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概念与框架01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8/4/2020
2
第一章 概述
其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定义
• 鲁森斯: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中人类行 为的解释、预测和管理。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探讨个体、群体与以及结构对内部组 织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 织的有效性。
8/4/2020
3
二、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 跨学科性 • 层次性 • 适应性(权变性)
一、技术进步的影响
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
技术促使工作性质的变化
▪ 工作中技术和人性成份不可分的混在一起 ▪ 工作不再被那么严格地定义和设计 ▪ 客户影响到组织内的工作以及用于评价工作
的标准 ▪ 组织结构不再能够完全体现工作场所的特性
8/4/2020
12
第一章 概述
二、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影响
1、普遍主义与个别主义
普遍主义强调常规(美欧);个别主义更关注 个体间的关系与信任(亚洲)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3、中性与感性
中性文化中,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轻易外露; 感性文化则相反
4、精确(Specific)与弥漫(Diffuse)
8/4/2020
16
第一章 概述
四、“临时性”的影响
稳定的群体被临时的群体所替代,团队包 括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成员也在不断变 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质量
8/4/2020
8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现场研究法。包括现场实验、调查和观察 • 实验室实验 • 经验总结法 • 案例比较分析法
8/4/2020
9
二、研究内容
1、微观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概述
(4)组织行为学得发展
人力资源学派(Human Resources School)得出现。 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 。——组织行为学形成 组织文化研究得兴起 。——组织行为学得深入
(5)组织行为学面临得挑战
IT应用:ERP,CRM,BPR,速度,准确性;成本,创新; 网络化,竞争,变化快。 扁平化,中间层,决策集中。 员工素质:“知识工作者”,授权,灵活性,结果导向 。 经济得全球化,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工作安排,福利,培 训) 。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也要吸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 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实证性:不是靠一般性的经验、直觉和臆断得出结论,而是运用科学 的、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用客观事实进行论证,保证研究结果的可 靠性和可信性。 文化相关性: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表现和规 律依赖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 特点和规律。 层次性:个体行为包括个体的认知、个性、态度、价值观等;群体行 为包括群体的形成、类型、群体动力等;组织行为包括组织文化、组 织结构、变革等。 情景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没有通用的最佳模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 情景采取不同的理论和对策。
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等。
中介变量:又叫干扰变量,她会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得影 响,使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得关系更为复杂。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得发展阶段
(1)组织行为得早期研究与实践 (2)“管理运动”时期组织行为研究 (3)人群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学得产生 (4)组织行为学得发展 (5)组织行为学面临得挑战
(2)心理测验法
这就是采用标准化得心理测量表或精密得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 来测量被试者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 等心理特征得研究方法。在运用心理测验法时,应注意将测验得信度 和效度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第一讲 组织行为学概述
16
(二)行为科学的定义
1. 1980年英文版的《国际管理辞典》的定义:
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 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说。……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 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 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做出贡献。
活动 传统管理 沟通 人力资源管理 网络关系
类型
平均的管
32%
29%
20%
19%
理者
成功的管 13%
28%
11%
48%
理者
有效的管 19%
44%
26%
理者
11%
1返3 回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这一研究生动地说明: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 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14
5. 小结:
8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请思考: 你认为有效的管理者也应该是成功的管理
者吗?为什么
9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雷德·卢森斯(Fred Luthans)和他的副手研究了这一问题。他们的出发点是 要弄清: 在组织中提升得最快的管理者,与组织中成绩最佳的管理 者从事的是同样的活动吗? 他们对管理工作所强调的重点一样吗?
11
研究表明:
一般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 分配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
一般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
19% 32% 20%
29%
13%
48% 28%
11%
11% 19% 26%
44%
传统的管理
组织行为学-课件
4 营销与创新
探索组织行为学在营销和创新领域的应用。
第五部分:组织行为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1:亚马逊的人 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福 利
深入研究亚马逊公司在人力资
源管理和员工福利方面的成功
案例。
案例2:苹果公司的 创新管理模式
探讨苹果公司如何通过创新管 理模式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案例3:谷歌的领导 力与团队管理
薪酬与绩效
了解如何建立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估制度,激励员工 取得优秀业绩。
离职与流失
探索员工离职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人员流失。
第四部分:组织行为学的创新与应用
1 效能优化
利用组织行为学的创新方法和工具,提高组 织的效能。
2 新型组织形态
探索新型组织形态,如远程工作、跨功能团 队等。
3 数据分析与决策
了解如何使用数据分析来做出基于证据的决 策。
第二部分:组织结构与管理
1
组织结构
探索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以及它们对绩效和创新的影响。
2
领导力
了解各种领导力风格,以及如何培养领导力能力。
3
组织设计与变革
学习如何设计和管理组织结构,并应对变革和创新。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与行为
招聘与选拔
了解如何招聘和选拔合适的人才,并构建多样化的 团队。
培训与发展
探索培训和发展方案,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职业发 展。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欢迎来到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的世界!探索您所在的组织如何影响员工行为、 领导力、团队合作以及创新和发展。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组织行为学 Nhomakorabea述深入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个体行为、团队动力和组织文化。
个人行为与决策
了解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模式以及对决策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课本框架
第一篇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和内容体系,懂得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明确管理人员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了解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把握21世纪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变化。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的概念。
行为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二)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组织行为学是一门边缘性、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二)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为1. 多学科相交叉性,哪些学科相交叉。
2. 多层次相交切性,哪些层次相交切。
(三)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认识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来源。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理解它是怎样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在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和行为规律的模式1.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框架2. 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因素3. 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的表述:行为=f (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特点)B=f (Pa、b、c⋯·Em、n、o⋯)(二)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 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2. 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3. 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文化的功能。
4. 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三、考核知识点(一)组织(二)行为(六)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七)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八)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关系(九)21世纪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变化四、考核要求(一)组织1. 识记:组织的概念。
2. 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论PPT课件
你是否认为???
• 快乐的员工是生产率高的员工? • 心理测试和面试是有效的人才选拔手段,它们可
以把高绩效的申请者区别出来? • 金钱对每个人都是激励因素。 • 最有效的工作群体是没有冲突的群体。 •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 。。。。。。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姜秀萍
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 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一门学 科。 •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 • 组织行为学涉及三个重要的方面,即个体、群体 和组织; • 研究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组织中 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 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
• 工业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工业个体心理学 的研究,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始了工业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加强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为组织 行为学的诞生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 “霍桑实验” 的四个阶段: • (1)照明实验(工作物理环境实验) • (2)福利实验 • (3)群体实验 • (4)态度调查(谈话实验)
主要代表及作品:
阿吉雷斯:≪个性与组织≫,主要从组织角度 分析影响员工发挥潜力的原因,认为管理阶层要从组 织上进行变革,鼓励员工多负责任,让他们有成长和 成熟的机会。
麦格雷格: ≪企业中人的方面≫,X、Y理论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姜秀萍
(二)组织行为学的今天——权变观点
• 在人力资源学派成长的过程中,权变理论逐渐进入 管理领域,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 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 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 其目的是要强调社会心理学,尤其是群体心理学 在企业界日趋显著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第14版-最新)重点内容整理
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其中对人的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中的一条共同的主线,不管它被称为管理者的“领导技能”、“人际交往的角色”,还是“人际技能”,显而易见,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就必须开辟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
对于“人际技能”这一概念,普遍用的学科术语就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behavior,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以下领域:①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即对领导人个性、行为方式及领导效能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为了丰富的领导理论,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领导职能;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的认识,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都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角色和人际技能。
概言之,组织行为学就是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的知识加以运用,使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更为有实践意义.答:明茨伯格的企业管理者的角色理论表明,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
管理者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分别是代表个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
管理者要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组织内其他工作小组的信息传递渠道 . 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获取或者传递必要的信息,以便完成工作.管理者所扮演的信息角色分别是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3)决策角色。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资料(正式版)
(2)群体 :团队管理;
“人际关系之父”,1825年,进行工厂改革 组织行为学根据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宏观组织行为。
2、人是组织的主体,人群中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存在着分工和合作,正是这些关系使得组织能够在运行中保持较高的效率。 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
技3、术组。织行为的试三个层验次 :改善工作条件;限制童工最低年龄;缩
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
短劳动时间;提供厂内膳食;设立按成本价出 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
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
“行为科学” 。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人是组织的主体,人群中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存在着分工和合作,正是这些关系使得组织能够在运行中保持较高的效率。 组织行为学根据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宏观组织行为。
▪ (二)组织行为
▪ 1、概念:指组织的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 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 成的行动作为。
▪ 2、分类
▪ (1)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组织行为分为 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
▪ (2)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组织行为分 为正向组织行为和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教案(公开课)
《组织行为学》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应用范围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2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背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定义、重要性和基本概念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组织行为学的应用范围和理论框架1.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PPT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二章:个体行为2.1 课程目标了解个体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掌握个体行为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2.2 教学内容个体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个性理论和人格特质研究动机理论和激励理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个体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性理论和动机理论2.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个体行为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PPT案例材料:有关个性理论和动机理论的案例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三章:群体行为3.1 课程目标了解群体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掌握群体行为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2 教学内容群体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群体动力学和群体结构领导理论和领导风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群体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群体动力学和领导理论3.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群体行为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PPT小组讨论材料:有关群体动力学和领导理论的案例3.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第四章:组织结构与文化4.1 课程目标了解组织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和作用4.2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组织层次和组织部门结构组织文化的概念和作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组织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组织文化的概念和作用4.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组织结构和文化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的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五章:组织变革与发展5.1 课程目标了解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原因掌握组织发展的概念和策略5.2 教学内容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原因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策略组织发展的概念和策略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原因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组织变革和发展策略5.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组织变革和发展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组织变革和发展策略的案例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六章:冲突与谈判6.1 课程目标理解冲突的性质和原因掌握谈判的原则和技巧6.2 教学内容冲突的性质和原因冲突管理策略谈判的原则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冲突的性质和原因角色扮演法:模拟冲突情境,让学生练习冲突管理策略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谈判的原则和技巧6.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冲突与谈判概念的PPT角色扮演材料:冲突情境剧本6.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第七章:激励与员工满意7.1 课程目标理解激励的概念和理论掌握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策略7.2 教学内容激励的概念和理论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激励的概念和理论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实践方法7.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激励与员工满意度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激励和员工满意度的案例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八章:领导力发展与变革管理8.1 课程目标理解领导力的本质和重要性掌握变革管理的原则和实践方法8.2 教学内容领导力的本质和重要性领导力发展的理论和模型变革管理的原则和实践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领导力的本质和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领导力发展和变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领导力和变革管理的实际应用8.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领导力发展与变革管理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领导力和变革管理的案例8.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9.1 课程目标理解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团队管理的策略和方法9.2 教学内容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团队角色的理论和识别团队管理的策略和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法:模拟团队情境,让学生练习团队管理策略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团队角色的理论和识别9.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团队建设与管理概念的PPT角色扮演材料:团队情境剧本9.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第十章:跨文化组织行为10.1 课程目标理解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掌握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原则10.2 教学内容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和策略跨文化管理的原理和实践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跨文化管理的实践方法10.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跨文化组织行为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跨文化组织行为的案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十一章:绩效评估与管理11.1 课程目标理解绩效评估的重要性掌握绩效管理的策略和方法11.2 教学内容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目的绩效管理的过程和策略绩效评估工具和技巧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目的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绩效管理的实践方法角色扮演法:模拟绩效评估情境,让学生练习绩效评估技巧11.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绩效评估与管理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绩效评估的案例角色扮演材料:绩效评估情境剧本11.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第十二章: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12.1 课程目标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组织行为的关系12.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和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实践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过程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实践12.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的案例1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十三章: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13.1 课程目标理解压力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掌握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的策略13.2 教学内容压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压力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压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的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实践方法13.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的案例1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十四章:组织伦理和社会责任14.1 课程目标理解组织伦理的重要性掌握组织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原则和实践14.2 教学内容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组织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组织伦理实践和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组织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伦理实践和挑战14.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组织伦理和社会责任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组织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案例1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第十五章:未来趋势与组织行为15.1 课程目标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未来趋势掌握适应未来趋势的策略和方法15.2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学的未来趋势技术对组织行为的影响适应未来趋势的策略和方法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组织行为学的未来趋势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技术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适应未来趋势的实践方法15.4 教学资源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课件:未来趋势与组织行为概念的PPT案例材料:有关适应未来趋势的案例1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为《组织行为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涵盖了组织行为学的简介、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与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冲突与谈判、激励与员工满意、领导力发展与变革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跨文化组织行为、绩效评估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组织伦理和社会责任以及未来趋势与组织行为等十五个章节。
人力资源中级经济师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
分决策者认为人们有坚持错误决策的倾向。 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
(一)理性模型
完全理性、决策完美,依靠强大数据,知道所 有方案
两者之间不存在质的差异
三、决策风格
价值取向 任务和技术取向
对人和社会的关注 政府高兴(Z F G X)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主要观点
(1)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 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元,以获得基本需要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乘三角形级别由下级上逐层提高,当下一层次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
第二节-组织文化
二、组织文化影响因素
管理风格
行为方式
第二节-组织文化
三、组织文化的作 用
此理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 易错点:激励因素中的“责任”越大说明权力越大, 越受领导重用。 人际关系是保健,他人认可是激励
三、ERG理论
01
行为学家奥尔德弗对马斯洛需求理 论进行修订,提出ERG理论。
02
(1)生存需要
03
(2)关系需要
04
(3)成长需要
05
传统特质理论 吉伯卓越领导者主要特质
二、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 理论
交易型 标准奖惩,放任差错
变革型 理想价值,魅力激励,个性智慧,
创新
三、魅力型领导理论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概念界定: 本:与生俱来 善恶标准:个体、社会行为、社会化 从心理学角度,”本”讲的是无条件反射,” 善恶”是社会化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 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
(三)管理学上的人性与管理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经济 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1、“经济人”假设 《国富论》中的一段名言:“我们每天所需 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 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 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 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福利实验 群体实验
管理方式 访谈
管理措施(行为主义管理理论) ①管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 满足人的需要上。 ②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 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 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应在职 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忠义关云长[1].flv 讨论:面包?爱情?
心理测验 工作条件 心理条件
2、管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霍桑实验使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理论发展为 行为主义理论,管理思想和方法由以工作为 中心转为职工为中心。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 论证经济人 效率与疲劳单调 实控 增 福利与效率 支付 休息 增 ?参与 关系 政策 态度 条件 工人脱纲 访谈不预设 半时增至2 大增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略) 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 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人的心 理的方法。
听观 发外 身体 表情 表现行为 脚尖所指 守株
组织行为学思维导图
物质层(外显层次)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即把组织成员的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 目标上来
规范功能:规章制度构成组织成员的硬约束,而 组织道德、组织风气则构成组织成员的软约束
凝聚功能: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
激励功能:优秀的组织文化都会产生一种尊重 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激发组织成员 的创造热情,从而形成一种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
丰富发展:条件发生变化时的调整、更新、丰富 和发展
文化盘点(文化诊断)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
文化设计
文化实施
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组织文化的管理
行为层面
组织变革的动力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组织变革的阻力
第四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发展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沟通
说服教育
参与
克服组织变革的阻力
X理论
麦克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Y理论
费德勒:权变理论 勒温:领导作风类型
两种领导风格 三种情景因素 领导者和情景的匹配
专制型领导 民主型领导 放任型领导
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
人口统计学特征,也叫传记特征,是指可以从员 工的人事档案中直接获得的信息
这些特征将会直接影响组织成员的绩效、工作满 意度、流动率与缺勤率等
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50年 代在美国出现的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出版《管理 心理学》一书,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代替 原来的工业心理学的概念
以组织心理为对象的研究——组织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在为《心理学年鉴》所 写的一篇文章中首次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概 念,并在文章中强调了组织的整体心理对组织运 行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组织行为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整套电子讲义幻灯片
犯隐私群;用物质奖励和行政命令诱使人 员参加试验.
38
本章内容
2.1 价值观与行为 2.2 知觉与行为 2.3 态度与行为 2.4 人格与行为 2.5 能力与行为 2.6 意志与行为 2.7 情感与行为
8
5. 管理中的人事因素
• 角色论----半数活动少于9分钟; 人际----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监听者,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制定----企业家, 混乱驾御者, 资源 分配者, 谈判者
• 成功管理者研究中人的因素
• 组织行为:管理中人的因素
• 成功的管理者----社交联络贡献最大. Fred Luthans.
自尊,权力.经济性(实现目标)
• 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3要素
• 作业与管理
4
2. 组织和环境
• 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影响作用的 外部事物和现象
• 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 组织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对环境的影
•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描述研究、因 果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 可控性分类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现场 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31
一.研究分类
• 设计研究方法时,需要注意:效度,信度, 普遍性.
• 效度,也称有效性,即指标是否测量了它 要测量的研究内容.
• 信度,也称可信性,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 普遍性行为研究(多数社会科学的研究也
作态度以及周围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一讲
组织行为学帮助教育机构建立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 学习和发展。
教育政策实施
组织行为学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确保 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效果评估。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行为学关注教育机构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包括教师招聘、培 训、评估和发展等方面,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教学水平。
跨文化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跨文化 的特点,它不仅适用于西方国家,也 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
0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组织行为学的起源
01 19世纪末
工业心理学之父闵斯特伯格提出心理学在企业管 理中的应用。
02 20世纪30年代
人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梅奥提出“社会人”假设 ,强调非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作用。
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
组织行为学关注员工关系和企业文化 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 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公共管理
政策制定与执行
公共服务优化
组织行为学为公共管理提供政策制定和执 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提高政策执行 效果和社会效益。
组织行为学关注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 升,为政府机构提供改进服务的方法和工 具。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一 讲
目录
• 组织行为学简介 •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领域
01
组织行为学简介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探讨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组织中人的行为,以提 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
01 20世纪80年代
组织行为学介绍PPT课件
第15页
4、组织行为的分化与综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 的发展,组织行为学又分化为微观组织行为学和宏 观组织行为学,微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 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规律,宏观组织行为学 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心理和组织行为的发展的发展 规律。
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 兹教授在组织行学分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一 个综合的概念——组织科学,他们从微观和宏观、 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把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 成部分,即微观方面的组织行为(应用性)。
第17页
(二)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自1978年中国引进行为科学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介绍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至1984年,称为引进和介绍阶段。 2.组织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1月至11月,可称之为组织发 展阶段。 3.巩固发展阶段
从1986年起,行为科学组织蓬勃发展,学术研究迅 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和应用,并且在体制改革和经济 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帮助管理者对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 3、指导管理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组织行为学知识框图(请用web视图打开)
组织行为学知识框图:一、组织:1、定义2、组织存在的条件3、组织和环境4、组织的演变5第一章1、行为:个体、群体、组织1、定义2、产生3、发展:人力资4、组织行为与组织过程第三节:一、研究方法的历史与演进二、研究分类三、具体的第二章个体基本心理第一节:个体行为:一、个体的行为概念与特征;二、过程与心理特征三、影响个体行为模式的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情势因素、:个体心理过程:一、知觉:定义、感知觉的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特点、社会知觉偏差三、归因:归因理论、归因偏差四、学习:第三节:个体心理特征:一、1、个体心理特征与差异定义23、心理特征在组织中的作用二、能力:定义、分类、工作中能力因素三、态度与价值观:态度基本问题:一、1、定义2、内容二、态度构:认知、情行为意向三、态度的功能(卡茨):公认知或理解。
四态度对心理行为的影响:社会知觉、共五关于态度的理论:学习理论、认知相符理论。
六、组第二节:工作态度一、内容: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承诺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三、工作满意度织与消极行为四、工作满意度测量:问卷法、访谈法、关键事件法行第三节:一、概念二、价值观形成三、价值观理论四、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为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型:(马斯洛)需要理论;(奥尔德佛需要理论学应用过程型:(佛隆)期望理论模式;(劳勒)期望模式;行为改造型:(斯金纳)强化型激励理论;(凯利)归因理论;(韦纳)归因理论第四节:综合激励理论:(波特和劳勒)综合激励模式第五节:激励的一般原则:物质与精神、正与负、内与外、按需激励、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第五章工作压力第一节:工作压力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工作压力与来源三、压力的影响:12、不良影响3、个体差异第二节:压力管理:一、应对压力的方法:1、概念2、策略和方法:二、应对压力技术: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脱敏训练三、压力管理的组织途径第六章群体心理与群体基本问题:一、群体定义与分类:1、概念2、特征4群体行为—平衡模型三:1、规模群体行为特征:一、社会助长作用二、社会四、去个性化第三节、团队与团队建设:1、概念2、团队类型3、团队角色5、创建成功团队第七章人际沟通与人际沟通:一、概念二、过程与要素三、人际关系五、人际沟通网络六、有效沟通公第二节、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作用二、人际关系状态1、人际需要:(舒茨)三共维人际关系论;(魏斯)社会关系率2、人际吸引因素组第八章领导与决策领导行为理论框架:一、概念二、东方领导理论织领导理论:一、特质理论:1、斯托格蒂尔的3、鲍尔特质理论行二、领导方式理论:1、怀特与李皮特三极端理论2、利科特管理系统理论34、布莱克和默顿99为管理方格图5、坦南胞姆和施密特领导行为连续一体论三、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模型2、卡曼领导生命周期学3、豪斯目标设置理论4、弗鲁姆和叶顿领导—参与模型第三节、决策的基本问题:一、概念与决策模型:1、概念2、模型:最佳决策模型、满意决策模型、隐含偏好模型直觉决策模型二、决策的类型:程序决策与非程序决策、确定性决策与非确定性决策、直线决策与授权决策三、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1、个体决策2、群体决策技术: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阶梯法、决策树第九章组织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一、正式组织:1、基本特点2、基本问题34、结构新发展组织文化二、非正式组织:1、概念、特点与形成2、权利与领导3、结构456、应对策略组织承诺与组织凝聚力:一、个体与组织心理契约:1、心理契约23、心理契约模型二、组织承诺:1、概念与内容2、影响因素3、组织承诺对组织行为的影响4三、组织凝聚力:1、概念2、影响因素3、作用4、如何增强凝聚力5、第三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内涵1、概念2、内容3、结构二、组织文化特性三、组织文化作用四、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内容及架构)
Individual-level variables 个体水平变量
自传体资料、人格特征、价值观和态度、动机、知觉等
组织行为学
因变量
Productivity 生产率 Turnover 流动率
Group-level variables 群体水平变量 Absenteeism
组织行为学
11
组织行为学
12
组织行为学内容及架构研究层次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分析水平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组织系统水平组织行为学内容及架构组织行为学内容组织行为学个性与能力价值观态度个体行为工作压力激励理论个体系统行为群体系统行为群体效应信息沟通团队建设组织冲突领导与权力组织与组织结构组织发展组织文化组织系统行为组织行为学内容及架构组织行为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群体行为个体行为组织输入个体输入群体输入文化环境等人员结构规范等人格能力等组织输出群体输出个体输出绩效地位发展潜力绩效冲突绩效满意度反馈调整反馈调整组织行为学内容及架构组织行为研究的基本变量组织行为学自变量因变量individuallevelvariablesproductivity个体水平变量生产率自传体资料人格特征价值观和态度动机知觉等turnovergrouplevelvariables流动率群体水平变量absenteeism群体规模沟通模式领导方式群体间关系等缺勤率organizationlevelvariablesjobsatisfaction组织水平变量工作满意度1011组织行为学内容及架构与工作行为有关的命题组织行为学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份挑战性的工作组织行为学12
领导与权力
8
组织行为学内容及架构
组织行为学原理
组织输入
文化、环境等 群体输入 人员结构、规范等 个体输入 人格、能力等 反馈、调整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反馈、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霍桑实验
1927年至1932年以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 奥(Elton Mayo)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 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霍桑 实验在管理科学的历史上最早提出以人为中心的 管理思想,这无疑对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有很大的 促进作用。
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
• 所有的组织的共同特征: • (1)目标:每一个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 • (2)资源:组织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拥有相应的资 源。 • (3)结构:在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最重要、 最关键。组织需要科学地划分部门、划分层次,需要明确各 部门、各层次的责任、义务、权力与利益,需要根据每一成 员的才能安臵工作、分配职务并落实每一职位的责权利。组 织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只有分工清晰、协作 通畅,组织才能正常运作。 • (4)开放: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 组织行为涉及组织雇员的多种行为。根据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的长期研 究结果,把人类行为的规律归纳为八条。
• 一、目标律
• 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
• 二、动机律
• 所有行为均有动机“驱动”。
• 三、强化律(结果律)
• 如果某一行为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有利结果,则说明 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预期目标或有利结果作为强化物增大了行 为重复出现的概率。这就是强化律。
•
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
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
● 个体水平:
■
■
■
人性的假设 个性
知觉与个人决策 ■ 工作态度 ■ 需要与动机——激励
● 群体水平:
■ ■ ■ ■
群体行为的基础 群平:
• • 个体行为 微观组织行为。 人际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宏观组织行为。 组 织 变 革 、 组织发展、 组织学习等。
(二)组织行为的种类
•
1、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可分成
• 2、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分成:
•正向组织行为。特 例,组织公民行为 • 反向组织行为
• 第二节 人类行为一般规律
6、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组织文化的兴起 《Z理论》
2)组织再造
3)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维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目标愿景 *团队学习 4)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完善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近百年的历史。管理作 为一门科学,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 四个阶段,即早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和 最新管理。
•八、本我律
•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在本质上个体只顾追 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的法律意识、道德良心薄弱甚 至泯灭,他就会表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一个群体、一个组织的情况亦 是如此。这就是本我律。
•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及其框架
•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 1、美国学者威廉· 迪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 作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 2、美国学者安德鲁· J· 杜布林(A.J.Dubrin):组织行为学是系统 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 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3)劳动法案
1935年美国通过了《瓦格纳法案》(《劳动法案》)。
4)人际关系理论
1949年,芝加哥大学 ,“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
4、人力资源学派
1)克里斯· 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观点:1957年6月,阿吉里
斯将《个性与组织》中节选的短文在《管理科学季刊》第 二卷中发表,这篇名为《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 题》的文章集中体现了阿吉里斯影响最为深远的“不成 熟—成熟”理论。
在他的另一著作《组织行为学基础一应用的前景》中,他又推崇 加拿大学者乔· 凯利(Jee Keily)的定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对 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它 怎样对各个成员、对组成这些组织的群体、对其他组织以及更大些 的机构发生作用。”
3、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S.P.Robbins)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 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 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第七版),第9页,
• 四、遗传律
• 一个人的行为特征部分决定于从父母双亲那里获得的基因的状况。如果 遗传基因有缺陷,将导致人类行为的变态。例如,先天愚型病人有严重 智力障碍,是因为他们的第 21组染色体不是正常的一对,而是三个。此 外,有研究表明某些男性的社会行为(如暴力犯罪)可能与他们的性染色体 中存在过多的X有关。最后行为遗传学用选择性繁殖实验证明了某些行为 特征可以遗传给后代。
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本书将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 规律,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者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 标的科学。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 动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必须把两者作 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不是研究 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是只研究一定组织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 行为的规律。研究这种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不仅是研究单 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又 可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 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特 别是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
2)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的观点: 他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 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 Y理论”,该文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5、权变学派——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60—70年代的权变管理理论,标志管理心 理学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 关于权变学派后面将详细分析。
(3)外显的习得反应; (4)内隐的习得反应。
• 行为的种类:
• (1)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分为:个人行为;团体行为。 • (2)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可分:管理行为、政治行为、社会行为、文 化行为、战争行为。
• 三、组织行为
• (一)组织行为
• 组织行为: 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 所有行为。
■
领导行为与权力
■
■
组织结构与组织理论
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
■
■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与发展
■
工作压力与应激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 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1、管理学产生前的组织行为学思想:
1)亚当· 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劳动
分工(工作专门化) 2)罗伯特· · 欧文(Robert Owen):工厂制度贬低 了工人的利益
组织行为学是在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管理领域 中行为科学学派的出现而产生的,并正在系统理 论的指导下逐步得到发展。
二、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组织行为学虽然是在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行为 科学学派的出现而产生,但在它形成为一门学科 之前,有一个理论准备和知识积累的过程。 1、心理技术学 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从心理技术 学开始的。1912年,美国心理学家闵斯脱博格 (H.Mǔnsterberg)所著的《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 一书问世。
组 织 行 为 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鲁东大学商学院 孟祥华 2013年8月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概念与框架
重点、难点及要求: 1、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 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 2、掌握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理解研究和应 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概念: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 为管理
小型组织(3~30人) 中型组织(30~1 000人) 大型组织(1 000~45 000人) 巨型组织 (45 000人以上)
强制型 功利型 规范型
非营利组织:
除公共组织外,一 切不以营利为主要 目标的组织都属非 营利组织。非营利 组织既是营利组织 的重要目标市场, 也承担着许多重要 的社会职能,为其 他组织提供独特的 服务。
2 、古典理论时代(1900—1930年代中期) 3、行为学派时代 1)人事办公室的诞生: 1900年,B.F.Goodrich公司成立了雇用事务部; 1902年,国家现金注册公司(NCRC)建立了 第一个职能全面的劳动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工 资管理、处理矛盾、改善雇佣和工作环境、改 进卫生条件、保管记录、促进工人发展等。 2)闵斯特伯格(Huga Mǔnsterberg)工业心理学 的诞生: 《心理学与产业效率》(Psycholog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3、群体动态理论 群体动态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勒温的 理论被称为“场”理论。勒温认为人的心理、人的行为 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未 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着 导火线的作用。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 场(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内部力 场的张力。1933年他移居美国后,把“场”理论用于研 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态” (group dynamics)的 概念。所谓“群体动态”就是指群体活动的动向,而研 究“群体动态”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诸因素, 因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同样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 相互作用。 “群体动态”理论对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 大影响,特别是对于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很大贡献。勒 温的学生对于影响群体行为的诸因素(群体规范、沟通、 领导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研究构成了组织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