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研究5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⒈概念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⒉目的主要是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特征上的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衡量人群总体的健康水平;考核防治效果;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即抽样调查常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㈡目的和用途
⒈发现新的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病例报告常常是识别一种新的疾病或暴露的不良反应的第一线索,是监测罕见事件的唯一手段,常可诱导研究者去研究某种疾病或现象,如艾滋病的发现。对于病例报告的累积、监测能够提示一种新的疾病或流行的出现。
⒉阐明疾病和治疗的机制通过对罕见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实验室研究以及个别现象的详尽报告,可用来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机制。
⒌用于疾病监测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长期进行疾病监测,可以对所监测疾病的分布规律和长期变化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⒍其他描述性研究还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用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用于社区卫生规划的制订与评估、用于有关卫生或检验标准的制订以及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等。例如通过儿童发育营养水平的调查,有助于当地卫生部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⒊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利用普查或筛检等手段,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例如,1972年~1974年我国江苏省进行的三次麻风病全民普查,发现了大量早期麻风病人,并及时进行了早期治疗,对控制麻风病的流行、降低麻风畸残发生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⒋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描述性研究可以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如定期在某一人群中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有关暴露与疾病的资料,通过这种动态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可评价某些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例如对某地区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前后的乙肝患病率调查,通过比较可以评价接种效果。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科研方法,它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总结,来揭示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描述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描述和总结,来揭示事物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
它不涉及因果关系的分析,而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总结,来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因此,描述性研究方法常常用于对事物的现状、特征、趋势等进行研究。
其次,描述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客观、准确、全面。
在描述性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客观地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确保描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描述性研究方法还要求研究者能够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揭示其规律和特点。
描述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描述和总结,来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在经济学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描述和总结,来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在自然科学领域,描述性研究方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对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来揭示它们的生态规律和特点。
描述性研究方法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明确所要描述和总结的事物;其次,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式进行;然后,对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出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客观、准确、全面的描述和总结。
总之,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描述和总结,来揭示其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
它具有客观、准确、全面的特点,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描述性研究
果聯繫
二 研究設計與實施
➢ 明確調查目的和類型 ➢ 確定研究對象 ➢ 確定樣本量和抽樣方法 ➢ 資料的收集 ➢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 常見偏倚及其控制 ➢ 研究的優點與局限性
研究類型
計數資料樣本大小估計公式
n
Z2 pq d2
s: 標準誤 p:某病患病率 q =1-p
例題
➢ 研究愛滋病病毒陽性者自殺未遂
如果 p=13%,
或者d=0.1, 或者α=0.01 ,N會怎樣變 化?
➢ 設愛滋病病毒陽性者終身自殺未遂率p =23% =0.23,則q =1-p =1-0.23= 0.77
d=0.2p =0.046 α=0.05
偏倚產生原因
➢ 主觀選擇研究對象 ➢ 任意變換抽樣方法 ➢ 調查對象不合作或因種種原因拒絕參加 ➢ 調查到的對象均為倖存者,無法調查死亡者 ➢ 回答不准確或回憶不清 ➢ 調查偏倚 ➢ 測量誤差
偏倚的控制
➢ 嚴格遵照抽樣方法要求,確保隨機化原則 ➢ 提高研究對象的依從性和受檢率 ➢ 正確選擇測量工具和檢測方法 ➢ 培訓調查員,統一標準和認識 ➢ 做好資料的復查復核工作 ➢ 選擇正確的統計分析方法,辨析混雜因素
資料整理
➢ 數據清洗:核對原始資料、邏輯檢錯(如最大 值、最小值等)、缺失資料可以考慮用平均值 替代,不能使用的資料堅決剔除
➢ 數量化:二值變數用0、1表示;等級資料從小 到大賦值;數值變數用原始數據
➢ 分組:用數值標識
描述性統計分析
➢ 一般特徵描述: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民族、 職業等;病例的疾病特徵等。多採用平均數、 標準差、構成比等指標。
描述性研究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
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
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
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
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
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
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
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
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
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
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
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
(5)进行具体的预测。
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
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
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
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
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
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最基本的的研究方法。
它往往是病因不明疾病病因探索的起点。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概述一、 概念描述性研究是利用专门设计调查的资料或已有的资料,按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即三间分布的特点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
为进一步建立病因假设和病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中是基础的步骤。
二、 描述性研究的种类主要有病例调查、暴发研究、生态学研究和现况调查等。
(一) 病例调查病例调查——又称个案调查,是指对个别病例或相应的个体及周围环境进行调查。
(二) 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以群体为单位。
生态学研究是从许多因素中探索病因线索的一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提供信息的不完全性。
可以说是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三) 现况调查(详见第二节)三、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1、社区诊断: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该社区人群的分布及其特征。
调查和评价该社区的某些疾病。
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
2、描述和分析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的病因研究和危险因素研究提供线索。
3、通过比较实施疾病防控对策前后的资料,为评价其效果提供基础信息。
第二节 现况研究概述一、 概念现况研究(调查)——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
现况调查因为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患病率调查。
又因现况调查在某一时点收集的反映该时点的暴露或疾病情况。
——又称为横断面研究。
现况调查主要用于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二、 现况研究的目的(一)掌握人群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历史与典型范例
▪ 上世纪50年代:吸烟与肺癌( Doll与Hill )
▪ 上世纪60年代:早孕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 腺癌
实例1.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 Doll与Hill于1948~1952年进行研究。从伦敦20所医院及其 他几个地区选取确诊的肺癌1465例。每一病例按性别、年 龄组、职业等配一个非肺癌对照。调查两者吸烟暴露情况。
➢ 筛检疾病的危险因素,保护高危人群 ➢ 早诊断、早治疗,保证良好预后 ➢ 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实施筛检的条件
▪ 筛检试验必须安全可靠,有较高真实性和可靠性 ▪ 筛检试验可行,效益显著 ▪ 筛检试验应快速、简单、方便、价廉、易被接受 ▪ 针对的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有确诊和治疗方法 ▪ 疾病有较长潜伏期或可识别的临床前期症状、体
▪ 普查▪Βιβλιοθήκη 抽样调查普查▪ 定义
➢ 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所有对象进行调查。
➢ 符合地理、生理特点的所有对象
普查
▪ 目的
➢ 了解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 了解人群健康水平 ➢ 确定正常生理值范围 ➢ 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 评价卫生服务利用率和效果
普查
▪ 应遵循的原则
➢ 所适用疾病应有明确诊断标准,且易于诊断, 有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联合试验
▪ 并联试验,又称平行试验,可提高灵敏度, 减少漏诊,阴性预测值高(乳腺癌筛检)
▪ 串联试验,又称系列试验,可提高特异度 和阳性预测值(尿糖、餐后2h血糖)
▪ 混合试验,根据指标性质和质量,综合使 用并联和串联方法
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可用于收集数据并提出结论。
它使研究人员能够对现有状况、群体或社会进行调查。
描述性研究不涉及任何解释或推测,只是通过观察客观事实和现象来描述情况。
这一方法有助于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允许研究人员了解实际情况。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特征包括:机样本,其中被调查者的数量可能
会有很大的不同;收集数据,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收集数据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由于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推断,所以收集到数据时不需要先假设;观察性数据,这可以包括视频录像,图片等。
要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
研究人员还必须确定哪些变量对数据的分析至关重要,并设计相应的量表以进行数据采集。
接下来,收集有关研究变量的信息,包括定量和定性数据。
量表可以采用问卷、访谈或其他形式。
收集完数据后,研究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客观结果。
描述性研究具有许多优点。
它不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此外,描述性研究有助于识别变量和研究,并开发出有关变量的理论。
然而,描述性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不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它不能实现因果分析。
其次,这种方法不适合所有的研究。
有时候,实验和其他研究方法更加有效。
总之,描述性研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可用于收集数据和描述实际情况。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客观的结果,但也有一
些局限性,因此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来决定使用哪种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先应说明样本的代表性,应答率等情况。 估计偏倚及其来源、大小、方向和调整方法。
21
(五)种类
1.普查和筛检:
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进行 调查称为普查(census)。
筛检(screening)可看作普查的一部分。
2.抽样调查:
是指从某个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原则抽取 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样本)进行调查,并将 其结果推论到总体。 现况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及估计疾病发展趋势
(五)局限性
生态学研究只是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或 “生态偏倚”(ecological bias) 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
1.缺乏暴露与疾病联合分布的资料; 2.缺乏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的能力; 3.相关资料中的暴露水平不是个体实际值。
3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 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其它流 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用途: 1.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2. 用于探讨病因,提供病因线索。
4
主要信息来源:
1. 常规收集的数据;
2. 特殊调查资料。
类型:
1.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2.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 3.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
(1)对象:高危人群、暴露人群或职业人群、
有代表性人群、实施预防或治疗措施的人群。
(2)方法: 普查、筛检、抽样调查 (3)样本大小: (见后)
18
4.资料的收集 (1)确定研究变量:
人口学资料 、疾病指标 、相关因素
调查表(又称问卷,questionnaire):
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工具。
描述性研究
健康状况的分布,并研究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 的关系的一种调查方法。
★ 又称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也称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二、现况研究的目的
(一)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二)描述某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 联。 (三)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四)确定高危人群
★ ★
又称描述性流行病学 利用已有的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 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绘、叙述疾病或健康 状态的分布情况
★ ★
流行病学研究基础 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常规资料分析、随访研究
第一节 现况研究
一 二 三 四 五
概 念 目 的 特 点 种 类 设计与实施
一、概念
★ 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某病或
2.要抽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 就必须
遵循随机化原则 样本大小适当的原则。
(1)随机化原则 是指整个研究人群中的每一个单位(可 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人的集合体,如 学校、连队、班级或居民委员会等)被 选入样本的概率相等。
(2)样本大小适当的原则 是指样本应达到一定数量, 样本过 小时可能所抽出的样本的代表性不够; 样本过大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工 作量过大, 容易因调查不够细致而造成 偏倚。
3)患病率很低疾病的样本含量估计 按泊松分布期望值的可信限进行估计。 例如: 某地的肝癌患病率估计为20/10万,欲对 该地的肝癌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问应抽多少 人? 如果随机抽1万人,按估计的患病率计算, 可能发生2例病人。参考Poisson分布可信限 表,期望值为2的90%可信限下限为0.355,上 限为6.30。
(2)样本含量的计算 1)计量资料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二)种类
1、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2、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调查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或某种特征的某一时间的 特征。 3、纵向研究(prospective study)或随访监测研究
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观察疾病或某种特征在人群 及个人中的动态变化。 4、常规资料(历史资料)的描述分析
•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随机抽参数与方差估计公 式适合于系统抽样;
• 当总体内部存在周期性分布问题时,不太适合用 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如年龄、性别、 职业、教育程度等)分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 行随机抽样。
①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如每层均抽出10%的 研究对象,称为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一、概述
(一)概念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 述性流行病学:群中通过在特定人收集、归 纳、整理资料及数据处理等客观地描述疾病、 健康或有关卫生事件在时间、地点和人群方 面的分布信息,向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流行 病学家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样本个体可能高度分散,访问这些样本对象将非常 费时费钱;
◆总体中某些亚人群有可能全部未被抽取。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 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 在单纯随机抽样难以办到时,可以应用系统抽样;
• 与单纯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所抽取的样本更 能规律地散布于整体之中,因此更有代表性;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对所研究对象的特征、功能、关系等进行描述和总结,而不是去分析其原因或进行控制变量试验。
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下面将介绍描述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步骤以及优缺点。
首先,描述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描述性研究方法的目的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总结,而不是去分析原因或验证假设。
因此,它通常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关系等进行分类、统计和描述。
2. 描述性研究方法注重客观真实的数据,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收集和分析。
这样可以通过统计指标和数据来传达研究结果,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 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的是现象本身,而非对其进行干预或改变。
因此,研究者通常是通过观察、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来获得数据,进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
其次,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目标明确:明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确定所要研究的特征、功能、关系等。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面谈、实验等方法收集所需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
3. 描述和总结: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统计指标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总结,如使用均值、方差、频率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4. 结论和讨论:根据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结论和讨论,解释特征、功能、关系等的含义和可能影响。
最后,描述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缺点:优点:1. 描述性研究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准确的描述,有助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问题。
2. 描述性研究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研究结果,提供基础和参考,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3. 描述性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推广性,可以为社会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缺点:1. 描述性研究方法虽能揭示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关系,但无法提供原因和机制解释,无法深入分析问题的发生原因和内在机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目的和用途
1.描述疾病或健康分布 2.发现病因线索 3.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5.进行疾病监测 6.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健康水平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二)现况研究的种类
1. 普查(census) 2.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3)适于个体的暴露剂量无法测量的情 况。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4)适于群内研究因素变异范围小,难于 测量其与疾病关系的情况。
(5)适合于对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 (6)可估计某种疾病发展的趋势(生态趋
势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四、优点和局限性
2.局限性
(1)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2)缺乏暴露与疾病联合分布的资料 (3)混杂因素往往难以控制 (4)相关资料的暴露水平不是个体实际
一 概述
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是按 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时点或短 时间内,通过普查、筛检或抽样调查 的方法,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 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 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相 关因素的关系。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现况研究的特点 1.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适用于暴露因素不易发生变化的研究 3.适用于暴露因素后期累积作用的观察
二 设计要点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
情况来选择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4.确定研究变量和制定调查表
确定研究变量:
(1).定义研究因素:
“概念定义”: “执行定义”:
(2).设定测量尺度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制定调查表: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描述、总结和解释数据来分析现象
的研究方法。
它旨在描绘事物的现状和特征,而不是探究其内在规
律或因果关系。
描述性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
学等领域,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现象和现实情况。
首先,描述性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侧重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者会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
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
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现状,为后续分析和解释奠定基础。
其次,描述性研究方法注重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研究者在
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时,需要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数据
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
和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描述性研究方法还注重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研究者需
要通过统计分析、图表展示等方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
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解释,解
释数据背后的含义和现象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
总的来说,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数
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的
特征和现状。
在实际研究中,描述性研究方法常常与其他研究方法
相结合,共同为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现象和现实情况,为问题的解决和决策的制
定提供科学依据。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描述和总结一个特定领域或现象的特征和特点,而不是推断或解释它们。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数据来获得定量或定性的信息。
下面将对描述性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总结一个特定领域或现象的特征和特点。
这种方法不涉及因果关系或者推断,只是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描述和总结。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描述某种疾病的发病率、症状和治疗情况等。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描述人们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
其次,描述性研究通常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数据来进行。
这些数据可以是已经存在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观察数据等。
描述性研究可以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比如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也可以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比如对文本、图像或视频进行内容分析。
最后,描述性研究的结果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的报告。
这个报告通常包括关于研究对象的特征、特点、趋势和变化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了解和认识研究对象,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此外,描述性研究的结果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学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研究对象的信息。
总之,描述性研究是一种用于描述和总结一个特定领域或现象特征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数据来获取信息,不涉及因果关系或推断。
描述性研究的结果是一个对研究对象详细描述和总结的报告,可以为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研究对象的信息。
5结论性研究:描述性研究——问卷调查
量表
比较量表
非比较量表
配对 等级 常量和 Q分类 连续评分 分项评分 比较 顺序
Likert 语义差异 Stapel
GH-20
比较量表(定序)
• 配对比较量表:口味测试 • 等级顺序量表:品牌排名 • 常量和量表:属性重要程度 • Q 分类量表:大堆分类
GH-21
配对比较量表
Jhirmack
• 样本量的确定:
–均值法:美 232-236 –比例法:日 200-203
• 经验:200-300;500-1000;1000-3000
GH-34
实例
X
性别、小组序
号、商店类型
XX XXX XXX
等级、公司排 名、社会阶层
温度、态度(0 不代表没有)
X 重量、年龄、 收入、销售额
GH-17
运动员号码 获奖名次
完成
7
8
3
完成
第3名 第2名 第1名
0-10的表现评分 8.2 9.1 9.6
所用时间(秒) 15.2 14.1 13.4
GH-18
量表技术: 比较量表和非比较量表
GH-31
抽样方法
• 抽样技术的分类 美 P217-222, 日 P234-243
– 非概率抽样:便利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 样;滚雪球抽样
–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 抽样;整群抽样
GH-32
问卷调查实施
确定样本量
GH-33
确定样本量
• 样本量:
–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实验法 vs.调查法
用公布。
GH-28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实施: 抽样和样本量
GH-29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概念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常规检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
是流行病研究工作的起点。
类型描述性研究常见类型主要有:现状研究(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比例死亡比研究等。
特点1.横断面研究/现状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prevalence study)在特定时间点与特定范围内,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并描述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因素的分布特点。
(2)研究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或建立病因假设。
(3)疾病监测(4)确定高危人群(5)建立某些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即全面调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查。
目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确定一个人群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
优点:①理论上所有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时治疗(三早)。
②无抽样误差。
缺点:调查质量不高,效益不高,费用高。
应用条件:疾病患病率高、检测方法简便、又有效的治疗措施、足够的人力等。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人群进行调查,根据样本的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
样本要有代表性:抽样随机化、足够样本含量。
抽样方法包括随即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
非随机抽样: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对象进行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 指连续观察一个或多个人群中平均暴露 水平的改变和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的变化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心血管病趋热监测方案从1984~ 1993年,包括27个国家、39个中心、113个报告单位 和1300万人口。 其主要目的是测量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趋势,并将其 与危险因素的变化,卫生保健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起来 分析。这就是著名的MONICA方案。 我国北京心肺血管中心1984年正式参加这个方案。北 京市7个地区70万自然人群,通过三级心血管病监测网 进行监测。就一个人群来讲,属于单组时间趋势研究; 就整个MONICA方案来讲,则属于多组时间趋势研究。 根据MONICA协作组和北京心肺血管中心已经报告的部 分结果来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与某 些危险因素的变化,例如吸烟率、血压的平均水平、血 清胆固醇水平等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不仅再次 说明了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等为心血管病的危 险因素;同时明确地提示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人们 可以按计划采取行动,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
(五)生态学研究的优点
1、生态学研究常可用常规资料或现成资料进行研究, 因而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以很快得到结果。 2、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生态学研究优于其他研究方 法,甚至目前只能用生态学研究方法进行。 3、对人群干预措施的群体评价,生态学研究更为适宜。 4、生态学研究最显著的优点是在所研究的疾病病因不 明,方向不清楚时,它能提出病因线索供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用途
1.目的:A、产生或检验病因学假说; B、评价人群干预措施可用于探讨某些环境变量与人 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C、评价人群干预措施效果; D、用于疾病监测。
(三)研究类型
1.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
3.分析资料
比较不同人群组的特征,进行生态比较研究,观察疾 病与有关暴露之间的联系;亦可作生态趋势分析,观 察不同人群组的特征的变化及疾病的变化之间的联系。 此外,由于所分析的各人群人数可能有很大不同,因 而各人群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不同,因此,在作相关 和回归分析时,常需进行人数标化(加权分析)。
评价社会设施、人群干预以及在政策、法令的 实施等方面的效果。 如:美国颁布使用摩托车头盔有关法令后,仅 从一个摩托车手研究其防止意外事故效果,难 下结论,但在美国各州观察执行该法令的效果, 可发现那些骑手执行法令佩戴头盔的州较那些 不遵从该法令的州其死亡危险和发生意外事故 的危险要明显低。从而可以判断该法令有效。
这种方法系比较在不同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 亡率的差别,了解这些人群中某些因素的出现率 并同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对比看是否一致,从 而为探索病因找到线索。
例如,通过生态比较研究发现:
①大肠癌在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常见。这促使人 们考虑饮食习惯和环境污染是否与大肠癌发病有关。 ②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性别比接近1。这提示有 关的暴露在男性和女性中应是相近的;并再次提示与 饮食和环境暴露的联系。 ③大肠癌的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这提示某些危险因 素在城市比农村更为普遍,因此工业活动导致的环境 污染应考虑可能为与大肠癌有关的因素。
(四)研究步骤
1.确定研究人群
根据具体情况,研究人群可大可小;可以是不 同行政区或地理区域的全部人群,也可以是由 其中不同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宗教和社 会经济地位的人群所组成。 确定研究人群时必须考虑到能否收集到有关研 究人群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有关暴露的资 料。
2.收集资料
以群体为单位收集资料。例如,若以全县为基本观察 和分析单位,可以从各县的统计资料中得到有关人口 学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如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 构成,家庭平均收入,成年人受教育情况,人口密度, 各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城乡人口的比例,各种职业 人口的比例,烟、酒的人均消费情况以及环境情况等 资料;从卫生当局可以收集到不同年龄组各种疾病的 发病率、死亡率、各种疫苗接种情况,动物传染源和 媒介昆虫消长的资料。在作生态趋势研究时,还可以 收集有关疾病时间趋势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