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认识面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的概念,并能区分面积与周长两个概念。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 正方体模型,硬币,方形纸,尺子、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游戏:老师请两位同学比赛,谁想来参加,一位男生,一位女生,看男生厉害还是女生厉害?(游戏规则:两位同学拿同样的彩笔,都要画斜线,看谁先涂完)生:不公平、我们的面小,他们的面大(让学生初步对面有所了解,面有大有小)师:我们生活中的面有大有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数学书,用手摸书面,认真感受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再来看看我们的老朋友黑板,这两个面同学们来比较哪个面比较大?(学生用手感受面的大小生: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要小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比较出来的?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看老师的手掌面,再看看自己手掌面,比较大小?生:老师的手掌面比同学们的手掌面大师:同学们和同桌比较手掌面的大小师:刚才我们接触了黑板的表面,手掌的面,数学书的封面,我们通称为表面,我们比较物体的表面的什么?生: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师:同学们摸摸我们课桌的表面,板凳的表面比较大小生:课桌的表面面积比板凳的表面面积要大师:那同学们找找我们生活中的物体比较他们的面积大小(把教学中的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生:-----师:同学们都能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下面我们做的测试:老师请同学们上黑板感受面积大小,两个同学分别带眼罩比较长方形纸盒和魔方的一面(分别把长方形用尺子画在黑板上)师:同学们看这一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我们把这样的首尾相连不透风的图形叫封闭图形,封闭不行也有大小,我们把封闭图形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_北师大版

面积教学实录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4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能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在游戏竞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激励、竞争的意识,同时丰富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物体、学具袋(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方格板、硬币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师:同学们已经看到了桌面上摆了许多东西,说一说都有什么,生有方盒。
生:有茶叶筒。
生有橘子。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每个同学拿起一个,我们来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摸到了吗,生:摸到了。
师: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生:我发现盒子的每个面都是平的,茶叶筒的侧面是弯的。
师:这个弯弯的侧面叫曲面。
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生:我发现药盒的这个面(指上面)比牙膏盒的这个面(指上面)大。
师:很好,谁还发现大小不同的面了,和大家说一说。
生:大茶叶桶的上面比椰奶桶的上面大。
生:这个盒子的上面比侧面大。
师:你能在这一个物体中发现大小不同的面,观察很仔细。
生:我发现茶叶筒的侧面比底面大。
师:很好。
同学们看这个茶叶筒,你能发现大小相等的面吗?生:它的上面和下面大小相等。
师:(伸出手)看老师的手掌面,谁想和老师比比手掌面的大小,生:(伸出手)老师的手掌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师:同桌之间互相比比。
(生互相比手掌面的大小。
)师:(拿起橘子)我们来摸摸橘子的表面,你能找到比我这个橘子表面更大一些的橘子吗,举起来看看。
能找到比我这个橘子表面小一些的橘子吗?(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单起橘子。
)师: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物体表面本身就是有大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优秀课堂实录:认识面积

课堂实录:认识面积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难点: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面积和周长的对比图、一些常见物品(如卡片、纸张等)。
2.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纸张大。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回答出较大的纸张大。
教师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面积。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1)面积的定义。
教师解释面积是指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面积的概念。
(2)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卡片周围一圈的长度和卡片表面的大小分别是什么。
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3)面积的单位。
教师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每个单位所代表的大小。
3.练习(15分钟)(1)基础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2)综合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4.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应用面积的概念。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
教师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2)拓展。
教师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生活中与面积相关的应用,如房屋的面积计算、地皮的测量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教学评价1.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观察学生是否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_人教新课标面积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 ~7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构建起“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
2.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动手感知、动脑分析和动口表达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卡、透明方格纸、小正方形、剪刀),纸板,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设想:本节课,学生对于面积概念的理解是一教学难点。
我采用了分散难点,分段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触摸、比较等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样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即物体表面的面积。
再由实物抽象出封闭的平面图形,建立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理解。
两段教学之后,面积概念的形成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理解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其思维发展水平也会循序渐进。
在理解面积概念的基础上,设计让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学会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然而在这些方法策略中,又能发现数方格、摆小正方形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统一的面积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一、理解面积概念(一)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师: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了拍手游戏,我们拍过的这部分叫“手掌的面”。
(边说边用手摸手掌的面。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边摸边说说这个物体的一个面吗?生:我摸到药盒的这个面。
生:这是数学书的面。
生:我找到了文具盒上面的面。
生:这是咖啡盒的一个面。
师:好,同学们就像刚才摸面一样,我们一起来摸一摸桌子上的面。
要仔细地摸,慢慢地摸。
师: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
生:桌子的面很大。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篇1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激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好吗?[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同学摸老师的手掌面〕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同学摸自己的手掌面〕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测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同学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同学的生活阅历,让同学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同学沉醉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
实时地把生活阅历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
先就详细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
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第一篇:《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夏青峰)(2012-05-28 22:47:26)转载▼ 标签:面积面积的认识物体平面图形杂谈分类:教育教学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71页“面积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咱们今天要学什么内容吗?生:知道,面积。
师:那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PPT:你听说过“面积”吗?)生1:我曾经在做题目时,爸爸跟我说过面积。
生2:我家买房的时候,提到过面积。
生3:我爸帮别人搞设计,经常说到面积。
师:哈,孩子们,你们还真听说过不少关于面积的知识。
那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生1:就是有多大。
生2:就是一个地方的大小。
师:哦,真好。
你们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
可是,说得是否正确呢?究竟什么是面积呢?课本上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PPT:自学课本,看究竟什么是面积?)生:能。
生开始看书。
师:好啦,孩子们!看书以后,你们对“面积”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哈,你把书上的这句话给读出来了,不错。
(PPT: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可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读不懂。
谁能做小老师,来解释一下?生有些犹豫。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这句话,连起来有些难解释。
我把它分开。
(PPT: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现在谁愿意做老师,来说说这句话?生1:就是一个东西,它的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生1:比如,书本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哦,你能举起来让同学们都看见,再说一遍吗?生1演示。
师:(也拿起课本)课本封面的这个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
孩子们,你们也这样认为吗?生:是的。
师: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生2:课桌的这个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2.学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3.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度量意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形成几何直观素养。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涂色的游戏好吗?游戏规则:全班分为男、女两组,每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赢。
2.通过对输赢结果的分析,知道面有大有小,从而引出“面”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⑴初步认识面积
①摸一摸,认识面。
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课桌的桌面,手掌面等。
②比一比,知大小。
数学书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较大?课桌面和黑板面比,哪一个面大?
③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课堂实录

面积与面积单位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在活动中获得关于面积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学生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欢玩拍手游戏吧!今天,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师:所有的物体都有一个或几个面,这些面有大有小,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面”的知识。
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教学重点)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要在这两张纸上进行涂色,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张纸?为什么?生1:我想选择那张小的,因为那张纸的面小。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师:同学们都认为这张纸的面大,那张纸的面小,要想很快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那张面小的来涂,是吗?生:是。
师:看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有的物体的面小,那么同学们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现在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大小?铅笔盒的面呢?(生摸)你发现了什么?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铅笔盒的面大。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环节设计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们看见的就是我们学校目前最先进的录播教室,我发现有的同学们一进来就在四处张望,在教室前面和后面都有摄像头,当你站起来发言的时候,画面就会自动跟踪和捕捉到你,他会把你的表现记录下来,当然,如果你是那里东张西望,他也会记录你哦,不过易老师相信我们3.1班的孩子们是最棒的。
易老师我是交数学的,上课前我们来个语文游戏,可不可以。
黑板上写“面”,用这个面字来组词。
谁来?生1:面积(这可是一个重大发现,看来提前去做了预习了)生2:面条(看来你很爱面食)生3:面包(你也很爱吃)生4:脸面(你很爱美)............师:大家语文都学的不错,我想接下来的数学课也会更精彩。
师:好,上课学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二、【环节一:面积的概念】1.比较师生手掌面,初步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今天能和你们一起上课,易老师很高兴,请用掌声表示对我的欢迎好吗?谢谢你们的热情。
师:同学们,我们在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手掌面。
(板书:手掌面)师:这是老师的手掌面,看我摸一摸。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呢?举起来,用另一只手去摸一摸。
师:你们这么欢迎老师,老师很开心,我们来击个掌吧!(教室走一圈,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击掌)2.进一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面。
想一想师:同学们,除了手掌面,我们身边还哪些最熟悉的面,想到了就举手。
师:我来找一个举手的,你来生1:课桌面(板书课桌面)师:你们找到了?来,一起摸一摸。
师:你来说一说,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一片一片的师:还有谁想到来?生2:墙面师:你们看到了?师:还有?专门找一个不举手的学生,师:你为什么不举手啊?生:我没有想到?师:我来启发启发他,还不好?师:你的脚放在教室的哪里?生3:地面师:对啊,我们天天走。
你们怎么没有发现啊师:谁再来?在找不举手的师:我也来启发启发你师:你每天回家睡觉睡在哪里?生4:床面师:面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0至6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间接比较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具、学具:课件、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个小热身,进行一次涂色比赛,请你用一支彩笔将你手中的作品涂满颜色,比一比哪些同学最快涂完,你一涂完就举手示意老师,好,预备,开始!生涂色。
1 / 11师:好,请涂完的同学将你的作品高高举起来向我们展示一下。
那没涂完的同学是什么原因?我们找两幅作品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你发现了什么?预设:一个树叶的面大,一个面小。
师:你的意思是他们涂色的速度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拿到的树叶的面有的大,有的小,是这样吗?也就是说每个树叶的面都是有确定的大小的。
〔板书:大小〕师:则老师想问的是什么是"面"呢?生答。
师:你帮我们摸一摸。
生边摸边说[设计意图: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树叶的面的大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做好准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观察物体表面,建立面积概念。
〔1〕、初步认识面积。
师: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摸一摸。
这是手掌面,这是手背面,手有几个面?拿起练习本,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再请你摸一摸课桌的面。
2 / 11师:刚才是老师带领我们大家找面、摸面,请你观察周围物体,你能不能找到面并且边摸边介绍呢?生介绍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跟我说,想摸、想介绍,那请你跟你的同桌去说一说、摸一摸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大量信手拈来的例子让学生彻底的明白----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面。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教学内容:教科书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41~44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探索物体或图形大小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通过交流、评价,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具:多媒体课件;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2厘米、宽1厘米、长2厘米、宽0.9厘米的小长方形纸条若干。
学具:每小组三个信封:第一个装有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第二个信封装有餐厅、厨房、卫生间、书房形状缩小图形。
第三个信封装有圆片、小正方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搜集信息、谈话导入课前预习、搜集生活中有关面积的知识,看谁搜集到的信息多。
师:谁能说说你昨天的调查情况?生:我家住房面积有120平方米。
生: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师:120平方米、960万平方千米指的是什么?生:面积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看书(或听家长说的)知道的。
师:你真爱学习。
什么是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摸一摸”、“想一想”——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刚才,几位同学在课前认真地从生活中搜集数学知识并积极发言,表现得非常棒,大家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师:你们知道吗?刚才鼓掌时,两只手碰击的面叫做手掌面。
请大家拿起数学课本,用你的手掌面摸摸课本的封面。
(观察学生摸的是否规范)。
师:课本的封面就是这一点(或一片)吗?你觉得应该怎样摸?谁来示范一下?生(示范):应该这样摸。
师:(征求学生意见)你们觉得怎样?生:很标准、很规范。
师:以这位同学为榜样,请大家再摸一下课桌的面、铅笔盒盖的面。
闭上眼睛边摸边体会,通过摸课本封面、课桌面以及铅笔盒盖的面,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课本的封面比课桌的面小。
生:我发现铅笔盒盖的面比课桌的面小。
生:我发现课本的封面比铅笔盒盖的面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1、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感知面和面的大小。
2、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用多种方法初步比较面积的大小。
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3、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4、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两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小圆片、小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孩子们,你们课余时间都喜欢做些什么呀?生:看书、跳绳……师:老师休闲的时候喜欢听一些歌曲,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儿歌,想听吗?生:想。
师:拍拍你们的手,会唱的一起唱。
师:你们的歌声真让人陶醉,就让我们带着优美的歌声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师:上课。
【设计意图:引用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路搭桥的准备。
】一、唤起与生成师:在歌曲中,小小粉刷匠在干什么呀?生:刷房子。
师:他都刷了哪里呢?生:房顶。
生:墙。
师:刷了哪面墙?生:前面、后面……师:原来小房子有这么多面呀!【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感受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与解决1、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周围物体的面。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的物体上有面吗?生:有。
师:举个例子。
生:数学书的面。
师:请你们张开手掌,认真地、慢慢地摸这个面的全部。
师:感觉怎么样?生:平平的,滑滑的。
师:谁再来说一说?生:板凳有面。
生:黑板有面。
师:同学们很善于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刚才你们找的这些面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使学生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联系现实生活,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轻松地感受到什么是“面”,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师: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同学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进行实际的比较,并观测、触摸所比较的部分,使同学认识到数学书比练习本大,事实上是指数学书的表面比练习本的表面大。
〕(板书:物体的表面。
)2.比较老师的手和同学的手老师与同学对掌相击。
师:你发觉了什么?〔同学认识到老师的手掌面比同学的手掌面大。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师:谁大谁小?〔同学观测、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为面积概念的引入制造条件。
〕师: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
(板书:面积)师:依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老师援助同学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同学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想,如何精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方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同学自己探究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沟通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同学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阅历,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外形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精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沟通评价。
)活动思索:通过这次活动,你发觉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外形各异。
〕〔四〕小结师: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胜利之处,在于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充分为同学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让同学去亲身感受、亲自动手、亲自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同学的参加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第一课时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课标解读:根据课标内容的规定,教学可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要结合具体案例理解面积的意义;二是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三个面积单位,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个概念的表象。
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在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从线到面”的飞跃,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中呈现的是“爸爸拿着图纸第一家人看房子”的情境,借助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面积大?”引入对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学习。
教学时,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等知识,对“测量”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并不是陌生的,有不少学生能正确指出平面图形的面积指的哪一部分,只是不会用语言来描述。
对于面积单位统一性的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利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来测量长度,并达到比较长短的目的,如何帮助学生主动地将统一单位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看、比、摸等方式,认识“面积”,感受“面积”的大小。
2、在活动中尝试,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多种方法,体会选择策略单位的重要性,感受将“面积的大小”抽象成“数”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提高观察、操作、概括和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好玩。
教学重难点:1、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探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1、学具:每组1、2、3号信封各一套,内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面积尺一套、被研究地图、长正方形一套。
2、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4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开发新星球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场探索游戏。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新课标一、认识面积的意义1、找数学信息师:最近,小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想邀请我们一块去看看他家房子的情况。
(课件出示房子的平面图)师:仔细观察平面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有客厅、餐厅、厨房……生2:有7个房间生3:客厅比餐厅大。
生4:……2、认识物体的面师:刚才,我们比较了几个房间地面的大小。
就像我们教室的地面,(摸黑板的面)看,老师现在摸的是?生:黑板师:同学们回答的不准确,应该是黑板的面,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面,摸一摸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说。
师:刚才,我们摸到的是这些物体表面(板书:物体表面)3、发现面的大小师: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你有什么发现?生: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师:你回答的非常准确,有的物体表面大,有的物体表面小(板书:大小)4、面积的意义师: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块来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题)[设计意图]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教学之初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时鼓励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1、准确地说面积师:我们知道了面积,刚才,有的同学说客厅比餐厅大,怎样说更准确?生:客厅的面积比餐厅的面积大。
师:大卧室和小卧室呢?生:大卧室的面积比小卧室的面积大。
师: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客厅的面积比餐厅的面积大,大卧室的面积比小卧室的面积大。
2、重叠法比较(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哪个大)师: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哪个大?现在,我们一块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问题)师:我们用这个表示餐厅的面积,这个表示厨房的面积。
我把它们放在了信封里,小组长拿出来,一块来比一比。
师:你是怎样比的?(指名上台演示)你认为谁的面积大?生:……师:有的同学认为餐厅的面积大,有的认为厨房的面积大,有的认为一样大。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_北师大版

“面积”教学纪实教材简析:“面积”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把面积概念独立教学,目的是改变以往偏重面积计算及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
“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材中所提供的“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创设了涵盖知识内容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学情分析:“什么是面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等长度单位,认识了周长,能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安排的相关知识。
面积的含义,对于3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虽然知识是新的,但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积累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比如家里住房的面积,我们国家领土的面积等等。
但这些经验都是零散的、不确定的,大多数学生对面积的含义都没有确切的概念。
所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的含义,准确地比较出面积的大小,有必要拉回到原始起点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等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大家看这是什么书?(数学书。
)这是鹤岗市3年级小朋友用的数学书,和你们一样吗?(不一样。
)我们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看这封面漂亮吗?这一页就是我们数学书的封面。
师:这本书你们认识吗?(数学书。
)这是你们用的人教版的数学书,封面也很漂亮,那大家观察一下这两本书的封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生:北师大版的数学书封面大,人教版数学书的封面小。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_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 ~7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构建起“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
2.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动手感知、动脑分析和动口表达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卡、透明方格纸、小正方形、剪刀),纸板,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设想:本节课,学生对于面积概念的理解是一教学难点。
我采用了分散难点,分段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触摸、比较等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样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即物体表面的面积。
再由实物抽象出封闭的平面图形,建立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理解。
两段教学之后,面积概念的形成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理解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其思维发展水平也会循序渐进。
在理解面积概念的基础上,设计让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学会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然而在这些方法策略中,又能发现数方格、摆小正方形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统一的面积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一、理解面积概念(一)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师: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了拍手游戏,我们拍过的这部分叫“手掌的面”。
(边说边用手摸手掌的面。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边摸边说说这个物体的一个面吗?生:我摸到药盒的这个面。
生:这是数学书的面。
生:我找到了文具盒上面的面。
生:这是咖啡盒的一个面。
师:好,同学们就像刚才摸面一样,我们一起来摸一摸桌子上的面。
要仔细地摸,慢慢地摸。
师: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
生:桌子的面很大。
师:对了!桌子上的这个面本身是有大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教学内容:教科书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41~44页。
教学目的:1.经过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阅历观察、操作、比拟、剖析等探求物体或图形大小的进程,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验比拟战略的多样性,经过交流、评价,增强处置效果的战略看法,养成办事要想战略的好习气。
面积的初步看法教具:多媒体课件;两张完全相反的长方形;长2厘米、宽1厘米、长2厘米、宽0.9厘米的小长方形纸条假定干。
学具:每小组三个信封:第一个装有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第二个信封装有餐厅、厨房、卫生间、书房外形增加图形。
第三个信封装有圆片、小正方形纸片假定干。
教学进程:一、搜集信息、说话导入课前预习、搜集生活中有关面积的知识,看谁搜集到的信息多。
师:谁能说说你昨天的调查状况?生:我家住房面积有120平方米。
生:我们国度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师:120平方米、960万平方千米指的是什么?生:面积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看书〔或听家长说的〕知道的。
师:你真爱学习。
什么是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法面积。
二、引导探求、学习新知活动一:〝摸一摸〞、〝想一想〞——感知物体外表的大小。
师:刚才,几位同窗在课前仔细地从生活中搜集数学知识并积极发言,表现得十分棒,大家鼓舞一下〔先生鼓掌〕。
师:你们知道吗?刚才鼓掌时,两只手碰击的面叫做手掌面。
请大家拿起数学课本,用你的手掌面摸摸课本的封面。
〔观察先生摸的能否规范〕。
师:课本的封面就是这一点〔或一片〕吗?你觉得应该怎样摸?谁来示范一下?生〔示范〕:应该这样摸。
师:〔征求先生意见〕你们觉得怎样?生:很规范、很规范。
师:以这位同窗为典范,请大家再摸一下课桌的面、铅笔盒盖的面。
闭上眼睛边摸边体会,经过摸课本封面、课桌面以及铅笔盒盖的面,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课本的封面比课桌的面小。
生:我发现铅笔盒盖的面比课桌的面小。
生:我发现课本的封面比铅笔盒盖的面大。
……师:同窗们说得真好,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面都叫做物体的外表。
经过摸一摸。
我们发现了这些面有大有小。
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板书〕。
那么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面呢?生:铅笔盒盖的面的大小就是铅笔盒盖这个面的面积。
生:课桌的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师:如今,你能举例说说物体外表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内说出自己知道的物体的外表的面积,教员巡视、关注先生的言语表达。
〕生:黑板的面积比课桌的面积大。
生:课本封面的面积比我手掌的面积大。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也有面积〔课件出示草坪、一元硬币、活动红旗、、游泳池〕,用上刚才的知识,谁来说出哪是它们的面积?生:〔草坪的面大小就是草坪的面积,一元硬币面的大小就是硬币的面积,活动红旗面的大小就是活动红旗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的大小就是游泳池的面积。
〕师:说得真不错!细心观察,它们都是什么外形?〔随着先生的回答,教员将实物笼统成图形〕(转自数学吧 )活动二:〝涂一涂〞、〝议一议〞——看法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明天,教员也把这些图形请来了,就放在信封里〔每小组发一个信封,外面装有下面的平面图形〕师:可是有的图形没有涂色,请同窗们找一找并帮教员给它涂上色好吗?为了能马上见到同窗们的作品,我们来个涂色竞赛好不好,在翻开信封之前,先听好竞赛要求:竞赛要求:1.教员说〝末尾竞赛〞,同窗们再末尾,否那么取消竞赛资历。
2.小组选定一名高手,小组长翻开第一个信封,将没有涂色的图形发给选手,用要求的颜色涂满你手中的图形〔只要一组涂2号图形,其他组区分涂1号、4号,组与组相互不知道对方涂的是哪个图形〕。
3.哪一组涂得最快,哪一组就是冠军。
师:预备好了吗?末尾!〔先生涂色〕。
师:〔评出冠军〕如今,请同窗们举起你的作品,相互看一下。
〔停顿〕生:〔豁然开朗〕不公允。
生:〔未拿到冠军的组的同窗〕由于他们涂的图形小,我们涂的图形大,所以不公允。
师:同窗们真会发现效果,看来,像这样的图形也有大有小,他们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谁来指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生:〔区分摸出1号、2号、3号、4号图形的面积〕师:观察这些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生:4号图形的面积比2号图形的面积大。
生:1号图的面积比2号图的面积大。
我们涂的是1号图形,所以竞赛不公允。
师:那怎样才公允呢?生:面积要一样大。
活动三:〝入手动脑比一比〞——探求比拟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师:教员往年有一大丧事——买房子了,想不想看看教员的新房?〔课件出示信息窗1〕〔板书标题〕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生:客厅的面积比拟大,大卧室的面积也比拟大。
师:〔评价〕同窗们真了不起,能用上我们刚学到的知识了,你能提出什么效果?生:①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哪个大?生:②卫生间和书房的面积哪个大?生:餐厅的面积有多大?生:客厅的面积有多大?……〔教员板书效果①②〕师: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区分指的是什么?生:餐厅的面积就是指餐厅空中的大小,厨房的面积就是指厨房空中的大小。
师:怎样才干知道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哪个大?生:将它们变成图形来比拟。
师:〔课件笼统出餐厅和厨房的平面图〕你能一眼看出,餐厅和厨房谁的面积大一些吗?〔引导先生发现用观察和堆叠的方法都不能比拟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如今,请你拿出第二个信封内的两个涂色的图形,它们的大小和屏幕上的图形面积大小相反,并用上第三个信封内的学具,小组内想想方法,看怎样比拟出它们的大小。
〔小组协作,寻觅处置效果的方法〕汇报:〔方法一:将两个图形堆叠比拟面积。
〕生:我们组应用的是堆叠的方法。
堆叠后将长方形多出的割上去补到下面,得出厨房的面积较大。
师:〔板书〕堆叠法。
〔方法二:应用正方形、圆形纸片拼摆后计数的方法比拟面积。
〕生:我们借助小正方形纸片,餐厅图形摆了36个小正方形纸片,厨房图形摆了40个小正方形纸片,所以厨房图形的面积较大。
生:我们用的是小圆片,餐厅图形用了9个小圆片,厨房图形用了10个小圆片,所以厨房图形的面积较大。
师:刚才大家都借助纸片来摆一摆,最后数出纸片的个数,停止比拟,这是一个十分迷信的方法。
〔板书:计数法〕师:〔小结〕观察、堆叠、以及拼摆计数法都是我们比拟图形大小的方法。
3.看谁猜得准!——浸透单位一致的必要性。
师:我也用计数法量出了两个图形的面积,猜一猜,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较大。
师:〔先不出示图形〕第一个图形摆了9个小长方形纸条,第二个图形摆10个小长方形纸条,谁的面积大?生:〔众口一词〕第二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出示两个图形,堆叠后发现两个图形面积异样大〕明明面积相等,为什么第一个用了9个小长方形纸条,而第二个用了10个小长方形纸条?生:纸条大小不一样。
师:看来比拟面积的大小不能光数,所用纸条的大小也要一致。
师:如今请小组选择适宜的方法处置效果②卫生间和书房的面积哪个大?生:〔自己在小组内处置效果②。
〕〔修订〕4.〝画一画〞——直观感知面积相反的图形其外形可以不同。
师:同窗们找到了处置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你能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2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8个方格那么大吗?比比看,谁画得快!〔发给先生每人一张格子纸〕。
〔比拟评价〕师:细心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面积相反。
生:它们的外形不同。
师:〔小结〕看来,面积相反的图形,它们的外形可以不同。
三、回忆小结,梳理知识师: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什么是面积。
我学会了可以用观察法、堆叠法、计数法来比拟图形面积的大小……师:希望这些方法能带进同窗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为你处置更多的效果。
如今,用上你的智慧,看谁处置的效果多。
四、实际运用,创新提高。
1.快乐一试——你能依照每块草坪面积的大小排一下顺序吗?2.下面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上去的四个省的图形,说出哪个省的面积比拟大,哪个省的面积比拟小?你是怎样知道的?2.才干晋级——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应战自我:师:有决计接受更大的应战吗?下面三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为什么?1 23生:1号面积大。
(转自数学吧 )师:你用什么方法比拟的,观察法容易比拟吗?生:3号的面积大。
师:你用什么方法比拟的?堆叠法容易比拟吗?师:能否找到一种更迷信的方法?生:划分红方格再比拟。
师〔将以上图形划分上方格〕,1 2 3师:如今容易比拟了吗?生:容易比拟了。
师:小组内分工数出3个图形的面积,做好记载,看究竟是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并说出你是怎样数的。
生:〔数方格〕得出1号图形面积最大,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明快速数方格的方法〕五、总结下课师:经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看法?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