏显: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师:你还觉得哪些地方的景色是很美的生: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师:这也是一个长句子,同学们找到这句了吗屏幕映示: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咱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师:读得真流畅啊咱们是八年级的孩子了,徐老师觉得读得流畅是应该的,如果能读出自已的疑问来就非同一般了谁能读出自己的疑问别急,轻轻地再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有什么疑问生:他们为什么不种别的好花呢师:你觉得这些花怎么了生:我觉得它们太朴素了.师:太朴素,太普通了是吗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种这么普通的花呀生:我觉得即使他们种再普通的花.也是他们一家人辛辛苦苦种的,透露出浓浓的亲情.师:你还从种的花里面看出他们乡下人在一起是非常——生:和谐,快乐,开心.师:你真会读书啊还看出了什么生:为什么这些朴素的花可以显出几分华丽师:这真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呀是的.为什么这些朴素的花中带着几分华丽呢朴素在文中指什么生:文中指的是十分普通.师:很普通,显得朴素是吗这是你的理解,真好.还有不同的理解吗生:是指文中的这些花很普通.师:跟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因为花很普通显得朴素.那华丽又指什么呢生:因为花种在乡下人家就显出独特的风景.师:好一个“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呀老师想问咱班的同学,这“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不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来欣赏一下这四种花,屏幕映示:芍药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菊它们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你知道吗师:春天来了,芍药开了.凤仙花和鸡冠花是在夏天绽放笑脸的,大丽菊则是在——生:秋天.师:在秋天绽放自己的魅力,这就叫做“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咱们一起美美地把这段话读一读,好吗生齐读师:女孩子一定是特别爱花的,女孩子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女生齐读问题:16.以上是某语文教师有关乡下人家一课的教学实录片段,请认真阅读从中任选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并说说这篇教学实录对你有什么教学启示.下面是一位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的考场作文.阅读并完成第17~18题.我的环球之旅①梦中,一个飘渺的身影模糊了我梦乡的意境,旅行女神的摩挲掠过我的面颊,我从梦中惊醒,那是一年一度的旅行大会,我在这位天界的使者盛情邀请下,开始了一段独特的环球之旅第一站:悉尼②我在炙热的阳光下睁开了好奇的眼睛,哇旁边的沙滩上满是激情嬉戏的金发美女,她们舞动的身姿仿佛勾勒出澳大利亚人民的奔放与热情.我拍拍身上的沙粒,发现远处尉蓝的天空下湛蓝的海水澎湃出澳洲人的英勇与胆识,几位滑板高手在层层的海浪中尽情展示,游刃有余.当我还沉浸在男孩们的飒爽英姿中时.许多当地人把我邀请进一场沙滩排球赛中③在悉尼,我体会到了生命的韵律与节奏.第二站:伊拉克④这是一个从天堂到地狱的蜕变.我挣扎着从一堆土堆中爬出,但当我刚钻出头时,惊恐地发现四处是黑压压的枪口和武装分子狰狞的面孔,他们的脸上凝聚暴虐、残忍、狼一般凶狠的目光,任何一次与他们不小心的对视都会引发我极度的惊恐突然,我发现手上湿湿的,伴随着一股刺鼻的腥味,我发现我身旁躺着一位阿拉伯男孩——迥迥有神的大眼睛被脸上的血模糊了轮廓,乞求生存的意念使得他的嘴在死亡的那一刻想要喊出生存的渴望.我震惊了,陷入深深的悲愤中.⑤在巴格达,我重新审视了战争邪恶的脸庞,求生的本能加剧了我对和平的向往.第三站:阿姆斯特丹⑥这是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小镇,清新的空气激活了我的意念.我在这儿真正发现,原来地球上还有一块未被污染的圣地.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忙碌于紧张的工作生活,在街上,我看不见一辆排尾气的小汽车,地上找不出任何令人恶心的污迹.人与人之间,洋溢着快活的笑容.在荷兰,我发现想7 要拥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用行动与爱心去灌溉.⑦第四站的里约热内卢,第五站的巴黎我走马观花地游遍了整个世界.⑧这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更是一次给我启迪与警醒的学习之旅:我相信祖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它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也拥有其他国所没有的自然资源.它正孕育着一场伟大的变革与崛起,但在这腾飞的过程中,它需要借鉴国外的许多优点:人文的和谐,环境的和谐⑨我感到作为新一代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需担负肩上的使命:促进世界的发展,为世界人民带来和平.感谢旅行女神给我一次环球之旅的机会,我在旅途中,发现了美好,采撷了动力.问题:17.请从②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⑥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18.请结合该生习作的一个亮点进行点评.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湖心亭看雪原文:湖心亭看雪张岱明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课后练习一、背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2.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单元导语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诱人,共同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技术境界.学生情况八年级.48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师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问题:19.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20.根据上述材料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给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A项,巴金“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故A项错误,当选.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盛唐两大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盛唐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故A、B、D选项正确.C项韦应物则是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故C项错误,当选.3.答案D.解析:D项,巴金笔下的瑞钰是“传统型女性”.4.答案D.解析: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所以D项错误.5.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利”和C项中的“宾客”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利其然”为“以其然为利”,意为“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故正确答案为C.6.答案B.解析:A项中“亡”通“无”,C项中“帖”通“贴”,D项中“扳”通“攀”,B项没有通假字,故选.7.答案A.解析:B、C、D三项均正确分析了戏剧、剧本的特点,故选择A项. 8.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并没有明确规定“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故D项错误,当选. 9.答案C.解析:选修课的设计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不宜强制要求,故选C.10.答案C.解析:在使用多媒体资料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课文内容及时引导学生学习,故D项的“教师作为设备操作者、监督员”错误,排除.对于视频资料的使用,应是有选择的,尤其是在课上播放时,应和课文内容有关,否则达不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故B项错误,排除.A项的“无关者可以离开教室,或者自行自习”错误.在使用视频资料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让学生各自为政.故正确答案为C.11.答案D.解析:这则教学看上去形式多样,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12.答案C.解析:此案例中,这位教师具有强烈的“语文意识”,能够敏锐地洞察关键字词在文中的丰富意旨,引领学生重锤敲击.在引领过程中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利用课的通感技术不断地启发:“扑”下去的会是什么“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忍”住的究竟是什么总是仔细地倾听,热情地激励,当学生说出“信念”这个词语时,能够及时察觉不妥,及时引领学生转换思维,从而正确领会.13.答案C.14.答案B.解析:这种解读,虽然形式上是学生自己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来回答,但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全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老师控制解读的内容和节奏,老师让学生去解读什么问题,学生就去搜寻什么答案.学生的解读非常被动,没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15.答案C.解析:记录者在讨论环节中必不可少,不可同时兼组织者、参与者、汇报者等角色.二、案例分析题16.参考答案1字、词教学环节的评析示例:字、词是构成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强化字、词教学是每个年级都要重视的一项语言训练.这位老师能。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4b61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9.png)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阅读下面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文言作品的教学应从作品解读鉴赏的角度去设计。
而不应局限在疏通字词、传授文言知识.把文言作品鉴赏课上成古汉语知识课。
文言作品的精髓蕴藏于貌似艰涩的字面背后,语言本身只是作品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
可惜的是,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多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句子的层面,这只相当于为领略险峰的无限风光铺平了道路。
遗憾的是,不少师生在历尽千辛万苦,铺砌完山路之后,就转身下了山,与近在咫尺的旖旎风光失之交臂。
因为他们又要赶紧修下一条山路……就这样,修了一辈子路,他们几乎从来没有领略过险峰的无限风光。
文言知识固然重要.但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舍大取小、舍本逐末。
试想,文言精品浩如烟海,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价值怎几个词法、句式了得 只经过“浅层处理”的名篇佳作,就像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才美不外见”,“骈死于槽枥之间”。
对该教学论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文言文教学需要系统讲授文言文词法句法知识B)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在于文言精品浩如烟海C)文言文鉴赏应以疏通字词和梳理文言知识为基础D)文言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积累文言字词和文言知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施。
通过对题干文章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文言文教学要兼顾字词、句法这些基础知识以及深藏的作品内涵,且作品的内涵应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故C项表述客观正确。
A项,关于“文言文教学”,论文只提及“大多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句子的层面”的现状.并未指明要系统讲授,故A项不选。
B项,论文并未提及“文言文教学难点”,其所说“文言精品浩如炯海”意在强调作品中的情感、思想、文化等较于词法、句式的价值之大。
故B项不选。
D项.根据论文论述重点来看,文言文学习应立足于作品解读鉴赏与内涵品评。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32015年_真题-无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32015年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7f6d8eefdc8d377ee326a.png)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3 2015年(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2分)1. 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_________。
2. 课程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制约。
二、论述题(8分)1. 试论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1.单项选择题(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B.C.D.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B. 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C. 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D. 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3. 语言的形式,——能是美的,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语言的形式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之所以所以也B. 为什么因而就C. 之所以所以就D. 为什么因而也4. 下列有错的一项是()。
A. “听说读写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全是并列短语B. “他们能否按时完成这项工作,是整个计划成功的关键”一句没有语病C. “心灵天地成都病人”都是名词D. “他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却有着一颗热忱助人的心”这是转折复句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B. 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C. 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D. 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4)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4)](https://img.taocdn.com/s3/m/a695e4168bd63186bdebbc21.png)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4)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4)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本套试卷卷面书写5分第Ⅰ卷:公共知识(20分)第Ⅱ卷:专业知识(75分)一、基础知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豆豉(gū)埋怨(mán)同仇敌忾(kài)敷衍了事(hū)B.怃然(fǔ)木讷(nà)为虎作伥(chāng)咄咄逼人(d uō)C.着落(zháo)蛊惑(gǔ)锃光瓦亮(chèng)引吭高歌(háng)D.骁勇(xiāo)要挟(xié)万马齐喑(yīn)洗洗涮涮(sh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赔偿娇揉造作寥廓闲情逸志B.煦暖绵里藏针靓丽待价而沽C.寒怆得鱼忘筌俾益正襟危坐D.谗言死心踏地深邃黄梁美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⑵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
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营造即使╱也B.应对创造即使╱也C.应付创造尽管╱但D.应对营造尽管╱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2015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卷及答案(3)
![2015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卷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fbf723280242a8956aece4ae.png)
2015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卷及答案(3)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学习古诗《木兰诗》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种修辞手法,老师又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
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D.烟笼寒水月笼沙2.在讲授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时候,老师让大家举出几个与该诗所表达的感情相同的诗句,下列诗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老师在讲解《出师表》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句的句式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介宾短语后置,特举出以下例子。
下列句子不适合用来举例的一项是()。
A.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老师在讲解《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一句中“帖”通“贴”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举出以下例子。
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B.甚矣.汝之不惠C.河曲智叟亡以应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5.在学习到《醉翁亭记》中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觉得欧阳修这句话不正确,欧阳修怎么知道禽鸟是乐的还是悲的呢?”如果你是一名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向学生讲明?()A.你们要结合当时作者的心情,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再仔细好好感悟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3)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本套试卷卷面书写5分
第Ⅰ卷:公共知识(20分)
第Ⅱ卷:专业知识(75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信息十分闭塞(sài)。
B.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xuè)置辩的神气。
C.这首诗饱含着真情实感,让那些苍白的口号诗相形见绌 (zhuō)。
D.他伸出如盖的浓阴来荫(yìn)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川流不息黯然失色唉声叹气按部就班
B.兴高采烈走投无路不计其数世外桃园
C.励精图治锐不可当直截了当委曲求全
D金榜题名箪瓢屡空文过饰非杳无音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
....,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B.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事半功倍
....。
C.她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
....,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
....,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修建梅溪湖湿地公园,是市政府实施“希望长沙”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B.进入中学后,他的语文成绩一直以来始终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C.通过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
D.我们中学生只有缺乏格物致知的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5.下列词语,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①丰硕果实②饮水思源③春华秋实④源远流长⑤投桃报李⑥春风化雨
A.②①⑥ B.④③⑥
C.②③⑤ D.④①⑤
6.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媵人持汤.(热水)沃灌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
B.果如鹤唳.(鸟鸣)云端子墨子曰:“胡不见.(看见)我于王?”
C.食.(吃)之不能尽其材但.(但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填空题(8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孟子•告子下》)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⑧,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三)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20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分)
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10.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乙)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哉,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11.解释加点的词。
(4分)
⑴河东凶亦然.。
⑵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⑷申.之以孝悌之义
12.翻译下列句子。
(3分)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3.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
⑴在这段文字中,孟子认为使天下百姓归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⑵评价一下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课程标准
请写出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10分,每空1分)
14.语文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形成
和打下基础。
15.语文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设计。
1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17.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
18.、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教学,评价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性。
三、请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教学片断(15分)
附原诗: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四、案例分析评价(10分)
下面是某教师对《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设计的教案,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如何?具有哪些教学功能和意义?请作出简要评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一)启发导入
母爱是伟大的,令人难忘的;父爱也是伟大的,令人难忘的。
(二)初读研讨
课文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谁?
用“这是一个××××的爸爸,我的理由是××××××××的句式”说说爸爸。
(三)深入探究
1、我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为什么?
2、最能引起我联想的句子是……为什么?
3、我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为什么?
4、我还不能理解的句子是……
(四)拓展延伸
1、播放《城南旧事》片段
2、论说父爱:①对文中的爸爸或自己的爸爸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②仿句:父爱是阳光,让我感到人间的温暖;父爱是灯塔,照亮我前进的路;父爱是……
五、卷面书写(5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12分)1.D 2.B 3.A 4.A 5.C 6.A
(二)填空题(8分)7、①出则无敌国外患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直挂云帆济沧海④江春入旧年⑤忽如一夜春风来⑥沉舟侧畔千帆过⑦烟笼寒水月笼沙⑧八百里分麾下炙
(三)阅读题(20分)(甲)8、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9、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0、B
(乙)11. ⑴这样⑵怎么样⑶尽⑷反复陈述意思对即可。
12. 对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了。
13. ⑴加强农业,解决百姓的温饱:加强教化,善待老人,改善社会风气。
⑵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孟子所提出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也是无法实现的,但他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国利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标准(10分)14、良好个性、健全人格15、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6、教师、文本 17、
体验、思考18、促进学生学习、综合性
三、(略)(根据自己的风格,设计要有创意)
四、(1)着眼文本,落实语言。
(2)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
(3)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熏陶,教学呈现出较为开放的势态。
(4)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