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环境的经济管理课件
![环境的经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ac043cc7931b765ce1550.png)
角度进行的。 • 我们还可以从损害成本和控制(避免污染)成本
的最小化入手来确定最优污染水平。
环境的经济管理
成本有效配置
我们需要知道 : • 一是,控制成本怎样随控制的程度而变化——通
常随控制量(污染减少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污 染量的增加而减少。 • 二是,损害成本怎样随污染物的排放量而变化— —通常,污染的边际损害成本随污染物排放量的 增加而增加。
环境的经济管理
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的经济管理
§11-2 排污标准
一、排污标准的概念 • 排污标准(Emission Standards) 是目前世界上使用
最广泛的污染管制方法。排污标准是由管制部门制 定并依法强制实施的每一污染源特定污染物排放的 最高限度。如,某造纸厂每日污水的排放量。 • 排污标准的设定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健康指标。 • 通常排污标准和惩罚相联系,超过标准排污者将受 到惩罚。
• 设立的罚款P不是最优的。在罚款为P的情况下排污 者有动力排放QB污染物。即使被抓住的概率为1,排 污者仍会排放QB污染物。要达到最优排污量,罚款 必须设定在P * 。
环境的经济管理
小结:
• 在使用排污标准的情况下,要达到最优排污水 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排污标准为 最优排污量Q*;(2)罚款为与最优排污量对应 的罚款P*;(3)罚款的实施还必须是完全确定 的,即违规后被罚款的概率为100%。
环境的经济管理
(二)关于最优污染水平的说明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彻底消除环境污染是不可能做到的; 环境经济学应该将控制而不是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自己 的目标。理由有四条:
• 第一,环境污染是广泛存在的。 • 第二,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是有限的。 • 第三,治理环境污染,除了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外,还要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97a02e670b1c59eef8c7b497.png)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一:我们以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方法,公共物品与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费用效益分析来说明. 目前受到广泛重视并采用的经济手段. 完全的私有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一个制度条件. 对环境质量进行国家干预的条件. 环保产业. 环境保护最优化模型。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外部性。
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 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我们可以分析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 环境质量的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资源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要知道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目前,受到广泛重视并采用的经济手段包括:税收和收费制度,包括环境税、资源使用税、排污收费等。
财政补贴和信贷优惠,包括补助金制度、长期低息或贴息贷款、税收减免。
市场交易,包括污染排放交易市场、市场干预、。
押金制度,用于控制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二: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方也是最有利的手段、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也很重要。
外部性概念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是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这种影响和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外部性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力,它表明个人或团体有权利用这些财产去做某些事。
明确性。
规定拥有财产的各种权利、权利的限制以及破坏这些权利的处罚规定。
排他性,由财产带来的所有效益和费用都直接给予财产的所有者,只有通过所有者才能转卖财产。
可变性,所有财产权可以在双方自愿交换的基础上,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从而吸引到最优效率或价值的用途上。
强制性,财产权应保证免于其他人的侵犯和非自愿的掠夺。
非有效的产权和外部性完全的私有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制度条件。
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方法管制,指有关当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直接规定当事人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3df427ea998fcc22bcd10dd3.png)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曾寅初
主要内容
环境税和环境收费 排放许可证交易制度 环境补贴 押金制度
第1节 环境税与环境收费
一、庇古( Pigou)税与庇古型收费 1、庀古税的概念 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对生产征收相 当于最优产量时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 成本差额的税收。
补贴率为:TO
金 额 (a) A企业的污染边 际效益曲线 R H T R’ G EB N V’ T V 金 额 (b) 金 额 E 社会污染需求曲线 B企业的污染边 际效益曲线 社会边际污染 损失曲线 L M’ W OA S S’ FA OB J A企业排污量 U’ U FB B企业排污量 图12-5 OC K K’ FZ 全社会排污量 (c)
(a)
(b)
(c)
T
R’ G
T W
M’
OA
S S’ FA OB J A企业排污量
U’ U FB B企业排污量
OC
K
K’ FZ 全社会排污量
图12-3 污染排放许可证交易的经济效率
第2节 排放许可证交易制度
一、排放许可证交易的理论 2、排放许可证交易的动态效率 排放许可证的市场价格不变时
排放许可证的市场价格下降时 请自己画图说明!
第1节 环境税与环境收费
二、鲍莫尔•奥茨(Baumol&Oates)税与鲍莫尔 •奥茨型收费 2、鲍莫尔•奥茨税的功能 任意确定现实的环境目标,政府的主观评 价,最低标准 对污染物质确定一个税率水平,目标不能 实现则提高税率,直到实现为止 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那么调整目标,同 时相应地调整税率
4、政策手段 的缺点
*有必要确定 征收税率 *为了收费需 要一定的成 本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11 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11 环境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69ecb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a.png)
11.3 环境管理制度
11.3.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事先对拟建项 目的规划方案、项目选址、设计、施工和建成后将对周围环境产生的 影响等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预测性、客观性、综合性、法定性等基本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法律对进行 这种调查、预测和评定的范围、内容、程序、法律后果等所作的规定 。
11.1 环境管理概述
11.1.1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1974年,首次正式提出“环境管理”的概念:全人类的一切基本 需要应当得到满足;要通过发展以满足基本需要,但不能超出生物 圈的容许极限;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根据学术界对环境管理的认识,环境管理可阐述为:根据环境政 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 结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与教育等各种有效手段,调控 人类的各种行为,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 境保护相协调,在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实现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危 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行为总体。
11.2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措施
11.2.1环境管理的对象 3.政府 ➢政府作为社会行为的主体,它为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例如 ,由政府直接控制军队和警察等国家机器,经办供水、供电、铁路、 文教等公用事业等;为社会提供一般的商品和服务。 ➢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即涉及面 广、影响深远又不易觉察。 ➢要解决政府行为所造成和引发的环境问题,关键是提高宏观决策的 质量,变经验决策为科学决策。
11.2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措施
11.2.2环境管理的措施 1.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是指管理者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据国家环境 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管理以保护环境的手段。 ➢它是环境管理的强制性措施,具有强制性,是其他手段的保障和 支持,通常亦称为“最终手段”。 ➢已初步形成了由国家宪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相关法、环境 标准等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是依法管理环境,强化环境监督 管理的根本保证。
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管理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d6e57a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2.png)
生态文明建设
01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 协调统一。
02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 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03
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环保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个人也应从自身做 起,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环境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综合性:涉及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政策法规 等多个领域。
复杂性:涉及多个利益 相关者,需要协调各方 利益。
长期性:环境问题的解 决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 努力。
环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环境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哲人的 思考。
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环 境管理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
概述
范围
实施机构
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法是关于环境保护的专 门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 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 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
环境保护法适用于所有领域,包 括工业、农业、城市规划、交通 运输等。
环境保护法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 门负责实施,包括环保部门、城 市管理部门等。
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为将面 临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责令停 业整顿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环境司法保障
加强环境司法保障,依法审理环境案件,维护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法律宣传教育
加强环境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技术手段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
推广环保科技成果
推广环保科技成果,提高环境保护的科技水 平。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和管理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6400f1f524ccbff12184d6.png)
• 2.环境管理的内容 1.从环境管理的范围来划分 (1)环境资源管理 (2)区域环境管理 (3)部门环境管理 2.从环境管理的性质划分 (1)环境计划管理 (2)环境质量管理 (3)环境技术管理
2020/7/23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 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 织和指挥权力。制定方针、政策,建立法规、 颁布标准,进行监督协调,对环境资源保护工 作实施行政决策和管理。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一种强制手 段,依法管理环境是控制并消除污染,保障自 然资源合理利用,并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2020/7/23
• 2.主要措施,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目的,改善环 境质量,中国将实施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实行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 绿色工程计划》。
2020/7/23
第二节 环境规划
• 一.基本概念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三.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程序 四.环境规划的作用
2020/7/23
一.基本概念
• (一)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 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 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 标和措施所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
性的方案。
2020/7/23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 1.生态规划
•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 3.自然保护规划
2020/7/23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 第一节 环境管理 • 第二节 环境规划
2020/7/23
本章重点
• 1. 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2.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 3.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4. 何为“三同时” 5.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环境现 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经济学11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配置理论-北师大程红光共32页
![环境经济学11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配置理论-北师大程红光共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8947c809b84ae45c3b358cb3.png)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分析沈强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分析沈强](https://img.taocdn.com/s3/m/b376f57f5acfa1c7aa00cc3c.png)
人 物 、 换 产 品 、 循环 、 少 产 量 、 移 厂址 更 再 减 迁
( )难于解决的污染问题的不断涌现 2 2 世纪 9 0年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成千上万个小 0 型分散 的污染 源及其污染 防治 问题 , 如有毒物 、
C ,杀虫剂和非点源水污染等。 O、 处理这些污染问题 的难处在于污染物种类多、 数量大、 扩展面大。 对于 这类问题, 管制手段的作用是有限的, 扩充严格的管 理方法要大量的实施费用, 并且要考虑政治上的可接 受性。 这些污染源的绝对量和治理的复杂性也会给有 关管理部门带来大量的信息和管理上的负担, 因此, 解决此类问 题应更多的使用具有灵活性和分散的市场 机制方法, 如税收、 抵押金制度等。 这些方法将对减 少污染物的数量产生刺激, 并鼓励循环使用和合适的
A A a s o Eoo i I tm n fr i n etl ngm n n l i f nmc r et o Ev om na M ae et n y s c n u s s nr a
沈 强 ( 上海市危险皮物处理中心, 上海 206 ) 00 3 Se Qag hnhi a os s Maae et t , nhi 03 hn n ( agaH zr u Wa e ngm nC n eSaga206) i S a d t er h 0
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支持](https://img.taocdn.com/s3/m/3bb0d5d8a5e9856a5712608b.png)
按照评价的层次和性质分类:
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拟定立法议案重大方针、战略发展规划 和采取战略行动前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一个区域内容纳许多建设项目,为协调区域发展与建设和环 境保护的关系,必须按照一定的发展战略制定全面的环境规 划,区域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样品的运输过程控制 样品固定保存控制
分析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检测范围控制 分析人员素质及实验室质量的控制
数据整理、处理及精度检验控制 数据分布、分类管理制度的控制
信息量的控制 成果表达控制 结论完整性、透彻性及对策控制
管理目的 控制空间代表性及可比性
控制时间代表性及可比性
控制可靠性和代表性
控制准确性、精密性、可 靠性、可比性 控制可靠性、可比性、完 整性、科学性 控制真实性、完整性、科 学性、适用性
环境保护计划分类: 按计划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按对计划执行者的约束力大小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11
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的定义:
指为了实现环境管理目标,对人们的环境保护活动 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合理配备和使用各种资源。
内容:
内部组织职能
指环境保护部门内部组织职能。
决定论评价法: 以人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评价方法,通常以“指数”或“分数”作评 价的尺度。
经济论评价法: 以经济指数作尺度的评价方法,通过费用和效益分析,对研究与开发 的课题进行评选的方法。
运筹学评价法: 利用数学模型对多因素变化进行定量的动态评价,也就是,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反映环境要素或过程的规律,由数学模型运算可得到所研究 的要素和过程中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简析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a0478bec3a87c24028c4be.png)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简析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环境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手段分为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两大类。
尽管当前使用的经济手段相对于直接管制手段具有很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以市场为基础的手段都适合解决环境问题,在执行任何手段之前,必须充分考虑问题的本质和市场环境。
关键词:环境管理;经济手段;庇古手段;科斯手段;政府失灵一、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及相关的基本概念自然资源有其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然而当对其破坏程度达到一定水平、超出其负荷能力时,就造成了相应的所谓“污染”的后果。
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是由于存在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也就是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超越主体范围的影响,给后者带来了经济损失或额外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并非由行为主体承担,而是由他人或社会承担。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使外部不经济内部化。
二、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类型环境经济手段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称之为庇古手段。
庇古环境管理手段是通过政府干预定价来解决环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由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由外部不经济性制造者承担所有的外部费用。
另一类侧重于市场机制的经济手段,通过“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称之为科斯手段。
科斯环境管理手段是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的,其理论的核心源于科斯的交易理论,即排污权交易许可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排污交易市场,环境质量由排污许可证的供给来保证,而这种供给是可调节的,特许的排污者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决定买入或者售出许可证。
三、环境经济政策的固有局限性无论对于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和资源的可替代性持有何种观点,任何人都不会对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产生怀疑。
然而,当我们专注于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和制定的时候,不应当忽略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自身存在的固有局限性。
1、不可逆性风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决策不仅影响现在,也涉及到将来,而未来是无法预知的,更重要的是许多有关环境管理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实际上是不可逆的。
环境的经济管理课件
![环境的经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ac043cc7931b765ce1550.png)
(2)成本有效配置的内涵
把两种成本放在一起有下图:
环境的经济管理
成本有效配置
• MAC表示边际控制成本, 从左向右表示更多的污 染排放;
• MEC表示边际外部成本,从右向左则表示更多的 控制,更少的污染排放。
• 最有效率的控制或污染排放量是总成本(总损害 成本加总控制成本)最低的控制或污染排放量。
环境的经济管理
MEC线
• MEC线是边际外部成本曲线。 • MEC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随着生产规模的
扩大,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边际外部成本是 逐步上升的。
环境的经济管理
最优污染水平的确定
• E点是MNPB线和MECA,B,C,D分别代表其所在的三角形区域面积。
(1)从一个例子出发 • 假设有两个污染源,共排放30单位污染物。环 保局决定等减少15个单位污染物,这15个单位 的减少如何在两个污染源之间分配,以使减少 的总成本最少呢?
环境的经济管理
成本有效配置:第一污染源削减10个单位排污量,第二 污染源削减5个单位排污量
环境的经济管理
最优总控制成本=面积A十面积B
• 如果考虑社会成本,则市场均衡点移到E'点。与原 均衡点相比,均衡价格上升了,均衡数量减少了。
环境的经济管理
(二)关于最优污染水平的说明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彻底消除环境污染是不可能做到的; 环境经济学应该将控制而不是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自己 的目标。理由有四条:
• 第一,环境污染是广泛存在的。 • 第二,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是有限的。 • 第三,治理环境污染,除了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外,还要
1. 成本有效配置的内涵的界定 (1)思路 • 前面关于最优污染的研究是从纯收益的最大化的
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管理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5ceb69c82cc58bd63186bd95.png)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水资源和水污染问题、酸雨、生物多样性衰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逐渐加剧,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态系统的健康.地球自然的生命支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和环境的服务功能大大减弱,人们开始重视人类生存的持续性问题,因此环境管理学应用而生。
环境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研究方法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即宏观方面侧重于规范经济学,而微观方面侧重于实证经济学研究。
从西方环境经济学研究进程来看,早期研究侧重于理论,近期研究则转向环境经济分析技术以及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研究和政策建议,如在环境经济系统规划中引入投人产出法、把费用效益分析法应用于一般的环境决策问题,以及如何在现代环境管理中应用市场经济手段等。
环境管理手段按照其作用方式主要分为管制手段和经济手段两大类。
_管制手段是指政府部门以行政命令或法规条例的形式,向污染者提出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令其采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目的的生产技术标准,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限制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的目的。
管制手段包括排放标准(或治理标准)、治污技术标准等。
世界各国通过采用命令和控制式的直接管制手段极大地改善了环境质量,但是该手段在实施和强制执行中的达标成本远远高于人们所预期的水平。
经济手段是反映政府部门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通过采取限制性或鼓励性的措施,促进污染者自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经济手段一般包括环境收费(税收)、排污权交易、污染治理补贴、押金制度等,其中环境收费又包括排污收费、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税收差异等。
经济激励手段独特的优势在于:首先,这类方法比直接管制方法在整个经济中能更有效地配置污染削减;第二是对“动态效率”和革新的刺激;第三,可为政府和污染者提供管理上和政策执行上的灵活性。
最后一种方法即社会准则或良心效应。
环境经济学_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学_第十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c65870bf78a6529647d539a.png)
技术革新前后的费用比较
费用的节省 S(BAWm)=总费用1 - 总费用2>0 BAWm) 总费用1 总费用2>0 即排污者得到的相应的经济效益 因此,排污收费客观上起到了激励污染企 业不断革新技术的作用。
有利于筹集环保资金
排污收费的收入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资金 来源,可以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公共环境保 护设施提供部分资金,也可以返还污染企 业作为治理污染的专项基金使用,体现了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第二节 排污费与污染治理成本
一、 最优排污费率的确定 污染治理成本 厂商面临三种选择的决策分析 确定最优排污费率 二、最优排污费率的数学推导
污染治理成本
污染治理成本是厂家通过投资购买和安装 处理污染物的设备,减少对外界的污染排 放所花费的成本,是厂商把外部不经济性 内部化的一种手段
厂商面临三种的选择
最优庇古税的内涵
最优庇古税就可以定义为:使排污量等于 最优污染水平时的排污收费(税)。此时 边际外部(损害)成本等于边际私人纯收 益,即净边际私人纯收益0 益,即净边际私人纯收益0,厂商利润和社 会福利最大化。
最优庇古税的确定
由MNPB与MEC相交的点E的边际外部成本 MNPB与MEC相交的点E 或边际外部收益所决定 即 t (最优)=MNPB(Q)=MEC(Q) (最优)=MNPB(Q)=MEC(Q) 此时,与E点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Q 此时,与E点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Q) 就是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引进污染治理成本之后,厂商有三种选择: 缴纳排污费、 减产 追加投资购买和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
决策分析
当政府根据 MAC线与 MEC线交点W*,征 MAC线与 MEC线交点W*,征 收排污费t, 收排污费t,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低于W*时,厂商支付的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低于W*时,厂商支付的 边际治理成本高于排污费,自己不治理, 缴纳排污费,在MNPB>t的区间内,继续扩 缴纳排污费,在MNPB>t的区间内,继续扩 大生产。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W*时,厂商支付的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W*时,厂商支付的 边际治理成本低于排污费,厂商选择自己 治理,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W* 治理,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W* 上。
第11章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第11章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8f3d0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3.png)
城市地区 城市市区
城市地区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
100
60
1
(x-60)/40
13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及回用率
%
60,30
0
7
环 14
境 建
15
设 16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生态建设
%
80
10
7
%
40
10
5
暂不考核
6
6x/60+y/30
7(x-10)/70 5(x-10)/30
城市市区 城市市区 建成区 城市地区
– 在“三同步”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实 现“三效益”的统一
• 考核的内容
– 环境质量指标 – 环境污染控制指标 – 环境建设指标 – 环境管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限
值
权重
上限 下限
计分公式
考核范围
1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
mg/m3
0.15
0.04
6
3(0.15-x)/0.05 (0.1≤x≤0.15) 3+3(0.10-x)/0.06 (0.04≤x≤0.1)
规划
三、城市生态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 主要内容
– 城市环境管理
• 水、土、气、声、和 固体废物
– 自然资源管理:
• 土地资源、水资源、 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等的开发与管理
三、城市生态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 涉及的4大领域
– 生产生活引起的环境污染 – 由建设开发活动引起的饿环境影响和生态
破坏 – 由经济活动引起的资源损耗和补偿 – 由特殊价值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保护
环境管理之经济手段的运行条件分析
![环境管理之经济手段的运行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7a1fdbccbff121dc3683d9.png)
环境管理之经济手段的运行条件分析王蓉摘要: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全世界重点关注问题,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管理已经不属于新兴的治污理念,但环境管理之经济手段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加强对运行条件分析,才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现象,并加强我国的环境管理时效性,为我国长期有效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手段的主要类型;其次,阐述了环境管理之经济手段的运行条件,希望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并促进经济管理手段的有效运行,有效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运行条件;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不仅破坏生态平衡,也使得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危机。
我国目前出现的资源耗竭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有着密切关系,人们要不断增加环保意识,并加强对污染问题的反思,才能确保全人类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环境管理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环境管理手段也不适合当前的企业发展需求,如何对传统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进行更新和完善,一直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问题。
国家和政府在环境管理问题上要发挥主要监督职能,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一、经济手段的主要类型(一)排污收费制和押金制排污收费制实行已有一段时间,这也是世界各国都普遍认可的环境管理办法。
排污收费主要是针对利用环境进行排污的主体进行收费,主体不仅要支付费用担负污染治理问题,也要不断更新相关设备,降低排污标准。
但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原有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较低、收费不科学现象,要不断加强对其的完善。
同时,押金制也是比较畅行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主体需要支付一定押金,由相关部门对其排污和残余物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返还押金,这不但能加强主体对排污的重视,也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财政激励制和执行鼓励制财政激励是指国家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提供一些补贴,也会倡导银行进行无息或者是低息贷款,从而增加保护生态环境行为。
第11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第11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5fb171060b4e767f5bcfce08.png)
2.“公地悲剧”
如果每个人都因恶小而为之, 那么公有财产的悲歌将不断上演, 无魚可吃也许提前发生。
造成「公有财产的悲歌」的原因 (1)捕鱼、丢垃圾、排放废水、排放毒 气等等,隐藏了大量的「外部成本」。 (2)有外部成本的东西,在自由市场里就会生 产太多:捕鱼变成滥捕、排水变成成乱倒废水。
12
三、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的供给
6
国防
新鲜空气
电梯内的空气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3.准公共物品
具有一定公共特性的物品,当其消费具备较大的外部影响 时,称之为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在一定范围内可供许多人同时使用,存在消费 的无竞争性和无排他性;但其范围超过一定极限时,继续增加 使用的边际成本会急剧增大甚至趋向无穷。
警察、消防、公共卫生服务…. 风景旅游点、海滨浴场….
8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4.准公共物品与公共物品的联系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环境质量或服务大体可以划分为准公共物品,且更接近纯 粹的公共物品,但其具体表现不完全一样: 大气质量、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纯粹的公共物品 水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准公共物品
9
二、公共物品存在的经济后果
16
2.环境质量公共产品的供给
(1)政府供给 政府是环境质量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例如:政府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政府组织力量开展植 树造林、进行大江大河治理,政府通过经济、法律、行政 等强制手段使工厂废水、废气、废渣排放达标,政府制订 合理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等。 这些措施使一国或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19
(2)市场供给 市场也可能成为环境质量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表现为 其它市场物品的数量和价格。即提供一定数量和水平的环 境质量,无论是政府或是产业部门都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如污染治理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可以从现实的市场交 易中获得信息。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c50e8f67d4d8d15abe234ef6.png)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曾寅初
主要内容
环境税和环境收费 排放许可证交易制度 环境补贴 押金制度
第1节 环境税与环境收费
一、庇古( Pigou)税与庇古型收费 1、庀古税的概念
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对生产征收相 当于最优产量时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 成本差额的税收。
第1节 环境税与环境收费
一、庇古( Pigou)税与庇古型收费 3、庇古税的注意事项 必须针对直接引起外部性的产品或者服务
征税。原则上假定污染与生产量呈正比。 对污染发生的原因征税可以起到同样效果。
例外:废气排放、噪音污染等,常常还 与生产方法;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6.3021.6.30Wednesday, June 30, 2021
排放许可证的市场价格下降时
请自己画图说明!
第2节 排放许可证交易制度
一、排放许可证交易的理论 3、排污权交易与庇古税的区别
不需要决定最优税率,只需决定合理的 排污量
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
即使最优排污量没有选择好也没有关系 存在自动调节的可能性
过量发放到OK’时,被害者加入市场购 买
金额 金额 金额
B企业排污量
K K’
FZ
全社会排污量
图12-5 环境补贴
第3节 环境补贴
一、环境补贴的经济理论 2、环境补贴的长期效率 企业自由进入的可能性
3、环境补贴的动态效率 取决于技术进步后的政府对策,使得技术
进步的积极性各不相同
第3节 环境补贴
二、环境补贴实施上的困难 1、效率最佳的补贴率决定很困难∶与庇古税
新制容器的成本>旧容器资源化制造的容器的 成本
【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手段有哪些
![【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手段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a1cd318ba0d4a7303763ae7.png)
【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手段有哪些从产业划分角度看,自然资源开发是第一产业。
根据所开发的自然资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利用生物资源的农业类开发,即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另一是利用非生物资源的工业类开发,即采掘业。
由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自然资源又是作为自然物的入以及整个生命系统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环境保护考虑,研究自然资源开发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的大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积聚财富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我国经济仍只能是资源开发型的经济。
在实行资源开发型经济发展模式时,我国采取压低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做法,以刺激加工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如在七十年代,按当时汇率计算,国内原油价格仅相当于国际油价的26.4%,目前也只达到国际油价的77%(严绪朝等,1994)。
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则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1.1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产品低价造成自然资源开发企业长期低利、微利,甚至亏损,自身积累不足,难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约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粮价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基础投人不足,已严重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再如,石油工业全行业到1991年底,累计负债余额达691亿,资本负债率达到75%(严绪朝等,1994);国有重点煤矿1993年产煤4.6亿吨,亏损高达50多亿元,平均每吨原煤亏损达1087元(据王森浩1994年文推算)。
1.2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中利用和浪费产品低价除了造成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的落后外,还迫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如1990年,我国原煤产量10亿多吨,竟消耗掉40多亿吨煤炭储量,回收率仅为25%;有的小煤窑采1吨煤竟丢掉8.9吨,回采率仅为10%(王和,19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外部性的特征
(1)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 (2)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具有明显的伴随性。 (3)外部性与受益者或受损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 (4)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 (5)外部性很难完全消除。
27
二、外部性存在的原因与经济后果
1.外部性存在的原因
外部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私人费用和社会费用之间的差异: 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产生负外部性,则社会费用大于私人费用; 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产生正外部性,则社会费用小于私人费用。
16
2.环境质量公共产品的供给
(1)政府供给 政府是环境质量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例如:政府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政府组织力量开展植 树造林、进行大江大河治理,政府通过经济、法律、行政 等强制手段使工厂废水、废气、废渣排放达标,政府制订 合理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等。 这些措施使一国或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损失赔偿
32
管制
定义:指有关当局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直接规 定当事人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 方式:管制可对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或排放量)直接进行控 制,也可对生产的原料和能源投入的前端过程进行控制。 前提:有一系列污染控制法律,然后根据这些法规对每一个 厂商和消费者确定污染物的排放种类、数量、排放方式以及 生产工艺中的相关指标
城市道路两旁的 绿地,无论是谁投资 建成,任何一个人都 能从中得到好处。而 没有一个人为此付费。
24
道路上汽车造成的尾气污染,带来的 危害是每一个人必须承受的,你也无法从 任何地方得到补偿
笼罩着美国曼哈顿的光化学烟雾
25
看看下述案例属于何种外部性? (1)一条小河的流域内有一个造纸厂和一个游乐场, 造纸厂在河上游,游乐场在河下游,造纸厂向河流排放 废水会导致游乐场收入减少 。 (2)某位同学喜欢摇滚乐,恰好同寝室另一位同学 也喜欢摇滚乐。后者每天都通过录音机播放摇滚乐。 (3)某些人在公共场合无顾忌地吸烟。 (4)有人在自己花园里种植花草树木时,路人得到 了美感并可能使附近的房地产价值升高
公共物品的实际消费量偏离最优消费量,导致整个
社会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1.
“免费搭车” (Free Ride)
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 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共用品收益动机的人 称为免费搭车者。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这种公共 物品也就无人提供。
10
11
17
政府建设污水处理厂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18
在发达国家,一般通过立法机关确定环境管理计划及政
府预算。 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一般通过政府制订详细的计划, 分析基本的环境需求及经济技术承受能力,由政府财政开支 或工业部门投资,确定环境质量供给的数量。 存在的问题:①政府很难明确地判断环境需求,投资水平 也很难真实地反应市场状况;②计划体制不可避免的官僚作 风将使得政府计划很难高效地运作和执行。
6
国防
新鲜空气
电梯内的空气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3.准公共物品
具有一定公共特性的物品,当其消费具备较大的外部影响 时,称之为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在一定范围内可供许多人同时使用,存在消费 的无竞争性和无排他性;但其范围超过一定极限时,继续增加 使用的边际成本会急剧增大甚至趋向无穷。
警察、消防、公共卫生服务…. 风景旅游点、海滨浴场….
第十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1
“公地的悲剧”(Tragedy of the Public Field)
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 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
英国曾经有这样一种土地制度——封 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 土地作为牧场(称为“公地”),无偿向牧 民开放。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 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养尽可能多 的牛羊。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 地牧场最终因“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 牧民的牛羊最终全部饿死。
PMC P D(MR) P0
SMC
O
Q1
Q2
Q
正外部性导致产品供给不足
如果一个行业各企业都存在程度不同外部经济性现象,将导致整个行 业投入的资源太少,产出偏低,其他一些行业资源投入过多,整个社会将 偏离了资源最佳配置状态。这就是存在外部经济性时出现的市场失灵。31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解决外部性的途径
行政措施
明晰产权 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建立污染权市场 经济手段 非市场性经济措施
政府介入
4
第一节 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第四节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5
第一节 环境物品的公共属性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1.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是指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2.公共物品的特征 (1)不可分性:公共物品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享用。 (2)非竞争性: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多一个消费者的加入 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3)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便可以由任何消费者 免费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8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4.准公共物品与公共物品的联系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环境质量或服务大体可以划分为准公共物品,且更接近纯 粹的公共物品,但其具体表现不完全一样: 大气质量、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纯粹的公共物品 水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准公共物品
9
二、公共物品存在的经济后果
21
第二节 外部性(External Effects)
一、外部性的含义、分类与特征
1.外部性的含义
一个经济主体(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 的福利产生影响,但后者并未因此而承担成本或获得补偿 的情形就称为外部性。 本质上说,外部性是一种“非市场性的”影响。
22
一、外部性的含义、分类与特征
2.外部性的分类
私人费用(PC,Private Cost)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需要 付的费用。 社会费用(SC,Social Cost)是指全社会为了这项活动需要支付的费用,包 28 括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费用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施加的费用。
例如:河流污染,假设上游造纸厂每年生产要素投入 为100万元,由于它直接向下游排放废水,导致下游游 乐场每年损失200万元,这时,造纸厂每年生产的私人 费用(成本)为100万元,外部费用为200万元,实际 社会费用为300万元。
当外部费用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其他形式的 环境问题时,这种外部费用就是环境费用。
29
2.外部性的经济后果 外部性会直接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化配置。
SMC PMC P D(MR) P0
O
Q1
Q2
Q
负外部性导致产品供给过剩
造纸厂只将私人费用纳入成本核算, 而未考虑外部费用。在收益不变的前提下, 造纸厂将继续增加产量,直到私人费用接 近理论上的社会费用。也就是说,该造纸 厂的最佳产量(利润最大,且不考虑外部 不经济性,即Q2)大于社会考虑的该厂最 佳产量(社会利润最大,且考虑外部不经 济性,即Q1),其差值代表了该企业的 “过剩”产量。该企业生产这部分产品的 资源(生产要素),可以用于别的企业或 行业生产,且具有更大的纯生产价值。
19
(2)市场供给 市场也可能成为环境质量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表现为 其它市场物品的数量和价格。即提供一定数量和水平的环 境质量,无论是政府或是产业部门都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如污染治理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可以从现实的市场交 易中获得信息。
但环境质量需求曲线不能真实地反应市场交易情况, 无法获得环境质量供给的最佳效率。
在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一些产品生产不足或没有生产,资源没 30 有达到最佳配置,所以市场失灵或失效了。
2.外部性的经济后果
一个私人园林所有者以出售门票、提供 休闲服务获得收入。该园林除获得直接的经 济报酬外,在绿化、美化和净化周边环境方 面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也就是该企业的 社会费用,低于私人费用。在追求最大利润 原则指导下,该企业将减少产出(服务), 使私人费用接近理论上的社会费用。也就是 说,该企业的最佳产出(利润最大,且不考 虑外部经济性)低于社会考虑的最佳产出 (社会利润最大,且考虑外部经济性)。显 然,该企业的产出太少,资源投入不足。
7
排他 (付费享用)
不排他 (不付费亦可享用)
独享性 纯私人物品(私有财产) 准私人物品(共有财产) (竞争性、互 例如:个人使用的衣 例如:海洋的鱼、河流、 斥) 服、食物、住家保全 草场资源
共享性 公共物品(准公共财产) 纯公共物品(公共财产) (非竞争性、 例如:有线电视、高 例如:国防、治安、免 不互斥) 速公路、公共汽车 费公路
2.“公地悲剧”
如果每个人都因恶小而为之, 那么公有财产的悲歌将不断上演, 无魚可吃也许提前发生。
造成「公有财产的悲歌」的原因 (1)捕鱼、丢垃圾、排放废水、排放毒 气等等,隐藏了大量的「外部成本」。 (2)有外部成本的东西,在自由市场里就会生 产太多:捕鱼变成滥捕、排水变成成乱倒废水。
12
三、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的供给
14
有的环境质量产品的范围较大,如清洁的河水、茂 密的森林的环境效应是属于整个地区或国家的。
15
有的环境质量产品的范围更大,它超出了国界,其经 济关系的处理具有国际意义。
例如:跨国界河流的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南极与北极冰盖的保护,大气环境与臭氧层的保护等,这 些问题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处理,需要采 取特殊的对策与措施。
从外部性带来的结果来看,可以将其分为正外部性和负 外部性两类。
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因另一个经济主体的某种行为 而得到增进,却并未因此向后者支付成本,这种情况称为正 外部性。 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因另一个经济主体的某 种行为而受到损害,却并未得到后者的补偿,这种情况就成 为负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