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9课《木兰诗》说课稿
《木兰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木兰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木兰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木兰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掌握《木兰诗》的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技能,提高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敬业精神,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木兰诗》的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2.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木兰诗》的语言表现和艺术形式。
三、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木兰诗》的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学艺术的细致观察和把握能力。
四、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讲解式教学、思维导图与PPT呈现相结合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与《木兰诗》有关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思考诗歌创作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重点讲解2.1《木兰诗》的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木兰诗》是一首古代民歌,被收录于明代《军民歌谣》中,描写的是唐朝女扮男装参军的故事。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感情深沉,情节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它刻画了一个母亲为了国家和家庭事业,顶替儿子参军的形象。
诗中的一个个细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勇敢、团结、自强”的价值观念。
2.2 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木兰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看出,这首民歌是一个流传在民间的作品。
它的创作目的是弘扬忠诚、勇气、自强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木兰的坚毅勇敢、悲壮豁达,以及她对家国情感的高度忠诚和对家庭幸福的无限牵挂,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妇女的高尚品质和母性情怀。
她顶替儿子参战的行为,更是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兴亡之世,言必信,行必果”的“君子之德”。
2.3 文学鉴赏方法分析《木兰诗》的语言表现和艺术形式从诗歌的语言艺术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木兰诗》的叙事空间、时间结构的变化,以及语言形式上运用的一系列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押韵、排比等,以及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之间的辅助作用,使《木兰诗》在叙事、形式、内容等方面呈现出它自身的美感。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统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木兰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以及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内容的繁简详略,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起中国人心目中骁勇善战的女英雄代表——花木兰,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她上阵杀敌、不输男儿的飒爽英姿。
但是唐代诗人杜牧在《题木兰庙》中这样写道: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笔下的木兰又多了几分女儿情态。
那么,乐府诗集中的经典名篇——《木兰诗》,又将会呈现给我们怎样的木兰形象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
二、自主钻研:对于木兰诗,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其为“事奇诗奇”,明代谭元春更是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
”那么请同学们朗读诗歌,同时思考:诗中写了木兰的那些事?你读出了木兰什么样的性格特点?1、朗读诗歌,思考:诗中写了木兰的那些事?你读出了木兰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代父从军、备装出征、征战生活、辞官回乡、家人团聚勤劳善良、关爱家人、忠孝两全、英勇善战、不慕名利……2、再读诗歌,思考:在不同的场景之下,木兰的形象有何变化?从军时,有英雄气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生活中,有女儿情怀——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三、合作探究1、木兰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而复杂,作者是如何做出详略安排的?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的活动、奔赴战场时的心态、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恢复女儿装束时的欣喜等内容。
(详写)对木兰军旅生涯和战斗过程的描写。
(略写)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一节中的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朗读和赏析古诗文的能力,而且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有所了解,对学生来说,在此前提下学习这首乐府民歌,不论是从学习兴趣、情感期待,还是从学习基本方法上,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从读中,赏析木兰的传奇性。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重点)2.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诗歌主题。
(重点、难点)教学思想:《木兰诗》往往被视为英雄的赞歌。
可是关于“打仗”就写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作者却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木兰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凯旋归来及家人团聚的欢乐。
因此本文立意的重点不是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而在于她是一个“女英雄”。
战争的责任本来并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子,她承担起了“阿爷”和“长兄”也就是男性的职责。
这个职责不单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
她主动参战,为国而战,立了战功却辞官还乡,享受父母、家庭的欢乐。
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文本突出的恰恰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木兰还尤其为自己成功的掩盖了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 所以,我便抓住“木兰是一个传奇女英雄”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读诗歌、品句子、感形象,解读她“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特征。
课程资源、信息技术创新运用:查阅网络上的名师讲课资源,使用PPT。
教学方法和工具:1.自主检测法。
2.朗读品味法。
3.比较阅读法。
4.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预习任务:早读时解决生字词和文学常识,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句,串讲了诗句的大意,同学们掌握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用三分钟来检测一下。
看你桌上的卷子,完成课前检测,开始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教案范文:教学内容: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学习诗歌的诵读和韵律;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木兰诗》的内容和意义;2.熟练诵读和表演《木兰诗》。
教学难点:1.理解并表达《木兰诗》的情感和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木兰诗》的课本原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首先,激发学生对《木兰诗》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如《木兰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片段。
2.然后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木兰诗》?了解《木兰诗》的故事内容吗?Step 2:讲解诗歌的意义和韵律1.再给学生介绍一下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解释诗歌是一种用于表达情感和展现艺术形式的文学形式,它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2.诵读《木兰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表达方式和韵律。
Step 3:学习和理解《木兰诗》的内容1.让学生朗读《木兰诗》,并用多媒体呈现《木兰诗》的课本原文。
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感情和形象描写。
2.分析和解读《木兰诗》的内容和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木兰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子,为了代父从军,她不怕艰辛,不怕困难,最终获得了众人的赞誉和崇高的地位。
Step 4:诗歌的表演和演练1.授予学生一些表演技巧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诵读和表演《木兰诗》。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表演。
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主演,其他的学生可以扮演木兰的亲人和战友。
要求学生尽量体现《木兰诗》中的情感和形象。
Step 5:总结与评价1.总结《木兰诗》的内容和意义。
让学生表达对《木兰诗》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2.评价学生的表演,并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Step 6: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木兰诗》并录制音频;2.让学生写一篇简单的作文,讲述自己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9课《木兰诗》说课稿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说课稿一、说教材《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一篇乐府诗,这也是初中学习的第一篇乐府诗。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文记叙了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果敢智慧的巾帼英雄形象。
全诗风格明朗、质朴生动,是学生学习古诗文技能的基础篇章。
二、说学情学生经过了上册以及本册第一单元古诗文的学习,初步学会了识读,同时,又通过自主预习,已能读准字音,疏通大意,但对于通过阅读来理解诗文内容、感悟其中的情感,有一定复杂度。
因此,要加强文章的诵读,培养语感,感受人物形象,品味精彩语言。
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说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故事脉络,体会诗歌韵律和节奏,并背诵全诗。
(重点)2、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木兰人物形象,学习诗歌详略写作手法。
(难点)依据: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计划以“熟读”、“背诵”为重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四、说教法学法依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本节课我采用了诵读法、复述法、视频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出巾帼英雄——花木兰设计依据:图片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主人公花木兰。
二、《木兰诗》介绍设计依据:说清《木兰诗》出处以及它是一首诗歌。
三、诗歌诵读,整体感知1、齐读诗歌,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叙述了什么事情。
2、默读诗歌,诗歌每一段叙述了什么事情,注意其朗读语气、语速和语调及朗读指导。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涵泳诗歌,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诗意。
2.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构思匠心。
3.感知语言魅力,体会北朝民歌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4.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其身上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1.反复涵泳诗歌,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诗意。
2.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构思匠心。
3.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其身上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感知语言魅力,体会北朝民歌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演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布置任务今天,我们班收到一封来自出版社的征集令,内容如下: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花木兰的故事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记忆。
出版社准备将家喻户晓的《木兰诗》打造成集故事、文言知识、声音于一体的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绘本,重新演绎木兰传奇。
现邀请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完成绘本的设计。
出版社策划部2024年X月绘本设计任务如下:任务一:选插画·明情节任务二:配声音·诵民歌任务三:定封面·悟形象任务四:推荐语·传精神二、预习检测1.查阅资料,积累文学常识(1)《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成的《乐府诗集》,是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
(2)“乐府双璧”: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
(3)乐府:汉朝的音乐机构,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
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
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2.字词注音唧唧jī 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jiān 辔头pèi鸣溅溅jiān 燕山yān 啾啾jiū 戎机rónɡ 朔气shuò 金柝tuò十二转zhuǎn 扶将jiāng 阿姊zǐ 著我旧时裳zhuó cháng 云鬓bìn3.字词释义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人教版说课稿
木兰诗人教版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是《木兰诗》,这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女性的英雄气概和孝顺精神。
本次说课旨在通过对《木兰诗》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道德情操。
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木兰诗》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朗诵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木兰的孝顺精神和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木兰诗》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文本解读、艺术手法分析和文化背景探讨。
1. 文本解读:首先,教师将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通过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在解读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讲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木兰形象的塑造。
2. 艺术手法分析:《木兰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著称。
教师将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诗歌如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3. 文化背景探讨:《木兰诗》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教师将介绍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次说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2.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木兰的故事,加深对诗歌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与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花木兰的故事或者播放相关影视作品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木兰诗》说课稿
《木兰诗》说课稿《木兰诗》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
本单元五篇课文以多样的体裁,通过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事物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
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歌的“双璧”。
学习《木兰诗》,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习得古诗文鉴赏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上册以及本册一单元中古诗文的学习,但阅读理解古诗文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
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依照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①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②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本文学习拟用两课时完成。
教学中,依照诗歌的特点,以诵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流程,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诗歌读准,读熟,读懂,读透,直至成诵。
教学中,贯彻先学后导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学,有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解决,教师适时做好启发、引导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第9课《木兰诗》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对《木兰诗》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理解,特别是古今异义词的识别和解释。
- 分析《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 深入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把握其精神内涵,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举例解释:
- 针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难点,通过注解、翻译和实际语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
在实践活动方面,朗读和背诵《木兰诗》对学生们的文言文语感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仍存在一些困难,如韵律、节奏把握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朗读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文的音韵美。
另一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木兰的形象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榜样,这让我深感欣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五、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
在本次《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木兰的勇敢、孝顺等传统美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
首先,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仍然是学生们的难点。在讲授过程中,我意识到需要更加细致地解释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诗中的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采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和实际语境,帮助学生们克服这一难点。
4. 探讨《木兰诗》所传达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忠诚、勇敢、孝顺等。
5. 了解古代边塞诗词的特点,拓展对边塞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木兰诗》说课稿(精选6篇)
《木兰诗》说课稿(精选6篇)《木兰诗》篇1下面是初中语文《木兰诗》说课稿,仅供参考!一、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人教版初一下册第二单元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一篇乐府诗,这也是初中学习的第一篇乐府诗。
文章写了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果敢智慧的巾帼英雄形象。
全诗风格明朗、质朴生动,是学生学习古诗文技能的基础篇章。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古文只有一个学期,初步学会了识读,对于通过阅读来理解诗文内容、感悟其中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学生对木兰形象有一定认知,听过花木兰的故事,对学习本课有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古文句子含义,学会翻译古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全诗中精彩语句的学习,体会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的风格,能够辨别和理解“互文”修辞。
情感与价值观: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感。
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古文的修辞手,积累精彩语句。
难点:掌握古文修辞手法,句子含义。
体会古文的美感。
五、教法和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采用讲授、启发、欣赏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
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方法,因为花木兰的故事在我国代代相传,而且本文的情节性很强,预先让学生收集花木兰的故事,了解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以及自学能力2、初步朗读、整体感知让同学们默读全诗,遇到不懂词语可借助词典,尝试翻译古文。
在默读的过程中想一想,每一段的故事情节是什么。
故事是如何展开的。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讨论各段故事情节,每组选一位代表说出本组的观点。
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全班得出本文的故事线索。
3、抓住重点、释疑解难带领学生学习古文,逐段进行研读,课文中的重难点句子、词语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结合学生之前对古文词语、句子的尝试翻译,掌握古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8 《木兰诗》【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2.掌握文中各类修辞手法,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二、知识补充背景介绍:这首诗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柔然,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
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的80多年间,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
北魏因此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
后来又灭夏国,灭“北燕”,灭“北凉”,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大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
这次战争是进步的,符合人民的愿望。
诗中的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
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传颂和赞扬。
乐府诗:《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汉武帝时,采集各地歌谣和制作乐谱的音乐机关。
后来,人们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乐府双璧”:南朝《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创作的民歌,这些民歌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北朝民歌的特点是质朴粗犷、豪迈雄壮,反映了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生活习俗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这些民歌的内容丰富,包括战争、徭役、人民流离失所的描绘,以及北方特有的风光景色、婚姻爱情生活等。
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包括《敕勒歌》和《木兰诗》。
三、课文梳理(一)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说课稿.doc》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说课稿要...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mulanshi/727240.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
1.老师板书题目:木兰诗(“诗”字加着重号)
2.出示任务:
(1)题目“诗”的含义是什么?(乐府诗)
(2)交流资料,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3.反馈指导:
(1)学生交流:理解题目含义,全班齐读课题,在“诗”字上重读;讲花木兰的故事,了解 花木兰奇人奇事。
(2)教师补充: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 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 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红、加粗字的读音(PPT显示):
(3)补充课堂笔记,全班齐读字词。 (4)全班齐读诗歌。
(四)、个人朗读,读出节奏
1.导语:大家诗歌朗读时,字词读音已经比较准确了,但是缺少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 处理? 出示任务: (1)请大家听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注意他在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面的优点。 (2)在书本上用单斜线标出节奏,理解体会,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2.反馈指导(PPT显示): (1)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2)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自由练习读准课文节奏,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 面。
(五)、概括诗歌,体会详略安排
1.出示任务(PPT显示): (1)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概括成四字小标题,批注在每段诗的空白处。(个人发言) (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好在哪里?(小组讨论) 2.反馈指导: (1)学生归纳:停机叹息、从军缘由、征途思亲、征战沙场、凯旋辞官、团聚改装、设喻回答 (2)小组讨论:停机叹息——略写;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准备——略写;征途思亲——详写,详 写女儿情态;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团聚改装——详写;设喻回 答——略写。 (3)归纳好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 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3.总结:详略安排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突出中心——详写;有关中心——略写;无关中心—— 不写。本文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热爱家园、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隐含作者对美好生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木兰诗》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木兰诗》说课稿一、教材解析本课关于《木兰诗》,是一篇唐代(618-907)长诗,题材是关于一个女子代替父亲从军的故事。
本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木兰诗》的文学价值;二是《木兰诗》的作者;三是《木兰诗》的故事情节;四是《木兰诗》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晓《木兰诗》的作者、背景、文学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木兰诗》的故事情节,鉴赏和欣赏文学作品。
(3)掌握表达见解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学会概括归纳并略加发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木兰诗》这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习得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表达见解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理解《木兰诗》的文学价值。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引入部分:(1)背景介绍: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的时期之一,文学作品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经典名篇。
本课就是其中一篇,就是《木兰诗》。
它是一篇关于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被誉为中国的英雄史诗。
(2)启发思考:领读好“九五之尊”句,学生了解其中涵义,激发学生思考:为何能有这样的女儿,韩愈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应该记得,文中有一句话:“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您有这样的亲人吗?如果有,成长路上会有怎样影响?2.课文分析部分:(1)阅读表达:阅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照着《木兰诗》中的文字背景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审视自我。
让学生感受到女儿对父亲的爱,对国家的热爱,同时也了解到人民英雄木兰,认识到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
(2)文学点评:了解《木兰诗》的作者和作品的文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可以给出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到位,充分展现其文学价值。
(3)关于文章阅读题的处理方法:用“先写大概,再总结具体”来处理。
通过写几句话来概括大意,然后总结信息。
熟悉了这一方法,对于他们以后的综合阅读题会有很大帮助。
人教版木兰诗说课稿
人教版木兰诗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木兰诗》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古诗文,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感人故事。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文言文的深层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木兰诗》的基本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1. 诗歌内容概述《木兰诗》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诗中描绘了木兰的英勇、智慧和孝顺,展现了她不畏艰难、勇敢战斗的精神风貌。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女性的非凡勇气和坚强意志。
2. 文言文特点分析《木兰诗》作为一首古代诗歌,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如倒装、省略、对仗等,并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文化背景解读《木兰诗》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教学中应当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女性地位,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木兰的行为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花木兰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木兰从军的画面,或者播放相关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木兰的英勇形象。
2. 诗歌朗读与赏析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在赏析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 语言点讲解针对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差异,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4. 讨论与拓展组织学生讨论木兰的行为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对木兰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木兰的情感和选择。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初中语文7下《木兰诗》说课稿
《木兰诗》说课稿一、说教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1、依据阶段目标: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所了解。
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2、确定教学目标围绕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本节课通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知识目标:①文言知识,初步了解一些文言知识。
②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
③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能力目标:①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
③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本课语言文字通俗,所以计划把朗读课文、分析人物、感悟语言特点作为重点。
三、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播放歌曲《花木兰》,让学生结识巾帼英雄——花木兰。
这一环节主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对木兰的兴趣。
第二环节:花木兰介绍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放给学生看,初步形成对花木兰的感性认识。
第三环节: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首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初步感知诗意。
(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新字词。
)然后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接着让学生齐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新人教版木兰诗说课稿
新人教版木兰诗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木兰诗》是中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事迹。
本诗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是学生接触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木兰诗》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英勇形象,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木兰诗》,并理解诗中的基本情节。
-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如“唧唧复唧唧”等,并能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 学习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的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提高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木兰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木兰代父从军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 分析木兰形象所体现的传统美德和女性力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展示诗歌背景资料和相关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木兰及其他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花木兰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诗歌:- 学生跟随录音或教师的示范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生僻字词:- 教师重点讲解文中的生僻字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4. 文本分析:-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讨论木兰的形象和诗歌所传达的主题。
5.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景加深对诗歌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一首乐府民歌。
本单元的文章以爱祖国为主题,选编了四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
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但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其中《木兰诗》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阅读学习这篇文章,为今后赏析古代叙事诗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强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
二、说教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
教法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的,教师通过指导朗读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品读鉴赏突出重点,通过讨论点拨突破难点,最后通过迁移拓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分析木兰形象,感受她的精神。
【教学难点】用诗意的语言赞颂木兰。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上册以及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同时,又通过第一课时的自主预习,已能读准字音,疏通大意,背诵课文,
文言词汇得到积累和丰富。
因此,这一课时要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感受人物形象。
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青少年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认识木兰的形象。
2、练习写作,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引导学生把木兰的精神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具体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与学有机结合才是鲜活的课堂。
本堂课所选择的学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我用以下六个教学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一)导入
千百年来,木兰不仅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且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
这个故事最早就来源于《木兰诗》。
大家对这首诗已有了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再深入学习。
(二)读木兰诵读木兰诗,感受音韵美(10分钟)
1、诗歌重在诵读,练习诵读方法。
2、老师范读,拉近学生的距离,也为本诗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引导孩子揣摩情境。
3、自由练习,选取经典段落,由学生自已分析、体会、大声朗读,并积极展示,力求体现诗歌的音韵美,男女生竞赛朗读,体会木兰的英武之气与可爱。
朗读是走进诗歌世界的捷径。
只有细心品读,反复吟诵,我们才能领会诗歌创设的意境,体味诗中包含的情感,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三)识木兰认识诗中人,品味形象美(15分钟)
要求学生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板书:
勤劳善良、勇于担当(织机前)、精明干练、豪迈矫健、淳朴孝顺、(出征时)谨慎机智、英勇善战、(战场上)不慕名利、眷念家乡、(朝廷上)热爱生活(归家后)……
总结:好一个勇于担当的木兰,好一个豪迈矫健的木兰,好一个英勇善战的木兰,好一个不慕名利的木兰,好一个热爱生活的木兰!木兰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老师觉得对她的赞颂还不够,咱们一块儿来把这首小诗充实。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
(四)赞木兰欣赏诗中话,领会意蕴美(15分钟)
1、仿照第一节,任意选择一个场景来写出你对她的欣赏,要求最后
一个字押韵。
2、学生练习,激情朗读作品,老师表扬。
3、总结:课堂上
大家侃侃而谈
纷纷把木兰赞
让老师汗颜
相比你们的赞语,老师的逊色很多,不过咱今天先把我的齐读一下,课下再把大家的整理成集子。
4、幻灯片展示老师作品,学生齐声朗读。
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在巡视中用富有指导性的话语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加以点拨,给予学习上的信心。
学生通过创作和思考,相信孩子们能体会到木兰以爱国之情为中心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并让学生把创作的语句有感情地背诵下来,丰富语言积累。
(五)学木兰细数英雄事,感悟精神美(5分钟)
学了这首诗,我们知道木兰代父从军是对父亲的孝,在战场上拼杀是对国家的爱,那么生活中我们怎么表达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呢?学生练习,发言。
老师小结:木兰的女儿情和英雄气真是让我们佩服,老师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送给同学们,学生齐读。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咱们现在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享受着来自
方方面面的呵护与关爱,因而更应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担当精神,弘扬木兰精神,传承中华美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五、说板书设计:
木兰诗
读木兰——识木兰——赞木兰——学木兰
勤劳善良精明干练谨慎机智不慕名利热爱生活
淳朴孝顺豪迈矫健英勇善战眷念家乡
勇于担当
织机前出征时战场上朝廷上归家后本板书简洁明了,形象直观,抓住人物形象,突出教学重点。
对学生梳理知识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六、说教学效果预想通过品味朗读,反复吟诵,学生能体味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领会诗中人物形象美;通过赏析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更深刻感受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切动人;通过迁移拓展,升华课文情感,对学生进行了一场有责任,敢担当的思想教育。
层层深入,又深入浅出,让学生从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