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估入帐处理
暂估入库账务处理【范本模板】

存货暂估入库账务处理(一)在日常业务处理中,经常会遇到商品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到的情况。
当企业不能准确确定价格的情况下只能暂估入库,待发票到达后重新调整。
因为企业尚未收到专用发票,所以在暂估入库时,不应计算暂估进项税额。
暂估入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暂估容易冲销难,难就难在发票到达后找不到原来对应估入的是哪一笔,特别是客户很多或较长时间才收到发票的情况更容易产生这种问题.解决方法是月底暂估,月初冲回,保持账务的连贯性以免因发票长时间未到而难以查对,二是设置查账表,对每笔新发生的暂估入账及发票到达冲销后都要及时登记,将存货明细账与库房的明细账定期不定期的核对,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及尽早发现差错。
若企业当月将该商品出售并结转销售成本后,在次月收到的正式发票价格与估价不一致时会影响损益的计算。
企业应分情况进行处理.(一)非主营性商品交易1、如***公司日常主要经营A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某月按照客户要求,为其单独采购一台D设备.经过询价得到D设备价为5000元,当日***公司从该单位赊购到D设备一台,并送往客户处,收取货款6000元.***公司未当月未收到D设备的发票,但按照客户的要求为其开具了销项发票。
***公司按估价对D设备进行处理。
入库时借: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贷:应付账款 5 000若不知供应商可设置“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同时按照估价出售、结转成本、结转损益借:库存现金7 020贷:主营业务收入 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20借:主营业务成本 5 000贷: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1000元。
2、次月处理冲减上月暂估凭证借:库存商品—D设备-5 000贷:应付账款-5 000因为D设备价格调整,***公司实际取得的发票价格为4800元。
借:库存商品—D设备 4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贷:应付账款 5 616此时D设备的账面数量为0,但仍显示-200元的商品价值.同时也因为价格的变动,导致***公司上月多计算了200元的成本,少计200元的收益。
暂估入账的处理流程

暂估入账的处理流程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暂估入账的处理流程这档子事儿!你说这暂估入账啊,就好比是给财务世界搭了个临时的小窝。
咱先来说说啥时候得用上暂估入账呢?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菜都拿回家了,可发票还没到手,这时候不就得先估摸估摸价格入账嘛。
企业里也一样,货物啊、服务啊都收到了,可那凭证还在路上溜达呢,那咱就得先把账给记上呀,不然不乱套啦!那怎么个暂估法呢?嘿,这可得仔细着点。
先得把该估的金额算清楚咯,可不能瞎估摸。
然后呢,就像给这个小窝搭个架子似的,把相关的科目都摆好位置。
比如说估的是原材料,那就得在原材料科目里给它留个位儿。
等发票来了,那可就像给小窝添砖加瓦啦!把之前暂估的冲掉,再按照发票上的准确金额重新入账。
这一步可得小心,千万别弄错啦,不然这账不就乱成一团麻啦!你想想看,要是不把这暂估入账弄清楚,那财务数据不就跟那乱了套的毛线似的,解都解不开呀!咱可不能让这事儿发生,对吧?所以啊,每一步都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这暂估入账处理流程虽然不复杂,但也得用心去做呀。
就像咱过日子一样,得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的,不能马马虎虎。
财务的事儿可都不是小事儿,一个小疏忽可能就会引出大麻烦呢!咱再打个比方,暂估入账就像是给财务大厦打地基,要是这地基没打好,那大厦不就摇摇晃晃的啦?所以说呀,别小瞧了这暂估入账,它可是财务工作里很重要的一环呢!大家在处理暂估入账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把每个环节都处理好。
别嫌麻烦,这都是为了让咱们的财务账更清晰、更准确。
咱可不能让这暂估入账变成一笔糊涂账呀,对吧?总之呢,暂估入账的处理流程虽然不那么高深莫测,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用心去做好每一个步骤。
只有这样,我们的财务工作才能顺顺利利,不出差错呀!。
会计实务材料采购入库“暂估入账”的具体操作方法

会计实务材料采购入库“暂估入账”的具体操作方法一、概述
材料采购入库“暂估入账”是指在材料采购入库时,在不了解具体的采购成本的情况下,暂时采用一定标准的价格入账,等待具体采购成本清楚后再进行科目调整。
二、暂估入账的目的
1、实现材料采购的及时入账。
在实施暂估入账的情况下,不等待采购的具体成本出现,就可以马上将采购的材料入账,这能够使会计记录的及时性得到有效改善。
2、简化会计处理的程序。
暂估入账可以在收到货物后,直接对该货物进行入账,而无需再次调整,从而简化了该程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暂估入账的具体操作
1、首先,会记录人员了解该笔采购的资料,如采购日期、供货单位等,以备入账时使用。
2、根据该笔采购的历史成本数据,利用企业的物料价格变动趋势,拟定现行物料采购的标准成本,这一标准成本是对采购成本的“暂估入账”,作为依据。
3、进行暂估入账时,以采购日期为会计科目记账日期。
采购日期之前的往来账及库存科目均以暂估成本进行记账,同时,应根据采购数量进行库存数量的调整。
4、完成暂估入账后,应做好暂估入账的调整记录,做到随时可以对比调整。
工程施工暂估入账分录

一、工程施工暂估入账的概念工程施工暂估入账是指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工程量变更、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导致无法在当期准确计算工程成本,暂时按一定比例或估算方法将工程成本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工程施工暂估入账分录的编制1. 暂估入账当发生工程施工暂估入账业务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以下分录: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或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该分录表示将工程施工成本暂估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应付账款中记录暂估应付账款。
2. 次月冲回暂估入账次月初,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冲回上期暂估入账,编制以下分录: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或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该分录表示冲回上期暂估入账,将工程施工成本从当期损益中剔除。
3. 实际发生工程成本当实际发生工程成本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以下分录: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或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该分录表示将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应付账款中记录实际发生的应付账款。
三、注意事项1. 暂估入账的比例或估算方法应合理,确保暂估入账金额与实际发生成本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2. 暂估入账的冲回应在次月初进行,确保工程施工成本准确计入当期损益。
3.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暂估入账进行合理的纳税调整,以防止企业滥用暂估入账。
4. 企业应加强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确保工程施工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工程施工暂估入账分录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种重要处理方式。
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会计准则进行暂估入账的处理,确保工程施工成本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记账实操-暂估入账的跨年会计处理

记账实操-暂估入账的跨年会计处理冲平暂估入账的凭证(红字):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根据发票计入原材料: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领用原材料的差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原材料利润影响: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将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附:暂估成本可以挂账多久企业若是在汇算清缴期结束前,取得合法购货凭证,那么就按照估价结转,计入当期损益的存货成本科目中,允许税前扣除。
企业若是在汇算清缴期内,仍未取得合法购货凭证,那么就按已计入当期损益的存货暂估价款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待以后年度实际取得合法购货凭证时,在取得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允许税前扣除。
暂估入库的材料可以结转成本,按照正常程序结转;当收到发票时,冲减暂估款即可。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
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计算当月发出库存商品成本时,应当仍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常计算确定发出成本。
由于月初红字冲回入库,并且取得发票正式入帐,两者相抵,余额为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所以,该差额实际上应当由本月发出和月末结存的库存商品承担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类商品即无月初结存,又无购销业务发生的,或者企业是使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的,或者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巨大的话,则该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及其连带影响的其他存货成本),应当调整并转入销售成本。
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3篇)

第1篇一、什么是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是指在工程尚未完工,无法准确核算收入的情况下,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进度,对已发生的收入进行暂估入账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
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企业及时反映收入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二、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1. 确定暂估收入金额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进度,确定已发生的收入金额。
暂估收入金额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合同约定为准,如合同中有明确约定收入金额,则按合同约定金额暂估;(2)无合同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根据工程进度、市场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估计。
2. 填制会计凭证根据暂估收入金额,填制会计凭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3. 计算应交税费根据暂估收入金额,计算应交税费。
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4. 结转收入成本在工程完工后,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结转收入成本。
会计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三、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的注意事项1. 确保暂估收入的合理性在暂估收入时,应充分考虑合同约定、工程进度、市场价格等因素,确保暂估收入的合理性。
2. 及时调整暂估收入在工程完工后,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及时调整暂估收入,确保收入与成本配比。
3. 合理确定会计期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确定会计期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加强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明确约定收入结算方式,降低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的风险。
总之,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是一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有助于企业及时反映收入情况。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施工收入暂估入账的风险。
第2篇一、暂估入账的原因1. 发票未取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时因供应商原因、运输原因或合同约定等原因,导致发票未能及时取得。
企业会计制度中暂估账务处理的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中暂估账务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
在购进材料等尚未收到发票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合同、入库单等凭证暂估入库,并按照暂估金额进行账务处理。
具体操作是在“原材料”科目下设置“暂估入库”明细科目,将暂估金额记入该科目,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财务处理。
暂估回冲的账务处理。
在收到发票后,需要将原暂估入库金额与实际入库金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入库金额大于原暂估金额,则需要将差额记入“原材料”科目下的“暂估入库调整”明细科目;如果实际入库金额小于原暂估金额,则需要将差额冲减“原材料”科目下的“暂估入库调整”明细科目。
实际采购成本与暂估金额存在差异的处理。
如果实际采购成本与暂估金额存在差异,则需要在结算时进行调整。
如果实际采购成本高于暂估金额,则需要将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如果实际采购成本低于暂估金额,则需要将差额冲减“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暂估的账务处理。
对于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可以根据相关凭证进行预提,并在预提期间内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财务处理。
在收到发票后,需要将预提金额与实际发票金额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企业会计制度中暂估账务处理的核心原则是按照合同、入库单等凭证进行暂估处理,并在收到发票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合理的账务处理,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原材料暂估入账的财税处理

原材料暂估入账的财税处理原材料暂估入账是指企业在年末或者期末,为了及时反映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对库存原材料的价值进行临时估计,并将此估计数额计入财务报表中,以便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原材料暂估入账的财税处理是企业在进行原材料暂估入账时需要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的规定,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1.会计处理: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库存原材料进行估计,并将估计数额记入会计凭证。
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市场价格、其他相关指标等因素对原材料进行估计。
暂估入账时,需要填制并登记相应的会计凭证,如“原材料暂估入账凭证”。
在凭证中要明确标明估计数额和原因,并将其核算入库存原材料账户。
2.税务处理:根据税法法规的规定,企业在进行原材料暂估入账时需要遵守税务部门的要求。
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企业可能需要填制并报送相关的税务申报表,如增值税申报表、所得税申报表等。
在填报申报表时,企业需要将原材料暂估入账数额纳入相关表格,并按照税法法规的要求计算和缴纳相应的税款。
3.盘点调整:原材料暂估入账后,企业需要进行实际盘点,以核实估计数额的准确性。
在盘点过程中,企业需要将实际库存与暂估数额进行对比,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实际库存与暂估数额相差较大,企业可能需要对会计凭证进行调整,并重计库存原材料账户的余额。
4.财务报表披露:原材料暂估入账后,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将暂估数额明确披露。
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库存原材料的暂估数额明确列示,并在注释或附注中解释原材料暂估的原因和处理方式。
此外,企业还需要在利润表中反映原材料暂估入账对利润的影响。
总之,原材料暂估入账的财税处理需要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的规定,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估计,并及时调整和披露相关信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施工暂估入账手续

工程施工暂估入账手续一、前言工程施工暂估入账手续,是指在工程施工中,为了满足资金周转和项目进度的需要,暂时将估算的工程款项入账到企业财务账户中的一种操作流程。
暂估入账手续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因此,合理规范的工程施工暂估入账手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暂估入账手续的操作流程1、收集项目资料在进行暂估入账手续前,需要收集项目相关的资料,包括项目合同、工程测量数据、工程进度等。
这些资料是进行暂估入账手续的重要依据,也是财务数据的来源。
2、编制工程暂估款申请根据项目资料,编制工程暂估款申请书,申请中需要说明暂估款的具体金额和原因,并加盖相关部门的盖章。
申请书需要企业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市场部门等相关部门签字确认。
3、审核工程暂估款申请申请书上述各部门签字确认后,提交给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财务部门需要核实工程暂估款申请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同时需要核对相关资料,并将审核结果记录在申请书上。
4、提交暂估款申请审核通过后,企业财务部门将申请书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将申请书提交给银行或相关财务机构进行资金拨付。
5、录入财务系统银行或相关财务机构拨款到账后,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及时将款项录入到财务系统中,并生成相应的凭证。
同时,需要将相关资料归档存档,以备日后查验。
6、项目跟踪和监督暂估款入账后,企业需要对项目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暂估款的使用合理和合法。
7、工程暂估款结算工程进度和实际费用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暂估款进行结算。
结算过程需要企业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市场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认。
8、财务报告和结算在项目结束后,企业需要进行财务报告和结算工作,将暂估款进行最终结算,并将结算结果进行财务报告。
三、暂估入账手续的风险控制1、审批流程的严格控制在暂估入账手续的操作流程中,审批流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和规范。
审批流程需要规定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需要明确,审批程序需要规范。
工程合同暂估金额怎么入账

工程合同暂估金额怎么入账【】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工期较长、变数较多,往往需要对工程合同中的金额进行预估,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资金安排。
暂估金额的入账,是指在会计处理上,根据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对尚未最终确定的工程款项进行预先入账的过程。
一、暂估金额的确定在进行暂估金额的入账前,首先需要确定暂估金额的数额。
这通常是基于工程合同中的条款,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和已完成的工作量来进行的。
暂估金额的确定应当公正客观,既要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又要避免过度预支,造成资金链的紧张。
二、入账时点的选择暂估金额的入账时点通常与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点相一致。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点,或者在达到某个工程节点时进行入账。
这样做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便于项目管理团队及时掌握资金状况。
三、入账凭证的编制暂估金额入账时,需要编制相应的会计凭证。
这些凭证应当包括合同编号、工程名称、暂估金额数额、入账日期等关键信息。
还应当附上工程进度报告或相关证明材料,以备审计时查验。
四、入账分录的处理在会计处理上,暂估金额的入账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会计科目:在建工程、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
具体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
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体现了项目的支出情况,又反映了公司的负债状况。
五、后续调整与结算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实际发生的费用会逐渐明确。
因此,需要定期对暂估金额进行调整,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在项目完工后,应当及时进行工程款项的最终结算,将暂估金额转换为实际的工程成本,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六、注意事项在处理暂估金额入账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所有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保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财务风险。
暂估收入入账的正确做账方法

暂估收入入账的正确做账方法一、引言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有时会遇到需要预估收入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暂估收入入账。
本文将介绍暂估收入入账的正确做账方法,以帮助企业正确处理这一问题。
二、什么是暂估收入入账暂估收入入账是指在企业未确切知道收入金额的情况下,根据经验或其他因素进行预估,并将该预估金额记录在会计账簿中。
暂估收入入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方便管理和决策。
三、暂估收入入账的正确做账方法1. 确定暂估收入的原因在进行暂估收入入账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暂估收入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销售订单尚未完成、服务尚未交付、收入确认周期较长等。
明确原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预估。
2. 预估收入金额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经验,预估收入金额。
可以参考过去类似业务的收入情况,结合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预估。
预估金额应尽量准确,避免过高或过低。
3. 记账处理根据预估的收入金额,进行记账处理。
一般情况下,暂估收入会计科目为“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记入相应的科目中。
同时,需要将暂估金额记录在财务报表中,以便后续对账和核对。
4. 定期调整由于暂估收入是根据预估金额进行的,实际收入可能与预估金额存在差异。
因此,在企业获取准确收入金额后,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将暂估收入与实际收入进行对账,并进行差异调整。
5. 注意事项在进行暂估收入入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预估金额应尽量准确,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误导;- 预估金额应基于充分的信息和合理的依据,避免主观臆断;- 需要及时调整暂估金额与实际金额之间的差异,保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暂估收入入账方法应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确保合规性。
四、总结暂估收入入账是企业在预估收入金额时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正确的做账方法包括确定暂估收入的原因、预估收入金额、记账处理、定期调整等步骤。
在进行暂估收入入账时,需要注意预估金额的准确性、依据的合理性以及差异调整的及时性。
存货“暂估入账”的后续账务处理

存货"暂估入账"的后续账务处理"暂估入库”是在发票没到,但原材料(或商品)已经入库时原材料(商品沅发票入库的一种过度方法。
暂估入账是让月末统计时的财务报表能接近真实的存货状况,而不得已采用的"暂估"存货价值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的暂估入账,月初需要冲红处理。
其分录如下:1、月末无发票暂估入库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一暂估价2、次月初冲红借:原材料负数红字贷:应付账款一暂估价负数红字例1:张章说分录企业是一家混凝土搅拌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库存成本。
9月20日,赊购A企业水泥100吨,根据市场价格预估价款32000元(不含增值税)O9月21日,该水泥运输到公司仓库,支付运费5450元(含增值税),卸货费2000元。
9月底仍未支付货款,也未收到A企业发票。
(9月底,张章说分录企业的库存水泥150吨,9月份库成本450元/吨)1、入库暂估分录借:原材料一水泥39000元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税额450元(5450÷(1+9%)×9%)贷:银行存款7450元(5450+2000)应付账款一A企业一暂估入账32000元2、次月初冲红借:原材料一水泥-32000贷:应付账款一A企业一暂估入账-32000元10月出库单价=(450×50+39000)÷150=410元/吨说明1:次月初为什么要冲红首先,次月并不是一定要次月冲红。
次月初冲红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月底暂估,月初再冲。
依据是在未收到对方发票前,其债权债务金额并不能准确计量,暂估凭证并不是有效的会计凭证,所以在完成月底财务汇总功能后,月初要冲红。
但实务中,很多企业间往来账长期拖欠,发票也是迟迟不开具。
每月冲红工作量十分繁重,很多会计选择不月初冲红,而是等到对方发票开具后在冲红。
说明2:暂估入账需要暂估进项税吗?没有明确规定,张章不建议暂估进项税。
会计准则暂估入账财务处理流程

会计准则暂估入账财务处理流程那咱就来说说会计准则里暂估入账的财务处理流程。
一、暂估入账是啥。
暂估入账啊,就像是给还没拿到“身份证”的经济业务先安排个临时身份。
比如说,你买了东西,东西已经到你这儿了,你也开始用了,但是发票还没到呢。
这时候财务就得给这个事儿做个记录,这就是暂估入账。
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财务得让账上反映的情况和实际情况尽量相符呀。
就像你家里来客人了,虽然你还不知道客人的名字(相当于没有发票),但你得先把人招待着(先记录这笔业务)。
二、暂估入账的情形。
有好几种情况会用到暂估入账呢。
最常见的就是采购业务。
你公司采购原材料或者商品,货都入库了,可是供应商的发票不知道啥时候才慢悠悠地寄过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费用类的。
比如说你租了个房子当办公室,租金按季付,这个季度已经过了一个月了,但是房东还没给你开发票,那这个月的租金费用你就得暂估入账。
这就好比你知道每个月要给房东一部分钱,虽然还没拿到“付款凭证”(发票),但是你得心里有数,在账上体现出来。
三、暂估入账的财务处理。
1. 采购业务的暂估入账。
假设你公司买了一批原材料,价值10000元。
材料到了,发票没到。
这时候,会计就得在账上做这样的记录:借:原材料 1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00。
这就相当于在账上先承认了有这么一笔债务,因为材料已经在咱这儿了,迟早要给人家钱的嘛。
这里的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就像是一个专门放这些临时身份业务的小盒子。
2. 费用类的暂估入账。
再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租金。
一个月租金3000元。
借:管理费用租金 3000。
贷:其他应付款暂估其他应付款 3000。
这就表示这个月已经发生了租金这个费用,虽然钱还没付,发票也没有。
四、暂估入账的后续处理。
1. 发票到了之后的调整。
当发票终于到了的时候,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相认了一样。
如果发票金额和暂估的金额一致,那就简单了。
比如刚才原材料的例子,发票也是10000元。
那我们就把之前暂估的那笔分录冲掉,再按照正常的采购分录做一遍。
暂估入账的实务处理

暂估入账的实务处理展开全文1.材料暂估入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问】购进了一批钢材,但发票未取得。
此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当以后拿到发票时又如何处理?【答】暂估入库时: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入库未达账款拿到发票时,首先冲回已经暂估入库的原材料:借:原材料(红字)贷:应付账款——入库未达账款(红字)然后,再根据发票金额入账: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贷:应付账款2.暂估入库商品退货如何处理【问】4月份从A公司购入商品一批,购入时没有送货单,当时仓管就估价入库了,合计是2077.02元,当时挂A公司的往来2077.2元,这批货现在已用了1172.6元;现在对方开了结算单过来,实际这批货进货价格是1506.89元,如何调整为实际价格呢?现在有部份货要退货,请问这一系列账务如何处理?【答】对于有入库单,没有对应发票的,可以按计划价格(不含税价)与入库单上商品数量的乘积暂估入账,借记库存商品,贷记应付账款。
待次月初冲回,次月末若发票仍未到,月末继续暂估。
直至收到发票的当月,月初将暂估入库分录冲回,收到发票按发票金额入账:借记库存商品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等。
如果退货,直接冲当期的库存商品就可以了,借记应付账款,贷记库存商品。
建议12月份之前把退货的事办完,如变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不这么简单了,会很麻烦的。
如果没有开发票,应该在退货后让对方按实际数量与价格开发票。
如果已经开了发票,退回商品的进项税要转出,不能再作为进项税抵扣了。
3.暂估料如何进行审计为了遵循税法规定,企业即使能够确定原材料的单价、数量、金额以及其他合同条款,只要没有取得正式发票,就不能按常规入库方式核算,只能暂估入库。
事实上,实质上,不管是否取得发票,企业在货到以前都已经和供应商达成了一致意见,或签署了合同,或者只是口头协议,但这些都不妨碍这批货各项要素都已经确定,而无需暂估。
至于为什么发票不随货同行,大多缘于供应商不想在货款结算以前就开票确认收入,或者是双方出于调剂增值税税负的考虑。
做账实操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

做账实操-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费用已发生,未取得发票费用已发生,未取得发票,暂估处理的会计分录为:如业务招待费的暂估入账分录为: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预付账款分录摘要"暂估X月业务招待费,下月收到发票后,会计进行账务调整,红字冲销上月的暂估分录: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红字)贷:预付账款(红字)再根据发票金额,正常做账: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预付账款银行存款注意:暂估入账的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需做纳税调整处理。
已收到材料,未取得发票已收到材料,未取得发票的暂估处理比如存货的暂估处理,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 ----- 原材料贷:预付账款下月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进行账务调整,红字冲销上月的暂估分录:借:库存商品 ----- 原材料贷:预付账款再根据发票金额,正常做账:借:库存商品 ----- 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预付账款暂估入账的资产投入使用暂估入账的资产投入使用比如对采购的设备进行暂估处理,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贷:预付账款分录摘要可写明〃暂估XX固定资产入库〃。
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当月已投入使用,在下月仍未收到发票的情况下,暂估计提折旧,具体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下月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进行账务调整,做红字冲销上月的暂估分录: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贷:预付账款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再根据发票金额,正常做账: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预估费用比如预估员工的年终奖费用,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年终奖贷:应付职工薪酬后面实际发放年终奖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
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1、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暂估金额)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xx供应商)(暂估金额)
2、暂估回冲
(1)红字冲回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原暂估金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xx供应商(原暂估金额,红字)
(2)收到发票,做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发票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税额)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发票含税金额)
二、一般纳税人暂估入账的税务处理
1、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暂估入账分录中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因此,在进行暂估分录时不需要考虑增值税问题,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进行相应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2、暂估入账的成本费用会计核算按规定已经计入当期损益的,在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可以依法扣除。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除个别特殊情况,一般不存在税会差异问题,税会差异应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整。
小规模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

小规模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
小规模暂估入库的会计分录:
1、估价入账: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账
2、月初再冲减估价入账分录:
借: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账(红字)
3、根据发票入账: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暂估入库是对于企业购入的,已验收入库但发票尚未收到的商品,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暂估入账。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上述分录。
待取得发票时,根据发票编制正确分录。
暂估入库的处理方式
1、存货的暂估:上了eRP的企业,到了月末,财务到供应链相应模块把无单价的物料导出来,交给采购部,让采购先暂估单价,所有的物料都要有单价啊,否则核算成本会出错。
单价的暂估尽量要准确,要和以后开发票的价格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影响当期的成本,供应链月末是自动汇总的暂估凭证。
2、委外加工费暂估:委托加工业务是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代垫部分辅助材料,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加工货物并收取
加工费的经营活动。
3、固定资产暂估: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一般是指固定资产已经投入使用,但还没有取得发票,可以先按照合同上的金额暂估入账,并从入账次月起计提折旧。
等发票到了以后再调整固定资产入帐价值,只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不再调整。
库存商品的定义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
的各种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上的暂估入库如何处理
一、一般暂估是月度终了,对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到材料的凭证,应当分别商品科目,抄列清单,并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价格暂估入账,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材料是指企业作为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以及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二、材料暂估具备的特点:
1、材料暂估是本月度终了,是因为有没有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
2、材料暂估是会计将本月度终了没有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而进行的会计处理;
3、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反映本月度止没有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的金额。
三、材料暂估的会计原则: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材料已经入库,而材料的发票账单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同时到达或当月不能及时到达,这些到库材料应该在本月底作会计处理,从而充分反映本月财务状况。
2、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材料暂估的发票账单在到达时应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充分反映材料暂估的实际金额。
3、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应在材料到达时和材料发票到达时分别作会计处理,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时得到反映,通过“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科目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企业当时未达发票账单金额,以便企业了解当时的负债情况;及根据做材料暂估的入库单据查明未达账单的单位,了解发票账单不能到达的原因,及时与对方单位进行沟通。
四、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
1、采购或仓库部门收到实物时,按对方送货单据或合同价格填制一式几联入库单,实物进入仓库。
当月终了,对于本月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到商品的凭证,分别商品科目,抄列清单,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价款,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包装物等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
2、收到材料的发票账单并随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付款,验收单附发票后,会计做账:
借:原材料、包装物等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同时,根据发票账单所附验收单的日期或附表,统计本发票账单需要冲减以前月份材料暂估的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包装物等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材料)红字
五、材料暂估会计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材料采用计划价时,材料暂估的处理会对当月材料成本差异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材料成本差异是随着材料入库而形成的。
但根据以上材料暂估的处理,其成本差异并不体现在当月的账面上,而反映在办理发票账单结算的那个月份。
这就造成了本月有这部分材料的计划成本,而没有其相对应的成本差异的情况。
从理论上讲,计算当月成本差异率时,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口径与原材料计划成本的计算口径应当一致。
根据以上的处理,不但计算口径与理论完全一致,而且不需要对当月
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进行分析,不需要剔除料到单未到这部分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但要对单到料未到的材料实际成本进行统计核算,以算出这部分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从而能够全面准确计算出当月的成本差异率;根据以上计算出来实际的材料成本率作为计算依据,虽然能准确的计算出当月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但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并不能与月末的库存材料余额配比,但从长期来看,不同月份成本差异偏差则可以抵消;此外,在料到单未到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就是从仓库领用了这部分原材料,而领用的材料也已经负担了合理成本差异。
2. 暂估材料在发票账单没有到达前发生了退货,由采购、仓库部门填制通库单,在当月材料暂估处理时,作相应的冲减。
3. 企业应该根据以上材料暂估的处理,建立相应的材料暂估备查账,做到备查账余额与“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科目余额和未达账单的验收单金额三者之间的账单相符、账账相符。
4.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科目余额并不实际等于应付供货商的金额。
原因一,如采用了计划价,含有应是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额;原因二,材料的实际成本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金。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以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帐。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帐款——暂估款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因此,你首先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暂估入帐,然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帐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算库存商品发出(包括你说的销售出库)成本。
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等
贷:应付帐款——暂估款
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公司等
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
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计算当月发出库存商品成本时,应当仍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常计算确定发出成本。
由于月初红字冲回入库,并且取得发票正式入帐,两者相抵,余额
为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所以,该差额实际上应当由本月发出和月末借存的库存商品承担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类商品即无月初结存,又无购销业务发生的,或者企业是使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的,或者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巨大的话,则该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及其连带影响的其他存货成本),应当调整并转入销售成本。
编制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贷:库存商品等
如果暂估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应当以红字编制上述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