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合集下载

2024年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

2024年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
2024年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可以通过书写、讨论、反思等方式来表达,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判断力,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荐的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伤寒论的心得体会篇一: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

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

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

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学习中医的学生,我一直对《伤寒论》充满敬畏之情。

这部医学经典文献记录了古代医生们深刻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于我们学习中医、了解中医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次研读、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伤寒论》中关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理念和方法,获得了宝贵的学习体验。

首先,学习《伤寒论》给我带来了深深地思考。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经典之一,蕴含着中医学的精髓。

其中的每一个诊疗方法,都是历经海量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和优化的。

不同于西医的单一病因病机观念,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注重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侧重于辩证施治,疾病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疾病的病因病机,对于中医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认为《伤寒论》的核心思想就是预防重于治疗,防病于未然。

中医的治疗理念主张强调在人体健康的基础上进行干预,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在《伤寒论》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被强调,认为“病得其始,则易治其状;病久其状,则难治其始”。

这正是中医预防医学优越性的体现,避免疾病的发生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为解决传染病治疗现状提供了重要鉴定。

其实,在《伤寒论》的学习中有很多难度和疑点,要认真思考好的学习是必须的,需要详细而深入的解读,这需要我们对这部经典著作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并且,《伤寒论》中的许多经方、治法和医学思想和现代总体中医的临床理论和实践有很多共通之处,这需要我们学习和了解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更新,使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对我们学习中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认真研读和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对于中医的学习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需要通过考证与实践,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弄懂中医的独特方式和价值。

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中药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这是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一,背诵为先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

《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

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

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

我学习《伤寒论》是从背诵开始的。

寒假同学们都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顶读诵《伤寒论》,来年又花费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诵,现在对《伤寒论》条文的熟悉,全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功底。

现在想起来,我深深感谢这段时光。

背诵《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

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

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学期加一个假期,就可以比较熟练背诵《伤寒论》398条原文。

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

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

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

博涉既深,将超记诵。

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a;中医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 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 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下面就是带来的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 希望能帮助大家!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1《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

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

《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 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 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

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

但还好, 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 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

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 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 舍证从脉以认病。

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

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 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

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 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 或依原文而解, 或有所补益, 但于临床较为实用, 讲得很是朴实的, 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 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 无累赘之言, 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

近日再读《伤寒论》时, 突有所感, 现书写于此。

近日坐门诊, 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 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 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 如无并发症, 一般经5-7d痊愈。

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加重原有心脏疾病, 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

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

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

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对张仲景之《伤寒论》关于治咳喘之经文、方药及其机理进行分析。

认为治喘大法为发则治标,缓则治本;宣降肺气、祛痰化饮、理气和胃为治疗哮喘的主要治法。

标签:伤寒论;张仲景;哮喘;方剂;经方《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圣书”。

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1]。

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临床所见小儿外感病发病最高,这与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密不可分。

而咳、喘则是小儿外感病中的常见病证,笔者就将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小儿咳喘的部分体会简述如下。

小儿咳、喘多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甚则肺气郁闭所引起,病位在肺。

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身疼痛等症状,属《伤寒论》之太阳病范畴[2]。

据临床辨证之寒热不同,笔者常选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1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此2条都是论述表邪已解,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患者出现喘促症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3]。

其病机为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泄,则有汗出。

其“无大热者”,是谓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

因此,本证重点在于肺热壅盛[4]。

该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伤寒经方在骨科临床应用体会

伤寒经方在骨科临床应用体会

伤寒经方在骨科临床的应用《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骨伤科的骨折、脱位、伤筋、劳损、内伤、杂病等方面均有所涉及。

经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效验性等优点,对中医骨伤科的临床用药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就本人在临床经方用药的体会作一简述。

1头部外伤后遗症头部外伤(脑震荡、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后,经过一段时间(一般1至2个月)治疗后,有的可痊愈,不留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尤其是脑外伤较严重,昏迷时间较长的病人,往往留有后遗症,其表现可分为轻重两类:轻者头晕目眩,神倦懒言,四肢乏力,夜寐不安,或有头痛耳鸣,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

重者除上症外还有头痛如针刺,痛连巅顶,干呕吐涎沫,食纳不佳等证。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45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食谷欲呕当为阳明中寒之证,固宜吴茱萸汤温中降逆,若服汤药后呕反加剧,说明是上焦热邪未去,当然只能辨证而用其它方剂。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从病证及用药分析,以上两条是论述胃虚寒凝或挟肝气上逆所导致的证候。

第八条为胃阳不足,寒饮内停,胃气上逆,因而发生干呕,胸满的症状,第九条为胃虚停饮,又夹肝气循经脉犯胃上冲,因而发生干呕头痛,吐涎沫。

方中吴茱萸可温中祛寒,下气降逆(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故为君),人参、大枣甘缓,补虚益胃(为佐使药),生姜可散寒止呕,故重用而为臣药。

四药合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而脑外伤中后期患者,由于外伤后(1至2月)头部有些症状仍未解除,终日郁郁寡欢,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呕;久思伤脾,水湿运化失职,致水湿内停则食欲欠佳,口吐涎沫;肝气上逆,上犯脑窍,故头痛连巅顶;以上病证,虽非原发,却也属伤后变证,但既然病证相似,治疗亦可同法(异病同治),这就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辨证准确,即可应手而效。

《伤寒论》读书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读书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念书心得领会在这春雨纷繁的夜晚,窗外沉寂无声,我单独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繁,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翻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领会。

它不单让我欣喜,也让我疑惑。

但却又让我不由得去思虑、研究,这一次次的思虑、研究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宦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昼夜追求探究,进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摧残的人民引导了一条出路。

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单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成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系统,创始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此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样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如同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而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实读懂它其实不是件易事,不单需要知识累积更需要一颗探究的心。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第一就一定要有一种中医思想框架,不单是要翻看医案著作,意会古人经验,更要自己联合平时多多思虑书中为何这样阐释 ?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联合基础理论思虑,不可以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挤它,甚至思疑它。

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累积到必定程度上,即可对《伤寒论》提出怀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单是自己意会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成就的升华。

这样这般,方能读领会到先人张仲景先生储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收获。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代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适用,讲得特别朴素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负担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质意义。

笔者近期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什么是经方?经方的特点及体会

什么是经方?经方的特点及体会

什么是经方?经方的特点及体会展开全文导读:经方,为张仲景方剂之代名词。

经方之名,虽出自汉代班固《汉书·艺文志》,但作为张仲景方剂之专有名词,则起于宋代,这可能与第一位注解、研究《伤寒论》的成无己有关。

而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辑成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则是时方之代表作。

自此才有了“经方”与“时方”两大壁垒。

所以说,在宋代以后,“经方”这个名称就成为张仲景方剂的专有名词了。

经方具有精简不杂、立意明确、配伍恰当、疗效突出、易于使用、惠济于民等特点,被奉为方剂之鼻祖。

本讲内容,主要叙述经方之特点与应用思路,并对最常用的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真武汤的方义与应用方法,展开叙述。

文末还记述有夹议夹叙的医案,均为我临证之实录,以供同道参考。

怎样应用经方,这是个旧题新作。

所谓“旧日题”,就是对经方的研究已有千余年了;所谓“新作”,就是对个人来说,还要从头做起。

我个人比较喜欢经方,特别是到了老年,更感到经方的生命活力,只有把经方学好、用好,才能真正掌握方证学的真谛,由此来诊治疾病,就会做到心中有数,驾轻就熟;传承后人,可使年轻人免走更多的弯路。

下面就学习和运用《伤寒论》中的经方(也会涉及《金匮要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经方的特点1.组方简捷,立意明确经方的结构非常简捷,它的组成少则一味(如甘草汤),多则十几味。

在《伤寒杂病论》中,1味药的有15方,2味药的有40方,3味药的有45方,4味药的有30方,5味药的有28方,共计158方,约占全方(281首)的半数以上。

例如六经的代表方剂,太阳病的桂枝汤仅有5味,麻黄汤仅有4味。

阳明病的白虎汤仅有4味,承气汤也不超过4味。

少阳病的小柴胡汤仅有7味。

太阴病的理中汤仅有4味。

少阴病的四逆汤仅有3味,炙甘草汤也只有9味。

而厥阴病的乌梅丸算是比较多的,也只有10味。

其他如大柴胡汤、小建中汤、五苓散、四逆汤、吴茱萸汤、真武汤、茵陈蒿汤等著名经方,都不超过7味。

可见仲景方药之精纯。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2017-08-12读《伤寒论》最重要的是用于临床,不仅要明白条文的意义,还需前后文义对照相互贯通,并结合各家的注释和自身的理解,再通过临床实践去掌握。

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教授深研经典,临床使用经方得心应手。

笔者随师临证,体会牟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条文意义,推导病机;以方测证,联系相关理论引伸临床应用;对一些错综复杂的病证,则抓主证与主方,随证配合用药,使用方切中病机;对复杂多变的病症,常与时方交互使用,使经方与时方起着互补作用。

下面试以举案例解析所述观点,以飨读者。

1 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掌握《伤寒论》方证,要理解条文意义,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

如大青龙汤治太阳病、溢饮,临证要掌握“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之主症,即表实里热证,立治法为解表清里而使用本方。

例1:王某,男,35岁。

2003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5年,每受风寒则头部疼痛剧烈,常用各种止痛片得以缓解。

诊见:前额头痛连及后项,恶寒肢冷,无汗,烦热口干,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象浮数小滑。

外表为风寒所束,内有郁热,证属大青龙汤证。

处方:麻黄、桂枝各6 g,苦杏仁10 g,石膏30 g,细辛、甘草各5 g,生姜2片,红枣5枚。

每天1剂,水煎服。

服3剂即头痛消失。

再以上方加减调理10余天,诸症悉除,追访1年未复。

从方证来看,大青龙汤是属于表实里热证,以发表清里治法,主药是麻黄、桂枝配石膏。

大青龙汤是表示一个治法,方从法立,临床治疗表实里热病证不一定用大青龙汤,比如以细辛、防风配合生石膏、炒栀子治疗神经性头痛;白芷、川芎配黄芩、蒲公英等治疗鼻窦炎头痛等表现表实里热者,亦颇有效,此乃师其法,毋泥其方。

当然,被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论》方无疑是范本,须通透理解方能不囿于教条而运用自如。

抓住大青龙汤证的表实里热表现,并不限于仲景所论之病,可推向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如外感高热、流感咳嗽、支气管肺炎、过敏性鼻炎、急性肾炎、荨麻疹等都是按表实里热病机使用。

《伤寒论类方汇参》 读书心得

《伤寒论类方汇参》 读书心得

伤寒论类方汇参读书心得一、序言《伤寒论类方汇参》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由清代医家钱仲明编著。

全书以《伤寒论》为基础,汇集了各种类方,对于了解《伤寒论》的理论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在阅读《伤寒论类方汇参》时,收获颇多,在此将读书心得总结如下。

二、对于《伤寒论》的理解在阅读《伤寒论类方汇参》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伤寒论》所阐述的疾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钱仲明在书中将《伤寒论》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使其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通过对照《伤寒论》原文和类方的内容,我对于《伤寒论》的理解更为深入,对其中的经方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对于类方的学习《伤寒论类方汇参》中对于各种类方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解读,包括温病类方、解表类方、清热类方等。

通过学习这些类方,我对于不同类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书中还对于各类方的配伍禁忌进行了说明,这对于临床医生选择方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伤寒论类方汇参》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其中的内容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实际的临床实践中,书中所述的类方和配伍禁忌给予了我重要的帮助,使我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了我治疗患者的效果。

五、对于医学历史的了解《伤寒论类方汇参》作为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所蕴含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于后人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体会到了古代医家们对于疾病的深刻认识和治疗经验。

六、总结通过阅读《伤寒论类方汇参》,我对于《伤寒论》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各种类方的学习和应用也有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这部著作对于我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使我对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对于《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在阅读《伤寒论类方汇参》的过程中,我对于《伤寒论》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

《伤寒论》读后感范文1000字

《伤寒论》读后感范文1000字

《伤寒论》读后感范文1000字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出现头痛,恶寒,流涕,无发热,不恶风,电话给我,我认真一想,这不是麻黄汤证吗?加之我朋友有多囊卵巢的病史,体质不好,曾看李可的书籍说可以加巴戟,于是麻黄汤加巴戟,把方子发过去,3天后我朋友给电话说感冒已好,并且没有了以往感冒完后的疲乏感,那时,很有成就感。

觉得《伤寒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那如何能进一步读好它?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

《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

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

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

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

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

但是,人无完人,这样的精明能干的女子到底也不完美。

王熙凤的不贤良和弄权舞弊,也遭到了世人的严厉谴责。

但是,事实上,曹雪芹却十分同情这个使人毛骨悚然的“杀人犯”。

为什么?这谁也不清楚,也许只有问早已长眠于地下的梦阮了,然而,最后,王熙凤的身体表现出来的心理变态,都是薄命所致。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表示伤寒病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后世医家总结出六经辨证,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病机,并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众多,迄今有医家逾700人,产生专著1700多部,发表论文逾3万篇。

从源到流,从本到末,从内涵到外延,有以文解论、以经解论、以论解论、以注解论、有以心解论等。

历代医家多重视六经实质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但解释六经离不开其所属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

本研究以六经为纲,脏腑经络气血为目,用八纲作为纽带,对伤寒六经病证进行重新疏理,以揭示六经病证及其方系的变化规律,同时以各经的特性和组合分析六经变证。

此外,就少阴心肾进行中西医理论汇通的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急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和最根本的辨证体系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本无“六经”之说,六经之名源自《内经》。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六经波荡,五气推移。

”《灵枢·刺节真邪》曰:“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等。

后世论《伤寒论》者,对六经演绎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论证、辨治并断转归,其三阴三阳论证,清楚地表达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转归,实际上后来提炼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已在其中得到表达,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是以六经辨证为框架进行发挥和充实。

既然三阴三阳已表达了整个有机体的各个层面和状态,其自然具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一)经方的“道”是六经方证辨治法则我注意到,咱们师承班的创建有这么一个愿景:“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这句话说的很好,是一个充满自信心的祈望。

“行道”,道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个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句子:“道可道,非常道”。

这个“道”的意义就是道理、法则和规律。

我们经方的道,就是《伤寒论》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的大法和总规律。

我们能在这里共同学习、研究和探讨这个经方的“道”,首先要感谢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创立的《伤寒》“方证辨证”学说。

胡老的学说明白易懂,崇尚实效而无一丝浮华,将六经思辨步步落实在方证上,辨证识机,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体系。

这个体系,大道至简,疗效彰明,可操作性强,真正是发皇了《伤寒》经方济世救人的古义。

还要感谢胡希恕先生的学术继承人,著名经方医家冯世纶教授的无私奉献。

冯老不遗余力地传授、弘扬和创新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使得胡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不被湮灭,真正是造福于世,功莫大焉。

三年学成而行道救人,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不能光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要下真功夫。

唐代文人吕岩有句诗:“莫言大道人难得,只是功夫不到头”,这句话说的很实在,这就是说,不要说高深的道理和学问不易学到手, 只是你下的功夫还不到家罢了。

说到这个吕岩,他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而说到中国的神话传说八仙过海,大家可能就人人皆知了,这个吕岩就是吕洞宾,吕洞宾一生博学多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苦心修道有成后,下山云游四方,广为百姓解除病痛,深得百姓敬仰,百姓认为他有神仙手眼,奉他为八仙之一。

我们读《伤寒论》,学习应用仲景经方,也要有这种苦心修道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即使达不到这个“神仙手眼”的功夫,最起码也能成为一个明白医。

学习《伤寒论》的浅谈

学习《伤寒论》的浅谈

学习《伤寒论》的浅谈我从1998年开始自学《伤寒论》,到现在21年了,仍然时不时的翻阅《伤寒论》的各种注本。

从去年开始,我也给我的学生讲《伤寒论》。

在讲《伤寒论》的过程中,我又阅读了一些学习《伤寒论》的资料。

我结合自己学习《伤寒论》的心得,谈一谈该如何自学《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特色的一部临床医学著作。

古往今来,有不少学中医者对《黄帝内经》有非议,如日本的一些医学家,中国民国时期的陆渊雷等,都认为《黄帝内经》的价值不大。

但是对《伤寒论》有非议的中医学者不多,因为《伤寒论》是一部可以用来指导临床,也可以在临床中验证疗效的医学著作。

这是因为《伤寒论》的张仲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临床医生。

张仲景写作《伤寒论》,主要是记述其临床治病的经验。

所以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们如何评价张仲景呢?作为中医的“医圣”,张仲景历来都被神化了。

张仲景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就如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一样,被抬得很高。

客观地说,张仲景值得被如此看重,因为他开了中医循证治病的先河。

但是说到张仲景和《伤寒论》记述的诸方的疗效,历代的中医学者的评价就未必客观了。

我个人认为,张仲景和《伤寒论》中的经方的疗效被后世学中医者神化了。

任何人、任何事被抬上神坛后,都有很多夸张不真实的部分。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有崇古的传统,这导致我们高估了古人。

据说方曾经说过,他认为张仲景的临床效率不如一个普通的现代医师。

这句话可能会让很多中医爱好者生气,但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

在《伤寒论》的序言中,张仲景自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如果这段话属实,那么当时的传染性疾病对张仲景的家族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张仲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医,身体虚弱的时候医术很高。

我不相信在自己宗族那么多人死于传染病的情况下,他没有参与治疗。

那么多亲人死于伤寒,说明张仲景治疗这种病的有效率不高。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经方之一: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一。

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

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

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

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

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读书笔记1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伤寒论读后感

伤寒论读后感

伤寒论读后感伤寒论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伤寒论读后感1学习中医已有两年多,作为中医传承的一份子,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接触了中医。

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

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体会与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

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

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伤寒论读后感2“想我中医,肇自炎黄。

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

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摘要】《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4-02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理论严谨,其方精当灵验,其
用药鬼斧神工,精妙之处,深为历代医学家所传颂。

后世潜心于《伤寒论》之学者,其成为中医界大家者,无不以善用经方而称道,他们精研方证,穷其理致,
用药精准,匠心独运,逐步扩大了经方的主治范围,令伤寒之学代有发挥,而成
为指导临证治疗之门径。

在学习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运用,更感仲师用药方法之精心巧妙,使我
有了运笔之感,浅谈几点对经方的体会,以探求“医圣”的用药法度。

一桂枝汤
《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又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
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

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
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

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
用以助枣草的滋津。

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

所以本方既是发汗
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白芍和营敛阴,桂枝和营解肌。

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之
内有调卫之力。

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和营解肌而不伤阴。

二药相合,一
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营卫、和气血、启发心阳、益阴止汗之功。

桂枝色赤,入于血分,可通血脉;白芍善走阴分,能益阴护里,缓急止痛。

桂枝又能振奋脾阳,白芍又善养胃阴。

二者相合,一阴一阳,共奏通调血脉、缓
急止痛、振奋中阳、调整脾胃功能。

【主治】
1、外感风寒表虚之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缓;
2、自汗、盗汗,症属营卫不和、恶风怕冷、脊背发凉,或有躁汗,平素易
于感冒者,或心血不足,脾肺虚弱使然者;
3、胸痹、胸痛,症属心阳不振、经气不和、气血不调者;
4、腹痛,症属气血不调、虚寒性腹痛;
5、四肢酸楚、疼痛、麻木,症属气血不调者;
6、脉管炎;
7、妊娠恶阻,表现为畏寒、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尺脉小弱者。

二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05条:“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
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少阳病篇》第225条:“伤寒六、七日,发
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而不
名桂枝柴胡汤者,以太阳外证虽未去,而病机已见于少阳里也,故以柴胡冠桂枝
之上,意在解少阳为主,而散太阳为兼也。


【组成】
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灸,半夏二合半洗、黄芩一
两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
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


着其临床运用和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很多新的用途。

本方既能调和营卫气血,
又能和解表里,疏肝利胆,故临证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

柴胡桂枝汤顾名思义,是由小柴胡汤及桂枝汤的合方。

但为何不称桂枝柴胡
汤呢?在《伤寒论》中说明得很详细。

本方在《阳明病篇》及《少阳病篇》各出
现一次。

《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05条提到:“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
与柴朗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又《少阳病篇》第225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最重要的是下面这段文字:“……而不名桂枝柴胡汤者,以太阳外证虽未去,
而病机已见于少阳里也,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意在解少阳为主,散太阳为兼也。

”这就是仲景先生的神妙。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
之。

【组成】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
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
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

所以少阳证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
的柴胡桂枝汤证,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
正是与大柴胡汤证相对的方剂,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

如此,则兼表兼里,里实
里虚俱备,少阳为枢之意义才完美。

于146条论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紧接着
在147条论少阳传入太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用意之深,令人玩味无穷。

所以,用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治胃实相互发明,可见少
阳为病影响脾胃时,需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之。


关于“胆热脾寒”的提出,刘渡舟刘老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任
主任陈慎吾先生“少阳病有阴证机转”悟而得之。

按胆热脾寒对本方主证进行解释,则顺理成章。

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
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未影
响胃腑之故。

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便,故曰有“阴证机转”也。

此与太阳病提纲证未言“发热”意义相同。

本方“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

”然就笔者随诊所
见,刘老应用本方,则以口苦便溏为主证。

思之,方悟其机理所在。

既然是少阳兼太阴之证,当然应该有一个少阳主证,作为病在少阳的证据,又有一个太阴主证,作为病在太阴的证据,方能放胆使用本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