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
黄煌老师的30种经方体质
![黄煌老师的30种经方体质](https://img.taocdn.com/s3/m/d86a215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c.png)
黄煌老师的30种经方体质黄煌老师的经方体质学说因为其简明、确切、可复制性强、临床疗效又好的特点,影响了一大批中医学者。
另:小编想说,学习中医的法门千千万,学者不必拘于门户之见,凡可借鉴的都可学来为我所用,以达到造福患者的目的。
所谓方人,即对本方有效而且适合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
比起药人来说,方人更具体,范围更明确,往往与某些疾病或某类疾病相关,可以说,方人是体质与疾病的结合体。
根据体质性定方选药在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下面从“经方-体质-疾病”模式简介门诊常见的几种方人。
1、桂枝汤体质多体瘦柔弱,肤白无光,皮肤湿润而细腻,神情憔悴,常神疲乏力,易出冷汗、汗后怕冷恶风,对寒冷敏感,对疼痛敏感,常易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易于惊恐、头昏、鼻塞、咳喘等。
腹部扁平,腹肌较硬而缺乏抵力。
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
脉偏浮,脉缓而无力。
常为低血压。
易患疾病谱:心脏及瓣膜病变、心律失常,感冒,鼻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慢性消化系统及消耗性疾病,慢性肌肉、关节疼痛类,产后发热、自汗等。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体质桂枝汤体质为基础,腹主动脉搏动亢进,易心悸头晕、汗出、失眠多梦。
脉芤或革。
其人不耐体力劳动,常因受风寒而感冒,这就是《金匮要略》所说的“失精家”。
易患疾病谱:儿童期多发病为缺钙儿童的小儿肺炎、佝偻病、遗尿、多汗症、夜啼等。
成年期的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及机体精华物质外泄、外漏脱失症,诸如阳痿、早泄、遗精、阴冷、女子梦交、多汗症、遗精、遗尿、带下、崩漏、脱发等。
3、小建中汤体质体形偏瘦,肤色白或黄,缺乏光泽。
易伤风,易疲劳,易腹中痛,易烦热出汗而怕冷。
腹直肌紧硬,腹壁扁薄绷紧,按之软而无抵抗感,称灯笼腹,常可触及腹主动脉搏动。
舌质淡暗、柔软而娇嫩,舌苔通常不厚。
易患病症:虚弱儿童易见腹痛、便秘、遗尿、过敏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炎等。
成年期小建中汤体质的常见疾病谱有各种慢性胃肠疾病,痛经,神经衰弱,贫血等,常需加味当归、党参、黄芪。
黄煌先生八种体质聚类解析
![黄煌先生八种体质聚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59716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5.png)
黄煌先生八种体质聚类解析关键词: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
1麻黄体:是寒体中较为充实的体质,具体特征是体型壮实,肌肉发达或较肥满、胖或浮肿,同时皮肤干燥而粗糙,不容易出汗,无光泽、发暗,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腹肌较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脉搏有力,心脏功能较好,无心脏病。
2干姜体:是寒体中以脾胃虚寒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类型,特别是易于呕吐、易于腹胀、腹泻,而进食生冷时容易导致发病者。
舌苔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层粘液,这种舌象表现正是所谓的“干姜舌”。
一般来说,干姜证多出现于下列情况:1,反复服用攻下的药物后----凡误下或屡下后仲景多使用干姜;2,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以及伴有脉微而肢冷时;3,以咳嗽或咳喘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4,以腰部冷痛为表现的骨关节疾病等;5,部分出血性疾病。
3附子体:是寒体中体质更为低下的体质类型,特征是精神萎靡,声低息微,少气懒言,身重恶寒,脉象无力、沉、微、弱,患者多有重大疾病,脏器功能低下。
4细辛体:是寒体中以“寒饮”为突出表现的一种体质类型。
其特征是容易出现头痛、腹痛、身体痛、牙齿痛等,与之同时可表现为背部冷、四肢冷而咳吐水样痰涎者。
二:热体关键词:亢进、高涨、张扬、兴奋。
1黄连体:是热体中偏湿热及心火为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其具体特征是患者的面部多油腻,烦热感明显,经常胸闷、心悸或心下痞,或腹泻,其人多舌质坚老,舌色红或暗红,舌苔黄腻而较厚----黄连舌。
脉多滑数或数促。
2黄芩体:是热体中以出血倾向较为突出的一种体质类型。
黄煌教授经验:凡是适用黄芩者,其人多肌肉坚紧,面红、唇深红,舌质坚老,脉象滑数。
如为女性患者,则必见月经色暗红粘稠,并有血块而经量偏多等。
3栀子体:是热体中以粘膜充血为特征的体质类型,表现为烦热而胸中窒,易患咽痛、目赤、鼻衄,小便短赤涩痛、舌红等症,舌苔粘腻而较厚为其舌诊特点。
4石膏体:为热体中由于热甚而致津液不足的体质类型。
其特征是面白而皮肤憔悴,虽然身热、汗出,但却无健康时的红光而现憔悴之态,舌面干燥而舌苔则较薄,脉形浮大或洪大。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体质用方笔记-打印版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体质用方笔记-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6343c2ed630b1c58eeb57d.png)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八大体质用方笔记(一)寒体方1当归四逆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局部冷痛--—-桂枝、细辛;)(抓细辛证)2葛根汤(葛根背+自下利+无里热)(抓麻黄证+葛根证)3理中汤(小肠温度低、吸收机能低下)(抓干姜证)用方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抓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5麻黄汤(抓住“经典方证”的麻黄八证运用)(抓麻黄证)6四逆汤(脉微细、但欲寐)(抓附子证+干姜证)7吴茱萸汤(消化道寒饮,消化道大量水样分泌物)(抓吴茱萸证。
消化道寒饮)(二)热体方1白虎汤(代谢旺盛+高热脱水)(抓石膏证)2黄连解毒汤(抗焦虑;抗感染,中药抗菌素;)(抓黄连证)3黄连阿胶汤(抗焦虑、助睡眠、稳情绪、止热性出血)(抓黄连证的烦热+阿胶证的出血+白芍证的腹痛)4黄芩汤(白芍证+黄芩证的组合)(抓白芍证+黄芩证)5小陷胸汤(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大量黄稠痰;湿热胃炎)(抓黄连证+瓜蒌证)6三黄泻心汤(头面、上身充血、出血、亢奋)(抓三黄药证)7茵陈蒿汤(茵陈蒿,退黄专药。
阳热状态:加栀子、大黄,成茵陈蒿汤;水湿状态:合五苓散,成茵陈五苓散;阴寒状态:合四逆汤、理中汤,成茵陈四逆汤、茵陈理中汤)(抓黄疸+里热状态)8栀子柏皮汤(黄连解毒汤的缩减版)9八味除烦汤(气—火病)(栀子厚朴汤的扩充版,抓栀子证+厚朴、枳壳证)(三)虚体方1桂枝汤(桂枝人调体方、强壮方)(抓桂枝人)2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人+附子证)(抓桂枝人+附子证)3桂枝加龙牡汤(桂枝人+龙牡证)(抓桂枝人+龙牡证)4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人+血痹病【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抓黄芪人+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5麦门冬汤(虚羸人—麦冬50人参10粳米20大枣20甘草15;气逆证—半夏10)(抓麦冬证+半夏证)6薯蓣丸(羸弱人+外邪滞留太阳、少阳,久久不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抓太阳、少阳、少阴合病)7炙甘草汤(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抓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8酸枣仁汤(憔悴老妇的失眠方)(抓甘草人+焦虑症)9金匮肾气丸(虚弱老男的补肾方)(抓地黄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低下)10生脉饮(羸弱人的能量补充剂)(抓人参证+麦冬证+五味子证)11温经汤(干枯女人的滋润方)(抓整体,抓羸瘦干枯女人,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机能低下)12小建中汤(抓大枣甘草饴糖证+桂枝证+芍药证)(1)面黄肌瘦:大枣甘草饴糖证;(2)气上冲的心悸、出汗:桂枝证;(3)腹中时有挛痛、大便干结如栗:白芍证.13玉屏风散(黄芪人+易鼻炎、易感冒、皮肤易过敏、易汗出)(抓黄芪人+易感冒、自汗出)14竹叶石膏汤(抓羸弱人—麦冬、人参、粳米、甘草;余热残留-竹叶、石膏;气逆—半夏)(四)实体方1大柴胡汤(柴胡证+半夏证+大黄腹)(抓柴胡证+半夏证+大黄人)2大承气汤(大黄腹、大实痛)(抓大黄证+厚朴、枳实证)3防风通圣散(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的组合,强人!)(抓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4芍药甘草汤(骨骼肌结实有力易痉挛、平滑肌易痉挛)(抓芍药证)5桃核承气汤(血气上冲—其人如狂--—桂枝证;盆腔瘀血—少腹急结—桃仁证;大便干结——-大黄证)(抓气上冲的桂枝证、盆腔瘀血的桃仁证、大便干结的大黄证)6五积散(麻黄证+白术证+干姜证的组合)(抓葛根汤+当归芍药散+五苓散证)(五)郁体方1柴龙牡(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证)(抓原文)2四逆散(舒缓神经,放松身心)(抓柴胡证+芍药证)3小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脉搏弦细)(抓柴胡证+黄芩证+半夏生姜证+人参大枣甘草人)4枳实芍药散(中药阿托品,解痉止痛方)(抓枳实证+芍药证)5栀子厚朴汤(除烦、顺气、抗焦虑。
【黄煌:十大类方—体质方证歌诀】
![【黄煌:十大类方—体质方证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5d95e12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b.png)
【黄煌:十大类方—体质方证歌诀】1.桂枝类方:白面书生桂枝舌,体瘦腹拘汗自得;皮疾心痹悸上冲,多风多热痛肢节。
小建中汤治疗虚劳腹中痛,改善体质。
余常用于小儿体弱、不明原因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下午夜晚加重、夜间尿床、易鼻腔出血。
是瘦弱儿童的调体方。
习惯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是受到了江尔逊老先生的弟子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里面有关此方,治疗虚人感冒的论述2.麻黄类方:矿工无汗吃麻黄,体壮干粗冷热强;喘咳黄肿头身痛,多寒多湿尿不长。
3.柴胡类方:胸胁苦满柴胡带,寒热往来经痛块;气滞血瘀多谋略,面黄肌瘦灰尘在。
1、大柴胡汤体质:性格偏内向。
情绪易紧张、焦虑,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感受性强而适应性差,其人痛阈低,睡眠、饮食、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波动大。
肌肉易于紧张,肩颈部常有酸重、拘挛感。
体格壮实、颈部粗短、上腹角宽。
皮肤干燥、肌肉坚紧。
方脸阔嘴、唇厚暗红、肤色偏黑。
2、大柴胡汤腹证:不拘胖瘦,心下及胁下腹肌紧绷。
压之深部均有抵抗感且不适疼痛。
肥胖者腹部厚实腹肌不松软,瘦者腹肌紧张。
“柴胡体质”常用的方剂有小柴胡汤,四塑散,大柴胡汤,柴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
大柴胡汤体质体格壮实,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便秘。
临证常与桂枝茯苓丸、桅子厚朴汤、半夏厚朴汤合用。
见脸红、小腿皮肤干燥、舌暗合用桂枝茯苓丸,见焦虑腹胀合用桅子厚朴汤,见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小柴胡汤体质其人多瘦,两腮无肉,肌肉坚紧,表情抑郁。
临证常与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当归芍药散、四物汤合用。
见自汗、鼻塞、腹痛、关节酸痛合用桂枝汤,见痰多、咽喉异物感、咳喇合用半夏厚朴汤,见脸黄无光泽、轻微浮肿貌合用当归芍药散,见贫血貌、脸色偏黑无光泽合用四物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体质中等偏瘦,介于小柴胡体质与四逆散体质之间,多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尢其是脐腹动悸、易惊者。
常合用桅子厚朴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质面色多黄或白,常自诉对温度反应敏感,多有冷感,易疲劳,多失眠,多口干渴,舌质多湿润苔白。
黄煌经方:体质的不同分类
![黄煌经方:体质的不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824b2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c.png)
黄煌经方:体质的不同分类体质的不同分类传统中医将体质分为:平和质、特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九大类体质。
经方医学将体质分为:寒体、热体、虚体、实体、郁体、瘀体、痰体、(水)湿体、风体。
个人以为,两种体质的划分方法既有重叠,也有不同,试述如下:一、平和质也就是中和质。
这种体质的人心态平和,反应灵敏,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其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好、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
平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种平和体质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若不慎养,也易失偏颇,随着工作、环境、地位、生活、饮食、心情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二、过敏体质。
传统中医称为特禀体质或风体。
这种体质的人对气候、温度、湿度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稍有贼风邪气极易染病。
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
其人毛孔疏松、肌肉松软、筋骨关节萎弱怕风、易患头面五官疾病、易患过敏性、免疫性疾病,患病以动摇性为特征、病后病情变化迅速是其特征。
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风邪善行数变。
风性主动,易袭阳位。
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
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风体”对应中药:麻黄、荆芥、防风、葛根、桂枝、羌活、白芷、薄荷。
风寒体质:葛根汤;风热体质:麻杏甘石汤;风痰体质:半夏麻黄丸类方,如麻黄温胆汤等;风湿体质:桂枝芍药知母汤;风瘀体质:麻黄温经汤、麻桂各半汤;风体之人,多本虚,虚则易受风,虚则内风妄动,易兼夹它邪。
葛根汤,用于表实无汗的皮肤病;荆芥连翘汤,治疗头面五官火热性疾病;小续命汤治疗中风;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等。
玉屏风散对于风体治疗后的善后大有用处。
三、表寒、阳虚体质。
传统中医体质中的阳虚体质,即经方医学体质中的“寒体”(包括表之寒和里之寒)。
寒体是指机能处在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摘自黄煌经方沙龙)
![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摘自黄煌经方沙龙)](https://img.taocdn.com/s3/m/615101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f.png)
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摘自黄煌经方沙龙)黄师有“看舌主要是辨体质”的一句话曾经引起口水横飞。
主要还是针对辩证与辨体质这一关键点来说的。
娃脑壳自从从出江湖后,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与成功后,对于辩证与辩体质有很多口水要飞,不然郁积胸中十分不快!先说说黄老师这句话,其实是黄老师说的太过简略,说完整点应该是“在内伤杂病中看舌像主要还是辩体质。
”在外感疾病中舌像变化虽然不如脉像快,但是任然较迅速!而在内伤杂病中,舌像较为恒定!所以说“在内伤杂病中看舌像主要还是辩体质。
”这就涉及到体质与证的概念。
娃脑现在的认识到黄师所谓的体质是一种较为恒定的“证”。
是一种“病症”。
而非体质人类学中的体质,此类体质无需用药。
而中国传统所谓的证是一种变化较快的病理状态,因为变化较快,所以遵循方正相应的原则就是要“随证加减”。
日本汉方不好加减而好用原方。
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根本的证【主要矛盾】,所以不好在次要矛盾的【证】上加减。
而中国的【随证加减】的主方是不能随便乱动的,动的只是臣佐使药。
所以说中国的【随诊加减】更有人情味!其实中日两国用药本无根本冲突之处,只不过是我中国有些人太夜郎自大和固步自封而已!所以说到底黄老师的辩体质还是辩证,而现在论坛上有些人则又开始过头了,有了只知辩体质而不辨病辩证的趋势!比如柴胡体质,半夏体质等的外感本来可以用麻桂方解表而愈,去偏偏要去按体质处方。
其实黄老师方--病--人系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诊疗思路。
最后终结一下《中医十大类方》中的几种体质:桂枝体质、黄芪体质、干姜体质、附子体质、都属于虚证、寒症体质。
辩出大方向,然后看其现何种药证,然后随证用方!麻黄体质,半夏体质、属于停湿体质,属于实证、寒湿、水湿停表则用麻黄类方,停于里则半夏类方,表里俱病就用和方!石膏体质、大黄体质、黄连体质属于实证、热证体质、石膏证表里俱热,黄连大黄偏于里热!柴胡体质属于郁证体质,是郁闭拥塞的实证体质、容易气郁,血瘀。
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水、确实可以一统天下!中医古籍中很少讲体质,古人早就把体质溶进“证”之中了。
黄煌教授八大体质详解
![黄煌教授八大体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cdc7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7.png)
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他提出了八种体质类型的理论,包括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每种体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应的调理方法。
以下是黄煌教授八大体质的详解:1. 气虚质:这类人容易疲劳、气短、自汗、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2. 阳虚质:这类人容易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腹泻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注意保暖等。
3. 阴虚质:这类人容易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秘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4. 痰湿质:这类人容易肥胖、痰多、胸闷、四肢沉重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 湿热质:这类人容易长痘、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黏腻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6. 血瘀质:这类人容易出现肤色暗沉、痛经、舌下静脉曲张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7. 气郁质:这类人容易情绪低落、胸闷、乳房胀痛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8. 特禀质:这类人容易过敏、哮喘、荨麻疹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类型可能不止一种,而且不同的体质类型之间也可能相互影响。
因此,在调理体质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调理。
同时,体质的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如果您有相关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大柴胡汤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大柴胡汤](https://img.taocdn.com/s3/m/09d87f9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6.png)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大柴胡汤导读大柴胡汤针对的其实是一种体质状态和体质类型。
这个体质类型,不论胖瘦,关键是体格壮实。
大柴胡汤治疗胰、胆疾病也是百发百中的...本文听黄煌老师传授大柴胡汤应用经验,裨益临床。
胡希恕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辈。
80年代《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胡老的几则医案,但就是这几则医案,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眼前为之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胡老擅用大柴胡汤,同道们称他为“大柴胡”,病人听不懂,只因见胡老喜用大茶壶喝茶,故传为胡老是“大茶壶医生”。
★从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说起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方,是一首典型的经方,临床非常有效。
南京市立医院ICU病房有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因肺部感染住院,住院以后很快就神志昏迷,大小便不通,最后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嘱准备后事。
老太太的女儿提要求,说老太太一生相信中医,最后的关头一定要让中医给她看看。
他们找到了我。
当时老人插着呼吸机,神志昏迷,但当我按压她的上腹部的时候,老人眉头紧皱。
我当场就说:有救!为什么?因为有大柴胡汤证。
按之心下满痛,是张仲景用大柴胡汤的客观指证。
不过,据我的经验,治疗肺部感染,大柴胡汤一定要加上栀子、厚朴。
第一天,没有反应。
我说你们怎么服的?原来老人有反流,他们直接插管插到空肠,灌到空肠里头去了。
我说不行,一定要从胃里面进去!三小时鼻饲一次,每次50毫升。
第二天,小便有了,一千多、两千多……。
而且老人持续的高烧退了、神志也清醒了。
这个病例在医院ICU病房引起强烈的反响。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准备后事的人居然能够救过来。
后来病区主任把我这张方抄过来。
有次她去安徽会诊,一个老红军也是这个情况,肺部感染,小便不通。
她也不管虚证实证,用这个方,居然让那个宣告不救的老红军,又多活了一段时间。
她非常高兴。
★老家堂哥的案例“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制大黄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取两帖,每帖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三到四次服用。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八大体质用方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八大体质用方](https://img.taocdn.com/s3/m/140fa31952ea551810a6872c.png)
6甘姜苓术汤(肌肉、关节冷痛、重痛+干姜舌+肥胖女人)(抓肌肉 关节冷痛、重痛+干姜舌+肥胖女人+大量清稀寒冷分泌物)
7五苓散(水体调体方,注意苍白术)(抓白术证)
8小青龙汤(呼吸道寒饮方,呼吸道有大量水样分泌物。本方与治疗消化道寒饮的吴茱萸汤,相互对偶)(抓咳喘+水舌、水涕、水痰)
9猪苓汤(1阴虚+水饮证;2尿路感染专方)(抓病!)
2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1)抑郁、疲劳、怕冷:柴胡证;
(2)焦虑、心烦、口苦:黄芩证;
(3)头汗、失眠、心中悸动、脐腹悸动:桂枝、甘草、牡蛎证(平冲气);
(4)口中干、大便干:天花粉证;
(5)肠鸣下利,舌面水润:干姜证。
3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抓大黄证+附子证+细辛证)
2苓桂枣甘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水气上冲致动悸、急迫、冲击----桂枝、茯苓)
(抓大枣、甘草证的人羸瘦;桂枝证的气上冲症候群;茯苓证的水舌)
3苓桂味甘汤(整体羸瘦----甘草;虚劳人 虚喘证 虚冒证----五味子;气上冲致动悸、急迫、冲击----桂枝;水舌---茯苓)
(抓整体羸瘦----甘草证;
10真武汤(眩、悸、颤+水肿+附子证)(抓眩、悸、颤+白术、茯苓证+附子证)
11八味通阳汤(痰湿水体的调体专方)(抓舌苔白厚,胃腹胀满+浮肿 大便稀 小便少 水舌 肥白 易汗)
(九)错杂方
1半夏泻心汤运用的三种思路:
(1)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专方;
(2)对人:人参、大枣、甘草;
4枳实芍药散(中药阿托品,解痉止痛方)(抓枳实证+芍药证)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辨证”效如神——温经汤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辨证”效如神——温经汤](https://img.taocdn.com/s3/m/3459623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6.png)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辨证”效如神——温经汤温经汤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温经汤。
温经汤是一张好方,女人用得尤其多,男人却很少用。
这是女人的专方。
这张方用在什么样的女人身上呢?已经失去魅力的,失去女性美的女人。
女人要有一点脂肪,那才有曲线;女人的皮肤要白嫩,那才美丽。
但是她消瘦了,干枯了,发黄了,乳房也瘪了,那怎么还会美丽呢?温经汤证有两个关键指征,张仲景已经说了。
一个是口唇干燥。
女人的美,唇是一个关键。
20多岁的女性,不需要用口红,她们的嘴唇饱满红润,很性感,但是温经汤女人的嘴唇,干瘪,唇红很小,有的有裂纹,抹了润唇膏也没用,有时还疼痛;还有一个指征,张仲景也提到了,就是手掌。
女人的美,手也是一个关键。
手能看出女人的身体状况好不好。
健康女人的手非常柔软、润泽,就像玉一样,纤纤玉手啊!如果她的手皮肤粗糙了,干燥了,到了冬天呀,手都开裂了,抹了很多护手霜都没有用。
我们搓搓手一般是没啥声音的,她搓手却“沙沙”的响。
还有指甲周围,不断的产生毛刺,手干枯了,犹如松树皮。
手背的皮肤也松弛了,都可以拉起来,脱水状。
这种手叫做“温经汤手”。
我们再看看腿。
小腿呀,脚线也不美了,脚部肌肉也在萎缩松弛。
能用温经汤的这种女人,皮肤白白的、干燥的,一点毛也没有,腿上是没有汗毛的,如果毛很多,就不要乱用温经汤。
温经汤用得最好的是月经病。
月经过期不来、月经少、闭经,这种女人没法生育呀,温经汤,就是古代治疗女人月经至期不来,久久不受孕的验方。
吃了这张方以后,很多不能生育的女人能生育了,因为卵巢功能活跃了,能够正常排卵了。
我的经验,温经汤对于闭经,无论是继发性的,还是原发性的,都有效,但是服用的时间要长,至少要服用3个月。
有人报道,温经汤治疗不孕,就在月经期服用,一个月就服个三剂五剂的,据说有效。
我经常让患者一副药分作两天服,小剂量,常服。
服了一段时间以后,看着这个女人慢慢丰润起来,月经正常来潮了。
温经汤经常用于三种女人。
一种是减肥的女性,减肥减肥,不吃这不吃那,最后骨感美有了,但代价是什么?就是月经周期紊乱!还有是那些中年女性,面对隆起的肚腩,咬牙减肥,拼命锻炼,做运动,每天出汗很多,一下子改变饮食习惯,不吃肉了,吃纯素了,体重降下来了,但是,代价是什么?是憔悴,是衰老。
黄煌经方医学八大体质歌诀(终审稿)
![黄煌经方医学八大体质歌诀(终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3d786aa10c22590102029dde.png)
黄煌经方医学八大体质歌诀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寒体——机能处在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色黄暗、不易出汗皮肤干燥粗糙身困多睡眼神呆滞腰痛腿痛小便清长大便易稀或先干后稀舌淡脉细微弱迟缓。
不易汗出面黄暗,皮肤干燥粗糙见,身困多睡神呆滞,大便易稀或先干,腰腿疼痛小便长,脉细微弱缓舌淡。
2热体——机能处在亢进、高涨、炎热、张扬、兴奋的状态面红油光声音洪亮烦躁易怒眼屎多口苦唇红舌红口腔破溃牙龈出血咽喉红肿鼻子出血生脓包或疮多汗尿黄声音洪亮面油红,牙宣口糜咽红肿,烦躁易怒多眼屎,口苦舌红唇亦红,多汗尿黄鼻出血,皮肤生疮或化脓。
3虚体——物质匮乏和功能低下的状态疲惫乏力头昏健忘,易激惹声音低怯心慌气短肌肉萎缩皮肤干枯动则汗出嘴唇干瘪头发脱落脉弱少力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头昏健忘易激惹,疲惫无力声低怯,皮肤干枯动则汗,心慌气短肌萎缩,经少色淡脉无力,口唇干瘪发脱落。
4实体——功能障碍体内毒素不能有效排出的状态体型胖壮腹部充实硬满腹胀腹痛胆大鲁莽、脾气暴躁体重上升便秘生疮生痘思维缓慢女性闭经或经来不畅体型胖壮腹硬满,脾气暴躁莽大胆,体重上升腹胀痛,生疮生痘思维缓,经来不畅或闭经,或者大便结与干。
5郁体——机能紊乱失调的状态面黄或青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神疲乏力胸闷心悸便秘或腹泻女性经前乳房胀痛情绪低落青黄面,神疲乏力入睡难,胸闷心悸四肢冷,怕冷怕风肌肉挛,性欲低下头晕痛,便秘腹泻交替见,女性经前乳房痛,柴胡类方用当先。
6瘀体——血液循环不畅的状态面色暗红面部毛孔粗大鼻翼毛细血管扩张下脚便秘痔疮女性月经色黑有血块,淋漓不易干净面色暗红毛孔粗,鼻红健忘眼圈黑,少腹压痛舌紫暗,唇色暗红烦不寐,下肢肤干腿腰痛,脚跟开裂痔便秘,月经色黑有血块,不易干净漏淋漓。
7痰体——感觉出现异常的状态营养尚可眼神飘忽不定紧张惊恐耐力不佳,咽喉常觉有异物感、粘痰感及不适感,失眠心慌心悸舌胖苔腻营养尚可眼神飘,心情不定惊恐高,耐力不佳易紧张,第六感觉灵敏超,怕小动物咽异感,失眠噩梦来惊扰,心悸心慌舌胖腻,痰生怪病要记牢。
黄煌教授:方药体质学说
![黄煌教授:方药体质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a1dd7d0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2.png)
黄煌教授:方药体质学说一、黄煌教授:体质学说医道之难也,难于辩证朱莘农先生幼承家学,壮年以擅治伤寒大症而享盛名,平生对《伤寒论》钻研甚勤,临床重视验体辩证。
他有句名言:“医道之难也,难于辩证,辩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别,虚实可分,病证之或浅或深,在脏在腑,亦可明悉,而后可以施治,此医家不易之准绳也。
”其辨体质,多从望诊和切诊入手,尤其是擅长使用“咽诊”与“脐诊”。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已经开始注意到,不同体型、不同体貌患者在辩证用药上的不同点,将临床诊疗的思路从单纯的症状辨别及对病论治转向辨体质论治。
——黄煌《我的体质观的形成》黄煌教授的体质学说体质的确定,是有效并且安全使用中药的基础。
由于当前疾病谱的变化,中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的治疗原则以调整体质状态为主,服用药物的周期长,如果不针对体质用药,常常会出现许多副作用。
所以,“药人”和“方人”的提出,也是有时代背景的。
重视患者的体质特征,是古典中医学的基本思想。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有许多有关患者的体貌体态特征及疾病的易趋性的记载。
如:尊荣人、失精家、亡血家、支饮家、中寒家、湿家、喘家、呕家、冒家、淋家、黄家、疮家、衄家、汗家、盛人、强人、瘦人等。
这些病人的个体特征,为张仲景的处方用药提供十分重要的参照依据。
本人的“药人”与“方人”,很多都能从张仲景所说的那些“人”、那些“家”中找到影子,比如黄芪体质与尊荣人相似,桂枝体质与失精家相似,麻黄体质与湿家相似。
我所认识的“药人”与“方人”,应该是药证与方证的延伸,尤其突出药证、方证中“人”的部分,也就是突出了患者的体型体貌,以及发病趋势的特征,从而突出了药证方证的客观性和完整性。
这样,可以使人更易于把握方证与药证,更容易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
换句话说,“药人”“方人”的提出,与其说是经验的传授,倒不如说是思维方式的强调。
从本人的教学实践看,讲“药人”“方人”,可以让当今中医大学生们的思路发生很大转变。
黄煌经方讲解一一方,证,体质
![黄煌经方讲解一一方,证,体质](https://img.taocdn.com/s3/m/ae3481d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7.png)
黄煌经方讲解一一方,证,体质黄煌经方讲解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一桂枝类方(1)桂枝体质: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
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2)桂枝证: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3)桂枝汤方证:发热自汗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苔薄白,舌质暗淡红。
(4)桂枝加附子汤方证:皮肤湿冷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痛四肢挛。
体痛手足冷,寒疝腹中痛,舌淡脉沉迟。
(5)小建中汤方证: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6)桂枝加大黄汤方证: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胸腹动悸易惊,自汗盗汗失眠梦,脉浮大而无力,苔少舌质嫩红。
(8)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厥寒麻木冷,青紫疼痛脉细形,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9)温经汤方证:月经不调血暗块,手足心热又恶风,自汗午后发热感,或有恶心头痛,腹壁无力急胀痛,唇燥舌质暗淡型。
(10)炙甘草汤方证: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动悸。
(11)苓桂术甘汤方证: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或浮肿。
(12)内有瘀血特征:痛处固定不移,出血易凝紫黑,舌紫面晦暗属瘀。
(13)桂枝茯苓丸方证: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痛昏晕烦悸痛,舌暗或有紫点,面红或紫红。
(14)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胸背闷痛心下痞,便秘便干燥难解,舌面干腻舌苔厚,舌质暗而有瘀点。
(15)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浮肿,脚浮肿。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二-----麻黄类方(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
黄煌经方体质学说
![黄煌经方体质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d57c3a0abb68a98271fefa84.png)
黄煌经方体质说黄煌, 经方, 体质一、我的体质观的形成1973年,我开始跟家乡江苏省江阴市的名老中医叶秉仁学医,其间又向夏奕钧、邢鹂江等先生问业。
夏、邢两先生均是苏南名医朱莘农先生的弟子。
朱莘农先生幼承家学,壮年以擅治伤寒大症而享盛名,平生对《伤寒论》钻研甚勤,临床重视验体辨证。
他有句名言:“医道之难也,难于辨证,辨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别,虚实可分,病症之或浅或深,在脏在腑,亦可明悉,而后可以施治,此医家不易之准绳也”。
其辨体质,多从望诊和切诊入手,尤其是擅长使用“咽诊”与“脐诊”。
我虽无缘亲睹朱莘农先生诊病的风采,但从夏奕钧、邢鹂江先生的用药来看,他们非常重视强调客观指征,常常或凝神直视,或按压腹部,或察看咽喉,临床思忖良久,而当机立断,说“此人要吃桂枝!”“此人要吃黄连!”“此人是桂甘龙牡汤证!”这种以药—人相应、方—人相应的思路,对我的临床思路的形成影响很大。
我曾一遍遍地翻阅苏南医家推崇的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从医案中归纳总结叶天士体质辨症的思想和经验,当时对体质的认识尚是零碎的经验和想法。
1979年,我考入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攻读中医各家学说,有机会深入研读了柯韵伯先生的《伤寒来苏集》,其以方类证的思路深深吸引了我。
其后,又翻阅到日本一贯堂医学的体质论,其简便易用的思路让我耳目一新。
80年代中后期,我已经开始注意到不同体型不同体貌患者在辨证用药上的不同点,将临床诊疗的思路从单纯的症状辨别以及对病论治转向辨体质论治。
1989年我受中国政府派遣,赴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进修,期间我细细阅读了细野史郎先生的《汉方医学十讲》,并有机会向细野诊疗所的坂口弘先生以及中田敬吾先生学习日本汉方,对日本汉方求实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细野诊疗所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上,为求易记和实用,我大胆地用药物名来命名体质,由此而形成了“药人”的概念。
回国以后,我又将此“药人”概念为基础,将在日本讲学的讲稿整理成书,名《中医十大类方》。
黄煌经方方证——体质与经方
![黄煌经方方证——体质与经方](https://img.taocdn.com/s3/m/23ab20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a.png)
黄煌经方方证——体质与经方体质学说是个比较新的话题,但是的确是非常实用的,这个学说是经得起重复的,在临床工作中,我很重视体质,简单来说,学会了体质学,那么就可以执简驽繁,攻无不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模样,有属于自己的体质,如何找出其共同点,有病治病,无病调体,也就是现在的养生,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进补上品,可是如果不知道体质乱补,是会发生很多问题的,甚至因补生病。
虚而瘦的人,用人参进补;虚而胖的人,用黄芪进补;不胖不瘦的2样都可以,但需要小量。
做中医,尤其是经方医生,必须要学的是伤寒论、金匮要略,如何把体质和经方结合起来,是个新的科题。
伤寒论所注重的是病邪在人体内的传变规律,那么是不是可以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人的身体是一个物质基础,在一个群体内,相同身体素质的人具有相同的体质,而且其病邪的传遍规律是几乎相同的,这样,体质与伤寒论的联系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我以往的帖子里介绍了桂枝体、麻黄体的辨别方法,柴胡体、半夏体的辨别方法,也就是介绍了太阳经和少阳经2经的体质特征。
桂枝体和麻黄体的病人,容易出现太阳的问题:桂枝体的人容易伤风感冒、容易流鼻涕、容易发烧;麻黄体的人,容易鼻炎、容易颈腰椎疾病、容易皮肤病。
两个人从门诊进来,一个是白瘦的桂枝人,一个是黄壮、肌肉结实、毛孔粗大的麻黄人,二人同时感冒发烧:白瘦的人用桂枝汤加连翘50克;毛孔粗大的人,用麻黄汤加连翘60克。
柴胡人和半夏人的病情容易停留在少阳阶段,有时候不经过阳明阶段,直接越经到少阳经。
太阳病之后没几天就开始出现恶心、头晕、寒热往来等症状,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一感冒就开始发作加重,我们看到这样的体质,直接就用柴胡方,病情完全可以解决。
比如一个黄瘦的小柴胡人发作了胆囊炎,直接用小柴胡汤加芒硝,如果身体很虚弱,可以合用麦门冬汤。
一般不出三剂,这个病人就可以完全痊愈。
有发热,柴胡用40--50克;没发热,20克左右就可以了;疾病完全可以快速控制。
黄煌经方方证——脸型与体质
![黄煌经方方证——脸型与体质](https://img.taocdn.com/s3/m/c01c09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7.png)
黄煌经方方证——脸型与体质脸型与体质1失精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体质2尊荣人:黄芪桂枝五物汤体质。
3麻黄人:体格粗壮(骨骼肌肉发达!),面色黄暗,皮肤干燥、粗糙。
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
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
咽喉不红,舌体较胖,舌苔白厚,脉浮有力。
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青年:18-25岁;中年:26-60岁)和体力劳动者。
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因。
4大柴胡人:整体一定要壮实(骨骼壮实+肌肉壮实),最主要的就是国字脸;整体粗短+脖子粗短+四肢粗短+手指粗短(武大郎)。
其次,身高一般,下巴比较宽,典型的国字脸。
腹部按压有抵抗,腹力充实,用通俗的话就是有啤酒肚。
如果把头部看做一个整体是国字型,那么身体也可以看做一个国字型,好比一个汉字“吕”。
比如李金斗,还有水浒的武大郎,都是典型的大柴胡人。
大柴胡体质多患肝、胆、胰腺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大柴胡人一般是复合体,兼外寒困滞者,合麻黄方,如葛根汤;兼太阴不足者,如棉花腹,合黄芪方(大柴胡汤人的体质状态往往是少阳和阳明郁滞壅实,有的人会同时伴有太阴的不足,故有机会合黄芪方);兼瘀血者,合桂枝茯苓丸。
5小柴胡人:面黄肌瘦,瘦而黄黑,皮肤像有灰尘一样不爽朗,肤质干;甲字脸,有尖下颏;瘦瘦的,脸上皮肤黄黑色,几乎瘦到皮包骨的那就是小柴胡人。
面部黄黑瘦,脸上没有肉。
6四逆散人:瘦国字脸,只此一个特征,浓眉,如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
日本人多四逆散体质,国字脸,体型适中者多,四方脸多,性格含蓄,易郁闷,易气机不顺,故自杀者多。
如经常服用四逆散,气机顺畅,自杀者就少多了。
脸型是两下颌角突出+四方瘦+腮无肉,四逆散人下一步发展有可能就是大柴胡体质了。
7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人:瘦长脸型,颈部细长,整体细长。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人多长寿。
总结柴胡加龙骨牡蛎人的特征,三个字:细、长、瘦。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方-病-人三位一体经方体质模式识别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方-病-人三位一体经方体质模式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7f3a7e7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9.png)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方-病-人三位一体经方体质模式识别1:半夏厚朴汤人(神):主诉多而怪异,表情丰富,情绪化明显,多疑多虑,经常反复询问医生;易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大;易惊,有恐惧感,易患白大衣性高血压;恐高晕车;易恶心;咽中异物感、粘痰滞留感;刷牙时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易出现恶心;易头痛(见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噩梦;易心悸;易肢体麻木疼痛(心因性的异样感觉)。
(体):营养状况好,大眼睛,眼神明亮光彩,皮肤滋润、油腻,肤色暗黄,有浮肿貌,皮肤缺少正常光泽;脉滑利灵动;形体中等或偏胖;舌象可以正常,或舌苔厚或干而腻或滑苔黏腻或有痰线(半夏舌)或齿痕舌。
………………………………(病):神经症:理中汤人(一个消化道机能低下的人)(神):精神萎靡。
(体):1肤色暗而无光泽。
2畏寒怕冷口不渴。
3唾涕胃酸等分泌物清稀量多;小便清白,大便清稀不成形,不臭。
4腹胀腹部怕凉,受凉易肠鸣腹泻。
5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水滑(舌肌水肿)。
6脉沉弱,右关脉尤甚。
…………………………(病):消化道机能低下类疾病。
2:四逆汤人(一个真正能量-热量缺失的人)(神):目睛无神精神萎靡能量不足热量不足面带倦容。
(体):1形体偏胖(形质有余功能不足)。
2面色晦暗苍白暗黄。
3眼睑浮肿,眼袋大,唇色暗淡干枯。
4舌淡胖暗,边有齿痕,舌苔白润黑润或白滑。
5肌肉松软,按之无力,皮肤干燥。
6晨起面部多浮肿。
7畏寒喜暖,四肢冷全身冷,尤其下半身冰冷严重。
8易疲倦,喜静恶动。
9大便稀溏不成形,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而不多饮或喜热饮(喜热饮不多饮)。
10脉必见沉而微细无力(附子人的标志性脉象,金指标)。
………………………………(病):多脏器功能衰竭。
3:温胆汤人(神):多疑多虑自我感觉多神经质难缠。
(体):1多为中青年患者。
2体形中等偏胖,营养状况好(注意!),面部皮肤油腻。
3敏感多疑的眼神。
4主诉多,自觉症状严重,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尤其多噩梦;胆子小,易受惊吓,易有恐惧感,易恐高易晕车。
黄煌经方体质说2
![黄煌经方体质说2](https://img.taocdn.com/s3/m/e42fa3d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3.png)
黄煌经方体质说2。
“人参体质”:舟状腹。
“上腹部扁平而按之硬,且无底力和弹性。
”(《张仲景五十味药证》)“腹壁较薄,腹主动脉的搏动轻触即得。
”《门诊上看到的“人参体质”》上述可通过腹诊判断:用你的整个手掌抚按他的心下部,就可以比较明显的感觉到他心下部的搏动。
人参体质腹部特征按张仲景的语言叫“心下痞硬”。
如大半夏汤证的“治呕者,心下痞硬者”、桂枝人参汤证的“利不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生姜泻心汤证的“胃中不和,心下痞硬”、旋复代赭汤证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等。
张仲景共同用到“心下痞硬”这四个字,而且都用到人参这味药人参体质还有一个特点是骨瘦如柴,皮肤枯涩,面颊凹陷。
当然还有一些胃肠道的症状:呕吐,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等。
中医病机术语是:气津两虚。
有如缩了水的茄子。
人参体质重在脸谱的望诊和腹部的切诊。
“白朮体质”:“面有虚浮貌”,眩晕,头眩,我们可以在张仲景的原文找到答案:苓桂术甘汤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真武汤的“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扑地。
”五苓散的“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者,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泽泻汤有“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 近效术附汤的“风虚头重眩”。
白术体质常见的第二个证是重:头重见于近效术附汤的“风虚头重眩”;四肢重见于真武汤的“四肢沉重疼痛”;腹重见于肾着汤的“腹重如带五千钱”和“身体重”;还有防已黄芪汤的“风湿脉浮,身重恶风汗出者,防已黄芪汤方之。
”这个重有比较典型的特征,除了患者自己感觉重以外,医生通过望诊也会明显的感觉到他的步态比较重、动作比较重、脚步比较重、整个身子给人感觉往下压。
第三是大便的异常,即便秘或便溏、下利等:便秘我们从张仲景的条文里面找答案,就是“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下利如真武汤的“自下利”、理中丸后加减法:“下多者还加术。
”还有一个是腹证:心下痞闷不适。
如五苓散的“心下痞”,枳术丸的“心下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在北京“全国经方论坛”会上发言稿)开场的话看到有这么多的同道喜欢经方,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东西,但是这个好东西现在被扔在一个角落里!但庆幸的是,来自临床第一线的你们,把眼光盯住经方,这让我欣慰。
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但经方也属于全人类。
我这几年一直从事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我觉得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要把我们民族的瑰宝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我曾经在我的网站上发过一篇叫“潜入ICU 的四逆汤”的帖子。
所谓的潜入,就是病家邀请我去开方的。
我用四逆汤加上了肉桂,附子用了50克,把一个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救了过来。
现在这个病人状况非常好,进入用十味温胆汤调理的阶段。
市级机关医院ICU病房,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持续高烧近一个月,成天睡冰袋,各种抗生素,都无效。
他们请我去看了。
一摸肚子,硕大而且十分松软,下肢浮肿,阴囊肿得像小足球那么大。
我开了什么方?真武汤,加肉桂,还加了红参,因为他心率有问题,时快时慢,我说你们要密切注意心功能。
肚子已经胀了,营养液千万要少灌,就灌些米汤。
按我的说法做了以后,老人的体温很快就从40度下降到39度,然后到38度。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药的效果来得快,经方真得好呀!经方好,真是张张神方!很可惜这些好方,有很多的中医不认识它。
我说个笑话。
我的一个熟人给弟弟捐肾,手术后自汗不止、发烧,来电话求方。
我说很简单,用桂枝汤!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就这么个方。
她去配药,药房里面的人一皱眉头,这个是什么方?这么一点点药,叫中药方?你们看看,现在有的中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已经差到这个程度,连《伤寒论》开首第一方的桂枝汤都不知道。
我们这个会议开得好!现在北京起来了(指北京举办的“全国经方论坛”),广东起来了(指广州举办的“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加上我们南京主办的“经方医学论坛年会”这样就南北呼应,中国的经方就上来了!但是,不把经方纳入执业医师考试,不从高等教育这个口开始,经方是无法复兴的!还有,药典规定得太死,规定用量过小,根本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现在我开方,20克的柴胡、10克的细辛,都要盖上我的章,否则药房不给配。
我们自己限制自己,都要限制死了!希望各位领导要多向北京的高层反映,希望各个中医院校要把经方作为一个主要课程来讲。
现在好多中医开的处方,没有结构,没有方,就是一堆药而已!我们经方医生不是卖药的,开方的一旦变成卖药的,那么,经验就无法总结,学术将无法传承!这是开场白,鼓鼓大家的士气,表表我自己的态度。
大柴胡汤胡希恕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辈。
80年代《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胡老的几则医案,但就是这几则医案,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眼前为之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胡老擅用大柴胡汤,同道们称他为“大柴胡”,病人听不懂,只因见胡老喜用大茶壶喝茶,故传为胡老是“大茶壶医生”。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方,是一首典型的经方,临床非常有效。
南京市立医院ICU病房有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因肺部感染住院,住院以后很快就神志昏迷,大小便不通,最后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嘱准备后事。
老太太的女儿提要求,说老太太一生相信中医,最后的关头一定要让中医给她看看。
他们找到了我。
当时老人插着呼吸机,神志昏迷,但当我按压她的上腹部的时候,老人眉头紧皱。
我当场就说:有救!为什么?因为有大柴胡汤证。
按之心下满痛,是张仲景用大柴胡汤的客观指证。
不过,据我的经验,治疗肺部感染,大柴胡汤一定要加上栀子、厚朴。
第一天,没有反应。
我说你们怎么服的?原来老人有反流,他们直接插管插到空肠,灌到空肠里头去了。
我说不行,一定要从胃里面进去!三小时鼻饲一次,每次50毫升。
第二天,小便有了,一千多、两千多……。
而且老人持续的高烧退了、神志也清醒了。
这个病例在医院ICU病房引起强烈的反响。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准备后事的人居然能够救过来。
后来病区主任把我这张方抄过来。
有次她去安徽会诊,一个老红军也是这个情况,肺部感染,小便不通。
她也不管虚证实证,用这个方,居然让那个宣告不救的老红军,又多活了一段时间。
她非常高兴。
“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制大黄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取两帖,每帖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三到四次服用。
”这个信息是我今年6月12号发给我老家堂哥的。
当年抚养我的伯母,96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十多天,前天开始发烧,烧很高,晚上烦燥不安。
堂哥给我打电话问我如何办是好?我说有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肺部感染。
他说要不要住院?我想,一是老人骨折行动不便,去医院怕折腾。
二是我学中医这么多年了,如果连亲人的发热都治不好,还有何脸再见世人呢?我说,暂时不住院,用中药!用中药,就用这个方: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但一定要按我这个用量。
柴胡一定要30克,连翘一定要60克。
那汤药是下午开始服用的,到了第二天凌晨,烧退了,而且一夜好觉。
因为栀子厚朴汤主要针对的就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人。
这种方连服了好几天,后来体温完全正常,而且,大便也非常顺畅。
端午节,我专程从南京去看她。
老人已经可以坐在藤椅上了,脸色非常好,能吃大块红烧肉。
大柴胡汤针对的其实是一种体质状态和体质类型。
这个体质类型,不论胖瘦,关键是体格壮实。
胖壮的人,肩比较宽,胸比较厚;但也有瘦的,就像我用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治疗的我的伯母,96岁的高龄,瘦的,但是她的精神非常好,筋骨非常好,没有什么慢性病,而且大便干结。
但是,用大柴胡汤最好要用腹诊。
腹诊,就是摸肚子。
按压上腹部,轻的是抵抗感,重的是按压痛。
张仲景说得明明白白,“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中医本来重腹诊。
张仲景是这样,近代浙江的绍派伤寒也讲腹诊,用腹诊来辨六经。
还有,我家乡江阴的名医朱莘农先生,擅脐诊,摸肚子,看脐跳,这个就是腹诊。
用大柴胡汤一定要按压上腹部。
我治疗那位重症监护室的老太太用大柴胡汤,就是根据腹诊,按之心下满痛,就是指征。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大多伴有胆汁反流,胃液反流。
很多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的病人都具有以上的症状,如烧灼感、饱胀感等,这些都是按之心下满痛的表现。
所以,这张方治疗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百发百中。
上次我治疗一个50多岁的男子,他因脑外伤以后住在某部队医院,又因感染肺炎,老是发烧.我一摸肚子硬,家属诉说大便不通,经常用开塞露。
我一看,大柴胡汤证呀!又因他痰多痰黄,加小陷胸汤,效果很棒!他这个是呼吸道感染,反流引起的,导致吸入性的肺炎,你不把反流问题解决,这种感染是解决不了的。
用了大柴胡汤加小陷胸汤以后,反流明显好转,表现为:吃得下、腹不胀、大便畅。
我常把大柴胡汤看作天然的“胃肠动力剂”,它可比吗丁啉好的多了,它作用的范围更广,它还能利胆消炎。
大柴胡汤治疗胰、胆疾病也是百发百中的。
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都可用大柴胡汤,枳壳你不用到30克是不行的,量要大。
有些医生开个大柴胡汤哆哆嗦嗦的,柴胡6克、枳壳5克,这哪叫大柴胡汤啊?根本就没到位嘛!没到位当然没效果,而且有的表面上用大柴胡汤,结果里面加了很多,又是郁金,又是金钱草,又是海金沙,又是鸡内金,又是神曲,等等,加的药比张仲景的大柴胡汤本身的药还要多,简直就是面目全非!仲景方最好不要加减,原方就可以。
若病情比较复杂的,可尝试一些合方。
现在我治疗支气管哮喘,也经常用大柴胡汤。
以前我治疗哮喘,是不会用大柴胡汤的,光想到用麻黄平喘,但是用了麻黄是要出问题的。
我的太太就是一个支气管哮喘患者,那个时候我给她吃麻黄,结果晕厥、心慌。
她经常说肚子胀,吃了东西以后有气,发病的时候大便也不畅,其实就是大柴胡汤证。
胡希恕先生说,支气管哮喘是气滞,是血瘀,对呀,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以后,嘴唇发紫,这种情况下,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用了以后症状很快就能缓解。
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写进中医内科学的教材。
大柴胡汤治疗哮喘,有时合方。
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现在有的网友称之为大柴朴汤,可以用于胸闷腹胀痰多的。
如果感染严重,吐黄痰的,烦燥不安,胸闷的,加栀子厚朴汤,或加小陷胸汤,效果很好。
现在一些中医的临床思路有问题!一碰到肺部感染都是想到用鱼腥草,用马兜铃,用金荞麦,都是草药,不是不能用,但经方疗效比草药不知好多少倍呀!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异常也可以用大柴胡汤。
我在日本学习的时候,看到日本的汉方医生用大柴胡汤治疗高血压很有效,只要病人是比较壮实的,不用天麻、也不用钩藤,也不用夏枯草,就用大柴胡。
烦燥不安的加三黄泻心汤,用下去也很好,很快脑子就清爽了,血压就稳定了。
我现在治疗高血压,也是大柴胡汤为主。
这些人你摸他们的肚子,大多都是硬硬的,鼓鼓的,而且他们这些人食欲好,能吃,但是吃多了就胀,所以他们不敢吃。
我曾经碰到一个40岁的女人,很丰满,上身很大,脸红扑扑的,什么毛病呢,是心律异常,经常吃心律平之类的西药。
但是检查也没有什么基础性疾病,上身很饱满,一看就是大柴胡汤体质,然后一摸腹部,她说痛,她说自己经常腹胀,心律异常都是在饱餐以后。
她的食欲又好,一不小心就吃胀了,吃胀就心就乱跳了。
于是,我就用大柴胡汤加黄连,用下去以后就控制了,至今没有再吃过西药。
当然她也控制了饮食,并且做些适量的锻炼。
这个女子现在已经50岁了,还是很苗条。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有一个特征,就是上身比较饱满,特别是女性。
他们胸罩用的也是比较大的,至少是C罩,其次经常乳房胀,乳房里面有结块,月经来之前更厉害。
这种体质到40多岁以后,上身饱满,声音响亮,有的有血脂高、血压高,有的大便干结,胃口好但吃多了肚子胀。
这种体质就适用大柴胡汤调理。
大柴胡汤服用以后,不仅舒服,而且能够消肚腩。
我治疗一个中年女干部,查出来甲状腺里有囊肿,乳腺里有囊肿,然后又有子宫肌瘤,人又胖,55岁了,还有月经,量大有血块。
有什么办法调理呀?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
吃了以后非常舒服,首先胃不胀了,其次大便畅通了。
吃了一阵子以后,复查甲状腺,囊肿也变小了,乳腺增生也好转了,肚子小了,原来不能穿的衣服也能穿了。
所以,要减肥,大柴胡汤也是很有效的。
但是,中国没有大柴胡汤颗粒,这个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好的方没有成药,乱七八糟的成药那么多。
有一天我碰到了南通精华制药厂的老总,他说他们搞了这个颗粒,但是只能是按照治疗胆囊炎申报的。
大柴胡汤哪能仅仅用于胆囊炎啊?他说没办法,只能抓一个病来报,否则上面根本不批。
我说你开发,我替你推广。
我就是愿意为中华民族工业开发经方的企业做宣传。
大家知道一清胶囊吧?一清胶囊是成都康弘制药的,大黄,黄连,黄芩,经方泻心汤方,我替它推广了。
大柴胡汤我也愿意推广,这是经方,是好东西,我当然要推广。
大柴胡汤还能治疗抑郁症。
现在的抑郁症多的不得了,有的用半夏厚朴汤、四逆散,有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有一种用大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