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下载推荐】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微专题07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4届全国高考复习物理历年好题专项(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复习物理历年好题专项(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复习物理历年好题专项(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练习1.[2023ꞏ天津十二校模拟]滑雪是一种常见的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运动员(含滑板)从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最低点B 时,运动员对轨道的压力为2mg ,已知轨道半径远大于运动员的身高,重力加速度为g ,则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能守恒B .先失重后超重C .重力的功率一直变大D .阻力做功为12 mgR2.[2023ꞏ天津河东区一模](多选)某实验室模拟物流分拣装置,让物块在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传输时,经过一段风洞区域,使物块恰好被分拣到传送带一侧的平台上.已知传送带的宽度d =0.98 m (物块位于传送带中间位置),传送带的速度v 0=1 m /s ,物块到达风洞区域前与传送带共速.物块的质量m =500g ,物块在风洞区域受到恒定的作用力F =2 N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风洞区域的长度为L =0.7 m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的尺寸远小于传送带的宽度,重力加速度g =10 m /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进入风洞区域后的加速度为2 5 m /s 2B .物块落到平台上时的速度约为1.7 m /sC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为0.49 JD .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物块将不能落入平台 3.[2023ꞏ湖南邵阳二中模拟](多选)如图所示,现将一长为L 、质量为m 且分布均匀的金属链条通过装有传送带的斜面输送到高处.斜面与传送带靠在一起连成一直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斜面部分光滑,链条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传送带以较大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已知链条处在斜面或者传送带上任意位置时,支持力都均匀作用在接触面上.将链条放在传送带和斜面上,当位于传送带部分的长度为L4 时,链条恰能保持静止.现将链条从位于传送带部分的长度为L3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链条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4tan θB.释放瞬间链条的加速度为13g sin θC.释放后,链条运动的加速度均匀增大D.从开始到链条离开斜面的过程中,传送带对链条做的功等于链条动能的增加4.(多选)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右端与半径为R=0.5 m的竖直光滑固定圆弧轨道的内侧相切于Q点,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现将质量为m=0.2 kg的小物块由静止放在传送带的左端P点,小物块随传送带向右运动,后经Q点滑上圆弧轨道,并能通过最高点N.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L=4 m,取g=10 m/s2,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送带的最小转动速率为v0=5 m/sB.若传送带以最小速率v0转动,小物块从P运动到Q的时间t=1.5 sC.若传送带以最小速率v0转动,则整个过程中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5 JD.若传送带以最小速率v0转动,则因传送小物块电动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W=5 J5.在倡导“节约型社会”的氛围下,自动充电式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下坡或刹车时,自行车就可自动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当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运动,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位移关系如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位移关系如图线②所示.设转化装置的效率为100%,则() A.自由滑行时,人和车所受的合力为100 NB.启动充电装置后,人和车所受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C.启动充电装置后向蓄电池所充电能为200 JD.启动充电装置后转化为电能的功率保持不变[答题区]题号 1 2 3 4 5答案6.[2023ꞏ江苏南京一中检测]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视为质点)从H=10 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弯曲轨道AB进入半径R=2 m的光滑竖直圆环内侧,弯曲轨道AB在B点与圆环轨道平滑相接.之后物块沿CB圆弧滑下,由B点(无机械能损失)进入右侧的粗糙水平面上压缩弹簧.已知物块的质量m=2 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弹簧自然状态下最左端D点与B点距离L=15 m,g=10 m/s2,求:(1)物块从A滑到B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到达圆环顶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3)若弹簧最短时压缩量为10 m,求此时弹簧弹性势能.7.[2023ꞏ湘鄂豫名校4月联考]雪车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风驰电掣般的高速行驶是雪车的最大看点之一.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车项目的比赛将在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进行.雪车比赛所用赛道长1.5 km左右,落差在100 m至150 m之间.比赛可以分为两个过程:过程1中运动员手推雪车沿斜向下的赛道奔跑获得初始速度,如图1所示;过程2中运动员跳入车体内,呈坐姿在弯曲的赛道上无动力滑行,如图2所示.设雪车的质量为m1,运动员的总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冰面与雪车之间的摩擦.(1)过程1中运动员推车奔跑使雪车获得速度v0,这一过程中赛道的落差为h,求这一过程中运动员对雪车做的功W.(2)过程2中为了让运动员乘坐雪车能高速且安全地通过弯道,弯道处的赛道均向内侧倾斜.若雪车以速度v通过半径为r的一小段弯道,弯道落差可忽略.建立图3所示的模型,将运动员和雪车整体看作质点,求在弯道处赛道对雪车的支持力F N的大小.8.[2023ꞏ湖北武汉武昌区一模]如图所示,从A点以水平速度v0=2 m/s抛出质量m=1 kg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当物块P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R=2 m、圆心角θ=60°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轨道最低点C与水平地面相切,C点右侧水平地面某处固定挡板上连接一水平轻质弹簧.物块P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为某一定值,g取10 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求:(1)抛出点A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2)若小物块P第一次压缩弹簧被弹回后恰好能回到B点,求弹簧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E p.参考答案1.答案:B答案解析:运动员在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 v 2R ,解得v =gR ,12 m v 2<mgR 可知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可知有阻力做功,根据功能关系有W f +mgR =12 m v 2,W f =-12 mgR ,选项A 、D 错误;运动员在圆弧轨道上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先失重后超重,故B 正确;重力的功率开始时为零,到达最低点时重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则重力的功率也为零,则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 错误.2.答案:BC答案解析:进入风洞区域后,物块与传送带在沿着传送带运动的方向共速,在垂直于传送带运动的方向上,由于F >μmg ,物块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 -μmg =ma 解得a =2 m/s 2,故A 错误;物块经过风洞区域所用时间t =Lv 0=0.7 s ,此过程中物块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发生的位移y =12 at 2=0.49 m =d2 ,物块刚好在离开风洞区域时做类平抛运动落入平台,物块落入平台时的速度等于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v =v 20 +(at )2 = 2.96 m/s ≈1.7 m/s ,故B 正确;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Q =μmgx 相对=μmgy =0.49 J ,故C 正确;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则物块经过风洞区域时间t 减小,在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位移y 减小,则物块在出风洞区域时没有落入平台,但其在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上仍有分速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在该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因此仍有可能落入平台,故D 错误.3.答案:AB答案解析:设整个链条的总质量为m ,当位于传送带部分的长度为L4 时,链条恰能保持静止,则mg sin θ=μꞏ14 mg cos θ,解得μ=4tan θ,A 正确;释放的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ꞏ13 mg cos θ-mg sin θ=ma ,解得a =13 g sin θ,B 正确;链条从静止释放后,链条所受的摩擦力随着链条位于传送带部分的长度增加而均匀增大,则链条的加速度在增大,但不是均匀增大,C 错误;从开始到链条离开斜面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W -W G =ΔE k ,传送带对链条做的功大于链条动能的增加,D 错误.4.答案:AD答案解析:由题意知,传送带转动速率最小时,小物块到达Q 点已与传送带共速且小物块刚好能到达N 点.在N 点有mg =m v 2NR 小物块从Q 点到N 点,由动能定理得-mg ꞏ2R =12 m v 2N -12 m v 20 联立解得v 0=5 m/s ,故A 正确;设小物块经过时间t 1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则μmg =ma ,v 0=at 1小物块的位移x 1=12 at 21 代入数据可得x 1=2.5 m ,t 1=1 s ,1 s 后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到达Q ,设时间为t 2,t 2=L -x 1v 0 =0.3 s ,则小物块从P 运动到Q 的时间t =t 1+t 2=1.3 s ,故B 错误;传送带在t 1时间内的位移x 2=v 0t ,根据题意则有Δx =x 2-x 1;Q =μmg Δx 联立解得Q =2.5 J ,故C 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因传送小物块电动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W =Q +12 m v 20 ,代入数据解得W =5 J ,故D 正确. 5.答案:C答案解析:自由滑行时人和车所受的合力为摩擦力,设其大小为F f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F f x =-E k 解得F f =50 N ,A 错误;启动充电装置后,设人和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 ,在很短的一段位移Δx 内动能的变化量为ΔE k ,由动能定理得-F ꞏΔx =ΔE k ,则ΔE kΔx =-F 由数学知识知,F 等于图线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由题图知,图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故人和车所受的合力F 减小,B 错误;启动充电装置后,在整个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ΔE k =F f x 1+W 解W =ΔE k -F f x 1=500 J -50×6 J =200 J ,C 正确;设在很短的一段时间Δt 内通过的位移为Δx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转化的电能ΔW =F ꞏΔx -F f ꞏΔx ,则ΔWΔt =F ꞏΔx Δt -F f ꞏΔxΔt ,即P =()F -F f v 因为人和车所受的合力F 减小,人和车的速度v 减小,故转化的电能的功率P 减小,D 错误.6.答案:(1)102 m/s (2)100 N (3)100 J答案解析:(1)物块从A 滑到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 =12 m v 2B 解得v B =102 m/s.(2)物块从A 滑到C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H -2R )=12 m v 2C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N =m v 2CR 联立解得F N =100 N.(3)从B 点到弹簧压缩最短时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得12 m v 2B =μmg (L +x )+E p 解得E p =100 J .7.答案:(1)12 m 1v 20 -m 1gh (2)(m 1+m 2)g 2+v 4r 2答案解析:(1)运动员推车奔跑过程中对雪车由动能定理有W +m 1gh =12 m 1v 20 解得W =12 m 1v 20 -m 1gh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转弯过程中运动员和雪车需要的向心力F 向=(m 1+m 2)v 2r对运动员和雪车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 2N =(m 1+m 2)2g 2+F 2向 代入解得F N =(m 1+m 2) g 2+v 4r 2 .8.答案:(1)1.6 m (2)14 J答案解析:(1)物块经过B 点时有tan θ=v yv 0可得v y =23 m/s小物块运动至B 点的竖直分位移y =v 2y2g =0.6 mA 点距地面的高度H =y +R (1-cos 60°)=1.6 m. (2)以地面为零势面,设物块在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从A 点水平抛出到第一次返回B 点过程中有12m v 20 +mgH =μmg ꞏ2x +mgR (1-cos 60°) 可得μmgx =4 J从A 点水平抛出到弹簧压缩最短过程中有12 m v 20 +mgH =μmgx +E p E p =14 J .。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新高考专用)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新高考专用)

压轴题03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目录一,考向分析 (1)二.题型及要领归纳 (1)热点题型一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1热点题型二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直线+圆周+平抛组合多过程问题.....................................................5热点题型三综合能量与动力学观点分析含有弹簧模型的多过程问题.......................................................10热点题型四综合能量与动力学观点分析板块模型. (13)三.压轴题速练..........................................................................................................................................................18一,考向分析1.本专题是力学两大观点在多运动过程问题、传送带问题和滑块—木板问题三类问题中的综合应用,高考常以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极大地培养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推理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针对性的专题强化,可以提升同学们解决压轴题的信心。

3.用到的知识有: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二.题型及要领归纳热点题型一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1.解决传送带问题的关键点(1)摩擦力的方向及存在阶段的判断.(2)物体能否达到与传送带共速的判断.(3)弄清能量转化关系:传送带因传送物体多消耗的能量等于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与产生的内能之和.2.应用动能定理时,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 f =F f ·x (x 为对地位移);系统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对系统做功,W f =F f ·s (s 为相对路程).【例1】(2023春·湖北荆州·统考期中)如图所示,荆州沙市飞机场有一倾斜放置的长度5m L =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7θ=︒,传送带一直保持匀速运动,速度2m/s v =。

高考物理专题《动力学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原卷

高考物理专题《动力学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原卷

12.(2022 届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下)第七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如图所示,倾角为 θ=37°的足够 长光滑斜面 AB 与长 LBC=2m 的粗糙水平面 BC 用一小段光滑圆弧(长度不计)平滑连接,半径 R=1.5m 的 光滑圆弧轨道 CD 与水平面相切于 C 点,O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 θ=37°。质量为 M 的小滑块从斜面上距 B 点 L0=2m 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 C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小滑块与粗糙水平面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2)改变小滑块从斜面上开始释放的位置,小滑块能够通过 D 点,求小滑块的释放位置与 B 点的最小距离。
(2)斜面倾角 。
(3)B 的最大速度 vBm 。
6.(2022 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物理试题)如图甲所示,两个不同材 料制成的滑块 A、B 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 A 的右端与滑块 B 的左端接触。某时刻开始,给滑块 A 一个 水平向右的力 F,使滑块 A、B 开始滑动,当滑块 A、B 滑动 1.0m 时撤去力 F。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块 A、
13.(2022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电池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和瓶 颈,是电动汽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方向。国内某公司研发的全气候电池,在低温条件下,能实现充电时间 缩短到 1h 内,自加热速率达到 7℃/min,-10℃环境下电池总能量最多可释放 90%。搭载该型号电池的国产 电动汽车作为交通服务用车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交通保障。已知该型号电动汽车配置的全气候电池总能量 是 60kW·h,汽车电动机最大功率是 160kW,最大车速是 180km/h,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受到阻的力 f 与车速 v 的关系式可以认为 f=kv2,k 为比例系数。求: (1)电动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的牵引力和比例系数 k; (2)电动汽车在电池充满电后,在-10℃的环境下,以 54km/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的最大续航里 程(汽车电动机驱动汽车行驶的能量占电池释放能量的 80%)。 14.(2022 届云南省高三(下)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某幼儿园要修建一个如图甲所示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a4=
=2.5
A
m/s2
从共速 v1 到刚好到达顶端,所走的位移
1 2
x4=2
4
=
52
2×2.5
m=5 m
故整个过程物体 A 向上所走的位移
xA=x1+x2+x3+x4=(2.5+4+1.6+5) m=13.1 m
可知高度
H=xAsin 30°=6.55 m。
(2)从开始到物体 A 与传送带第一次共速所用时间
(3)由于运输物体A,电动机要多消耗多少电能?
答案 (1)6.55 m
12 650
(2)
3
J
15 500
(3)
3
J
解析 (1)刚开始由于物体A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传送带给物体A向上的
滑动摩擦力,以物体A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T+μmAgcos 30°-mAgsin 30°=mAa1
以物体B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 +2
2
s2=
t2-v1t2=
2
3
m
此过程产生的内能
Q2=μmAgcos
1 000
30°·
s 2= 3
J
物体 A 从速度 v2 减速到再次与传送带共速,所用时间
2 -1
t3=
3
=
7-5
7.5
4
s=15
s
此过程物体 A 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大小
1 +2
4
s3=
t3-v1t3=
2
15
m
此过程产生的内能
以物体B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Bg-FT'=mBa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顺时针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 、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W =0,Q =m v 2B .W =0,Q =2m v 2C .W =m v 22,Q =m v 2D .W =m v 2,Q =2m v 2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高为h =0.2 m 的光滑轨道上P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 点,轨道与传送带在A 点平滑连接,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一直以v =4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则(g 取10 m/s 2)( )A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是1.5 sB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2 JC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 JD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0 J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 的物体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的右端,已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体放到木板上到物体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须对木板施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 ,则力F 对木板所做的功为( )A.m v 24B.m v 22 C .m v 2D .2m v 24.(多选)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t =0时刻,一小物块以一定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之后长木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 =1 kg ,已知木板足够长,g 取10 m/s 2,则( )A .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与木板构成的系统所产生的热量70 JC .小物块的初速度为v 0=12 m/sD .0~2 s 与2~3 s 物块和木板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量之比为17∶15.(多选)如图甲,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速率始终不变.t =0时刻在传送带适当位置上放一具有一定初速度的小物块.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质量m =1 kg ,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2 m/sB .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5C .0~t 2时间内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7 JD .0~t 2时间内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28.5 J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板,质量M =1.0 kg ,长度L =1.0 m .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铁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 =1.0 kg.小铁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 将木板抽出,若F =8 N ,g 取10 m/s 2.求:(1)抽出木板的过程中摩擦力分别对木板和铁块做的功; (2)抽出木板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Q .7.(2023·安徽省六安中学高三检测)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 长为2R ,其A 端有一被锁定的轻质弹簧,弹簧左端连接在固定的挡板上.圆心在O 1、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BC 与AB 相切于B 点,并且和圆心在O 2、半径为2R 的光滑细圆管轨道CD 平滑对接,O 1、C 、O 2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光滑细圆管轨道CD 右侧有一半径为2R ,圆心在D 点的14圆弧挡板MO 2竖直放置,并且与地面相切于O 2点.质量为m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C 点由静止滑下,刚好能运动到A 点,触发弹簧,弹簧立即解除锁定,小滑块被弹回,小滑块在到达B 点之前已经脱离弹簧,并恰好无挤压通过细圆管轨道最高点D (计算时圆管直径可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滑块与水平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 p ;(3)小滑块通过最高点D 后落到挡板上时具有的动能E k .8.“高台滑雪”一直受到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的青睐.挑战者以某一速度从某曲面飞出,在空中表演各种花式动作,飞跃障碍物(壕沟)后,成功在对面安全着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物块演示分析该模型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ABC 为一段半径为R =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B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P 为一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为减小在斜面上的滑动距离,在斜面顶端表面处铺了一层防滑薄木板DE ,木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D 重合,圆形轨道末端C 与斜面顶端D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 =0.32 m .一物块以某一速度从A 端进入,沿圆形轨道运动后从C 端沿圆弧切线方向飞出,再经过时间t =0.2 s 恰好以平行于薄木板的方向从D 端滑上薄木板,物块始终未脱离薄木板,斜面足够长.已知物块质量m =3 kg ,薄木板质量M =1 kg ,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1924,木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56,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37°=0.6,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块滑到圆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2)物块相对于木板运动的距离;(3)整个过程中,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0.2 m的螺旋圆形轨道BGEF与水平直轨道MB和BC 平滑连接,倾角为θ=30°的斜面CD在C处与直轨道BC平滑连接.水平传送带MN以v0=4 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为h=0.8 m,MN间的距离为L MN=3.0 m,小滑块P与传送带和BC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轨道其他部分均光滑.直轨道BC长L BC=1 m,小滑块P的质量为m=1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若滑块P第一次到达与圆轨道圆心O等高的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刚好为零,求滑块P 从斜面静止下滑处与BC轨道高度差H;(2)若滑块P从斜面高度差H′=1.0 m处静止下滑,求滑块从N点平抛后到落地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大小;(3)滑块P在运动过程中能两次经过圆轨道最高点E点,求滑块P从斜面静止下滑的高度差H 的范围.答案及解析1.B 2.AC 3.C 4.ACD 5.ABC 6.(1)-7.5 J 4.5 J (2)3 J解析 (1)当用F =8 N 的力将木板从小铁块下方抽出,小铁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μg =3 m/s 2木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F -μmg M =5 m/s 2设抽出过程的时间为t ,则有 12a 2t 2-12a 1t 2=L , 解得t =1 s ,所以小铁块运动的位移为x 1=12a 1t 2,解得x 1=1.5 m木板运动的位移为x 2=12a 2t 2,解得x 2=2.5 m摩擦力对小铁块做的功为 W 1=μmgx 1, 解得W 1=4.5 J 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为 W 2=-μmgx 2, 解得W 2=-7.5 J(2)抽出木板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Q =μmgL =3 J. 7.(1)13 (2)113mgR(3)(22-1)mgR解析 (1)由几何关系得BC 间的高度差h =23R小滑块从C 点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 ·2R =0,解得μ=13(2)弹簧对滑块做功过程由功能关系有W 弹=E p 滑块从A 到D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E p -mg ·2R -μmg ·2R =12m v 2-0 滑块在D 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 =m v 22R联立解得E p =113mgR .(3)滑块通过D 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水平方向有x =v t 竖直方向有y =12gt 2由几何关系可知x 2+y 2=4R 2可得滑块落到挡板上时的动能为E k =12m [v 2+(gt )2],联立解得E k =(22-1)mgR .8.(1)(91.92-245) N (2)1.5 m (3)87 J解析 (1)物块由C 到D ,做斜上抛运动 水平方向v 水平=xt=1.6 m/s物块恰好以平行于薄木板的方向从D 端滑上薄木板,则在D 的速度大小 v =v 水平cos θ=2 m/s , v 竖直=v sin θ=1.2 m/s物块在C 端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v 竖直′=v 竖直-gt =-0.8 m/s , v C =v 水平2+v 竖直′2=455m/s 由B 到C 有12m v B 2=12m v C 2+mgR (1-cos α)其中cos α=v 水平v C,在B 点有F N -mg =m v B 2R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压=F N =(91.92-245) N(2)物块刚滑上木板时,对物块有μ2mg cos θ-mg sin θ=ma m ,解得物块加速度大小a m =23 m/s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木板有μ2mg cos θ+Mg sin θ-μ1(M +m )g cos θ=Ma M ,解得木板加速度大小a M =23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两者经时间t 1达到共速v 共,则有v -a m t 1=a M t 1=v 共 解得t 1=1.5 s ,v 共=1 m/s 此过程中s 物=v +v 共2t 1=94 m ,s 板=v 共2t 1=34m物块相对于木板运动的距离 Δs =s 物-s 板=1.5 m(3)μ2mg cos θ>mg sin θ,此后两者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以物块和木板为整体,a 共=μ1g cos θ-g sin θ=13 m/s 2,s 共=v 共22a 共=1.5 mQ 物-板=μ2mg cos θ·Δs =30 JQ 板-斜=μ1(M +m )g cos θ·(s 板+s 共)=57 J整个过程中,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 =Q 物-板+Q 板-斜=87 J. 9.(1)0.4 m (2)0.8 m (3) 0.7 m ≤H ≤0.8 m解析 (1)滑块P 在圆形轨道F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刚好为零,则v F =0 mg (H -R )-μmgL BC =0解得H =0.4 m(2)H ′=1.0 m ,设滑块运动到N 点时的速度为v N ,对滑块从开始到N 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mgH ′-μmg (L BC +L MN ) =12m v N 2-0 解得v N =2 m/s滑块从N 点做平抛运动,水平位移为 x =v N2hg=0.8 m (3)设滑块P 在运动过程中恰好能第一次经过E 点时,高度差为H 1,从开始到E 点应用动能定理有mgH 1-μmgL BC -2mgR =12m v E 2-0 在E 点时有mg =m v E 2R解得H 1=0.7 m滑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M mgH 1-μmgL BC =12m v M 2-0v M =10 m/s<4 m/s 滑块做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L =v M 22μg=2.5 m<L MN因此滑块返回M 点时的速度为v M ′=10 m/s ,因此能第二次过E 点. 设高度为H 2时,滑块从传送带返回M 点时的最大速度为 v =2μgL MN =2 3 m/s 从开始到M 点应用动能定理有mgH 2-μmgL BC =12m v 2-0解得H 2=0.8 m第二次经过E 点后,当滑块再次从B 点滑上圆轨道时在B 点的速度为v B ,则有mgH 2-3μmgL BC =12m v B 2-0 v B =2 m/s<10 m/s所以滑块不会第三次过E 点,则能两次经过E 点的高度差H 的范围是0.7 m ≤H ≤0.8 m.。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课件: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能力课时)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课件: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能力课时)
多维课堂突破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物理(RJ)
x2=vQt2-12at22=30 m<L-x1=34 m 故滑块Q先减速后匀速,匀速运动时间 t3=L-xv10-x2=2 s 滑块P速度减小到0时运动的位移大小 x3=2va2P=8 m>x1=6 m 滑块P运动到左端时的速度大小 |vP′|= vP2-2ax1=2 m/s 运动时间t4=|vP|-a|vP′|=2 s 两滑块落地时间差Δt=t2+t3-t4=6 s
多维课堂突破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物理(RJ)
多过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1)“合”——初步了解全过程,构建大致的运动图景. (2)“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过程的规律. (3)“合”——找到子过程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
多维课堂突破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物理(RJ)
[1-1](多选)如图甲所示,质量为0.1 kg的小球从最低点A冲入竖直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0.4 m的半圆轨道,小球速度的平方与其高 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C,轨道粗糙程度 处处相同,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B为AC轨道中点.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CD)

1 2
mv
2 A

1 2
×0.1×4 J-12×0.1×25 J=-1.05 J,故选项C正确;小球离开C点后
做平抛运动,故2r=
1 2
gt2,落地点到A的距离x1=vCt,解得x1=0.8
m,
故选项D正确.
多维课堂突破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物理(RJ)
[1-2]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CDM与左侧光滑斜面体 ABC相切于C点,倾角分别如图所示.O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 点,C、M在同一水平高度.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顶端B安装一 个光滑的定滑轮,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连接小物块P、Q(两边细 绳分别与对应斜面平行),此时P、Q两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若PC 间距L1=0.25 m,物块P质量m1=3 kg.(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9 动力学三大观点(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9  动力学三大观点(解析版)

专题09 动力学三大观点常考考点真题举例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会计算恒力、变力的冲量;掌握动力学三大观点的选用规则;掌握动力学三大观点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掌握动力学三大观点中的力学模型、电磁学模型,能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计算。

核心考点01 动力学三大观点的内容一、动力学三大观点 (3)二、动力学三大观点选用规则 (3)核心考点02 动力学三大观点涉及的图像 (4)一、图像类型 (4)二、图像间的解题思路 (4)核心考点03 动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力学模型 (6)一、小球弹簧模型 (6)二、轻绳连接体模型 (7)三、滑块木板模型 (7)四、传送带模型 (10)五、滑块斜(曲)面模型 (12)六、子弹木块模型 (13)七、用三大观点分析直线、平抛、圆周模型等综合问题 (13)核心考点04 动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电磁学 (15)一、三大观点在电学中的规律 (15)二、三大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规律 (15)二、电磁学中的模型 (16)核心考点01 动力学三大观点的内容一、动力学三大观点1、内容2动力学观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

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动量观点:用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用动量定理可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二、动力学三大观点选用规则1、根据物理量选取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加速度的问题,一般要用牛顿运动定律。

若物体(或系统)涉及运动时间或作用时间的问题,一般优先考虑用动量定理,其次再考虑用牛顿运动定律。

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初、末速度问题,一般优先考虑用功能关系,其次考虑用动量观点,最后再考虑用牛顿运动定律。

若物体(或系统)涉及运动的位移或路程的问题,一般优先考虑用功能关系,其次再考虑用牛顿运动定律。

若物体(或系统)涉及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

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7讲专题提升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7讲专题提升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第7讲专题提升: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基础对点练题组一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转化1.(2023四川雅安模拟)如图所示,传送带以6 m/s匀速率顺时针运动,现将一质量为2 kg的滑块轻轻放置于传送带的左端,当滑块速度达到6 m/s时,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至停止。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传送带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滑块从放上去到最后停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先匀加速后与传送带无相对滑动一起匀减速B.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C.滑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为13.5 mD.全程滑块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为54 J2.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1 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

现把一质量为5 kg的工件(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与传送,重力加速度g取带达到共同速度后继续传送到4 m高处。

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10 m/s2,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件加速过程的时间为0.8 sB.传送带对工件做的功为200 JC.工件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7.5 JD.电动机因传送工件多做的功为120 J题组二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3.(多选)(2024广东惠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0、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小物块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当小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x,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f,此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其动能为(F-F f)(L+x)B.摩擦力对小物块所做的功为F f LC.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的动能为F f xD.小物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为F(L+x)4.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 kg的另一物体B(可看成质点)以水平速度v0=2 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上表面。

第23讲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练习)(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23讲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练习)(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23讲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A.行李从A到B过程中传送带对行李做功为60JB.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0.08mC.行李从A到B过程中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热量为1.6JD.行李从A到B过程中电动机额外消耗的电能为1.6J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37q =o 的传送带,以016m /s v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运行。

将一煤块从20.4m h =的高台由静止开始运送到地面,煤块可看做质点,已知煤块的质量为1kg m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m =,重力加速度为210m /s g =,sin 370.6=o ,cos370.8=o ,煤块由高台运送到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送煤块所用的时间为4.125sB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2JC .摩擦力对煤块做的功为4J -D .煤块的机械能减少了36JA .煤屑刚落到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27.5m/s B .煤屑从落到传送带开始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前进的位移是0.1mC .传送带电机因输送煤屑而多产生的输出功率是51WD .传送带电机因输送煤屑而多产生的输出功率是54WA .木板A 的质量为4kg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JC .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0.5mD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2.如图,一质量为M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上的左端以速度0v 开始运动并从右端滑下,该过程中,物体m 的动能减少量为k1ΔE ,长木板M 的动能增加量为k2E D ,m M 、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k1k2E E D D ,,Q 的数值,下列数值可能的是( )A .k1k 2Δ3J Δ1J 2JE E Q ===,,B .k1k 2Δ7J Δ2J 5J E E Q ===,,C .k1k 2Δ8J Δ4J 4J E E Q ===,,D .k1k 2Δ10J Δ3J 6JE E Q ===,,3.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M =的长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0.5kg m =的小物块置于长木板右端,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4m =,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1m =。

专题 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精讲)

专题 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精讲)

专题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知识点一多运动组合问题1.多运动组合问题主要是指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2.解题策略(1)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2)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3.解题关键(1)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将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子过程.(2)两个相邻过程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两过程的纽带,也是解题的关键.很多情况下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方向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

知识点二传送带模型问题1.传送带模型是高中物理中比较常见的模型,典型的有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一般设问的角度有两个:(1)动力学角度:首先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好受力分析,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及传送带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找出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位移关系.(2)能量角度:求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物体和传送带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因放上物体而使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等,常依据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2.传送带模型问题中的功能关系分析(1)功能关系分析:W=ΔE k+ΔE p+Q.(2)对W 和Q 的理解:①传送带做的功:W =Fx 传;②产生的内能Q =Fx 相.知识点三 滑块—木板模型1.动力学分析:分别对滑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自的加速度;从放上滑块到二者速度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t =Δv 2a 2=Δv 1a 1可求出共同速度v 和所用时间t ,然后由位移公式可分别求出二者的位移.2. 功和能分析:对滑块和木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要注意区分三个位移:(1)求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时用滑块对地的位移x 滑;(2)求摩擦力对木板做功时用木板对地的位移x 板;(3)求摩擦生热时用相对滑动的位移x 相.考点一 多运动组合问题【典例1】 (2016·全国卷Ⅰ)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取sin 37°=35,cos 37°=45)(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2R 、竖直相距R .求P 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方法技巧】力学综合题中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思路1.对力学综合题中的多过程问题,关键是抓住物理情境中出现的运动状态与运动过程,将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子过程.2.找出各阶段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然后对于每个子过程分别进行受力分析、过程分析和能量分析,选择合适的规律列出相应的方程求解.【变式1】 (2019·湖南衡阳八中模拟)如图所示,设一个质量m =50 kg 的跳台花样滑雪运动员(可看成质点),从静止开始沿斜面雪道从A 点滑下,沿切线从B 点进入半径R =15 m 的光滑竖直平面圆轨道BPC ,通过轨道最高点C 水平飞出,经t =2 s 落到斜面雪道上的D 点,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与雪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75,不计空气阻力,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sin 37°=0.60,cos 37°=0.80.试求:(1)运动员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大小v C ;(2)运动员在圆轨道最低点P 受到轨道支持力的大小F N ;(3)A 点距过P 点的水平地面的高度h .考点二 传送带模型问题【典例2】 (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甲所示),以此时为t =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v 1>v 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 取10 m/s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t 1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B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C .0~t 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12mv 22-12mv 21 D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比物块动能的减少量大 【方法技巧】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流程【变式2】(2019·山西忻州一中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2 kg 的滑块从半径为R =0.2 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 处由静止滑下,A 点和圆弧对应的圆心O 点等高,圆弧的底端B 与水平传送带平滑相接.已知传送带匀速运行的速度为v 0=4 m/s ,B 点到传送带右端C 点的距离为L =2 m .当滑块滑到传送带的右端C 时,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g 取10 m/s 2)求:(1)滑块到达底端B 时对轨道的压力;(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由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考点三 滑块—木板模型【典例3】(2019·辽宁师大附中模拟)水平地面上放有一长为L =5.5 m 、质量为M =1 kg 的小车,小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其左端放一质量m =3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为18 N 的水平拉力F ,经过t 1=2 s 后撤去外力F .已知小车的上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 =0.8 m ,重力加速度g =10m /s 2.(1)求2 s 末物块及小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物块能否从小车上滑出.如果不能,求物块停在小车上的位置;如果能,请计算出物块刚落地时,到小车右端的距离.【变式3】(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m A=0.9 kg的长木板A,A的右端用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m C=0.9 kg的物体C拴接.当C从静止开始运动至下落高度为h=0.4 m时,在木板A的最右端轻放一质量为m B=3.6 kg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最终B恰好未从木板A滑落,g取10 m/s2,求:(1)刚放铁块B时,A的速度大小v0;(2)木板A的长度L;(3)若当B轻放在木板A的最右端的同时,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其他条件不变,在保证B能滑离木板A的条件下,则A、B间因摩擦而产生热量的最大值Q m多大.。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教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教学案

第5讲微专题——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核心考点·分类突破——析考点讲透练足若一个物体参与了多个运动过程,而运动过程只涉及运动和力的问题或只要求分析物体的动力学物理量而不涉及能量问题,则常常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

[典题1](2016·滨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0.4 kg的长薄板BC静置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在A点有质量m=0.1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0=4.0 m/s速度水平抛出,恰以平行斜面的速度落在薄板的最上端B并在薄板上运动,当小物体落在薄板上时,薄板无初速度释放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运动到薄板的最下端C时,与薄板速度恰好相等,已知小物体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1)A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2)薄板BC的长度。

[解析](1)小物体从A到B做平抛运动,下落时间为t1,水平位移为x,则:gt1=v0tan 37°①x=v0t1②联立①②得x=1.2 m(2)小物体落到B点的速度为v,则v=v20+(gt1)2③小物体在薄板上运动,则:mg sin 37°-μmg cos 37°=ma1④薄板在光滑斜面上运动,则:Mg sin 37°+μmg cos 37°=Ma2⑤小物体从落到薄板到两者速度相等用时t2,则:v+a1t2=a2t2⑥小物体的位移x1=vt2+12a1t22⑦薄板的位移x 2=12a 2t 22⑧薄板的长度l =x 1-x 2⑨ 联立③~⑨式得l =2.5 m [答案] (1)1.2 m (2)2.5 m如图甲所示,一个物体放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若用水平变力拉动,其加速度随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现从静止开始计时,改用图丙中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 作用(g 取10 m /s 2)。

2024届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解析版)(共23页)

2024届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解析版)(共23页)

压轴题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1.用力学三大观点(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检验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

2.在命题方式上,高考通常会通过设计包含多个物理过程、涉及多个力学观点的复杂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能量转换和守恒、动量变化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力学三大观点进行分析和解答。

3.备考时,学生应首先深入理解力学三大观点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相关的物理公式和定理。

其次,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对多过程问题的训练,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过程进行分析和处理。

考向一:三大观点及相互联系考向二: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如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如位移x,时间t)问题,不能解决力(F)的问题。

(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

(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

(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系统中摩擦力做功时应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特别方便。

考向三:用三大观点的解物理题要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1.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

选取研究对象后需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离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F A
OR B
分析:
过程
运动状态
物理规律
由A到B
匀加直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 (或动能定理)
由B到C 变速圆周运动 机械能守恒定律
离开C以后 平抛运动 关键位置:B、C
(或动能定理) 平抛运动规律
C
OR F
A
B
解: (1)小物块从A到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设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为vB,由牛顿第二定律 有
(1①)v指B=明初2g状(H态-h-μL)
(s2②平抛m)ahx物抛规==体运律HH--离动求2μμ开,解LL+可BL点运后用做平 (3③)2求.62解m最或值0的.38两m种方 法:利用二次函数求
因数μ=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 最值和利用基本不等
7 m,h值应为多少?
式求最值
突破考点二: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过 程问题
点时的能量损失,根据设计要求,在圆轨道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压力 传感器,测试小滑车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小滑车到达
第一个圆形轨道最高点C处时刚好对轨道无压力,又经过水平轨道滑入第二 个圆形轨道内侧,其轨道半径r=1.5 m,然后从水平轨道飞入水池内,水 面离水平轨道的距离为h=5 m,g取10 m/s2,小滑车在运动全过程中可视
【考点解读】
若一个物体参与了多个运动过程,有的过程只涉及运动 和力的问题或只要求分析物体的动力学特点,则要用动力学 方法求解;若某过程涉及到做功和能量转化问题,则要考虑 应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例3 如图2所示,水平传送带AB的右端与在竖直面内用内 径光滑的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 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0=4.0 m/s,将质量m=0.1 kg的可 看做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A端.已知传送 带长度L=4.0 m,“9”字全高H=0.6 m,“9”字上半部分 圆弧半径R=0.1 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滑块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 (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1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微专题07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课件新人教版202104243181

2021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微专题07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课件新人教版202104243181
BD
A 0.75 B 08 s 14 m C 08 s 84 J D 08 s ▪ 126 J
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1 — —— 2 3 ❖ ➢ ( ➢) ( )
10 m 0.5 kg L 0.6 m μ1 0.1 M 1 kg () μ2 0.25. v0 5 m/s ❖ g10 m/s2
(1) F (2)➢F
ABC
传送带模型问题
1 2 ❖ ❖ ➢
(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模)如图所示为一皮 带传送装置 ❖AB LAB 4 m BC θ 37 ABBCB ( ) v 4 m/s m 1 kg( ) A
μ 0.5.sin 37 0.6 cos 37 0.8 g10 m/s2. (1)A Bt
(1)CD 1 m DC
(2)B Cx (3)P ➢
答案:(1)156 J (2)6.125 m (3)不会
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极值问题

m 0.5 kg () μ 0.5 Os 5 m ▪ 1/4 ☺R 1 m O F 5 N ( g10 m/s2)
年高考物理大一轮 复习微专题07用动力学 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
合题课件新人教版 202104243181
2020/9/10
v栏
v目
v导 命题点一
v航
命题点二
多运动组合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极值问题
命题点三 传送带模型问题
命题点四 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模拟演练·稳基提能
多运动组合问题
1 2 (1) (2)
3 (1) (2)
多过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1 “合”——初步了解全过程,构建大致的运动图景. 2 “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过程的规律. 3 “合”——找到子过程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

2025年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附答案解析)

2025年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附答案解析)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2025年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附答案解析)1.如图所示,在一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导线框abcd,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为一电阻,ef为垂直于ab的一根导体杆,它可在ab、cd上无摩擦地滑动。

杆ef及线框的电阻不计,开始时,给ef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A.ef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运动B.ef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后停止C.ef将匀速向右运动D.ef将往返运动2.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图像中,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可能是()3.(2023·陕西咸阳市模拟)如图,矩形闭合导体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线框ab边和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

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ab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线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设OO′下方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阻力影响,则下列图像不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4.(2023·江苏盐城市模拟)如图所示,MN和PQ是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MP间接定值电阻R,金属杆cd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杆cd由静止开始下落并计时,杆cd两端的电压U、杆cd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及通过杆cd的电流I、杆cd加速度的大小a随杆的速率v变化的图像,合理的是()5.(多选)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d 的足够长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30°的绝缘斜面上,导轨的右端接有电阻R ,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

综合运用动力学动量观点能量观点分析解决多物体多过程问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

综合运用动力学动量观点能量观点分析解决多物体多过程问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

一.必备知识精讲1.解动力学问题的三个根本观点〔1〕力的观点: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

〔2〕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3〕动量观点: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2.力学规律的选用原那么〔1〕如果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动力学关系式,可用牛顿第二定律。

〔2〕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及时间的问题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的问题去解决问题。

〔3〕假设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去解决问题,但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

〔4〕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那么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

〔5〕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需注意到这些过程一般均隐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这种问题由于作用时间都极短,因此用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

3.解题技巧〔2〕通过画运动轨迹图和v-t图像,再现运动过程。

〔3〕明确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的运动阶段的受力情况、运动特点、各力做功及系统能量转化情况,用量和未知量列出相关方程。

一个方程不能求解,那么通过方程组求解。

二.典型例题精讲:例1:(·高考)如下图,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 m。

物块A以v0=6 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 m。

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 kg(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A 、B 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 滑过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 (2)假设碰后AB 最终停止在第k 个粗糙段上,求k 的数值; (3)求碰后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上的速度v n 与n 的关系式。

用三大观点处理力学问题--2024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题型归纳(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用三大观点处理力学问题--2024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题型归纳(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第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用三大观点处理力学问题【考点预测】1.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2.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直线或曲线运动问题3.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方法技巧与总结】1.解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2)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3)动量观点:用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2.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1)如果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可用牛顿第二定律.(2)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及时间的问题)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的问题)去解决问题.(3)若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去解决问题,但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4)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5)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需注意到这些过程一般均隐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作用时间都极短,因此用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动力学观点和能量的结合问题题型二:动力学观点和动量的结合问题题型三:动量观点和能量的结合问题题型四:动力学、动量、能量的结合问题【题型一】动力学观点和能量的结合问题【典型例题】1(2022秋·福建龙岩·高三校联考期中)大货车装载很重的货物时,在行驶过程中要防止货物发生相对滑动,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下面进行安全模拟测试实验:如图1所示,一辆后车厢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小货车向前以未知速度v匀速行驶,质量m A=10kg的货物A(可看成质点)和质量m B=20kg的货物B(可看成水平长板)叠放在一起,开始时A位于B的右端,在t=0时刻将货物A、B轻放到小货车的后车厢前端,最终货物A恰好没有滑离货物B,货物A、B在0~1s时间内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货物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考点三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运动组合问题
解得L′=10 m 第二种:当小物块恰能到达与圆心等高的位置时, 则12mvA2+mg(R-Rcos 37°)-μmgL1-mgr=0 解得L1=16 m
考点三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运动组合问题
当小物块恰能到达 D 点时,则12mvA2+mg(R-Rcos 37°)-μmgL2=0 解得L2=20 m 则小物块能到达D点且在DC之 间不脱离轨道,MN的长度满足 16 m≤L′≤20 m或者L′≤10 m。
考点二 滑块—木板模型综合问题
(1)A、C两点的高度差; 答案 0.8 m
小物块在 C 点速度大小为 vC=cosv053°=5 m/s,小物块在 C 点的竖直分 速度为 vy=vCsin 53°=4 m/s,下落高度为 h=v2yg2=0.8 m
考点二 滑块—木板模型综合问题
(2)小物块在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 压力; 答案 68 N,方向竖直向下
考点三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运动组合问题
(2)若MN的长度为L=6 m,求小物块 通过C点时所受轨道弹力的大小FN; 答案 60 N
考点三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运动组合问题
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Rcos 37°)-μmgL-2mgr=12mvC2-12mvA2 在 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vrC2 代入数据解得FN=60 N
考点二 滑块—木板模型综合问题
2.功和能分析:对滑块和木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统运用能量 守恒定律。如图所示,要注意区分三个位移: (1)求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时用滑块对地的位移x滑; (2)求摩擦力对木板做功时用木板对地的位移x板; (3)求摩擦生热时用相对位移Δx。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07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07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学案 新人教版

微专题07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多运动组合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P 96)1.多运动组合问题主要是指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 2.解题策略(1)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 (2)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解题关键(1)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将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子过程. (2)两个相邻过程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两过程的纽带,也是解题的关键.很多情况下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方向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2016·全国卷Ⅰ)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取sin 37°=35,cos 37°=45(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2R 、竖直相距R ,求P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解析:(1)由题意可知:l BC =7R -2R =5R ①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mgl BC sin θ-μm gl BC cos θ=12mv 2B②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v B =2gR ③(2)设BE =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由B →E 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x sin θ-μmgx cos θ-E p =0-12mv 2B ④ E 、F 之间的距离l 1为l 1=4R -2R +x⑤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0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得x =R ⑦ E p =125mgR⑧(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为x 1、竖直距离为y 1,由几何关系(如图所示)得θ=37°.由几何关系得:x 1=72R -56R sin θ=3R ⑨ y 1=R +56R +56R cos θ=52R⑩设P 在D 点的速度为v D ,由D 点运动到G 点的时间为t . 由平抛运动公式得:y 1=12gt 2⑪ x 1=v D t⑫联立⑨⑩⑪⑫得v D =355gR ⑬设P 在C 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m 1v 2C =12m 1v 2D +m 1g ⎝ ⎛⎭⎪⎫56R +56R cos θ ⑭P 由E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E p -m 1g (x +5R )sin θ-μm 1g (x +5R )cos θ=12m 1v 2C⑮联立⑦⑧⑬⑭⑮得 m 1=13m答案:(1)2gR (2)125mgR (3)355gR 13m多过程问题的解题技巧1.“合”——初步了解全过程,构建大致的运动图景. 2.“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过程的规律. 3.“合”——找到子过程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2018·南充模拟)如图所示,AB 为倾角θ=37°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 部分粗糙,BP 为圆心角等于143°、半径R =1 m 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 点,P 、O 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自由端在斜面上C 点处,现有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 点后(不拴接)释放,物块经过C 点后,从C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 =12t -4t 2(式中x 单位是m ,t 单位是s),假设物块第一次经过B 点后恰能到达P 点,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试求:(1)若CD =1 m ,试求物块从D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 (2)B 、C 两点间的距离x ;(3)若在P 处安装一个竖直弹性挡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后速度反向,速度大小不变,小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不损失机械能,试通过计算判断物块在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是否会脱离轨道?解析:(1)由x =12t -4t 2知, 物块在C 点速度为v 0=12 m/s设物块从D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W -mg sin 37°·CD =12mv 20代入数据得:W =12mv 20+mg sin 37°·CD =156 J.(2)由x =12t -4t 2知,物块从C 运动到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8 m/s 2物块在P 点的速度满足mg =m v 2PR物块从B 运动到P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 12mv 2B =12mv 2P +mgh BP 物块从C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有v 2B -v 20=-2ax 由以上各式解得x =498m =6.125 m.(3)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代入数据解得μ=0.25假设物块第一次从圆弧轨道返回并与弹簧相互作用后,能够回到与O 点等高的位置Q 点,且设其速度为v Q ,由动能定理得12mv 2Q -12mv 2P =mgR -2μmg cos 37° 解得v 2Q =-19<0.可见物块返回后不能到达Q 点,故物块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56 J (2)6.125 m (3)不会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极值问题(对应学生用书P 97)数学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学中各个层次和领域,特别是数学中的基本不等式思想在解决物理计算题中的极值问题时会经常用到,这也是数学知识在具体物理问题中实际应用的反映,也是高考中要求的五大能力之一.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m =0.5 kg 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它与平台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与平台边缘O 点的距离s =5 m .在平台右侧固定了一个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 =1 m ,圆弧的圆心为O 点.现用F =5 N 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不考虑空气阻力影响,g 取10 m/s 2)(1)为使小物块击中挡板,求拉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2)改变拉力F 的作用时间,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解析:(1)由动能定理Fx -μmgs =ΔE k =0又F -μmg =max =12at 2解得t =1 s.(2)设物块离开O 点的速度为v 0时,击中挡板时小物块的动能最小x =v 0t ,y =12gt 2 x 2+y 2=R 2击中挡板时的动能E k =12mv 20+mgy由以上各式得E k =14mg ⎝ ⎛⎭⎪⎫R 2y +3y当R 2y =3y .即y =33时,E k 最小 最小值E k =532 J.答案:(1)1 s (2)532J(多选)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 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台阶右边缘O 点.台阶右侧固定了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 =1 m ,圆心为O ,P 为圆弧上的一点,以圆心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P 与x 轴夹角53°(sin 53°=0.8),用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将弹簧压缩到B 点后由静止释放,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上的P 点.物块与水平台阶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BO 间的距离s =0.8 m ,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5 m/sB .弹簧在B 点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0.25 JC .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击中挡板时物块的最小动能为10 3 JD .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物块做平抛运动,可能垂直落到挡板上 解析:选ABC 设物块离开O 点的速度为v 0 则R sin 37°=v 0tR cos 37°=12gt 2解得v 0=1.5 m/s 由B →O ,则E p =μmgs +12mv 20=10.25 J ,故A 、B 正确.设物块离开O 点的速度为v 时,击中挡板时动能最小 则E k =12mv 2+mgh又h =12gt 2,t =x vx 2+h 2=R 2得E k =5h +15h .当5h=15h 时,E k 最小故E k =10 3 J ,C 正确.假设物块能垂直打在挡板上,则速度的反向延长过O 点,故不可能,D 错误.传送带模型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P 97)1.模型分类: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2.处理方法: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模)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送装置,其中AB 段水平,长度L AB =4 m ,BC 段倾斜,长度足够长,倾角为θ=37°,AB 和BC 在B 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 =4 m/s 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现将一质量m =1 kg 的工件(可看成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点,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工件从A 点开始至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的时间t ;(2)工件从第一次到达B 点至第二次到达B 点的过程中,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1,则a 1=μg =5 m/s 2, 经t 1时间工件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t 1=v a 1=0.8 s , 工件前进的位移为x 1=12a 1t 21=1.6 m ,此后工件将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至B 点,用时t 2=L AB -x 1v=0.6 s ,工件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的时间t =t 1+t 2=1.4 s. (2)工件沿BC 上升过程中受到摩擦力f =μmg cos 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大小a 2=mg sin θ-f m=2 m/s 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t 3=v a 2=2 s ,下降过程加速度大小不变,a 3=a 2=2 m/s 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t 4=v a 3=2 s.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 =v (t 3+t 4)=16 m , 摩擦生热Q =f Δx =64 J. 答案:(1)1.4 s (2)64 J1.分析流程2.功能关系(1)功能关系分析:W F =ΔE k +ΔE p +Q . (2)对W F 和Q 的理解: ①传送带的功:W F =Fx 传; ②产生的内能Q =F f x 相对.(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将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B .0~8 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4 mC .0~8 s 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84 JD .0~8 s 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26 J解析:选BD 根据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2 m/s 2=1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 θ-mg sin θ=ma ,解得μ=0.875,故A 错误.0~8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 =-12×2×2 m +2+62×4 m=14 m ,故B 正确.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s sin θ=8.4 m ,重力势能的增量为ΔE p =mgh =84 J ,动能增量为ΔE k =12mv 22-12mv 21=12×1×(42-22) J =6 J ,机械能增量为ΔE =ΔE p +ΔE k =90 J ,故C 错误.0~8s 内只有前6 s 内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0~6 s 内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s 带=4×6 m =24 m,0~6 s 内物体位移为s 物=-12×2×2 m+4×42 m =6 m ,s 相对=s 带-s 物=18 m ,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cos θ·s 相对=126 J ,故D 正确.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P 98)1.滑块—木板模型根据情况可以分成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和斜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2.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沿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木板沿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3.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10个同样长度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m =0.5 kg 、长度L=0.6 m ,它们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左方第一个木块上放一质量M =1 kg 的小铅块(视为质点),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5.现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 0=5 m/s ,使其在木块上滑行.g 取10 m/s 2,求:(1)开始带动木块运动时铅块的速度; (2)铅块与木块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 (3)铅块运动的总时间.解析:(1)设铅块可以带动n 个木块移动,以这n 个木块为研究对象,铅块施加的摩擦力应大于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即μ2Mg >μ1(M +nm )g解得n <3,取n =2,此时铅块已滑过8个木块 根据动能定理有:12Mv 20-12Mv 2=μ2Mg ×8L代入数据得,刚滑上木块9时铅块的速度:v =1 m/s. (2)对铅块M :a 2=μ2g =2.5 m/s 2,v 2=v -a 2t 2 对最后两块木块9和10有:a 1=μ2Mg -μ1M +2m g 2m=0.5 m/s 2,v 1=a 1t 2令v 1=v 2,故它们获得共同速度所需时间:t 2=v a 1+a 2=13s铅块位移:x 2=vt 2-12a 2t 22,木块位移:x 1=12a 1t 22铅块相对木块位移:Δx =x 2-x 1=16 m <L所以铅块与木块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Q =μ2Mg (8L +Δx )=12.42 J.(3)由(2)问知,铅块与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 1=a 1t 2=16m/s铅块、木块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 3=v 1μ1g =16s 铅块在前8个木块上运动时间:t 1=v 0-vμ2g=1.6 s 所以铅块运动的总时间:t =t 1+t 2+t 3=2.1 s.答案:(1)1 m/s (2)12.42 J (3)2.1 s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块相同的木板.质量均为m =2 kg ,每块木板长L =1 m .两木板放在一起但不粘连,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设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有一质量M =4 kg 的金属块C 以初速度v 0=2 2 m/s 从A 的左端向右滑动,金属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 取g =10 m/s 2,试求:(1)金属块滑上B 的左端时速度为多少? (2)金属块停在木块B 上何处? (3)整个过程中木块B 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1)AB 与地面:f AB =μ1(2m +M )g =8 NAC 间:f AC =μ2Mg =8 N故开始时AB 静止,对C 有:v 20-v 21=2μ2gLv 1=2 m/s(2)BC 间:f BC =μ2Mg =8 NB 地间:f B =μ1(m +M )g =6 N <f BC则C 减速,B 加速,设经时间t 达共同速度v 2,则: 对B :f BC -f B =ma Ba B =1 m/s 2,v 2=a B t =v 1-μ2gt11 t =23s v 2=23 m/s此过程C 相对B 运动s =v 1+v 22t -v 22t =23m (3)此后BC 一起减速,a =μ1g =1 m/s 2,B 的位移s B =v 22t +v 222a =49 m. 答案:(1)2 m/s (2)23 m (3)49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07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多运动组合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P 96)1.多运动组合问题主要是指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 2.解题策略(1)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 (2)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解题关键(1)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将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子过程. (2)两个相邻过程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两过程的纽带,也是解题的关键.很多情况下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方向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2016·全国卷Ⅰ)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取s in 37°=35,cos 37°=45(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2R 、竖直相距R ,求P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解析:(1)由题意可知:l BC =7R -2R =5R ①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mgl BC sin θ-μmgl BC cos θ=12mv 2B②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v B =2gR ③(2)设BE =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由B →E 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x sin θ-μmgx cos θ-E p =0-12mv 2B ④ E 、F 之间的距离l 1为l 1=4R -2R +x⑤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0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得x =R ⑦ E p =125mgR⑧(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为x 1、竖直距离为y 1,由几何关系(如图所示)得θ=37°.由几何关系得:x 1=72R -56R sin θ=3R ⑨ y 1=R +56R +56R cos θ=52R⑩设P 在D 点的速度为v D ,由D 点运动到G 点的时间为t . 由平抛运动公式得:y 1=12gt 2⑪ x 1=v D t⑫联立⑨⑩⑪⑫得v D =355gR ⑬设P 在C 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m 1v 2C =12m 1v 2D +m 1g ⎝ ⎛⎭⎪⎫56R +56R cos θ⑭P 由E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E p -m 1g (x +5R )sin θ-μm 1g (x +5R )cosθ=12m 1v 2C⑮联立⑦⑧⑬⑭⑮得m 1=13m答案:(1)2gR (2)125mgR (3)355gR 13m多过程问题的解题技巧1.“合”——初步了解全过程,构建大致的运动图景. 2.“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过程的规律. 3.“合”——找到子过程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2018·南充模拟)如图所示,AB 为倾角θ=37°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 部分粗糙,BP 为圆心角等于143°、半径R =1 m 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 点,P 、O 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自由端在斜面上C 点处,现有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 点后(不拴接)释放,物块经过C 点后,从C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 =12t -4t 2(式中x 单位是m ,t 单位是s),假设物块第一次经过B 点后恰能到达P 点,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试求:(1)若CD =1 m ,试求物块从D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 (2)B 、C 两点间的距离x ;(3)若在P 处安装一个竖直弹性挡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后速度反向,速度大小不变,小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不损失机械能,试通过计算判断物块在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是否会脱离轨道?解析:(1)由x =12t -4t 2知, 物块在C 点速度为v 0=12 m/s设物块从D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W -mg sin 37°·CD =12mv 20代入数据得:W =12mv 20+mg sin 37°·CD =156 J.(2)由x =12t -4t 2知,物块从C 运动到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8 m/s 2物块在P 点的速度满足mg =m v 2PR物块从B 运动到P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 12mv 2B =12mv 2P +mgh BP 物块从C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有v 2B -v 20=-2ax 由以上各式解得x =498m =6.125 m.(3)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代入数据解得μ=0.25假设物块第一次从圆弧轨道返回并与弹簧相互作用后,能够回到与O 点等高的位置Q 点,且设其速度为v Q ,由动能定理得12mv 2Q -12mv 2P =mgR -2μmg cos 37° 解得v 2Q =-19<0.可见物块返回后不能到达Q 点,故物块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56 J (2)6.125 m (3)不会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极值问题(对应学生用书P 97)数学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学中各个层次和领域,特别是数学中的基本不等式思想在解决物理计算题中的极值问题时会经常用到,这也是数学知识在具体物理问题中实际应用的反映,也是高考中要求的五大能力之一.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m =0.5 kg 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它与平台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与平台边缘O 点的距离s =5 m .在平台右侧固定了一个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 =1 m ,圆弧的圆心为O 点.现用F =5 N 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不考虑空气阻力影响,g 取10 m/s 2)(1)为使小物块击中挡板,求拉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2)改变拉力F 的作用时间,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解析:(1)由动能定理Fx -μmgs =ΔE k =0又F -μmg =max =12at 2解得t =1 s.(2)设物块离开O 点的速度为v 0时,击中挡板时小物块的动能最小x =v 0t ,y =12gt 2 x 2+y 2=R 2击中挡板时的动能E k =12mv 20+mgy由以上各式得E k =14mg ⎝ ⎛⎭⎪⎫R 2y +3y当R 2y =3y .即y =33时,E k 最小 最小值E k =532 J.答案:(1)1 s (2)532J(多选)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 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台阶右边缘O 点.台阶右侧固定了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 =1 m ,圆心为O ,P 为圆弧上的一点,以圆心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P 与x 轴夹角53°(sin 53°=0.8),用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将弹簧压缩到B 点后由静止释放,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上的P 点.物块与水平台阶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BO 间的距离s =0.8 m ,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5 m/sB .弹簧在B 点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0.25 JC .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击中挡板时物块的最小动能为10 3 JD .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物块做平抛运动,可能垂直落到挡板上 解析:选ABC 设物块离开O 点的速度为v 0 则R sin 37°=v 0tR cos 37°=12gt 2解得v 0=1.5 m/s 由B →O ,则E p =μmgs +12mv 20=10.25 J ,故A 、B 正确.设物块离开O 点的速度为v 时,击中挡板时动能最小 则E k =12mv 2+mgh又h =12gt 2,t =x vx 2+h 2=R 2得E k =5h +15h .当5h=15h 时,E k 最小故E k =10 3 J ,C 正确.假设物块能垂直打在挡板上,则速度的反向延长过O 点,故不可能,D 错误.传送带模型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P 97)1.模型分类: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2.处理方法: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模)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送装置,其中AB 段水平,长度L AB =4 m ,BC 段倾斜,长度足够长,倾角为θ=37°,AB 和BC 在B 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 =4 m/s 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现将一质量m =1 kg 的工件(可看成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点,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工件从A 点开始至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的时间t ;(2)工件从第一次到达B 点至第二次到达B 点的过程中,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1,则a 1=μg =5 m/s 2, 经t 1时间工件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t 1=v a 1=0.8 s , 工件前进的位移为x 1=12a 1t 21=1.6 m ,此后工件将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至B 点,用时t 2=L AB -x 1v=0.6 s ,工件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的时间t =t 1+t 2=1.4 s. (2)工件沿BC 上升过程中受到摩擦力f =μmg cos 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大小a 2=mg sin θ-f m=2 m/s 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t 3=v a 2=2 s ,下降过程加速度大小不变,a 3=a 2=2 m/s 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t 4=v a 3=2 s.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 =v (t 3+t 4)=16 m , 摩擦生热Q =f Δx =64 J. 答案:(1)1.4 s (2)64 J1.分析流程2.功能关系(1)功能关系分析:W F =ΔE k +ΔE p +Q . (2)对W F 和Q 的理解: ①传送带的功:W F =Fx 传; ②产生的内能Q =F f x 相对.(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将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B .0~8 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4 mC .0~8 s 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84 JD .0~8 s 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26 J解析:选BD 根据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2 m/s 2=1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 θ-mg sin θ=ma ,解得μ=0.875,故A 错误.0~8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 =-12×2×2 m +2+62×4 m=14 m ,故B 正确.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s sin θ=8.4 m ,重力势能的增量为ΔE p =mgh =84 J ,动能增量为ΔE k =12mv 22-12mv 21=12×1×(42-22) J =6 J ,机械能增量为ΔE =ΔE p +ΔE k =90 J ,故C 错误.0~8s 内只有前6 s 内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0~6 s 内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s 带=4×6 m =24 m,0~6 s 内物体位移为s 物=-12×2×2 m+4×42 m =6 m ,s 相对=s 带-s 物=18 m ,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cos θ·s 相对=126 J ,故D 正确.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P 98)1.滑块—木板模型根据情况可以分成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和斜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2.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沿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木板沿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3.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10个同样长度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m =0.5 kg 、长度L=0.6 m ,它们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左方第一个木块上放一质量M =1 kg 的小铅块(视为质点),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5.现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 0=5 m/s ,使其在木块上滑行.g 取10 m/s 2,求:(1)开始带动木块运动时铅块的速度; (2)铅块与木块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 (3)铅块运动的总时间.解析:(1)设铅块可以带动n 个木块移动,以这n 个木块为研究对象,铅块施加的摩擦力应大于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即μ2Mg >μ1(M +nm )g解得n <3,取n =2,此时铅块已滑过8个木块 根据动能定理有:12Mv 20-12Mv 2=μ2Mg ×8L代入数据得,刚滑上木块9时铅块的速度:v =1 m/s. (2)对铅块M :a 2=μ2g =2.5 m/s 2,v 2=v -a 2t 2 对最后两块木块9和10有:a 1=μ2Mg -μ1M +2m g2m=0.5 m/s 2,v 1=a 1t 2令v 1=v 2,故它们获得共同速度所需时间:t 2=v a 1+a 2=13s铅块位移:x 2=vt 2-12a 2t 22,木块位移:x 1=12a 1t 22铅块相对木块位移:Δx =x 2-x 1=16 m <L所以铅块与木块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Q =μ2Mg (8L +Δx )=12.42 J.(3)由(2)问知,铅块与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 1=a 1t 2=16m/s铅块、木块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 3=v 1μ1g =16s铅块在前8个木块上运动时间:t 1=v 0-vμ2g=1.6 s 所以铅块运动的总时间:t =t 1+t 2+t 3=2.1 s.答案:(1)1 m/s (2)12.42 J (3)2.1 s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块相同的木板.质量均为m =2 kg ,每块木板长L =1 m .两木板放在一起但不粘连,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设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有一质量M =4 kg 的金属块C 以初速度v 0=2 2 m/s 从A 的左端向右滑动,金属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 取g =10 m/s 2,试求:(1)金属块滑上B 的左端时速度为多少? (2)金属块停在木块B 上何处? (3)整个过程中木块B 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1)AB 与地面:f AB =μ1(2m +M )g =8 NAC 间:f AC =μ2Mg =8 N故开始时AB 静止,对C 有:v 20-v 21=2μ2gLv 1=2 m/s(2)BC 间:f BC =μ2Mg =8 NB 地间:f B =μ1(m +M )g =6 N <f BC则C 减速,B 加速,设经时间t 达共同速度v 2,则: 对B :f BC -f B =ma Ba B =1 m/s 2,v 2=a B t =v 1-μ2gt最新审定版试题欢迎下载! t =23s v 2=23 m/s此过程C 相对B 运动s =v 1+v 22t -v 22t =23m (3)此后BC 一起减速,a =μ1g =1 m/s 2,B 的位移s B =v 22t +v 222a =49 m. 答案:(1)2 m/s (2)23 m (3)49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