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分类划分阈值的决定

合集下载

防雷区划分

防雷区划分

国家标准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3章
雷电防护分区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1.1 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3.1.2 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区、强雷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 天及以下的地区;
2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 天,不超过40 天的地区;
3 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 天,不超过60 天的地区;
4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 天以上的地区。

3.1.3 地区雷暴日数按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见附录D。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
3.2.1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应根据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
的雷电防护区(LPZ)。

3.2.2 雷电防护区(LPZ)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后
续防护区。

(图3.2.2),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2 直击雷防护区(LPZO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3 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进一步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4 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5 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摘要:1.防雷建筑的分类2.一类防雷建筑的标准3.二类防雷建筑的标准4.三类防雷建筑的标准正文:防雷建筑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防雷技术措施,以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建筑物。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雷电活动强度,防雷建筑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类防雷建筑的标准。

一类防雷建筑是指对雷电防护要求最高的建筑物。

这类建筑物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的政府机关、重要的通信枢纽、重要的军事设施等。

一类防雷建筑的标准如下:1.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2.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防雷等电位连接等。

3.建筑物的主要设备和管道应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二类防雷建筑是指对雷电防护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这类建筑物包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政府机关、重要的科研机构、重要的商业建筑等。

二类防雷建筑的标准如下:1.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2.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3.建筑物的主要设备和管道应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三类防雷建筑是指对雷电防护要求一般的建筑物。

这类建筑物包括一般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等。

三类防雷建筑的标准如下:1.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2.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3.建筑物的主要设备和管道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总之,防雷建筑的分类和标准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雷电活动强度来确定。

新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雷类别划分标准的区别

新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雷类别划分标准的区别
重要性 是等 同 的。
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B508— 2 G 05 9
收稿 日 : l - ・ 期 2 1 71 0 0 0
3 2卷 4期




3 9
0 连出或期现炸气混物环。 区蔫 或期现频出爆性体合 区 续现长出爆性体合的境 长出或繁现炸气混物 o
顶 上或 旷野 的孤 立建筑 物取 2 表述更 加严谨 , ”,
以某 地 区长 6 宽 1 高 2 4个单 0m、 3m、 0m( 元 6层 住宅 ) 的一 般建 筑物 为例 , 考 虑建 筑 物 不
也更具有操作性。
4 2 2 计算 雷 击 大地年 平均 密度 的 变化 .. 新 规范 规定 “ 雷击 大地 的年平 均 密度 , 先 首
从阈值来看 , 防雷类别 的划 分 比旧规 范的 要求 高 了, 体 现 了对建 筑物 防雷安 全 更加 也
重视。


4 2 预计 雷击 次数 的计 算公式 中参数 的变化 . 建 筑物 年预计 雷击 次数 的计算 公式 为 :
N =k× ×A
式 中 :一 建筑 物年 预计雷 击次 数 ( a ; Ⅳ 次/ ) I 校正 系数 ; i } 一
关键词 : 规范 ; 比; 对 建筑物 ; 防雷分类 ; 区别
0 引 言
为使建 筑物 因地 制宜 的 采取 恰 当的 防雷 措
的危险区域划分方 法 ; 炸性 粉尘环 境 区域 的划 爆
分 和代 号 采 用 G 4 6 2 0 /E 62 1—1 : B 2 7 3— 0 7 I C 14 0
区 、1区分别 与 旧规 范 的 l 2 0区 、1区对 应 , 1 并
增加 了 2 2区 。 12 “ . 爆炸 危 险环境” 的分 类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3雷电防护分区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3雷电防护分区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3雷电防护分区3雷电防护分区3.1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3.1.1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3.1.2地区雷暴日数应以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

3.1.3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5d及以下的地区;2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40d的地区;3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90d的地区;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d的地区。

3.2雷电防护区划分3.2.1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应按本规范第3.2.2条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

3.2.2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LPZ0A区: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

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2LPZ0B区: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

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3LPZ1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区域。

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减雷电电磁场;4LPZ2~n后续防雷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进一步限制的区域。

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进一步衰减雷电电磁场。

3.2.3保护对象应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力相兼容的雷电防护区内。

4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4.1一般规定4.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第4.3节或第4.4节规定的方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4.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或本规范第4.3节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1.3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分别采用本规范第4.2节和4.3节规定的两种方法进行评估,按其中较高防护等级确定。

4.1.4重点工程或用户提出要求时,可按本规范第4.4节雷电防护风险管理方法确定雷电防护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本文来告诉你!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本文来告诉你!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本文来告诉你!随着空中云层电荷的积累,其周围空气中的电场强度不断加强。

当空气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两块带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地之间的空气绝缘就会被击穿而剧烈放电,出现耀眼的电光。

同时,强大的放电电流所产生的高温,使周围的空气或其他介质发生猛烈膨胀,发生震耳欲聋的响声。

这就是雷电。

建筑物防雷等级如何分类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房子越做越高就日益突出了防雷接地工程的重要性。

人人都想居住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防雷其实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筑物防雷其实是分等级的,建筑防雷等级越高防雷措施就越严格,电气设计在线教学狄老师。

一、雷电分类雷电按其传播方式分为以下三种:(1)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包括电气装置和构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2)感应雷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它可能是金属部件间产生火花。

静电感应是当雷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大量电荷。

雷电放电后,架空线路或导电凸出物上的感应电荷将转换成强烈的高电压冲波。

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这种磁场能使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

(3)球形雷球形雷简称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和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球形雷是一团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球形雷常沿着地面滚动或者在空中飘荡能通过眼窗门窗,烟筒等侵入室内。

大多数球形雷消失时,伴有爆炸,会造成建筑物和设备等损坏以及人畜伤亡事故。

二、建筑物防雷分级(1)一级防雷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二級防雷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7 防雷与接地设计7.1雷电防护7.1.1建筑物应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超过250m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100m,且不高于25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20m,且不高于10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l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7.1.2建筑物应根据雷电防护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7.1.3当采用接闪网和接闪带保护时,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接闪网格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5m×5m或6m×4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7.1.4当采用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滚球法保护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0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45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60m。

7.1.5引下线应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且应沿建筑物外轮廓均匀设置。

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或钢筋柱可利用时,应专设引下线。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摘要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关键词建筑物防雷分类防雷措施1.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住宅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分类

住宅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分类

住宅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分类一、国家有关规范对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以下简称国标对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如下: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以上条文均已载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二、行业标准有关规范对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设部推荐性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部标对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如下:12.2.1一级防雷的建筑物12.2.1.3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12.2.2二级防雷的建筑物12.2.2.3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12.2.3三级防雷的建筑物12.2.3.1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见附录D.2,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12.2.3.2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12.2.3.4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12.2.4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三、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方法通过以上有关规范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国标与部标对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等级的划分是不同的,国标是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预计雷击次数等,来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住宅不存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可分为第二类防雷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1.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条文说明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前言年月按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政编码年月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第四章防雷装置第一节接闪器第二节引下线第三节接地装置第五章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第二节接闪器布置附录一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附录三附录四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第一章总则条因为按照本规范设计的防雷装置的防雷安全度不是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条对危险度的分析见本规范第第条第一款爆炸物质炸药黑索金火药单基无烟火药起爆药雷汞火工品引信第三款原规范中有关爆炸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名称按现在其相对应的关系见表爆炸火灾危险环境新旧分类对应关系表因为区跨越一和一区建筑物可其区当区则该泵房可划为第又无可靠的机械通该泵房就要划为区当泵房遭雷击就可能会使工厂停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的卸油泵房第条破坏力较大第五款见本规范第第八款选择防雷装置的目的在于将需要防直击雷的建筑物的年损坏危险度本章中对于需作计算年雷击次数界限的条文采用每年的用的护失败而发生损坏的概率一次雷击后可能同时在不同地点发生处损坏每处损坏的分概率为率为出现引发损坏的事件的概率直接或间接与闪击参量的分布概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概率取决于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概率对每代替没有被截到的雷击损坏的出现与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出现是同时发生的因与用来用代入入一个附加系数概率表示考虑这样的真实情况的一个因素即不是每一个打到需要防雷的建筑物的雷击和不是每一个使防雷装置所选用的规格和尺寸值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特点它的结或如果值采用可接受的最大损坏危险度式中因此防雷装置所需要的效率应符合下式根据表值表从表得保护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效率值为查得公共建筑物的值为将这两个数只对的建筑物保证值不大于当时时升级采用第二类防是考虑其所存放的文件和资料的从表得保护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从表查得一般建筑物的值为将这两得出所以的建筑物保证值不大于当时时升级采用第二类防第条查得公共建筑物的得这表明对这类建筑物当时可以不设防雷装置当查得一般建筑物的得这表明对这类建筑物当时可以下面用长其结果列于表原规范的建筑物年计算本规范的建筑物年值均取要精确计及周围物体对建筑物等效面积的影响计算起来很但在选用一些参数时已适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其它防雷建筑物可以不防雷电感应可能感应出相当高的电压而发生火花放电引在关于电子元件的过电压保护分三部分即电源部信息线路的过电压保护应电源部分至于在装置附近的供电是此外设备外壳及其国际电工委员会年版下简称的内容也包括了这些方面的要求有些国家和上述所谓外部防雷条等电位连接通则等电等电位是用连接导线或过电压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在设计这样的防雷装置时应顾及这种效金属装置的等电位连接应在以下地点做等电位连接连接板应与接对于大型建筑物块连接板建筑物内的金属装置通常不需要上述外来导体的等电位连接在通常情况下电气和通信装置的等电位连接电气和通信装置应按应尽量相线应仅通过过电在或线应直接连防生命危险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防发生生命危险的最重要措施是采用等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条第一款在原规定的基础上第二款及标准中的压力单位采用该空间的正上方之外也属于在上述空间之外处的电位为安全距离仍按电阻电距离为式中取其等于参考的雷电流参量示于表和表注对第三类防雷建筑次闪击的总电荷分别为首次雷击以后的负雷击参数表根据对雷电所测量的参数得知雷电流最大幅值出现于第一次正极性或负极性雷击雷电流最大陡度出现于第一次雷击以后正极性雷击通常仅出现一次的有关文件提出电感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为因此根据表当时时取作因此因此当当时的计算值当出版社出版即根据表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取因此地中的安全距离为在避雷线立杆高度为避雷线长度为定第六款按雷击于避雷线档距中央考虑对中央的电位为由此得所以式中说明流流过防雷装置时引下线上的电感压降按引下线直径时的平均值计算按避雷线截面和上述有关的数值代入再以表得乘以再除以有同一距离架空避雷网的一个例子见图架空避雷网的一个例子第八款在一般情况下规定接地电阻不宜大于是适宜可能给施工带来很大允许提高接地接闪器的高度亦相应增在高土壤电阻率第条第一款被保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接地是防雷电感应的主要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的屋面要求其钢筋接地有时会遇到困难但希望施工时密切配合第二款本款规定距离小于的平行长金属物每隔不大于当管道间距超过为式中平行管道成环路的长度的参量取平行管道环路与引下线之间条五款说明相同取即使在管道间距大到所感应的电压仅可能击穿若间距减到连接处过渡电阻不大于根螺栓天津某单位安技科做过测试一些记录如表流过防雷电在金属物已普遍接地的情况下因此本款规定为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条为了防止雷击线路时高电位侵入建筑物造成危险低当难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电缆首端必须当雷电波到达电缆首端时一部分雷电流经首端接地电阻入地本款规定埋地电缆长度不小于长度为关于采用条的这是考虑架空线距爆炸危险环境至少为杆高的倍设杆高一般为倍就是使值第条正如规范第条所述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措施本条只适用于特殊情况即由于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不能装设独雷对引下线间距本规范向如果完引下线间距相应应为但考虑到我国工业建筑物的柱按故本规范对引下线间距相应定为引下线很长雷电流的电感压降将各条引下线在同一高度连接起来并接到同一高度的屋内金属由于要求将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防雷装置与各种金属物互第五款关于共同接地进接地电阻越低不能由于要达到某一很低的接地电阻而花费过大出现反击危险可以从基本计算公式项对于建筑物内某一小范围中互相连接在一起的金属物说来都第六款然而通常本款的规定完全采用防雷标准的规定图系根据该标准的图换成本规范的防雷建筑物类别的该标准对接地体型布置的规定是其所包围的面积的平均几何半径应不小于即示于图大于时其长度或其长度的平均几何半径根据图为项的规定当与出方便的任两点的则可求出与的关系式为图按防雷建筑物类别确定的接地体最小长度主要作用本款所要求的环形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等于环形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式为式中为环形接地体所包围当当第七款由于滚球半径规定为或由于侧击的概率和第八款地装置的电位将升高考防雷标准第本款补充规定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根据由于本条是将防雷装置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和采用共用接地装处接地装置的雷电流为低至它比前述的如果在相导体与地之间不若短第条例子雷击树木引起的反击其距离均未超过由于雷击树木而产生的反击均未超过定净距不应小于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条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曾对几十个模型做了几万次放电试如果把避雷根据我国的运行经验和模防雷标准中相当于本规范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与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便于雷电流的流散以及减小流经第条第一款要求同第条二款以前的调查中发现雷击煤气放散管起火第条关于引下线间距见第根据实践经验和实际需要补充增加了但引下线的平均条第五采用因此得第条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和基础内钢筋作引下线和接利防雷标准的规定如下在其接闪器包括线包括建筑物的互相连接的钢筋网其款对自然接地体的规定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钢筋体偶尔采用焊接连接但这对结构屋顶的防水层本来正常使用年中国建筑工业出就成了较好的导电物质可达潮湿的混凝土导电性能较好是因为混凝土中的硅酸盐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了较多图在重复饱和和干涸的整个过程图混凝土湿度对其电阻率的影响原苏联式中含水量不低于混凝土的含水量约在其电根据图该含水量应是当地历史上一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我国六十年代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建其接地电阻夏季为的钢筋作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为年值如下是绝缘的认为是可利用作为接地体年第文章名称为用防侵蚀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的可能在其结论中指无明显的影因厚度为的粘贴和基础面积的平均边长可忽略不计结论中还有其它的情给出防水层的两种状态全苏电气安装说明在很多被测过没有一个基础是处于最好的出这样的假设的年地接触或通过含沥青质的外部密封层与土地平面接触的基础内在钢埋入件和金属结构原苏联土基础的沥青涂层和乳化沥青涂层不妨碍利用它作为防雷接地因此本条规定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基础内的钢筋宜作为接规定混凝土中防雷导体的单根钢筋或圆钢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是不宜超过对于此类构件可按不宜超过屋架流经需要验算疲劳的构件现取最终温度钢筋的起始温度取式中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至少应有两根引下线同时根据表和规范图和和将上述即使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取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埋设在土壤中的混凝土基础的起始温度取在此基础上求出的钢筋与混凝土接触的每一平方米表面积允许产生的单位能量不应大于条第三款钢筋表面积总和不应少确定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尺寸的几条原则省钢材多根圆钢的表面积总是大于一根圆考每根引下线各占设这因此与即条文和中的等于周长时按长考虑等于只能按由根据以上原则所计算的结果列于表确定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计算结果表注采用一根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为了澄清这一问认为钢筋之间的普通金属绑丝连接对防雷保护说来是完全足够的而且确证在任何情况甚至出现雷电流本身把过后采用绑扎连接这说明一个绑有一些并联的绑扎点时许多国家的建筑物防雷规范和标准均允许利用绑扎连接的钢第条防雷标准第款导出本条的当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平均几何半径和约为时得第项第项保证雷电流较均匀分配到雷击点第项保证混凝土基项中绝大多数柱子基础地中混凝土的起始温度取混凝土的含水量按混凝土重量的边长米的基础混凝土立方体的热容量为式中式计算式中混凝土在使得说明雷电流从钢筋表面积流入混凝土所产生的能量应不大于从表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单位能量的图图一车间的柱子基础结构图每根的表面积为钢筋的总表面积为第条建筑物内的主要金属物不包括混凝土构件内的第条第一款幅值之比为和值按规范图防雷标准的图为考虑分流作用而引入的系数由于引下线的值适用于引下线间距本规范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分别不大于和的值用于第二类防而用于第三类则值偏小但在设引下线间距通常都小于对推算出间距时的因此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也采用的这段系根据与防雷标准的表年卷第混凝土的厚度可按同样的空气厚尚未发现有介电强度比空气高的建筑材料第五款前半段的理由参见本规范第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各相绕组是相高电位可能击穿高压绕组的绝缘当避雷器反击穿时该电位加到低压绕组若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当外壳出现危第条其理由为原条第四款对第条高层建筑物的建筑结构通常能耐受这类小电因此对高层建筑物上部侧面雷击的保护不需另设专门接闪器规定为范表及以上由于两端连接使其与引下线成了并联路线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条当其宽度不大于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条见本规范第条条见本规范第条国内砖烟囱的高度通常都没有超过国家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于钢筋混凝土烟故在本条文中不提防侧击问其它理由见本规范第关于接而实际采用的铁板厚度总是大于故在本条中对金属烟囱铁第条见本规范第第条根据表和表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流幅值之比为式和另见本规范第条四款和第条四款的第条如上海年的统起雷击起火事故中年的起雷击建筑物事故中有起是高电位防直击雷和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必须结合起有些建筑物虽然采取了防直击雷措由于高电位引钢筋混凝土电杆线路由于电杆的自然接地起了作用如果只将绝缘子铁脚接地仅在铁脚与导线之间形成一个放电保护间隙其放电电压约为线路的耐冲击电压规定最大为那么在绝缘子放电之故要增设避雷器来保护年月日北京晚报第版刊登月骤然据了解保险公司已收到经查勘登任的损失第条规定为改为另参见本规范第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第条当采用避被保护物应处于该网之内并不高第二款接地与防雷接地是否共用这保护管实际上与防雷装置的引下线这部分雷电流将对即当雷第三款由于白天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对节日彩灯还有在其不遭雷击时产生危险的电位差第条本条中仍规定高是设定的并不一定总是堆满故附录一在计算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时是在第条物的防雷引下线上第四章防雷装置第一节接闪器第条按热稳定检验所采用的尺寸主要是考虑在同样的风压和长度下本条采用的钢尺寸的允许风压可达表表第条此外圆钢易于施第条本条系参考国际电工委员会建筑已证实铁板遭雷击时其与闪击通道接触处由于熔化而烧穿仅当其厚度小于电弧在金属电极表面产生数十伏的电压降使金考虑全部能量用于加热金属体时下的金属体积雷击点加热面积的直径取已知电荷如正闪击根据表荷量分别为和其相应的金属熔化深度分别为和条第条第二节引下线第条参见本规范第第条但截条由于引下线在距地面最高为故规定第三节接地装置条所采用的最小截面是考虑一定的耐腐蚀能力并这些截面在一般情况下能得到良好在附录五中已说明接地线为体的连接导体定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第条了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为用系数约为第条根据计算在均匀土壤电阻率的情况下埋得太深对降低接地电日后无但如果将接地体直接放在基础坑底与土壤接触由于埋地人工接地体距墙和基础应有一定距离以条一款的年月的文件第在其附件防雷接地体的中提及的速度是有限一接地装置仅有一定的最大延伸长度有效地将冲击电流散流入地在该附件的附图中画度最大值它对应于长波一次雷击另一是最小值它对应于短波头即对应于闪击对大地在第一次雷击以后的雷将条线以计算式表则可得出故规定了外引长一外引接地体先经长的先按算出有效长度为余下式换算为将以上数值代。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doc 14页)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doc 14页)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doc 1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94(2000年版)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24号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 57-94,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0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八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9]3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我部设计研究院对原规范修订编制而成。

在修订编制本规范过程中,修订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向全国有关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和函审。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五章和六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防雷装置、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等。

在本规范施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北京西三环北路5号,邮政编码100089),以便以后修订时参考。

机械工业部1994年3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标准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标准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标准1.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内容及雷击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国防雷标准将建、构筑物划分为三类不同的防雷类别,以便规定不同的雷电防护要求和措施。

各种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如下: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特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2)年预计雷击次数0.06≥N≥0.012的重要或人员密集。

如部、省级办公建筑物,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3)根据雷击后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4)年预计雷击次数0.3≥N≥0.006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5)年预计雷击次数N≥0.006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6)度高在15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天的地区,高度可为20m及以上。

(7)未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及不处于其他建、构筑物的保护范围内,但没有电子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建筑物,宜按第三类考虑防直击措施。

2.建筑物防雷分类的常见问题(1)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区间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按以下原则确定: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分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

防雷区划分

防雷区划分

国家标准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3章雷电防护分区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3.1.1 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3.1.2 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区、强雷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 天及以下的地区;2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 天,不超过40 天的地区;3 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 天,不超过60 天的地区;4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 天以上的地区。

3.1.3 地区雷暴日数按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见附录D。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3.2.1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应根据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

3.2.2 雷电防护区(LPZ)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后续防护区。

(图3.2.2),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2 直击雷防护区(LPZO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3 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进一步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4 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5 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一、二、三类建筑物防雷划分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一、二、三类建筑物防雷划分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一、二、三类建筑物防雷划分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一、二、三类建筑物防雷划分编辑:万佳防雷薛H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需要将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分为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以及具有爆炸危险环境、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持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 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5. 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1电火花不易引危险的解天锅质时用气雄。

非0。

前部省银办公的公共建筑物。

8.预计雷击次数Fa次人的住宅办公楼)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类防雷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第于0.012次/8,且小于或等」公建筑物及其他重现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成等于0.06 x/a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佳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机非带出将灯工业生产的影响度产生的后装。

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火灾危险环境。

.在平均雷琴日大于15d/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肉,水塔等机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建筑。

建筑防雷分级

建筑防雷分级

建筑防雷分级建筑防雷有三级。

一、国家有关规范对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以下简称国标对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如下: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以上条文均已载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二、行业标准有关规范对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设部推荐性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部标对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如下:12.2.1 一级防雷的建筑物12.2.1.3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12.2.2 二级防雷的建筑物12.2.2.3 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12.2.3 三级防雷的建筑物12.2.3.1 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见附录D.2,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12.2.3.2 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12.2.3.4 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12.2.4 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三、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方法通过以上有关规范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国标与部标对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等级的划分是不同的,国标是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预计雷击次数等,来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住宅不存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可分为第二类防雷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其他防雷措施

其他防雷措施

其他防雷措施1.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2.当一座建筑物中仅有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2)当防雷建筑物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3)当防雷建筑物部门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50%以上时,该建筑物宜按相关规定采取防雷措施。

3.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4.不变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宜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合宜布置在避雷网之外,并合宜高出避雷网。

(2)从配电盘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

钢管的一端宜与配电盘外壳相连;另一端宜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宜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宜设跨接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P的计算
➢ 两类事件同时发生才会导致损坏事件的发生:
损坏发生的概率=
引发损坏的事件 发生的概率
×
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 可能被损坏物体的概率
➢ 出现引发损坏的事件的概率,直接或间接与闪击参量的分布概率 有关 ,在设计防雷装置和选用其规格尺寸时是依据闪击参量的。
➢ 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概率,取决于建 筑物的特点、存放物和用途。
依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可承受的最大损坏风险
风险的定义
➢ 选择防雷装置的目的,在于将需要防直击雷的建筑物的年损坏风险R 值减小到小于或等于可接受的最大损坏风险RT值(即R≤ RT )。
➢ GB50057-2010中将风险R定义为: ➢ 需要防雷的建筑物每年可能遭雷击而损坏的概率 ➢ 规范计算时取年允许风险RT为10-5,每年十万分之一的损坏概率, 即遭十万次雷击允许损坏一次(这个内容很难理解)。
➢ 此外, 由于划分防雷类别是按照建筑物无防雷装置来考虑的,根据 IEC62305-2附录B中关于P的估算,无防雷装置的情况下,其损害概 率P均取为1,实际的情况即便不是绝对的,但也无法使 NPt的乘积 结果远小于1;
➢ 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得,GB50057-2010在引用R的计算式时有误, 并且根据IEC62305-2附录C关于损失率L的估算,N、P、L三个参量 的乘积能满足远小于1的条件。
3. 被截到的雷击引发损坏事件发生的总概率,只与防雷装置的尺寸效率Es 有关, 假定等于(1–Es) 。Es规定为这样一个综合概率,即被截收的雷击 在此概率下不应对被保护空间造成损害。Es与确定直击雷防护装置的尺 寸和规格的闪击参量值有关。
4. 防雷装置截收雷击后因尺寸和规格保护失败而发生损坏的概率Pid = 5. Pr(被损坏物体出现的概率)×被截到的雷击引发损坏的概率( 1-Es )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相关条款
建筑物类别
划分阈值
类别
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 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N>0.05次/a 0.01次/a≤N≤0.05次/a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 性工业建筑物
N>0.25次/a 0.05次/a≤N≤0.25次/a
二类 三类 二类 三类
划分防雷分类的阈值是如何确定的?
➢ Pid——防雷装置截收雷击后所选用的尺寸和规格保护失败而发生损 坏的概率;
➢ Pfd——防雷装置没有截到雷击而发生损坏的概率。
概率P的计算
➢ 一次雷击后可能同时在不同地点发生n处损坏,每处损坏的分概率为 Pk,这些分概率是并联组成的,因此,一次雷击的总概率为:
n
P见,假定:
1. 在引发损坏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概率,对每一类损 坏采用相同的值,用共同概率Pr代替;
2. 防雷装置没有截到雷击的情况下,损坏发生的概率Pfd=
3.
4.
没有被截到的雷击导致引 发损坏事件发生的概率
×
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 出现的概率
5. 没有被截到的雷击导致引发损坏事件的发生是肯定的(概率为1), 损坏的出现与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出现是同时发生的,Pfd=Pr;
➢ 分损坏概率包括这样一些时间,如爆炸、火灾、生命触电、机械性损 坏、敏感电子或电气设备损坏或受到干扰等。
➢ 在确定分损坏概率时,应考虑到同时发生两类事件:
➢ 引发损坏的事件(如金属烙化、导体炽热、侧向跳击、不容许的接触电 压或跨步电压,等);
➢ 被损坏物体的出现(即人、可燃物、爆炸性混合物等的存在)。
建筑物防雷分类 划分阈值的确定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相关条款
➢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 建筑物: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 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 性工业建筑物。
➢ P——一次有影响的雷击导致损害的概率
➢ L——一次损害造成的损失的平均相对量(即损失率)
风险的计算式
➢ 对比规范的内容,两公式中的P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即建筑物遭一次 雷击发生损坏的概率),而GB50057-2010的引用中N、P两变量相 乘的结果是个概率,而并不是损失率,与R本身的意义(因雷击造成 的年平均可能损失量与需保护对象的总价值之比值)不相符;
R1exN p(P )L NtP 1 L
概率P的计算
建筑物遭雷击一次发生损坏的综合概率P:
式中:
PP iP idPf Pfd
➢ Pi——防雷装置截收雷击的概率,或防雷装置的截收效率(也 用Ei表示),其值与接闪器的布置有关;
➢ Pf——闪电穿过防雷装置击到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概率,即防雷装置 截收雷击失败的概率,等于(1- Pi )或(1- Ei );
➢ 基于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和防雷装置或建筑物遭雷击一次发生 损坏的综合概率(P),对于时间周期t=1年,在NPt<<1的条件下(所 有真实情况都满足这一条件),下面的关系式是适用的:
即R=NP
➢ IEC62305-2规定:
R1expN(P )tNP
等价无穷 小
风险R=N×P×L
➢ N——建筑物的年平均雷击次数
➢ IEC62305-2中风险R的定义: ➢ 因雷击造成的年平均可能损失量(人和物)与需保护对象(人和 物)的总价值之比值。
比较两定义,IEC的定义内容是合理的,GB50057-2010在引用时有错误 R不是概率,而是一个损失的相对量(即损失率)的概念
风险的计算式
➢ GB50057-2010给出:
Pid=Pr(1-Es)
概率P的计算
➢ 将上述假定代入 PP iP idPf Pfd,即将前一项用后项代入:
➢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 建筑物: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 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 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