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三道防线模型
典型的三道防线组织架构图的图解
下图是前些年我们对典型的三道防线组织架构图的理解
在国际上,也有跟国内“三道防线”提法相对应的概念,即Three Lines of Defense,也可以直译为三道防线。
即第一道防线是Risk Owner (风险所有方),也是指业务单元或部门;第二道防线是R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 前些年在风险管理理论还不太成熟时,也有称第二道防线是Risk Control and Compliance(风险控制与合规);第三道防线是Risk Assurance(风险保证),主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
“三道防线”的概念到底是中国人先提出的还是国际上先出现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如果是国际上先出现的,中国的三道防线的概念的提出是否是借鉴了国际经验,现在还不好下定论。
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
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信息安全是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中的一大难题,企业要保证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受攻击,就必须按照规范管理来筑建防护体系,而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就是一种基于最佳实践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分步骤的方式介绍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
第一步:制订策略在开始建立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之前,企业需要制订一份针对自身情况的安全策略。
这一策略应该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及其重要性、相关法规要求、存在的安全威胁以及整个安全规划的目的等。
第二步:第一道防线(边界防护)第一道防线是整个安全规划的第一步。
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系统之间的分离和安全访问的实现。
其中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路由表的设置以及防火墙、IDS、IPS等边界设备的应用等。
第三步:第二道防线(系统隔离)第二道防线需要考虑的是信任的实现。
企业在此步骤中应该针对各部门制定不同的系统访问权限,并对不同级别的账户进行不同的授权操作。
一旦出现异常访问等情况,第二道防线就能及时拦截并采取措施。
第四步:第三道防线(运维管理)第三道防线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规范,包括安全方案的制定、各项安全规则的落实、员工安全行为的培养、对安全威胁的处理等等。
这些都需要通过完整的运维管理体系来实现。
第五步:固化防线在完成上述三道防线的建设之后,企业还需要将其固化下来。
这意味着相应的安全机制必须稳定不变。
为了保证安全措施的稳定性,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流程,通过定期的演练和实践来完善整个安全规划。
最后,企业要保证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和运用,在防范和应对安全威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的保障水平。
银行风险管理三道防线
银行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三道防线”是商业银行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架构的重要措施。
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渐理解并接受“三道防线”是风险管控体系的最佳实践。
“三道防线”的定义及其改善空间明确“三道防线”的责任主体各家银行对“三道防线”的理解不尽相同,根据不同防线定位,明确各道防线的职责以及明确各道防线履职的途径要与银行的经营发展战略、业务流程、产品创新和日常管理相结合。
一是做实以业务经办部门和业务经办行为主体的第一道防线。
业务经办部门和经办行处于业务流程的最前端,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同时承担业务发展职责和直接管理风险的第一责任。
二是做实以业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合规部门为主体的第二道防线。
要将第二道防线的风险管理关口前移,要实现前瞻设计、全流程参与、扁平化作业和尽职监督。
三是做实以审计、监察等部门为主体的第三道防线。
提升第三道防线的再评估能力,提高再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追责,督促第一、二道防线尽职履则。
提升“三道防线”的履职能力要保证最前真个牢靠性。
一是要提升能力,强化责任。
要通过培训,提升第一道防线即一线岗亭人员的业务经营水平,同时提升其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提高调查的全面性、生意业务的真实性和操作的合规性,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要健全岗亭制约。
第一道防线应设置风险管理的部门或岗亭,发挥第一道防线面对市场和客户的风险识别、控制和岗亭制约作用,并建立双线报告机制。
三是要强化自律检查。
提升第一道防线的风险自评、自控、自查和自纠能力,切实把好第一道关口。
风险管理要做到尽职尽力。
一是提升风险管理的兼顾力。
风险管理部门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抓总部门,要兼顾全行风险管理工作,强化对全行风险管理的设计、指点和监督,并展开全行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要建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双线报告制度和垂直为主的考核机制,提升风险管理的独立性;要发挥合规部门在风险管理政策落实方面的兼顾监督、检查和内控评价职能,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三道防线模型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三道防线模型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三道防线模型。
你说,三道防线?这听起来像是足球比赛的防守策略,其实它在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中也是一个大有来头的概念。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给公司装上了一个保护罩,让大家在商海中航行得更稳当。
这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道防线就是业务部门。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足球场上的前锋,冲锋在前,负责把球送进对方球门。
他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还得明白潜在的风险在哪里。
比如说,如果你是一家餐厅的经理,光会炒菜可不够,你还得知道食材的来源、卫生情况等等。
业务部门就像是最前线的士兵,他们的职责是将日常工作中的风险识别出来,及时反应。
别小看这一点哦,很多时候就是他们的细心和敏锐,能避免大麻烦的发生。
咱们说说第二道防线,这个角色就像是中场指挥官,负责协调和支持。
他们通常是风险管理和合规团队。
想想吧,这些人就像是团队中的“大脑”,帮助前锋们制定战略、提供数据和分析,确保每一步都是安全的。
他们不仅要了解行业法规,还得了解公司的,简直就是个行走的法规百科全书。
假如第一道防线发现了问题,第二道防线就会出马,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
没错,合作和沟通是他们的强项,毕竟,这个团队需要协调各方,确保万无一失。
咱们的第三道防线就是内部审计团队。
这就像是球队里的守门员,负责最后一道防线,确保没有任何漏洞。
想象一下,守门员得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扑出对方的进攻。
内部审计团队可不仅仅是个“查账”的角色,他们要定期评估整个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前两道防线工作得当,实事求是。
就算有时候需要给大家提点儿意见,他们也会轻松幽默地传达。
毕竟,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公司的安全和健康。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三道防线的模型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第一道防线,前锋们就会瞎忙活;没有第二道防线,中场失去了调度,整个球队就会混乱;而没有第三道防线,守门员的失误可能会导致球队丢分。
“三道防线”促安全:履行第三道防线职责,有效防范科技风险——
、 l I 『 垮交 易 的 种 类
十 、 绩 状念 ,
攀丹 , f I 【 f : f i t 息 系 统 终 ” 衍 金 、 稳定运f
“
令 范 同 内 就 发 现 的 川 和 风 险 进 行 通 报 。 : 址定其 H : ,由 总 行 内 合 、 息 科 技 川父i ' 7 1  ̄ J 联 合 俐 化 现 场
C o v e r S t o r y
彳 第 三 逝 防线 职 仃效 防范科 技 风 险
工 商银 行 信 息 科 技 风 险 防控 的思 考 与 实 践
文i 中 国工商 { 艮 行 内 部审计 局 副局 长 贾 伊宾
息 科 技 风 险 管 理 等 重 要 事 项 进 议。 信 息私 I 技 管 委 员会 下 ,
刖 更 加 多 佯 化 、复 杂 化 难 以 竹 ,其 能 造 战 的 此 ,f ; : i . C . t P1 . 技 风 险 钳 控 的 压 力 将
三 中 心 ” 、“ 同 城
、
地灾 备 ”I 系 统 架 构 ,确 糸
失 彬 l 】 m也 啦 』 J u [ 』 大。
7 X 2 4小 时 不 问 断 运 行 , 人 提 升 生 产 系 统 的 安 全 、稳
能 。三 是 做 好 信 恩 安 仓 防 。 通 过 入 侵 防 护 系统 , 奠 ,
越> k 越人 . 川彳 丁 效 防范 I T领 域 风 、 保 信 息系 统 安 全 已
2 . 第二道 防线 。 城内控合觇部 『 ] 以及总 行信 息卡 斗 披
健全 I T治理架构 ,筑牢科技 “ 三道防线”
为4 " - t _ i i f J ) J I ] 信 息 科 技 风 险 竹 , [商 银 行 集 _ 刑层 立 J 信 息 科 技 霄 师 委 员会 ,作 2 J , f / i 息 科 技 治 理 的 最 高决 策 饥 构 ,负 贞 对 信 息 科 技 相 关 的 战 略 划 、 大 工 程 建 砹 以 及
如何发挥“三道防线”协同机制
如何发挥“三道防线”协同机制作者:朱夏茜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外部监管的进一步深化,银行业进入强监管、强整改、强问责时期,对商业银行防控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明确“三道防线”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定位,构建“三道防线”间的协同机制,不断强化和创新风险防控模式,满足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需求,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结合多年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三道防线”的定位出发,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三道防线”协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三道防线”各自的职能和管理方式的主要措施,从而进一步构建“三道防线”协同机制。
关键词:发挥“三道防线” 协同机制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防范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体现国家对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
随着外部监管的进一步深化,银行业进入强监管、强整改、强问责时期,对商业银行防控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明确“三道防线”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定位,构建“三道防线”间的协同机制,不断强化和创新风险防控模式,满足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需求,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商业银行“三道防线”的定位和模式运用(一)“三道防线”的定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对“三道防线”风险控制体系有明确的定位。
业务经办部门和业务经办行作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负责在本部门、本级行内部组织实施风险管理,重点防控操作风险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第二道防线是各级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控制部门,主要职责是确保银行风险计量、评估、监测、报告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并依据风险状况采取相应对策,指导和监督第一道防线的风险管理工作。
作为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实行独立的垂直管理模式,由总行直接管理,按公司治理要求向董事会及其审计与合规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关于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模型的含义和运用(投稿)
对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模式的分析和运用建议金俊峰(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是商业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本文分析了国际大型银行构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three lines of defence)模式,并根据农业银行目前的组织结构设置,对农业银行如何构造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提出了初步建议1。
一、“三道防线”模式的概念“管理当局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挑战之一是确定所在的主体在为创造价值而奋斗的同时,准备承受和实际承受了多大的风险”2。
其中,“准备承受”是属于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的议题,由主体的董事会主观、事先确定。
“实际承受”则是主体通过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实现对主体各项活动所承担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控制、监控等风险管理行为,最终使实际承受的风险与准备承受的风险相一致,从而为主体创造价值、实现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国际大型银行普遍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模式与“业务单元制”3组织架构和“流程银行”4建设相结合,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模式已被国际大型银行证明行之有效,并逐渐被其它非银行类大型企业广泛采用5。
尤其是自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际大型银行围绕“三道防线”模式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
所谓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模式,指的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出三支对风险管理承担不同职责的团队(业务团队、风险管理团队、内部审计团队),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分工协作,并通过独立、有效地监控,提高主体的风险管理有效性。
“三道防线”的模式构建了一个风险管理体系监督架构,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的全员性、全面性、独立性、专业性和垂直性。
在国际大型银行发布的年度报告中,一般均明确指出其按照“三道防线”模式构建风险管理框架。
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其2008年度报告指出:美国银行围绕“三道防线”,即业务线(lines of business)、职能部门(enterprise functions)和审计(corporate audit)来设计风险控制流程和方法6。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模版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模版电网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而要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建设三道防线,以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监管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三道防线的建设,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技术防线建设技术防线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和核心。
在技术防线的建设中,重要的是要强化电网的安全性能,提高电网的抗干扰和抗攻击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 完善智能监测系统:建设高效的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和电能流动情况,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选用高可靠性的电力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和更新。
同时,加强设备的监控和保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
3. 提升电网的抗干扰和抗攻击能力:采用先进的电力传输和通信技术,提高电网的抗干扰和抗攻击能力,防止外部干扰和恶意攻击对电网的影响。
二、管理防线建设管理防线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管理防线的建设中,关键是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提高电网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制定电网的运行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权限,规范电网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流程。
2. 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对电网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增强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
3. 实施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对电网的各项运行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控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三、监管防线建设监管防线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后一道保障。
在监管防线的建设中,重要的是加强对电网运行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参与电网运行的单位和个人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
具体措施包括:1. 加强对电力公司和供电企业的监管:加强对电力公司和供电企业的监管,推动其加强电网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并依法进行监督和检查。
基于“三道防线”的保密工作探索
基于“三道防线”的保密工作探索作者:盛跃华来源:《企业文化》2017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窃密手段层出不穷,泄密渠道激增,保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创造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是保密工作管理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
因此,回归保密工作三道基本防线的研究,并以此深化对保密工作发展道路的相关探索,则成为目前我国保密工作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以基于“三道防线”的保密工作探索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三道防线;保密工作;内涵;原则;路线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信息的大量充斥与快速传播,则使得我国当前的保密工作在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重的安全危机与挑战。
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技术、管理这三道基本防线的建设。
然后基于这三道防线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对我国保密工作的运行进行深入探索。
一、“三道防线”的基本内涵与原则保密工作的三道防线,是推动其顺利运行的基础与前提。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保密工作的三道基本防线为:思想防线、技术防线以及管理防线。
(一)思想防线思想防线是保密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
所谓的思想防线,主要就是指从事保密工作及涉密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
这也是促进我国保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
涉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工作岗位的行为与操守。
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的保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范畴越来越广,参与的涉密人员也越来越多,涉及的秘密程度越来越高。
与此相应而生的,是我国当前窃密、泄密等保密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的现状,是保密工作难以维继的严重阻碍。
正因如此,我们才格外需要加强对思想防线的建设,引导保密工作人员和涉密对自身职责的清醒认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为我国保密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防线技术防线也是当前我国保密工作的一道重要防线。
特别是随着现如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便捷。
“大智移云”背景下如何运用三道防线加强企业风险控制
“大智移云”背景下如何运用三道防线加强企业风险控制摘要: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在进行企业风险控制活动时传统的三道防线模型已不再适应新环境,企业风控驾驶舱由此产生。
如何把商业智能技术与三道防线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布局全面化、高度集合化的风控驾驶舱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ABCM对三道防线的冲击,然后结合“大智移云”背景探讨三道防线模型在企业风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契合商业智能化环境下的风控驾驶舱的构建理念及功能设计,以期为提高企业风控的水平和效率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智移云;三道防线;风控驾驶舱一、“大智移云”时代对三道防线模型的冲击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推动商业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AI、Big Data、Cloud,Mobile Internet以下简称“ABCM”)是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科技最为关键的四大发展领域[1]。
面对经济发展新要求,有学者指出,“大智移云”将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面对新环境带来的冲击,传统的企业风控方法将会扭曲风险控制信息甚至使其丧失决策相关性,这将给企业带来新一轮的挑战。
在三道防线模型中,第一道防线业务部门,直接承担风险,有最高的风险敏锐度以及可靠度;第二道防线内控合规部门,统筹管理风险,起监督检查之责;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对第一、第二道防线进行再监督[2]。
该模型不仅阐述了各防线在风控中的具体职责,同时还强调了在企业中应如何进行职责的分配与协调,并且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监督活动和范围。
所以,三道防线模型的运用能够有助于识别企业潜在风险,落实风控措施。
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企业能够将ABCM技术与三道防线模型结合起来,让依靠模型进行风险控制活动的企业在面临新的变化时,帮助企业推进风险控制信息化与理论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资源、技术的作用,有效解决风险管理问题,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如何利用三道防线模型,使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落地
如何利用三道防线模型,使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落地最近,我们将COSO在2013年发布的更新版内部控制体系做了系列的解读,对内部控制框架的5个要素、17项原则也做了概要性的介绍。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内部控制体系如何落地,内部控制体系如何与企业的管理职能对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COSO的框架里并没有给出答案。
在框架的附录B中,谈到了内部控制的角色与职责,里面提到了一个关于三道防线的概念,如果大家记得2017年我们给大家解读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时,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三道防线的概念——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含义已变,另外我们还有其他好几篇介绍三道防线的内容。
但是,内控框架附录B中的角色与职责的描述,并没有解决角色与职责同内部控制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企业到底谁来执行内部控制的哪些工作没有明确阐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联合COSO共同发布了一个文件LEVERAGING COSO ACROSS THE THREE LINES OF DEFENSE(如何在三道防线模型中使用COSO内控框架),这份文件我们和很多同仁分享过。
图:三道防线模型关于三道防线的概念,相信从业者早有耳闻,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者,因为IIA早有相关报告和资料介绍三道防线的概念,这次和COSO内控框架的结合,旨在将三道防线的职能和内控的要素、原则进行关联,更好的利用COSO的内控框架充实三道防线的工作内容,也使COSO的内控框架更好的被落地实施。
今天,把这篇文章的观点和大家介绍一下。
一、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虽然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不属于三道防线中的任何一道,但他们的作用却是不可或缺的,在董事会的监督下,高级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改进和评价。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设立组织目标,规划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建立治理结构来更好地管理风险。
高级管理层对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的活动负有最终责任。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组织的控制环境负有主要责任,所以内控框架和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对照关系如下图所示。
重磅!IIA发布风险管理的新“三道防线”模型
重磅!IIA发布风险管理的新“三道防线”模型IIA 三道防线模型写在最前的致敬因为我工作草率,上一版翻译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感谢“蜗牛”盆友给我的细心指正。
我重新校对了词句,同时为了便于大家整理,我删掉了花哨的格式。
把此文章完整地呈现给大家。
谢谢!介绍组织是一项人类的事业,它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复杂、相互关联和不稳定的世界中运作。
组织通常有多个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不同,多变,有时甚至相互竞争。
利益相关者将组织监督委托给一个管理机构(治理结构),而管理机构又将资源和权力委托给管理者,以采取适当的行动,包括管理风险。
由于这些原因以及更多的其他原因,组织需要有效的结构和过程来实现目标,同时支持强有力的治理和风险管理。
由于治理机构收到管理层关于活动、结果和预测的报告,治理层和管理层都依赖内部审计职能,就所有事项提供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建议,并促进创新和改进。
治理机构最终对治理负责,治理通过治理机构的行为以及管理层、内部审计职能来实现。
三道防线模型可帮助组织确定最能帮助实现目标并促进强有力的治理和风险管理的结构和流程。
该模型适用于所有组织,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优化:采用基于下述原理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调整以适合组织的目标和情况。
专注于风险管理对实现目标,“保护”和“管理”对实现价值做出了贡献。
清楚了解模型中代表的角色和职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采取措施以确保活动和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优先利益保持一致。
三道防线模型的原理原理1:治理组织的治理需要适当的结构和流程来实现:治理结构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并以诚实,领导和透明的方式监督组织。
通过基于风险的决策和资源利用,管理层采取行动(包括管理风险)以实现组织目标。
独立的内部审计职能提供的保证和建议,旨在通过清晰的询问和有见地的交流来提供确定性结论和对组织的信心,并促进和促进持续改进。
原理2:治理结构的作用治理结构确保作用:建立适当的结构和流程,以实现有效治理。
组织目标和活动符合利益相关者的优先利益。
浅析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模式分析和运用建议
浅析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模式分析和运用建议作者:朱焱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8期一、农信社对三道防线模式运用对于农信社来说,由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非常复杂,业务构成也相对以前更加复杂,这就使得三道防线在进行组织构建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总体上都是为了加强风险管控。
例如,对于第一道防线来说,他们是主要通过风险绩效考核来做到风险管控,对于第二道防线来说,他们主要是通过加大资源投入,构建信息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来防范风险,对第三道防线来说,主要是通过向风险审计进行转变,以便更好的发挥作用。
( 一) 第一道防线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开展业务既可以带来收入也可以带来风险。
对于业务部门来说,他们由于从事业务需要与客户进行直接接触,因此对于客户了解非常全面,可以有效针对目标市场做好风险管理,因而最有能力采取行动缓解可能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更好的对风险主体进行管控,在开发业务时,管理人员必须负主要责任,对于各自领域内风险进行全面把控。
因此,农村农信社应当明确业务单位是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往往承担着首要和直接责任。
业务单位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履行以下职责。
第一,应当严格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加强程序管控,对于风险额度做好保护,业务类活动必须在风险管控的要求之内。
第二,做好定期评估。
在必要的时候,农信社可以制定相关的风险减缓计划,以确保整体风险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第三,做好履职报告,接受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监督,确保农信社整体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为了不断强化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责,农信社应当尽可能对每个业务线都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同风险职能部门共同对风险进行管理。
( 二) 第二道防线应当做好银行风险政策落实,加强监督对于农信社来说,其所承担风险种类越来越多,例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等不同类型,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强化农信社整体风险管理。
针对这一状况,在第一道防线基础之上需要进行进一步协调,应当做好风险集中性管理,通过其风险管理取得整个农信社的风险可以得到良好把控,始终处于优良的位置,确保农信社风险承担在有效控制范围之内,科学制定经济资本、风险额度和风险管理资源。
(安全生产)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我国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级:第一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单一故障(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第二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单一严重故障(出现概率较低的故障)];第三级标准: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多重严重故障(出现概率很低的故障)]。
我们设置三道防线来确保电力系统在遇到各种事故时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一道防线: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第三道防线:设置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当电网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依靠这些装置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三道防线的概念很清晰、明确,易于操作实施。
近年来我国电网没有出现全网性事故和大范围停电,应该说得益于三道防线的建设。
设置三道防线是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成功的经验,但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不断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在此提出以下建议:(1) 精心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既要加强一次电网的建设,使电网结构符合电力系统稳定导则与技术导则的要求,又要加强二次系统的配套建设,按三道防线的要求配置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2) 在厂网分开、电力市场等电力体制改革情况下,更要强调电力系统的统一调度和协调的重要性。
对于有关电网安全稳定的大事应立足全网大局统筹考虑,做好应付各种紧急事故的预案。
(3) 加强二次设备管理,尤其是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
建议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落实"反措"的执行情况,确保装置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正确动作,有效制止事故时的连锁反应。
构建三道防线防控企业风险
构建三道防线防控企业风险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内部环境影响,企业都会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公司管理模式的中途失败,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我们科发集团的整个运营过程当中,风险始终是一个既无法避免又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值得我们所有人高度重视。
目前集团处在市场化经营转型、资本高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存在以下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资金链断裂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等。
那么我们如何来应对风险呢?如何对风险进行治理、控制?有个建议就是,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应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各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构建起风险治理、控制的三道防线:一、以相关业务运营管理部门为第一道防线。
企业建立第一道防线,就是要把业务单位的战略性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营运风险等,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确认、管理和监控。
同时,他们也负责执行流程以及问题的纠正和改进.作为第一道防线的业务单位要做好下列工作:了解企业战略目标及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识别风险类别,对相关风险作出评估;决定转移、避免或减低风险的策略;设计风险实施风险策略的相关内部控制。
二、以风险管理部门会为第二道防线.一般情况下,第一道防线可以有效管理预防企业风险,但在实际情况中,单层防线往往不够。
那么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就是管理和协助公司内部各单位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
主要有:协助管理层制定风险政策、定义角色和职责、制订风险管理目标;对业务单位的风险进行组合管理,度量风险和评估风险的界限;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制定关键风险指标,负责风险信息披露;沟通,协调员工培训和学习的工作;按风险与回报的分析,各业务单位分配经济资金。
相对于业务单位部门而言,风险管理部门会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能够从企业利益角度考察项目和活动风险。
三、以内部审计部门、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为第三道防线。
内部审计是一个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经高级管理层、董事会授权监控企业内部和其他企业发展所关心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改善组织的运营和增加组织价值。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三道防线”的职责、功能与协同运转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三道防线”的职责、功能与协同运转摘要:“三道防线”模型已在多个行业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此为模型确定了业务及职能部门(第一道防线)、合规管理部门(第二道防线)、审计监察部门(第三道防线)的合规职责,以期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让“三道防线”有效落地。
本文从“三道防线”的内涵及对应职责范围,在合规管理中对“三道防线”功能进行再定位,提出保证“三道防线”协同运转发挥实效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三道防线“三道防线”理论与模型发端于金融行业,并逐步延伸至不同行业企业治理领域,近年来,也成为了推动国资监管中合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抓手。
2022年,《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央企“合规管理强化年”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征求意见稿》的亮点之一便是使用了“三道防线”的概念。
随后,《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重磅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合规管理开启了新时代,《办法》与《征求意见稿》不同的是,基于立法法言法语表述的考量,没有在具体条款中出现“三道防线”字样,但是在合规管理架构上坚持权责清晰,实质上通过制度化方式,按照“三道防线”理论和模型明确了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合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的职责。
但是,“三道防线”的内涵是什么,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中怎样定位“三道防线”的功能,如何保证其协同运转实现企业合规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仍然是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第一道防线:业务部门及职能部门——排头兵业务部门是企业的前台,对业务场景最为熟悉,是合规风险的直接面对者,毋庸置疑是首道防线。
相较于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以及《征求意见稿》,《办法》扩大了“第一道防线”的范围,增加了“职能部门”。
这是因为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均是具体合规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对本领域业务情况、实际问题最为了解,对本部门的合规风险排查、管控等也更有经验,更能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
浅论内控“三道防线”助力企业内部管理
浅论内控“三道防线”助力企业内部管理V V 孙虹虹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同企业所处行业领域和地域不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有所变化,因此,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内控“三道防线”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然而,当前企业内控“三道防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管控、优化内控,积极构建“内控、风险、合规”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夯实内部管理基础,为自身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一、企业内控“三道防线”概述(一)内控“三道防线”的概念企业内控“三道防线”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要从不同角度建立多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和角色定位,达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的。
其中,第一道防线是指企业的运营与管理部门,通俗来说就是企业的各业务部门,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内控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人,依据职责分工负责相关领域的内控风险管理工作,履行内控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对企业的风险责任和内控责任进行明确和分配,这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至关重要,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风险管理和其他合规管理部门,其针对第一道防线存在的疏漏进行监督和检查,通过设计相互监督约束机制,合作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做好预防和应对重大风险的准备,第二道防线是企业整个内控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关键部分;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部门,它在风险管控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通过组织开展专业性的审计工作,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并为企业开展风险治理提供有益指导(见图1)。
通过“三道防线”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出现重复作业的问题,确保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图1 企业内控“三道防线”模型(二)企业强化内控“三道防线”的意义企业强化内控“三道防线”能够有效识别并应对风险,将可能面临的风险转化过滤成为可控风险,达到提升风险管理效果的目的。
对于企业而言,若想打造“三道防线”风险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每一道防线的作用。
关于三道防线联防联控 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管控能力的思考 -回复
关于三道防线联防联控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管控能力的思考-回复题目:关于三道防线联防联控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管控能力的思考引言:在当今不稳定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和机构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为了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全面风险管理管控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三道防线联防联控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防控与监测、风险应对与处置的三道防线,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管控能力。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三道防线联防联控的问题,探讨如何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管控能力。
一、风险识别与评估1. 什么是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与评估是指通过系统化和全面化的方法,确定组织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评估其影响和概率,并确定其优先级。
2. 如何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首先,要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其次,组织专业团队对各个方面进行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最后,通过比较和排序,确定关键风险领域,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风险防控与监测1. 什么是风险防控与监测?风险防控与监测是指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各种手段来预防和降低风险,并在风险发生后及时监测和控制其扩大。
2. 如何进行风险防控与监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预警、风险控制和风险应急等。
其次,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制度,确保防控措施的贯彻执行。
同时,要建立风险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获取风险信息并进行监测。
三、风险应对与处置1. 什么是风险应对与处置?风险应对与处置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采取相应的应对和处理措施,以减少损失和影响,并保护组织利益。
2. 如何进行风险应对与处置?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风险事件应对机制,明确责任和权限。
其次,要进行事前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在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响应、迅速处置,并进行事后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风险应对与处置能力。
四、如何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管控能力?1. 建立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组织成员应具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操作水平。
IIA发布更新版“三道防线”模型,三道防线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IIA发布更新版“三道防线”模型,三道防线即将退出历史舞台2020年7月,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更新了其富有影响力的三道防线模型(Three Lines of Defense,通常缩写为“3LOD”),原三道防线的模型发布于2013年1月。
前一段时间,我们和大家介绍了2015年IIA联合COSO发布的一个三道防线和内控框架结合的文件,里面列示了之前的三道防线模型(如下图):2013年版三道防线模型这些年来,在企业风险管理领域,“三道防线”的说法可谓深入人心,因为其和具体职能结合,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是,就如我们之前所说,今天的风险不能一味的“防”,还需要加以利用,所以,三道防线的局限性也不言而喻。
新版的三道防线理论这次的更新变换了说法,将三道防线模型改为“三道线”模型(Three Lines Model,或译为“三线”模型),去掉了“防”字,这是否意味着“三道防线”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三道防线模型更新背景IIA为什么要更新这个模型,新的模型与之前的模型做了哪些改变呢?首先,IIA表示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复杂多变、相互交织和不稳定的世界。
同时,由于每个组织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其诉求多样,有的甚至相互冲突。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治理层(治理机构)和管理层想要顺利实现组织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组织需要设定强有力的治理和风险管理结构和程序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内部审计对于管理活动提供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建议等职能的发挥。
与老版本比,新版本做了6个方面的变化:1、模型的名字由“三道防线”变更为“三道线”模型;2、采用了基于“原则”的呈现方式,并以实现组织目标为最终目的对模型进行了调整;基于原则的呈现方式我们并不陌生,自从COSO 2013年的内部控制框架采用通行的“要素+原则”的方式编写之后,2017年又以此方式更新了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3、新模型更多的关注了治理层,包含组织的总体治理情况,不仅限于风险管理;4、除了之前熟知的风险管理对于防范风险和保护价值的作用之外,本文件提升了风险管理对实现目标和创造价值的贡献;5、论述了三道防线中各角色和职责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6、体现了不同优先程度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确保组织目标和管控措施与其诉求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利用三道防线模型,使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落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联合COSO共同发布了一个文件LEVERAGING COSO ACROSS THE THREE LINES OF DEFENSE(如何在三道防线模型中使用COSO内控框架),这份文件我们和很多同仁分享过。
图:三道防线模型
关于三道防线的概念,相信从业者早有耳闻,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者,因为IIA早有相关报告和资料介绍三道防线的概念,这次和COSO内控框架的结合,旨在将三道防线的职能和内控的要素、原则进行关联,更好的利用COSO的内控框架充实三道防线的工作内容,也使COSO的内控框架更好的被落地实施。
今天,把这篇文章的观点和大家介绍一下。
一、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
虽然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不属于三道防线中的任何一道,但他们的作用却是不可或缺的,在董事会的监督下,高级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改进和评价。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设立组织目标,规划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建立治理结构来更好地管理风险。
高级管理层对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的活动负有最终责任。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组织的控制环境负有主要责任,所以内控框架和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对照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内控职责
二、第一道防线:运营管理
三道防线模型中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业务前台和中台负责日常风险管控工作。
运营经理设计并实施组织的控制和风险管理流程。
这些包括内部控制流程,旨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风险,执行计划的活动,关注存在缺陷的流程,应对控制失效,并与活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沟通。
运营经理必须有足够的技能,以使其能够在他们的运营领域内完成这些任务。
高级管理层对所有的一道防线活动负有全面责任。
对于某些高风险领域,高级管理人员也可以直接监督前台和中台管理,甚至亲自执行一定程度的一道防线职责。
第一道防线主要对应着框架中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部分,对于运营管理者,还包括监控活动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第一道防线的内控职责
三、第二道防线:内部监督和监视职能
第二道防线包括各种风险管理和合规职能,以帮助确保由第一道防线实施的控制和风险管理流程是适当地设计并按预期运行。
这些管理职能与一道防线运营管理分离,但仍处于高级管理层的控制和指导下。
第二道防线的职能通常是负责对控制和风险的持续监控。
他们经常与运营管理紧密合作,帮助确定实施策略,提供风险的专门知识,实施政策和程序,收集信息,以建立企业范围内的风险和控制视角。
在管理层的监督下,第二道防线人员负责监督特定的控制的执行是否得当。
由第二道防线执行的控制活动,
第二道防线的监督应根据组织的具体需要量身定做。
通常,这些活动与日常的业务活动分开。
在某些情况下,监控活动分散在整个组织中。
与第一道防线相比,第二道防线职能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它们本质上仍然是管理职能。
第二道防线职能可以直
接设计、实施和/或修改组织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流程,他们甚至可以承担某些业务活动的决策角色。
管理层期望第二道防线有足够的客观性,并向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提供重要且有用的信息,以管理风险和控制第一道防线活动。
他们还可以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公司层面的风险和控制信息,而这些可能不是第一道防线职能所乐见的。
图:第二道防线的实施监督职责
四、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第三道防线。
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运作。
内部审计提供了关于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有效性的保证。
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可以涵盖组织的运作和活动的各个方面。
内部审计与其它两道防线的区别在于其组织独立性和客观性更高。
内部审计的正常职责中,不负责设计或实施控制,且不负责组织的运营。
在大多数组织中,内部审计独立性通过首席审计执行官和董事会之间的直接报告关系而进一步加强。
图:第三道防线的整体有效性保障职责
五、几点感受
本篇文章是利用三道防线模型来阐述如何落实内部控制,有一定创新和启发性,更有利于大家理解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的职能如何结合。
但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个局限性来自几个方面:
一是IIA的局限性,今天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一个分支是财务审计领域,但审计视角是监督,而不是实施和执行,更不是决策,所以视角的不同也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是三道防线本身的局限性,三道防线里谈到的风险基本都是负面的,侧重对组织的价值保护,但这还不是风险的全貌,我们之前写过如何打开风险边界,实现由三道防线到三层价值网的转变。
三是三道防线视角下的第二道防线,定位为五要素中的监督是不妥的,反而第三道防线的内部审计应该承担这样的职能更合适一些,第二道防线应该是“中台”,和第一道防线一起参与管理控制和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评价改进,不应该只是监督职能。
中台要躬身入局,不能伫立旁观!
把之前三道防线的文章列示一下,方便参考,欢迎讨论。
▪三道防线新进化,从“防线”到“价值网”的蜕变
▪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含义已变
▪如何打开风险、内控、合规、审计、监察的职能边界
▪千军万马上战场,我们是磨刀石与黄金甲
▪如何测量三道防线的“防火距离”?
▪大风控VS大监督,二道防线,你的主要职责不是监督
▪“三道防线”就是一场足球赛-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与三道防线的职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