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滤液、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
渗滤液处理工艺调试运行出水水质达标的研究
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表(除pH 外,单位均为mg/L )项目CODNH 3-N TN TP pH SS 进水出水200006020008250020300.56~86~96000300引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垃圾填埋是一种主要的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污染物质,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渗滤液处理工艺存在很多问题,如处理工艺不全面、处理设备不完善、出水质量达不到规范的要求等,因此必须对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更新和改进[1,2]。
本文介绍的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其工艺设计规模为550m 3/d ,采用“UASB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MBR (膜生物反应器)+DT-RO (碟管式反渗透)”工艺的处理设施,处理后出水排入场区清水池中,一部分用于场内,其余部分排入已建的出水排放管网。
在处理工艺正式运行前需对该工艺进行调试工作,调试工作主要对工艺运行、设备仪表、电子自控、数据记录分析等研究。
1背景1.1基本情况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占地面积8700m 2,主要建、构筑物有膜处理车间、渗滤液调节池、污泥浓缩池、集水井、浓缩液池和综合机房、MBR 等设备基础。
550t/d 渗滤液处理工艺总体采用“生化+膜处理工艺”。
设计产水率为80%(即清水产量为440t/d ,浓水产量为110t/d )。
该垃圾填埋场已于2014年7月完成调试进入试运行,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且达到设计要求,并于2014年10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1.2渗滤液来源及特点1.2.1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沥水或浸出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浴、冲刷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浸泡,通过萃取、水解及发酵而滤出来的污水。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既有常规废水处理技术的共性,又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3]。
垃圾渗滤液主要有5种来源:降水渗入、地下水反渗、外部地表水渗入、垃圾自身所含水分以及填埋后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分[4]在渗滤液总量中占绝大部分,是目前工艺设计中的主要依据。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 ➢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HJ564-2010) ➢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导则》(RISN-TG023-2016
) ➢ 其他地方标准
▪ 2、垃圾焚烧厂、垃圾堆肥厂、垃圾厌氧消化处 理厂、垃圾中转站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建和扩 建工程,渗沥液水质应根据实际监数据确定;新 建工程渗沥液水质可参考同地区、同类型的垃圾 处理设施实际情况确定。
▪ 垃圾渗滤液的参考水质 ▪ Coder(mg/L)6000~50000 ▪ BOD5(mg/L)3000~10000 ▪ NH4-N(mg/L)1000~2500 ▪ TN(mg/L)1500~3500 ▪ SS(mg/L)1000~3000 ▪ pH6~9
一、渗沥液产生量
▪ 1、填埋场渗沥液的产生量应充分考虑当地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水 损失、地下水渗入、垃圾的特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污分流措施、表面覆土和渗沥液 导排设施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规模宜按垃圾填埋场平均日渗沥液产生量 计算,并应与调节池容积计算相匹配。
▪ 2、垃圾焚烧厂渗沥液的产生量应考虑集料坑中垃圾的停留时间、主 要成分等因素。垃圾渗沥液的日产生量宜按垃圾量的 10%~40%( 重量
四、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及现状解析
➢ (一)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渗沥液处理通常宜采用组合处理工艺,组合处理工艺应
以生物处理为主体工艺 渗沥液处理工艺可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
渗沥液的处理工艺应根据渗沥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 放要求综合选取。宜选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 组合工艺 各处理单元工艺方法应根据进水水质、水量、排放标准 、技术可靠 性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确定。 深度处理应根据渗沥液水质和排放标准选择纳滤、反渗 透等膜分离 深度处理工艺,或选择吸附过滤、混凝沉淀、高级氧化 等深度处理工艺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垃圾中的水分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液体。
这种液体含有大量的溶解有机物、悬浮颗粒物、微生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有效地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减少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含量,并降低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降解、厌氧降解和生物滤池等。
2. 利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沉淀、吸附和氧化还原等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混凝剂,将渗滤液中的悬浮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沉淀和分离。
同时,可以通过吸附剂吸附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实现渗滤液的净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进一步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程度。
3. 利用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运用特殊膜的物理分离方法,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对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渗滤液的目的。
4. 利用纳米材料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可以通过吸附、催化和脱色等作用去除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纳米材料技术包括纳米过滤、纳米吸附和纳米催化等方法。
通过纳米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对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和转化,从而净化渗滤液。
总之,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和纳米材料技术等多种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垃圾渗滤液介绍ppt课件
.
17
A/O好氧反应系统平面图
厌氧罐产水溢流
A/O池循环管路
至MBR膜池
缺氧池
氧化池 O-1
氧化池 O-2
氧化池 O-3
氧化池 O-4
鼓风机曝气管路
A/O生化系统图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2、循环比;
3、温度;
4、均衡营养;
.
18
MBR膜系统
作用:
承上启下
1、截留活性污泥在生化系统中;
2、为后续深度处理做好保障,防止杂质进入深度处理;
罗茨风机日常维护: 1、润滑油更换 2、三台风机定期切换 3、额定电流
处
4、风机出口压力不宜高于5.8kpa;
理
5、风机房通风降温,吸风口进风温度尽量降低
.
31
好氧系统参数和日常管理维护
渗滤液好氧系统日常管理维护
渗 滤
进水水量:连续进水,严禁暴饮暴食。
液
1、分24小时连续进水;
处
2、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调整进水量
.
19
内置MBR系统
自吸泵负压控制在-0.05mpa
曝气量控制在50L/支膜.分钟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滤纸过滤性测试10ml/5分钟以上 2、污泥循环;
3、清洗周期;
污泥浓度控制在20g/L以下
4、通量;
名称(200吨) 推荐MBR膜系统
吨水能耗(kw.h)
8.25
使用寿命
膜产品质保5年 寿命10年以上
9
氯离子Cl-
mg/L
≤250
10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mg/L
≤250
11 总碱度(以碳酸钙计) mg/L
垃圾渗滤液项目立项报告
垃圾渗滤液项目立项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垃圾渗滤液项目立项报告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具体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处置过程中由于雨水的淋洗、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通过萃取、水解和发酵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的内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和大气降水,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垃圾综合处理场渗滤液和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等。
该垃圾渗滤液项目计划总投资17719.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776.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10%;流动资金4943.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90%。
达产年营业收入3751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780.21万元,税金及附加356.40万元,利润总额8738.79万元,利税总额10300.54万元,税后净利润6554.0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746.4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32%,投资利税率58.13%,投资回报率36.99%,全部投资回收期4.20年,提供就业职位696个。
提供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
......垃圾渗滤液项目立项报告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二、项目概况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二、产业政策分析三、行业准入分析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三、资源节约措施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一、环境和生态现状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五、特殊环境影响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二、行业影响分析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二、社会适应性分析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单位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二)法定代表人段xx(三)项目单位简介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概述及处理新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概述及处理新工艺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渗滤液的污染控制。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好氧或厌氧发酵、降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浸泡,而产生了人量的污水即垃圾渗滤液(以下简称渗滤液),又称渗沥液或浸出液。
渗滤液有三个主要来源,(1)垃圾自身原有的水分;(2)垃圾卫生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的水;(3)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和径流。
其中填埋场内的降水为主要部分,这些水分渗过成分复杂的垃圾时,使垃圾发生分解、溶出、发酵等反应。
垃圾再填埋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耗氧反应和厌氧反应发生分解,由于垃圾中溶解的氧气较少,好氧的反应速度快,因而好氧反应很快终止而进入厌氧环境,垃圾中的有机物的降解主要由厌氧反应承担。
因此,渗滤液的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微生物的厌氧分解作用和淋溶作用。
渗滤水的产生量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流失、地下水渗入、垃圾的特性、地下层结构、表层覆土和下层排水设施的设置情况等。
(1)降雨量和蒸发量是影响渗滤水产生的重要因素,这可以从当地的气象资料来获得。
(2)填埋场表面的斜坡很重要,在平缓的斜坡上,水易于集结,因而大量渗滤,而在较陡的斜坡上,水容易流掉,从而减少了到达垃圾中的水量。
垃圾填埋场的最终覆土层一般做成中心高、四周低的拱型,保持1%~2%的坡度,这样可使部分降雨沿地表流走。
但当表面斜坡大于8%左右时,表面径流就有可能侵蚀垃圾堆的顶部覆盖物,使填埋场暴露,因此,表面斜坡应小得足以预防表面侵蚀。
(3)填埋最终覆土后,表面上长有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叶面蒸发作用减少渗滤水发生量。
(4)地下水的渗透,要根据场内渗滤水水位和场外地下水来定,对于防渗情况良好的填埋场,可以不考虑渗滤水的渗出和外部地下水的渗入。
渗滤水产生量波动较大,但对于同一地区填埋场,其单位面积的年平均产生量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
2、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性质随着填理场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季节、垃圾的性质及所含水分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细节描述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细节描述垃圾渗滤液又称为垃圾渗滤水,是批垃圾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受到挤压、垃圾本身的分解作用以及地表水作用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我国垃圾混合收集的方式造成水质异常复杂,根据我公司的工程经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有以下一些特点:1、污染物浓度很高:新填埋场的渗滤注CODCr 、BOD5 浓度很高,可以达到几万mg/l,是城市污水污染物浓度的100倍。
初期可生化性较好。
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CODCr 、BOD5浓度下降。
5~6年后CODCr/BOD5 的比值降至0.2左右,可生化性较差。
2、氨氮浓度很高,最高可以达到几千mg/l,严重抑制和降低了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活性。
3、微生物生长环境较差:生物降解过程是微生物生长的过程,因此也需要一定的食物即碳源,由于高浓度的氨氮在降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碳源,一般填埋龄较长的垃圾渗滤注不能满足条件。
4、重金属含量较高,由于具有毒性所以对生物生长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二、我公司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1、能够真正实现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工艺,真正的彻底的减小、消除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2、能够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和环境温度的变化。
由于渗滤液会随着填埋物质和填埋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处理工艺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3、具有高效节能的氨氮去除能力。
氨氮的去除率既要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还要降低能耗,生物脱氮成为首选。
4、具有较高处理负荷能力。
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低负荷会造成处理设备的投资增高,占地面积的增加等。
5、不会产生过二次污染,达到彻底净化。
6、具有高产水率、较低的操作技术要求和较低的运行费用。
三、流程简述:高污染物浓度的渗滤液进入系统后,首先经过厌氧消化作用,去除大约50%的污染物,接着在后续的生物处理过程中通过膜截流和高回流的作用去除40%的剩余污染物和大部分的氨氮。
最后,生物处理阶段不可被生物降解的物质和分子通过精细过滤截流并返回调节池,使出水达标。
垃圾渗滤液简介及处理技术
2018年第17期广东化工第45卷总第379期 ·145 ·垃圾渗滤液简介及处理技术秦光武(合肥天然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Brief Int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f Landfill LeachateQin Guangwu(Hefei Natur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landfill leachate is a kind of wastewater with complicated components, which contains a variety of toxic and harmful complex compositions. This paler introduced the produce, feature and harm of landfill leachate, and summarized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landfill leachate.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organics removal;COD;advanced oxidation垃圾渗滤液,又称作浸出液或渗沥水,是垃圾在置放或填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垃圾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研究显示到2030年垃圾的清运量将超过3亿吨,到2050年垃圾的清运量将达到5亿吨[5-6]。
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引言垃圾渗滤液是指被垃圾堆填场中的废物所产生的一种液体副产品。
在垃圾堆填过程中,由于垃圾的分解和降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液体。
这些液体通常被称为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是其中一种。
垃圾渗滤液具有高度的环境污染性,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妥善处理和处理垃圾渗滤液是非常重要的环保问题。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和性质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复杂的液体,其成分和性质受到垃圾的组成和堆积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垃圾渗滤液含有以下成分:1.有机物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在分解和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等物质,使垃圾渗滤液呈酸性。
2.悬浮颗粒:垃圾渗滤液中会携带大量的固体颗粒,包括微生物、残留的垃圾碎片等。
3.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例如铅、汞、镉等,它们会溶解在垃圾渗滤液中,增加了垃圾渗滤液的毒性。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浓度、重金属浓度等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垃圾渗滤液的pH值通常在5.5-8.5之间,COD浓度为300-5000mg/L,悬浮物浓度为100-500mg/L,重金属浓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针对垃圾渗滤液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法包括生物反应器、厌氧消化等。
2.物理-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药剂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氧化等处理,从而减少其毒性。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法包括絮凝沉淀、氧化等。
3.膜分离法:利用膜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分离,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进行过滤,得到较为清洁的水。
常见的膜分离法包括微滤、超滤等。
4.土壤渗滤法:将垃圾渗滤液通过土壤层进行渗滤和降解,使其中的有机物质被土壤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被土壤吸附和稀释。
这种方法适用于垃圾渗滤液的低浓度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危害综合论述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危害综合论述一、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垃圾渗滤液也称为渗沥水或浸出液,是指垃圾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厌氧反应所分解产生的液体和雨水的沉降、地表水的浸泡而过滤出来的混合污水。
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主要有;自然降水的渗入、垃圾原有的含水量、地表径流、地下水的渗入、垃圾降解生产水、地表灌溉、覆盖层材料中的水分以及蒸发作用。
(1)自然降水的渗入∶这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方式,它受季节、天气与降雨降雪量、降雨降雪频率、降雨降雪强度等的影响。
在春天多雨季节,渗滤液总量达到峰值,渗滤液水质最优。
(2)垃圾原有的含水量∶不同地区的垃圾含水量不同,不同的垃圾收集方式也造成垃圾含水量发生变化。
一般垃圾含水量在20%~50%,过水垃圾甚至达到70%以上。
在垃圾压实、降解过程中,垃圾持水能力降低,导致部分初始水量释放而形成渗滤液排出。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当垃圾含水量为47%时,每吨垃圾可产生0.0722 t 的渗滤液。
(3)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指来自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
具体数字取决于填埋场地周围的地势、覆土材料的种类及渗透性能、场地的植被情况及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等。
(4)地下水的渗入∶如果填埋区坑底位于地下水以下,地下水可能会渗入填埋坑内。
渗滤液的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触情况、接触时间及流动方向有关。
如果在设计施工中采取防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地下水的渗入。
(5)垃圾降解生产水∶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其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 值、温度和菌种等因素有关。
(6)地表灌溉∶与地面的种植情况和土壤类型有关。
(7)覆盖层材料中的水分∶随覆盖层材料进入填埋场中的水量与覆盖层物质的类型、来源以及季节有关。
覆盖层物质的最大含水量可以用田间持水量来定义,即克服重力作用之后能在介质孔隙中保持的水量。
典型田间持水量对于砂而言为6%~12%,对于黏土质的土壤而言为23%~31%。
(8)蒸发作用∶填埋场地表(垃圾层或覆盖土)的蒸发以及植被的蒸腾作用是填埋场水分消耗的重要途径。
垃圾渗滤液处理简介演示
垃圾渗滤液处理简介演示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垃圾渗滤液概述•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与设施•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案例分析目录垃圾渗滤液概述01定义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受到垃圾中水分和外部水分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水溶性污染物与水形成的混合液体。
特点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浓度、高毒性、高有机负荷、高氨氮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
定义与特点降雨、地下水渗透、地表径流等自然因素会导致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自然因素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理、非法倾倒等人为因素也会导致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人为因素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土壤渗透,对土壤造成污染。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气体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03垃圾渗滤液的影响0201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02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颗粒杂质,如沙石、塑料等。
去除大颗粒杂质通过酸碱调节剂,将垃圾渗滤液的pH值调节至适宜的范围,以利于后续处理。
调节pH值通过化学沉淀、吸附等方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如铬、铅等。
去除重金属预处理通过培养和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生物膜法通过在反应器中培养和形成生物膜,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
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厌氧产酸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转化为酸性物质,如乙酸和乳酸等。
厌氧消化VS膜生物反应器(MBR)膜分离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微生物和垃圾渗滤液分离,得到清澈的排放水。
生物降解通过MBR中的微生物降解作用,进一步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
光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反应利用光能、催化剂和氧化剂的联合作用,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氧化分解。
2011年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1年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背景 (5)二、垃圾渗滤液概述 (6)1、定义 (6)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概述 (7)(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 (7)(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 (7)(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分类和典型水质 (8)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概述 (8)(1)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来源 (8)(2)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特点 (9)(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典型水质 (9)4、垃圾综合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渗滤液 (9)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 (10)1、行业属性 (10)2、行业主管部门 (10)3、行业监管体制 (11)4、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1)(1)主要法律法规 (11)(2)主要政策 (12)(3)垃圾渗滤液处理排放标准 (13)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13)②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相关规定 (16)③其他排放标准 (17)四、行业发展概况 (17)1、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概况 (17)(1)处理方法 (17)(2)国外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概况 (18)(3)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概况 (19)2、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的发展概况 (22)(1)国外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概况 (22)①渗滤液产生量 (22)②渗滤液处理工艺 (22)(2)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概况 (23)五、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容量 (28)1、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垃圾处理和渗滤液处理行业空间广阔. 282、垃圾渗滤液二次污染危害巨大,有效达标处理迫在眉睫 (29)3、新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标准提高,进一步促进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30)4、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逐年增加,环保规划明确渗滤液处理,保证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持续发展 (31)5、垃圾渗滤液处理市场规模巨大 (32)(1)渗滤液日均产生量大 (32)(2)渗滤液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巨大 (33)六、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化程度及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35)七、进入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的主要障碍 (36)1、资质壁垒 (36)2、技术壁垒 (36)3、市场认同度壁垒 (36)八、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37)九、渗滤液处理行业的主要特征 (37)1、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37)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38)(1)“交钥匙工程”模式 (39)(2)“委托运营”模式 (39)(3)BOT模式 (39)3、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40)4、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41)十、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42)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42)(1)国家政策扶持 (42)(2)行业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43)(3)国家促进经济增长措施 (44)(4)人们对健康环境的需求提高 (45)(5)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45)(6)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46)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47)(1)行业监管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7)(2)行业整体水平较低 (47)(3)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不均衡 (47)十一、市场竞争状况及主要企业 (48)1、行业内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 (48)2、我国具代表性的处理规模在500吨/日以上渗滤液处理项目概览 (49)一、行业背景我国垃圾处理现状形势非常严峻,垃圾渗滤液危害巨大,实现达标排放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简介及处理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 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测定 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采用重铬酸钾 作为氧化剂测定 出的化学耗氧量表示为CODcr。 出的化学耗氧量表示为
5.1.3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是所谓固定生长系统生物膜法中的一种, 生物转盘是所谓固定生长系统生物膜法中的一种,运用于常规的污水处理中可有效地解决活性污泥 法的污泥膨胀问题,并且由于膜上生物量大,生物相丰富,既有表层的好氧微生物, 法的污泥膨胀问题,并且由于膜上生物量大,生物相丰富,既有表层的好氧微生物,又有内层的厌氧微 生物,因而具有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优点,同时生物膜上还能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等。 生物,因而具有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优点,同时生物膜上还能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等。
1 2 3
吸附法
是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剂,利用固 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 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 是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剂,利用固—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使废水中 的有机污染物转移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使之从废水中分离除去的方法。 的有机污染物转移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使之从废水中分离除去的方法。
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引言垃圾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场中形成的一种液态废物,由于垃圾中的可溶性物质与降雨水混合而生成。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因为它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与有害物质。
本文将介绍垃圾渗滤液的定义、来源、成分以及处理方法,并探讨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
垃圾渗滤液的定义垃圾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场中产生并积累的一种污水,主要由垃圾中的水分与降雨水混合而成。
由于垃圾填埋场通常缺乏防水措施,地下渗透的水分会与垃圾中的可溶性物质反应并形成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通常具有高度酸碱度、高浓度的有机物质以及各种有害金属、氮气和磷等物质。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垃圾渗滤液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填埋场内部的污水:由垃圾中的水分与降雨水混合而成;2.垃圾渗滤液的外部输入:外部雨水 infiltrates 进入垃圾填埋场并与垃圾发生反应形成渗滤液;3.垃圾淋溶液:由降雨水通过垃圾表面流动而形成的溶液,进一步渗入地下。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物质: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腐烂的食物、纸张、植物等。
这些有机物质在填埋过程中会分解产生高浓度的有机酸,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2.重金属:垃圾中含有多种有害金属,如铅、汞、镉等。
这些金属经由垃圾渗滤液排放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3.悬浮物:垃圾渗滤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如塑料颗粒、纸片等。
这些悬浮物会堵塞管道和滤网,影响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4.氮气和磷:垃圾渗滤液中也含有较高浓度的氮气和磷,这些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体富集藻类和水母等有害生物。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为了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处理垃圾渗滤液。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消化和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设立生物滤池或者生物反应器来实现,通过调节好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温度等因素,可以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渗滤液的产生和控制
(3)预处理合并处理方案(场内-场外联合处理方案)
该方案基于减轻直接混合处理时高浓度渗滤液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水量水质和毒 物所带的冲击危害而采取的一种场内外联合处理方案。
一是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水解调节池、沉淀池等),以去除渗滤液中的重金 属离子、氨氮、色度以及悬浮物等污染物质;二是通过厌氧处理以改善其可生 化性、降低污染负荷为合并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①色嗅 呈淡茶色或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有较浓的腐 化臭味; ②pH值 填埋初期为6~7,呈弱酸性,随时间推移可提高到 7~8,呈弱碱性; ③有机物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一般来说,垃圾 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可归纳为三类:低分子量的脂肪酸类、腐 殖质类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和中等分子量的灰黄酸类物质; ④氨氮 “中老年”填埋场渗滤液中重要水质特征之一是氨氮 浓度很高,此外,渗滤液中氨氮的含量常占总氮的85%~90%; ⑤磷 垃圾渗滤液的含磷量通常较低,尤其是溶解性的磷酸盐 浓度更低,导致渗滤液生物处理时缺磷严重; ⑥重金属 ⑦固体物质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总溶解性固体; ⑧微生物
注意:由于垃圾渗滤液的实际产生量往往大于计算产量,因而据此设计建 设的填埋场会给今后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在渗滤水调蓄池容量计 算时,对Ⅰ、Ⅱ类填埋场必须按50年一遇暴雨来设计,并按100年一遇特 大暴雨量来进行校核;对于Ⅲ、Ⅳ类填埋场必须按20年一遇暴雨量设计, 按50年一遇暴雨量进行校核。
渗滤液的收排系统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预测
(1)水质预测
①参照自然条件接近的同类填埋场设计值或实际运行的监测资料;
②对垃圾填埋样品做浸泡和淋滤模拟实验;
③建立数学模型。
(2)水量预测 ①水量平衡法; 填埋场水量平衡关系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滤液、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
1、定义
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滤液、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处置过程中由于雨水的淋洗、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通过萃取、水解和发酵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的内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和大气降水,包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垃圾综合处理场渗滤液和垃圾中转站渗滤液。
由于我国垃圾处理方式目前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因此垃圾渗滤液处理需求亦主要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
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概述
(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和水量随季节和地域等变化而不同,成分复杂,且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水质会随着外界水文地质、气候、填埋规模、填埋工艺、填埋时间、垃圾成分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
特点主要表现为: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含盐量高、碳氮比失调、水质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大等。
我国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远远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加之我国特有的饮食文化,导致我国生活垃圾含水量较高,很少低于 50%,目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一般占垃圾填埋量的 35%-50%(重量比),部分地区受地域、降水等的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占垃圾填埋量的重量比甚至超过50%以上。
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概述
(1)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来源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采用焚烧方式进行处理的比例约为16%。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厨余物多、含水率高、热值较低,焚烧法处理垃圾时必须将新鲜垃圾在垃圾储坑中储存 3-5天进行发酵熟化,达到沥出水份、提高热值的目的,以保证后续焚烧炉正常运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将此过程中沥出的水份称为 "沥滤液",又称为垃圾焚烧厂渗滤液。
(2)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特点
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不同的是,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属原生渗滤液,大多是当天或隔天的垃圾渗滤液,未经厌氧发酵、水解、酸化过程,内含如苯、萘、菲等杂环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酚、醇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受雨水影响比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小。
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一般占垃圾焚烧量的25%-35%(重量比),部分地区超过35%以上。
(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典型水质
根据本公司以往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水质情况统计分析,以及对比其他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水质数据,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中的典型水质一般表现为:COD含量约为
40,000-80,000mg/l,BOD/COD 为 0.4-0.8,NH-N 为 Cr5C 31,000-2,000mg/l,pH为4.0-6.5,SS为1,000-5,000mg/l,呈黄褐色或灰褐色,挥发出的气体带有强烈恶臭,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容易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等症状。
4、渗滤液垃圾综合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产生的渗滤液其来源、特点及水质情况均类似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
二、垃圾渗滤液处理概述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
■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
其中有机污染物经技术检测有99中之多,有22种已经别列入我国和美国重点控制名单,一种可直接致癌,五种可诱发致癌。
初次之外渗滤液中还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磷酸醋,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等。
■根据我公司已承接的国内众多垃圾填埋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掌握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我公司对渗滤液水质状况如下详细介绍。
垃圾水质分析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