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开题报告】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合作、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的探讨。
1. 设计任务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要明确任务的目标,任务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符合。
通过任务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选择合适的任务:任务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契合,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任务,例如购物、旅行等主题。
3. 组织任务活动: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提供支持和反馈:教师应该在任务活动中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提供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并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提高。
5.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在任务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对任务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6.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分为过程评价和产品评价,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和表现,产品评价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英语任务教学法开题报告
英语任务教学法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因此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正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教学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探讨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目标包括:1.分析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2.探讨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策略;3.比较任务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优缺点;4.调查学生对任务教学法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评价;5.初步探索任务教学法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方面的实际应用。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任务教学法理论基础任务教学法以认知语言学和社会交互理论为基础,通过设置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促进语言的习得与应用。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 任务教学法的教学原则任务教学法有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真实性原则、情境化原则、信息交换原则等。
本部分将详细探讨这些教学原则的内涵和应用。
3.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本部分将介绍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包括任务设计、任务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师和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角色等。
4. 任务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本部分将对比任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优缺点,分析它们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适用范围,以期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
5. 学生对任务教学法的评价和体验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任务教学法的评价和体验,探讨任务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6.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学习中的实际应用本部分将从实际角度出发,通过教学实验和案例研究,初步探索任务教学法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方面的实际应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和案例研究等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分析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能力,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文献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任务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本研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一步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2. 任务型教学法对英语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影响;3. 任务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展开研究:1. 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2. 实验设计: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3. 实验实施: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数据;4. 问卷调查: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态度和感受;5.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6. 改进策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英语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虽然在大城市的学校中,英语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的小学中,英语教育水平依然有待提高。
面对这一问题,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际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实际交际应用,因此教学内容和活动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任务型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农村小学中,许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缺乏兴趣。
而任务型教学法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任务设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交际活动,感受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更加乐于参与学习。
2.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学生有所不同,他们的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话题等都与城市学生不同。
传统的教学内容常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产生抵触情绪。
而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场景设计任务,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3.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在语言交际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各种任务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学生在交际任务中,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1.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任务设计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比如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风景、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用英语购物等。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报告【教师职称评定】
任务型教课法在小学英语教课中的应用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课思想是近20年来社交教课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变成拥有实践意义的讲堂教课方式。
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域,比方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教课纲领或课程标准都提出了任务型语言学的模式。
教育部拟订的《英语学科标准》明确提出倡议任务型教课门路,培育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教课指导思想。
“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绘方式设定各级目标。
教师应尽量防止纯真教授语言知识的教课方法。
尽量采纳任务型的教课门路。
”由此说明任务型教课是我国英语讲堂教课改革的一个方向。
任务型教课是:教师将英语教课的整体目标联合教课内容创立性的设计切近学生生活的教课活动,使学生经过思虑、检查、议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在达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培育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达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任务型教课的理论依照是“输入与互动假定”。
1、习得假定。
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存心识的状况下经过存心识学习或无心识的汲取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
习得假定以为,掌握语言是经过“习得”,而不是“学习” 。
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的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产生的体制。
克拉申重申“习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
Krash(1982) 以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社交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纯真训练语言技术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2、变化性互动。
Long (1983) 指出,语言一定经过“变化性互动”才能习得。
他以为,语言习得不行缺乏的体制是变化性互动。
变化性互动可使输入成为可理解性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又有益于语言习得。
(二)在任务型教课法中任务起码拥有以下三个特点:1、真切性。
任务活动将真切的语言资料引入语言环境。
这种真切的语言资料应当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应是他们所熟习的。
比如:依据天气预告决定穿什么衣服是平常生活真切存在的。
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任务型教学的定 义和特点
03 三、任务型教学在小 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04 四、任务型教学在小 学英语课堂中的效果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 国,英语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 语兴趣和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 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 研究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任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任务型教学注重设置真实、实用的任务场景,使 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 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4、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任务型教学既任务完成的结果,也重视学生在完成 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此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创新和实践,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结论
本次演示对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该教学 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运用能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 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如何更好 地将该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推动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们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将其应用于自 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推广这种优秀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索篇•教学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凌燕(南京实验国际学校)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所谓任务型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或者是与同学一起探讨等形式去完成教师所设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成长。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灌输思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任务地去学习。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是什么呢?首先,要能够体现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对于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没有兴趣的,只有充满乐趣、妙趣横生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我们在进行任务型教学的同时也要遵循课堂的趣味性原则,在课堂上适当地加入一些比赛或者是游戏的元素,让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其次,任务型教学要注重课堂的真实性,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的进度以及课程的难易性来教学,不能设置难度过大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完成不了,也不能把任务设置得过于简单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难度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再次,所设计的教学任务要能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环境下,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种多样,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等形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上,在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运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任务设计要具有教育性,只有满足教育性原则的任务设计才能在玩的过程中体现出学习的性质,我们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的教学,都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为目的的,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受到教育的话,那么课堂就没有任何价值。
(二)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流程首先,它要有一个准备的阶段,让学生做好课前热身准备,举例而言:在学习“My family”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中文介绍一下自己家的成员,想好自己应该怎么说,这就是课前热身,这个时间最好把握在五分钟左右;其次,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为学生设定相应的任务,例如,能够准确地用英语来描述出自己家庭有几个成员,都有谁,都是做什么工作的,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等等,给学生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再次就是完成任务的阶段,这个过程耗时比较长,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选择合作学习的模式与同学一起进行讨论来完成教学的任务,还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给自己规划时间决定先完成哪个任务再完成哪个、每一个任务用时多少,先给自己一个规划再进行学习,这些学习的方法都可以运用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来,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而后是课堂的反馈阶段,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把自己得到的结果反馈给教师,这是学习的总结阶段;最后是教师的评价阶段,教师根据上一阶段学生的反馈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有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对学生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积极进行表扬和鼓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不足和优点,积极进行改进。
浅探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探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 前言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
而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通过实际的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在英语语言领域的综合能力,更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将使学习更加有效。
本文将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等方面浅析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2.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它是一种以交际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法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问题,它强调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法在知识的传授上强调在任务完成的情境中逐步掌握知识,其特点在于:1.以教学任务为导向,强调任务的实用性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综合能力3.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注重学生的沟通能力4.强调语言交际功能,在交际中学习语言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在任务完成的情境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小学英语教育中,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习更加深入、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语言目标和情景进行任务设计:1.任务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任务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相适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
例如,英语口语课堂学习任务可以设置为情景交际任务,运用对话形式及角色扮演让学生在通过实际交际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任务过程中注重语言交际功能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设计强调语言交际功能,重视任务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信息时更加自如和连贯。
例句和语境的交代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更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也有积极影响。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以设定任务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融入课堂任务中,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基本的语法技巧和语言应用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文章以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为依据,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趣味化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优化学习效率;增设英语交流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补充课外知识点,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小学英语;英语素养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这优化了课堂结构,提升了学科教学效率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要真实,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任务要求应恰当,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既有水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顺利完成;任务要由简而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任务要具有合作性、探究性,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
它强调“做中学”、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习者完成真实的任务,用语言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主要通过词汇和基本语法的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因此任课教师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天赋,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积累英语知识。
任务型教学法以教材核心知识点为基础,将英语知识讲解融入特定的任务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思维,从而提升了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合课堂教学的任务,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1. 信息任务。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向学生介绍或者渗透一些学生急需的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读写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合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供具体教学实例。
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是将真实生活中的任务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问题。
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动机。
1.设定任务目标: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例如让学生完成一篇英语日记、编写一个对话等。
2.情境准备: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创设一个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
3.提供语言支持: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材料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语言支持,例如词汇、句型等。
4.学生实施任务: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5.评估与反思: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并鼓励学生对任务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1.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实际任务,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因为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协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任务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一个任务中运用各种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等,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教学实例:教学目标:学习如何制作一个英文海报,了解海报的内容和制作过程。
教学步骤:1.情境准备: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海报的内容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海报的用途和功能。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完成实际任务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该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一、确定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任务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或问题,也可以是模拟游戏或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任务,确保任务的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语言和知识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际物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具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内容和要求。
教师还可以设置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
同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记录学生表现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果。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检查学生的作业等方式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总结归纳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完成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巩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验。
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任务的理解和应用。
五、评价任务效果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教师要对任务的效果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学习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口语成为了英语学习的重点之一。
而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口语表达能力一直是教师们面临的难题。
因此,本人选择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提升。
二、研究目的和任务1. 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作用。
3. 分析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和策略。
4. 实证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任务型教学法及英语口语教学相关的文献、教材和案例,深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
2. 实证研究法:通过教学实验、认知评估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查看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3. 分析归纳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适用场景和实现策略。
4. 经验总结法:根据研究成果,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可供其他教师参考的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经验和方法论。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 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2. 提出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对英语口语教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3. 对研究对象的教学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有效提升,进一步推动英语口语教学的提高和发展。
4. 针对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为其他教育行业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报告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引言: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任务为中心,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国外,始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
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任务型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它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这说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同时,现采用的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递进,课程的设置等各方面都很适合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为此,我们在课堂进行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构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和提供一套相应的操作措施。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索篇•课改论坛一、小学英语小学英语是几大学科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单词、句子、语法、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等内容,同时也是一门语言交流工具,在我们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陌生,对于这门陌生的课程,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这门课程,并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呢?我们现在共同讨论一下新课改下的任务型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在任务的进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在“干”中学,“用”中学,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外语教学方法。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意义1.任务型教学以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为根本,通过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字”时,学生可以把How many...这个句型掌握,并且根据所学知识把电话号码熟读下来。
3.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双人和小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既让学生感觉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4.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四、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任务型教学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真实情境的模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创造设计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使学生丰富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那么,我们现在就谈论一下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于第—个 任务 比较 简 单 . 十分 有 趣 . 又 全 班 同学 都 兴致勃 勃地投入到 活动中 . 任务完 成的质量也 比较 高。第二个任 务
虽 有一定 的难度 . 前一 个任务 已作 了 但
Pr sy h i t Se o ̄ To N n e earh m ae g R s c
小学 教学 研完
专研 题究
任务型教 学 法在小 学英 语课 堂教 学 中 的运 用 研 究
江 苏 如皋 市如 城 镇 实验 小学 陈 淑 君
一
、
任 务难 度 要 适 当
型Wh s … ?时 。 师故 意踩 到一本 书 oe 教 上 ,并 做 出 跳 起 来 惊 讶 的 样 子 . 问
习态 度 、 人交 流 合 作 的 能 力及 解 决 与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等 都 有积 极 的影 响 . 对 学 生的 学 习 成 绩 有 显著 影 响 . 较之 传 统 教学 法 效 果 明 显 . 然 在 实 施过 虽
程 中也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但仍 不失 为一 种 有效 的教 学 模 式 . 小 学 英语 教学 在 中实施 任 务 型 教 学 是 可行 的 。
布 置 学 习 任 务 应 该 尽 量 结 合 实
际生活 , 如 . 讲 解“ a t ei 比 在 Wh t i s m i ” 个 句 型 时 . 师 可 以充 分 利 用 t 这 ? 教
完 成 自制 相 册 的作 业 在 进 行 教 学
时 .让 学 生 展示 自己制 作 的 相 册 . 在
得到充 分的体 现 。因此 。 任务 必须符 合 学生 年龄 特 点 .能牢 牢 吸引 学生 的注
【开题报告】小学英语任务设计有效性探讨
开题报告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英语任务设计有效性探讨一、背景及意义(1)背景:任务型教学法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
它能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目前,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和重视。
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型教学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出现了大量的参考文献。
任务型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在中小学使用这种教学法,明确指出任务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是因为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任务学习英语,它是涉及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无疑是一个关键环节。
但是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及任务设计了解甚少,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任务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存在着强制性和划一性倾向,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更无法使学生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违背了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2)选题的意义:1.有利于学生自主提高语用能力及掌握语言知识。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点,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任务型教学一般在教学的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
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3.有助于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任务型教学及相关理论1.1 任务型教学定义1.2 英语任务型教学相关理论1.2.1 Wertsch的活动理论1.2.2 Long和Seliger的互动理论1.2.3 Krashen的输入理论1.2.4 Swaind的输出理论2. 任务设计有效性的特征2.1 任务设计的特征2.1.1 任务的定义2.1.2 任务的特点2.1.3 任务设计的特征2.2 有效教学的特征2.2.1 有效教学的定义2.2.2 有效教学的特征2.3 任务设计有效性的特征2.3.1 语言知识、技能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相结合。
浅探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探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详细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与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以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进一步展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性。
在总结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结合、特点、具体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优势、发展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学习语言技能。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与传统的以课文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语言知识,还能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
任务型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1.2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其语言水平。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运用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技能,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以任务为途径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题报告
以任务为途径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英语教学逐渐从简单的语言知识传授向充满挑战的语言运用拓展。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品学兼优、学以致用的全面发展,成为了英语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需要寻求一种更加优秀的教学方式。
本次选题旨在研究以任务为范式的英语教学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目的基于任务的英语教学法,是现代化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
它将学生置于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不同类型的交际任务,来使学生自然而流畅地运用英语。
教师在课堂上以任务为媒介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任务型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效果,同时探索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了解以任务为范式的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及其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情况。
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相关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任务型教学方式的看法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等问题。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对以任务为范式的英语教学法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做对比实验,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差异。
四、研究内容及分工1. 前期准备:a. 文献阅读,收集、整理并分析相关资料。
b. 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
c. 讨论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方向,设计试题和实验方案。
2. 实验过程:a. 以任务为范式的英语教学实验方案设计。
b. 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实验(测试学生成绩、调查学生态度等)。
c. 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
3. 结果分析:a.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b. 对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劣势进行总结和分析。
c. 发表论文或成果汇报。
五、研究意义和预期效果1.对于学生a.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下面从准备阶段、任务设计以及评价反思等方面进行思路探讨。
一、准备阶段1.了解学生的课前知识。
通过课前调查、复习课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任务的设计和难度的把握提供依据。
2.确定任务的目标。
任务的目标应该符合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准备任务的材料和资源。
根据任务的目标,准备相关的读、听、写、说的素材和资源,例如图片、录音等,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任务实践。
二、任务设计1.设置任务的情境。
通过设立真实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任务更具可行性和实际性。
以“做个英文旅游小报告”为任务,可以设定学生需要在一个旅游展览会中使用英语进行介绍。
2.确定任务的要求。
任务的要求应该明确,具体,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运用和实践。
要求学生使用介词、形容词、名词等进行描述和表达。
3.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实践。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实践,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评价反思1.进行任务评价。
通过对学生任务表现的观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考查,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任务完成的准确性、流利性、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等。
2.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设性反馈。
对学生的任务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建设性反馈,指出他们在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他们改进。
3.进行反思总结。
教师需要对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总结任务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准备阶段的调查,为任务的设计提供基础;在任务设计中,确定任务的情境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评价反思环节是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和建设性反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英语教育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的背景任务型教学法(Task - 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学法的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的新发展,它是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1962)的语言与学习理论提出来的(鲁子问,2002)。
我国从1998年开始陆续在高中(1998-2001)、初中(1999-2001)和小学(2000-2001)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实验教学(鲁子问,2001)。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任务型教学模式产生于Bangalor Project 。
1979 年,Prabbu 在印度南部Bangalor,将当时看来比较激进的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假设大胆地付诸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他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 ( Prabbu ,1987) 。
在教学过程实施过程中,Prabbu 把任务活动分为四类:以规则为中心的活动( Rule–centered Activities ),以形式为中心的活动( Form–centered Activities ),以目标为中心的活动( Goal–centered Activities )和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 Meaning–centered Activities ),并提出在任务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在关注语言意义的过程中自动内化语法系统,因此,教师不需要明确地教给学生语法规则和过多地进行语法纠错。
从此,任务型教学法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该领域的相关课题。
澳大利亚应用语言学专家Candlin (1987)在任务等级评估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系列任务选择和衡量难度的标准,即任务难度包括认知复杂性(cognitive complexity),指任务内容的复杂性及参与者的数量和组成任务元素的数量;交际压力(communicative stress),指来自交际对方的压力;独特性和普遍性(uniqueness and generality),指任务目标的明确性和所要求的理解模式;语码复杂性(code complexity),指语言规则的复杂性和用语言规则完成任务的复杂性;过程的连续性(continuity of the process),指对任务类型的熟悉程度和学习者把新任务与熟悉的任务联系起来的能力等等。
这些任务等级评估的提出为任务型教学法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Long (1983) 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性互动”(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 才能习得。
Long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modified interaction),即学生以改变话语的方式理解并获取相关信息。
Willis (1996) 在A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 一书提出,任务实施应遵循五大原则:1、要接触有意义且实用的语言;2、要使用语言;3、任务促使学生用语言;4、在任务论的某一点上要注意语言本身;5、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的突出语言。
这些原则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指导,使任务型教学法更好开展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此外,Willis还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PTP):前任务(Pre - task) , 任务环(task - cycle)和后任务(post- task)。
其中任务环包括任务(task)、计划(planning)和报告(reporting);后任务包括分析(analysis) 和操练(practice)。
Skehan(1998) 所提倡的语言学习认知法使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获得了新的发展。
认知教学法把语言教学过程分为语言的理解、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的运用这三个阶段,其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主张在交际的环境中,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合理分配,从而使语言得到平衡和持续发展。
Ellis (1999) 对比研究了Krashen(1982)的“输入假说” ( Input Hypothesis)和Long(1983)的“互动假说”(Interaction Hypothesis),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 Input & Interaction Hypothesis),语言课堂教学应具有各项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习得语言,同时,他强调,学生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以理解的输入和合适的输出机会。
我国对任务型教学研究还是从近几年开始的,特别是2001 年7 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后。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200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采用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目前我国对任务型教学研究还主要限于理论引进或探讨课堂实施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教学法现在仅限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验和摸索阶段,并且在David Nunan 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按照任务型教学思想编写了一套适用于小学的教材《新标准英语》和中学教材《新目标英语》。
同时,国内一些教育专家学者也先后开始讨论任务型教学法,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中心的鲁子问对任务型教学的讨论较为活跃,他先后在《学科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了“任务型英语教学简述”(2002) 和“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2001) 等文章,开始对任务型教学进行探讨。
方文礼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发表“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2003)开始对任务型教学法有了系统性的探讨。
另外,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2002),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2004),魏永红(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2004),谭绵胜(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2005),白薇(任务型教学框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6),孙科(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2007)以及黄秀英(小议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2008)等人也先后介绍任务型教学法或者探讨任务型教学在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实施,使我国广大教学工作者对任务型教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国目前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认识和探讨主要集中体现在《课程标准》对任务型教学法提供的六点建议上:1、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应具有可操作性;2、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生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尽量体现真实性(authenticity);3、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并能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教学活动应该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5、教学活动要能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教学活动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在对任务型教学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有所了解之后,本文将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同时希望对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可行性策略。
(二)选题的意义任务型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有着其无可替代的优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更是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相继采用并运用于英语课堂实践中的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发现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实施的有效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
首先,本文将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并做更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策略建议,以期对前人的观点做进一步的补充。
其次,本文将根据调查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1、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提供积极的指导意义,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小学英语教学;2、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型教学自身的优势,使学生此教学模式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将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观察法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1、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如应用频率、应用范围、应用效果、应用反馈等,了解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教师对此的困惑等;2、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论文的框架结构:1. 引言1.1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界定1.1.1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1.1.2 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1.1.3 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1.2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2.1 国外研究现状2.2 国内研究现状2.3 理论依据2.3.1 语言习得理论2.3.2 建构主义理论2.3.3 输入与互动假设理论3.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3.1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近况3.1.1 教师3.1.2 学生3.1.3 教材3.2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3.2.1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问卷调查3.2.2 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3.2.3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访谈3.2.4 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3.3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4.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建议4.1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4.2 关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下学生的成长情况4.3 建立动态评价体系4.4 探索基于PEP教材的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5. 结束语(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
3、了解在职小学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困惑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