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泻火清热燥湿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PPT课件
编辑版pppt
32
栀子《本经》
2、湿热黄疸:
清利肝胆 湿热
常配茵陈、黄柏,如茵陈蒿
汤或栀子柏皮汤。
编辑版pppt
33
栀子《本经》
3、血淋涩痛:
清清利热下凉焦血湿热 止而血通淋
配伍利尿通淋的车前子、 木通、滑石等药物。如八正散。
编辑版pppt
34
栀子《本经》 凉血止血
4、血热吐衄:
常配栀子炭,对血热妄行 出血证,有标本兼治之效。
清热 泻火 除烦 止渴
石膏 知母
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 清解的特性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寒凉性较弱,甘寒滋润 清润的特性 可泻相火,退虚热
相须为用 气分实热 肺胃热证
编辑版pppt
29
栀子《本经》
来 源:
为茜草科植 物栀子的干燥成 熟果实。生用、 炒焦或炒炭用。
处方名:
栀子、炒栀 子、姜栀子、栀 子炭、栀子仁
胜金丹。
1、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大 汗出,脉洪大。
编辑版pppt
17
石膏《本经》
石清常膏消仁泻善配渴等治肺伍。实。热杏热
2、肺热咳嗽气喘,咯痰黄稠。
3、胃火牙痛、头痛,实甘热津寒消止清渴渴热生。
若津伤内热消渴,石膏亦可应
用,配知母、 生地、 如玉女煎。
编辑版pppt
18
石膏《本经》煅石膏外用 。有 敛疮生肌,收湿 拔干,止血之功。
为主要作用。善治疗热邪伤阴及阴 虚潮热。
编辑版pppt
11
清热药
使用注意:
1、若里热证兼有表证者,应先解表或表里同治。 2、若气分实热证与血分实热证并见时,应气血 两清。
编辑版pppt
12
清热泻火药PPT课件
同:功效: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气分热证、肺热咳嗽、胃火牙痛 等。
异:石膏:重在清解,清热泻火力强,配用又治气 血两燔证。煅用治疗疮疡久不收口、湿疹、烫火 伤等。
知母:重在清润,又具有生津润燥之功效,(肺、 肾)又可治疗肺燥咳嗽、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消 渴等。
27.09.2020
18
27.09.2020
核,并用之肿瘤。
27.09.2020
25
决明子
27.09.2020
26
密 蒙 花
27.09.2020
谷 精 草
青葙子
27
27.09.2020
28
清 石膏 热 知母 泻 芦根 火 天花粉 , 栀子 治 竹叶 气 淡竹叶 分 夏枯草 热 决明子 证
27.09.2020
清热泻火药小结: 清肺 偏于清解,煅用清热收敛 胃热 偏于清润,又能滋阴润燥 为主 又能生津止渴 又能除烦,止呕,利尿
27.09.2020
1
目的要求:
1. 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 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 知母 熟悉:栀子 夏枯草 了解:芦根 天花粉
27.09.2020
2
概 述:
一、清热药含义☆☆:凡能清泄里热,以 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清热药皆寒凉,它的理论根据是《内经》“热者 寒之,寒者热之”;《本经》“疗寒以热药,疗 热以寒药”而来的。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清” 法。
因此,中医的热和西医的热不完全相同。
27.09.2020
5
三、功用与分类:
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用治气分实热证及脏
腑热证
清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用治湿热证及火毒证
泄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用治营血分实热证
主治:温热病气分热证、肺热咳嗽、胃火牙痛 等。
异:石膏:重在清解,清热泻火力强,配用又治气 血两燔证。煅用治疗疮疡久不收口、湿疹、烫火 伤等。
知母:重在清润,又具有生津润燥之功效,(肺、 肾)又可治疗肺燥咳嗽、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消 渴等。
27.09.2020
18
27.09.2020
核,并用之肿瘤。
27.09.2020
25
决明子
27.09.2020
26
密 蒙 花
27.09.2020
谷 精 草
青葙子
27
27.09.2020
28
清 石膏 热 知母 泻 芦根 火 天花粉 , 栀子 治 竹叶 气 淡竹叶 分 夏枯草 热 决明子 证
27.09.2020
清热泻火药小结: 清肺 偏于清解,煅用清热收敛 胃热 偏于清润,又能滋阴润燥 为主 又能生津止渴 又能除烦,止呕,利尿
27.09.2020
1
目的要求:
1. 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 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 知母 熟悉:栀子 夏枯草 了解:芦根 天花粉
27.09.2020
2
概 述:
一、清热药含义☆☆:凡能清泄里热,以 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清热药皆寒凉,它的理论根据是《内经》“热者 寒之,寒者热之”;《本经》“疗寒以热药,疗 热以寒药”而来的。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清” 法。
因此,中医的热和西医的热不完全相同。
27.09.2020
5
三、功用与分类:
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用治气分实热证及脏
腑热证
清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用治湿热证及火毒证
泄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用治营血分实热证
中药学-清热药ppt课件
2.其他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抗心律失常 (2)正性肌力作用 (3)负性频率作用 (4)降压作用 (5) 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其他: 抗脑缺血 、抗血小板聚集 、降血脂
金银花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
外感发热、疮痈疖肿 热毒泻痢
主要成份
绿原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热毒入血,发斑神昏, 咽喉肿痛,丹毒口疮等
主要成份
菘蓝苷、靛蓝 、靛玉红 色胺酮 、挥发油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有效成份:靛蓝、靛玉红 作用特点: 1)大青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2)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保肝
2.其他药理作用
(2)抗细菌毒素、抗腹泻 有效成份:小檗碱 作用特点: 黄连及小聚碱能提高机体 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3)抗炎、解热
有效成份: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 作用特点:小檗碱对急慢性炎症均有 抑制作用。
(4)抗溃疡
有效成份:小檗碱 作用特点:抑制胃酸分泌 、抗幽门螺杆菌
镇静催眠 、降血糖 有效成份:小檗碱
黄连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 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 痛,消渴,痈肿迸疮;外用可 治疗湿疹,湿疮,中耳炎 。 小檗碱 、黄连碱、掌叶防 己碱 、药根碱 等
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l)抗病原体 有效成份:小檗碱 作用特点: 1)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2)抗菌强度与炮制、配伍有关
最新2.1清热泻火PPT课件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单味干芦根300g,文火煎两 次,取汁分3次服完,治疗肺脓疡,均获痊愈(浙江中 医杂志,1995,2:87)。
48
天花粉《神农本草经》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 边栝楼 T.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全 国南北各地均产,以河 南安阳一带产者质量较 好。秋、冬二季采挖, 洗净,除去外皮,切厚 片。鲜用或干燥用。
2
概述
含义: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 物,称为清热药。
药性特点:药性寒凉,沉降入里,通过清热 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 里热得以清解。即内经所谓“热者寒之”, 《神农本草经》所谓“疗热以寒药”的意思。
适应证:温热病高热烦渴、湿热泻痢、温毒 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1.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本品既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又能祛暑。 治暑热初起,伤气耗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
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 +益气养阴之人参、麦冬等,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20
石膏 【临床应用】
2. 肺热喘咳证。
本品善清肺经实热。 治邪热郁肺,肺气上逆而气急喘促、发热口
42
芦根【临床应用】
3. 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本品入肺经善清透肺热。 治肺热咳嗽,+黄芩、浙贝母、瓜蒌等。 治风热咳嗽,+桑叶、菊花、苦杏仁等,
桑菊饮(《温病条辨》)。 治肺痈吐脓,发热咳嗽,痰多带血且有腥
臭味,+薏苡仁、冬瓜仁等,苇茎汤 (《千金方》)。
43
芦根【临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4. 热淋涩痛。
1.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48
天花粉《神农本草经》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 边栝楼 T.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全 国南北各地均产,以河 南安阳一带产者质量较 好。秋、冬二季采挖, 洗净,除去外皮,切厚 片。鲜用或干燥用。
2
概述
含义: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 物,称为清热药。
药性特点:药性寒凉,沉降入里,通过清热 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 里热得以清解。即内经所谓“热者寒之”, 《神农本草经》所谓“疗热以寒药”的意思。
适应证:温热病高热烦渴、湿热泻痢、温毒 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1.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本品既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又能祛暑。 治暑热初起,伤气耗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
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 +益气养阴之人参、麦冬等,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20
石膏 【临床应用】
2. 肺热喘咳证。
本品善清肺经实热。 治邪热郁肺,肺气上逆而气急喘促、发热口
42
芦根【临床应用】
3. 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本品入肺经善清透肺热。 治肺热咳嗽,+黄芩、浙贝母、瓜蒌等。 治风热咳嗽,+桑叶、菊花、苦杏仁等,
桑菊饮(《温病条辨》)。 治肺痈吐脓,发热咳嗽,痰多带血且有腥
臭味,+薏苡仁、冬瓜仁等,苇茎汤 (《千金方》)。
43
芦根【临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4. 热淋涩痛。
1.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清热泻火药新PPT课件
.
22
[用量与用法] 1.干品15~30g;鲜品加倍,水煎服; 2.脾胃虚寒者忌服。 3.入药部位 芦根:芦苇的根茎 苇茎:芦苇的嫩茎。 功效相近,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
.
23
[临床应用]
1.解河豚鱼毒 鲜芦根500g,捣烂绞汁服。
2.肺痈、咳吐脓血 鲜芦根100g,桔梗12g,桑皮15g,甘草10g。
.
35
[性味与归经]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1.上能清心火而除烦,下能利小便而渗湿 治热病烦渴。 治口疮、尿赤热淋。 2.黄疸。 3.运用:麦粒肿和匐行性角膜溃疡,淡竹叶汁涂于 患处。
[用量与用法] 1.水煎服,6~9g。
.
36
歌曰 竹叶利小便, 甘淡除热烦。
.
37
鸭跖草 [基原与药材]本品本草经》 [基源药材]
芦根
.
20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生津, 除烦止呕。
.
21
1.清透肺胃郁气分实热,甘淡力薄为为辅助,但不滋 腻,生津而不恋邪,治热病烦渴。
2.清肺胃郁热,祛痰排脓,治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3.清降胃热,治胃热呕哕。
4.清热利尿,治热淋涩痛。
.
8
[临床应用] 1.药征 舌面干燥,舌苔薄;脉浮大、洪大。
2.流行性感冒:将生石膏捣烂放入瓷器皿或新药 锅内,加入水500ml左右,共煎4次,每次煎煮时间不 得少于1小时,药液可以加糖。用量:1岁以上每天 200g,1岁以下每天用100g。
3.牙痛:生石膏45g,细辛4.5g。水煎服。
.
9
歌曰 石膏辛寒甘, 清火泻热渴烦, 煅收敛生肌, 牙痛肺热喘。
中药学课件 第九章.2清热燥湿.ppt
①湿温、暑湿证。+滑石、白豆蔻、通草 ②湿热中阻。+黄连、干姜、半夏(半夏泻心汤) ③湿热泻痢。+葛根、黄连 ④湿热黄疸。+茵陈、栀子
2020/9/1
中药学
黄芩的应用
2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入肺经,善于清肺火及上焦 实热。
肺热咳嗽痰黄而稠,可以单用一味药,如清金丸; 亦可配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等; 肺热咳嗽痰多者,配伍法半夏。 其药性苦寒,清热泻火力强,配伍薄荷、栀子、大黄
2020/9/1
中药学
【功效主治】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主治
湿热下痢、痞满、呕恶,泻痢
胃火牙痛;消渴;心火烦躁不 寐;神昏谵语;耳目肿痛
2020/9/1
中药学
黄连的应用
1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力强(大于黄芩、 黄柏),善于清中焦湿热。 ①湿热中阻。配伍苏叶或半夏、黄芩、干姜 ②胃热呕吐。配伍石膏、竹茹。 ③肝火犯胃的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吴茱萸(左金丸) ④脾胃虚寒,呕吐酸水。+参、术、姜
配柴胡治疗少阳证。
2020/9/1
中药学
黄芩
【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 清热——生用; 安胎——炒用; 清上焦热——酒炙; 止血——炒炭。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不宜。
2020/9/1
中药学
黄芩
【鉴别药物】 枯芩——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 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 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大肠、小肠。
2020/9/1
中药学
【功效主治】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2020/9/1
中药学
黄芩的应用
2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入肺经,善于清肺火及上焦 实热。
肺热咳嗽痰黄而稠,可以单用一味药,如清金丸; 亦可配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等; 肺热咳嗽痰多者,配伍法半夏。 其药性苦寒,清热泻火力强,配伍薄荷、栀子、大黄
2020/9/1
中药学
【功效主治】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主治
湿热下痢、痞满、呕恶,泻痢
胃火牙痛;消渴;心火烦躁不 寐;神昏谵语;耳目肿痛
2020/9/1
中药学
黄连的应用
1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力强(大于黄芩、 黄柏),善于清中焦湿热。 ①湿热中阻。配伍苏叶或半夏、黄芩、干姜 ②胃热呕吐。配伍石膏、竹茹。 ③肝火犯胃的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吴茱萸(左金丸) ④脾胃虚寒,呕吐酸水。+参、术、姜
配柴胡治疗少阳证。
2020/9/1
中药学
黄芩
【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 清热——生用; 安胎——炒用; 清上焦热——酒炙; 止血——炒炭。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不宜。
2020/9/1
中药学
黄芩
【鉴别药物】 枯芩——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 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 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大肠、小肠。
2020/9/1
中药学
【功效主治】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清热药PPT课件
总结词:清热解毒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炽盛之证。常 见的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等。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 证,如泄泻、痢疾、黄疸等。这类药 物能够清热燥湿,缓解病情。常见的 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总结词: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的 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证。 常见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Part
04
清热药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
药效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对发热、炎症 、病毒等的作用机制,揭 示其清热抗炎、抗病毒的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毒理学研究
评估清热药的毒性作用, 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临床应用与效果
感冒发热
分类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特点,清 热药可以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 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 药等。
清热药的作用机制
清热泻火
通过清除体内的热邪,降 低体温,缓解热证的症状 ,如头痛、口干、口苦等 。
凉血解毒
通过凉血解毒的作用,减 轻体内的热毒,缓解热毒 引起的症状,如疮痈肿毒 、丹毒等。
燥湿止痢
通过燥湿止痢的作用,治 疗湿热引起的痢疾、泄泻 等症状。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清热 药在口腔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所 致,患者常见口腔疼痛、口干等症状 。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 作用,能有效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 痛,促进溃疡愈合。
病例三: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总结词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清热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 证,如泄泻、痢疾、黄疸等。这类药 物能够清热燥湿,缓解病情。常见的 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总结词: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的 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证。 常见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Part
04
清热药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
药效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对发热、炎症 、病毒等的作用机制,揭 示其清热抗炎、抗病毒的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毒理学研究
评估清热药的毒性作用, 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临床应用与效果
感冒发热
分类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特点,清 热药可以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 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 药等。
清热药的作用机制
清热泻火
通过清除体内的热邪,降 低体温,缓解热证的症状 ,如头痛、口干、口苦等 。
凉血解毒
通过凉血解毒的作用,减 轻体内的热毒,缓解热毒 引起的症状,如疮痈肿毒 、丹毒等。
燥湿止痢
通过燥湿止痢的作用,治 疗湿热引起的痢疾、泄泻 等症状。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清热 药在口腔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所 致,患者常见口腔疼痛、口干等症状 。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 作用,能有效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 痛,促进溃疡愈合。
病例三: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总结词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清热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
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课件
血热吐衄
•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 5、消渴 •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
流脓
黄连
• 为植物黄连的枯燥根茎,外表黄褐色,栓皮剥
落处呈红棕色;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 形如连珠。质坚实而咸,断面不整齐,皮部暗 棕色,木部金黄色。无臭,味根苦,嚼之唾液 可染为红黄色。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 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湿热证及炽 热证。
1.湿温或暑温夹湿,因湿 热蕴结,气机不畅,而见身热不 扬、胸膈痞闷、小便短赤、舌苔
黄芩?神农本 草经? ❖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
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 炙或炒炭用。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 夏枯草?神农本草经?
•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枯
燥果穗。 生用。
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夏枯草
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 应用: • 1、目赤肿痛,头痛目眩 • 2、瘿瘤,瘰疬 • 3、乳痈肿痛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成效:本类药物性味苦寒,苦能 燥湿,寒能清热,故有清热燥湿
的成效,并能清热泻火。
知母肉外表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可 见叶痕及根痕。
均以条肥大、质坚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石膏与知母比较:
二者皆性寒、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都能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 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两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石膏 ── 味辛,重在清透,长于清泻 肺胃实火。煅后外用能清热收敛。
血
•
子××,七岁时,感冒风寒,四五日间,身
大热,舌苔黄而带黑。孺子苦服药,强与之即呕
•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 5、消渴 •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
流脓
黄连
• 为植物黄连的枯燥根茎,外表黄褐色,栓皮剥
落处呈红棕色;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 形如连珠。质坚实而咸,断面不整齐,皮部暗 棕色,木部金黄色。无臭,味根苦,嚼之唾液 可染为红黄色。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 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湿热证及炽 热证。
1.湿温或暑温夹湿,因湿 热蕴结,气机不畅,而见身热不 扬、胸膈痞闷、小便短赤、舌苔
黄芩?神农本 草经? ❖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
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 炙或炒炭用。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 夏枯草?神农本草经?
•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枯
燥果穗。 生用。
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夏枯草
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 应用: • 1、目赤肿痛,头痛目眩 • 2、瘿瘤,瘰疬 • 3、乳痈肿痛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成效:本类药物性味苦寒,苦能 燥湿,寒能清热,故有清热燥湿
的成效,并能清热泻火。
知母肉外表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可 见叶痕及根痕。
均以条肥大、质坚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石膏与知母比较:
二者皆性寒、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都能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 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两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石膏 ── 味辛,重在清透,长于清泻 肺胃实火。煅后外用能清热收敛。
血
•
子××,七岁时,感冒风寒,四五日间,身
大热,舌苔黄而带黑。孺子苦服药,强与之即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
• 味连 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
“鸡爪连”,其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 米。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 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其上部 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表面 灰黄色或黄褐色。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 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 有时中空。气微,味极其苦。
血பைடு நூலகம்吐衄
•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 5、消渴 •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
流脓
黄连
• 为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外表黄褐色,栓皮剥
落处呈红棕色;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 形如连珠。质坚实而咸,断面不整齐,皮部暗 棕色,木部金黄色。无臭,味根苦,嚼之唾液 可染为红黄色。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 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 雅连 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
弯曲,长4-8厘米,直径0.5-1厘米,“过桥”较长。 顶端有少数残基。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 为佳品。
• 云连 药材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
细小。以干燥、条细、节多、须根少,色黄者为佳品。
黄连素说明书
• 【适用症】: 对痢疾杆
清热泻 火
滋阴润 燥
知母
清热泻
火
•
应用:
滋阴润 燥
• 1、热病烦渴
• 2 、肺热燥咳
• 3、骨蒸潮热
• 4、内热消渴
• 5、肠燥便秘
知母
根茎扁圆长条状,微弯曲,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 叶残痕,习称“金包头“;上面有一凹沟,具 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 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略凸,有纵 皱纹及凹陷或凸起的点状根基,质坚硬,易折 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气微,味微甘,略 苦,嚼之带粘性。
清热泻火清热燥湿ppt课件
清热泻火药
适用于:
脏腑实热证,如肺热、胃热、心热、肝胆 之火
温热病邪入气分,症见高热、口渴、汗出、 烦躁等气分实热证
石 膏《神农本草经》
矿石硫酸钙(CaSO4.2H2O)。生用或煅用。
生石膏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石膏
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
• 知 母《神农本草经》
• 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生用或盐水炙用。
黄 柏 •
《神农本草经》
•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柏的干燥树皮。生用或盐水炙、炒
炭用。【处方用名】黄柏、川黄柏、川柏、黄柏丝、盐炒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除骨蒸
❖黄皮树
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除骨蒸
黄柏
• 应用: • 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 • 2、湿热泻痢,黄疸 • 3、湿热脚气,痿证 • 4、骨蒸劳热,盗汗,遗
• 知母肉表面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
可见叶痕及根痕。
• 均以条肥大、质坚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石膏与知母比较:
二者皆性寒、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都能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 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两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石膏 ── 味辛,重在清透,长于清泻 肺胃实火。煅后外用能清热收敛。
•黄 连《神农本草经》
•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生用或炒用.【处方用名】
黄连、川黄连、雅川连、川连、雅连、云连、萸黄连、酒黄连、 炒黄连、鹰爪连、鸡爪连。生用或清炒、姜汁酒炙、吴茱萸水 炙用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雅连
清热燥湿
味连
泻火解毒
黄连
• 应用: •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 2 、湿热泻痢 •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
黄芩
• 该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
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 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 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通称子芩,以清火养 阴为主;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 或已成空洞,称枯芩,以清火败毒为主。气微, 味苦。
药物比较:黄芩、黄连与黄柏
三者皆为苦寒之品,都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凡湿 热、火毒所致的病证三者均可使用。
不同之处在于:
黄芩 ── 偏清上中焦湿热。长于泻肺火,并能止血
安胎。
黄连 ── 偏清中焦湿热。长于泻心、胃之火,为泻
痢主药。
黄柏 ── 偏清下焦湿热。并能清退虚热。
1.湿温或暑温夹湿,因湿热蕴结,气机不畅,而 见身热不扬、胸膈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2.湿热蕴结脾胃,升降失常,而致痞满吐利; 3.湿热壅滞大肠,传导失职,则见泄泻、痢疾、 痔漏肿痛; 4.湿热蕴蒸肝胆,可见黄疸尿赤、耳肿流脓; 5.湿热下注,则带下色黄,或热淋灼痛; 6.湿热流注关节,则见关节红肿热痛; 7.湿热浸淫肌肤,则成湿疹、湿疮。
菌、大肠杆菌、金葡 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 (包括菌痢)、眼结 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等有效。小檗碱对幽 门螺旋杆菌也有作用 ,而能使胃炎、胃及 十二指肠溃疡减轻。 近来还发现小檗碱有 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 常作用。 【用法与用量】: 口服 :1次0.1~0.4g,1 日3次。抗心律失常用 量:1次0.6~1g, 1日3次。
黄芩《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 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 炙或炒炭用。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黄芩
• 应用: •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
痢
• 2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 5、胎动不安
精
• 5、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黄柏
• 【性状鉴别】 川黄柏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
宽不等,厚3~7mm。
• 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
纹,皮孔横生,偶有残存的灰褐色的粗皮。
• 内表面暗黄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 体轻,质硬, • 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 气微,味甚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知母 ── 味甘,重在清润,偏于滋润 肺胃之火燥,并长于滋肾泻火,又能润燥 通便。
栀子《神农本草经》
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项王曰:“壮士,赐之 卮酒,赐之彘肩。”
栀子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 应用: • 1、热病心烦 • 2、湿热黄疸 • 3、血淋涩痛 • 4、血热吐衄 • 5、目赤肿痛 • 6、火毒疮疡
• 夏枯草《神农本草经》
•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生用。
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夏枯草
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 应用: • 1、目赤肿痛,头痛目眩 • 2、瘿瘤,瘰疬 • 3、乳痈肿痛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功效:本类药物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有清
热燥湿的功效,并能清热泻火。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湿热证及火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