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 (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
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 基础的。 (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三)梶田叡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的分类法 加涅的分类法
第一节 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测验目标 二、确定测验内容 三、测验设计 四、编制试题 五、制定答案和评分标准 六、组织审卷 七、校对、付印
一 确定测验目标
测验目标是测验编制者所编制的测验所要 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 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它是编制测 验的出发点和依据。
C:条件的表述
C:学习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
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 静等) 人的因素(单独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 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 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辞典等) 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 问题明确性的因素(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产生)
二 确定测验内容
测验内容的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抽样 的决定和测验目标的确立相结合而成。这 一结合过程必须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确 定。 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构成:
测验目标 测验内容 测验目标和测验内容的比例
(一)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Biblioteka Baidu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蓝图,它详细说明了测 验的内容、测验目标、对试题数量、考试时间、 测验分数分配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有:
D:标准的表述
D: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如何、 在多少时间内、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 次序 正确率 精确度 时间限制 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行为目标表述举例:
提供若干反映学习和非学习的新例子,学 生能够识别学习的正例和反例,在五个实 例中至少有四个识别正确。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 表;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 体的表述”。 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 也还可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即: ABCD结构模式: 明确教学对象(A-audience) 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 B-behaviour) 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 C-condition) 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度( D-degree)
认 知 领 域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知识
梶田叡一的教育
认知策略(问题解决) 高级规则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规则 智力技能 体验 智力技能 概念 情感领域目标 目标 辨别 认知领域目标 言语信息
技 能 领 域
态 度 领 域
适应 练习 模仿 观察
形成价值情结 组织价值体系 形成价值观念 反应 接受
2、学习目标
B:行为表述 基本方法: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
说明行为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给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下定义。 用实例说明CAI系统的功能特点。 难点:行为需具有可观察性的特点,行为动词的 选用
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
知道(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 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出 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 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 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 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 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 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 说出……价值
运动技能
提高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行为后果 认知因素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态度
情感因素
基础 情感领域目标 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A、五分法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与综合 创造 B、四分法 识记 理解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它 是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它是一个多层次 的目标体系。
教学总目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1)教学目标
具体教育目标,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水平作详尽、
明确规定; 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 法描述教育目标,力求具体、可测、可操作。 如:理解元素周期律 会排列元素次序 能讲出成序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 归纳元素哪些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 讲出元素周期性变化的内部原因
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2、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 3、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层次性:目标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各目标中的子目标也具有由 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层中分层。 累积性:每一层次的目标包含了较低层次目标中的行为,同时又增加 了本层次所特有的新的行为要素。 超越性:这一分类既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适用于各门学科。
(一)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
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 基础的。 (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三)梶田叡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的分类法 加涅的分类法
第一节 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测验目标 二、确定测验内容 三、测验设计 四、编制试题 五、制定答案和评分标准 六、组织审卷 七、校对、付印
一 确定测验目标
测验目标是测验编制者所编制的测验所要 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 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它是编制测 验的出发点和依据。
C:条件的表述
C:学习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
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 静等) 人的因素(单独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 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 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辞典等) 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 问题明确性的因素(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产生)
二 确定测验内容
测验内容的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抽样 的决定和测验目标的确立相结合而成。这 一结合过程必须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确 定。 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构成:
测验目标 测验内容 测验目标和测验内容的比例
(一)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Biblioteka Baidu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蓝图,它详细说明了测 验的内容、测验目标、对试题数量、考试时间、 测验分数分配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有:
D:标准的表述
D: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如何、 在多少时间内、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 次序 正确率 精确度 时间限制 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行为目标表述举例:
提供若干反映学习和非学习的新例子,学 生能够识别学习的正例和反例,在五个实 例中至少有四个识别正确。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 表;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 体的表述”。 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 也还可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即: ABCD结构模式: 明确教学对象(A-audience) 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 B-behaviour) 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 C-condition) 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度( D-degree)
认 知 领 域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知识
梶田叡一的教育
认知策略(问题解决) 高级规则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规则 智力技能 体验 智力技能 概念 情感领域目标 目标 辨别 认知领域目标 言语信息
技 能 领 域
态 度 领 域
适应 练习 模仿 观察
形成价值情结 组织价值体系 形成价值观念 反应 接受
2、学习目标
B:行为表述 基本方法: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
说明行为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给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下定义。 用实例说明CAI系统的功能特点。 难点:行为需具有可观察性的特点,行为动词的 选用
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
知道(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 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出 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 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 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 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 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 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 说出……价值
运动技能
提高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行为后果 认知因素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态度
情感因素
基础 情感领域目标 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A、五分法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与综合 创造 B、四分法 识记 理解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它 是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它是一个多层次 的目标体系。
教学总目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单元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1)教学目标
具体教育目标,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水平作详尽、
明确规定; 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 法描述教育目标,力求具体、可测、可操作。 如:理解元素周期律 会排列元素次序 能讲出成序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 归纳元素哪些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 讲出元素周期性变化的内部原因
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2、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 3、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层次性:目标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各目标中的子目标也具有由 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层中分层。 累积性:每一层次的目标包含了较低层次目标中的行为,同时又增加 了本层次所特有的新的行为要素。 超越性:这一分类既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适用于各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