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学生学习语言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 两极分化严重。有些学生说起英语就头痛, 仿佛有无法克服的障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语言学家Jane Arnold 把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 包括焦虑、环境、性格的内向、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 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等。其中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学习的动机、焦虑程度、学习者的自我形象, 以及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关系作用很大。
( 一) 社会文化环境(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学习者的社区( community )对操目的语者以及对习得该语言的文化期望值。如果学习者的社区对目的语积极肯定的看法, 有助于其习得该语言, 否则就妨碍其习得该语言。社会文化环境将决定情感因素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 而某一语言在各个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又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在经济发达地区, 对外交流比较频繁, 人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就高得多; 相反,在经济不发达或民族地区, 对外交往不多, 人们就少于开口说外语, 甚至羞于说外语。
( 二) 学习动机( Study Motivation)
动机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Spolsky( 1989) 认为, 语言学习动机包括三方面内容: 对待外语学习的态度、学习外语的愿望和为此付出的努力。外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求知愿望, 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动机强的外语学习效果好, 而动机弱的外语学习, 往往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 效果不佳。所以学习动机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 三) 语言焦虑(Anxiety)
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它是指个体由于逾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 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 或是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王银泉、万玉书, 2001)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在: 1) 交际忧虑。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因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呈现出的焦虑。2) 测试焦虑。学习者如果害怕测试, 其焦虑就会阻碍习得者正常发挥水平。3) 课堂交流。在课堂中, 由于教师和同学的参与,使得某些学生会有焦虑感, 因为他们害怕说错, 在教师和同学面前丢脸。
( 四) 自我形象( Self- concept)
自我形象指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其在别人心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介和意识。由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人们会尽力维护自我形象, 因而形成一道看不见但具有保护性能的心理屏障。跟外语学习自我形象有较明显联系的是外语发音学习。学外语要求学习者开口练习, 自我形象尤为突出。发音不好, 特别是在课堂上练习口语, 在同学和老师之前暴露自己的缺陷, 会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导致学习者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 以沉默来应付发音学习, 严重者甚至对整个外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阻止外语输入。这种由发音引起的心理反应可能造成外语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的减退, 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相比之下, 发音学得既快又好的学生, 会引起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称赞, 产生成功的自豪感, 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 激发学习动力, 增强信心, 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
( 五) 移情( Empathy)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仪式或行为。移情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情感,也不是必须同意他人的观点。实际上, 移情产生的前提是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正如Hogan( 1969)指出那样, 移情的运作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了解自己的情感, 二是认同他人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当教师把握了自己的情感, 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把讲授内容与学生的某些经历联系起来, 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树立学习责任感, 学
习就会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