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册) 修订版 马工程第16章
马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下 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 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货币政策的 扩张性或者收缩性的变动可以反映在LM曲线的移动上。
r
产生了过度货
币供给,资产市 场的迅速调整
r0
使得均衡点迅 速向下移动到
r1
E`点
O
初始均衡点E0
LM
E0
E1
LM1
IS
E`
Y0
Y1
Y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使LM曲线由LM移
• 李嘉图等价原理
政府通过借债筹资和征税筹资是相同的, 政府债务并不能产生短期刺激总需求 的效应。 消费者是向前看的, 他们的支出不仅基于其现期收入, 而且还基于其预期的未 来收入。 政府通过借债为减税筹资, 消费者现期收入虽然增加, 考虑到未来政府需要增 税来偿还债务, 估计未来收入会减少, 于是会把目前收入增加的部分储蓄起来, 以备将来缴税, 从而消费者目前的消费支出并未增加。
– 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 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 只能依靠 财政政策, 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 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 古典主义极端
– 古典情况下,货币数量的一定变化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达 到最大限度。
– 如果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当中央银行采取增加货币供应
➢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指国家关于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 而应以 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 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 的的理论。
• 理论思想:不能机械地运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 对待赤字和预算盈余, 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 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②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③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④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⑤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⑥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⑦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⑧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②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③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④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_马工程重点教材_第16章
知识回顾
利率 r
均衡利率
LM
Ⅰ Ⅱ
Ⅳ
此时,产品和服 务市场与实际货 币余额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水平。
Ⅲ
IS
均衡收 入水平
总收入/ 总产出 Y
宏观调控如何创新和完善?
实现宏观调控有度,需要健全财政、货币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财政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机 制,主要包括: 失业保障机制、农产品 价格维持制度和所得税税收体系。 (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政府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行驶 后,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可简单归结为 “逆经济风向”行事。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功能财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测度指标:充分就业预
教学难点: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效应;货 币政策效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
目标及关系 财政政策
政策工具
自动稳定与 斟酌使用
政策效应
本章知识结构 IS-LM分析
货币政策
政策工具
存款创造和 货币供给
政策效应
IS-LM分析
混合政策 供给管理
局限性
收入政策和 人力政策
协调使用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 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 第五节 本章评析
教学重点:财政政策的工具、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 效应。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PPT课件
.
24
第三节 国际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生产法 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
二、支出法 Y=C+I+G+(X-M) 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
三、收入法 Y=C+S+T
.
25
二、支出法
GDP等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由前面定 义的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 (1)居民消费支出C (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 (3)政府购买G (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 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 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C+I+G+NX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
.
2
长期增长
周期波动
Y
Y*
Y
时间t
.
3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
(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说明
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
(2)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
(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
接税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0元,,但企业
收入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
.
29
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
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 (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 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 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 所以: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 府对个人的转移=个人收入PI
二、GDP的定义:P428
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
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㈠选择题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通过()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增加B.减少C.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答案:1.C 2.B 3.A 4.B 5.B 6.A 7.C㈡问答题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 ,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会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第16章经济增长一、名词解释1.资本深化答:资本深化是相对“资本广化”而言的,是指以超过劳动力增长的速度积累资本。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以一定的比率增长,但是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
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人均占有资本量增加,即资本-劳动比率上升。
资本广化与资本深化一般是同时进行的,难分彼此。
资本深化一般意味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进步。
纯粹的资本广化则没有什么技术进步。
2.总量生产函数答:总量生产函数是指经济社会的最大产出与总就业量、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任何增长理论的出发点。
假设总产出通过两种投入要素生产出来,资本和劳动,那么总量生产函数为:Y=F(K,N)。
Y表示总产出;K表示资本——经济中所有机器、工厂、办公楼和住宅之和;N表示劳动——经济中的工人数量。
函数F为总量生产函数,表示给定资本和劳动数量时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出。
总量生产函数F自身依赖于技术状态。
具有更为先进技术的国家要比只具有简单技术的国家在投入同样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出更多。
3.索洛剩余答: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教授的早期著名研究,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
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
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ΔA/A=ΔY/Y-αΔN/N-βΔK/K。
式中,ΔY/Y为总产出增长率,ΔN/N为劳动的增长率,ΔK/K为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ΔA/A为索洛余量。
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那么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就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二、判断题1.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会带来稳态时人均产出水平和增长率的上升。
()【答案】F【解析】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下降会提高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从而会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但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对于稳态时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没有影响。
《西方经济学》 第十六章 chapter16 课件 PPT
3、汇率制度
•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本国货币与 别国货币汇率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波动。 • 浮动汇率制则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官方汇 率,而听任其随行就市地波动。 • 又分成“肮脏的浮动”和“清洁的浮动”。 • “肮脏的浮动”是政府有管理的浮动,因为 政府可以高抛低吸,公众却不能享有同等的 机会,所以是“肮脏的”。 • “清洁的浮动”的汇率完全随行就市,政府 不予管理。
3、决定开放的因素
• 自然资源的赋予情况 • 经济发达程度 • 经济结构的差异 • 历史传统 • 经济政策以及其他政治文化因素
4、国际收支平衡表
• 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全部经济文化
往来所形成的货币收支的总和。 • 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编制成表格。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科目为: • 经常项目--- 商品、劳务、国际间单方转移。
国内总需求变动和出口变动的影响
• 1)国内总需求的变动 AD Y 进口M 贸易收支恶化(贸 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 反之。 • 2)出口的变动 出口X AD Y 进口M , 因为边际进口倾向小于1,出口X >进口M , 贸易收支改善(贸易收支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 资本项目--- 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
• 官方储备项目--- 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
• 错误与遗项
二、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需求---国民经济均衡
1、绝对优势原理---- 英国的 亚当-斯密 (1776年《国富论》)。两国相比,出口 效率高的产品,进口效率低的产品。
围绕列昂惕夫之“谜”的争
论,由此引起人力、技术、管理
新要素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16章
动带来影响 (二) 法定准备金率 (三)再贴现率 • 辅助性措施 • 信用控制、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给的效果
联邦货币政策措施
机制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购入 公开市场售出
准备金增加 准备金减少
再贴现率
贴现率降低 贴现率提高
准备金惜贷成本降低 准备金惜贷成本增加
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降低 法定准备金率提高
货币乘数增大 货币乘数减小
货币供给变化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二、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
• 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 居民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 备金+银行系 统的库存现金+居民手持现金 • 货币乘数,对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的衡量 •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工具 – 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效应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一)政府支出
•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级政府的支出总和。包 括两个部分:一是政府购买,二是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等。
(二) 政府收入
• 政府通过征税、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使用 者进行收费以及金融市场借债(发行公债) 等方式获得政府收入。
政策配合
收入
利率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案V2.0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教案成都理工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创新团队2020年3月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教学目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表现,而总体经济表现需要用一系列重要指标来解释说明。
刻画总体经济表现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总产出或总收入,因此,在对宏观经济运行展开理论分析之前,首先对有关总产出或总收入的指标在统计学上进行了界定。
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了解宏观经济表现的指标。
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知宏观经济领域诸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总量指标。
掌握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掌握价格水平及其衡量方法,掌握失业的类型,理解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一至四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用支出法对GDP进行核算。
2.为什么GDP核算在折旧上面包括重复计算。
3.各种投资之间的关系。
4.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5.自然失业率。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导入案例:1.斯蒂格利茨: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的统计之内。
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饪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GDP。
2.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和美国学者洛文斯在他们合著的《四倍跃进》中对GDP在衡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是提出了诘难。
他们生动地写道:“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
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
‘好极了’。
GDP说。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做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
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②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③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④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⑤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⑥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⑦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⑧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②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③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④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70407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给的效果
联邦货币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购入 公开市场售出
再贴现率
贴现率降低 贴现率提高
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降低 法定准备金率提高
机制 准备金增加 准备金减少 准备金惜贷成本降低 准备金惜贷成本增加 货币乘数增大 货币乘数减小
货币供给变化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外来冲击的
反应 第五节 本章评析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 财政与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运行上的效果 ? 政府是否应平衡其预算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借鉴
? 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借鉴 ? 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运用的借鉴
谢 谢!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工具 – 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效应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一)政府支出
?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级政府的支出总和。包 括两个部分:一是政府购买,二是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等。
(二) 政府收入
? 政府通过征税、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使用 者进行收费以及金融市场借债(发行公债) 等方式获得政府收入。
? (一) 充分就业 ? 凯恩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 现代货币学派 :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二) 稳定物价 (三) 经济增长 (四) 国际收支平衡
西方经济学下册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
➢ 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现在构建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
= (, )
AN称为有效劳动
• 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s(
)-(
+ + )
稳态及其条件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稳态的定义
意味着包括资本存量和产出在内的有关内生变量将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
➢ 如果使资本存量K 和知识E 都翻一番,根据以上关系式和假定可知,这
时经济中两个部门的产出也都翻一番。
➢ 在不假设生产函数中有外生变动的情况下引起长期增长。
第五节 增长核算
增长核算方程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增长核算
增长核算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它将观测到的总产出(GDP)增长分解成几
部分,而各部分分别与各要素投入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变化相关。
• 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
•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 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这就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
•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
• 社会储蓄函数为 = sY ,s为储蓄率
思路
先论述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再论述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模型的构建
增长核算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增
长
核
算
方
程
增 长 的 经 验 估 算
经 济 增 长 因 素 分 析
主要内容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新古典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增长核算
2024年度-西方经济学马工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 的反应程度。如果价格 变动百分之一导致需求 量变动大于百分之一, 则称需求富有弹性;反 之则称需求缺乏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 的反应程度。如果价格 变动百分之一导致供给 量变动大于百分之一, 则称供给富有弹性;反 之则称供给缺乏弹性。
弹性的应用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 分析税收归宿、制定价 格策略、预测市场变化
14
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 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 组合,使得花费在所有商品上的最后 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剩余
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 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 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它衡量了消费 者在购买该商品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 程度。
供给的影响因素
价格、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生产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供给曲线则是将不同价 格下的供给量在坐标图上描绘出来的曲线。
9
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均衡价格的概念
均衡价格是指市场上供求力量相等时的商品价格, 即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6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Chapter
17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 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产函数的类型
线性生产函数、二次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等。
生产函数的图形表示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及其在生产要素平面上的移动。
18
西方经济学(下册)-修订版-马工程第16章ppt课件
.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政府收入
– 政府通过征税、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使用者进行收费以及金融市场借 债(发行公债)等方式获得政府收入。
– 税收
• 政府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标准, 凭借手中的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从个人和企 业中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 其中,支出乘数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较稳定,挤出效应 的决定性因素为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工具 –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 – 货币政策效应 – “相机抉择”和“规则”之争
.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
• 公开市场业务
r
产生了过度货币供 给,资产市场的迅速
调整使得均衡点迅 r 0
速向下移动到E`点
r1
O
初始均衡点E0 E0
LM
E1
LM1
IS
E`
Y0
Y1
Y
.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使LM曲线由LM移
至LM1
利率下降提高了 总需求, 从而导致 存货减少,企业增 加投资, 使产出和 收入增加。 均衡 点沿LM1曲线向 上移动到E1
– 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
第三节 货币政策
• 古典主义极端
– 古典情况下,货币数量的一定变化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达到最大限度。 – 如果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当中央银行采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性政
策时,垂直的LM曲线就会向右移动, 收入水平增加。
r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后,
LM向右移动到LM1, 国民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16章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16章 宏观经济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2]
1.自动稳定器[2] 第一,自动稳定器的概念
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 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 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16章 宏观经济
第二,功能财政的基本思想 若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政府
要不惜出现赤字来实行增支减税的扩张性财政政 策;若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政府有责任减支增税, 宁肯增大盈余也要实行紧缩性政策。总之,功能 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 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 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 确制定和实行。 --这种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是对预 算平衡思想的否定。目标与手段。 --特别是对于财政赤字,凯恩斯认为:
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 需求的管理方面即“需求管理”。凯恩斯主 义者认为,当总需求水平过低时,政府应刺 激总需求;当总需求水平过高时,政府应抑 制总需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需求管理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16章 宏观经济
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2]
1.功能财政[2] 第一,功能财政的含义
充分就业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具有一致性。
4.国际收支平衡 视频\贸易逆差-财经视频-新华08.asf 视频\贸易逆差-财经视频-新华08.txt 资本项目——资本的流入与流出。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6章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一) 自动稳定器 • 系统本身存在减少对国民收入冲击和干扰的 机 制,主要包括: 失业保障机制、农产品 价格维持制度和所得税税收体系。 (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政府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行驶 后,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可简单归结为 “逆经济风向”行事。
政策配合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收入 不确定 增加 减少 不确定 利率 上升 不确定 不确定 下降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
– 人力政策 – 收入政策 – 指数化政策
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
图16-3 财政政策的效应
为什么要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
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 是为了分析有 哪些因素会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 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 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LM曲线比较陡峭时就会这样),或 利率海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 坦时就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 政策效果较小,反之则反是.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 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事:使 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 支出乘数较大,边际税率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 斜率较大的因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 为敏感),都是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比 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 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 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 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则反是.可见,通过分析IS 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 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 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效应
• 政府变动收支后对社会经济活动如就业、产出等产生的有效作
10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自动稳定器
–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对国民收入冲击和干扰的 机制。主要包括: • 失业保障机制
– 经济出现衰退, 失业人数增加, 更多居民具备申请失业救济 金的资格, 政府对失业者支付的津贴或救济金就会相应增 加。可以抑制人均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的不同主张
• 凯恩斯主义:短期稳定 • 现代货币主义:保持长期价格稳定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选择必须考虑经济运行周期 的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促进增长,增加就业
6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所得税税收体系
– 经济衰退, 人们的收入减少, 其支付的所得税随之减少, 有 助于减缓可支配收入的下降。
11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政府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行驶后,斟酌使用的 经济政策,可简单归结为“逆经济风向”行事。
– 实际上就是政府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 政赤字, 将年度财政收支平衡变为整个经济周期的财政平 衡。缺点是不灵活。
•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 • 短期直接影响是刺激消费支出,导致更高的产量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低的失业
。长期会引起国民储蓄减少, 从而减少产量。
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李嘉图等价原理
• 政府通过借债筹资和征税筹资是相同的, 政府债务并不能产生短 期刺激总需求的效应。
• 消费者是向前看的, 他们的支出不仅基于其现期收入, 而且还基于 其预期的未来收入。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 充分就业
广义的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都
• 凯恩斯:不存在“非自愿”失有机业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状
• 现代货币学派:总失业率等于态,自即然劳失动业力率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
• 稳定物价
利用的状态。 稳定物价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使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某狭 经一义 济时上 增期是 长内指 是的总指一失在般业一物率个价等较水于长平自时保然间持失跨相业度对 率 的 内 的国的 稳 一 持际状 定 国 续收态 。 人 增支。 均 加平产 。衡出是(指或采人取均各收种入措)施水纠平 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
小; – LM 曲线的斜率影响: – 对于正常IS 曲线的既定变动, LM 曲线越平缓, 财政政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外来冲击的
反应 第五节 本章评析
2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用以及相应的反应。从IS-LM 模型看, 指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
动的影响。财政政策效应即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图16-3 财政政策的效应
16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效应
• 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 斜率。
– IS 曲线斜率影响: – LM 曲线不变时, IS 曲线的斜率越小, 财政政策效应越
• 功能财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测度指标: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13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赤字和公债
– 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通常做法是借债或者出售政府 的资产。
• 政府可以向央行借债、向公众借债。两种方法对宏观经济的影 响效应不同的。前者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 对于债务融资效应的争论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工具 • 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效应
7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 政府支出,包括:
– 政府购买
• 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产品、服务及资本品而形成的开 支。
– 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 转移支付是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的资 金。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 政府支出方式还包括政府补贴。即政府为了调整各种商品 价格或生产所支付的开支。
8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政府收入
• 政府通过征税、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使用者进行收费以 及金融市场借债(发行公债)等方式获得政府收入。
• 税收
• 政府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标准, 凭借手中的政治权力强制地、无 偿地从个人和企业中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 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 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产品和进口税 以及公司税。
9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公债
• 政府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对公众的债务。 • 特点:
• 债务人是国家, 而债权人是公众, 双方并不是处于对等的地位; • 属于一种国家信用, 其基础是以国家的税收支付能力为保证的; • 清偿不能由债权人要求法律强制执行; • 发行的信用是国家的政治主权和国民经济资源, 所以公债发行不需要提供担保。
4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
• 一致性与互补性
• 矛盾与冲突
“米德冲突”及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
米德冲突:当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 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
5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危机, 引起对 补偿性财政政策的质疑。
12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指国家关于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 而应以充 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 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的 理论。
• 理论思想:不能机械地运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 对待赤字和预算盈余, 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 算赤字和预算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