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 (珍藏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常识:鲜为人知的文化名人笔名

小学语文常识:鲜为人知的文化名人笔名

小学语文常识:鲜为人知的文化名人笔名对于成名的经典文学作家而言,笔名就是他的招牌,读者往往知其笔名但不知真名,可见笔名对作家的重要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与作家笔名有关的那些事儿,鲁迅、冰心、戴望舒、金庸……他们的笔名都有什么故事呢?老舍: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他曾起了个别名“舒舍予”,即把自己的姓拆成“舍予”二字,意为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

曹禺:文学家曹禺原名万家宝,有人问起他的笔名有何含义,他答曰:“我姓万(繁体字万),这个“万”字草字头下是一个禺。

写文章总得有个笔名,我便将“万”字拆为“草禺”,但“草”不像一个姓,就取其谐音曹。

”鲁迅:鲁迅先生有158个笔名,其中含谜的笔名不少。

如“华圄”暗喻当时的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圄);“丰之渝”是“封建之余孽”的缩写谐音。

1930年,国民党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立即针锋相对,先后用了“隋洛文”、“洛文”、“乐雯”等灯谜化的笔名来嘲讽国民党当局。

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

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在法国留学时,他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为了怀念这位同学便以“巴”作姓。

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

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

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为笔名。

张恨水: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

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那些文化名人的笔名故事

那些文化名人的笔名故事

那些文化名人的笔名故事————————————————————————————————作者:————————————————————————————————日期:ﻩ那些文化名人的笔名故事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隐去真实姓名所署的别名,这是文坛的一种特殊现象,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笔名是一位作者最早、也是最难修改的“作品”,成名后再修改,不仅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旧合同,笔名人气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名家笔名背后有什么故事?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为自己取一个相对满意的笔名呢?借鉴诗词冰心原名谢婉莹,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于是起了既好写,又与她姓名中的“莹”字呼应的“冰心”二字作为笔名。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中截取出来的,取“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之意。

琼瑶原名陈喆,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是一首甜美的爱情诗,笔名正是琼瑶言情作家身份的绝好体现。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

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冯唐原名张海鹏,取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出一本书的时候,出版商需要他起个笔名,他就想到了这两个字。

燕垒生原名张健,代表作:《天行健》、《轩辕剑之天之痕》。

15岁时从俞平伯的散文里面读到“浮生燕垒”。

后来发现“浮生燕垒”是明朝《小窗幽记》里面的“是即风雨花,浮生燕垒”。

因为喜欢这句话就把燕垒生当成了自己的别号,后来从事网络文学后就作为网名和笔名用到现在。

沧月原名王洋,代表作:《听雪楼》系列、《鼎剑阁》系列、《镜》系列、《羽》系列、《七夜雪》。

金庸不姓金,鲁迅不姓鲁:名人的笔名,恍然大悟

金庸不姓金,鲁迅不姓鲁:名人的笔名,恍然大悟

金庸不姓金,鲁迅不姓鲁:名人的笔名,恍然大悟只知笔名,不知本名,或者只知原名,不知笔名,都是容易生误会闹尴尬的。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起的别名。

起笔名也很讲究,有的表达人生期许,有的聊作自勉自省,有的是不便或不愿公开真名,有的简直令人怀疑作家抱着“摆烂”心态在自黑。

分享一些文化名人的笔名与原名,请你再次正式问候一下他们!01笔名丨鲁迅原名丨周树人鲁迅的第一个笔名是“戛剑生”,一生大概用了150多个笔名,如雪之、华约瑟、ELEF等,不可谓不多。

“ELEF”是因爱人许广平亲昵地称他为“小白象”,鲁迅便用“ELEF”署名回信,这是德文大象“Elefant”一词的简写。

老友问起“鲁迅”这一笔名由来,他说,“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02笔名丨巴金原名丨李尧棠巴金笔名的“巴”字,是为了纪念同学“巴恩波”,他当时正在翻译俄国理论家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就又取了一个“金”字。

03笔名丨老舍原名丨舒庆春老舍,原名舒庆春,上学时自己更名为舒舍予。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舍予”前添了“老”字,去掉了“予”字。

04笔名丨冰心原名丨谢婉莹冰心自述的笔名由来,“一来是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我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

”05笔名丨三毛原名丨陈平陈懋平三毛本人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三毛流浪记》,后来又幽默发挥,说因为自己的作品只值三毛钱。

亲人回忆,三毛以前还得意地说过,“三毛”两字笔画总共七画,三加七是十,十全十美,就在这平凡无奇的笔名里。

06笔名丨金庸原名丨查良镛笔名丨穆旦原名丨查良铮金庸与穆旦一定要放在一起讲,他俩是同族的叔伯兄弟,皆为“良”字辈,名字都带金字旁。

查良铮拆“查”字为木旦——穆旦,查良镛,拆“镛”字为金庸,一个成了“诗人中最好的翻译家”,一个成了名满天下的小说家。

初中语文 文化名人笔名由来介绍

初中语文 文化名人笔名由来介绍

初中语文文化名人笔名由来介绍高尔基:高尔基的原名是阿历克塞·玛克西姆维奇·彼什柯夫。

“高尔基”在俄文中是“痛苦”的意思。

看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我们可以得知,作者的笔名是为了永志苦难艰辛的生活历程。

“高尔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那他又为何取这个名字呢?原来他从小父母双亡,读了两年书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了,遭受了很多的人间苦难,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所以取了“高尔基”这个笔名。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原名是塞莫尔·朗菏恩·克莱门斯。

他取笔名马克·吐温,是为了怀念青少年时期在密西西比河上做水手和领航员的一段生活经历,那时他经常听到测水员的叫喊声:“水深两噚(一噚等于6英尺),航船可以小心通过。

”“马克·吐温”就是这个意思。

欧·亨利:欧·亨利这个笔名来自一家酒吧老板的“呼名”。

他经常到这家酒馆喝酒,有一天,他请两名记者来这里做客,大声招呼道:“欧·亨利,再来一杯!”接着询问两名记者:“我写了一篇小说,不想用真名发表,你们看用什么笔名好呢?”他刚才招呼“欧·亨利”的叫声因为与众不同,引起了其中一名记者的好奇。

这名记者随意开玩笑说:“你刚才喊叫的‘欧·亨利’不是就很好吗?”结果,他竟把这玩笑当真,在小说上签上了“欧·亨利”作为笔名。

小说发表后,就一直沿用这个笔名。

欧·亨利的真名是威廉·雪德雷·波特。

司汤达:司汤达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原名是亨利·贝尔,“司汤达”本是普鲁士的一个默默无闻的。

巴金笔名趣谈(2)

巴金笔名趣谈(2)

巴金笔名趣谈
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

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

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

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

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

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

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

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

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 (珍藏版)

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 (珍藏版)

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珍藏版)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珍藏版)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a名字一般都是父母所定,然而,近现代我国不少文化名人其风行于世的“文名”,却是由自己取的,其用意耐人寻味。

有些名人以改名的方式来表明其志趣抱负、情操品格或思想实践: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

“韬奋”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改的名。

他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不过自勉罢了!”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仕其(加“金”旁)。

他年轻时留学归来,决心“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把科学知识贡献给人们,故改名高士其。

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原名永祥。

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对三哥永康说:“我志向不想升官发财,愿做人民公仆,名字改做‘公朴’。

‘公朴’者,公仆也,字就叫‘仆如’吧。

”时光回到30年代,东北有一对并肩战斗的青年作家,女的叫张廼莹,男的叫刘鸿霖。

张廼莹20岁时,为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了流浪生涯。

1932年,她与刘鸿霖同居,合写过小说集《跋涉》,又一起到上海会见鲁迅先生,在其指导下从事文学创作,特取了“萧红”(张)、“萧军”(刘)两个笔名,合起来即“小小红军”,表达了他们追求光明,患难与共的坚定信念,后来萧军干脆改姓萧,子女亦皆姓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濬。

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发生了兴趣,并接受了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改名知行。

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又悟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而后知,不行便不知”的道理,并先后作了《行是知之始》等演讲。

一次,他在征求意见本上看到了学生写的一段话:“先生既相信行是知之始,为何仍名知行,何不翻它半个筋斗”。

受此启发,遂改名为行知。

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月宾,出生于四川成都,母亲是比利时人。

周月宾27岁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旋即赴马来西亚开设医院。

迫于当时海外对华人的歧视,她加入了英国籍。

为了表示自己是炎黄子孙,她就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笔名“汉属英”,后来就依谐音改成“韩素音”。

著名作家笔名趣谈

著名作家笔名趣谈

龙源期刊网 著名作家笔名趣谈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9年第36期我国很多作家在发表作品时,往往不使用本名而使用笔名,这些笔名富有独特的内涵和情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来源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笔名出自古诗文名句。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截取出来的,意在激励自己珍惜时光。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

“韬奋”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改的名。

他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不过自勉罢了!”有的笔名是拆字而成的。

老舍,本名舒庆春,老舍这一笔名,依据姓氏“舒”,拆字“舍予”,意为“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

后来他又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边加上一个“老”字,当作自己的笔名。

有的笔名寄托着作家的人生追求。

萧红,原名张廼莹,是一位深受鲁迅赏识的女作家。

萧红和萧军是一对情侣,当时他们曾和鲁迅通信,分别用了“萧红”和“萧军”作笔名。

两个笔名连在一起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表达了他们对革命的向往。

有的笔名蕴涵着作家的崇高品格。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1917年,他取《楚辭·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作为笔名,意为“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毛泽东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有的笔名饱含着作家对故国、故乡的眷恋之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919年,他在日本留学时,取了“沫若”这个笔名。

“沫”“若”,即沫水(今大渡河)和若水(今雅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

郭沫若以此为笔名,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

文学大师的笔名寻源

文学大师的笔名寻源

文学大师的笔名寻源翻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曹禺,等等一代语言艺术的文学大师名字就会展现在你面前。

寻探一下大师们笔名的由来也觉趣意甚浓,翻阅一些旧时的读书笔记,将其逐一整理出来,以飨同好:鲁迅的本名是周树人。

有资料记载他曾用过近一百二、三十个笔名。

“鲁迅”的笔名是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

缘何取名“鲁迅”;巨匠曾对友人解释三点理由: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周鲁自古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迅速之意。

此后,“鲁迅”便是他使用最多的笔名,他的真名就被一般人很少再提起了。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常用的名字是郭鼎堂。

他也用过许多笔名,沫若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郭老的家乡在四川乐山,“沫若”两字取他家乡两条河流之名而得;沫水指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古代又称平羌江。

“绥山毓秀,沫水钟灵”。

这位文学大师对自己家乡河山的眷恋之情,略见一斑。

巴金的原名是李尧堂,字芾甘。

“巴金”是他一九二九年发表第一篇中篇小说《灭亡》时初次使用的笔名。

关于巴金两字的含义,不少文章中都解释为巴老曾崇拜过法国的巴枯宁和俄国的克鲁泡特金。

因此“巴金”是撷取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首尾两字连缀而成。

但大师曾有过自己的解释。

他说,他就读法国时与一位名巴恩波的同学朝夕相处,后而这位同学不幸投水自杀身亡。

使他很难过,这件事印象深刻。

他的笔名中的“巴”字是由巴恩波连想而得。

“金”则是另一名同学从他正在释作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为了“要找出容易记住的名字,便半开玩笑地说出了这个“金”字。

”当时取此笔名并无深意,但一直被巴老沿用了下来。

茅盾原名沈鸿。

后又易名沈德鸿,字雁冰。

他所用过的笔名据说也超过一百个之多。

“茅盾”是一九二七年在《小说月报》上陆续发表小说《幻灭》(《蚀》三部曲之一)所用的笔名。

大革命失败期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茅盾被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通缉,倘若用真名发表作品,不仅不利,还会连累当时在小说月报当编辑的叶圣陶。

高考语文 文化名人改名趣谈作文素材

高考语文 文化名人改名趣谈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文化名人改名趣谈人的名字都是长辈所起,由不得本人,但是很多文化名人成人后因各种原因而改名,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好、追求、抱负等。

今择几例,以飨读者。

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本姓X,原名采,字假设采,明末诸生出身,少有才名,能诗善文,为人狂傲有奇气。

明亡后誓不仕清,常喟然叹曰:“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于是改姓“金〞名“喟〞,字圣叹。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本名霑,字梦阮,“雪芹〞是自己取的名号。

曹家先世为显赫世家,后因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被抄家,家道衰落,到曹雪芹时已经穷困潦倒,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他只好自己烹饪,苦中遣兴。

他最爱吃雪底芹菜,这道菜见于苏轼诗句“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烩〞,是用雪下芹菜的嫩芽配以切得很细的斑鸠肉丝炒熟做成的,清淡鲜美,香味诱人。

曹取其费用少、饱口福之意,就在书稿上以此为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

1917年报考大学时,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随流俗同流合污,便取屈原《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X恨水:原名X心远,因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在20世纪40年代名噪一时。

X恨水年少时,父亲去世,生活陷入困境,靠亲友帮助入某某读书,有时连纸笔也买不起,学校又很混乱,他觉得前途渺茫,常作诗词悲落花、恨流水,以泄愁苦。

后来他读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乌夜啼》,从末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悟出了道理:时间如流水,切不可让它白白流逝。

于是截取“恨水〞二字作笔名,鞭策自己勤奋进取。

戴望舒:现代派诗人。

其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中的句子“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亮的代称。

月亮在古诗词中常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朦胧婉曲的诗风相吻合,笔名暗示了其人的诗歌内容和风格。

琼瑶:某某女作家,本名陈喆,“琼瑶〞是其笔名。

琼瑶自幼深受古典诗歌影响,她的50多部小说的灵感大多来自古诗词。

笔名来源

笔名来源

1. 鲁迅(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

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2.巴金(李尧棠)巴金在法国留学时,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他为了怀念他就以“巴”作姓。

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3.曹禺(万家宝)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4.冰心(谢婉莹)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

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

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为笔名。

5.高尔基(阿列克赛•彼什希柯夫)“高尔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哪他又为何取这个名字呢?原来他从小父母双亡,读了两年书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了,遭受了很多的人间苦难,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所以取了“高尔基”这个笔名。

6.张恨水(张心远)“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

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7.朱自清(朱自华)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

“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8.戴望舒(戴朝宗)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

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9.老舍(舒庆春)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0.金庸(查良镛)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

现代作家笔名趣谈

现代作家笔名趣谈

现代作家笔名趣谈作者:沈文田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0年第11期笔名即作者发表文章时所署的假名。

现代作家继承古代文人取别号的传统,大都有笔名,有的还不止一个、十几个,甚至百余个,大多数笔名都饶有情趣,满含深意。

有的笔名饱含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他把故乡四川乐山境内两条河流的古名沫水(今大渡河)与若水(今稚砻江)合起来作笔名,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无限深情。

巴金原名李尧棠,他痛恨四川成都那个旧式的压抑人性的封建制家庭,但当远离巴蜀之地以后,故乡却总是梦牵魂萦,像金子一样永远闪着光芒,吸引着他,也可以说自己想念故乡、热爱故乡之心像金子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古代巴国、蜀同都在今四川省境内,所以,“巴”一字双关,既是姓,也指“巴”“蜀”之地。

鲁迅为什么笔名鲁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母亲姓鲁,这是对母亲的怀念。

胡风原名张光人,“胡风”是笔名,“胡”取自他母亲的姓。

而夏衍的笔名则与他父亲的名字有关。

夏衍原名沈端先,其父名沈学诗,字雅肓。

夏衍的笔名取自他父亲的表字“雅言”的谐音(当地方言,夏与雅同音),用以表达对抑郁一生、善良正直的父亲的深切同情与尊重。

有的笔名表达作者对反动势力的憎恨和献身革命争取自由的情怀。

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出于对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义愤,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便在“草”字头下面打了个“×”,恰好变成个“艾”字,于是以艾为姓。

“海澄”好是青色,就取名为青。

“艾青”的方音与“海澄”谐音,所以,“艾”不仅保持了方音,而且有姓氏和植物名的双重含义,“艾”“青”一语双关。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等散文。

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激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

“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朱自清以屈原的话为名而自勉,确实做到了一生清白,有的笔名表达勉励自己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

文坛巨匠,好听的笔名必不可少!

文坛巨匠,好听的笔名必不可少!

文坛巨匠,好听的笔名必不可少!从古至今,很多的文坛巨匠都有各自的笔名、别名、字号等,这既可以展露自己的个性特征、也可以表达当时的创作心境、还可以在乱世中明哲保身,比如古代杜甫叫“少陵野老”,白居易叫“醉吟先生”,李白叫“青莲居士”等。

暂且不谈古代,近现代起笔名的风气也异常流行,据《中国现代文坛笔名录》记载的数据显示,高达7000多个笔名。

由此可见,假如爱好文学的你也想在文坛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少不了的必然是一个好听的笔名。

假如你此刻正在绞尽脑汁想起一个好听的笔名,那么请认真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好听的笔名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

名人好听的笔名案例分享很多普罗大众都读过名著名文,也知道它们的作者,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的真正名字,只是一个笔名而已。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分享名人好听的笔名案例,以供借鉴学习。

比如:杨季康——扬绛;阳翰笙——华汉,原名欧阳断修;扬朝熙——扬子青,沙汀;许地山——落花生,落华生;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字槱森;徐嗣兴——路翎;徐佰庭——徐祖华,百莽,殷夫;熊佛西——熊福禧;夏丐尊——夏铸;闻一多——闻家骅;王长简——芦焚,师陀;童天鉴——田间;田汉——田寿昌;汤道耕——艾芜;塔塔木林——萧乾;朱自清——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朱光潜——孟实;周作人——号星灼,原名櫆寿,自号起孟,笔名仲密、开明、周遐寿、独应等;周祖式——周而复;周扬——周起应;周树藩——绿原;赵平福——柔石;章炳麟——字牧敏,号太炎;张乃莹——萧红;张恨水——张心远;余鹤林——叶紫;叶绍钧——字圣陶;姚莘农——姚克;杨瑞麟——扬村彬;孙树勋——孙犁;苏汶——杜衡;舒庆春——字舒,老舍;沈乃熙——沈端先,夏衍;沈从文——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森堡——任钧;汝昭——宋之的;任锡圭——于伶,尤兢;瞿秋白——易嘉;屈文——司徒慧敏;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中书居;河大白——郑佰奇;郭沫若——郭开贞,号尚武,笔名麦克昂,鼎堂,杜栓;郭安仁——丽尼;歌特——张闻天;冯沅君——原名冯恭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吴仪等;冯雪峰——洛扬,何丹仁;冯文炳——废名;冯承植——冯至;丰子恺——丰润;丁西林——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戴梦鸥——戴望舒;陈增鸿——陈白尘;查良铮——梁真,穆旦;曹禺——万家宝;卜乃夫——无名氏;冰心——谢婉莹;巴金——李尧棠,自芾甘;钱德赋——魏如晦,阿英,钱杏邨;蒲佰英——蒲殿俊;茅盾——沈德鸿,字雁冰,玄珠,郎损,方璧;鲁迅——周樟寿,树人,巴人,字豫山;庐隐——黄英;刘鸿霖——萧军;刘灿波——刘呐鸥;凌叔华——凌瑞棠;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林和乐——林语堂,林玉堂;梁遇春——梁驭聪,“中国的爱利亚”;梁实秋——原名梁治华;梁启超——字卓如(任甫),号任公,笔名饮冰室主;李健吾——刘西渭;蒋海澄——艾青,克阿,莪伽;蒋光慈——光赤;蒋冰之——丁玲;黄浦芳——蒲风,黄日华;胡适——字适之,原名嗣穈,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胡楣——关露;洪深——洪达,字浅哉;男生必不可少的好听的笔名大全推荐男生富有阳刚气质,性格直爽豪放。

现当代文学史名人笔名

现当代文学史名人笔名

梁启超:字卓如(任甫),号任公,笔名饮冰室主章炳麟:字牧敏,号太炎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冰心:谢婉莹庐隐:黄英凌叔华:凌瑞棠冯沅君:原名冯恭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吴仪等叶绍钧:字圣陶许地山:落花生,落华生鲁迅:周樟寿,树人,巴人,字豫山,胡适:字适之,原名嗣穈,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蒋光慈:光赤郭沫若:郭开贞,号尚武,笔名麦克昂,鼎堂,杜栓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字槱森闻一多:闻家骅蒲佰英:蒲殿俊熊佛西:熊福禧洪深:洪达,字浅哉丁西林:原名丁燮林,字巽甫田汉:田寿昌夏丐尊:夏铸梁遇春:梁驭聪,“中国的爱利亚”周作人:号星灼,原名櫆寿,,自号起孟,笔名仲密、开明、周遐寿、独应等朱自清: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梁实秋:原名梁治华朱光潜:孟实苏汶:杜衡冯雪峰:洛扬,何丹仁周扬:周起应歌特:张闻天赵平福:柔石汤道耕:艾芜余鹤林:叶紫扬朝熙:扬子青,沙汀冯文炳:废名塔塔木林:萧乾王长简:芦焚,师陀张乃莹:萧红刘鸿霖:萧军蒋冰之:丁玲刘灿波:刘呐鸥舒庆春:字舒,老舍茅盾:沈德鸿,字雁冰,玄珠,郎损,方璧巴金:李尧棠,自芾甘沈从文: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徐佰庭:徐祖华,百莽,殷夫黄浦芳:蒲风,黄日华森堡:任钧胡楣:关露奇玉(石灵)戴梦鸥:戴望舒李健吾:刘西渭屈文:司徒慧敏沈乃熙:沈端先,夏衍曹禺:万家宝丰子恺:丰润郭安仁:丽尼林和乐:林语堂,林玉堂瞿秋白:易嘉阳翰笙:华汉,原名欧阳断修河大白:郑佰奇徐嗣兴:路翎卜乃夫:无名氏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中书居张恨水:张心远孙树勋:孙犁童天鉴:田间周树藩:绿原冯承植:冯至蒋海澄:艾青,克阿,莪伽查良铮:梁真,穆旦钱德赋:魏如晦,阿英,钱杏邨陈增鸿:陈白尘杨季康:扬绛杨瑞麟:扬村彬姚莘农:姚克汝昭:宋之的任锡圭:于伶,尤兢周祖式:周而复。

有趣又有内涵的笔名

有趣又有内涵的笔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冰心
冰心自小就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特别喜欢唐诗。 其笔名就是源于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名 句,意在表明她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不与黑暗 社会同流合污的决心。
徐志摩
志摩这一名字是由他父亲取的,有些俗气。 徐志摩一周岁时“抓周”,家里来了一个志恢和 尚,在其头上抚摩一圈说:“此儿将来必成大 器。”这话正合徐志摩父亲的心意,他父亲便让 他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过头顶。后来徐 志摩也把这一名字作为他的笔名。
好听又有内涵的笔名
红楼梦里的笔名
潇湘妃子
潇湘一词,来源于尧的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都嫁给了舜给妃。 后来舜在南巡的时候,不幸死亡,娥皇,女英得知信息后赶到湘江边,抱竹痛苦, 眼泪撒在竹子上,留下点点血色斑点,娥皇,女英最终泪尽而死。此后,那些竹 子就被称为湘妃竹,或潇湘竹。潇,是水清而深的意思,此处喻情感深。 而,红楼梦里林黛玉是最爱流泪的一位女子,最终也是泪尽而亡,她居住的 潇湘馆里面也栽种了许许多多的竹子。 潇湘妃子这一笔名,也就暗示了林黛玉的真情。因此,人们不应为她的眼泪 感到厌烦,更不能指责,而应当深深地理解她内心的那份真情,对他人的真心。 能给黛玉这一笔名,当是作者对她的赞美。
蘅芜君
蘅芜为香草的名称,古代文人喜欢用香草比喻貌美的女子,与有才 华的人。这一笔名自然就暗示了薛宝钗品貌才华上的优秀。 但是,作者用了一个芜字,又体现她内心一种矛盾的心里。因为, 一个芜字,又意味着荒芜与像花藤一样攀附,远不如竹子有气节有风骨。 所以,相对于宝钗,作者应当更爱清高一点的黛玉,而不怎么喜欢注重 交际时刻不忘攀附长辈们的薛宝钗。
无事忙 绛洞花主 富贵闲人
“无事忙”,虽有批判的意味,却是点出了宝玉最为充 实了人生,每天都活得潇洒。“绛花洞主”则有说明了宝玉 打小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皇帝。“富贵闲人”,则又点出了宝 玉不止是穷开心,实则是活出了众多人心目中的梦想。因为 天下难得的是富贵,更难得的是闲散,而贾宝玉却同时具有, 实为名副其实的富贵闲人。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撷趣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撷趣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撷趣作者:史世辉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09年第02期中国现代作家的笔名形形色色,不拘一格,其中有的与数字有关。

有的与“天干”有关,有的与国名、地名有关,有的男性作家取妇性笔名,女性作家取男性笔名,有的笔名多达五字以上,有的笔名被多位作家所用。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与数字有关的笔名有:零鱼(张星芝)、一尊(周树人)、二北(伦讷)、三爱(张闻天)、四名(张永年)、五艾(高德生)、六郎(周夷伯)、七等生(刘武雄)、八戒(王任叔)、九曲居士(赵平福)、十音(李守章)、百川(伦镐)、千里(郑重)、万南(文洁若)等。

与“天干”有关的笔名有:甲兵(姜穆)、乙叟(沈增植)、丙生(沈德鸿)、丁西林(丁燮林)、戊戌生(成希箕)、庚辰(周树人)、辛亥(李大钊)、壬癸(罗燕)等。

与国名、地名有关的笔名有:古巴(孙成已)、卢森堡(卢嘉文)、希腊人(梁治华)、罗马(罗燕)、锡金(蒋锡金)、洛阳(瞿霜)、温州(邓子建)、一个义乌人(陈望道)、余杭先生(章太炎)、会稽山人(蔡元培)等。

“五四”时期,冰心首创用性别取作笔名,自称(冰心女士)。

后起摹仿者层出不穷。

著名的有:庐隐女士(黄英)、淦女士(冯沅君)、C·F女士(张近芬)等。

说来有趣,冰心还有一个笔名叫“男士”。

大概是雅兴所致,有些男性作家就用“女士”作笔名,如赵景深取“露明女士”、“爱丝女士”、张若谷取“刘舞心女士”。

端末蕻良也有一个妇性笔名叫“红良女士”。

周作人刊发在《女子世界》上的文章署名为“萍云女士”、“碧罗女士”,。

柳亚子在给《女子世界》写稿时则署松棱女子潘子璜。

有些作家的笔名多达几十个。

甚至上百个。

沈乃熙有夏衍、一芹等76个。

瞿霜有瞿秋白、笑峰等82个、李广候有李叔同、一音等105个,周树人有鲁迅、一尊等156个,最多的是沈德鸿,有茅盾、山石等160个。

有些作家的笔名多达五字以上。

五字的有:中国之新民(梁启超);六字的有:罗浮待鹤山人(郑官应);八字的有:菩提坊里的病维摩(沈增植);九字的有:第十姓子孙之一个人(宋链);十字的有:黄帝子孙之嫡派黄中黄(章士钊)。

这些作家的笔名,来历非常有趣

这些作家的笔名,来历非常有趣

这些作家的笔名,来历非常有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作家,他们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智慧,在文学花苑中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们的文字,或铿锵、或犀利、或温暖、或凄凉……我们熟悉他们,一提起那些名字就会滔滔不绝地议论。

1 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故一直以来,茅盾都在用生活的体验来丰富文学世界。

取“茅盾”这个名字,也正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

有心发现,有时却无余力解决,内心才会有所“茅盾”吧。

2 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

“鲁迅”这一笔名,就如同他千变万化的文字一样,有许多解释。

根据鲁迅自己的回答:一来母亲姓鲁;二来周鲁是同姓之国;第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愚鲁而迅速,洞察世态之炎凉。

所以才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才会“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气势之坦荡,令人震撼不已。

3 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

在老舍看来,“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不同寻常的“悟性”,老舍便起了个别名“舒舍予”,即把自己的姓拆成“舍予”二字,意为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

4 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

巴金曾在《谈》一文中,介绍过这一笔名的来历:“巴”来之于一个叫“巴恩波”的同学,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杀而十分苦;“金”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帮忙取的。

巴老当时想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这位同学便半开玩笑地说了个“金”字。

5 曹禺曹禺,是著名剧作家万家宝的笔名。

“这就是生活啊,让你想想忍不住想哭,想想又忍不住想笑”。

对于生活,曹禺似乎给出了最贴近人心的解释,这也让多少读者为之感慨,唏嘘不已。

“曹禺”是由万家宝的“万”字分解而来:“万”的繁体字是“萬”,上面是“艹”,下面是“禺”。

因“艹”字不像个姓,曹禺便按照谐音选了个“曹”字。

6 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繁星·春水》)自小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的冰心,特别喜欢唐诗。

姓名与笔名趣谈(上)

姓名与笔名趣谈(上)

姓名与笔名趣谈(上)姓名与笔名趣谈(上)(2012-06-14 13:52:58)网友们在申报网名时,颇费心思,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寄托,推敲后选用了各种各样山水类、花卉类、动物类、社会类、科技类、文学类的大量词汇代名,也有实名申报的。

我的网名叫“笨笨”,这里除了自知浅薄、自认愚钝的意思,还包含性格的憨直、爽快,观名已大致知晓。

不是自谦,更不是矫情,日久见人心。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古人有名有姓,此外还有字。

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

《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名与字的连带关系便构成,乔继堂《中国人生礼俗大全》一书认为有以下11格:1、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成为注释。

2、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3、连义推想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而推想到云朵的。

赵家驹字千里,驹与千里也是连义推想。

4、连义指实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都是由云的连想而指出云中的实物龙。

5、辨物统类如范泰衡字宗山,蔡琬字季玉,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琬为玉类,鼎为器类。

6、原名加辞如杜牧字牧之。

7、干支五行郑石癸字甲父,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合。

楚公子午字子庚,郑印癸字子酉,天干地支相配。

8、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姚椿字春木。

9、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眉生。

10、成语贯串有的照抄成语,如魏哲字知人,本“知人则哲”;钱谦益子受之,本“满招损,谦受益”;有的照抄诗文,有的则着意发挥,或增多,或延伸。

11、表白思慕如顾祖禹字景范,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祖禹、渊),字作注释,并提示姓氏(范、颜)。

古代大家署名小例我国在汉代以前,古人的作品一般是不署名的,自汉代起,署名之风渐兴,且越署越繁。

蔡邕为《蔡中郎集》,署名是“江左中郎将蔡邕喈撰”;曹植的《曹子建集》,署名是“魏陈思王曹植”;唐朝徐坚等人奉旨编撰类书《初学记》,由徐坚领衔,他的署名是“光禄大夫行右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东海郡开国公徐坚”,长达27字!看了这类署名,你不仅知道书的作者是谁,连同他的履历也基本了然。

盘点我国历代文化名人之别称

盘点我国历代文化名人之别称

盘点我国历代文化名人之别称/外号[本文档收录的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别称(即字)、谥号、外号、世人之称,不包括合称。

历代名人“合称”另见文档《盘点我国历史名人之合称》。

网址:/p-698392544.html]春秋战国程本:字子华。

程子邓析:邓析子谷梁赤:名或作喜、寘(zhì)、俶(chù),字子始关令尹喜:关尹子、文始先生、无上真人、玉清上相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

春秋第一相韩非:韩子、韩非子黄歇:即春申君孔丘:字仲尼。

孔子、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李耳:字聃,又字或谥伯阳。

老子、老聃、道教始祖、太上玄元皇帝列御寇:列子、冲虚真人孟轲:字子舆。

孟子、亚圣墨翟:劳动人民的哲学家、墨子屈平:字原,又自名正则。

原姓芈(mǐ)。

灵均商鞅:复姓公孙,名鞅。

卫鞅、商君慎到:慎子尸佼(jiǎo):尸子师旷:字子野。

又称晋野。

盲臣、瞑(míng)臣司马穰(ráng)苴(jū):即田穰苴宋玉:又名子渊孙武:字长卿。

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王诩:鬼谷子、鬼谷先生、王禅老祖、千古奇人辛计然:文子荀况:字卿。

荀子、荀卿、孙卿晏子:字仲。

谥平。

习惯上多称平仲。

又称晏子越王勾践:姓姒(sì),名勾践,又名菼(tǎn)执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庄周:字子休或子沐。

庄子、南华真人左丘明:姓丘,名明。

鲁君子、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盲左秦朝公孙龙:相传字子秉李斯:别名李通古吕不韦:文言侯西汉晁错:也作鼂(cháo)错。

智囊戴德:字延君。

大戴戴圣:字次君。

小戴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伏胜:字子贱。

伏生高堂生:复姓高堂,名伯谷永:本名并,字子云韩婴:韩生、韩太傅桓(huán)宽:字次公黄石公:传说姓魏名辙。

圯(yí)上老人、下邳(pī)神人贾谊:贾太傅,贾生,贾长沙焦延寿:字赣孔安国:字子国。

先儒李陵:字少卿伶(líng)元:又称伶玄。

文学家笔名趣谈

文学家笔名趣谈

文学家笔名趣谈
王树人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卷),期】2007(000)018
【摘要】笔名是因眷恋故乡的山水而起的:著名作家、诗人郭沫若(1892—1978),原名为郭开贞。

1919年9月11日,郭开贞在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鹭鸶》《抱和儿浴博多湾中》两首诗时,第一次使用"郭沫若"的笔名。

这是因为他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县峨嵋山下沙湾镇,该县
【总页数】1页(P)
【作者】王树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中学;(1518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日本作家笔名趣谈 [J], 钱晓波
2.一个笔名,一段历史——关于满映作家李民笔名的研究 [J], 蒋蕾
3.现代作家笔名趣谈 [J], 沈文田
4.青春文学作品作者笔名的语言学分析——以2011年年末"当当网"所列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笔名为例 [J], 冯城
5.台港作家笔名趣谈 [J], 萧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珍藏版)
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珍藏版)
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
a
名字一般都是父母所定,然而,近现代我国不少文化名人其风行于世的“文名”,却是由自己取的,其用意耐人寻味。

有些名人以改名的方式来表明其志趣抱负、情操品格或思想实践: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

“韬奋”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改的名。

他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不过自勉罢了!”
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仕其(加“金”旁)。

他年轻时留学归来,决心“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把科学知识贡献给人们,故改名高士其。

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原名永祥。

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对三哥永康说:“我志向不想升官发财,愿做人民公仆,名字改做‘公朴’。

‘公朴’者,公仆也,字就叫‘仆如’吧。


时光回到30年代,东北有一对并肩战斗的青年作家,女的叫张廼莹,男的叫刘鸿霖。

张廼莹20岁时,为反抗包
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了流浪生涯。

1932年,她与刘鸿霖同居,合写过小说集《跋涉》,又一起到上海会见鲁迅先生,在其指导下从事文学创作,特取了“萧红”(张)、“萧军”(刘)两个笔名,合起来即“小小红军”,表达了他们追求光明,患难与共的坚定信念,后来萧军干脆改姓萧,子女亦皆姓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濬。

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发生了兴趣,并接受了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改名知行。

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又悟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而后知,不行便不知”的道理,并先后作了《行是知之始》等演讲。

一次,他在征求意见本上看到了学生写的一段话:“先生既相信行是知之始,为何仍名知行,何不翻它半个筋斗”。

受此启发,遂改名为行知。

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月宾,出生于四川成都,母亲是比利时人。

周月宾27岁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旋即赴马来西亚开设医院。

迫于当时海外对华人的歧视,她加入了英国籍。

为了表示自己是炎黄子孙,她就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笔名“汉属英”,后来就依谐音改成“韩素音”。

汪精卫,原名兆铭。

1905年参与创建中国同盟会,并任《民报》主笔,以“精卫”等笔名,发表了大量驳斥保皇谬论,宣扬革命思想的文章,汪洋恣肆,酣畅淋漓。

“精卫”原
是《山海经》中所载的一只神鸟,相传为炎帝的爱女,叫女娃。

因游东海不幸淹死,于是化为精卫鸟,每天不懈地衔西山木石去填东海。

汪以“精卫”为笔名,目的是显示其反清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可惜,此人晚节不保,终堕落为汉奸,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有些名人的名字则是为了纪念某些对自己触动、影响较大的人物或事件:
胡适,原名洪驿。

他就读于上海澄衷学堂时,因听国文教师杨千里演讲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理,思想震动很大,故改名为“适”,字“适之”。

诗人柳亚子,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字安如。

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名人权,字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

后觉不像谦逊,改为亚子。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据他说,“巴金”的“巴”字来自于一位在法国项热投水自杀的北方朋友(巴恩波),巴金说:“我和他很熟,但是他自杀的消息使我痛苦。

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因他而联想起来的。

”“金”字则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替他找的一个容易记住的字,取自巴金当时正在翻译的《伦理学》一书的作者克鲁泡特金。

而有的名字似信手拈来,毫不经意: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原名赵平福(又作平复),取意“平安是福”。

后来,他家乡浙江海宁有个豪绅也为自己的
儿子取了相同的名字,便不准他再使用原名。

他见家乡有座桥名“金桥柔石”,觉得不错,于是就用“柔石”作为笔名,有时也署名“金桥”。

人民音乐家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

”1931年4月,考入明月歌舞社拉小提琴,后升任首席小提琴师。

因他姓聂,听觉又灵,社里有人叫他“耳朵先生”,于是他便改名为聂耳。

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因幼年即丧双亲,与妹妹廖冰相依为命,故取笔名为“廖冰兄”,意为廖冰的兄长。

郭沫若闻之,“恍然大悟”道:“哦,原来邵力子的父亲叫‘邵力’,郁达夫的妻子叫‘郁达’!”
有的文人则干脆采用拆字法。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取“舒”字的一半,自命“老舍”。

曹禺原名萬(即“万”)家宝,他将姓氏“萬”拆为“草”(谐音为曹)与“禺”两部分,化为“曹禺”。

又如,“查良镛”才是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真名实姓,“金庸”二字实际上是由“镛”字分拆而成。

相反,有的名字则颇具出处:
清末“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又名沃尧,原名宝震,字小允。

后自号茧人,取“作茧自缚”之义。

四十一岁时,又取《庄子·天道》中“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之义,易“茧”为“趼”。

小说家张恨水,原名心远。

“恨水”二字出自南唐李后主
《相见欢》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

冰心,原名谢婉莹。

“冰心”一语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
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意在表白其玉洁冰清的操守与品格。

探究这些文化名人取名的用意,我们或可略窥其所以成名之秘吧。

一生用过109个笔名的作家
在世界著名作家中,不少作家是以笔名为人熟知的。

往往,当他们开始辉煌的文学生涯时,一个响亮的笔名就伴随着他们,由于这个笔名的光芒四射,他(她)的真名反而不为人们所知了。

司汤达的真名叫亨利·贝尔,他一生用过109个笔名,最爱用的是“司汤达”这个笔名,为的是纪念作家
本人在司汤达这个小城和一个美丽的德国姑娘的一次奇遇。

1842年3月23日,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Stendhal,1783─1842)从外交
部出来,走到离玛德兰大教堂不远的街上突然中风倒下,经人送回小校场新开路他居住的旅馆,当天夜晚便与世长辞,享年只有59岁。

司汤达的遗体被安葬在蒙马尔特公墓,由于他终生未娶,一辈子过着独身生活,护送棺木到墓地的只有他的表弟罗曼·加尼翁、妹妹波利娜以及他的生前好友,小说家梅里美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等人。

作家的墓前立着一块碑石,上面刻着他本人生前用意大利文撰写的铭文:
“亨利·贝尔,米兰人。

活过、爱过、写过。


司汤达的本名叫玛丽─亨利·贝尔,司汤达是他所用过的笔名中的一个。

在世界著名作家中,司汤达是以喜欢用笔名而闻名的,他一生一共采用过109个笔名,甚至连写信也不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常常弄得收信人莫名其妙。

当然,在这109个笔名中,最著名的是“司汤达”这个响亮的名字,说起这个笔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是1817年,他完成了一部题为《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的旅行游记。

当时,他正住在意大利的米兰,和从事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烧炭党人有密切的交往,为了不让奥地利警察当局发现自己,他要用一个假名出版这部游记。

用一个什么假名呢?
一天,他正在阅读德国美学史家温克尔曼的传记,突然想起了这位艺术家的家乡──萨克森的小城司汤达。

从而,勾起他一段幸福的回忆。

那是10年以前,他以拿破仑军事专员的身份,辗转于斯特拉斯堡、维也纳等地征集繁重的军税,其间曾遭到了武装群众的袭击,在这个小城的旅馆隐姓埋名地藏匿了三天。

一个皮肤白皙的美丽的德国姑娘,把他当作浪漫的伯爵,给予特殊的青睐和款待。

这件事使他永志难忘。

为了纪念这段往事,他决定用那座小城的名字作为这本书的作者署名:“司汤达”。

名字下有个补充说明:“法国骑兵军官。


从此以后,他便经常使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作品,他的不朽名著《红与黑》,也是用“司汤达”这个蕴含着作家一段隐情的笔名出版的。

以至在今天,许多读者只知司汤达,而不识亨利·贝尔为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