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技术条件下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数字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数字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6c1022ed630b1c59eeb593.png)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数字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摘要:本文简述了云计算的概念及其特点,并说明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以云计算方式为手段对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模式进行变革、改进和扩展。
“云”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将最大化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更加贴近用户不同需求。
关键词:云计算图书馆信息资源资源共享云计算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计算。
它是一种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新发展,在云计算中,存储和运算将不再运行在本地计算机或服务器中,而是运行在分布于Internet上的大量计算机上;云计算通过把原来由个人计算机和私有数据中心执行的任务转移给分布在Internet上由全体用户共享的大型计算中心来完成,实现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计算资源及对这些计算资源进行安装、配置与维护等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
1 云计算的特点1.1 轻松共享数据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
1.2 客户端需求低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
用户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浏览器,就可以在浏览器中键入URL,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用户也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再也不用为软件或文档染上病毒而发愁。
1.3 数据高安全性在云计算模式中,数据集中存储,因而更容易实现安全监测依托云计算模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分配资源、均衡负载、部署软件、控制安全,并进行可靠的安全实时监测,从而可使用户的数据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1.4 经济实惠云计算中,用户只需花少量的钱来租用相关的云服务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即可。
它可以让用户利用很少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回报,同时用户不必担心自己所购买的IT产品被时常淘汰的后果,因为具体的硬件的配置和更新都是由云服务提供商来提供的。
基于云计算的唐山市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唐山市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85b017a76e58fafab00383.png)
1 云 计 算 的优 势
1 提供 安全 可靠 的数据 存储 中心. 云计 算模 式 中 , 据 可 以实 现集 中存 储 , ) 在 数 由数据 中心 的管 理 者对 其 进行 统一 管 理 、 配 资源 、 分 均衡 负载 、 部署 软件 、 制安 全 , 控 并进 行 可 靠 的安 全 实 时监 测等 [ . 外 , 计算 遵 3另 ] 云
随着虚 拟化技 术 的发展 , 云计算 ( lu o u ig 正成 为 I C o dC mp t ) n T界关 注 的焦 点. 云计 算技 术 的 出现 , 人 使
们对计算机技术 的关 注 由单机逐渐转 向 到以互联 网使用 为 核心 的存储 与服务 . 云计算 因具 有安 全 、 方便 、 数据
别建 有数 据库 镜像 站点 或包 库 , 见表 1 .
表 1 唐 山市 信 息 资 源分 布 情 况
Ta 1 Diti to a g h n n or a i e o r e srbu i b. srbu i n oft n s a i f m ton r s u c sdit i tng
t e a t o s a a y e h a t r i d rn h n s a n o ma i n r s u c h rn n l d n t it s — h u h r n l z d t e f c o s h n e i g t e Ta g h n i f r to e o r e s a i g i c u i g src e
Hale Waihona Puke 基 于云计 算 的唐 山市 信息 资源 共享 模 式 设 计
毕长泉, 曹健 , 卫 华 , 吴 王艳 红
( 北 联 合 大 学 图书 馆 , 河 河北 唐 山 030) 6 0 9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建设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9097d126bd97f192279e90f.png)
电脑 编 程 技 巧 与 维 护
企业事业单位 ,政府高校用户都可 以应用云计算服务 。如 图 2
所示。
svrg t Fah技 术 。 l e i 和 ls i lh
4 云计 算应 用 .
41 建立高校私有云 .
高校 网络 中心或者 信息 中心建立私 有云 , 所需 要的数 将
算在 高校信息化建设 中的应 用,分析 了云计 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 键 词 :云 计 算 ; 高校 信 息化 建 设
Th n o m a i n Co sr c i n o l g sa d Un v r i e s d o e I f r to n t u to fCo l e n i e st sBa e n e i
加 、使 用和交付模 式 ,通常涉及 通过互联 网来提 供动态 易扩
展且经 常是虚拟化 的资源 。云是 网络 、互 联 网的一种 比喻说 法 。过 去在 图中往 往用云来表示 电信 网 ,后来也 用来表示 互 联 网和底层基 础设施的抽象 。狭义 云计算 指 I T基础设施 的交
付和使 用模式 ,指 通过 网络 以按 需 、易扩 展 的方 式获得所 需 资源 ;广义云计算 指服务 的交付 和使用模 式 ,指通 过 网络 以
电脑知识 与技术 ,2 1 , (9 . 0 0 1) ( 下转到 19页) 4
Cl ud Co p i o m utng
DoNG b0 l
( o igP lt h i T cn lg ol e, a go gMamig 5 5 0 Ma m n oye n eh ooyC l g Gun d n o n 2 0 ) c c e
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0004fb483d049649b665846.png)
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作者:吕弘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18期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
云计算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在教学资料共享平台的应用,一方面丰富了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与内容,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研究基于云平台构建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为网络教学资源的交互、共享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历史巨变,云计算不仅规模大,而且具有虚拟化、高通用性以及廉价等优越性,其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教师、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与内容,其对于教学资源的交互及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势在必行。
1 云计算概念与原理1.1 云计算概述云计算主要指的是采用互联网技术增加相关服务,提供使用与交互的模式,其主要采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动态的资源,不仅能够实现扩展,而且具有虚拟化特点。
目前,对云计算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集中体现了并行运算、分布云端以及网络计算等虚拟化发展特点。
云计算部署在发挥其功能时对计算机集群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反映出效用计算的特点,表现为大规模、虚拟化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通用性,且价格低廉,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
1.2 云共享体系原理网络教学资源透明整合主要借助的是云计算思想消除信息孤岛,采用webservlces方式实现对用户交互接口的访问,进而明确用户需求。
将用户的访问服务清单制作成为服务目录,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的是复杂管理与分配的可用资源。
另外,复杂分配节点由配置工具负责,提前准备任务运行的环境,监视模块能够对各个节点的运行情况予以观察,对用户使用节点情况进行统计。
2 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架构云平台下,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构架主要采用的是以面向服务架构的方式,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教育资源及服务能够实现有机整合,建立分布式体系架构,这样学生与用户能够实现畅通无阻的通信与交流,其体系构建主要包括用户层、软件服务层、平台服务层以及基础设施服务层等。
云计算服务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构想
![云计算服务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f037b016e87101f69e319586.png)
云计算服务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构想[提要] 云计算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目前我国也已经展开了针对教育云的研究,但尚未应用到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中来。
本文基于云计算技术在资源共享上的优势,从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两个角度,分析云计算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教学;可行性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社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构建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和各种项目的推动下,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建设的进程当中存在诸多问题。
课程资源访问难、更新难、兼容难、互动难等问题比较普遍。
云计算的异军突起,已经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
云计算以其低廉的成本,方便快捷的接入方式以及按需分配的模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于教育业者来说,如果能够从中找出适当的方法并应用于教学之辅助,这将会为我们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更多更好地为整个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服务。
将云计算应用到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国内外现状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数据管理计算模型,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实现它的计算任务,它能够使用户按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2006年,谷歌率先推出云计划“google101”计划,而此计划的初衷就是服务于教育项目的,此后谷歌先后与中国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开展了云计算项目研究。
随着云计算教育项目的不断深入,云计算的强大功能引起广泛重视,各大IT公司相继开发了自己云计算项目研究。
IBM推出“蓝云”计划,包括华盛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多家知名大学加入蓝云计划。
2012年Amazon 公司启动了云计算教育项目。
该项目为全球高校老师、学生、科研人员提供了云计算开放式基金申请。
如果基金申请成功,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免费云计算资源。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e1ee22ca2cc58bd63186bd93.png)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本文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知识服务、科技文献挖掘、竞争情报和云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知识服务科技文献竞争情报云图书馆资源共享理论经历了从“文献资源共享”到“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过程。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
简单的信息数字化加工并将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集之大成——数字化图书馆或网络图书馆,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但是脱胎于传统图书馆职能的数字化图书馆,并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全面、系统、针对性的知识信息。
加之这些数据库在结构、信息加工标准和质量上的差异,使得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关联、内容关联更加难以实现,与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之下人们追求的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检索内容的准确高效,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在信息资源共享方式的设计和服务技术的实现上不断改革创新,以形成满足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知识库群和体现知识间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进而在知识服务网络支撑下构成“知识服务”的理念。
它明确提出了现代知识服务业的任务和目标,成为当今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
而知识服务产业化则正是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基础和有效途径,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知识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
这种服务其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
知识服务的提出与知识管理等概念的提出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知识服务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和组织服务的观念。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共享型资源建设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共享型资源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0cf3027cfc789eb172dc8d8.png)
实行区域性教育 资源共建共享 , 结合区域众多力量合作进 行资源 的建 设和使用 , 不仅可 以降低资源建设的成本 , 避 免资源的重复开发 , 还可以促进特色、 优质资源的开发, 满
直被称作软件即服务 ( S a a S ) , 所以我们使用这个术语, 而 足 区域用户 的多方信息需求 , 从而提高资源 的经济效益 ,
基于云计算 的区域 性 高校共享型资源建设
韩文婷
( 云 南 民族 大 学教 育 学 院
摘 要
云南 ・ 昆明
6 5 0 5 0 0)
我 国不 同 学 校 教 育 资 源 库建 设 与应 用 的发 展 极 不均 衡 。 云 计 算 技 术可 以 经 济 地 实 现 教 育 资 源共 享 。
打破信息孤 岛, 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对云计算介绍 。 分析 区域 性 高 校 资 源 共 享 的 必 要 性 , 提 出几 点
一
关的硬件, 不仅可以一定程度 上降低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消除“ 数字鸿沟” , 而且可 以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 充分实现 资源 的应用价值, 在 大大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能大幅度地 提高效率。 2 . 2解决资源短缺与 资源膨胀矛盾冲突 尽管我 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教育资源 建设 , 资源种 类和 数量也是繁多。但很 多师生却倍感饥渴 。因信息 资 源 日益膨胀与优 质资源极其短缺 的矛盾冲突 , 使得难以满
足 师 生 的 教 学和 学 习对 教 育 资源 质 量 和 有 效 性 的 需求 。
个全新 的方法 和思路 。 l云计算概述
2 0 0 8年 云 计算 ( Cl o u d C o mp u t i n g ) 被 引入 我 国 , “ 云计
算” 这个概念最初是 由Go o g l e (  ̄歌) 在2 0 0 6年提 出的网 络应用模式 。《 伯克利云计算 白皮书》中对云计算是这样 的定义的 : “ 云计算包含互联 网上的应用服务及在数据 中 心提供这些服务 的软硬件 设施 。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一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校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校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85c6f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4.png)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极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合作单位的专业建设考察活动。
2.6.32020年预期成果第一,进一步提高学生海外交流的人数,选派教师海外访学交流1~2人次。
第二,引进部分英文原版教材用作教学教材或教学辅助教材。
第三,主承办教学交流研讨活动2次以上,教师团队专业建设考察活动2次以上,争取学生的联合培养机会。
2.7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2.7.1目标任务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推广教育教学成果为目标,通过以评促建、改革教学模式、推广教学改革成果等方式,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促进学生的主动合作和思考性学习,将重大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最终达到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就业的作用。
2.7.2建设内容第一,专业认证或评估。
积极参加专业认证工作,通过江苏省专业综合评估且上星,按照星级专业要求进行专业建设。
第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争取省部级教改项目的立项。
第三,开展教学模式改革。
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与合作,推进小班教学、实践教学,建成以课程、课堂、实践、竞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四,教学改革成果与推广。
依托教改项目,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申请校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第五,服务江苏社会经济发展。
毕业生在江苏省各地区对口单位就业,服务江苏社会经济发展有成效。
2.7.32021年预期成果第一,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3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1项。
第二,不断深化小班教学、实践教学等工作。
第三,发表高水平教研教改论文1篇以上,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争取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3结语本文是对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资产评估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任务的概括,希望得到同行的关心和支持。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金审学院的学校规划文件无关。
本研究得到金审学院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经费资助,在此衷心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2019.[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Z].2019.[3]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指南[Z].2020.[4]冯博,史婉玲,石林,等.资产评估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案例———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3):209-21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校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研究李招娣(福州工商学院,福州350715)[摘要]随着科技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71012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c.png)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2.16•【字号】宣政办〔2017〕40号•【施行日期】2017.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12月16日宣城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7〕69 号)以及《关于印发加快推进落实〈安徽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发改高技〔2017〕698号),推进我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按照“五个统一”的总体原则,有效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切实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1.统一工程规划。
围绕落实宣城市“十三五”政务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上联通国家、省,下覆盖全市、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建立物理上向市政务云平台融合、逻辑上向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集中、部门间信息资源充分共享、政企之间互联互通的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体系,构建深度应用、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协同治理大系统。
2.统一标准规范。
注重数据和通用业务标准的统一,依托国家及安徽省政务信息化总体标准,编制宣城市政务信息化标准,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互认共享。
建立动态更新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确保政务信息有序开放、共享、使用。
3.统一备案管理。
云计算环境下地方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云计算环境下地方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https://img.taocdn.com/s3/m/256b863d67ec102de2bd8945.png)
息资源建设 中逐渐受 到广泛重视 , 由于长期形成 的管理体制 、 但 组织 体制的弊端 以及受 高成本 的制约 ,资源共 享缺乏强有力的 组织保障和信 息技术支持 , 信息资源难 以做到共享最 大化 , 主要
表现 为 :
图 书馆 论 坛 。0 9 6 :8 7 . 2 0 ( )6 — 3
收稿 日期:0 1O4 1 2 1— — 4
云计算环境下地方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陈 江静
( 肇庆学 院图书馆 , 广东肇庆,20 1 566 )
摘
要: 分析 了目前地方 高校信息 资源共 享最大化存在的 问题 , 阐述 了云计算运 用对
地方高校信息 资源共享最大化 的意义 , 出了云计算环境 下实现地方 高校信息资源共 提
享 最 大化 的途 径 。
关键词 : 云计算 ; 地方高校 ; 信息资源共享
中图 分 类 号 : 2 3 G 5 文献标识码 : A
目前 , 云计算 (lu o p t g这种基于互联 网的超级计算 c odcm u n ) i 模式 , 开始走进信息服务领域 , 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在云计算
论与实践 ,o 73 :5 1. 2 o ( ) 1— 6
[ ] 田文波. 5 浅谈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 ] J.图书馆论坛 ,
20 ( )9 — 2 0 9 4 :0 9 .
( 责任编辑 : 戚米 莎)
[ ] 袁红军. 6 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读者意见处理机制分析 [] J. 图书
Th r c ie n g i o so p ca ie o e g eP a t sa d Co n t n f e i l d Kn wld e c i S z S r ieo eLi r r fS in i cRe e r h I t u e e v c f h b a yo ce t s a c n i t t i f s t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13f20260a45177232f60a2e7.png)
关 键 词 : 识 服 务 科 技 文献 竞 争 情 报 云 图 书 馆 知
中图 分 类号 : 2 G 0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4 0 8 ( 0 2 0 () 0 4 — 2 1 7 — 9 X 2 1 ) 8b一 0 0 0
社 会 信 息化 和 知 识 经 济 的 迅 猛 发 展 , 人们
看 , 识 服 务 之 所 以不 同于 传 统 的信 息 服 知
务 , 要表现 在 : 主 ( ) 识 服 务 是 面 向知 识 内 容 的 服 务 , 1知
1云 图书馆
如 何 将 云 计算 的 技 术 与现 代 数 字 图 书
2 1 N 0 2 O 2 3
基 于 云技 术 条 件 下 的 信息 资 源 共 享 建设 及服 务 技术 1 T
郏 一 丁
d Tech no ̄ y nno og I vat o Her d in al
( 浙江 省科 技 信息研 究院 浙江 杭州 3 0 0 ) 1 0 6
馆 的业 务应 用相 融 合 , 国外 高校 图书馆 及 图
对 提 高 获 取 、 用 知 识 信 息 的能 力 产 生 了 利 越 来 越 高 的 追 求 。 单 的信 息 数 字 化 加 工 简
根 并 将 这 些 数 字 化 的 信 息 资 源 集 之 大 成 —— 它 非 常 重 视 用 户 需 求 分 析 , 据 i i e n e l g n e n t e c n t u to o c o d lb a y n n c mp t t v i t li e c a d h o s r c i n f l u i r r w e e t e e t c o o i s f t e i o ma i n s r i e・ r h k y e hn l g e o h nf r t o e v c K y w o d k w l d e s r i e s i ntf c lt r t r c mp tt v i e l g n e c o d l b a y e r s: no e g e v c , c e i i i e a u e, o e ii e nt li e c , l u i r r
云计算在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云计算在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9d1ef70242a8956bece4ba.png)
云计算在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摘要: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它对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必然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工作模式和本质,然后分析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云计算的应用对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云计算;信息资源建设;资源整合中国高校众多,地域分散,高校资源整合不足、孤立以及信息共享度低。
这些现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
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共享和利用高校拥有的信息资源,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
云计算综合了以往多种计算模式的优点,它集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处理于一体,通过虚拟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集群技术等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手段将整个互联网中的资源进行整合,能提供更快速便捷的资源存储、共享和计算能力。
一、云计算简介云计算在业内普遍认为,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表现,即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与服务,并由网络浏览器界面来实现。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共享的网络交付信息服务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资源被封装为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按需访问和使用资源,按使用量或业务规模付费。
相比传统的网络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方式更具有灵活性。
通俗地讲,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自然云的计算模型。
这种基于自然云的计算模型有统一的对外接口,内部实现对外屏蔽,模型内部由相互独立的逻辑组件组成,且各组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独立性。
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需求在“云”中找到已有的可用资源,将它们集成到原有的系统中组成新的系统;然后部署该系统给用户使用,当不需要某些功能时将其卸载。
二、云计算的应用模式分析云计算的具体应用模式有以下几种:(1)软件即服务(SAAS):这类云计算通过浏览器把程序传给用户,为用户省去在服务器和软件授权上的开支;对供应商而言,只需维持一个程序,减少了成本。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ad5f29ccbff121dd36831c.png)
( 一) “ 云计算” 的概念。 云பைடு நூலகம்算是分布 最 安全 的服务。
式 处理 、并 行 处 理 和 网格 计 算 的新 发 展 , 2 、 价 格 低廉 。 由于“ 云” 的特 殊 容错 措
4 、 海量的信 息资源储存和计算能力。
( 一) 银行信贷风险被放大。 由于我 国没有
( 二) 严 重扰 乱金 融秩序 。近年来, 社会上 人资料,再以申请 人名义 向银行 冒领信用卡 ,
特别是 近几年 出现 的“ 云计 算 ” 更 是给 以 用, 用户不用 再担 t l , 数据丢 失、 病毒 入侵
一
些优点外 ,从 目前在 企业应用 中来看 ,
组织和 传递知识为 己任 的 图书馆 界一个 等 问题 。在 “ 云” 的另 一 端 , 有 全 世 界 最 先 也 存 在 一 些不 足 。 比如 安 全 风 险 , 包 括 特
一
个人破产制度 , 绝大多数的信用卡都是无担保
些不法 分子打着“ 贷 款中介 ” 和“ 套现 中介 ” 或将资料用于他人的“ 资料伪造” 服务, 甚至在
的借贷 工具 , 只要 持卡人进行 消费, 银行 就必 等各种名 义,为客户代 办信用卡 ,通过虚 构 为他人代办信用卡后盗用其信 用卡。另外, 持 须承担一份还款风险 。通常情况下 , 银行可通 P O S 机刷 卡消费来提供信用 卡套现服 务, 以向 卡人在不法中介刷卡套现, 卡信息极有可能被 过高额 的透支利 息或取现 费用来防范 透支风 持卡人收取高额中介( 服务) 费; 有的以此为诱 复制盗取。 险。 而信用 卡套现 的行为恰恰规避了银行所设 饵来行骗 ,利用信用卡 5 6 天免息期和透支消 定 的高额取现 费用 ,越过 了银行 的防范门槛 。 费功能实现“ 终生免息占用银行资金” 的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特 别是一些贷 款中介 公司和套现 中介公 司帮 套现 , 误导社 会公众 ; 有 的不法中介机构 还通 【 1 ] 董建军, 周慧, 张大治, 肖亮亮. 国内外商业 助 持卡人伪造 身份材料 ,不断提升信 用卡额 过 复制持卡人 的信用卡或 以 申请人名义 另外 银行信用卡章程与领用和约的比较法律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31ad3867ec102de2bd897e.png)
2云 计算在 教 育信息化 中的应用
2 . 1建 设教 育基础 信息 数据库
利用云平台的海量存储能力以及资源管理能力, 通过汇 聚 的方式, 提供终身学习所需要的所有数字教育资源 , 涵 盖正规 教育、 非 正 规 教 育和 非 正 式 学 习 内容 。 在 课 程 开 不 出 开 不齐 的 地区和学校重点提供同步课堂、 名师讲堂等资源 ; 在有条件 的 地 区和 学 校 重 点开 展 探 究性 学 习和 “ 名师 ” 导学 应 用 ; 在 职业 教 育中推广应用网络课程及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为 高等教育提供 公 开课 和共 享课 , 为 继续 教 育提 供更 多 开放 和 灵活 的 学习 资源 。
习; 是 针 对传 统 教 学活 动 方 式 的一 种 变 革 。 ( 4 ) 提 高 管 理 效 率 。提 供 学 校 和 班 级 管 理 , 方 便 学 校 对 在 校 师 生 的信 息 管理 : 同时, 老 师 可 通 过平 台对 自己 的班 级 进 行 管理 , 一 个 老 师 可 以管 理 多个 班 级 的学 生 信 息 。 ( 5 ) 助 推终 身教 育 。 通 过全 面 的教 学 资源库 建 设 以及 多种 学 习 方式 , 学 习途 径 的产 生 , 为 全 民终 身教 育提 供 了极大 的便 利 。
l研 究背 景和重 大意 义
1 . 1研 究 背景
( 1 )教 育信 息化 十 年 发展 规 划 。为 了推动 我 国教 育发 展 , 中央 制 定 了 《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 2 0 2 0 )  ̄ , 明确提出要“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
息技术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 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 学 生利 用信 息 手段 主动 学 习 、 自主 学 习, 增 强运 用信 息技 术 分析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讨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2ac98e2b8f67c1cfad6b857.png)
1 什 么 是 云 计算
11 云 计 算 的 概念 .
云 计 算 是一 种 思想 . 种 大 规 模 资源 整 合 的 思 想 , r 界 未 来 发 一 是 r 展 的必 然 趋 势 。H 计算 的 核 心 内 容之 一 就 是 对 “ ” 云 云 中存 储 内容 的 整 合 和 应 用 。 图 书馆 拥 有 的 各 种 信息 资 源 在 不 断 增 加 , 种 异 构 资 源 也 各 给人 们 的 利 用带 来 了不 便 。云计 算 可 以对 这 些 异 构 资 源 进 行 整 合 , 通
21 年 00
第 2 期 5
S IN E& E H O O Y N O MA I N CE C T C N L G F R T O I
基于云平台的企业资源规划与信息化建设
![基于云平台的企业资源规划与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91fdd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5.png)
基于云平台的企业资源规划与信息化建设企业资源规划(ERP)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而云计算平台则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基于云技术的信息技术资源和服务的崭新模式。
将云计算平台与企业资源规划相结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高效和可扩展的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平台的支持下,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云存储、云计算和云应用等技术,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地点的数据和业务统一整合到云端。
这种集中管理和处理的方式不仅减少了企业的IT投资和运维成本,并且提高了数据与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云平台的弹性和可扩展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资源的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基于云平台的企业资源规划与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企业全面评估自身的业务流程和现有信息系统的情况。
这个评估过程应该包括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资源和业务流程进行详细了解,并对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的审查。
通过这个评估过程,企业可以为后续的云平台规划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分析结果。
在评估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整体的云平台规划和信息化建设方案。
这个方案应该包括对云平台选择和部署的具体计划,以及对现有信息系统升级和与云平台集成的具体措施。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确保选用的云平台和相关技术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发展目标。
云平台的选择和部署是企业云计算转型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云服务提供商,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部署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云平台的顺利运行。
同时,企业还需要与云服务提供商共同制定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用性。
信息系统的升级和与云平台的集成也是企业资源规划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需要评估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云平台部署和数据整合的需求。
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83bf6080d0d233d4b14e6931.png)
云计算具有 以下一些特点。
221 超 大 规模 ..
“ 是服务器的集群 , 云” 包括计算服务器、 存储服务器等 , 通常
具有超大规模的耗 点, 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或更多的服务器构成。
投 入 大 量 资 金 到 自己数 据 中心 机 房 、 务 器 、 储 设 备等 硬件 基 服 存 础 设 施 平 台 建 设 中 ,并 且 投 人 大 量 的 人力 资源 到服 务 器 及 各 应
界面同时 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借助云计算 , 网络服务提供者可 以在 瞬息之间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 的信息 , 实现和超级计算 机同样强大 的效 能, 同时 , 用户可 以按需计量地使用这些服务, 从 而实现让计算成为一种公用设施来按需而用的梦想【。 2 j 实际上 ,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 a l l o p tg 、 Pr l m ui )分布式计算 a eC n
S IT C IF R TO E E O ME T&E O O C- E H O MA I N D V L P N N C N MY 文章编 号:0 5 6 3 ( 0 1 1— 02 0 10 - 0 3 2 1 )4 0 5— 3
21 年 0 1
第2卷 1
第 l 4期
收稿 日期 :0 1o 一 】 2 1— 4 l
( ir ue o p t g和网格计算( r o p t g 的融 合和发 Dsi t c m ui ) tb d n Gi C m ui ) d n 展, 是虚拟化 、 效用计算 、 a ( I s基础设施即服务 )P a ( a 、aS 平台即服 务 )sa ( 、aS 软件即服务) 等计算机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2 云计算的特点 . 2
关键词 : 图书馆 ; 云计算;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67de7ec3a87c24028c4c8.png)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江苏焕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第1章概述1.1平台背景1.1.1现状分析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然而,发展至今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难以形成。
例如,各校都十分重视自身优质资源的积累,但各校保留方式各异,分类繁杂,数据标准不统一,很难与其它学校直接进行沟通共享,逐渐形成了“信息孤岛”的现状;资源陈旧,上传更新不及时;优质资源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老师使用率低等等。
这些都阻碍了各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从教育管理逐渐拓展到教学应用领域。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要定位到各类教育资源、各学科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和相关的学习资料)的建设以及各类教学应用模块的建设。
在继续关注教育、教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应用的同时,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点要逐渐转向教育、教学领域,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服务,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服务,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搭建创造和发现知识、存储知识、组织知识、交流知识、传播知识的平台。
1.1.2政策指导针对教育信息化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10年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教育部也指出:要重点推进“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让广大师生共享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成果。
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还提出了今年的阶段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国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市场化的汇聚和共享机制“。
基于云技术思想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云技术思想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89571710a6f524ccbf8577.png)
基于云技术思想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摘要]运用云技术思想管理高校教育资源,建立依托云技术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能够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师资资源,并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数据共享、应用共享和服务共享,对资源教学进行标准化处理、协调调度和统一管理,解决资源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促进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关键词]云技术高校教育资源资源共享机制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整体实力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的环境下,如何合理建设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调整教育管理者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思路,满足高校自身发展与校际合作发展需要,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现状分析当前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共享条件不足、信息搜索效率低下、信息孤岛依然存在、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对数字化资源建设缺乏有效论证与合理规划,资源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多数学校自行研发开发课件等教学资源库,资源建设随意性较强,缺乏宏观层面上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如校本位的狭隘观念、缺乏市场理念等观念弊端,无法对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和师资进行非营利性共享,大大限制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
因此,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硬件平台和完备的软件系统,可整合各高校异构的、动态变化的教育资源,建立合适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二、云计算技术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提供指导思想由于互联网上多台计算机比一台计算机掌握的信息更多,因而可以采用分布式贝叶斯学习算法,在成百上千的客户端机器上实现协同学习过程,收集、分析并共享最新的信息。
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模式,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资源共享、管理和服务的领域中。
云技术思想的本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资源池并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其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等特点,对于当前分布不均衡、建设经费紧张的高校教育资源来说,无疑提供了最恰当的资源共享、共用、共管的思想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本文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知识服务、科技文献挖掘、竞争情报和云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知识服务科技文献竞争情报云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040-02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knowledge economy,the pursuit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accessing and utilizing the knowledge information was more and more intense.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a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and service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pointed out that knowledge service,scientific literature mining,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loud library wer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key words:knowledge service,scientificliterature,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loud library资源共享理论经历了从“文献资源共享”到“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过程。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
简单的信息数字化加工并将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集之大成——数字化图书馆或网络图书馆,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但是脱胎于传统图书馆职能的数字化图书馆,并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全面、系统、针对性的知识信息。
加之这些数据库在结构、信息加工标准和质量上的差异,使得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关联、内容关联更加难以实现,与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之下人们追求的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检索内容的准确高效,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在信息资源共享方式的设计和服务技术的实现上不断改革创新,以形成满足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知识库群和体现知识间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进而在知识服务网络支撑下构成“知识服务”的理念。
它明确提出了现代知识服务业的任务和目标,成为当今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
而知识服务产业化则正是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基础和有效途径,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知识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
这种服务其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
知识服务的提出与知识管理等概念的提出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知识服务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和组织服务的观念。
从观念上看,知识服务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服务,主要表现在:(1)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它非常重视用户需求分析,根据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通过信息的析取和重组来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能够对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因此又称为基于逻辑获取的服务。
传统信息服务则是基于用户简单提问和基于文献物理获取的服务。
(2)知识服务是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关心并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解决方案。
因为信息和知识的作用最主要体现在对解决方案的贡献,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又是一个对信息和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织的过程。
因为知识服务将围绕解决方案的形成和完善而展开,与此对应的传统信息服务则满足于具体信息、数据或文献的提供。
(3)知识服务是贯穿为用户解决问题工程的服务,贯穿于用户进行知识捕获、分析、重组、应用过程的服务,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动态地和连续地组织服务,而不是传统信息服务的基于固有过程或固有内容的服务。
由此可见,知识服务的内容极为丰富,可实现的方式和手段均在不断探索中,搜索引擎和信息构建是进行知识服务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知识服务的最终结果往往还依赖“求知者”的理解能力、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依赖用户对事物和事物发展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依赖于用户的价值取向。
网络信息的知识服务对于不同的用户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产品。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现代科技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云图书馆、科技文献挖掘和企业竞争情报。
1 云图书馆如何将云计算的技术与现代数字图书馆的业务应用相融合,国外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协会等机构很早就开始在进行探索[1]。
2008年,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即早期的俄亥俄学院图书馆中心)的janifer gatenby在期刊上撰文指出:“对图书馆而言,重要的是拥有与控制他们的数据资源,自由地共享、提供访问、曝光数据,而拥有或运行操作与管理这些数据的软件则不那么重要。
”2009年4月,oclc推出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网络规模管理服务),此项服务的目标是将服务转移到网络或“云”,从而让各图书馆共享硬件、服务和数据。
这个项目发挥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强大作用,通过向所有用户共享数据的方式创造了资源合作的机会,这样的合作模式在已形成信息孤岛的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2009年7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起为期一年的试验计划,该计划围绕着一项新的以云技术为基础的duracloud服务开展,duracloud将同时提供存储和获取服务,包括跨越多个云存储供应商的内容复制和监测服务。
2010年,哈佛大学在针对图书馆任务小组的核心建设时,提出将自身焦点定位在如何确保用户对资源的发现和获取上,而非对资源的馆藏拥有上,因为这些资源未来将可能存放于云服务平台上。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受到云计算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它的低成本优势,超大规模、高扩展能力等特点是现有数字图书馆数据中心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两三年的发展,云计算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it行业最炙手可热的主题。
事实已经证明,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更加灵活、高效、低成本、节能的信息运作平台,是信息技术利用和的长足发展最佳模式。
2009年4月oclc正式宣布向它的成员图书馆提供基于云的协作式图书馆管理服务。
从2008年起,calis陆续推出了支持saas的新一代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共享版(即saas版)、支持分布式“云”服务的calis数字图书馆云平台(calis easycloud platform)以及其他一系列云应用系统。
calis第一个云服务分中心试点在2009年3月份首先在calis天津分中心上线,为天津高校馆提供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saas服务。
在2010年中,calis其他云服务系统也陆续上线提供服务,2010年9月20日,calis国家云服务中心的主站点新版正式开通服务。
2010年7月20日,盛大文学“云中图书馆”上线。
由此可以预见,构建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将成为图书馆与云计算融合的核心领域。
2 科技文献挖掘科技文献知识服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文献是否全面、新颖影响到科技研究的质量,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节省科研投入。
传统的仅提供文献服务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而智能的科技文献知识服务能够帮助研究者分析领域的研究动态,了解特定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者和重要文献,并对科技文献和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进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技研究氛围,促进科研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利用各类科技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进行科技领域的分析与监测研究快速发展,且其发展方向正在从以往的基于数值分析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向数值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转变。
北京理工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基于科技文献信息的技术监测研究工作,提出以科技信息和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数据挖掘、信息萃取、知识发现、数据可视化技术等信息前沿技术为手段,综合集成各方面专家的战略性智慧,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动态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估,为技术管理及决策提供动态、准确的科学技术发展状态,从而把握技术发展机会,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展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将基于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共词与共引理论、基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swanson理论和基于全文献的文本挖掘理论统一视为进行知识发现方法和手段,将其整合于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理论框架之下,研究构建完整的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方法和应用研究体系。
将文本挖掘用于目标研究领域的背景分析,可获得比采用共词和共引方法进行研究背景分析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
cnki学术趋势是依托于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海量文献和千万用户的使用情况提供的学术趋势分析服务。
它通过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学术关注指数”,提供其所在的研究领域随着时间的变化被学术界所关注的情况,以及有哪些经典文献在影响着学术发展的潮流;另外还可以知道在相关领域不同时间段内哪些重要文献被最多的同行所研读。
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中,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是本行业的世界领先机构,以sci和网络为基础,集成多种数据库系统和相关信息资源,建立了知识链接系统web of knowledge,为科技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和方法。
3 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是近年来兴起的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分析研究及新型服务方式,受到图书情报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涉足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引进和应用国外竞争情报的技术方法。
因而,国外一些企业成功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案例和经验也开始逐渐被学习借鉴。
在80年代世界500强中有10%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到20世纪90年代500强中已有80%以上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现阶段,500强中已经有90%以上的公司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应用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