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守恒量教案教案

合集下载

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1节追寻守恒量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2.能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3.能列举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守恒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2.在列举事例过程中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2.通过“追寻守恒量”,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3.通过学习,要善于把实际问题理想化.(2)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3)教学难点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4)教学建议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热情程度及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本节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秋千、海盗船,由静止下落的乒乓球等引入新课,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引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与热情.通过感悟斜面实验的科学现象,重走追寻守恒量的科学之路,完成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这一难度要求.继而通过滚摆、单摆的视频资源调动探求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关系,体会能量的守恒思想.导入一:如图所示,一个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A点开始摆动.记住它向右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然后用一把直尺在P点挡住摆线,看一看这种情况下小球所能达到的高度.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它是否说明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某种“东西”是不变的这种“东西”会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理解这一实验现象了.导入二:新华社2000年12月31日和中央电视台2001年元月6日先后报道:在20世纪的最后几分钟里,一项新的多米诺骨牌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北京颐和园体育健康城综合馆和网球馆诞生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62名青年学生成功地推倒了340多万张骨牌,一举打破了此前由荷兰人保持的297万张的世界纪录.从电视画面可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彩,令人惊叹.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该效应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这种效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张牌上,这个动能的一部分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己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上……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虽然有部分能量损失,但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因此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牌的个数足够多,那么最后一个牌的速度将是怎样的大!场面又是何等的壮观!故事中应用到了动能、势能及其转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追寻守恒量这节课,学习问题中展示的能量问题,探索其中的奥秘. >。

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概念与意义;(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1)重温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2)利用演示实验,帮助同学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

教学难点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单摆、动量守恒演示装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动量守恒实验装置演示小球碰撞实验,在碰撞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小球运动特点,让学生考虑这一过程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

本章我们探究跟能量有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但在牛顿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能量这个概念的萌芽。

学生思考:我们在座的同学对能量有哪些理解,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哪些跟能量有关的事情?能量与生活息息相关,但究竟什么是能量呢?学生读课本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的话,进一步体会能量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能量这个物理量。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两个故事:朝三暮四和找象棋,说明守恒的概念其实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了。

学生一起念课本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的一段话,引出追寻守恒量的重要性。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

二、新课教学演示单摆的运动,让学生观察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总能回到自己出发时的高度;用直尺挡在摆线中间某位置,摆球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结论:摆球似乎“记得”自己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展示“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不论我们怎样改变斜面的倾角,“倔强”的小球总是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小球“记得”原来的高度。

但“记得”不是物理学的语言,物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有一个量守恒”,这个量就是“能量”。

高中物理追寻守恒量教案

高中物理追寻守恒量教案

高中物理追寻守恒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进一步了解物理世界中的守恒现象
二、教学重点:
1. 守恒定律的概念
2. 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概念导入
教师通过实例引入守恒定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守恒定律在物理世界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介绍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方法和计算技巧。

4. 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交流、学习和提问。

5. 拓展延伸
教师提供更复杂的案例或实验,让学生自行探究并尝试应用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六、教学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七、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八、教学反馈
收集学生作业,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做好后续教学准备。

以上为高中物理追寻守恒量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公开课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公开课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引言——能量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和守恒定律。

2. 激发学生对能量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能量的定义和基本单位。

2. 守恒定律的表述和意义。

教学活动: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能量的存在。

2. 进行简单的能量转换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的转化。

作业布置:1.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转化的例子。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过程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能量转化的基本形式。

2. 守恒定律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如燃料燃烧、机械运动等。

2. 通过实验或案例,探讨能量转化的守恒原理。

作业布置:2. 设计一个简单的能量转化实验。

第三章:能量的测量与单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能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能量的测量工具和原理。

2. 能量的基本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教学活动:1. 学习能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热量计、能量计等。

2. 进行能量测量的实验,熟悉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作业布置:1. 复习能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完成能量测量实验的报告。

第四章: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和转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能量守恒和转化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2. 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探讨能源利用中的能量守恒和转化现象。

2. 讨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1. 思考能源利用中的能量守恒和转化。

2. 调查身边的节能减排措施。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能量观念。

教学内容:1. 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进行能量相关的思考题讨论。

尚择优选追寻守恒量教案.doc

尚择优选追寻守恒量教案.doc

第1节追寻守恒量【知识要点】1、对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的再认识如图1—1所示,当小球沿斜面A 从h 高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断减小,而速度不断增大,这说明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某个量不断减少,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某个量不断增大。

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个斜面B 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断减小,说明小球凭借位置而具有的某个量不断增加,由于运动而具有的某个量逐渐减少。

如果斜面是光滑的,空气阻力也可忽略,当小球到达斜面B 的h 高度时,速度为0。

小球好像“记得”自己起始的高度。

这说明某种“东西”在小球运动过程中是不变的。

2、如何理解能量概念?上述事实说成是“有某一量是守恒的”,我们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

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能是描述物质(或系统)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量度。

任何物质都离不开运动,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相对于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就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自然界中主要有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和原子能等。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这是能的最基本的性质。

3、什么是势能?我们把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可见,说到势能,必须有相互作用的物体,而且一定与其位置有关。

例如,小球受到地球施于它的重力作用,当伽利略把小球从桌面提高到斜面上起始点的高度时,他就赋予了小球一种形式的能量——势能。

当我们将弹簧拉伸或者压缩时,弹簧各部分发生相互作用,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与弹簧自然伸长时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就赋予了弹簧一定的势能。

同样,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也存在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势能。

4、什么是动能?我们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可见,说到动能,一定要有运动着的物体。

例如,当伽利略释放小球后,小球开始运动,获得速度,运动着的小球就具有了动能。

流动的河水、转动的飞轮、飞行的炮弹、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等,都具有一定的动能。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教案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教案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领悟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转化和守恒的事实;(2)理解能量这个物理量及动能、势能的物理意义;(3)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4)除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以外,能列举出其它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实例;(5)能够列举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守恒;(6)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产生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他能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方法;(2)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科学概念的概括性,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和对科学知识的崇尚精神。

(2)体会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简洁之美。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

教学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马上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巨大的使用前景(就象商人看到了商机)。

3.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导入新课从本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能量,以及它所遵守的规律。

大家知道,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三个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他没有研究过能量(至少没有深入研究),课本上有一句话:“‘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至于力学中还有哪些概念牛顿也没有研究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找资料。

但是能量这一概念并不是牛顿之后才出现的,在伽利略时代,能量及其守恒思想就已经出现。

理想斜面实验是谁“做”的?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怎样“做”的?(伽利略“做”的;为了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证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他要滚得远些。

《追寻守恒量》教案(精选2篇)

《追寻守恒量》教案(精选2篇)

《追寻守恒量》教案(精选2篇)《追寻守恒量》篇1一、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

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

守恒关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根据这种认识,所以本节从追寻守恒量出发引入能量概念,为能量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把这种物理思想渗透在能量学习的全过程。

2.学习的主要任务“追寻守恒量”一节,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能量的有关知识,在过去的教学中,是先学习能量的概念,而后研究一两个具体问题,发现动能与势能之和在某些过程中不变,由此引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

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对守恒关系的认识,重要是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的学习。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2)教学难点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概念与意义;(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1)重温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2)利用自制教具(如单摆、滚摆)的演示,帮助同学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完整word)追寻守恒量教案

(完整word)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能量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周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体会感受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2、用运动学公式推导守恒量,知道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历史过程,能列举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并守恒的实例过程与方法:1、体会寻找守恒量的过程,知道守恒定律的意义,明白守恒思想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捷径2、通过生活实际、实验观察分析、猜想与数学推理等方法。

体会一条定律得出的科学过程。

3、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过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追寻守恒量",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2、通过本节教学,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前辈们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不易。

通过解密“永动”纸片提高同学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通过最后的提问培养学习的质疑精神。

二、【教学重点】守恒思想的建立,知道科学研究过程的步骤,对能量、动能、势能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怎样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某些关键的因素。

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产生灵感,从而进行新的联系及产生得出新的概念.四、【教学过程】引入:欢迎同学们走进我的神奇物理课堂,每一堂精彩的物理课都是一台奇妙的魔法课。

不信,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展示:可以自己转动的纸片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从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曾说过“有一个事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一条定律,支配着至今所知的一切自然现象………。

”看来它也应该遵循着一条定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条定律。

生活示例:老师手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其中一个装有500ml的水,另一个是空的。

如果我将一部分水倒入另一个烧杯中,请问那个烧杯中有多少水?生:200ml。

师: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生:水的总量是不变的,两个烧杯水加起来为500ml。

5.1追寻守恒量教案

5.1追寻守恒量教案

5.1追寻守恒量教案《51 追寻守恒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能量守恒的概念,知道守恒量的特征。

(2)能够识别常见的守恒量,如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等。

(3)学会运用守恒量的思想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守恒量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物理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能量守恒的概念和守恒量的特征。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守恒量的存在。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中抽象出守恒量的概念。

(2)让学生理解守恒量在不同物理情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自由落体运动、单摆运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不变的量。

例如,展示一个自由落体的小球,提问学生:小球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增加,高度在不断减小,那么有没有什么量是不变的呢?2、新课讲授(1)介绍守恒量的概念举例说明守恒量的定义,即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某个量始终保持不变,这个量就被称为守恒量。

比如,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动能始终不变,动能就是一个守恒量。

(2)实验探究:追寻守恒量实验一:单摆实验将一个单摆悬挂起来,让学生观察单摆的运动。

记录单摆摆动过程中的高度、速度等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单摆摆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实验二:斜面实验让一个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测量小球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和高度。

通过分析数据,让学生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的概念。

(3)能量守恒定律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追寻守恒量教案1

追寻守恒量教案1

第一节追寻守恒量【知识和技能】1.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2.知道能量慨念的形成过程。

3.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慨念,了解势能和动能的决定因素。

4.知道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感知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

2.学生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进一步体会守恒的基础性、普遍性、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并能依据守恒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追寻守恒量,建立能量概念的过程教学难点追寻守恒量,建立能量概念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能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连的。

能量守恒定律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没有规律的,基本的规律就是守恒定律。

也就是说:—切运动变化无论属于什么运动形式,反映什么样的物质特性,都要满足守恒定律。

这一节课我们从一个较高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

教师:“机械能守恒”这个大家并不陌生,请同学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二、新课教学教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阅读教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守恒?2.教材中说:在牛顿之前,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已经显现了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这个实验中什么是不变的?学生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老师注意引导。

教师:演示斜面实验:让学生观察,当小球沿A斜面从入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断减少,而速度不断增大,这说明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减少,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大。

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个斜面月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断减小,说明小球凭借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加,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逐渐减少。

教师:如果斜面是光滑的,当小球到达B斜面的入高度时,速度为零,小球好像“记得”自己起始的高度。

教师: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进一步强化,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师:根据示例,请学生自己再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游乐园中的海盗船,如果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船在摇摆时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说明,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想化后,确实存在着某一物理量是不变的。

追寻守恒量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

追寻守恒量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

追寻守恒量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是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追寻守恒量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某个系统中,某些物理量的总和在某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以下是一个关于追寻守恒量的物理教学设计示例:主题:追寻守恒量年级:高中目标:1. 理解守恒量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守恒量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3. 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技巧。

教学内容:1. 引入守恒量概念,解释守恒量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常见的守恒量,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等,并分别讲解其定义和守恒定律。

3. 运用守恒定律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如碰撞问题、摆动问题等。

4. 设计实验,观察并验证某个守恒量的守恒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守恒量的概念。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何守恒量在物理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2. 理论讲解阶段:- 介绍常见的守恒量,先从能量守恒开始,然后逐渐引入其他守恒量。

- 解释每个守恒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以及其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3. 解题演示阶段:- 给出一些具体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 演示解题过程,强调问题分析和解题思路。

4. 实验设计阶段:-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验,用于观察并验证某个守恒量的守恒性质。

- 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5. 总结回顾阶段:- 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评估方法:1. 口头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守恒量概念和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解题能力评估,通过学生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来评估其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在设计和执行实验过程中的能力和理解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守恒量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熟练运用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

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教案标题:追寻守恒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守恒量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守恒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守恒量的思考,例如:为什么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2. 引导学生思考守恒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为什么在一次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量总是不变的?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解释守恒量的概念,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2. 介绍常见的守恒量,如质量、能量、动量、角动量等,并讲解它们的重要性和应用。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守恒量的变化过程。

2.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物理量的变化,并与守恒量的概念进行对比和分析。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验证守恒量的存在和重要性。

四、计算应用(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守恒量计算的例题,让他们通过计算来加深对守恒量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守恒量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碰撞、化学反应等。

五、拓展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守恒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生物学、地理学等。

2. 鼓励学生展开自主研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探究其中的守恒量和其变化规律。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归纳总结守恒量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案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研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守恒量进行深入探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实验设计,探究守恒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探究守恒量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守恒量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追寻守恒量优秀教案

追寻守恒量优秀教案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师穷追不舍,设置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欲望。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主备人:
课 题
7.1追寻守恒量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程目标
知识与
技能
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过程与
方法
会分析动能与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动、势能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举实例。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对能量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让一位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开头费恩曼的话,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课件演示,用心体会,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能量的观点,解释“小球”释放后为什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高度。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果不采用能量的概念,用我们以前的语言能否解释这个实验?这种描述具有什么局限?

物理:7.1《追寻守恒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物理:7.1《追寻守恒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四)实例探究
☆关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分析
[例]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2)利用自制教具(如单摆)的演示,帮助同学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观察一个物理现象总是很容易的,但从中分析并得到物理规律却不容易,有一句俗语“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望同学们都做有心人
教学重点、难点
5.机械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而总能量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
课题
§7.1追寻守恒量
课型
新授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同学们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再微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讥
(三)课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追寻守恒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

第一节追寻守恒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2. 过程与方法会分析动能与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2)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并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利用劳厄的一段话引入本节课题,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二)进行新课一.新知探究探究一、能量的概念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费恩曼的话2、引导学生明确正是这个最抽象的概念,却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也最深远的概念之一3、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这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但是在牛顿之前,我们就能发现它的萌芽。

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已经显现出来了。

4、请同学们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思考回答问题15、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小球好像“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或与高度相关的某个量。

“记得”并不是物理学的语言。

后来的物理学家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某个量是守恒的”,并且把这个量叫做能量。

6、请同学们做针对训练1探究二、势能、动能的概念1、请同学们分析伽利略斜面实验,思考回答问题22、能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本实验中共涉及哪几种不同的能量呢?3、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势能和动能?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4、请同学们分析伽利略斜面实验,思考回答问题35、请同学们做针对训练26、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讨论学案上的“思考与讨论”二.典例分析[例题]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

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追寻守恒量”教学案例

“追寻守恒量”教学案例

“追寻守恒量”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追寻守恒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例的学习,学生理解物理世界中守恒量的概念,学会运用守恒量原理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1.实验道具:小水杯、两个不同温度的水。

2.实验材料:白板、彩色粉笔、教科书。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在白板上画一个类似于水平示意图的标志,后面预先留有空白,让学生猜测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守恒量的概念。

2.实验操作(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个小水杯和两杯不同温度的水。

(2)请一名同学手持小水杯,坐在桌子前。

(3)请另一名同学将温度较高的水倒进小水杯,但不要使水杯溢出。

(4)请一名同学记录倒水的时间。

(5)请第三名同学将温度较低的水倒进另一个小水杯,并记录倒水的时间。

(6)请学生观察记录的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时,哪个时间较长?为什么?3.知识解释(30分钟)(1)请一名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解释为什么热水倒进凉水所用的时间较短。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进行解释。

(3)请一名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解释为什么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时,时间相等。

(4)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进行解释。

(5)向学生解释守恒量的概念,并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如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等。

4.拓展应用(30分钟)(1)请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现象或问题,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守恒量。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确定问题中的守恒量,并解释原理。

(3)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呈现给全班,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理世界中守恒量的概念,掌握使用守恒量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和自主探究,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1追寻守恒量教案

5.1追寻守恒量教案

5.1追寻守恒量教案一、引言在数学领域中,“守恒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们代表着在一个系统内始终不变的物理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教授“守恒量”的概念,并介绍一份高效的教学方案。

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a.学习并理解“守恒量”的概念,以及其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b.学会如何正确地识别和解决涉及守恒量的问题;c.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2.课程内容本课程将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a.什么是守恒量?b.如何在数学问题中识别守恒量?c.如何利用守恒量解决问题?d.练习题。

3.教学步骤a. 介绍“守恒量”的概念和应用在本课程的第一阶段,我们将向学生介绍“守恒量”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守恒量”到底是什么,以及其作为数学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提到守恒量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问题中的应用。

接着,我们将解释如何识别守恒量,以及如何利用守恒量解决问题。

b. 举例演示在第二部分,我们将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演示守恒量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守恒量的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举例说明静电能守恒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将问题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而识别守恒量。

然后,我们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尝试。

c. 练习题和检讨在本节课程的最后,我们将为学生准备练习题,以检验他们对守恒量概念的掌握。

然后,我们将跟学生回顾和讨论这些问题的答案,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声音洪亮、内容详尽的讲授;2. 合作学习,鼓励同学们一起讨论、合作完成例题和练习题;3. 演示、实践式教学,通过现实例子来演示守恒量的应用,让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问题;4. 平等互动,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追寻新的问题。

四、结论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如下收益:1. 理解什么是守恒量,以及它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2. 学会识别和解决涉及守恒量的问题;3. 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

追寻守恒量教学案

追寻守恒量教学案

§7.1追寻守恒量——能量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并快速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一升橙汁用50ml的杯子来装,需要多少个杯子?问题2: 1kg冰融化成水,水的质量是多少?问题3:x+3=7,x=?问题4:化学课上,配平方程式的依据是什么?你利用了什么,才这么快给出了答案?问题1:橙汁的总量问题2:物质的质量问题3:等式两边的数量问题4:得失电子个数二、新授课思考1:生活中正常水表连在自来水管道上,总表的读数应该等于各分表之和,这也是一种守恒关系。

可是如果你发现总表的示数不等于分表示数和了,你会想到什么呢?思考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小球上升相同的高度钟摆的实验,小球也会上升到相同的高度这两个物理过程中,什么量守恒呢?高度?还是……思考3:在一些物理过程中,我们总能观察到:物体的速度越大,对其它物体的作用越强烈,好像“本领”越大;物体的高度越高,对其它物体的作用越强烈,好像“本领”越大思考4: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的斜面,速度越大,冲上去的高度越高,在这个物理过程中,有是什么量守恒呢?我们猜想:在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的斜面的物理过程中,物体的速度越大,由于速度所具有的“v 本领”越大,转化成由于高度而具有的“h本领”越多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物理过程中,“h本领”转化成“v本领”再转化成“h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总量好像是守恒的不变的。

物理过程中的守恒量就这样浮出了水面——这种本领我们叫它“能量”三、总结:1、能量:2、动能:3、势能:4、能量守恒及转化§7.2功一、概念引入功的概念起源于早起的工业革命的需要。

当时人们寻找一种比较蒸汽机的效益的方法,实际中,人们逐渐认同物体的重量与高度的乘积来度量非常合理,并称其为“功”。

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明确将力和受力点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叫做“运动的功”。

当功和能在具体过程中“汇合”时,人们终于发现两者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二、新授课:(一)功的物理含义(二)功的定义1、定义:2、定义式:3、单位:4、正功与负功:(三)合力做功例题:上题中物体的质量为1kg ,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θ=37°,外力F=15N ,物体的位移x=2m ,求:物体受到的各力做功与合力做的功方法一:方法二: θ的取值正功、负功 物理含义 动力、阻力 θ<90°θ=90°θ>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全章概述
本章讲述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

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功和能的概念,得出有关机械能的规律,特别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入,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因此,这一章是力学的重点章。

本章内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关于功、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有关试题是必考的,有的题目可能重复出现,因此必须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并将其与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相结合,高考中本章的试题题型全面,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都可能出,尤其是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更多的出现在计算题中,成为近年高考的一大重点,必须重视解综合题的能力。

另外,本章知识与实际生活、科技的联系与化学、生物的综合也是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新课标要求
1、运用能量的观点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时,可以不涉及过程中力的作用细节。

2、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分析解决电磁学、热学等领域中问题的重要依据。

3、高考对本章考查的热点包括功和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考查的特点是灵活性强、综合面大,能力要求高。

新课程学习
追寻守恒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会分析动能与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举实例。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对能量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让一位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开头费恩曼的话,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伽利略斜面实验”,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有某一量是
守恒的”。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课件演示,用心体会。

教师活动: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得出“能量”的概念。

2、对势能、动能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通过动画展示,建立势能和动能的概念,并让学生感受到“势能和动能”是可以转化的,但总和是不变的。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课件演示,用心体会,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能量的观点,解释“小球”释放后为什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高度。

点评: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果不采用能量的概念,用我们以前的语言能否解释这个实验这种描述具有什么局限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点评:教师求追不舍,设置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欲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关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分析
[例]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

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课余作业
课后讨论P3“问题与练习”中的问题。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