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第三章-模仁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产品
产品排位设计,模仁尺寸及模架大小的确定§6. 产品排位设计,模仁尺寸的确定6.1产品排位设计产品与产品的间距:产品尺寸(mm)产品间距(mm)小件产品(<80mm)15~20大件产品(≥80mm)20~30注1:产品料位越深(即产品越高),产品间距越大注2:产品间有流道时,产品间距至少为15 mm6.2模仁尺寸的确定1. 产品边到模仁边的距离(X、Y方向尺寸的确定)产品尺寸(mm)产品边到模仁边的距离(mm)小件产品(<80mm)25~30大件产品(≥80mm)35~50注:模仁尺寸(X、Y方向尺寸)必须取整数,且最好是10的倍数;C型 A型图6-1模架与模仁(型腔、型芯)尺寸2.添加锁模仁螺丝(1)锁模仁螺丝规格模仁尺寸(mm)锁模仁螺丝规格<120 M6或M8120~200M10≥200 M12注:锁模仁螺丝至少用M6(2)锁模仁螺丝布置锁模仁螺丝规格螺丝中心到模仁边距离(min)M6 8M8 10M10 12注:螺丝中心到模仁边距离取整数,以方便加工。
3.初步绘制冷却水道,以确定模仁尺寸(1)冷却水道的直径一般为Φ6、Φ8、Φ10,优先采用大直径冷却水道,其冷却效果较好;(2)冷却水道边到螺丝孔边、顶针孔边的距离最少为4mm;(3)冷却水道中心到模仁边的距离不少于12mm;(4)冷却水道边到产品边的距离不能太近,一般在15mm左右。
4. 模仁高度(厚度)尺寸的确定(Z方向尺寸的确定)产品尺寸(mm)产品最高位置到前模仁(型腔)顶面的距离h1(mm)产品最低位置到后模仁(型芯)底面的距离h2(mm)小件产品(<80mm)25~30h2= h1+(5~10)且h2≥20大件产品(≥80mm)35~50注:模仁高度(厚度)尺寸(Z方向尺寸),最好取整数+0.5,以保证A板和B板的开框深度为整数。
§7. 产品排位设计,模架大小的确定7.1模架大小的确定(1)模架的宽×长模架的宽与长由模仁的宽与长和模仁边到A板边或B板边的距离确定模仁边到A板边或B板边的距离一般取50~70mm,于是:模架宽=模仁宽+2×(50~70)mm模架长=模仁长+2×(50~70)mm模仁大小与模架的关系见图7-1。
模具设计之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
模具设计之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模具设计之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1. 前言模具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模具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针对模具设计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全面解析模仁挤紧块设计的原理、标准和优化方法,为设计和制造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模仁挤紧块设计的原理在模具设计中,模仁挤紧块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零部件。
它通过挤压模具中的工件,实现对工件的固定和稳定。
在模具工作时,模仁挤紧块的设计原理在于通过外力使模具零件保持在一定位置,防止在模具的运动过程中发生松动和位移,确保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模仁挤紧块设计的标准在实际的模具设计中,模仁挤紧块的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模具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
模仁挤紧块的材料需要选择高强度、耐磨损和耐腐蚀的材料,同时需要符合相关的材料标准和规范。
模仁挤紧块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挤紧力的大小和均匀性,以及对模具零部件的保护作用。
还需要考虑模仁挤紧块的安装方式和调整方式,以方便模具的调试和维护。
4. 模仁挤紧块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模仁挤紧块的设计还可以通过一些优化方法来改进。
可以通过对模仁挤紧块的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增加其耐磨损和耐腐蚀的能力。
在模具装配和调试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模具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模仁挤紧块的位置和挤紧力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模具设计中,模仁挤紧块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模具工作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结构和安装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模仁挤紧块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还需要不断地对模仁挤紧块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模具设计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 总结模具设计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它关乎着模具工作的精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目录1压铸模具的结构压铸模具一般的结构如图1.导柱2.固定外模(母模)3分流子镶套4.分流子5固定内模6角销7滑块挡片8滑块9.可动内模10.可动外模(公模)11.模脚12.顶出板13.顶出销承板14.回位销15.导套2.压铸模具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1)模具应有足够的刚性,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不会变形。
(2)模具不宜过于笨重,以方便装卸修理和搬运,并减轻压铸机负荷。
(3)模穴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接近压铸机合模力的中心,以防压铸机受力不均,造成锁模不密,铸件产生毛边。
(4)模具的外形要考虑到与压铸机的规格的配合:(a)模具的长度不要与系杆干涉。
(b)模具的总厚度不要太厚或太薄,超出压铸机可夹持的范围。
(c)注意与料管(冷室机)或喷嘴(热室机)之配合。
(d)当使用拉回杆拉回顶出出机构时,注意拉回杆之尺寸与位置之配合。
(5)为便于模具的搬运和装配,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上方及两侧应钻螺孔,以便可旋入环首螺栓。
3内模(母模模仁)(1)内模壁厚内模壁厚基本上不必计算其强度,起壁厚大小决定于是否可容纳冷却水管通过,安排溢流井,及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可攻螺纹,以便将内模固定于外模。
由于冷却水管一般直径约10mm,距离模穴约25mm,因此内模壁厚至少要50mm。
内模壁厚的参考值如下表。
内模最小壁厚参考表(2)内模与外模的配合内模的高度应该比外模高出0.05-0.1mm,以便模面可确实密合,并使空气可顺利排出。
其与外模的配合精度可用H8配h7,如下图所示。
(3)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分流子的功用是将熔汤由压铸机导至模穴内,因此其高度视固定模的厚度而定。
分流子的底部与内模相接,使流道不会接触外模,如下图,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可用H7配h6。
4外模(1)固定外模固定外模一般不计算强度,但设计时要注意留出锁固定压板或模器的空间。
(2)可动外模可动外模的底部厚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其中:h:外模底部之厚度(mm)p:铸造压力(kg/cm2)L:模脚之间距(mm)a:成品之长度(mm)b:成品之宽度(mm)B:外模之宽度(mm)E:钢的杨氏模数=2.1×106kg/cm2d:外模在开模方向的最大变形量(mm),一般取d≤0.05mm.例:某铸件长300mm,宽250mm,铸造压力选定280(kg/cm2),外模之宽度560(mm),模脚之间距360(mm),最大变形量取0.05(mm)。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1、模胚即模架:MoldBase 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虑模胚的结构。
模胚的成本一般占整套模具的30%左右,模胚由专门的大型模胚厂制造,已标准化,各模具制造厂只需根据自身的需要向模胚厂定制即可。
模胚分为面板、A板(前模板)、B板(后模板)、C 板(方铁)、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司筒、导柱、回针、顶针、撑头、限位钉等。
目前珠三角区域规模较大的模胚厂商有龙记模胚(LKM)、鸿丰模胚、中华模胚等,其中又以LKM名气最大,其模胚广大模具制造厂普遍采用,品质、精度均有保障。
2、模仁又称型腔,即嵌入模胚模板内的成型模芯。
分为前模仁,后模仁,俗称前模(Cavity),后模(Core)。
为何要在模板内嵌入模仁呢?主要是为节约成本。
因为塑胶对模具的钢材特性有很高的要求,如硬度、耐腐蚀性、耐高温(热变形)等;而模胚的模板则无需太高的要求。
模仁硬度一般为45~65HRC,模胚的模板硬度30~45HRC;用作模仁的钢料每公斤可达RMB 200,而模胚的钢料一般只需RMB20~30元。
注:HRC为洛氏硬度。
3、唧嘴:Sprue。
注塑机炮筒的射胶嘴通过该装置将熔融的塑胶原料注入型腔。
4、滑块又称行位:Slider。
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因为有些产品结构特殊,如有侧边有空,有倒扣(勾)等,需用行位才可出模。
5、斜顶:Angle-Lifter。
与行位相似,也是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6、还有一些与模具有关的名词:分模线(P/L)、模具基准、缩水率(Shrinkage)、排位(Layout)、钢料、铜公(电极,其材质有铜、石墨等)、倒扣、运水、出模斜度(Draft angle)、冷料井、流道、注塑仿真、分模、出模、开&合模步骤、模号、抛光(省模)、软模、硬模、模具表面处理、试模(TEST MOLD)、改模、装模、交模等。
7、从上可看一套模具按其各部件的功能可细分为:流道系统、成型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顶出系统、开合模系统、复位系统。
4-模仁部分
2)入子的定位: A、用台位; B、用螺丝; 3)入子设计注意事顶: A、当入子的顶部是曲面,则设计时需要对入子进行定位,常见方式如下图所示:
B、台位尺寸:台位高“A”不小于3毫米,常用尺寸:4、5、6、8、10、1 2。台位伸出部分尺寸“B”,它要比“A”小些,常用尺寸:0.5 、0.8 、1、 1.2、 1.5、 2、 3 、4、 5 ,还可以小到0.3。 C、为了加工方便,如上图所示,模仁安装台位的位置可以开一个通糟.便于加工即 可,在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一定要设计到如此精确,可以让现场师傅自行处理.
2、圆角:为了产品外观及避免应力集中,产品的很多位置都会有圆角。圆角对分模有很 大的影响,如、靠破及插破的概念:产品上的通孔要用模具来成形,就会使前后模仁必须紧紧相靠。 相靠的方式不一样,就有了靠破和插破的概念。
1)靠破:前后模仁没有任何倾斜角度的相靠的位置叫“靠破”。 2)插破:前后模仁具有倾斜角度的相靠的位置叫“插破”。
A、没有拔模角度的产品分模的位置:比较随意。
B、对产品进行拔模,可以得到不同的拔模视图:
C、不同拔模产品的分模位置:第二个和第四个视图有问题。
注意:分模位置选择不对,对模具的开模和产品的顶出都会有影响。如下图片所示:
D、拔模角度设计要点:拔模角度也叫“脱模角度”,英文:draft angle. 1)一般情况下,标准的拔模角度是1-2°,但是要求特别高的尺寸精度,也可用0.25-0.5 °.当产品很高,有时设计脱模角度会采用4-5 °. 2)一般前模仁的拔模角度要比后模仁的大,这样便于冷却成型的产品不至于挂在前模而影响 模具开模或者拉伤产品. 3)拔模之后的产品尺寸应该尽可能满足该尺寸的公差要求.
设计要点: 针对前后模仁具有靠破插破的位置,在设计图纸上时要尽可能的标注上,明确指出 此位置是靠破插破的位置,现场加工师傅见到之后,会注意此处,加工时会留余量, 可以避免毛边等情况的出现。
第三章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1
3、具有侧向抽芯时的最大开模行程校核
Hc
H1
H2
第四节
浇注系统设计
1)将来自注射机喷嘴的塑料熔体均匀而
平稳地输送到型腔,同时使型腔内的气 体能及时顺利排出。输送流体
作用
2)在塑料熔体填充及疑固的过程中,将 注射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 以获得形状完整、内外在质量优良的塑 料制件。传递压力
分类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
无流道浇注系统
主流道 组成 分流道 浇口 冷料穴
浇注系统的 设计原则
布局
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 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尽 可能对称,防偏产生溢料 尽可能紧凑,减小模具尺寸
热量及压力损失要小:浇注系统的流程尽可能短,尺寸尽可能大。减少折弯、提 高光洁度; 浇注系统应按型腔布局设计,尽量与模具中心线对齐; 制品投影面较大时,应避免在模具单面开设浇口,否则会造成注射时受力不均;
(3)塑化能力
注塑机的塑化能力是影响模腔数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将射出机 的塑化能力(P)除以每分钟估计的射出次数 (X)和塑件重量 (W), 即可计算出模腔数目。 模腔数目 = P / ( X × W) 模腔数目 = (K*M*T/3600- m浇)/ mi
M是注塑机的公称塑化量(g/h);T是注射成型周期(s)
课本中的模具
(5)组合活动镶块 & & &
四、其他模具 (1)定模设有推出机构的模具;
(2)弹簧分型拉杆定距式双分 型面模具;¥ (3)带自动脱螺纹机构的模具; 螺纹脱模机构动画.swf
定模设有推出机构
(4)带双向推出机构的模具;
(5)其它
带自动卸螺纹机构
马达固定板 感应开关 水路接头 垃圾钉 滑块镶针 滑块镶针 波 滑 珠 块 未 未 未
全3D模具结构设计标准(附图讲解)
整体结构01.上托板上下模码模槽宽按客户冲床标准取值,常用32mm/38mm/49mm码模范围100*100或以上,边到圆心50或以上所有正锁的氮气,等高,冲头等螺丝头,等高套筒,上托板要有贯通孔。
模具要有吊模块侧面要有起吊牙,模具1米以内用M20,1米~2米用M24,2米以上用M30起吊块托板要锣仿形缺口02.上垫脚垫脚正面要有吊牙,可共用锁模的牙垫脚太高时,需考虑从模座倒锁码模垫垫脚用M20螺丝其他可用M16所有氮气块,导柱让位,冲头螺丝过孔,尽量避开加工垫脚码模垫脚要有销钉固定。
成形和整形位置必需要有垫脚支撑所有垫脚要防呆对于成型处的氮气固定板,必须要与垫脚一样高,要打死03.上模座垫脚的销针,需止付螺丝防掉所有外限位柱,要有上垫脚顶死,直径50~100尽量大安全区域垫脚要顶死用于机台上修模放支撑柱。
上模座锁到垫脚的螺丝不能够有零件挡住侧面要有起吊牙,模具1米以内用M20,1米~2米用M24,2米以上用M30,板厚100以上用M36模具起吊牙位置要尽量分中,并且不干涉到上垫脚大模座所有打死块,限位柱,要铣准深底平04.上垫板/上夹板上夹板的螺丝边钉要用%10或以上,尽可能用M12,螺丝也要防呆。
螺丝深度+3mm放弹簧垫。
每块上夹板边钉错开5MM以上防呆。
边钉要有防掉止付螺丝。
上垫板做到12-15mm左右成型公座子用键定位,所有键开明键无侧向力的座子可以用销钉定位切边冲与圆冲夹板夹持厚度为冲公长度1/3,通常为30MM厚。
对于圆冲头可以考虑夹持超过一半夹板切边的地方不打死,可以磨掉1.0mm,成型处要打死05.切边冲头有侧向力的必须要有靠刀顶针的止付螺丝尽量不要冲头磨减力角斜度,段差1~2倍料厚。
冲头切入下模刀口6~8mm切入太少会造成废料堵在刀口超3片画冲头补强优先考虑方便线割和研磨,没办法才可选用CNC或电火花所有切边冲头要做顶废料针。
切边冲头孔边到外形边8~10mm或以上,如果做不到就要做补强上锁螺丝或冲头上攻牙锁.跟固定螺丝共用。
模具结构设计方案
模具结构设计方案模具是生产制造工具、零件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给出一个模具结构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共700字。
该模具结构设计方案针对一种塑料零件的生产制造。
根据该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以及生产批量的要求,设计了一个适用的模具结构。
首先,该模具结构设计方案采用了三板式开模结构,即上模板、移动模板和下模板。
上模板由模具的顶部组成,用于支撑和固定塑料零件。
移动模板是模具的核心部分,通过传动装置可以在模具壳体内移动,用于塑料的注塑成型和脱模。
下模板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模具结构,以及固定底部的冷却系统。
其次,该模具结构设计方案将模具壳体采用了整体式结构,以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刚性。
模具壳体采用优质的合金钢材料制作,经过多道工艺处理,以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模具壳体内部采用了优化设计的冷却系统,以快速冷却塑料材料,并保证零件的尺寸稳定性。
此外,该模具结构设计方案还采用了特殊的辅助装置,以提高模具的操作性和生产效率。
其中,一种辅助装置是自动脱模装置,通过气动或液压装置,可以实现零件的自动脱模,提高生产速度和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另一种辅助装置是自动喷油装置,通过喷油系统可以在每次注塑成型前对模具进行喷油,以减少零件的粘模现象,保证零件的质量。
最后,该模具结构设计方案还考虑了模具的维护和保养问题。
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因此,在模具的设计中考虑了易于拆卸和更换的零部件,并设置了清洗和保养的通道。
同时,也对模具的使用要求进行了培训,以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该模具结构设计方案采用了三板式开模结构,整体式模具壳体,优化的冷却系统,辅助装置以及易于维护和保养的设计。
这个设计方案有效地满足了该塑料零件的生产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注塑模--成型部分(模仁)设计原则
注塑模--成型部分〔模仁〕设计原则我是以一个产品结构设计者的角度来介绍,而非专业模具设计者,所论述的知识内容只为产品结构设计工作服务。
上面有讲到注塑模中的标准模架部分,现在来讲成型部分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就是模仁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拔模1,拔模的必要性拔模并非模具工作者的口头术语,我们做结构的也经常讲这个东西,它关乎塑件制品能否顺利脱模,关乎制品的成型难度、顶出难度、表面质量等,是我们在设计产品时时时刻刻要考虑到的问题。
有人说只要在关键位置给出拔模角度就好了,其他的就叫模具设计者们去自己弄吧,我并不赞同这个说法,拔模在产品结构设计环节就该被完成,为何要拖到下个工序呢,对于一个产品,任何一个面都要考虑拔模问题,并在结构设计环节做出来,这是咱的职业操守。
拔模的定义:为了能够使产品能够顺利脱模,我们把产品的侧壁设置一定角度的做法就叫做拔模,这个角度就叫拔模角度,为什么设置拔模角度:热塑性塑料在冷却过程中会收缩,从而紧贴在模仁上,很难被顶出。
〔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开模以后,产品从定模脱出,贴在后模上面,此时顶出装置开始把塑件从动模上顶出,但塑件却被卡在了后模上面,当然塑料肯定很有钢铁强,最终会被顶出,可强行顶出会使塑件变形或被破坏。
这就是拔模方向错误导致的。
2,拔模角度的选择拔模会改变原定产品的尺寸,会使直面变成斜面,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只有拔好模的产品外观尺寸才是正确的,未拔模的是错的,那我们就不用去纠结拔模后会改变尺寸的问题了。
当然,在保证顺利脱模的情况下,拔模角度越小越好,那么我们从哪些角度来考虑拔模角度的大小呢?之前在产品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中就有说过,如下:(1),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下,拔模角尽量大。
(2),尺寸大的产品,拔模角尽量小。
(3),产品结构复杂不易拔模的,采用较大斜度。
(4),塑胶材料收缩率大的,拔模斜度也要大。
(5),增强塑料选大斜度,自润滑塑料选较小斜度。
注塑模具设计第3讲 实例3-2D-03 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图3-1-10型芯的长宽尺寸(型芯视图)
型腔、型芯厚度的尺寸一般是由产品的结构和高度尺寸来确定,本例有 定模滑块,型腔厚度应比常规结构的模具适当加大。 设计型腔、型芯的厚度时先确定产品的主分型线,本例的分型面为曲面 ,因此需顺着曲面延伸10mm左右,再拉平创建主分型线。创建出主分型 线后,利用【偏移】命令,将主分型线向上偏移55mm,向下偏移35mm, 所得到的型腔、型芯厚度如图3-1-11所示,此图为正剖视图。
完成练习三以下部分内容: 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4
2
四、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2. 型腔、型芯厚度尺寸的确定
一般25~30左右
型腔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主分型线
一般延伸10mm左右
型芯
图3-1-11 型腔、型芯的厚度尺寸(正剖视图)
型芯视图和正剖视图绘制出来后,根据 投影关系可绘出型腔视图和侧剖视图, 其中型腔视图取图3-1-9中的“型腔排 位用图”来绘制;侧剖视图取图3-1-9 中的“侧剖排位用图”来绘制。所绘制 的排位图如图3-1-12所示。
主分型线一般2530左右一般延伸10mm左右型腔型芯图3111型腔型芯的厚度尺寸正剖视图图3112产品排位图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4四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注意
实例三 玩具面壳注塑模具2D设计
复习:产品工程图的创建与处理方法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检查上次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
新课:
四、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产品排位是模具设计的重要步骤,通过产品排位可确定型腔、型芯尺寸,进 而确定模架的规格。 1. 型腔、型芯长宽尺寸的确定 型腔、型芯尺寸一般是由产品的尺寸来确定,可查实例一提供的经验值。 本例产品最大外形尺寸为116.67 mm×90.30 mm,总高度为25.90mm。一般 产品边到型腔、型芯边的距离取30mm左右,以保证型腔、型芯的强度,同 时也为螺钉、冷却水道的布置留下足够的距离。 另外,产品的中心线到型腔、型芯中心的距离要取整数;型腔、型芯的长 宽尺寸一定要取整数,并尽可能取为10的倍数,以便更好取数加工。 1
模具设计-第三章-模仁结构设计
第三章模仁结构设计前面我们曾讲过模仁是注塑模具的核心部分,它是模具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制品的成形部分就在模仁里面,制品的形态变化多端,对应的模仁结构复杂程度也就难度不一.现在模具生产多采用模仁结构,对于模具加工来说,实际上大部分加工时间都花费在了模仁上.不管有无采用模仁,制品在模具当中的成型部分结构设计总是相同的,本章我们将重点讲述成型零件设计的一些要点,它们包括:拔模角度、分型面的选择、模仁结构形式等等.3.1 模仁模仁,英文称为DIE CORE,有的地方叫镶块.前面我们讲过,模仁是用来成型塑件的,是用于模具中心部位的关键运作的精密零件.其结构一般极端复杂,加工难度非常大,造价很高,往往制造的人工支出大大超过材料的本身。
各个模具之所以不同,最主要的是其模仁结构之不同造成的,定购模架时我们需要根据模仁的大小来选择,因此,这里首先需要确定模仁的大小.模仁尺寸的确定模仁的尺寸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料制品的大小和排位。
在保证钢料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模仁越紧凑越好.确定模仁的大小有两种方法:其一为计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公式对型腔壁厚进行校核计算,从而得出模仁的尺寸.这种方法在众多的教科书里面都有叙述,在学校教学里面有较多的讲解。
这种方法美中不足的是可操作性差,因为塑料制品的形状千差万别,而公式所针对的确是标准模型,所以对于初学模具的读者来说,不容易掌握。
其二为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经验来给出型腔壁厚,从而得出模仁的尺寸。
由于简单实用,方便操作,故在模具厂普遍采用.具体数值的选取则根据个人设计经验或公司的规定来实行。
下面我们来介绍估算法来决定模仁尺寸的方法,仅供参考!图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1。
产品边沿到模仁边的距离不小于15mm。
常取30mm。
2.产品顶端至定模仁顶端距离大于10mm,常用于大于等于25mm以上。
3。
产品底端到动模仁底端距离大于15mm,常用于大于等于30mm以上。
所得到的A、B、C、D最好为一个整数,并且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
注塑模具设计第16讲 实例1-3D-03 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
图1-2-29 替换面后的型腔、型芯
四、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
(2)枕位缺口处倒 圆,如图1-2-33所示。 (3)创建型芯大镶 件的分割实体,如图 1-2-34所示。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①第一条曲线 产品止口内边缘线 ③大概的圆角中心位置
①第二条曲线
图1-2-33 【曲线倒圆】操作步骤
图1-2-30 抽取产品止口内边缘线
◎动手操作,用UG软件完成本例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 。 ◎参考视频:实例1-3D-3.模仁(型腔、型芯)结构的设计.avi (该视频请从 教材附带的光盘中查找) 小结: 作业: 大、小镶件的设计,枕位的设计方法。 完成练习一以下部分内容:
3
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 。
பைடு நூலகம்
(4)分割型芯大镶件,如图1-2-35所示。 (5)【格式】→【移动至图层】,将型芯大镶件归入第6层。 3. 型芯小镶件的设计 (1)拉伸分割小镶件的实体,如图1-2-36所示。 (2)调整分割小镶件实体的大小至6.5,如图1-2-41所示。 (3)分割型芯小镶件 (4)型芯小镶件料位处放大并拔模
实例一 电动工具盖注塑模具3D设计
复习:导入2D模具总装图的方法 新课: 四、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检查练习一导入2D模具总装图的完成情况
1. 型腔、型芯尺寸的匹配
(1)调整型腔、型芯及产品的位置 (2)通过2D模具总装图匹配型腔、型芯尺寸, 如图1-2-29所示。 注意:此处先设计一腔,待这一腔的结构设计完成 后,再旋转180°复制得到另一腔。 2. 型芯大镶件的设计 (1)抽取产品止口内边缘线,如图1-2-30所示。 1
2
四、型腔、型芯的结构设计
模具基本结构
模具基本结构一、模仁、模胚1.模胚在未拆开之前,检查其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合符,然后在基准角之对角面打上模具编号和模板序号,要求在每套模具方铁铣上模具编号;每套模具导柱也必须用打磨机刻上模具编号;导套底部开排气槽;B板四个角要求铣撬模坑,尺寸为20 * 45°*DP5。
2.多个产品在同一套模具时,应遵循中间产品大,周边产品小的原则,即压力所在的产品排位在中间,以便整套模走胶均匀。
要求电镀的产品和同样的产品应集中在一起,要求喷油的产品集中在一起。
3.分型面要求光顺漂亮,新模具外观表面尽量不要刮花、生锈,以保证模具美观整洁。
后模仁要求平整,CNC加工刀纹尽可能不损坏,前模型胶位部分省模必须按照粗凿精凿、粗油石精油石、粗砂纸细砂纸的顺序省光后再抛光(晒纹件不须抛光)。
4.在不影响产品顶出和保证顶针板强度的条件下,要求模具受力均匀加撑头,并主要考虑在模具的中间。
撑头长度:3535以下模胚,撑头高度为方铁高加0.15-0.2mm;3535以上模胚撑头高度为方铁高加0.2-0.3mm,撑头一般固定在底板或B板上。
5.产品外观或产品装配好后,操作者手部可触摸到的地方不可有利角。
6.唧嘴要求做定位止转,出胶口要求分型面平0.5-1.0mm。
唧嘴的长度尽可能做短,以减少注射力。
唧嘴定位台阶面不可接触到模仁或镶件。
7.模胚顶棍孔与唧嘴孔必须在同一中心上,顶棍孔直径为Φ40,模胚在3555以上根据注塑机而定为3个,中心数为100,顶针底板要求均匀设置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必须一致。
8.所有模具必须加工码模槽,中心距为7英寸、10英寸、12英寸且直身模要求铣码模坑,深25、宽25,长依模板大小而定。
9.所有模具之模仁、大镶件要求通冷却运水,特别是胶位比较深、比较厚的地方,水路直径8.0mm,较大可为Φ10,特大为Φ12,安全距离为4.0mm,离胶位至少保留6.0mm。
尽量避免局部模温过高,水路堵铜位置必须做台阶,模仁和镶件的冷却水路用防水圈从模胚对接出来,如前模通框,水管可直接通过模仁,接在模胚的面板上(面板与A板之间不能开模),进出水管一般设在非侧操作,水管进水刻上“IN1”、“IN2”,出水刻上“OUT1”、“OUT2”。
模具设计-顶针水路螺丝及模仁模板的关系
五,由于模具浇口套处最热,所以,冷却水应从靠近浇口的水管进入
六,图中所给的确定模仁和模架的大小的数值只供参考,若是大模具 (300以上),则要考虑模具的强度而适当加大,加厚,这个就需要 多看看别人设计的模具,仔细体会,特别是对于有滑块的模具
钢 龙模 具 技术 中 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网址:
资料
顶针,水路和螺丝的关系
单位:毫米( )
公模板(
公模部分
天侧 )
母模板(
母模部分
天侧 )
两个螺丝间的 中心距不大于200 直径为25-35,可根据具体情况来
模仁边离产品边 以30为基准考虑
以50为基准考虑
内六角螺丝 以50为基准考虑
公模仁 冷却水路
水路边离胶位边不小于10 水路边离胶位边不小于10 以30为基准考虑
Created with novaPDF Printer (). Please register to remove this message.
内六角螺丝
地侧
基准
基准
地侧
以30为基准考虑
母模板(
)
浇口套(灌嘴)
顶针
密封圈( 型环)
公模板(
)
以30为基准考虑
注: 一,此图表达的是模具顶针,水路,螺丝和模仁及模板之间的关系
二,冷却水路的进水和出水口要设置在非操作侧(基准边)和地侧, 尽量避免从天侧和操作侧进出水
三,此图画了两种水路的流动形式,母模仁是直通式,公模仁是拐弯式。 直通式主用于平板类产品,拐弯式较常用。
模仁边离产品边 以30为基准考虑
顶针
顶针(拉料梢)
第三章 模具结构与设计
级进模4
利用工件边缘形状 作侧刃。
空位的作用:当级进 模步距较小时可提高 凹模强度;便于凸模 安装、模具维修调整。
当步距小于8mm时, 宜多设几个空工位; 步距大于16mm时, 不宜多设空工位;精 度高,形状复杂时, 不宜多设空工位,以 减少总工位数;用导 正销做精定位时,可 适当多设空工位
级进模5
(三)凸凹模
(四)镶拼式凸模和凹模
二、定位零件
(一)导料板、 导料销、 侧压块
(二)挡料销
(三)导正销
始用导料销
挡料销与导正销的关系
S1=S-D/2+d/2+0.1 S1=S+D/2-d/2-0.1
(四)侧刃
Ⅰ A型
Ⅰ B型
ⅠC型
Ⅱ A型 Ⅱ B型 Ⅱ C型
侧刃工作原理
(五)定位板与定位销
三、卸料与推(顶)件装置
顶件装置
四、导向装置
导板、导柱、导套 滑动导向装置 滚珠导向装置
导柱导套在模架上的位置
五、固定与联接零件
(一)模柄 尺寸按冲床模柄孔尺寸而得
(二)模座 尺寸按凹模尺寸而得 (三)固定板与垫板 固定板的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60~80)%
刚性卸料 L=h1+h2+h3+h
50、52、55、58、60、65、
弹性卸料 L=h1+h2+(h0+h预) 70、80、90、100等等
h0——弹簧的自由高度 h预——为弹簧的预压量
凸模长度
3、凸模强度与刚度校核
强度 σcp=F/A≤[σc] 刚性 :无导向 矩形 Lmax≤425√J/F
圆形 Lmax≤95dp2/√F 有导向 Lmax≤1200√J/F Lmax≤270dp2/√F
注塑模具设计PL、模仁、模座的设计.pptx
8
模仁安全尺寸設定
• 在進行模具設計時,先要估算模仁的尺寸,再行估算模 座(模架)的尺寸。
• 估算尺寸的重點,在於如何判斷安全距離。 安全距離 的選擇,對模具成本的影響很大!
• 依產品的大小特征及產品的配制確定模仁大小厚度﹐按 模仁寬度必須放置在兩個模腳 之間﹐模仁長度盡量不 超過回位梢的距離確定模座大小。
10
模仁厚度與模板厚度參考表
母(定)模板厚 公(動)模板厚
母(定)模仁厚 公((動動))模模仁仁厚厚
模仁寬 模仁長
110
285
150
375
260
615
340
700
490
850
550
875
母(定) 模仁厚
60 70
90
120 150 175
母(定)模板厚 比例 1.3 1.7
1.65
1.68 1.86 1.7
• 模仁寬度必須可以放置在兩個 模腳之間的距離。
• 模仁長度儘量不要超過回位銷 的距離。
• 如果有滑塊機構可以適當的加 大模座。
R.P. Return Pin 回位銷
17
模座
因為模仁長為630mm﹐加2RP及安全距 所以模板長大約為800mm, 因為寬為400mm,加2模腳寬大約100mm 所以模板寬為 600 又因為是直身模 所以 模座為 CT6080 A200 B200 C150
模仁寬 模仁長 母模板厚 公模板厚
12
從產品(制件)尺寸估算模仁厚度
母(定)模側安全距離Scavity > 25
P.L.
公(動)模側安全距離Score: Scavity Score < Scavity x 1.2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注射模具设计)第一章注射成型工艺4-1 注身机(P68)见图。
一、结构:包括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机械加液压)、液压传动和电气控制系统。
二、分类:1、卧式、立式、直角式。
2、通用型、专用型。
3、机械式、液压式。
(机械+ 液压常用)三、注射机的技术参数:1、包括额定注射量。
2、额定注射压力。
3、额定锁模力。
4、模具安装尺寸及开模行程等。
1安士(盎)=28.3克四、注射机的选用:1、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塑料和水口料总重小于额定的注射量的80%。
2、最大锁模力的校核:胀型力小于额锁模力的80%。
胀型力= 制品投影面积A ×模具内压P(模具内压P通常取20-40MPZ)4-2 注射成型的工艺过程一、成型前的准备:二、注射过程: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冷却→脱模。
三、塑件的后处理:1、退火处理:(1)消除内应力,烘箱或液体介质(如热水和热油等)。
(2)退火温度,塑件使用温度+(10-20)℃或塑件变形温度-(10-20)℃。
2、调湿处理:(1)主要针对尼龙制品,用于消除应力,达到吸湿平衡,以稳定尺寸。
(2)热水温度100-120℃(添加醋酸钾溶液)。
1-3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调机)一、温度(料筒温度)。
二、压力三、时间(成型周期):注塑→保压→冷却(时间占80%)→开模→顶出→喷脱模剂→合模注射机标准(中国)XS-ZY-125X:成型S:塑料Z:注射Y:螺杆式注射机125:额定注射量(cm3)g/cm3第二章注射模的概述2-1 模胚一、模胚分类:1、大水口模胚(SIDE GATE SYSTEM)2、细水口模胚(PIN POINT SYSTEM)3、简化细水口模胚(PIN POINT SYSTEM)模胚的规格:1、大水口模胚:(其中使用率为60~70%左右)大水口3040-AI-A60-B7030表示模长(一般单位为CM)40表示模长(一般单位为CM)A(分为A、B、C、D四类,A表示有托无推,B表示有托有推,C表示无托无推,D表示无托有推)I(分为H、I、T三类,H表示直身模,I表示工字模,T表示直身模加面板)A60表示A板厚(单位为mm)B70表示B板厚(单位为mm)2、细水口模胚:细水口3040-DAI-A60-B70-300-O30表示模长(一般单位为CM)40表示模长(一般单位为CM)DA(分为EA、EB、EC、ED、DA、DB、DC、DD八类,E表示无水口,D 表示有水口,A表示有托无推,B表示有托有推,C表示无托无推,D表示无托有推)I(分为H、I二类,H表示直身模有面板,I表示工字模)A60表示A板厚(单位为mm)B70表示B板厚(单位为mm)300表示拉板长度(水口边,边钉,单位为mm)O(分为O、I二类,O表示拉杆位置在外面,I表示拉杆位置在里面)3、简化细水口模胚:简化细水口3040-GAI-A60-B70-30030表示模长(一般单位为CM)40表示模长(一般单位为CM)GA(分为FA、FC、GA、GC四类,F A表示有水有托,F C表示有水无托,G A表示无水有托,F A表示无水无托)I(分为H、I二类,H表示直身模有面板,I表示工字模)A60表示A板厚(单位为mm)B70表示B板厚(单位为mm)300表示拉板长度(水口边,边钉,单位为mm)****只有前模行位则用无水口模胚,一般用型号GCI类****多数拉杆(水口边)装在外面****只有加厚方铁,其余标准化****一般模宽超过30则用H型或T型****一般模宽在20以下则用I型****见CAD的图示注射模的分类:1、二板模:三水口模2、三板模:细水口模和简化细水口模3、无流道模= 热流道模2-3 注射模的基本组成一、结构件:包括模(胚)架板、支承柱、限位件等。
第三章 压模结构设计
压模设计
3)模具参数的选择5
• (2)压坯的回弹率 • 脱模时由于弹性内应力的松弛作用,压坯发生弹性膨胀,在脱 模瞬间最为强烈(约90%),之后减缓。 • 回弹率用压坯径向或轴向的膨胀量占膨胀前压坯的径向或 轴向理论尺寸的百分数来表示:
压模设计
3)模具参数的选择6
• (2)压坯的回弹率
压模设计
3)模具参数的选择7
压模设计
3.1压模结构的分类1 • (1)按压制方式分 – 单向压模 – 双向压模 – 带芯杆摩擦或阴模摩擦的压模 – 几种压制方式的组合压模 • (2)按脱模方式分 – 顶出式 压模 – 引下(拉下)式压模 – 可拆式压模 • (3)按阴模动作方式分 – 阴模固定形式 – 阴模浮动形式
压模设计
3.1压模结构的分类2 • (4)按阴模浮动方式分
hmf752ussteducn压模结构的特点主要从压制方式脱模方式阴模浮动方式自动化程度适合压制的压坯类型和压机等方面来判别31压模结构的分类压模设计压模设计阴模浮动形式31压模结构的分类1压模设计压模设计多腔多工位模31压模结构的分类2压模设计压模设计成形只含上下两台面等高等截面实心或带通孔的类简单形状压坯的压模图31所示成形带一个上台面两个下台面带一个外台阶或内台阶的类压坯的压模图32中134所示成形带一个上台面三个下台面带两个下台阶包括内台阶的类压坯的压模图32中25所示成形带2个上台面2个下台面带一个上台阶一个下台阶即中间台阶或上下各一个内台阶的类压坯的压模图32中6所示成形带2个或2个以上上端带1个或以上上台面3个或3个以上下台面下端带两个或两个以上下台阶的类压坯的压模图32中7910所示成形特殊形状带球面斜面斜齿弧齿锥齿等压坯的压模31压模结构的分类3压模设计压模设计图31等截面等高件形状示意理同志关系上搞庸俗关系学热衷于迎来送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模仁结构设计前面我们曾讲过模仁是注塑模具的核心部分,它是模具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制品的成形部分就在模仁里面,制品的形态变化多端,对应的模仁结构复杂程度也就难度不一。
现在模具生产多采用模仁结构,对于模具加工来说,实际上大部分加工时间都花费在了模仁上。
不管有无采用模仁,制品在模具当中的成型部分结构设计总是相同的,本章我们将重点讲述成型零件设计的一些要点,它们包括:拔模角度、分型面的选择、模仁结构形式等等。
3.1 模仁模仁,英文称为DIE CORE,有的地方叫镶块。
前面我们讲过,模仁是用来成型塑件的,是用于模具中心部位的关键运作的精密零件。
其结构一般极端复杂,加工难度非常大,造价很高,往往制造的人工支出大大超过材料的本身。
各个模具之所以不同,最主要的是其模仁结构之不同造成的,定购模架时我们需要根据模仁的大小来选择,因此,这里首先需要确定模仁的大小。
模仁尺寸的确定模仁的尺寸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料制品的大小和排位。
在保证钢料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模仁越紧凑越好。
确定模仁的大小有两种方法:其一为计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公式对型腔壁厚进行校核计算,从而得出模仁的尺寸。
这种方法在众多的教科书里面都有叙述,在学校教学里面有较多的讲解。
这种方法美中不足的是可操作性差,因为塑料制品的形状千差万别,而公式所针对的确是标准模型,所以对于初学模具的读者来说,不容易掌握。
其二为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经验来给出型腔壁厚,从而得出模仁的尺寸。
由于简单实用,方便操作,故在模具厂普遍采用。
具体数值的选取则根据个人设计经验或公司的规定来实行。
下面我们来介绍估算法来决定模仁尺寸的方法,仅供参考!图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1.产品边沿到模仁边的距离不小于15mm。
常取30mm。
2.产品顶端至定模仁顶端距离大于10mm,常用于大于等于25mm以上。
3.产品底端到动模仁底端距离大于15mm,常用于大于等于30mm以上。
所得到的A、B、C、D最好为一个整数,并且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
注意:尺寸太小则无法保证强度,太大则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10mm,15mm,25mm,30mm 等等这些尺寸仅作为最小安全量的参考尺寸。
随着产品、模具的变化,它也有相对的变化。
变化的大小是多少,要有一定的经验,如何去提高这方面的水平,请多参考别人绘制的模具图,另外也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经验。
模仁的固定方法现在我们考虑一下,模仁是怎样装配进模架里面的呢?在加工现场,通常是在模架的定模板和动模板上分别用铣刀“开框”,然后才能将模仁装配进去。
有两种方式可供参考:(A)避空角形式(B)R角形式图(A)的形式,称为避空角的形式。
一般来说,当模仁尺寸比较小时可采用避空角形式;而当模仁尺寸比较大时则可采用图(B)的R角形式。
图细节图注意一般来说,模仁尺寸<180mm×180mm时可采用避空角形式;模仁尺寸>180mm×180mm时可采用R角形式。
R值的大小根据模架的大小会略有不同,常取8mm,13mm,20mm,16.5mm。
采用R角的形式铣刀很容易加工。
对应的模仁四周也应倒R角。
模仁通过螺丝固定在模架里面,螺丝应均匀布置在模仁四周,螺丝最好选用M8,小模仁可用M6的螺丝,当然具体螺丝的数量及大小还是应视模仁的尺寸大小而定。
另外,为方便加工,螺丝的间距首先考虑20的倍数为好。
图3.2 分型面什么叫分型面?分型面是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动模和定模相接触的部分。
如何来理解这个意思呢?我们知道模具的动、定模部分相互扣和,中间形成一个空腔,往里面注塑料,冷却后形成制品。
凡是有空腔的地方,即是形成产品的地方,动、定模肯定不接触(这句话虽然有点废话,但还是有必要说),而其它部分动、定模则是紧密的贴合在一起的,这些地方就称为分型面。
这就譬如在乡下现在还有许多人还把葫芦一剖两瓣当作瓢来舀水,那葫芦原本中间是空的,现在拿刀沿中间某个面一剖两瓣,这两瓣就像我们模具的动、定模,这个面就好似我们所说的分型面!从理论上来说,分型面可以选取在塑件表面的“任何地方”,例如图所示。
以上此图产品过于简单,但可看出,对于某个产品来说,其分型面位置是可以任意选的,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如此。
事实上,由于产品形态各异,分型面的形状不但变化多端,更是由于受模具开模、产品的顶出、产品的外观要求、加工难度、制作成本等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模具的分型面的选取更是灵活多变,不易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分型面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确定模具结构的过程,你要确定产品那个地方出前模,那个地方出后模。
分型面选好,就等于设计工作做好了一半!(插图)分型面的选取原则如前所述,分型面的确定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间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是顾此失彼。
所以在选择分型面时应抓住主要矛盾,放弃次要因素。
不同的设计人员有时对主要因素的认识也不尽一致,与自身的工作经验有关。
有些塑件的分型面的选择简单明确并且唯一;有些塑件则有许多方案可供选择。
下面,我们谈一下分型面选择时的若干注意事项,还请诸位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多多积累!(一)分型面位置应设在塑件脱模方向上最大的投影边缘部位。
图塑件图上面是一个周边倒圆的产品,我们考虑一下它该如何分模呢?或者说它的分型面选择在哪里合适呢?分型面的选择方式会很多,但一般来说,会有以下三种:图三种不同的分模方式B种形式开模后,由于死角的存在,影响产品的顶出;C种形式直接影响模具的开模(产品不会随动模侧一起向下运动,开模没有价值);只有A种形式,分型面处于产品的最大轮廓线处,这样分模结构既不会影响产品的顶出也不会影响模具的开模,但美中不足的是会在其圆角的分模处存在合模线,影响产品外观。
但这个没有办法,不可避免。
因此,在选择塑件分型面时,沿其开模方向的最大外形投影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有利于塑件脱模:A B图从塑件脱模角度来说,我们尽量将塑件留在动模,因为这样方便产品的顶出,如果留在定模的话,无疑将加大模具的复杂程度。
图A由于开模后,塑件的抱紧力,将留在定模,所以就没有图B的形式好!(三)确保表面质量:A B图对于绝大部分制品来说,外观面均要求严格,不得有合模线之痕迹,所以在选分型面时尽量避免走在塑件的外观面上,除非万不得已之情况。
图B的分型面走在了外观面,必然后出现合模痕迹。
(四)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A B图仅从以上产品来说,图A的面相对与模具分型面是平面,而直分型面的型腔底面却是斜面,从加工角度考虑,斜分型面的型腔部分比直分型面的型腔部分更容易铣刀加工。
(五)有利于排气。
A B图当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渠道时,应将分型面设计在塑料的流动末端,以利于排气。
A图的分型面就不如B图的好。
(六)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尽可能的避免侧向分型或者抽芯。
图分型面选择应尽量避免形成侧孔、侧凹,若需要滑块抽芯成型,力求抽芯结构简单,尽量避免将其设计在定模。
以上大致总结了设计分型面时需要考虑的种种情况,因塑件的形状千差万别,各种不能想象的结构均会出现,所以我们还有待于在工程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不断地总结。
分型面可考虑做定位结构分型面为大曲面或分型面高低距较大时,可考虑动、定模仁做虎口配合,如图所示,虎口大小按模仁尺寸而定。
长和宽在200mm以下,做15mm×8mm高的虎口4个,斜度约为10°;如长度和宽度超过200mm以上的模仁尺寸,其虎口应做20mm×10mm高或以上的虎口,数量按排位而定(可做成镶件或可原身上做)。
3.3 拔模为什么要拔模?请看如下图示产品,是一个简单的塑料盒子,将来在模具里面成型后,会抱紧在模仁上面,如果要将其从模仁上面顶出来,考虑以下那种形式更容易?图图A图B 图A和图B的差别仅仅在于一个是盒子的侧壁做了直身面;一个是其侧壁倾斜了一个角度。
凭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说,似乎图B的形式,产品更容易从模仁上面脱出来,而图A的形式,感觉塑件的顶出是比较吃力的!事实上,模具里面的情况也是如此,只有产品的侧壁倾斜了角度,产品才能更顺利地从模具上面脱出,我们把这种产品侧壁做倾斜角度的做法,叫拔模,而其对于的角度,叫拔模角度!拔模角度是指在与模具表面直接接触并垂直于分型面的产品特征上设计略微的斜度,也叫拔模斜度。
正是由于这个角度的存在,才会使模具被打开的瞬间在塑件和成型零件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让制件可以轻松地脱离模具。
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拔模角度的话,由于热塑性塑料在冷却过程中会收缩,紧贴在模具型芯上很难被正常地顶出,即使顶出也可能会因为产品与模具的紧密接触面生成的摩擦力而导致制品被拉伤或变形。
然而,产品拔模的方向是有讲究的,拔模方向不正确会导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譬如,我们还以上面那个简单产品为例,分析一下,其侧壁可能的拔模形式都有那些呢?只有以下四种形式。
如图4-3所示。
图4-3 不同的拔模形式从塑胶产品成形的原理、模具的开模、塑胶产品的顶出等方面对上图四种形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C 和D 的拔模形式是错误的,因为其拔模形式导致在产品内壁形成了倒勾,开模后产品顶不出来,就算被强迫顶出来了,产品也会被破坏或有较大的变形!道理如图所示。
注塑装配状态 模具开模状态 产品顶出状态图4-4 错误的拔模方式阻碍产品顶出讨 论 由以上的图示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制品添加拔模斜度是多么的重要!一般来说,塑胶产品最好在产品设计时就要考虑拔模,这个工作应该由造型设计师或产品设计师来完成。
有丰富经验的产品设计师往往会知晓这一点。
然而有的时候,或者是由于疏忽,或是为了省事,或者是因为对模具设计里面的分模不甚了解,产品在做造型的时候并未做拔模斜度就提供给下游的模具设计使用,这往往导致模具设计师还得专门抽出时间来拔模,甚至于某些非常糟糕的情况下,得重新构建产品模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让模具拔模角度的选取前一小节,我们谈到了拔模对产品来说很重要,它关系到产品能否顺利的脱出。
也许看到那里,有朋友会问,你一旦拔模,是否产品的尺寸就会变化失准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从理论上来说,一旦拔模,哪怕拔模斜度很小很小,产品的尺寸也会失准的。
这种情况如何来解释呢?我们知道任何产品都有一个公差范围,在其中均可使用,塑料制品也是如此,只要其尺寸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均可以满足要求,再一个来说,塑料本身就很软,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尺寸不像金属制品那样精准,它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塑性来满足使用。
但话说回来,拔模角度还是应该在满足脱模的情况下,越小越好,毕竟其造成的尺寸波动还是不可忽视的!当然,对普通模具来说,如果没啥要求,拔模角度选大一点还是很好的。
现在随着加工设备的日益先进,成型工艺的不断优化,有很多产品就不要求拔模!关于拔模角度的大小选择这个问题,比较灵活,不好做统一规定,应视制品本身的形状,所用塑料的种类、特性、模具结构、表面精度要求,以及加工的方向等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