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上许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虛詞】
1.惡得賢!(惡:疑問代詞,意為“哪裏”,“怎麽”) 2.惡能治國家!(惡:同例1) 3.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或相千萬。(或:無定代詞,意為“有的”) 4.亦不用於 耕耳。(亦:語氣副詞,意為“只不過”) 5.陳相見許行 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而:表順承的連詞,連接前後 相隨的動作或行為,可不譯) 6.三過其門而不入。(而: 表轉折的連詞,意為“卻”) 7. 飽食、煖衣、逸居而無 教(而:轉折連詞,意為“卻、但是”) 8.子比而同之。 (而:表順承的連詞,可不譯) 9.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 民而以自養也。(則:連詞,意為“那麼”) 10.莫之或 欺。(或:句中語氣詞,不用翻譯) 11.許子以釜甑爨, 以鐵耕乎?(乎:疑問語氣詞,意為“嗎”) 12.自爲之 與?(與:疑問語氣詞,意為“嗎”)
[四]雙賓語:1.文公與之處。(直接賓語:處。 間接賓語:之) 2.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 謂之忠,爲天下得人者謂之仁。(直接賓語:惠、 忠、仁。間接賓語:之) [五]倒裝句:1.大哉, 堯之爲君!(主謂倒裝) 2.君哉,舜也!(主 謂倒裝) [六]習慣格式:1.惡得賢!(格式: 惡得……) 2.何爲紛紛然與百工交易?(格式: 何為……) 3.許子奚爲不自織?(格式:奚 爲……) 4.何許子之不憚煩?(格式:何…… 之……) 5.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爲與?(格 式:獨……與) 6.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 (格式:豈……哉)
注释
“以粟易械器者,不爲厲陶冶①;陶冶亦以械 器易粟者,豈爲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爲陶冶, 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②?何爲紛紛然與百工交 易③?何許子之不憚煩④?”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爲也。”“然
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爲與⑤?有大人之事,有小
人之事⑥。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爲備⑦,如必
自爲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⑧。故曰:或勞
[二]被動句:1.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動詞+於+施 事”式) 2.治人者食於人。(食於人:“動詞+於+施事” 式) 3.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變於夷: “動詞+於+施事”式) [三]賓語前置:1.未能或之先也。 ( “之”是“先”的賓語,指陳良。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 置) 2.莫之或欺。(“之”是“欺”的賓語,否定句中代 詞賓語前置) 3.戎狄是膺,荊舒是懲。(“戎狄”、“荊 舒”分別是“膺”、“懲”的賓語,助詞“是”是賓語前置 的語法標記) 4.子是之學。(“是”是“學”的賓語,助 詞“之”是賓語前置的語法標記) 5.許子奚爲不自織。 (疑問代詞“奚”是介詞“為”的賓語) 6.何爲紛紛然與 百工交易?(疑問代詞“何”是介詞“為”的賓語) 7.江 漢以濯之。(“江漢”是介詞“以”的賓語) 8.秋陽以暴 之。(“秋陽”是介詞“以”的賓語)
許行
《孟子·滕文公上》
有爲神農之言者許行①,自楚之滕, 踵門而告文公曰②:“遠方之人,聞君 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爲氓③。”文公與 之處④。其徒數十人,皆衣褐⑤,捆屨織 席以爲食⑥。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 而自宋之滕⑦,曰:“聞君行聖人之政, 是亦聖人也,願爲聖人氓。”
注释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 焉①。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②,未聞 道也③。賢者與民並耕而食④,饔飱 而治⑤;今也,滕有倉廩府庫⑥,則 是厲民而以自養也⑦。惡得賢⑧!”
注释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 “然。”“許子必織布然後衣乎?”曰:“否。 許子衣褐①。”“許子冠乎②?”曰:“冠。” 曰:“奚冠③?”曰:“冠素④。”曰:“自 織之與⑤?”曰:“否,以粟易之。”曰: “許子奚爲不自織⑥?”曰:“害於耕⑦。” 曰:“許子以釜甑爨⑧,以鐵耕乎⑨?”曰: “然。”“自爲之與?”曰:“否,以粟易 之。”
注释
“堯以不得舜爲己憂,舜以不得禹、臯 陶爲己憂①。夫以百畝之不易爲己憂者,農 夫也②。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 爲天下得人者謂之仁③;是故以天下與人易, 爲天下得人難④。孔子曰⑤:‘大哉,堯之 爲君⑥!惟天爲大,惟堯則之⑦,蕩蕩乎, 民無能名焉⑧!君哉,舜也⑨!巍巍乎,有 天下而不與焉⑩!’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 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⑪ 。
13.勞之來之。(來:動詞使動用法,意為“使…… 來歸順”) 14.匡之直之。(匡:形容詞使動用法, 意為“使……正直”。直:形容詞使動用法,意為 “使……正直”) 15.又從而振德之。(德:名詞 用作動詞,意為“施恩惠”) 16. 惟堯則之(則: 名詞用作動詞,意為“效法”) 17.蕩蕩乎,民無 能名焉!(名:名詞用作動詞,意為“用言語來稱 贊、形容”) 18.吾聞用夏變夷者,末聞變於夷者 也。(變:動詞使動用法,意為“使……同化”) 19.未能或之先也。(先:名詞用作動詞,意為“超 過”) 20.子比而同之。(同:動詞使動用法,意 為“使……等同”) 21.是亂天下也。(亂:形容 詞使動用法,意為“使……亂”)
注释
要點提示
一、文字
【通假字】1.聖人有憂之。(有—又) 2.長幼有敍。 (敍—序) 3.勞之來之。(來—徠) 4.師死而遂倍之。 (倍—背) 5.子倍子之師而學之。(倍—背) 6.孔子 沒。(沒—歿) 7.皜皜乎不可尚已!(尚—上) 8.則 市賈不貳。(貳—二)
【古今字】1.禽獸偪人。(偪—逼) 2.又從而振德之。 (振—賑) 3.子貢反。(反—返) 4.秋陽以暴之。 (暴—曝) 5.則市賈不貳。(賈—價)
课文字词
① 為:治,研究。 神農:傳説中的遠古酋長, 是“三皇”之一。相傳是他開始教人民耕種的,所 以叫神農。 言:學説。先秦諸子中有一派是“農 家”,認爲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從事耕作,天下就 會不治而治,因此假託神農之言主張“君臣並耕”。 許行即屬這一派。
② 滕(téng):國名,在今山東滕縣西南。 踵: 腳後跟,用如動詞。 踵門:足至門(依朱熹説), 走到門前。 文公:即滕文公,滕國的國君。
③ 廛 ( chán): 古 代 指 一 戶 人 家 所 住 的 地 方 。 氓(méng):從別國遷來的人。
返回
④ 與之處:雙賓結構。 與:給。 之:指 許行。 處:處所,這裏即指“廛”。
⑤ 徒:門徒,門人。 衣(yì):動詞,穿 衣。 褐(hè):粗毛編織的衣服,是當時 貧苦人的衣服。
【異體字】1.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氾—泛) 2.獸蹄 鳥迹之道。(迹—跡) 3.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 (煖—暖)
二、辭彙
【古今異義字】1.願受一廛而爲氓。(氓:自外地遷來的 民) 2.獨可耕且爲與?(獨:難道) 3.或勞心,或勞 力。(或:無定代詞,有的人) 4.五穀不登。(登:莊 稼成熟) 5.獸蹄鳥迹之道,交於中國。(中國:指中原 地帶) 6.國中無僞。(國:都城) 7.莫之或欺。(莫: 無定代詞,沒有人。或:句中語氣詞) 8.或相倍蓰,或 相什百,或相千萬。(或:無定代詞,有的) 9.或相什 百。(什:十倍。“十”在表示倍數或分數時常寫作 “什”) 10.子比而同之。(比:平列)
【詞類活用】
1.踵門而告文公。(踵:腳後跟,名詞用作動詞,意為“走 到門前”) 2.皆衣褐。(衣:名詞用作動詞,意為“穿”) 3.饔飱而治。(饔飱:名詞用作動詞,意為“自己做飯”) 4.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厲:形容詞使動用法,意為 “使……困苦”) 5.許子必織布然後衣乎?(同例2) 6. 許子衣褐。(同例2) 7.“許行冠乎?”曰:“冠。”曰: “奚冠?”曰:“冠素。”(冠:名詞用作動詞,意為“戴 帽子”) 8.是率天下而路也。(路:名詞用作動詞,意為 “奔走于道路”) 9.治於人者食人。(食:動詞使動用法, 意為“給人東西吃”) 10.益烈山澤而焚之。(烈:形容詞 用作動詞,意為“放火燒”) 11.而注諸海。(注:動詞使 動用法,意為“使……流入”) 12.而注之江。(同例11)
【同形異構詞語】1.雖然,未聞道也。(雖:讓步連詞, 即使。然:代詞,這樣) 2.又從而振德之。(從:動詞, 隨著。而:連詞,表順承)
三、語法
【句式】[一]判斷句:1.是亦聖人也。(主語:是; 謂語:聖人) 2.滕君,則誠賢君也。(主語:滕君; 謂語:賢君) 3.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 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主語: 冒號之前部分;謂語:天下之通義) 4.夫以百畝之 不易爲己憂者,農夫也。(主語:以百畝之不易爲己 憂者;謂語:農夫) 5.君哉,舜也!(主語:舜; 謂語:君) 6.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主語:物 之不齊;謂語:物之情) 7.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爲 僞者也。(主語:從許子之道;謂語:相率而爲僞者)
注释
他日,子夏、子張、子遊,以有若似聖 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①。曾子 曰:‘不可。江漢以濯之② ,秋陽以暴 之③,皜皜乎不可尚已④!’今也,南蠻 鴃舌之人⑤,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 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聞出於幽谷, 遷於喬木者⑥,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⑦。’ 周公方且膺之⑧,子是之學⑨,亦爲不善 變矣⑩。”
注释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僞①;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②,莫之或欺③。布帛長短 同,則賈相若④;麻縷絲絮輕重同⑤,則賈相 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 賈相若。”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⑥:或相倍 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⑦。子比而同之⑧, 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⑨? 徙許子之道,相率而爲僞者也⑩,悪能治國家 ⑪ !”
注释
“吾聞用夏變夷者,末聞變於夷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也①。陳良,楚産也②,悅周公、仲尼之 道③,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 或之先也④。彼所謂豪傑之士也⑤。子之 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之⑥。 昔者,孔子沒⑦,三年之外,門人治任 將歸⑧,入揖於子貢,相嚮而哭,皆失 聲⑨,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 居三年⑩,然後歸。
② 誠:副詞,確實、的確。 雖然:凝固結構,雖然如此。 雖:連詞,相當於今天的“即使”、“雖然”。 然:指示代 詞,如此。
③ 道:名詞,指許行所認爲的古聖治國之道。
④ 賢者:指古代的賢君。 並耕:一起耕作。
⑤ 饔(yōng):早飯。 飱(sūn):晚飯。“饔飱” 用如動 詞,做飯。 饔飱而治:指自己一面做飯,一面治理天下。
心⑨,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⑩;
治於人者食人⑪ ,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⑫ 。”
注释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①。洪水橫流②, 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 不登③,禽獸偪人④。獸蹄鳥迹之道⑤,交 於中國⑥。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⑦。舜 使益掌火⑧,益烈山澤而焚之⑨,禽獸逃匿。 禹疏九河⑩,瀹濟漯⑪ ,而注諸海⑫ ;決 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⑬ ;然後中國可 得而食也⑭ 。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 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⑮ ?
⑥ 倉廩(lǐn):糧食倉庫。 府庫:藏財帛的地方。
⑦ 則:連詞,那麽。 是:代詞,指“滕有倉廩府庫”這一 事實。厲:病。 厲民:使人民困苦。 自養:供養自己。
⑧ 惡(wū):哪裏。 惡得賢:哪裏夠得上稱爲賢君呢! 返回
① 褐是用未經紡織的麻編織成的衣服,所以不算是“織布然 後衣”。
⑥ 捆:砸。 屨(jù):麻鞋、草鞋。 捆屨: 即做鞋。編麻鞋、草鞋時要邊編邊砸,這樣 可以使鞋結實。 以爲食:以此爲生。
⑦ 耒(lěi):古代的農具,形狀像兩股叉。 耜(sì):鍬一類的農具。 之:動詞,去, 往。
返回
① 學:前一個“學”用如名詞,指原來向陳良學到的東西。 後一個“學”是動詞,學習。
注释
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①,五穀熟 而民人育②。人之有道也③,飽食、煖衣、 逸居而無教④,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 之⑤,使契爲司徒⑥,教以人倫⑦:父子 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敍, 朋友有信⑧。放勳曰:‘勞之來之⑨,匡 之直之⑩,輔之翼之⑪ ,使自得之⑫ , 又從而振德之⑬ 。’聖人之憂民如此, 而暇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