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送教下乡)湘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优秀教学设计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优秀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 教学过程【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指图)。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一、基本概况1.位置和范围2.人口和民族【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

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

——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

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

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量算】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提问】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差异原因是: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深入和拓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地理特征和地域差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国的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特征、地理分区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细节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各地地理环境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的事例,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材料。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准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地理分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然后,展示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送教下乡)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送教下乡)湘教版

⼋年级地理下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送教下乡)湘教版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属于区域地理中的⼀节,是我国四⼤地理区域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具有特⾊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然地理特征与其他地理区域形成明显的对⽐。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

前⾯三个章节我们已经讲述中国地理概况、⾃然环境、⾃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部分,本节学习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它们的⾃然环境的特殊性和前⾯所学⼏⼤区域的对⽐,能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奠定模式。

【学情分析】这次“周末流动学院”授课学校安排在屯昌中学和琼中思源学校,据我初步了解:这两个学校的学⽣,除了个别学⽣程度较差外,⼤部分学⽣地理学习兴趣较浓、基础知识⽐较扎实;另外学校和⽼师对于⼋年级⽣地会考也是⽐较重视,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我设置了低、中、⾼难度不等的活动环节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在学案上我也充分注意学⽣的情况,在问题的设置上也做了⼀些处理。

【教学⽬标】⼀、知识与技能⽬标:1、运⽤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

2、明确西北地区是⼀个以⼲旱为主要⾃然特征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4、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5、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寒”为特⾊的⾃然地理特征。

6、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并⽐较它们的⾃然地理差异。

7、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的⾃然环境的⽐较,了解两区的⾃然地理差异及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

进⼀步锻炼学⽣的读图能⼒及相关的的分析思维能⼒,使学⽣掌握阅读和使⽤地图的基本技能。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2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2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节选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资源分布、人口民族、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展示了这两个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殊,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熟悉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资源分布、人口民族、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资源分布、人口民族、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2.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4.归纳总结法:在课堂尾声,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图表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等教学素材。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区。

提问:“你们对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了解多少?”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弱,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4.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深入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后,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

2.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资料。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提问: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两大地理区域?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提问: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哪些特点?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然后,分组讨论这两个地区的人文特征。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巩固学生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理解青藏地区因“高”生“寒”,导致了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的独特性,从而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

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4.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寻找因果关系,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查找资料提高信息搜索的目的性、筛选能力、组织能力。

3.通过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同时更进一步理解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藏羚羊、野驴”的保护等知识的介绍,树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环境意识。

3.通过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及交通的影响。

难点:青藏地区的“高”和“寒”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一、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二、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三、青藏地区的河流特征四、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五、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生态特征六、青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七、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八、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九、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业布置】一、选择1.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A.黄河B.珠江C.长江D.澜沧江2.青藏高原单位面积小麦产量高,原因是()A.水源充足B.光照强C.热量丰富D.土壤肥沃3.柴达木盆地最著名的矿产是()A.钾盐B.石油C.铁矿D.铅锌矿4.“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A.准噶尔盆地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河西走廊。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1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1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两个地区的独特之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东部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2.难点:对西北和青藏地区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东部地区地理知识。

然后提问:“请大家猜一猜,我国哪个地区被称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西北地区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上述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对我国东部地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远离海洋,自然环境恶劣,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学生能自主地探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我国各地区的差异,树立正确的区域观念,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图片、视频、地图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本节课通过复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这两个地区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以及人口、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具体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如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以及人口、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以及人口、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2.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八下地理教材。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地图:教师准备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查阅。

4.视频资料:教师准备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2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2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认识这两个地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本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较为复杂,学生对其认识可能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区域比较、综合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2.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分布、环境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析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设计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环节;3.准备相关案例,便于进行案例分析;4.提前布置好课堂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区。

2.呈现(10分钟)呈现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分析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西北地区的认识相对较浅,对其地理位置、特色等方面的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西北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西北地区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布置好课堂讨论的任务,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30) .doc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30) .doc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内容: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两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3、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区域概况、农牧业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I学生活动及备注札记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何差异?(引入新课)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你还记得吗? 自由发言自读课文 完成目标自由发言完成表格二、学习新课 展示目标1、自读课文P13-22,划出重难点,完成活动题。

2、思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各有哪些特点?梳理点拨:完成表格—比较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位置与深居内陆,主要主体上位于青藏概况范围包括内蒙古、新、宁、甘北部高原,包括藏、青、川西部面积30%25%人口和民族4%1%自然环境特征突出特征干旱高寒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河流概况多为内流河众多河流的源头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如稀土矿产资源丰富,如钾盐农牧业生产我国主要的牧区;绿洲农业我国重要的牧区;河谷农业交通条件主要铁路:京包、包兰、兰新、北疆、南疆等。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网,青藏铁路三、课堂演练1、读下图,完成要求:图4.3―2(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山脉②山脉矿产地:③矿④煤矿城市:⑤⑥(2)从A到B、C,干湿状况和植被类型分别为:A:、B:、C:(3)西气东输工程是从新疆盆地的轮南气田运到我国最大的城市2. 读下图,分析回答:(1)写出图4. 3-3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本节教材通过介绍这两个地区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域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地理素养。

教材内容包括: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及两者在我国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各地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针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特殊性和独特性,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些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认识这两个地区在我国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各地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教学难点: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对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点,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地图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等。

3.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了解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基本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说课稿,主要涵盖了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巩固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热爱和关注,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以及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分别选取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典型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属于区域地理中的一节,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最具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其他地理区域形成明显的对比。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

前面三个章节我们已经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一部分,本节学习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前面所学几大区域的对比,能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奠定模式。

【学情分析】
这次“周末流动学院”授课学校安排在屯昌中学和琼中思源学校,据我初步了解:这两个学校的学生,除了个别学生程度较差外,大部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较浓、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另外学校和老师对于八年级生地会考也是比较重视,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我设置了低、中、高难度不等的活动环节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案上我也充分注意学生的情况,在问题的设置上也做了一些处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

2、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4、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5、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6、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7、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及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

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的分析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强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树立辨证思想,获得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地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西北地区自然状况的认识,从而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及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难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决措施: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联系巩固。

关键是:使学生抓住“干旱”、“高寒”这两个区域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指导读图法、启发引导法、分析比较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视频《回到拉萨》
(设计意图:设定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歌曲中回忆青藏地区)
二、复习
1、复习四大地理区域
教师:展示“四大地理区域”图,让学生回忆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及分界线。

学生:回答(略)
教师:伴随着歌声,我们先一起走进青藏地区。

2、引导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师: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图,指图提问青藏地区的范围和界线。

学生: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主体部分为青藏高原。

教师: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
学生:4000多米。

教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所以在海拔如此高的青藏高原上,我们会感觉到?
学生:寒冷。

教师:青藏地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寒。

那这样一种自然环境特征将对青藏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呢?
学生:农业、景观、植被、交通、城市、人口分布、能源资源……。

教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
学生:完成青藏地区的知识网络图。

教师:多媒体展示学生知识网络图完成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点评。

3、活动探究:教师以图讲解,突破青藏地区重难点。

探究一:青藏地区的河流——大江大河发源地
探究二: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分布: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农作物:喜温凉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探究三: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
两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代表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探究四:青藏地区的铁路——青藏铁路
起止点:青海西宁——西藏拉萨
修建的三大难题:高喊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探究五:青藏地区人口
藏族(藏袍)、藏传佛教(布达拉宫)、哈达、青稞酒、酥油茶
4、学法指导
教师:根据青藏地区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模式。

5、知识迁移和学习方法应用。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及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绘制西北地区的知识网络图。

学生:6人一小组,分组绘制西北地区的知识网络图。

学生: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

教师:进行点评。

6、活动探究:教师以图讲解,突破西北地区重难点。

探究一:西北地区地形——“三山夹两盆”
探究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探究三: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变化
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探究四:西北地区农业区
7、对比分析比较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图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
教师: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点评。

三、知识检测中考考情调研
1、中考考情调研——海南篇
1)(2009年海南会考)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干旱 B.降水多 C.雪山连绵 D.水源充足2)(2012年海南会考第9题)A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炎热 B.干旱 C.多雨 D.高寒
3)(2010年海南会考第17题)
4)(2009年海南会考第29题)
5)(2011年海南会考第27题)
2、中考考情调研——内地篇
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
【课后反思】
其实这节课是应海口市教研员陈运敏老师要求准备的一节复习课的示范课,她要求让我能尽量展示怎么将一节大容量的课压缩讲解而又能很好的落实知识点,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避免“满堂灌”的复习模式。

经过几次授课,我自己对这节课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复习,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又很好的发挥了教师的引导的辅导的作用。

2、“抓住知识点但不死抓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落实各项知识点的同时,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点拨和指导,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节约了复习时间又很好的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3、“分段自主”,将自主学习的模块分成三次设置任务穿插在课堂中,根据课堂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自主学习的时间,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很好的调节了课堂,避免课堂“真空”出现,让课堂更加充实。

经过老师的点评,也让我认识到,这节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提高教学机智,根据学生情况和课堂情况灵活调整课堂,不要给一节课设置一个死板的条条框框,灵活处理课堂出现的任何问题。

3、互动交流。

在一个陌生的课堂,面对一群不熟悉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开头调节气氛,做一个游戏、讲一个故事等等,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做下良好的铺垫,在课堂结束时,一定要对学生表现进行赞扬,注重鼓励、赏识及课堂评价语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谢曹老师、陈老师、唐老师、邱老师及全体科组的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节课,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很多自身的不足,我会不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