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93b1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3.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
在威尼斯的一座宏伟的宫殿里,公爵、安东尼奥、夏洛克和其他人正围绕着一场官司展开激烈的争论。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夏洛克借了一笔高额贷款,但因未能按时偿还,被夏洛克告上法庭。
夏洛克要求按照合同条款,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抵债。
公爵试图调解,希望夏洛克能怜悯安东尼奥,但夏洛克坚决不同意。
最终,安东尼奥愿意接受割肉的惩罚,以换取朋友的自由。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友谊的力量。
在人物塑造方面,安东尼奥是一个典型的仁爱、正义和勇敢的形象,他代表了人文主义理想。
他借钱给朋友不收利息,面对夏洛克的仇恨和威胁,他仍然坚定地站在朋友一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对友谊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使他的形象显得高大而光辉。
而夏洛克则是一个贪婪、冷酷的高利贷者形象,他的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点。
他的残忍和无情,使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情节设计方面,这部作品采用了曲折跌宕的故事线,使得情节发展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通过公爵的调解和安东尼奥的牺牲,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主题表现方面,《威尼斯商人》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冲突,还强调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等价值观。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莎士比亚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83be2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9.png)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作为莎氏喜剧的巅峰,《威尼斯商人》在人物刻画方面确实非常的纯熟和到位,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富豪孤独的鲍西娅,重情重义的巴萨尼奥等。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带来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如果你也有自己的见解,欢迎补充指正!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1、这篇课文是《威尼斯商人》的高潮部分,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最后集中在这场戏里。
故事充满悬念,十分紧张,丝丝入扣,令人欲罢不能。
莎翁的语言诙谐、优美,富有感染力,富有音乐美;行文娴熟,紧张中含有轻松,轻松中暗藏杀机。
这场戏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冲突。
开端便剑拔弩张。
公爵试图规劝夏洛克这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放弃这一种处罚”。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喜欢这样”、“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对于公爵的规劝,夏洛克理直气壮,对基督徒们进行了深刻、淋漓尽致的批判与揭露。
“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为什么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让你们的法律去见鬼吧!威尼斯城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
”巴萨尼奥的劝说和怒斥都无济于事,主动权在夏洛克手里。
鲍西娅假扮法官上场,前面的冲突暂时得以缓解。
她也力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可夏洛克不答应,并强调法律铁面无私。
主动权还在夏洛克手里。
故事到此已经陷入僵局,鲍西娅欲擒故纵,夏洛克自以为得计,“屠刀”高高举起。
而沙翁此时把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别处。
通过巴萨尼奥之口(“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犯一次小小的错误”)为鲍西娅赢得主动。
“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情都可以干了。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https://img.taocdn.com/s3/m/2ad9b31fcc7931b765ce15ab.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写于1597年。
在这部喜剧中,体现了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两大特色:第一,喜剧与讽刺紧密结合。
莎士比亚继承和发扬了希腊罗马讽刺喜剧的传统:嘲笑一切丑恶、庸俗的事物,抨击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
《威尼斯商人》一剧,包含着对金钱的揭露和批判,对资产阶级贪得无厌的批判,对封建的陈规陋习的批判。
第二,喜剧和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相结合。
忠诚的爱情和友谊的主题仍然是《威尼斯商人》赞美的中心。
但这种爱情和友谊是建筑在人文主义的道德原则基础上的。
恩格斯说,在文艺复兴时代“恋爱结婚曾被宣布为一种人权,并且不只是一种男权,而且——在例外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女权”。
在莎上比亚的喜剧中,男女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的,并着重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才智。
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先进的思想。
同时,作家还以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了民族平等和友爱的思想。
《威尼斯商人》的艺术技巧,可分作以下两方面来谈:一、情节结构的巧妙安排。
剧本由两条平行线索、两大场景组成。
从情节上说,商人安东尼奥与高利贷商人夏洛克之间“割一磅肉”的纠纷是作品的主线,爱情为次要线索。
在爱情线索中,又以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为主线。
从情节线索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关系:一是层递的关系。
作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二是映衬的关系。
葛莱西安诺与尼莉莎的爱情对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起衬托作用;罗兰佐和杰西卡的爱情对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起对照作用。
三是因果的关系。
四条线索都关系到一个核心人物——夏洛克,核心问题——金钱。
因为巴萨尼奥求婚需要钱,才导致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签订了“割一磅肉”的协定。
又由于夏洛克在儿女婚事上的偏见和固执,才引起杰西卡和情人的私奔。
法庭审判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也是各条线索的交汇点。
剧本中交递地出现了两大场景:威尼斯和贝尔蒙特。
作家把纯朴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贝尔蒙特和邪恶的、充满敲诈勒索的威尼斯作了鲜明的对比。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009de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c.png)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部戏剧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富有哲理的对话而闻名,吸引了无数名人对其进行深入的评价和解读。
首先, 洛杉矶著名学者艾伦·鲍尔表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具含金量的作品之一。
在他看来,这部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深刻,情节跌宕起伏,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无穷。
他认为,通过这部作品,莎士比亚探讨了信任、财富、爱情等世间情感的冲突与纠葛,使读者通过角色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处事之道。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对《威尼斯商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这部戏剧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智慧和洞察力,展现了莎士比亚在人性描写方面的高超技巧。
布鲁姆认为,《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如夏洛克、安东尼奥以及波西亚都是具有独特性格的复杂角色,他们的生动形象与深刻的对话使得这部戏剧成为了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此外, 中国文学评论家钱理群也对《威尼斯商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评价。
他认为,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戏剧,更是一部道德哲学的探讨。
通过夏洛克和波西亚之间的爱情纠葛,安东尼奥对押解人质的忠诚以及夏洛克与波西亚之间的商业交易,莎士比亚探讨了正义与公平、友谊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对生活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各路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都是非常正面的,他们认为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力。
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刻画,莎士比亚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看法,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与人性的不同层面的思考。
《威尼斯商人》被称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颗明珠,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增添了光彩,也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第二篇示例:《威尼斯商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作品,被誉为是戏剧史上的杰作之一,被广泛翻译和演出。
无数名人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刻画的人物和情节具有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性。
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2e4d3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d.png)
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威尼斯商人是指生活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商人阶层。
他们以他们的商业实践和财富积累为威尼斯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首先,威尼斯商人非常有商业头脑。
他们把握商机,并具备良好的商业判断力。
作为一个主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威尼斯商人能够迅速适应和利用世界各地的商业机会。
他们追求利润并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
其次,威尼斯商人是冒险家和探险家。
他们勇敢地穿越大海,探索新的贸易路线和市场。
他们经过漫长而危险的航行,承担着许多风险,但他们的野心和决心使他们能够成功地扩大威尼斯的商业帝国。
第三,威尼斯商人非常注重商业道德和信誉。
他们以诚信和公平交易为基础,建立起可靠的声誉。
他们凭借自己的诚信从事商业活动,与他们交往的人感到可靠,尊重其交易的承诺。
第四,威尼斯商人注重商业组织和管理。
他们创建了花样繁多的商会和商业组织,以促进商业合作和交流。
他们建立了高度发达的金融系统和信贷机构,为威尼斯商人提供资金支持。
他们还积极参与政府事务,为威尼斯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第五,威尼斯商人注重文化和艺术。
他们对艺术品和文化宝藏的收集、保护和推广贡献良多。
他们大力支持艺术家、作家和学者,为威尼斯成为文化中心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威尼斯商人还是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他们捐赠资金和资源给穷人和社会弱势群体,并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他们热衷于改善威尼斯城市的社会福利,为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威尼斯商人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杰出的商人之一、他们的商业智慧、勇敢冒险、道德品质、商业管理和文化推广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为威尼斯城市的繁荣和欧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是商业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也是威尼斯城市的骄傲。
威尼斯商人赏鉴
![威尼斯商人赏鉴](https://img.taocdn.com/s3/m/359bffdead51f01dc381f100.png)
《威尼斯商人》赏鉴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及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威尼斯商人》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喜剧天分和他在人文主义文学流派的不二地位,亦是一部永垂千古的文坛巨著。
《威尼斯商人》主要讲述了一个充斥着计谋智慧的喜剧故事,人物性格鲜明,血肉充实。
首先是女主人公鲍西娅——她无疑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作为一名女性,她出身良好,极有学识,在得知他人为自己牺牲后懂得知恩图报,敢于采取冒险的方式曲线救国,对于寻常女性来说,这是不可企及的;但是鲍西娅的勇是有谋作为其支撑的。
她没有贸然的采取对夏洛克的报复行动,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一种皆大欢喜的办法,同时又毫不留情的直击无耻商人夏洛克的嘴脸——这又恰恰体现了鲍西娅嫉恶如仇的可贵品质。
其次,戏剧中的大反派——夏洛克。
作为莎士比亚笔下的经典人物,他被誉为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之一。
他心胸狭窄,心狠手辣,仅仅因为之前与安东尼奥有过节,便不惜用割肉的手法来泄私愤,令人发指;同时他又贪得无厌,吝啬小气,的确不负吝啬鬼的称谓。
这些令人难容的劣行最终使夏洛克落得了凄惨的下场:家财尽失,仆人投奔了自己的仇人,女儿携自己的财产与他人私奔,自己则成了威尼斯城最可悲的笑料。
但换个角度说,夏洛克本身作为犹太人也饱受了种族的蔑视与欺凌,可恨的同时又不免有可怜之处。
再说戏剧的场面。
戏剧中最震撼人心的高潮部分当属法庭上的对决。
对决从时间和形式上可划分为两部分,以鲍西娅的登场为分水岭。
前半部分,夏洛克老奸巨猾的以“维护威尼斯法律的公正”为由冠冕堂皇的要求履行合约,即从安东尼奥身上活生生割下一磅肉。
甚至,他直言不讳自己对于安东尼奥的宿怨以及对这磅肉的执着,足见其心狠手辣。
公爵、巴萨尼奥与葛莱西安诺轮番对其进行劝说和控诉,却因无法驳斥法律的效力而束手无策。
安东尼奥的死似乎无可避免。
而就在戏剧箭在弦上的高潮之处,智慧与正义的化身——鲍西娅适时登场了。
鲍西娅最初并没有表露身份,而是以看似“公正”与“冷漠”的态度获得了夏洛克的信任,助长了其杀死安东尼奥的气焰和决心,同时也将众人的急切之情推到了顶点。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https://img.taocdn.com/s3/m/f650a7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4.png)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关键信息项:1、主要人物: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亚2、人物性格特点3、人物行为动机4、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5、人物所反映的社会现实11 夏洛克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一个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的人物。
他是一个犹太放高利贷者,以贪婪、残忍和固执著称。
111 性格特点夏洛克的性格中充满了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和对基督徒的深深仇恨。
他的贪婪使他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甚至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
他的残忍表现在对待安东尼奥时的冷酷无情,一心想要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
112 行为动机他的行为动机主要源于长期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压迫。
作为犹太人,他在威尼斯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不公对待。
这种经历使他内心充满了怨恨和复仇的欲望。
113 在故事中的作用夏洛克的存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他与安东尼奥的债务纠纷构成了故事的核心冲突。
他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宗教和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114 反映的社会现实夏洛克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犹太人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宗教偏见所带来的危害。
12 安东尼奥安东尼奥是一位善良、慷慨的商人。
121 性格特点他为人友善,重视友情,对待朋友真诚无私。
他的慷慨体现在他经常无偿地帮助他人,尤其是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122 行为动机他的行为动机主要源于他内心的善良和对友情的珍视。
他愿意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而向夏洛克借款,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123 在故事中的作用安东尼奥是故事中的正面人物代表,他的遭遇引起了观众的同情,也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一面。
124 反映的社会现实安东尼奥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商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情的重要性。
13 鲍西亚鲍西亚是一位聪明、勇敢、机智的女性。
131 性格特点她聪明伶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辩论能力。
她勇敢地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权威。
132 行为动机她的行为动机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帮助自己所爱的人。
她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化解了安东尼奥的危机。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91f51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2.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莎士比亚(1564 - 1616)英国诗人、戏剧家。
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
父亲经营皮革和农畜产品买卖,后被选为镇长。
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
1592年剧作家格林在《没有价值的才智》中攻击他是自以为能同最优秀的作家媲美的“打杂工”,那时他已是受欢迎的剧作家。
约从1594年起成为宫廷大臣剧团重要成员。
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位,他的剧团改由国王供奉。
1613年离伦敦,在故乡度过最后3年。
一生写了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一些别的诗歌。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写爱情女神维纳斯追求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打猎时受伤死去,血泊中生出白头翁花,悲痛的维纳斯把花带回塞浦路斯岛。
另一首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写罗马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奸污了鲁克丽丝,鲁克丽丝要丈夫为她报仇,尔后自杀,最后王政被推翻。
十四行诗约写于1592-1598年,前126首写与一青年的友谊,127-152首写对一位黑肤女郎的爱,最后两首作结。
他的一些剧作生前只以四开本“盗印版”流传,是由剧团一些演员口授或演出时被人速记下来的。
1623年他的同团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搜集他的36出戏以对开本发行,称“第一对开本”。
1850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根据对诗行的研究,把他的戏剧创作分为3个时期:1590-1600年为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601-1607年为悲剧时期,1608-1612年为浪漫剧时期。
早期历史剧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五世》等9部。
《亨利四世》(上、下)为代表作。
这些剧作主要表达了反对封建内讧及农民起义,要求在开明君主统治下和平、统一的思想。
早期10部喜剧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提倡婚姻自主,反对禁欲主义,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如《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
《威尼斯商人》写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友人成婚,以身上的肉做逾期赔偿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最后智挫夏洛克。
西方戏剧赏析论文——威尼斯商人
![西方戏剧赏析论文——威尼斯商人](https://img.taocdn.com/s3/m/5948a4125f0e7cd18425365a.png)
威尼斯商人戏剧赏析《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是莎士比亚于1596-1597年写成的一部五幕喜剧,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以喜剧为主,也包括历史剧和诗歌。
作为莎士比亚初入文学殿堂的作品,这部喜剧中充满了青年人的乐观精神。
这部作品体现了莎士比亚喜剧的几个特点:第一,喜剧与讽刺结紧密相关,莎士比亚继承和发扬了希腊罗马讽刺喜剧的传统:即嘲笑一切丑恶、庸俗的事物,抨击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
《威尼斯商人》一剧,剧中多次提及金钱的话题,其中包含着对金钱的揭露和批判。
此外剧中也对对金钱痴迷进行批判,对封建的陈规陋习也针砭入骨。
第二,喜剧和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相结合。
忠诚的爱情和友谊的主题是《威尼斯商人》赞美的中心。
但是这种爱情和友谊是建筑在人文主义的道德原则基础上的。
在莎上比亚的喜剧中,男女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的,并着重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才智与勇气。
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思想。
最后,作家还以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了民族平等和友爱的思想。
《威尼斯商人》主要讲述:贫穷而出身高贵的威尼斯青年巴萨尼奥向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借贷以向美丽并富有的鲍西娅求婚。
但就在他即将成婚时,他收到了好友安东尼奥的一封告别信,得知为自己担保和签订借据的好友安东尼奥投资于海上贸易,而船只却不幸失事,无法偿还欠款,而痛恨安东尼奥的夏洛克落井下石企图根据借约从安东尼奥胸口夺走一磅肉,两人对簿公堂,机智勇敢的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利用她的聪明机智,惩罚了夏洛克,故事结尾皆大欢喜,有情人终成眷属。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一部杰作,但它也是喜剧中的悲剧,剧中多次提到金钱这一古老而又永不过时、永不衰退的话题。
最后,作家还以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了民族平等和友爱的思想。
一部作品当它从作者的笔下来到读者的手中时,它便已经与作者脱离了关系,每一个读者都会在阅读之后都会有一本完全不同的《威尼斯商人》,沉浸于爱情者看得见那甜蜜的爱情,热衷友情的感动于无私的友情,喜欢幽默的会被一个个双关语逗乐,而有的人会看到那温暖背后的熊熊地火的涌动。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39e23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b.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赏析 1这个寒假在家里读了《威尼斯商人》,让我感觉到友情的珍贵。
主人公安东尼奥和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面对生死的考验,他们的友谊更显得无私。
《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亚其他的剧本一样,表现了呀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青春的向往。
我觉得这部剧情节曲折有趣,弥漫着非常浓厚的喜剧色彩,也体现了莎士比亚在生活中开朗乐观的性格。
剧中有一个既可恨又令人同情的角色。
他的名字叫夏洛克。
他是一个支付高息贷款的犹太人。
他唯利是图,贪婪成性,但他也是一个受歧视的犹太人。
我更喜欢那个鲍西娅。
他优雅高贵,温柔多情,智慧极高,敢于机智果断地投入行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人不比男人差。
这本书写出了当时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里的真实故事,人间的亲情和友情比什么都重要!《威尼斯商人》赏析 2《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安东尼奥是人们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谓的“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
而夏洛克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
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莎士比亚显然持否定的态度。
莎士比亚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安东尼奥这样的商人可以消除资产阶级的矛盾,建立被金钱摧毁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而夏洛克这样的资本商人,看重利润,损人利己,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是美好生活的破坏者。
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同情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羞辱。
这个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很多事物虽然外表十分美丽,但实际上确是很丑陋的,很多富家公子外表金光灿烂,但实际上却是不学无术。
有一句话说的好“会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黑白,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许多事情的表面现象往往是虚假的,仅仅是为了迷惑我们,我们要学会透过表面看本质。
所以,在爱情和友情面前,金钱也只剩淡如水的痕迹了。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d9050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1.png)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赞誉。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评价:
1.普希金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普希金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评
价很高,认为它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
普希金批判了当时俄国社会中的商业伦理和道德观念,认为这些观念过于功利和冷漠,与《威尼斯商人》中的商业伦理和道德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2.托尔斯泰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威尼斯
商人》的评价非常矛盾。
他一方面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比喜剧更加出色,另一方面又批评《威尼斯商人》缺乏对夏洛克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3.萧伯纳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1932年发表的《莎
士比亚的舞台生涯》一书中,对《威尼斯商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他认为该剧是“一部浮夸、矫揉造作的悲剧”,同时又赞扬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华。
4.现代观众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随着时代的变迁,观众对于《威尼斯
商人》的评价也逐渐发生变化。
现代观众更加注重剧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讽刺意味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也更加关注作品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之,《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喜剧,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和评价。
不同的人对该剧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这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a1c14fe45c3b3567ec8bd6.png)
一、安东尼奥——慷慨、忠贞、鲁莽、愚蠢安东尼奥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金钱固然重要,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远远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慷慨仁厚。
淡泊金钱。
例如:他经常无偿借钱给别人而不收取利息:他将意外获得的财产让给了夏洛克的女儿和女婿——罗伦佐。
罗伦佐也是安东尼奥的朋友之一。
他珍惜朋友之间忠贞的友情。
安东尼奥为了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冒自己的性命去借钱,说明他对朋友讲义气、尊重友谊、不惜牺牲生命。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人物在做事方面欠考虑与谋略.并且较鲁莽和冲动.有时显得有些愚蠢。
安东尼奥明知夏洛克是一个势利、贪婪、有仇必报的小人,并且自己和夏洛克积怨已久,但他仍然不加思索、鲁莽地去向夏洛克借钱。
当夏洛克提出了苛刻、令人发指的条件时。
安东尼奥居然能够接受,这也说明了他逆来顺受与愚蠢的心态。
虽然他是为了朋友能够娶上心爱的女人,但是他的做法真的欠妥。
安东尼奥应该以诚相待、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处境告诉给朋友;并劝说朋友用真情去打动那个富有、美丽的女人,而不是用借来的钱去求婚。
毕竟安东尼奥试图用自己生命换来的钱,只是帮朋友求婚,而并不是为了救助真正需要帮助的穷人或做正义的事情:两者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安东尼奥面对死的威胁时,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但是死也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之分。
毕竟他不是为了正义事业或帮助贫穷受难的人们而去牺牲自己。
他在夏洛克无耻阴谋前。
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显得软弱无力。
二、夏洛克——贪婪、心胸狭窄、残忍冷酷、可悲夏洛克和安东尼奥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金铃并不是万能的,要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例如:亲情、爱情、友谊、幸福等等。
个别人为了获得金钱,不择手段,加害与自己无关的人,或者出卖朋友、亲情;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是可耻的,令人唾弃的。
夏洛克是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
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看不到亲情和友善;看到的只有贪婪、冷酷以及利欲熏心。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5c5a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e.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一,涉及到金钱、爱情、友谊以及族群间的关系等多个主题。
本文将对该剧进行赏析。
该剧以威尼斯为背景,以商人安东尼奥和他的朋友巴萨尼奥为主要角色,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财富和爱情之间的纷争。
首先,观察剧中的角色关系。
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友谊是整个故事的基石之一。
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扶持。
而安东尼奥则为巴萨尼奥借贷资金,为巴萨尼奥追求波西亚回归的女子所作的一系列努力加深了两人的友谊。
这展示了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越金钱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其次,金钱和利益的冲突是该剧的核心之一。
巴萨尼奥为了借贷资金,不得不向犹太债权人夏洛克求助。
夏洛克作为一个商人,对利益的追求超过了一切,犹太人身份成为剧中另一个重要的话题。
夏洛克塑造成一个复杂的角色,既有商人的冷酷和无情,也有作为人的温情和人性的一面。
另外,该剧还强调了正义与宽容的重要性。
剧中的女主角波西亚回归被父亲贝拉里奥在剧中最后一幕进行了试验,并揭示了药水配方是真的。
波西亚回归的选择展示了宽容和宽恕的力量,这是一种人性的美德。
而夏洛克在最后一幕中被迫接受了自己的失败,也成为了故事中的反面人物。
这提醒人们金钱与权力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最后,该剧还涉及了性别和族群问题。
剧中的女性角色波西亚回归和她的朋友纳丁儿为女性权益辩护,同时也展示了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辩驳能力。
对夏洛克的描绘则引起了对犹太人的刻板印象的讨论与反思。
在整体结构上,《威尼斯商人》采用了五幕的形式。
每一幕都有自己独特的情节发展和高潮迭起的节奏感。
这样的剧本结构再现了当时戏剧的特点,使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充分融入角色的情感体验。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所创作的经典之作,通过角色关系、金钱与利益、正义与宽容、性别和族群问题等多层面展现了剧作中丰富的内涵。
该剧的结构和情节独特,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赏析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ec8d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6.png)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经典之作,代表了莎士比亚早期的写作风格。
原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时代,以及在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思考背景下,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息放贷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
如果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如何刻画人物、描写环境、铺垫故事情节等写作技巧,都可以从该作品的语言中窥探一二。
因此,对其语言特点的研究极具文学价值。
其语言具有以下特点:一、节奏美。
对于戏剧作品来说,主要的语言特征便是展现于舞台上,能够被观众所感动。
那么,这就要求戏剧语言必须注意韵律和节奏,这样演员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表达清晰,观众也才能演员清晰的对话中得到乐趣。
戏剧的节奏性是指“角色在对话时自然的语音停顿,相当于音乐上的节拍,或者说就是一连串的声音,具有一定的高低和时间的停顿”。
此外,戏剧语言要符合听觉美学的要求,有情感上的跌宕起伏,符合观赏艺术的特点。
在《威尼斯商人》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押韵的、重复的,句子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使得语言更有节奏感。
例如一组排比反问句式的运用,更加凸显出夏洛克自私恶毒的丑恶嘴脸,以及自以为胜算在握的得意心理。
还有另一段中的一系列排比句的运用,加快了语言节奏,反映出安东尼奥对自私贪婪、残暴无情的夏洛克已经不再抱有幻想,对自己惨遭其迫害的无奈和愤怒。
二、意象美。
戏剧意象富有象征意义。
它是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审美观点和理性思考所凭借的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主观表达意识。
在戏剧中,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成为一个或数个虚构的舞台人物形象,通过对戏剧内容的情感加工,使虚构的舞台场景真实化,与故事中的人物、案例、命运的碰撞等情感融为一体,更加贴近生活且富有真实感。
《威尼斯商人》中多处出现动物类意象、植物类意象、希腊罗马S话以及《S 经》人物故事类意象、自然界现象类等等,这些意象相互对照、相互作用、相互干扰、相互对峙,形成莎剧意象的独特的内在和谐与统一。
威尼斯商人读书笔记摘抄赏析(优秀8篇)
![威尼斯商人读书笔记摘抄赏析(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5e0f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7.png)
威尼斯商人读书笔记摘抄赏析(优秀8篇)威尼斯商人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篇1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无疑是一部文学巨著,莎学界的评论也使其内在的文学价值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而另一方面《威尼斯商人》也不失为一部法律杰作,看似嬉笑怒骂的喜剧折射出莎士比亚时代的西方法律问题和法文化,其法学研究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威尼斯商人》一剧中法律贯穿始终,当时各阶层的普通民众对法律深信不疑,夏洛克试图通过法律主张权利,报复一直欺压他的___;而鲍西娅装扮的法官最终也是通过法律以及法律解释来实现___眼中的正义,可见法律至上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是西方法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剧本的第四幕中,夏洛克依据契约把安东尼奥起诉至法庭,要求强制执行那“割一磅肉”的约定。
虽然法官大人也知道该契约的内容是荒.唐的,不公正的,但是既然双方在契约中已有明文约定,法庭也只能按照契约的内容做出判决。
幸好安东尼奥友人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法律学者来到法庭,宣布“这约上所签订的惩罚,于法律条文的含义并无抵触”,夏洛克有权在安东尼奥的胸前取一磅肉;可是因为合同上只写了一磅肉,所以如果在取肉时流出一滴___的血,或者所割超过一磅或不足一磅,就是谋杀,要按照威尼斯的法律抵命并没收全部的财产。
在《威尼斯商人》所叙说的那个时代,合同等同于法律仍然是一项普遍的原则。
按照古罗马的法谚“合意创立法律”的意思,只要是立约人当时是自己做出承诺的,无论是多么不合理的合同,就只能自认倒霉。
即使是像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这样的无理合同依旧被认为和法律一样具有强制力。
法庭只能严格依照当事人原先约定的合同文字字面意义进行判决。
因此在《威尼斯商人》法庭审判的前半部分,虽然公爵也知道那个“割一磅肉”的契约的内容是荒.唐的,不公正的,但“公爵不能变更法律的规定,因为威尼斯的繁荣,完全倚赖着各国人民的来往通商,要是剥夺了异邦人的应享的权利,一定会使人对威尼斯的法治精神产生重大的怀疑。
”,如果不准许夏洛克的请求,威尼斯的宪章就会失去效力,城邦也将不成其为自由邦。
威尼斯商人赏析精华
![威尼斯商人赏析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5c7554297375a417866f8f4d.png)
威尼斯商人一、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 展现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喜剧。
因为它提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财富”问题。
“一磅肉的故事”展现出了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源就在于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截然相反。
安东尼奥把财富看作是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 为了友情, 甘愿冒生命危险向夏洛克立契借债。
与此相反, 夏洛克却把聚敛财富看作是唯一的人生目的。
两种对立的对待金钱的态度,产生了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
如果说“一磅肉的故事”展现的是友谊中的财富问题, 那么, “三匣子选亲的故事”展现的则是爱情中的财富问题。
而巴萨尼奥珍视爱情本身的价值, “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毅然选择了铅匣而赢得了爱情的胜利。
法庭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通过“一磅肉”和“三匣选亲”两条情节线索所形成的矛盾冲突, 经过发展, 在此交汇起来, 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集中刻画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的高利贷者形象。
他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受到损害, 就无情报复, 受到作者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但在另一方面, 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又怀有同情。
夏洛克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 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 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 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 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
因此他的性格是丰满的、复杂的, 是活生生的。
这正是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成就。
三、艺术特色1.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作品不仅包含“一磅肉”和“三匣选亲”故事的两条生动有趣的情节主线, 而且还有“杰西卡私奔”和“戒指戏夫”两条耐人寻味的情节副线。
这些情节相互交织, 彼此渗透, 不仅构成了激烈紧张、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 而且也充分显露出了作品的喜剧风格。
2.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夏洛克能言善辩、冷嘲热讽、咄咄逼人。
语言却很粗俗, 满嘴“耗子”、“张开嘴的猪”、“恶狗”等名词, 形象地体现出了他的缺乏教养, 尤其是情趣的低俗, 灵魂的卑鄙。
威尼斯商人中的好词佳句赏析
![威尼斯商人中的好词佳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eca3e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2.png)
威尼斯商人中的好词佳句赏析1.《威尼斯商人》好句赏析“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道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
..发出谡谡的声音。
”赏析:用最通俗易懂具体的例子,贴切而新颖,不失准确地说明了问题的所在和要完成这个任务的困难性。
“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得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的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赏析:运用排比,通俗,顺畅具有亲和力的说明一个问题,感到轻松易懂。
“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赏析:运用排比的手法和逐步的推理,形象地说明了钱对夏洛克的重要性,刻画出了一个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的典型性格。
2.《威尼斯商人》好句赏析“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道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
..发出谡谡的声音。
”赏析:用最通俗易懂具体的例子,贴切而新颖,不失准确地说明了问题的所在和要完成这个任务的困难性。
“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得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的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赏析:运用排比,通俗,顺畅具有亲和力的说明一个问题,感到轻松易懂。
“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赏析:运用排比的手法和逐步的推理,形象地说明了钱对夏洛克的重要性,刻画出了一个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的典型性格。
3.威尼斯商人的好句名句佳句葛莱西安诺:狠心的犹太人,你不是在鞋口上磨刀,你这把刀是放在你的心口上磨;无论哪种铁器,就连刽子手的钢刀,都赶不上你这刻毒的心肠一半的锋利。
鲍西娅: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dac2e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b.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讲述了一个财富商人、他的债主和一段复杂的婚姻之间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威尼斯商人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精彩之处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剧情简介威尼斯商人的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威尼斯。
安东尼奥,一个富有的商人,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巴萨尼奥,借了一大笔债务给了债主夏洛克。
夏洛克是一个受人蔑视的犹太人,对安东尼奥怀有敌意。
为了保证这笔债务能够还清,安东尼奥决定签订一份契约,同意夏洛克在约定时间内割下一磅肉作为债务的抵押物。
与此同时,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爱上了波提亚的女儿,波提雅。
然而,她的父亲波提亚禁止她嫁给任何人,除非那个人能够通过一个试练获得她的手。
巴萨尼奥接受了挑战,并得到了波提亚的允许与她结婚。
然而,在巴萨尼奥与波提雅的婚礼即将进行时,安东尼奥的商业活动出现了问题,无法还清债务。
二、人物形象1. 安东尼奥:作为本剧的主要角色之一,安东尼奥被描绘成一个慷慨而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愿意为朋友巴萨尼奥承担债务,展现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和牺牲精神。
然而,安东尼奥的形象也有一些复杂之处,他的心理矛盾与夏洛克的仇恨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2. 夏洛克:威尼斯商人的另一个主要角色,夏洛克是一个充满仇恨和报复心的犹太商人。
他被描述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也有他的苦衷。
夏洛克的形象引发了观众对种族和宗教歧视的思考,同时也提出了对爱与仁慈的开放性讨论。
3. 巴萨尼奥:作为安东尼奥的朋友和波提雅的恋人,巴萨尼奥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坚定。
他接受了波提亚的试练,决心赢得她的心,体现了对爱情的坚守和执着。
4. 波提雅:她是波提亚的女儿,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之一。
波提雅被描绘成聪明、美丽和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在面对巴萨尼奥与她父亲之间的矛盾时,展示了自己的坚定和善良。
三、主题与意义1. 信任与背叛:威尼斯商人通过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信任以及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背叛,呈现了信任与背叛的复杂关系。
探索人性与道德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商人
![探索人性与道德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商人](https://img.taocdn.com/s3/m/10546d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5.png)
探索人性与道德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作为一部经典之作,深入探索了人性与道德的复杂关系。
这部由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以威尼斯为背景,通过描绘商人安东尼奥的命运,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道德的复杂与矛盾。
首先,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形象凸显了人性中善的一面。
他是一位慷慨大方、宽容豁达的商人,愿意为朋友己所能之事付出。
剧中他没有跟利息商人夏洛克尔签订合同,没有确定明确的付款时间,只是因为他要借钱来帮助朋友己所能之事,表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善良的本性。
此外,为了保护朋友己所能之事,他甚至冒险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来拯救朋友。
这表明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内心中的善良与关爱,一方面给予读者对善的力量的启示,另一方面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引人注目的冲突。
然而,与安东尼奥相对照的是夏洛克尔这个角色,他的形象突出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
夏洛克尔作为一个利息商人,一直以来都以冷酷无情的形象示人。
他不仅将利益置于友情之上,而且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甚至准备采取残忍手段对待安东尼奥,威胁他的生命。
这种自私和冷酷的行为展示了人性中的恶,揭示了道德规范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
夏洛克尔给人们带来了对人性的深思,也迫使人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何时何地个人利益会超越道德底线,进而导致灰色地带的出现。
此外,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与他对巴萨尼奥的好友己所能之事,也提出了关于友谊和忠诚的道德问题。
安东尼奥愿意为己所能之事借贷的原因之一,就是出于对巴萨尼奥这段友谊的珍视。
然而,巴萨尼奥对他的友情并不像安东尼奥对他那样深情厚意,他随后离开威尼斯去追求他的爱情。
这使得安东尼奥不仅陷入了金钱上的困境,更感到了心灵上的背叛。
这种友情的试验引发了读者对友情的思考,展示了人性中忠诚和背叛的两个极端。
威尼斯商人通过展示人性与道德的复杂关系,引发了人们对自己内心中的纷争与冲突的思考。
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形象和命运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道德的复杂与矛盾。
通过对安东尼奥、夏洛克尔以及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的友情的描绘,读者思考了友谊、忠诚、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鉴赏莎士比亚戏剧
![鉴赏莎士比亚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fb29a260f5335a8102d22009.png)
鉴赏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约写于1596年前后,正当莎翁的艺术才华日趋成熟的阶段。
全剧结构严谨,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波澜迭起,扣人心弦,又风趣横生,喜剧气氛很浓,是莎翁最优秀的喜剧之一,从而也体现了莎翁的悲剧特色。
本文试作简单的分析,以望对此有些初步的把握。
首先,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士比亚喜剧的重要特色。
全剧有两条交叉进行的情节线。
第一条是“借债割肉”,展现了以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和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为对立面的民族矛盾,以及早期商业资本家和早期金融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几重矛盾纠结在一起,尖锐激烈,不可调和,使《威尼斯商人》跳出了莎翁的早期的一系列轻松欢乐的喜剧格局,成为第一个较显著的现实主义手法接触到社会阴暗面的喜剧。
第二条线索是“挑匣求婚。
”在幽雅的贝尔蒙庄园,美丽而富有的少女鲍西娅发生叹息:她的终身大事必须取决于彩匣的挑选。
大厅上陈列着金、银、铅三个匣子,等待求婚者的挑选,选中彩匣,就是她的丈夫。
她被父亲的遗命剥夺了婚姻自主权,为此而感到苦恼。
幸而她情意所钟的巴萨尼选中了铅匣,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条情节线在“法庭诉讼”一场中汇合在一起。
装扮成法学博士的鲍希亚出现在威尼斯法庭,运用智谋,挫败了夏洛克,从刀尖下救出了安东尼的性命。
第二,该剧贯穿和描写了三对年轻的人爱情故事及他们之间的友谊,鲍西娅与巴萨奥的爱情。
友谊与爱情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构成了《威尼斯商人》最重要的喜剧结构。
还有另外两对青年的爱情: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基督徒罗兰佐相爱私奔的故事;鲍西娅的女仆尼莉莎与巴萨尼奥的仆人葛来西安诺的爱情故事。
由此可见,歌颂爱情和友谊,表现人文主义的爱情观是其喜剧的又一主要特色。
第三,男女主人公身份贵族化,这种贵族都带上了人文主义理想色彩,这些男女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资产阶级色彩,最成功的是女性形象,带有“女强人”色彩,性格开朗、直率、勇敢热情,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女性”的形象典型,这些“新女性”可爱而古怪,“她们勇敢反抗封建势力,又永远忠实于自己的个性”(恩格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其故事情节是:威尼斯的穷绅士巴萨尼奥向贝尔蒙的富家姑娘鲍西娅求婚,缺乏钱财。
他的好朋友安东尼奥是一个商人,为了帮助他,向狠毒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块钱。
夏洛克因与安东尼奥有宿怨,迫使他定了一个借约,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和地点还钱,就要在欠债人的胸前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在安东尼奥的帮助下,求婚顺利成功。
可是安东尼奥因为商船触礁而破产,到期还不起夏洛克的钱。
夏洛克则坚持履行契约,要借法律条文图谋报复。
幸亏鲍西娅女扮男装,以律师身份出现在法庭上,机智地使夏洛克败诉,剥夺了他的财产。
剧中有三条情节线索交错发展:一条是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围绕着一磅肉的诉讼而发生的冲突,一条是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故事,还有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和安东尼奥友人罗兰佐之间相爱私奔的故事穿插其间。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矛盾是全剧的主要冲突。
他们一个是商业资本家,一个是高利贷者。
他们之间的矛盾虽有种族、宗教方面的因素,但根本的却是经济上的利益冲突。
这一戏剧冲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即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之间的矛盾。
莎士比亚以高超的艺术构思,将几条线索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多侧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他以极富戏剧性的情节,推动了矛盾冲突的展开。
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 展现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喜剧。
因为它提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财富”问题。
“一磅肉的故事”展现出了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源就在于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截然相反。
安东尼奥把财富看作是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 为了友情, 甘愿冒生命危险向夏洛克立契借债。
与此相反, 夏洛克却把聚敛财富看作是唯一的人生目的。
两种对立的对待金钱的态度,产生了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
如果说“一磅肉的故事”展现的是友谊中的财富问题, 那么, “三匣子选亲的故事”展现的则是爱情中的财富问题。
而巴萨尼奥珍视爱情本身的价值, “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毅然选择了铅匣而赢得了爱情的胜利。
法庭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通过“一磅肉”和“三匣选亲”两条情节线索所形成的矛盾冲突, 经过发展, 在此交汇起来, 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
剧中集中刻画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的高利贷者形象。
他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受到损害, 就无情报复, 受到作者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但在另一方面, 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又怀有同情。
夏洛克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
而变成疯狂状态, 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 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 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 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
因此他的性格是丰满的、复杂的, 是活生生的。
这正是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成就。
一个被压迫者,如果得到了变本加厉的雪耻机会,他会怎么样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正如夏洛克在独白说的那样:“难道我们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象一个基督徒一样吗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
”几百年来,犹太这个民族不知为了什么神秘的缘故,一直受着欧洲各国上下流社会的嫉恨。
有人说,莎士比亚之所以塑造夏洛克,正是因为他对社会给予犹太人的压迫感到不满。
也有人说,诗人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才造出这样一个可笑人物。
且不管诗人的私人意志,他胸中的人道精神,的确经由夏洛克这一角色,拥护了一个民族,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其中情节之一便是犹太商人夏洛克向安东尼奥索求一磅肉作为赔偿。
夏洛克因放债而大发横财,结果是折了女儿失了财,且博得大家的一场奚落。
他虽然有他的丑态——自私,吝啬,但更有他的宝贵的尊严——当他的敌人给他不可言述的耻辱,他还以公正的、疯狂刻毒的报复:虽然他们以十倍的钱还给他,他也拒绝,三千两银子,十倍的三千两银子,他也不惋惜,只要能买他敌人的一磅肉!这种出于压迫者的报复心理,便是夏洛克的心理动机。
他的贯穿动作,不是放债取财,而是报复。
放债是生存之计在英国,犹太人所受的压迫不亚于欧洲任何国家。
早于莎翁三百年的爱德华一世就下令将犹太人驱逐出英国。
但是在莎士比亚生活时期,仍有部分犹太人居住在伦敦。
他们碍于民风政令,必须隐瞒自己的身份和宗教信仰。
他们因受迫害而不敢置产,以防被没收;因不敢置产所以只得收集巨量现金;因有巨量现金,故往往以放债为业,故不得不收取重利。
因此才有了夏洛克这一角色。
正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狄更斯、特罗洛普等英国作家的笔下,犹太人都承担着放债人的角色。
一时间,犹太人成了放债人的代名词。
人们认为放高利贷是道德上的罪行,放债人不需才智本钱,便可赚取暴利。
而对于放债人的普遍印象,则是腐败、贪婪、吝啬。
从莎士比亚塑造的夏洛克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特点。
有尊严的生存以放高利贷而大发横财的犹太人夏洛克,让基督徒有憎恨他的理由。
在他与基督徒安东尼奥的冲突中,夏洛克多次直言不讳:“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
您骂我是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
”(第一幕第三场)很显然,这是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控诉。
我们并不知道莎士比亚是不是反对当时民众中流行的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心理,但我们确实由此看出,安东尼奥歧视在先——歧视作为放债者的夏洛克、也歧视作为犹太人的夏洛克。
然后才有了夏洛克的似乎不合情理的要求——非得坚持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
夏洛克之所以坚持这一似乎令人发指、也招来后人耻笑的条款,乃是出于被压迫者强烈的报复心理。
对抗“主流”的夏洛克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冲突,不只是种族和财务问题,也象征了两种全然不同的宗教、生活和价值观。
夏洛克过着节制、吝啬的生活,他轻蔑基督徒生活的奢华浪费。
对于夏洛克而言,善人的定义是经济状况足以维生,其他的道德或抽象的价值观则毫无意义。
而剧中的巴萨尼奥,因生活奢侈,阮囊羞涩,为攀阔亲,只得向自己的好友安东尼奥借钱。
安东尼奥则甘为其赴汤蹈火,割一磅肉都在所不惜。
夏洛克和基督徒,为观众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夏洛克的现代性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已过去了几个世纪,商业资本与封建性的高利贷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成了遥远的记忆,但在今天的世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着,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夏洛克是种族歧视的受害人,也是一名反抗者。
他敢于要求公正,敢于对敌人发动报复,他的坚持和不软弱,对于现代的观众有一种不可言说魅力。
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夏洛克的精神是高尚而又庄重的。
这或许也是《威尼斯商人》直到今天仍上演不衰的原因之一。
一个畸形的社会造就了人们畸形的思想。
对别人能力的嫉妒转变成了对一个民族的仇恨,从而暴露出人性的致命弱点。
夏洛克的一句台词:“难道我就不应该享有应得的权利难道我就应该在法律面前低人一等难道我就不能拥有自己的一双眼睛吗”充分说明了在社会的鄙视下犹太人内心的痛苦与愤怒,这是何等的不公这样想的话或许《威尼斯商人》就不能说是一部喜剧了,因为从这个角度出发,安东尼奥等人便成了恶魔,他们剥夺了一个人生存的权利,导致了一个本来就已经被自己的女儿所伤害的老人的末日的来临,对夏洛克来说,没有什么比强迫他改信基督教另外剥夺他全部的财产更痛苦了。
或许莎士比亚当初写这部作品时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艺术特色 1.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作品不仅包含“一磅肉”和“三匣选亲”故事的两条生动有趣的情节主线, 而且还有“杰西卡私奔”和“戒指戏夫”两条耐人寻味的情节副线。
这些情节相互交织, 彼此渗透, 不仅构成了激烈紧张、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 而且也充分显露出了作品的喜剧风格。
2.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夏洛克能言善辩、冷嘲热讽、咄咄逼人。
语言却很粗俗, 满嘴“耗子”、“张开嘴的猪”、“恶狗”等名词, 形象地体现出了他的缺乏教养, 尤其是情趣的低俗, 灵魂的卑鄙。
鲍西娅的语言优雅、富于哲理, 清楚地说明了她的良好教养和品德的崇高不凡。
法庭上她对夏洛克的那番规劝, 完全是一篇关于慈悲的动听演说。
3.喜剧化的情调和风格首先, 肯定性、歌颂性主题奠定了乐观开朗的基调。
莎翁明确地把歌颂放在首位, 而辅之以讽刺。
鲍西娅与巴萨尼奥的热烈相爱, 安东尼奥的慷慨豪侠、珍惜友情, 激动着无数观众的心弦。
正是由于主题的歌颂性特色, 将莎翁喜剧提到了一个诗意盎然、富于浪漫色彩的境界。
第二, 莎翁一反以往男尊女卑的惯例, 着力描绘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 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风彩。
在法庭审判中, 面对贪婪狠毒、磨刀霍霍的夏洛克, 上至尊贵公爵, 下至忠耿义仆, 全都束手无策之际, 是鲍西娅运用她那非凡计谋, 一举制服了夏洛克这头吃人的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