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轮复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复习提纲
• 引言: • 1、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的原因 • 2、本课学习要求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 提纲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 ㈠中华文化,博大精 深
•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 灿烂的中华文化 • 2、文化的力量 • 3、中华文化 • ⑴内容 • ⑵特点 • ⑶地位 • ⑷影响
• ㈡传统美德,薪火相 传
• 1、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 表现 • 2、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 和发展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㈠民族精神,生生不 息
• • • • • 1、民族精神的意义 2、中华民族精神 ⑴含义 ⑵作用 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 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㈡民族精神我传承
•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每个中华儿女的义务 • 2、怎样培育民族精神? 3、青少年要做民族精神 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 设者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考点三、中国共产党……发展
1.民族精神时代性含义: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 不断丰富和发展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特别提示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联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②中华 系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
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 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 发展、繁荣的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 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渗透 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 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 的一个具体体现。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含义
形成
作用
指一个民
族为了实现
共同的理想
团 结 统 一
和目标,凝 聚全民族的 意志、智慧 和力量,同 心同德、维
护统一、顾
全大局的互
作用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始终不渝走和 平发展道路,反对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赢得了世界 人民的广泛赞誉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第3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
【构建体系】
重要标志 重要见证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区域特征
民族特性 求同存异
与其他民族文化 自身文化
中华文化 其他民族文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5
把握 1 个重要原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的原因 牢记 2 个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掌握 3 个特性 独特性、区域性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6
1.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易错辨析】
[矫正]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2.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矫正] 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但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 3.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矫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但不能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01
课前自查夯基固本
02
课堂互动命题探究
03
时政链接热点研练
04
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3
[重点内容]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 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3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3单元过关检测
单元过关检测(十一)(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
这说明(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选C。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
这说明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入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B错误;D表述与题意无关,不选。
2.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这说明( )A.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彩B.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解析:选D。
“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D入选;A、B、C与题意不符。
3.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材料体现了( )①地域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②中华文化同根同源③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A。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解析
本题以五公祠的一副对联为载体, 考查中华民族
精神方面的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副对联歌颂了五 公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风范, 歌颂了五公身处逆境而不坠青 云之志,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无我”精神。由此不难看 出①④正确,应选 C,②③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二:错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 精神的各个方面。
(2)地位: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发展:形成于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人民奋 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 中。
特别提醒
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 2007 年, 来自全国各地的 27 位大学生, 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 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 经过 5 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 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 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 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 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特别提醒
不要将民族精神看作是一成不变的, 民族精
神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 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发 展过程。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实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 和发展强基固本。 (2)地位: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 的任务。 (3)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 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教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巩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程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儒、道、佛三家思想。
3. 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勇敢。
4. 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5.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中华文化的特点、核心价值、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等知识点。
3.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5.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点,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第五课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 (1)“感动中国人物”虽然身处不同环境、不同岗位, 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精神是一致的。从他们身上你感受 到怎样的一种精神?(2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 (2)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让上述精神在青少年身上发扬 光大?(4分) 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1分)积极参 加社会实践活动;(1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树立爱 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 起,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分)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 发了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P64
(2)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 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P65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 聚力之中。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
知识回顾
1.灿烂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内容:P65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 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4)中华文化的特点:P66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地位或作用):P66 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 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2.(2010年浙江绍兴)绍兴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 终流淌在不同时期的绍兴人身上,如:过户不入治水患的大 禹;卧薪尝胆的勾践;心系天下的鲁迅、周恩来;富民强市 的企业家……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D.求知创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含解析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集成块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基础自修快通关]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2](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要求(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辨清:文字≠汉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注意:决定文化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和政治。
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和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外在原因。
1.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2017年10月30日,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的成功入选(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②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④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不是文化创新的体现,①不选;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②正确;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没有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不选;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④正确。
2.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
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教案
希士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教案主备人:赵宋豪审核人:宋主任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提重点、背知识、做练习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学习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学习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民族精神我传承。
教具学具小黑板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预习交流一、学生预习,整理知识点。
1、怎样理解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3、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4、与时俱进与传统道德的关系?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民族精神的内容?7、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为哪些精神生展示师归纳展示探究二、重点分析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等等(1)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称谓代表人物主要成就思想家孔子整编《诗》《书》《礼》《乐》《易儒家学派创始人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为什么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3)中华文化的构成:【列举谚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4)中华民族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版高考政治(人教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第二十七课
■知识点击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 地位
个方面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作用意义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 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017·高考天津卷,T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 “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 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 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 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解析] 举办该展览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 年,继承革命传统,长征精神是长征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 表现,故 A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时代精神和推 动文艺繁荣,B、C、D 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D。刚健自强、“愚公移山”精神属于中华民族精神,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进取,③正确;这种自强不息 的精神,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④正确; ①与题意不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强国梦想的 指导思想,②错误。
3.(2018·郴州模拟)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有“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品格; 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广阔胸襟;有“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勇者担当;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坚毅韧性; 有“论必做,做必成”的务实品行;还有“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的伟大志向。文学者认为,我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因为( )
2025年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主题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题组训练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组训练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2022云南)【文化冬奥 魅力中国】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
一场文化盛宴。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 “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 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奥运奖 牌的构思来自中国古代的同心圆玉型,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 的文化内涵……这些“中国元素”不仅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靓丽名 片,更不断擦亮了文化自信的“底色”。
答:甲同学的观点片面的。①爱国情感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一种自然而 然产生的情感,源于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归属感和认同 感。这种自然情感可能源自个人的成长经历、文化传承、民族自豪感 等。②然而,仅仅依靠自然情感,爱国的表现和行为可能缺乏明确的引 导和规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法律规范对于爱国行为的 明确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爱国行为更加具体、稳定和一致, 避免爱国情感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虽然爱国情感可能自然产 生,但法律规范能够进一步强化和保障爱国的实践。
题组训练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观点一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 保护。 观点二 非遗的传承就是要注重守正,保持本色,不忘历史。 观点三 非遗的传承就是要注重创新,符合时代需要,让它们 “潮”起来。
题组训练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题组训练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023云南)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下列精神与其产生的 历史时期对应不正确的是( C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人教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 古代辉煌的历程2 源远流长的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明,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
(2)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有其合理性。
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剖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2.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剖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剖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4.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甲骨文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剖析: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易混点一:混淆汉字和民族节日的相关知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矫正训练1]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 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010·安徽高考)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 (1)班同学以“走进博览、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 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 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 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 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 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 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 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 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
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征: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1)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 不同的具体内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参考答案】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 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 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 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 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 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 包容性”)。
文
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化 中华之瑰宝
凝聚力。
民族之骄傲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2)
考点整合
中华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⑴生命力: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 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⑵创造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民族创造 力的体现,又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 ⑶凝聚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 原因--
辉煌历程
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含义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意义
包容性
博大精深
独特性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区域性 民族性 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的力量(p71+p76 四精一魂)
①具体的 ②一致性 核心—爱国主义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孕 育
精 髓
重要性
(作用)
思维拓展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 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 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 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 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 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常考考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 主题 7、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 •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优秀思想家、文学家提 (1)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如: • (2)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意义, 怎么做 • 修身、治国、平天下。 【答案】 •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上述名言说明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精神。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①中华民族的这些精神,无论是在国家兴旺发达的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时期,还是生死存亡的关头,都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激励中华民族奋发进取。今天,我们发扬这种精神,有 亲仁善临,国之宝也。 • 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1)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 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0-2021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Ⅰ1.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仅可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将再度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这表明,我们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必须( ) A.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C.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解析:本题强调要再创文化辉煌,就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2.民主改革50多年来,党和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使西藏传统文化得以系统、清晰、完整地保存。
这是因为(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材料中党和国家对西藏文化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同时说明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①②正确;③错误;④说法不准确,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答案:B3.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成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4.广东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知识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
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A )
政治认同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
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
2015
2卷
39(2)·非选择题·10
说明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 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 代性
2016 1 卷 39(2)·非选择题·10 守护英雄,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8
3卷
40(2)·非选择题·10
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 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
2 卷 40(3)·非选择题·4
劳动者为民族精神增添新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
1
2
9.(2014·全国2,19,4分,难度★★)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 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 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 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 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 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B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 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
2
5.(2016·天津,10,4分,难度★)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 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 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 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A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提升 新人教版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 必然要求,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创新是 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 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 为主、为我所用
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文化 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 精神的努力之中
2.中华文化与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1)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2)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我们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 (3)中华文化与文化继承。中华文化是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的,这是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新。我们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中华文化 的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铸造中华文化 的新辉煌。 (5)文化的力量与中华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 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 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力量之源。
单元提升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 精神的力量。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 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B.我国历史上就有各族文化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传统
C.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并促进各自的变迁和发展
D.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各自认同的文化基础
解析 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D 的说法错误。C 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干逻辑不一致。选择 B。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归纳提升: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1)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2)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 性。 (3)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文化交流可以增强两岸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富春山居图》为旷世名作,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正确;“情牵两岸”说明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民族凝聚
力,②④正确;题干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①。
答案 B
专题知识整合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答案 B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是什么)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 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 爱国主义的主题。 (3)时代特征: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见证(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因
源 汉字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远 流 长
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见证
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 并蓄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
博 独特性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
大 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
精 深
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的理解
温馨提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程)和
博大精深(内涵)。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2.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特性。 (2)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 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 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 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 源。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明确常考点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必要性等。其中,中华文化的特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中华民族精神是高 考考查的热点。
高考新动向 2011年高考中,增加了对“灿烂的中华文化”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选择题 2个,非选择题2个,共计考查4次。对民族精神的考查有所降温,仅考查 了1次,但备考中不能忽视,应该认真掌握。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依据】 2011年高考中,天津文综第5题、广东文综第31题、新课标全 国卷第39题,均涉及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009年高考中,各省市密集 考查,命题次数较多。 【调研】 《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旷世名作由此实 现跨越数百年风雨的合璧展出。以此材料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预测 2] 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在处理文化问题时,一般实行“文化多元”
的政策,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等;
在宗教方面,也充分利用境内各种宗教来维护社会秩序,不同宗教信徒之
间,基本上能够和睦相处,共生共存。这表明。
()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为什么) (1)理论依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维系中华 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 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现实意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 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依据】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第39题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涉及中华文 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2010年江苏、福建卷均对此知识点进行考查。 【调研】 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 性。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一般都坚持“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原则对 待不同的文化。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预测 1] 2011 年 6 月 1 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晶华富”开幕,情牵两岸的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
由此实现跨越数百年风雨的合璧展出。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专题知识整合
考点考向研析
热点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对本专题知识的复习,要注意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之 间的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掌握:一是弘扬中华文化,要注意掌握中 华文化的特点;二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注意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 涵,明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专题知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