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除杂专题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解析版)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d5e26ca32d7375a517804b.png)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答案】C【解析】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腈纶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铵、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Na2SO4能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白酒和白醋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里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水和蔗糖水,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A、硬水和软水均是无色的,观察颜色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故可以用水鉴别二者,正确;C、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固体,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错误;D、加入锌粉,则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都会参与反应,错误。
故选B。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答案】B【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
![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c597057901f69e314332949c.png)
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一、检验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酸溶液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C.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D.固体粉末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该粉末中有碳酸盐、二、鉴别1、为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A.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2、现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果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除用一盒火柴外,你至少还需要下列试剂中的()A. 浓硫酸B. 蒸馏水C. 酚酞试液D. 澄清的石灰水3、如果要鉴别CO、H2、CH4三种气体,最好的方法是()A. 闻气味B. 检验是否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 燃烧看火焰的颜色D.燃烧后检验其生成物4、鉴别三个集气瓶中的无色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A. 分别测定密度B.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C. 分别试验气体的溶解性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集气瓶口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其生成物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A、一氧化碳B、木炭C、氢气D、甲烷6、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KOH、Na2SO4、CuSO4、MgCl2B.K2CO3、Ba(NO3)2、Na2SO4、HClC.Na2SO4、BaCl2、KNO3、NaCl D.Na2NO3、AgNO3、KNO3、NaCl7、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用水和组内物质就能鉴别的是( )A.食盐、纯碱、小苏打 B.碳酸氢铵、氧化钙、硫酸钾C.葡萄糖、淀粉、加碘盐 D.硝酸铵、烧碱、食盐8、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FeCl3 NaOH HCl H2SO4B.HCl KNO3Na2CO3Na2SO4C.AgNO3 HCl NaCl HNO3D.BaCl2Na2SO4Na2CO3HCl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硝酸钡、碳酸钠、硫酸钾三种溶液,该试剂是()A、硝酸钾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钠溶液10、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NO3NaCl NaOHB. KOH Na2CO3 HClC. KNO3NaOH FeCl3D. AgNO3BaCl2HNO311、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A.生石灰、食盐、烧碱B.汽油、酒精、浓硫酸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12、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四名学生,对某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先取废液观察,呈无色、均一、透明状,然后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1。
物质的鉴别、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物质的鉴别、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82b3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c.png)
专题15 物质的鉴别、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考点01 酸碱盐的检验与鉴别考点02 物质的分离、除杂与提纯考点03 离子的共存考点1 酸碱盐的检验与鉴别1.(2024河南,10)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软水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C.用灼烧法区分涤纶、羊毛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2.(2024山东滨州,1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3.(2024山东烟台,1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4.(2024四川眉山,1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案是5.(2024四川乐山,13)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CaCl2、KCl、K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①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AgCl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B.一定不含CuSO4和KClC.一定只含有K2CO3D.一定含有K2CO3和KCl6.(2024重庆A卷,15)下列实验方法和主要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2024云南省卷,19)由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8.(2024江苏连云港,12)O 2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认识和获取O 2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生产的O 2可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字母)。
a .O 2分子质量变小 b .O 2分子间间隔减小 c .O 2分子转变为其他分子 (2)实验室里现有MnO 2固体、H 2O 2,溶液以及下列装置(A ~D ):① 仪器M 的名称是 (填字母)。
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c .集气瓶① 利用上述药品制取O 2,应选择的两个装置是 (填字母)。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含解析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db205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2.png)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B .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C .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D .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2.向溶液X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则溶液X 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A. Cl - B.C. Ca 2+D.23CO -4NH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 KCl MnO 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H 2HCl 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 CO 2CO将气体点燃A. AB. BC. CD. D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尿素[CO(NH2)2]和硝酸钾加碱混合研磨闻气味C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适量的二氧化锰,加热A. AB. BC. CD. D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A. AB. BC. CD. D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C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D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A. AB. BC. CD. D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A KCl MnO ₂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O 2H 2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 溶液BaCl 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A. AB. BC. CD. D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I 将猪肝中的铁转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硫氰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00fb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b.png)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是指通过对物质进行多种检验,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的过程。
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性质鉴别: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以确定其可能的成分。
2.化学性质鉴别: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反应产生的特征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形成等,以确定其成分。
3.光谱分析鉴别:利用吸收、发射、散射等光谱现象,对物质进行鉴别。
4.色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对物质进行鉴别。
5.质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对物质进行鉴别。
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除杂是指将混杂在物质中的其他物质去除,以提高物质的纯度。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溶解结晶法:将混杂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过结晶、过滤等步骤,去除杂质。
2.洗涤法:将混杂物质用适当的溶液或洗涤剂进行反复洗涤,去除杂质。
3.蒸馏法:利用混杂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蒸馏分离,去除杂质。
4.气相色谱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进行分离和去除杂质。
总之,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试剂和实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基于它们在性质和反应方面的差异。
试剂的选择可以是自选、指定或不加试剂。
物理方法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的鉴别。
化学方法包括特征现象法、两两混合法和借助产物法等。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和能够复原。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过滤、结晶、转化法、沉淀法、气化法、加热法、溶解法和置换法等。
在鉴别物质时,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来进行区分。
例如,含Cu2+溶液显蓝色,含Fe2+溶液显浅绿色,含Fe3+溶液显黄色,KMnO4溶液显紫红色。
对于气味,SO2和NH3都有刺激性气味。
对于溶解性,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溶于水。
专题04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挑战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04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挑战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4be6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3.png)
挑战中考化学压轴之秘籍专题0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典例1】(2022•鄂州)检验、鉴别、除杂和分离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小族与实验员进行交流讨论,认为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O2用带火星的小木条B鉴别硝酸铵(NH4NO3)和尿素[CO(NH2)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2]C除去H2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D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用水溶解A.A B.B C.C D.D【变式1-1】(2022•内江)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CO2中混有HCl气体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将润湿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取样,溶解、蒸发、结晶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A.A B.B C.C D.D【变式1-2】(2022•湖北)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O2和CO2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氯化镁先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结晶C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分别取样,加适量水,观察现象A.A B.B C.C D.D类型二:物质的鉴别【典例2】(2022•河南)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中物质)不正确的是()A.食盐和纯碱(食醋)B.盐酸和石灰水(石蕊溶液)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氯化铵和硫酸铵(熟石灰)【变式2-1】(2022•鞍山)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合理的是选项()选项待鉴别物质所用试剂A Ca(NO3)2、BaCl2、HCl三种溶液碳酸钠溶液B NaOH、NaCl、HCl三种溶液石蕊溶液C NaOH、NaCl、CaCO3三种固体水D氧化铜、木炭粉、铁粉三种固体盐酸A.A B.B C.C D.D【变式2-2】(2022•长春)区分是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别的一种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B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将铜丝浸入,观察是否有气泡C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D区分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A.A B.B C.C D.D【变式2-3】(2022•铜仁市)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错误的是()A.鉴别K2CO3溶液和NaOH溶液用无色酚酞溶液B.鉴别羊毛和涤纶用灼烧法C.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用高温煅烧法D.除去CO气体中少量的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类型三:物质的除杂【典例3】(2022•淄博)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方法A氧气氮气通过灼热铜粉,收集气体B氧化钙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C氯化钾二氧化锰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D盐酸硫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A.A B.B C.C D.D【变式3-1】(2022•西藏)下列操作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A.B.C.D.【变式3-2】(2022•呼伦贝尔)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H2水蒸气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B Fe Fe2O3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过滤C盐酸硫酸加入过量BaCl2溶液,然后过滤D CuCl2溶液ZnCl2加入过量锌粉,然后过滤A.A B.B C.C D.D【变式3-3】(2022•鞍山)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A KCl MnO₂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O2H2O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 Cu Fe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溶液BaCl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A.A B.B C.C D.D【变式3-4】(2022•菏泽)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试剂与操作方法A食盐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铁钉除锈将铁钉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C CaCl2溶液(HCl)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过滤D 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A.A B.B C.C D.D1.(2022•聊城)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A食盐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 CO2O2在混合气体中点燃木炭C NaCl溶液稀盐酸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D Cu粉Fe2O3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 2.(2022•河池)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氯化钾溶液(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C.氧气(氮气)﹣﹣通过灼热的铜网D.碳粉(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3.(2022•哈尔滨)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uO Zn加入过量的稀硫酸B 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C NaCl NaNO3加入AgNO3溶液,过滤D MnO2KCl加水溶解,蒸发结晶A.A B.B C.C D.D 5.(2022•湖北)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方法A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B 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 Al2(SO4)3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 KCl固体MnO2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6.(2022•郴州)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A CO2(H2)O2、点燃B CaO(CuO)加水溶解、过滤C稀硫酸(盐酸)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D Na2CO3(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 7.(2022•眉山)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 N2O2通入足量水中B NaCl固体Mg(OH)2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 CO2CO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D CuSO4溶液H2SO4加足量Cu(OH)2,过滤A.A B.B C.C D.D 8.(2022•邵阳)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O2(N2):通过灼热的铜网B.CO2(CO):通入氧气后点燃C.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D.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9.(2022•衡阳)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Cl晶体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 CuO粉末木炭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 Na2SO4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BaCl2D O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A.A B.B C.C D.D 10.(2022•怀化)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 KCl 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H2HCl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C Cu 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 CO2CO将气体点燃A.A B.B C.C D.D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CO2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固体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A.A B.B C.C D.D 12.(2022•玉林)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设计实验A NaOH是否变质检验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B(NH4)2SO4和K2SO4鉴别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计算,称量5.0gNaCl固体,量取45.0mL水,搅拌溶解D粗盐中混有MgCl2、CaCl2、Na2SO4杂质提纯取样溶解,依次滴加过量的NaOH、Na2CO3、BaCl2和稀盐酸四种溶液,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 13.(2022•呼和浩特)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B鉴别CH4和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D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 14.(2022•淮安)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C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A.A B.B C.C D.D 15.(2022•绵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硬水与软水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B鉴别化肥NH4Cl和K2SO4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C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进行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A.A B.B C.C D.D 16.(2022•锦州)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B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D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A.A B.B C.C D.D 17.(2022•广安)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除杂专题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除杂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d6e322bb4cf7ec4bfed0c9.png)
物质的鉴别、除杂一、鉴别解题原则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证据确凿、结论可靠。
(一)只加一种试剂鉴别1、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③鉴别Na2CO3和NaCl:2、鉴别下列三种固体粉末: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镁,可用多种不同方法。
其中,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所选用的试剂是。
3、鉴别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的一种试剂是4、每组溶液只能用一种试剂,如何区别?①稀盐酸、NaOH、MgCl2;②AgNO3、Na2CO3、Na2SO4;③NaOH、Ba(OH)2、H2SO4④BaCl2、K2CO3、MgSO4,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是所选试剂,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A、NaCl和NaOH(无色的酚酞试剂)B、氧化铜和炭黑两种黑色粉末(稀硫酸)C、Na2SO4和AgNO3两种溶液(BaCl2溶液)D、H2SO4和NaCl溶液(Ba(NO3)2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Na2SO4、NaCl、CaCO3B、气体:O2、H2、CO2C、固体:NaCl、AgCl、CuSO4D、液体:酒精、甲醇、汽油7、用一种试剂鉴别出硝酸铜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盐酸。
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 )A、铁粉B、硝酸银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D、酚酞试液8.鉴别某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1)学生甲得知氯化钡显示中性,选用了一种指示剂;学生乙选用了一种酸溶液;学生丙选用了一种含钾元素的盐溶液。
三位同学都一次性鉴别成功。
请推断他们选用的分别是什么试剂。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丙:__________(2)学生丁说,我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
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如你认为可行的,请简述他的鉴别方法。
如认为不可行的,请说明理由。
(二)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1、①K2CO3、BaCl2、NaCl、浓盐酸;②CuSO4、NaOH、MgCl2、NaCl③FeCl3MgCl2NaNO3K2SO4 ④Na2CO3BaCl2HCl NaCl上述四组失去标签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2、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Cu(NO3)2③MgSO4④Ba(NO3)2,5,NaCl鉴别的优先顺序为。
中考化学专题二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中考化学专题二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fdebc61069eae009591bec3a.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物质
矿泉水和
蒸馏水
人体吸入空气
和呼出气体
氯化钠和
硝酸铵
纯棉制品和
绦纶制品
方案一
加肥皂水
搅拌
带火星的
木条
加适量水溶解
后测温度变化
观察颜色
方案二
观察颜色
澄清石
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
4.(2015,苏州)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在箭头右侧)正确的
是( B )
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 C.CO2气体(HCl)―→通入NaOH溶液中 D.KCl溶液(K2CO3)―→加稀H2SO4 5.(2015,兰州)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
11.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 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 并除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 过滤_,该操作的目的是__除去难溶性杂质 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_MgCl2+2NaOH===Mg(OH)2↓+2NaCl__; 步骤⑥的作用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__;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 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__。
确的是( D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Fe粉
Cu粉
稀盐酸、过滤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专题18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18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ea265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4.png)
专题18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1.(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CO2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固体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过滤,除去碳酸钡、硫酸钡,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符合题意;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滤,除去氢氧化镁,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Cl晶体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 CuO粉末木炭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 Na2SO4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BaC12D O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A.A B.B C.C D.D【解析】A、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溶解后形成氯化钠溶液,通过过滤将泥沙分离出来,之后将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与木炭不反应,故无法除去木炭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后,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钠都会发生反应,故除杂试剂氯化钡选择错误,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的吸水性较差,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去除,应通过浓硫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初中化学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知识汇总
![初中化学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15e8ae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7.png)
物质的检验原理:根据物质特性及反应的独特现象对物质(或离子)进行确认,检验结果在一定学段具有唯一性。
通常为化学方法。
检验方法【物理方法】通常不利用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等)为检验依据,因为检验要有结果的唯一性。
【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特殊的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具有标志性),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常见气体的检验(1)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H2O:通过白色CuSO4粉末,白色粉末变蓝。
(4)NH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常见离子的检验(1)H+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②用pH试纸测定其pH,pH<7;③加入少量活泼金属(K、Ca、Na除外)如:锌、铁等,有气泡产生。
(2)OH-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②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③用pH试纸测定其pH,pH>7;④滴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⑤滴入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CO32-:滴加盐酸,出现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l-:滴加稀硝酸和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5)SO42-①滴加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6)NH4+:加入强碱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温馨提示:物质检验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物质的特征反应,并且正确的选择试剂和实验方法。
物质的鉴别原理:根据不同物质在性质上的不同或反应现象的不同对几种物质进行区分。
考试中,在试剂选择上有自选试剂、指定试剂或不加试剂等情况。
鉴别的方法【物理方法】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放热还是吸热等现象鉴别。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cad841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1.png)
泥沙
加入足量的____,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加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干燥
C
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
在氧气流中加强热
水
稀盐酸(或稀硫酸)
续表
3.常见液体的除杂
(1)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离子中有一种离子不同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杂质离子(写符号)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酸后有______产生,且澄清石灰水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气泡
变浑浊
续表
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
与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加入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
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______色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钙、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结晶法
蒸发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 的 溶液中分离出固体
降低温度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的两种可溶性固体溶质的分离
除去 溶液中的少量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物理方法
磁铁吸引法
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的分离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杂试剂(写化学式)
初中化学专题(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
![初中化学专题(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1c0c635e02768e9951e7382b.png)
科组长签字:教学资料:教师姓名 叶婷婷 学生姓名 填写时间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上课时间阶段 基础(√) 提高(√)强化( ) 课时计划第()次课共()次课教学目标掌握除杂,鉴别,分离的知识点与常考例题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推断题重难点 除杂,鉴别,分离,推断题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课后作业:详见教案教师评语及建议: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法总结(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专题06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解析版)
![专题06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5a48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2.png)
专题06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中考化学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各个物质反应生成的物质的熟练程度,各种物质的性质,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
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常见物质的除杂和鉴别的基本知识,希望大家能牢记!一、除杂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不能转变成其他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杂质易分离。
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应能恢复原状。
二、除杂方法1.物理方法(1)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如:粗盐提纯。
(2)结晶:①蒸发:适用分离溶质与溶剂,除去可挥发的杂质,从含有H C l的N a C 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 a C l。
②降温:可溶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不同,从含N a C l杂质的KNO3中提纯KNO3。
2.化学方法(1)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2)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3)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4)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5)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专题训练一、选择(30小题)1. (2022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模拟考试)下列实验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利用红磷燃烧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燃烧时气球胀大不会影响实验B.乙: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看到导管口有均匀连续的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C.丙:根据实验现象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呼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D.丁:稀释浓硫酸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热量迅速散失【答案】B【解析】A、利用红磷燃烧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气球可以使装置密闭并缓冲压强防止胶塞被弹出,红磷燃烧放热气球受热膨胀,但装置密闭,内外无质量交换,天平平衡,不影响实验,故A选项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看管口有无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看导管口是否有均匀连续的气泡冒出,有均匀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故B选项错误;C、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根据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故C选项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需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目的是使热量迅速散热,故D选项正确。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2da01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a.png)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整理
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和除杂试剂:
CO₂
鉴定试剂:澄清石灰水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鉴定试剂:灼热的氧化铜
现象:产生黑色固体,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H₂O
鉴定试剂:点燃,罩一个干冷烧杯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无色小液滴
H₂CH₄
鉴定试剂:点燃、或灼热氧化铜
现象:灼热氧化铜产生黑色固体,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O₂
鉴定试剂: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CuO
鉴定试剂:灼热铜网、煮沸(除溶于水中的氧气时)
现象:产生黑色固体溶解、溶液
Fe
鉴定试剂:加稀硫酸
现象:加入酸或盐溶液后产生黄色溶液,加入氢氧根后产生红褐色沉淀
H⁺
鉴定试剂:加入酸或盐溶液
现象:产生气泡或析出其他金属,过滤后得到无色液滴
Ca²⁺
鉴定试剂: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现象:产生蓝色溶液,加入氢氧根后生成蓝色沉淀
Cu²⁺
鉴定试剂:加入OH⁻、活泼金属、碳酸盐
现象:产生浅绿色溶液,加入氢氧根后生成绿色沉淀
Fe²⁺
鉴定试剂:加入无色酚酞(注意初中阶段先除碳酸根)现象:无色酚酞变红,加入H⁺后产生沉淀
OH⁻
鉴定试剂:加入酸
现象:产生无色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O₃²⁻
鉴定试剂:加硝酸银
现象: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l⁻
鉴定试剂:加氯化钡
现象: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₄²⁻
鉴定试剂:加硝酸银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e8757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f.png)
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一、单选题1.(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答案】B【详解】A、铁和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不反应,过滤分离出固体铜,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然,故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C、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正确;D、碳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正确。
故选B。
2.(2021·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或用途与分析均正确的是【答案】B【详解】A、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有咸味,但是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发生危险,不符合题意;B、某新购品牌鞋中放置装有生石灰的小纸袋,是因为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干燥剂,符合题意;C、在试管中加入5mL水、几滴植物油和4-5滴洗涤剂,振荡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静置后不分层,因为洗涤剂中的乳化剂能将油滴乳化为细小油滴,均匀分散在水中,不符合题意;D、酶是生物催化剂,一般是高温条件下进行催化,但是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催化效果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湖北荆州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详解】A、加入适量的硝酸银,硝酸银能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硫酸钾中混有硝酸钾,符合题意;B、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钾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可以加入蒸馏水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1·湖北黄石市·中考真题)下列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错误的是【答案】C【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412a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c.png)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是化学实验和化学分析中常用的
方法,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并去除其中的杂质。
以下是一些
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1.硫酸:检验硫酸可以用铁片反应产生氢气,或者用钡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硫酸的杂质可以通过加入钙氢氧化物沉淀金属离子,或者用盐酸和氯
化钠反应产生氯气并吹去硫酸。
2.碳酸氢钠:检验碳酸氢钠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者
用钡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碳酸氢钠的杂质可以通过溶解和过滤的方法。
3.硫酸铜:检验硫酸铜可以用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硫
酸铜的杂质可以通过稀释、过滤或结晶的方法。
4.氯化铁:检验氯化铁可以用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或者用氢氧化钠
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
去除氯化铁的杂质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并吹去。
5.纯净水:检验纯净水可以用无机盐反应产生沉淀或颜色变化,或者
用染料溶液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去除纯净水的杂质可以通过蒸馏、反渗透
等方法。
6.空气:检验空气可以用木炭观察是否发生明火,或者用硫酸铁法检
测氧气含量。
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可以通过过滤、吸附等方法。
7.硝酸银:检验硝酸银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或者用碘化钾
溶液反应形成黄色沉淀。
去除硝酸银的杂质可以通过稀释、过滤或结晶的
方法。
对于其他常见物质,可以根据其特性进行相应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和分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并遵循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鉴别、除杂
一、鉴别解题原则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证据确凿、结论可靠。
(一)只加一种试剂鉴别
1、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
③鉴别Na2CO3和NaCl:
2、鉴别下列三种固体粉末: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镁,可用多种不同方法。
其中,
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所选用的试剂是。
3、鉴别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4、每组溶液只能用一种试剂,如何区别?
①稀盐酸、NaOH、MgCl2;
②AgNO3、Na2CO3、Na2SO4;
③NaOH、Ba(OH)2、H2SO4
④BaCl2、K2CO3、MgSO4,
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是所选试剂,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A、NaCl和NaOH(无色的酚酞试剂)
B、氧化铜和炭黑两种黑色粉末(稀硫酸)
C、Na2SO4和AgNO3两种溶液(BaCl2溶液)
D、H2SO4和NaCl溶液(Ba(NO3)2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Na2SO4、NaCl、CaCO3
B、气体:O2、H2、CO2
C、固体:NaCl、AgCl、CuSO4
D、液体:酒精、甲醇、汽油
7、用一种试剂鉴别出硝酸铜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盐酸。
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
A、铁粉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酚酞试液
8.鉴别某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1)学生甲得知氯化钡显示中性,选用了一种指示剂;学生乙选用了一种酸溶液;
学生丙选用了一种含钾元素的盐溶液。
三位同学都一次性鉴别成功。
请推断他们选用的分别是什么试剂。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丙:__________
(2)学生丁说,我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
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如你认为可行的,请简述他的鉴别方法。
如认为不可行的,请说明理由。
(二)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
1、①K2CO3、BaCl
2、NaCl、浓盐酸;②CuSO4、NaOH、MgCl2、NaCl
③FeCl3MgCl2NaNO3K2SO4 ④Na2CO3BaCl2HCl NaCl
上述四组失去标签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
2、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Cu(NO3)2
③MgSO4④Ba(NO3)2,5,NaCl鉴别的优先顺序
为。
3、下列各组物质不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MgCl2、HCl、NaOH、KNO3
B、NaCl、FeCl3、MgCl2、NaOH
C、Na2CO3、K2CO3、HCl、KCl
D、Na2CO3、H2SO4、HCl、NaOH
4、下列各组物质,仅用组内物质就能互相区别开来的一组是
A、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
B、NaOH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Na2SO3溶液
C、NaOH溶液、KNO3溶液、CuSO4溶液、KOH溶液
D、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2SO4溶液、KCl溶液
(三)需加多种试剂鉴别
1、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A,B,C,D,E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硝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为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按下面的实验步骤进行:
(1)分别取五种溶液少许,加入无色试剂X,A、B、E三种溶液无变化,C、D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分别另取五种溶液少许,加入无色酚酞试液,A、B、C三种溶液无变化,D、E 两种溶液显红色。
(3)分别另取五种溶液少许,加入无色试剂Y,A、B、C、E四种溶液均无变化,D 溶液中有气泡生成。
(4)分别取A、B两种溶液,各滴入AgNO3溶液,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①确定A、B、C、D、E各是什么溶液。
A为溶液,B为溶液,C为溶液,D为溶液,E为溶液
②所加试剂X、Y各是什么溶液。
试剂X为溶液,试剂Y为溶液。
2.将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钾,氯化钙,碳酸钡中的一
种或几种,将该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体放出,试推断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3、已知某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四种溶质。
欲将该溶液中的四种溶质都证明出来,所加试剂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HNO3、Ba(NO3)2、NH4NO3、AgNO3
B. NH4NO3、HNO3、AgNO3、Ba(NO3)2
C.NH4NO3、HNO3、Ba(NO3)2、AgNO3
D. NH4NO3、Ba(NO3)2、HNO3、AgNO3
4、要把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下面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比较合理的是
A、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AgNO3溶液、稀HNO3
C石蕊试液、稀HNO3、BaCl2溶液D、AgNO3、石蕊试液、稀HNO3
(2)除杂: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
除杂过程对所加试剂的要求: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
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除去MnO2中的KCl: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
2.下列物质均含有少量的括号内的杂质,请选用一种试剂将杂质除去。
3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的一组为()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
②从MgCl2与KCl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