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47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陶器主要有黑陶、白陶和彩陶。
人面鱼纹盆
蛋壳黑陶高柄杯
陕西半坡文化 距今六千多年 . 山东龙山文化 距今三、四千年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 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 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 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
.
商代中期----东汉晚期
.
东汉青瓷
唐
南 青 北 白
邢窑----白瓷碗 • “邢窑类银,……邢窑类雪”
——唐·陆羽《茶经》 • “内丘白瓷瓯,端溪砚,天
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李肇的《国史补》.
唐 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宋以来仪态万方的名窑
玫瑰紫釉尊
河北—定窑孩儿枕
在市场流通
性质 国家垄断
自然经济
商品来自百度文库产
技术 手工业最高
水平 水平 匠户
手工业水平 较低
手工业技术水 平较高
地位
长期占主导地位, 地位高。
比重最大
.
明中叶后,占 主导地位。
三、管理制度:“工官”和“匠户”
1、“工官”含义:是一种政府垄断
手工业生产的制度。
2、“匠户”含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
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陆
上
远
丝 绸
销之 海路
海外
上
丝
绸
之
路
.
黄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道 婆
.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上绘的大型织机
.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出现骨梭、骨针、骨锥等器物; 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纺织原料用的是麻和葛。 祭祀蚕神,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称为 “妇功”。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 国又称“丝国”。古希腊、罗马称中国为赛里丝。 官营纺织规模大、分工细,私营纺织兴起。
.
课程标准:
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基本含义 二、经营类型 三、管理制度 四、主要成就 五、突出特点 六、发达原因
.
一、基本含义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 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形成 独立的生产部门。
四、主要成就 (一)纺织业的发展 (二)先进的冶金业 (三)陶瓷业的成就
.
新
石
器
时
代
的
简 单
骨机刀
纺
织
工
具
经轴
骨提
梭形器
绞纱棒
骨针
.
材料:传说嫘(lei)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发明养
蚕)“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服”。
仰韶文化半个蚕茧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
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
发掘出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 标本。茧长1.52厘米,茧宽 0.71厘米,茧壳存留部分占 全茧的83%。茧壳的切面平 直且发光……是被人工割过 的……是家蚕而不是野 蚕……是人工饲养家蚕的物 证。
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艳丽清 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至到了 “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时期制瓷 工艺的精致细美。
.
出现彩陶、黑陶、原始青瓷。
制
陶
业
陶向瓷过渡
出现青瓷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南青北白”(唐三彩、秘色瓷)。 瓷窑遍布,五大窑闻名天下。
出现灌钢法。
已经用煤作燃料冶铁
.
1.1米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
春
秋 金 镡 金 首 铁 剑
春
战
秋
国
铜
铁
柄
双
铁
镰
剑
范
.
人力鼓风 .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这 比欧洲早1000多年。
.
祭祀蚕神图
先蚕图(元.王祯) 《农书.农器图谱集.蚕缫门》
.
令 世汉
界 惊朝
叹
素纱
襌衣
解说语: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
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 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 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 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
二、经营类型,即模式: (一)官营手工业 (二)家庭手工业 (三)民营手工业
.
时间
商周
春秋战国
管理 政府直接经营、 方式 集中、大作坊
农户的副业
武器军用品和帝王、 供自己消费和交
特产品 官府、贵族生活用 纳赋税的产品
品
点流通 不在市场流通
有时进入市场流通
方式
春秋战国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 产品
棉花种植、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棉纺织业发展。
出现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雇 .
佣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青铜制造业分布广、规模大。 西周青铜器铸造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春秋出现铁器。 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汉武帝时代铁业官营,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 东汉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河南—均窑瑰紫 釉尊
江西景德镇名瓷 ( 瓷都)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外雕双层碗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 走
一统江山元青花
.
清
•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 卖会上,这只清雍正粉 彩蝠桃纹橄榄瓶上拍, 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 格拍出。价格创下当时 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 录。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现于
.
“工官”和“匠户”
3、特点:
管理统一,生产集中,原料供应,产品制定,工 匠世袭
4、评价:
进步性: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有 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代表最高水平,主导 地位(明代前期)
局限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残 酷剥削和压迫引起工匠激. 烈反抗
“工官”和“匠户”
5、演变:
(1)夏商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图的 行业,都收归官办,政府垄断; (4)西汉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工场“东西织室”外,还 在齐郡设“三服官”; (5)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 (6)宋代匠户往往被政府以强制方式服役; (7)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有专门机构管理, 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陶器主要有黑陶、白陶和彩陶。
人面鱼纹盆
蛋壳黑陶高柄杯
陕西半坡文化 距今六千多年 . 山东龙山文化 距今三、四千年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 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 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 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
.
商代中期----东汉晚期
.
东汉青瓷
唐
南 青 北 白
邢窑----白瓷碗 • “邢窑类银,……邢窑类雪”
——唐·陆羽《茶经》 • “内丘白瓷瓯,端溪砚,天
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李肇的《国史补》.
唐 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宋以来仪态万方的名窑
玫瑰紫釉尊
河北—定窑孩儿枕
在市场流通
性质 国家垄断
自然经济
商品来自百度文库产
技术 手工业最高
水平 水平 匠户
手工业水平 较低
手工业技术水 平较高
地位
长期占主导地位, 地位高。
比重最大
.
明中叶后,占 主导地位。
三、管理制度:“工官”和“匠户”
1、“工官”含义:是一种政府垄断
手工业生产的制度。
2、“匠户”含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
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陆
上
远
丝 绸
销之 海路
海外
上
丝
绸
之
路
.
黄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道 婆
.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上绘的大型织机
.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出现骨梭、骨针、骨锥等器物; 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纺织原料用的是麻和葛。 祭祀蚕神,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称为 “妇功”。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 国又称“丝国”。古希腊、罗马称中国为赛里丝。 官营纺织规模大、分工细,私营纺织兴起。
.
课程标准:
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基本含义 二、经营类型 三、管理制度 四、主要成就 五、突出特点 六、发达原因
.
一、基本含义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 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形成 独立的生产部门。
四、主要成就 (一)纺织业的发展 (二)先进的冶金业 (三)陶瓷业的成就
.
新
石
器
时
代
的
简 单
骨机刀
纺
织
工
具
经轴
骨提
梭形器
绞纱棒
骨针
.
材料:传说嫘(lei)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发明养
蚕)“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服”。
仰韶文化半个蚕茧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
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
发掘出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 标本。茧长1.52厘米,茧宽 0.71厘米,茧壳存留部分占 全茧的83%。茧壳的切面平 直且发光……是被人工割过 的……是家蚕而不是野 蚕……是人工饲养家蚕的物 证。
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艳丽清 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至到了 “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时期制瓷 工艺的精致细美。
.
出现彩陶、黑陶、原始青瓷。
制
陶
业
陶向瓷过渡
出现青瓷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南青北白”(唐三彩、秘色瓷)。 瓷窑遍布,五大窑闻名天下。
出现灌钢法。
已经用煤作燃料冶铁
.
1.1米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
春
秋 金 镡 金 首 铁 剑
春
战
秋
国
铜
铁
柄
双
铁
镰
剑
范
.
人力鼓风 .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这 比欧洲早1000多年。
.
祭祀蚕神图
先蚕图(元.王祯) 《农书.农器图谱集.蚕缫门》
.
令 世汉
界 惊朝
叹
素纱
襌衣
解说语: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
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 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 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 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
二、经营类型,即模式: (一)官营手工业 (二)家庭手工业 (三)民营手工业
.
时间
商周
春秋战国
管理 政府直接经营、 方式 集中、大作坊
农户的副业
武器军用品和帝王、 供自己消费和交
特产品 官府、贵族生活用 纳赋税的产品
品
点流通 不在市场流通
有时进入市场流通
方式
春秋战国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 产品
棉花种植、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棉纺织业发展。
出现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雇 .
佣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青铜制造业分布广、规模大。 西周青铜器铸造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春秋出现铁器。 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汉武帝时代铁业官营,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 东汉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河南—均窑瑰紫 釉尊
江西景德镇名瓷 ( 瓷都)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外雕双层碗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 走
一统江山元青花
.
清
•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 卖会上,这只清雍正粉 彩蝠桃纹橄榄瓶上拍, 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 格拍出。价格创下当时 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 录。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现于
.
“工官”和“匠户”
3、特点:
管理统一,生产集中,原料供应,产品制定,工 匠世袭
4、评价:
进步性: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有 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代表最高水平,主导 地位(明代前期)
局限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残 酷剥削和压迫引起工匠激. 烈反抗
“工官”和“匠户”
5、演变:
(1)夏商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图的 行业,都收归官办,政府垄断; (4)西汉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工场“东西织室”外,还 在齐郡设“三服官”; (5)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 (6)宋代匠户往往被政府以强制方式服役; (7)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有专门机构管理, 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