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苯磺酸钠MSDS

合集下载

对甲苯磺酸甲酯

对甲苯磺酸甲酯

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基本信息MSDS 用途与合成方法对甲苯磺酸甲酯价格(试剂级) 上下游产品信息中文名称:对甲苯磺酸甲酯中文同义词: 4-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酰甲酯;甲基-4-甲基苯磺酸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甲酯(PTSM);4-甲基苯磺酸甲酯;对甲基磺酸甲苯;对甲基磺酸甲苯,98%英文名称:Methyl p-toluenesulfonate英文同义词: 4-methyl-benzenesulfonicacimethylester;Benzenesulfonicacid,4-methyl-,methylester;Meth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Methyl ester of 4-methylbenzenesulfonic acid;Methyl para-toluenesulfonate;Methyl p-methylbenzenesulfonate;Methyl toluene-4-sulfonate;methyl4-methylbenzenesulfonateCAS号: 80-48-8分子式: C8H10O3S分子量: 186.23EINECS号:201-283-5相关类别:Organic Building Blocks;Sulfur Compounds;TosylatesMol文件:80-48-8.mol对甲苯磺酸甲酯性质熔点25-28 °C(lit.)沸点144-145 °C5 mm Hg(lit.)密度 1.234 g/mL at 25 °C(lit.)蒸气密度 6.45 (vs air)蒸气压 1 mm Hg ( 20 °C)折射率n20/D 1.5172(lit.)闪点>230 °F储存条件2-8°C水溶解性Insoluble敏感性Moisture SensitiveBRN 609209CAS 数据库80-48-8(CAS DataBase Reference)NIST化学物质信息Benzenesulfonic acid, 4-methyl-, methyl ester(80-48-8) EPA化学物质信息Benzenesulfonic acid, 4-methyl-, methyl ester(80-48-8) 对甲苯磺酸甲酯用途与合成方法化学性质白色结晶。

MSDS--12--13--14--苯二胺

MSDS--12--13--14--苯二胺

T:Toxic;N: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1.邻苯二胺是主要的农药、医药、染料、显影橡胶剂的中间体。

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起始原料,通过热反应及微波辐射方法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苯并多元氮杂环芳香化合物,例如,苯并咪唑类、喹喔啉类和苯并氮杂类等。

邻苯二胺与2-吡啶甲醛反应时得到的是N4席夫1.用于制备还原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用于生产毛皮黄棕M、阳离子染料、还原大红GG、还原艳橙GR;2.用于制造聚酰胺、聚氨酯及匀染剂;3.用于医药、显影橡胶剂的中间体;4.农药工业用于合成内吸杀菌剂(多菌灵、托布津及甲基托布津);5.合成多种杂环的中间体。

用于制抗氧剂;配体1[1],但是当把2-吡啶甲醛换成2-乙酰基吡啶时,以氯甲酸甲酯为催化剂,在异丙醇中反应没有得到相应的N4席夫碱配体2,而是得到了苯并六元环产物即2-(2′-吡啶基)喹喔啉3[2]。

邻苯二胺和两当量的芳香醛在甲醇中反应时,生成相应的五元氮杂环的苯并咪唑衍生物 (式1)[3]。

利用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与2-乙酰基吡啶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甲醇溶剂中,加热 (50~60 ºC) 搅拌反应10~20 h却得到了苯并六元环产物 (式2)[4,5]。

式1中的原料芳香醛换成乙酰基芳香族化合物时,得到的是苯并七元环的产物即苯并氮杂化合物 (式3)。

改变反应方法,在微波辐射下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与乙酰基芳香族化合物也可以得到苯并氮杂化合物 (式4)。

2.作为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

用于制备还原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用于生产毛皮黄棕M、阳离子染料、还原大红GG、还原艳橙GR。

也用于制造聚酰胺、聚氨酯及匀染剂。

农药工业用于合成内吸杀菌剂(多菌灵、托布津及甲基托布津)。

3.合成多种杂环的中间体。

用于制抗氧剂。

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新版MSDS——对甲苯磺酸

新版MSDS——对甲苯磺酸

第二部分:化学/组成信息 含量 第三部分:危险信息 第5.1类 氧化剂 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
CAS No. 6192-52-5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 或肺水肿。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 吐。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 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和储存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 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 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甲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含安全标签)

甲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含安全标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甲苯SDS编号:修订日期: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分子式:C7H8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分子量:92.14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甲苯大量用作溶剂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但与同时从煤和石油得到的苯和二甲苯相比,目前的产量相对过剩,因此相当数量的甲苯用于脱烷基制苯或岐化制二甲苯。

甲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

甲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一般也从苯甲酸光气化得到),在医药;农药;染料,特别是香料合成中应用广泛。

甲苯的环氯化产物是农药;医药;染料的中间体。

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剂(主要使用其钠盐),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甲苯及苯衍生物经磺化制得的中间体,包括对甲苯磺酸及其钠盐;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甲苯磺酰氯等,用于洗涤剂添加剂,化肥防结块添加剂;有机颜料;医药;染料的生产。

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间体。

可衍生得到很多最终产品,其中在聚氨酯制品;染料和有机颜料;橡胶助剂;医药;炸药等方面最为重要。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易挥发液体,有微弱白酒气味。

低于500ppm,吸入会引起头疼、呕吐、刺激鼻、咽喉、瞳孔放大、有醉酒感、肌肉失调、多汗、支气管炎、惊厥;吸入过量则僵木、痛性痉挛、怕光,甚至失明,病情恢复十分缓慢且不彻底;接触会使皮肤干裂、红肿,并对眼睛有刺激性;食入除吸入产生的症状还会损伤肝、肾、心脏、神经、甚至死亡。

(内服10ml有失明的危险,30ml能致人死亡)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致癌性类别2 ;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2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3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皮肤刺激,引起眼睛刺激,可致癌,可引起遗传性缺陷,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器官损伤,吞咽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危化品MSDS-金属钠

危化品MSDS-金属钠

钠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中文名称2:金属钠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氰化钠、过氧化钠和多种化学药物或作还原剂。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遇湿易燃物品、易制爆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 健康危害: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

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2.4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 燃爆危险:接触空气易自燃。

遇水剧烈反应,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钠7440-23-5 98.0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A03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

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

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

燃烧时呈黄色火焰。

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5.2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钠。

5.3 灭火方法:采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严禁用水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

对甲苯磺酸(S)-(-)-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基-4-基甲基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对甲苯磺酸(S)-(-)-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基-4-基甲基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对甲苯磺酸(S)-(-)-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基-4-基甲基酯化学品英文名:(S)-(+)-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 p-Toluenesulfonate(S)-(+)-2,2-Dimethyl- 1,3-dioxolan-4-ylmethyl p-toluenesulfonate(S)-2,2-Dimethyl-4-(hydroxymethyl)-1,3-dioxolane-p-to LuenesulphonateCAS No.:23735-43-5分子式:C13H18O5S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对甲苯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甲苯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甲苯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甲苯磺酸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toluene sulfonic acid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817 CAS No.:6192-52-5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对甲苯磺酸6192-52-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对甲苯磺酸钠MSDS

对甲苯磺酸钠MSDS
PH值(1%液) 7-8
能降低料浆粘度,提高料浆流动性,使喷粉便捷,能耗降低,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能提高含水洗衣粉的含水率2-4%,降低成本。
能促进洗衣粉中五钠的水合作用,提高洗衣粉的抗结快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喷粉塔尾气细粉的损失量,减少污染,增加污染,增加产量。
用途:
用于化学工业和合成洗涤剂的料浆调理剂。在合成洗衣粉内配入本品后,洗衣粉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部标外,还起四大作用:
别名:
苯甲-4-磺酸钠
结构式:
活性物7800水份1400氯化物200ph值1液78能降低料浆粘度提高料浆流动性使喷粉便捷能耗降低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MSDS报告
产品类别:
对甲苯磺酸钠
英文名称:
N-N-OCTYL BENZENESULFONAMIDE
CAS NO:
16358-32-0
分子量:
269.4
EC NO:
240-419-8
分子式:
C14H23NO2S
包装:
双层包装,内包为PVC塑料袋,外包为聚丙烯编织袋,每包净重50公斤。
产品介绍:
分子式: C7H7SO3Na
分子量:194.14(按1957年国际原子量单位标准)
产品标准:符合Q/320586MTB05-2000标准。
外 观:白色结晶状.
活性物%78.00
水份% பைடு நூலகம்4.00
氯化物% 2.00

对甲苯磺酸钠

对甲苯磺酸钠

对甲苯磺酸钠说明
宁波北仑雅旭化工有限公司优质生产商,分子式: C7H7S03Na
分子量: 194.14
产品标准: 符合Q/320507OGP03-2004
外观: 白色结晶状
用途: 用于化学工业和合成洗涤剂的料浆调理剂。

在合成洗衣粉内配入本品后,洗衣粉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部标外,还起四大作用:
(1)能降低料浆粘度,提高料浆流动性,使喷粉便捷,能耗降低,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2)能提高含水洗衣粉的含水率2-4%,降低成本。

(3)能促进洗衣粉中五钠的水合作用,提高洗衣粉的抗结快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4)减少喷粉塔尾气细粉的损失量,减少污染,增加污染,增加产量
方法:在洗涤剂料浆中加入2-3%本产品(重量比),即能起到上述作用
包装: 双层包装,内包为PVC塑料袋,外包为聚丙烯编织袋,每包净重25公斤
技术要求: 项目名称指标
活性物≥78.00%
水份≤14.00%
氯化物≤2.00%
PH值 (1%液) 7-8。

钠(金属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钠(金属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钠(金属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标识英文名:sodium分子式:Na分子量:22.99危险货物编号:43002UN编号:1428RTECS号:--IMDG规则页码:CAS号:7440-23-5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银白色柔软的轻金属,常温下质软如蜡。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氰化钠、过氧化钠和多种化学药物或作还原剂。

熔点(℃)97.8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沸点(℃)892相对密度(水=1)0.97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0.13(440℃)燃烧热(kJ/mol)209.5引燃温度(℃)>115溶解性:不溶于煤油。

毒性健康危害及急救措施接触限值(mg/m3)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TWA: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STEL: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LD50:4000mg/kg(小鼠腹腔)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

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本品遇湿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爆炸极限(v%)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

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

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

燃烧时呈黄色火焰。

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苯磺酸钠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苯磺酸钠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苯磺酸钠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可燃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苯磺酸钠sodium benzene sulfonateC6H5NaO3SCAS号:3198-32-1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450 闪点:无意义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危险特性本品为白色片状结晶体。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危险性。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浓度MAC(mg/m3):未制定标准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苯磺酸钠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存在苯磺酸钠,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苯磺酸钠sodium benzenesulfonat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危险性。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本品可燃。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对甲苯磺酸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甲苯磺酸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甲苯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对甲苯磺酸分子式:C7H10O4S 英文名称:p-toluene sulfonic acid有害成分 CAS NO 含量对甲苯磺酸 6192-52-5二、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四、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五、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六、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苯磺酸钠 - MSDS - 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磺酸钠 - MSDS - 安全技术说明书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200 mg/kg(小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熔点(℃):
45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危险性。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MSDS172个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MSDS172个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MSDS物质安全资料表001 乙炔气002 氧气003 二氧化碳004 氢气005 氩气006 甲烷007 四氢噻吩008 活性炭009 三乙胺010 硫代磷酰氯011 硫黄012 甲胺磷013 多聚甲醛014 甲缩醛015 黄磷016 氯017 三氯化磷018 甲醇019 液碱020 氨水021 硫酸二甲酯022 甲胺磷023 液氨024 氯仿025 二氯乙烷026 二硫化碳027 甲苯028 盐酸029 氯甲烷030 硫酸031 二甲苯032 醋酸酐033 多聚甲醛034 草甘膦035 稻瘟灵036 异丙胺037 漂白粉038 氯化氢039 氰化氢040 氰化钠041 氯乙酸042 甲缩醛043 丙烯腈044 氧化亚铜045 四氯化锡046 四氧化三铅047 三氯化铝(无水)048 松香水049 红丹油性防锈漆050 酚醛树脂051 硫磺粉(补充)052 一乙胺053三聚氯氰054 三氯乙烯055 磷酸056 四丁基锡057 柴油058 对氨基苯酚059 醋酸乙酯060 对氯硝基苯061 氮气062莠去津063 扑草净064 八氯二丙醚065 硫化钠066 异丙醇067 丙酮068 二氯丙烷069 环己酮070 乙酸异戊酯071 锌粉072 乙醇073 次氯酸钠溶液074 石脑油075 双环戊二烯076 乙酸丁酯077 双氧水078 丙烯酸丁酯079 丙烯酸080 苯乙烯081 过硫酸铵082 过硫酸钾083 丙烯酰胺084 甲醛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086 甲基丙烯酸087 汽油088 乙酸089 丙烯酸树脂090 丙烯酸清漆091 丙烯酸漆稀释剂092 丙烯酸磁漆093 二乙醇胺094 煤油095 漂白粉096 漂粉精097 三氯异氰尿酸098 松香099 松节油100 硫化钠101 保险粉102 7385聚氨酯清漆(分装)103 甲酸104 乙酸乙二醇乙醚105 H-3聚氨酯漆固化剂106 聚氨酯漆稀释剂107 263醇酸树脂108 异噻唑啉酮109 N-乙基苯胺110 苯胺111 乙酰甲胺磷112 亚磷酸113 亚磷酸二甲酯114 氯甲烷115 乙醚116 丙烯酸甲酯117 一甲胺118 硝酸镁119 硫化氢120 硫化铵121 一甲胺水溶液122 兔宝宝面漆123 兔宝宝稀释剂124 硫氢化钠125 丙酸126 乙酰氯127 丙酰氯128 丁醇129 醇酸调合漆130 硝酸钠131 溴甲烷132 磷化铝133 正丁醇134 硝基木器漆135 硝化棉(含氮≤12.6%)136 单丁醚137 砷138 碘化汞139 氯化汞140 叠氮化钠141 重铬酸钠142 高锰酸钾143 氰化金钾144 丙烯酸145 甲基丙烯酸甲酯146 苯乙烯147 丙烯酸丁酯148 丁醇149 偶氮二异丁腈150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151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52 乙酰丙酮153 2-丁酮154 生松香155 硫酸铜156 硝酸157 氰化钾158 硝基苯159 氟化钠160 氢氟酸161 蓄电池(注有酸液)162 环氧树脂163 氯苯164 乙苯165 樟脑166 赛璐珞167 氢氧化钾168 乙酸丁酯169 NN-二甲基甲酰胺170 叔丁胺171 氯化亚砜172 碳化钙、电石001 乙炔气标识中文名:乙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 CAS号:74-86-2 危规号:21024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熔点(℃):-81.8(119kpPa)沸点(℃):-83.8 相对密度(水=1):0.62临界温度(℃):35.2 临界压力(MPa):6.14 相对密度(空气=1):0.91燃烧热(KJ/mol):1298.4 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聚合爆炸下限(%):2.1 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80.0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引燃温度(℃):305 最小点火能(mJ):0.02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MSDS_12_13_14_苯二胺

MSDS_12_13_14_苯二胺

T:Toxic;N: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1.邻苯二胺是主要的农药、医药、染料、显影橡胶剂的中间体。

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起始原料,通过热反响及微波辐射方法和羰基化合物反响形成苯并多元氮杂环芳香化合物,例如,苯并咪唑类、喹喔啉类和苯并氮杂类等。

邻苯二胺与2-吡啶甲醛反响时得到的是N4席夫1.用于制备复原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用于生产毛皮黄棕M、阳离子染料、复原大红GG、复原艳橙GR;2.用于制造聚酰胺、聚氨酯及匀染剂;3.用于医药、显影橡胶剂的中间体;4.农药工业用于合成吸杀菌剂〔多菌灵、托布津及甲基托布津〕;5.合成多种杂环的中间体。

用于制抗氧剂;配体1[1],但是当把2-吡啶甲醛换成2-乙酰基吡啶时,以氯甲酸甲酯为催化剂,在异丙醇中反响没有得到相应的N4席夫碱配体2,而是得到了苯并六元环产物即2-(2′-吡啶基)喹喔啉3[2]。

邻苯二胺和两当量的芳香醛在甲醇中反响时,生成相应的五元氮杂环的苯并咪唑衍生物 (式1)[3]。

利用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与2-乙酰基吡啶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甲醇溶剂中,加热 (50~60 ºC) 搅拌反响10~20 h却得到了苯并六元环产物 (式2)[4,5]。

式1中的原料芳香醛换成乙酰基芳香族化合物时,得到的是苯并七元环的产物即苯并氮杂化合物 (式3)。

改变反响方法,在微波辐射下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与乙酰基芳香族化合物也可以得到苯并氮杂化合物 (式4)。

2.作为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

用于制备复原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用于生产毛皮黄棕M、阳离子染料、复原大红GG、复原艳橙GR。

也用于制造聚酰胺、聚氨酯及匀染剂。

农药工业用于合成吸杀菌剂〔多菌灵、托布津及甲基托布津〕。

3.合成多种杂环的中间体。

用于制抗氧剂。

2.对环境的影响:一、安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安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对甲苯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回目录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N/A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EMERGENCY OVERVIEW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Hygroscopic (absorbs moisture from the air).Potential Health EffectsEye:Causes severe eye irritation and possible burns.Skin:Causes skin irritation. Not expected to cause an allergic skin reaction.Ingestion:May be harmful if swallowed.Inhalation:Dust is irritating to the respiratory tract.Chronic:Chronic exposure may cause effects similar to those of acute exposure.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SEyes: In case of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Skin:In case of contact, flush skin with plenty of water.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Get medical aid if irritation develops and persists. Wash clothing before reuse.Ingestion:If swallowed, do not induce vomiting unless directed to do so by medical personnel. Never give anything by mouth to an unconscious person. Get medical aid.Inhalation:If inhaled, remove to fresh air.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 Get medical aid.Notes to Physician:Section 5 - FIRE FIGHTING MEASURESGeneral Information:As in any fire, wear a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in pressure-demand, MSHA/NIOSH (approved or equivalent), and full protective gear. During a fire, irritating and highly toxic gases may be generat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r combustion. This material in sufficient quantity and reduced particle size is capable of creating a dust explosion. Contact with metals may evolve flammable hydrogen gas.Extinguishing Media:Use water spray, dry chemical, or carbon dioxide.Section 6 -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General Information: Use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s indicated in Section 8.Spills/Leaks:Vacuum or sweep up material and place into a suitable disposal container. Avoid generating dusty conditions. Provide ventilation.Section 7 - HANDLING and STORAGEHandling:Wash thoroughly after handling.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wash before reuse. Use with adequate ventilation. Minimize dust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Avoid breathing dust. Do not get in eyes. Avoid contact with skinand clothing.Storage:Store in a cool, dry, well-ventilated area away from incompatible substances.Section 8 - EXPOSURE CONTROLS, PERSONAL PROTECTIONEngineering Controls:Facilities storing or utilizing this material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an eyewash facility and a safety shower. Use adequate ventilation to keep airborne concentrations low.Exposure Limits CAS# 104-15-4: CAS# 6192-52-5: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Eyes: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eyeglasses or chemical safety goggles as described by OSHA's eye and face protection regulations in 29 CFR 1910.133 or European Standard EN166.Skin:Wear appropriate gloves to prevent skin exposure.Clothing: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clothing to prevent skin exposure.Respirators:A respiratory protection program that meets OSHA's 29 CFR 1910.134 and ANSI Z88.2 requirements or European Standard EN 149 must be followed whenever workplace conditions warrant respirator use.Section 9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Physical State: CrystalsColor: whiteOdor: none reportedpH: Not applicable.Vapor Pressure: 0.0000027 mm Hg @ 25 deg CViscosity: Not available.Boiling Point: 140 deg C @ 20 mmHgFreezing/Melting Point: 103 deg C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350 deg C ( 662.00 deg F)Flash Point: 180 deg C ( 356.00 deg F)Explosion Limits, lower: Not available.Explosion Limits, upper: Not available.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Not available.Solubility in water: Soluble.Specific Gravity/Density: Not available.Molecular Formula: C7H8O3S.H2OMolecular Weight: 190.22Section 10 -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Chemical Stability:Stable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Conditions to Avoid:Dust generation, moisture, excess heat.Incompatibilities with Other Materials: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bases, metals.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Carbon monoxide, oxides of sulfur, carbon dioxide.Hazardous Polymerization: Has not been reported.Section 11 -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RTECS#:CAS# 104-15-4: XT6300000 CAS# 6192-52-5: DB7164000 LD50/LC50:CAS# 104-15-4: Oral, rat: LD50 = 2480 mg/kg.CAS# 6192-52-5: Oral, mouse: LD50 = 1683 mg/kg; Oral, rat: LD50 = 2570 mg/kg.Skin absorption LD50 guinea pig: no evidence at 1.0 g/kg.irritation, guinea pig: Moderate.pig: Moderate exacerbation.sensitize any animals tested.Company) Carcinogenicity:p-Toluenesulfonic acid anhydrous - Not listed by ACGIH, IARC, or NTP.p-Toluenesulfonic acid monohydrate - Not listed by ACGIH, IARC, or NTP.Other:See actual entry in RTECS for complete information.Section 12 - ECOLOGICAL INFORMATIONEcotoxicity:Fish: Fathead Minnow: > 100 mg/l; 96 hr; LC50Section 13 - DISPOSAL CONSIDERATIONSDispose of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regulations.Section 14 - TRANSPORT INFORMATIONIATAShipping Name: ARYLSULPHONIC ACIDS, SOLIDHazard Class: 8UN Number: 2585Packing Group: IIIIMOShipping Name: ARYLSULPHONIC ACIDS, SOLIDHazard Class: 8UN Number: 2585Packing Group: IIIRID/ADRShipping Name: ARYLSULPHONIC ACIDS, SOLIDHazard Class: 8UN Number: 2585Packing group: IIISection 15 - REGULATORY INFORMATIONEuropean/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European Labeling in Accordance with EC DirectivesHazard Symbols: XIRisk Phrases:R 36/37/38 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and skin.Safety Phrases:S 26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S 37 Wear suitable gloves.WGK (Water Danger/Protection)CAS# 104-15-4: 1CAS# 6192-52-5: 1CanadaCAS# 104-15-4 is listed on Canada's DSL List.CAS# 104-15-4 is not listed on Canada's Ingredient Disclosure List.MOLECULAR FORMULA :C7-H8-O3-SMOLECULAR WEIGHT :172.21WISWESSER LINE NOTATION :WSQR D1HEALTH HAZARD DATAACUTE TOXICITY DATATYPE OF TEST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ROUTE OF EXPOSURE :OralSPECIES OBSERVED :Rodent - ratDOSE/DURATION :2480 mg/kgTOXIC EFFECTS :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REFERENCE :85JCAE "Prehled Prumyslove T oxikologie; Organicke Latky," Marhold, J., Prague, Czechoslovakia, Avicenum, 1986 Volume(issue)/page/year: -,1055,1986TYPE OF TEST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ROUTE OF EXPOSURE :OralSPECIES OBSERVED :Bird - quailDOSE/DURATION :-。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甲苯磺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p-toluene sulfon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1817CAS No.:6192-52-5 分子式:C 7H 10O 4S 分子量:190.2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对甲苯磺酸 6192-52-5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DS报告
产品类别:
对甲苯磺酸钠
英文名称:
N-N-OCTYL BENZENESULFONAMIDE
CAS NO:
16358-32-0
分子量:
269.4
EC NO:
240-419-8
分子式:
C14H23NO2S
包装:
双层包装,内包为PVC塑料袋,外包为聚丙烯编织袋,每包净重50公斤。
产品介绍:
分子式: C7H7SO3Na
分子量:194.14(按1957年国际原子量单位标准)
产品标准:符合Q/320586MTB05-2000标准。
外 观:白色结晶状.
活性物%78.00
水份% 14.00
氯化物% 2.00
PH值(1%液) 7-8
能降低料浆粘度,提高料浆流动性,使喷粉便捷,能耗降低,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能提高含水洗衣粉的含水率2-4%,降低成本。
能促进洗衣粉中五钠的水合作用,提高洗衣粉的抗结快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喷粉塔尾气细粉的损失量,化学工业和合成洗涤剂的料浆调理剂。在合成洗衣粉内配入本品后,洗衣粉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部标外,还起四大作用:
别名:
苯甲-4-磺酸钠
结构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