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 ppt课件
水蛭养殖技术(1)
水蛭养殖技术山东省汶上县水产站王利庆王建红水蛭,俗名蚂蟥,属环节动物,含有水蛭素,具有抗凝固破淤血功能,药用价值高。
水蛭的人工养殖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1水蛭的形态持征及习性1.1形态特征1.1.1宽体金线蛭体长扁平,略呈纺锤形。
一般体长60~130mm,体宽8~20mm。
体前端较细,后端钝圆,有体环107个。
身体前后两端各有一个吸盘,前吸盘小,后吸盘大,吸附力强。
头端背面有5对眼,口在头端腹面,有颚齿。
体背暗绿色,有5条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腹面浅黄色,有一些不规则的深绿色斑点,两侧边缘呈淡黄色。
雌雄同体,雄孔在前,雌孔在后。
1.1.2日本医蛭一般体长30~60mm,体宽4 ~8mm。
有体环103个,环带不显著。
背面黄绿色或黄褐色,有5条黄白色纵纹,中间一条较宽,纵纹两侧有密集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细小斑点。
腹面灰白色或浅黄褐色,没有斑纹。
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发达的吸盘,前吸盘的中央是口,后吸盘的背侧是肛门。
1.2习性1.2.1栖息环境水蛭多生活水田、河沟、稻田、湖泊、水库、山溪等水域中。
对水质要求不严,但较喜钙性水,在肥污的水中也能生长。
1.2.2活动规律春季时开始活动,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30e,10e以下停食,5e以下蛰伏于泥土中冬眠。
白天常隐藏于石块下、泥土中、植物间等地方,晚上出来活动。
当遇到敌害时,则全身卷缩成一团沉下水中。
善游泳,在水中通过肌肉的伸缩而作波浪式运动。
1.2.3食性水蛭主要以浮游生物(如水蚤、轮虫、草履虫、藻类等)、小昆虫、软体动物幼体、小鱼虾、水生植物及泥面的腐殖质等为食。
喜欢腥味,爱吸食脊椎动物血液。
耐饥能力强,寒冷时甚至几个月不吃食也不会饿死。
2繁育水蛭雌雄同体,同时具备雌雄生殖器官,但异体交配,体内受精,繁殖期一般为4~8月份。
2.1交配水蛭交配时头端方向相反,各处的雄生殖孔对着对方的雌生殖孔完成受精交配。
2.2卵茧形成亲体交配后的1个月,生殖器分泌一种稀薄的粘液,夹杂空气而成肥皂沫状,再分泌别一种粘液,成为一层卵茧壁包于生殖带的周围。
蚂蟥养殖技术
蚂蟥养殖技术一、蚂蟥的药用及养殖前景蚂蟥,学名水蛭,是贵重药材,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蚂蟥入药的习惯。
蚂蟥主要作用:一是逐恶血瘀血,二是破血积聚,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子宫积血等症。
当今以蚂蟥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如大黄虫丸、韩氏瘫速康、百劳丸、圣喜血栓心脉宁等,均已投入大批量生产,且供不应求。
仅国内每年对蚂蟥干品需求就达数千吨。
日本、韩国很早就依赖着从我国进口蚂蟥。
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近年来对蚂蟥的掠夺性捕捉,使野生蚂蟥资源日益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入药需要。
由于货源奇缺,现在不少地方开展人工养殖。
蚂蟥生命力强,繁殖极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每次产卵繁殖60~90条小蚂蟥),易于饲养管理。
人工养殖蚂蟥,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一亩水面养殖池,可收获成品400公斤,价值2万元以上,确为广大农村户的卓有潜力的稳当的致富门路。
二、药用蚂蟥的养殖特点1.适应性强药用蚂蟥对生物的环境变化适应性特强,全国各地都可养殖,不论高山平原,药用蚂蟥均能适应。
也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阳台、水塘饲养。
2.有惊人的耐饥能力药用蚂蟥虽性贪食,摄食量大,但耐饥力特强,即使长期挨饿,也毫不恐惧。
3.饲养技术容易掌握药用蚂蟥喜食无脊椎水生昆虫,如将水生昆虫按比例与药用蚂蟥混养,就不必专门投食,只要将水质管理好,即可生长得很好。
4.药用蚂蟥体大,一般比普通蚂蟥大几十倍。
5.用工少,男女老少利用业余时间都可养殖。
6.蚂蟥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只要引进优良种源,即可年复一年的自行繁衍。
三、蚂蟥的人工养殖技术1.选址建池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
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
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
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
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
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
水蛭的庭院养殖技术
水蛭的庭院养殖技术水蛭俗称蚂蝗,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水蛭体内所含的“水蛭素”有活血、逐瘀、通经等多种功能。
水蛭的生命力强,繁殖极快,繁殖率也高,食物遍地可寻。
养殖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养殖水蛭投资小,效益高,是一项新兴的农村致富捷径。
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水蛭这种名贵的动物中药材是如何进行养殖的。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水蛭略呈纺锤形,长一般60-130毫米,宽13-20毫米。
水蛭的背面为暗绿色,有5条纵行的黑色间杂淡黄色的斑纹,腹面两侧以及中间共有9条断续的黑色纵纹,水蛭体环数为107。
并且在前端有吸盘。
生活习性:栖息环境:水蛭属冷血软体动物,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生长适宜温度为10-40℃。
活动规律:水蛭冬季在泥土中蛰伏越冬,在北方,当温度低于3℃常躲在由枯草结成的河边泥团里,次年3-4月份温度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
食性:水蛭为肉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如螺蛳、河蚌等。
人工养殖条件下则以各种动物内脏、淡水螺贝类、杂鱼类、等作饵料。
忍耐性:水蛭对冷热、干旱、饥饿有极强的忍耐能力,一个星期不喂食都不会死。
养殖场地的选择水蛭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适温性广,耐饥耐旱,可生活在各种水域中。
一般性的湖泊、渔塘、涝洼地、稻田、河沟、房前屋后闲地,皆可因地制宜,建池养殖。
为管理方便,池塘面积不易过大,水深一般1米左右,在池的对角处各设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投放部分石块,瓦片或树枝,供其栖息用。
养殖池的建造水蛭池的建造要根据养殖户的投资大小来确定饲养池的模式,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
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用,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
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高的产卵平台,水位50—60厘米为宜。
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
水蛭如何养殖大全(水蛭幼苗)
2公分幼苗经过
二十天的精养管理,幼蛭可生长到 7公分以上。这样的小苗再投到大池塘、水田、水蛭池精
的成活和产量会更高。
人工养殖水蛭的几个要点
一、选址。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
3 米,深 1-1.2
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 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蛙产卵。
二、蚂蚁 蚂蚁出现的原因是饵料的气味引入, 或土中带入。 蚂蚁主要危害正在产卵的种水蛭和卵 茧。 防治方法 方法一:土壤消毒。可用高温或太阳曝晒,或用百毒杀消灭蚂蚁虫卵。
方法二:防逃网外周围撒施三氯杀虫酯等。 方法三:用氯丹粉与防逃网外的粘土蚣 蛇和水蜈蚣有时可以吞食水蛭。
它喜欢群居在一起,即使放养 由此,对于幼苗的首次进食更加
困难,一旦幼苗长时间不进食,将会瘦小无力直至死亡,这是人工养殖成败的关键性一步。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经过多年的水蛭养殖经验总取得技术性突破。 第一, 让幼苗从群居到
分散;第二, 让幼苗顺利进食;第三,总结出幼苗喜欢而营养丰富的饵料和配合饲料,进行
三个结果: 一、水蛭自己离开河蚌体内, 河蚌没有任何做用, 而且还会夹死和夹压成年水蛭。 二、水蛭小苗脱不了皮, 营养不良最后大量死亡。三、有少量没有死亡的也不会生长,到秋 天还是那么大。
任何一种动物幼苗管理很困难, 尤其幼苗首次取食, 简称开口饲料。 水蛭幼苗更加困
难,因水蛭是喜欢群居性动物,当幼苗从卵茧中孵化出茧后, 在水池里, 它也会成千上万地挤在一起,而且昼夜不分散。
阶段性投喂。 幼苗从卵茧钻出后, 放在水中前三天不吃食物, 完全靠体内的卵黄维持生活, 三天后
养殖水蛭技术
养殖水蛭技术
养殖水蛭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养殖业,由于水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养殖水蛭已经成为一种受到国内外养殖业者普遍关注和持续发展的行业。
而养殖水蛭的技
术是养殖业的核心之一,下面将介绍养殖水蛭的技术要点。
一、水蛭养殖环境要求
1. 温度要适宜,一般在20℃左右的温度为最适宜,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
蛭的生长繁殖。
2. 水质要清洁,水质太脏或有毒物质污染会直接影响水蛭的健康状况。
3. 养殖环境要湿润,水蛭是喜欢适宜湿度生存的生物,湿润环境有利于水蛭的生长
和繁殖。
二、水蛭品种
水蛭有很多品种,其中常见的有“海蛭”、“草原蛭”、“索虫蛭”等等,不同品种
的水蛭在生长和繁殖方面具有差异。
三、饲料
水蛭的饲料主要是淡水蛭或血管蛭,可以在水蛭的生活环境中放置适量的饲料即可。
四、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
1. 合理的养殖密度,密度太大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2. 定期更换水和治理水质,此举能有效避免水蜗牛和碱性物质污染水质。
3. 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五、水蛭集约化养殖模式
水蛭集约化养殖模式是一种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新型养殖模式,一方面可以
大幅度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水蛭生产的效益。
在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水蛭资源的保护,避免出现不负责任的盲目开发现象。
水蛭实用养殖技术
水蛭与水生植物间作养殖, 即利用种植水生 植物如茭白、莲藕、蒲草、水芹等水域, 放养水 蛭, 可充分利用水体中丰富的底栖动物、浮游生 物以及土中腐屑微生物等自然资源, 达到节饵、 节水、节地的功效。现将其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养殖水蛭, 可以让水蛭自然越冬, 也可以保 温越冬。
一. 自然越冬 气温降至 13℃时 , 水蛭钻入潮 湿疏松的靠水面的泥土中越冬, 也有少数在水池 淤泥中越冬。一旦进入越冬状态, 禁止进入池中 越冬区域搅动, 防止破坏水蛭越冬环境。
二. 保温越冬 可以利用大棚、地热水、太阳 能 热 水 器 保 温 、 增 温 。 进 入 10 月 份 以 后 , 气 温 降至 20℃以下 时 , 即 可 移 入 塑 料 大 棚 内 越 冬 。 水 蛭 在 棚 内 到 12 月 份 才 停 止 生 长 , 早 春 3 月 份 即 正常生长, 有利于促进水蛭早繁育、多产卵。一 般 每 平 方 米 放 养 50- 100 条 水 蛭 , 在 适 温 阶 段 投 喂足量饲料, 及时加注新水改善水质。温度超过 32℃时 , 开 启 大 棚 换 气 调 节 温 度 。 在 有 地 热 水 的 地方开热水井, 用保温管道将热水引入水蛭越冬 池。越冬池面积通常在 3 亩以上, 水深保持 1 米 左右。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供 热水, 用塑料大棚保温。
养。
第二章 水蛭的养殖技术
第一节 单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蛭的池塘建造及管理
一. 养殖池的建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 高 1.8 米, 水 深 1 米, 面积大 小应 根 据 饲 养 量 而 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 2~5 万条。 池对 角 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 水 池 之 中 应 建 高 出 水 平 面 20 厘 米 的 土 台 , 每 个 平台 1 平方米左右。 池埂还要设防逃沟, 用砖砌 成 或 用 密 网 围 住 , 砖 砌 沟 宽 12 厘 米 , 高 8 厘 米 , 网栏高 60 厘米, 可防逃逸。 二. 日常管理 水蛭生命力强, 粗生易长, 极易管理。主要 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投 饵 : 水 蛭 主 要 取 食 螺 类 、 蚯 蚓 等 无 脊 椎 动物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 天然饲料 来源以螺狮为主, 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 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 放, 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 ( 每亩 50kg 左 右) , 让 其 自 然 繁 殖 , 供 自 由 取 食 , 投 放 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水蛭争夺空间, 动物血每 星期喂一次对水蛭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 猪 、 牛 、 羊 等 动 物 血 凝 块 放 入 池 中 , 每 隔 5m 左 右放一块, 水蛭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 吸 食后自行散去, 要及时清除剩血残渣, 以免污染 水质。 2. 调 节 水 质 。 水 蛭 对 环 境 和 水 质 要 求 不 严 , 水 温 宜 保 持 在 10~40℃, 在 污 秽 水 中 保 证 一 定 的 溶氧量。7~8 月气温高, 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 3.为 利 于 水 蛭 在 夏 天 高 温 生 产 , 可 适 当 种 植 一 些 水 生 植 物 , 遮 荫 降 温 , 使 水 温 保 持 30℃以 下。 第二节 人工繁育 水蛭雌雄同体, 但异体交配, 体内受精, 水 蛭同时具备雌雄生殖器官。 一. 交配: 水蛭的交配与蚯蚓相似, 交配时
水蛭养殖技术(宽体金线水蛭)
塘、湖泊等处,第二天就可收集到水蛭。 3.丝瓜络捕捉法 :将干丝瓜络侵入动物血中吸透,然后晒(烘)干,用竹竿扎牢放入水
田、池塘、湖泊,次日收起丝瓜络,就可抖出许多水蛭。 4.草把捕捉法:先将干稻草扎成两头紧中间松的草把,将动物血注入草把内,横放在水
五、越冬。水蛭的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 10℃时就 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
配产卵。
六、天敌与疾病的防治。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 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 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 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二、水质。水质是水蛭生存的主要条件。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 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 7-8 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 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三、种蛭的选择。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 12 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 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 20-25 千克(2000-2500 条)。
起腹面平坦,质脆易断,断面有胶质似的光泽,颜色黑褐色。水蛭干品易吸湿、受潮和虫蛀, 应装入布袋,外用塑料袋套住密封,挂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待售。
药用水蛭的采收与加工
1.生晒法:将水蛭用线绳或铁丝穿起,悬挂在阳光下暴晒,晒干即可。
2.水烫法:将水蛭 洗净放入盆内,倒入开水,热水浸 没水蛭 3厘米为宜,20分钟后将烫 死的水蛭捞出晒干。如果第一次没烫死,可再烫一次。
水蛭养殖技术
特种水产养殖技术水蛭的养殖姓名:***学号:*********班级:水产养殖技术131班目录前言1.水蛭养殖技术 (1)1.1选址建池 (1)1.2种蛭选择 (1)1.3投饵 (1)1.4水质调节 (2)1.5产茧与孵化 (2)1.6分池 (2)1.7越冬 (2)1.8防天敌 (2)1.9防病 (2)2.水蛭的越冬 (2)2.1 自然越冬 (2)2.2 保温越冬 (3)3.宽体金线蛭的最佳引种时机 (3)4.水蛭幼苗开口饲料的投喂及精养管理 (3)5.人工养殖水蛭的几个要点 (5)5.1选址 (5)5.2水质 (5)5.3种蛭的选择 (5)5.4孵化 (5)5.5越冬 (5)5.6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5)6.水蛭的采收与加工 (6)6.1采收 (6)6.2加工 (6)7.药用水蛭的饲养加工技术 (7)8.水蛭常见的疾病与防治方法 (10)8.1白点病 (10)8.2肠胃炎 (10)8.3干枯病 (10)8.4寄生虫 (10)9.发展前景 (11)参考文献 (12)前言水蛭为我国传统名贵药用动物,《本草纲目》等医学典著中记载:水蛭治疗中风,高血压有很好的功效,水蛭唾腺中含特有的“水蛭素”是防治癌症的专用特效药物,水蛭药用广泛,干品价格稳步上升,2014年已涨至每公斤850-950元,纯干清水水蛭价更高达每公斤1000元,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市场上水蛭还达不到国内外市场的一半,货源紧缺。
现今国内外市场需求甚大,但是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之近年来对水蛭的毁灭性捕杀,由于人为大量捕捞,水蛭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导致医疗用药货源奇缺,经常有价无货,因此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医疗界人士呼吁:为了人类生存、健康、保护环境,发展人工养殖水蛭势在必行,现通过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人工饲养水蛭已获成功。
只要掌握水蛭养殖技术,在我国黄河及长江中下游,水域条件充足的广大地区均可养殖,目前养殖户发展规模还不大,但效益十分可观。
北方水蛭的养殖技术
北方水蛭的养殖技术一、水蛭生态习性:1、生活习性:水蛭属冷血软体动物,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为10-40℃。
一、水蛭生态习性1、生活习性:水蛭属冷血软体动物,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
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2、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
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二、水蛭的养殖池的建造水蛭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适温性广,耐饥耐旱,可生活在各种水域中。
一般性的湖场、渔塘、涝洼地、稻田、河沟、房前屋后闲地,皆可因地制宜,建池养殖。
规模养殖应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避免逃跑的地方建池,也可选择各种渔塘或涝洼地改造利用。
为管理方便,池塘面积不易过大,水深一般1米左右,在池的对角处各设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投放部分石块,瓦片或树枝,供其栖息用。
在生产中,我们利用废弃的河沟,挖掘隔断,建成大小不一的串联性池塘,每2-3池为一组,将二池共用池埂挖断,留出进排水通道,既可活跃水体利于交换,又便于管理和收获,收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三、水蛭的苗种来源1、捕获天然种蛭自繁。
在水蛭活跃频繁出现的7-10月份,从天然水域中捕取成蛭作为种蛭,放入一定水体中保种越冬,次年水蛭即可自行繁殖。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的养殖技术概述:水蛭的饲养技术并不复杂,因其抗病、耐饥及适应性都很强,所以有着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缸养或小水池水体养殖水蛭固然可行,但却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另外,水蛭对化肥农药、盐酸碱、水温、容氧及天气的突变等都极为敏感,稍有不适便会逃逸,逃不掉时也只能勉强生存,甚至会因此引起死亡。
所以,新建的水蛭养殖池就不能像养殖其他水生动物那样用生石灰消毒。
对于刚刚建成的砖砌水泥池来说,**不能立即投放种苗。
这是因为新建水泥池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必须经过20多天的淡化后才能适合水蛭的生长。
此外,新建的养殖池不能一次性投足种苗,而应在养殖池的总体环境条件逐步趋向食物链综合平衡以后,再逐步加大投放量,更不可教条地认为每立方米水中要投放多少条水蛭,而应视养殖池的具体条件和水蛭生长状况之间的良性平衡情况而定。
在选购水蛭苗时,对一些残伤、形态不正、杂种、病态的水蛭种苗均应剔除。
对暂养数天后发现的受过内、外伤的水蛭也要及时挑出来。
要想在投种一年内有较好的收成,就必须选二龄以上的健康水蛭作种苗,种蛭的个体越大、越健壮,其产卵量、孵化率和成活率也越高。
动物血块是水蛭**喜爱的食物,但血块及其腥味并不是水蛭**敏感的饵料。
当水蛭处于饥饿状态时,凡可食之饵都会贪婪地食之。
同时,血块未经特殊处理时则有可能污染水质,成本也较高,故不宜取之。
水蛭的食性很广,促进水蛭生长繁殖的主体是养殖池中的水生物和食物链,如螺蚌及其幼体等底栖软体动物、鱼虫水蚤等生物、水生菌丝体藻类以及营养丰富的腐殖质。
水蛭与各种水生物之间是互依共存的,只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再经常投以经过人工充分发酵的动物粪便,加上取之不尽的阳光、水和空气,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
达到既降低饲养成本又能优化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
同时,只要食物链匹配得合理,水质越清新、溶氧越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的生长也就越快,水蛭的放养密度也能适当的提高。
作为对主体食物链的适当补充,可以投喂一些人工饲料如畜禽鱼饲料、动物血块等。
水蛭优质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水蛭优质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作者:李才根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5期笔者根据2017年的试验,发现水蛭生态养殖法具有节省劳动力、投入低、水蛭质量好、经济效益佳等诸多优点。
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养殖池条件与种蛭投放1. 养殖池条件养殖池是半埋式旧水泥池(底部是泥质),长39米,宽4米,面积计155米2。
池上口有檐,伸入池内约12厘米,以防水蛭逃跑,池内壁高100厘米,平均蓄水高度为60厘米。
池面上空设置防鸟网,1/3水面上空设置遮光网。
河水先抽入土池沉淀数日,再经过砂滤池过滤后流入养殖池。
2. 清池消毒进入冬季前,池壁裂缝要事先修补好,清除池底多余的清淤(留存10厘米,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见图1)。
进入冬季后,养殖池需接受半个月以上阳光暴晒,让底泥充分冰冻以杀灭有害生物,然后注入砂滤水20厘米深。
翌年放养种蛭前一周进行药物消毒,以达到杀死病原体、中间寄生生物和野杂鱼之目的。
消毒药物通常用漂白粉,选择晴天进行,如水深30厘米,则需用漂白粉20千克/亩,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药性彻底消失后放入种蛭。
3. 产茧床构建根据养殖池面积155米2,如计划产商品鲜蛭65~75千克,则配备种蛭15千克左右。
产卵床构建在池中间,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0%,用河塘堤岸泥或稻田泥堆成长10米、宽1.2米、高0.5米的泥墩,养殖池进水后产卵床要露出水面0.3米左右。
4. 活体饵料的培养水蛭是杂食性动物,水中浮游生物是其幼体喜食的主饵。
待产卵床建成后,养殖池要马上进水,池水深度达20厘米,然后施肥,方法是把100千克左右经过发酵的牛粪或鸡粪装入8~10只蛇皮袋中,然后摆放在养殖池进水口附近,以便进水时肥水能随水流均匀分布于全池。
施肥后,如遇晴天,数日就能见到施肥效果,一般一周后水色会变成淡黄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池水中浮游生物会逐渐繁殖起来,生物量会逐渐增多。
5. 螺蛳投放施肥的同时,在池中投入螺蛳50千克,供种蛭产茧前后食用,同时螺蛳繁殖的小螺蛳也正好作为幼蛭的动物性饵料。
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ppt课件
3
• 水蛭养殖的冬眠习性,是在自然状态下对 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实践证明, 在人为条件下,只要绐水蛭创造一个良好 的温度条件,就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习性, 打破冬眠,从而加快水蛭的生长发育进程, 提高人丁养殖水蛭的经济效益。
4
• 水蛭在每年开春后的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 这寸在饲养池周围平台上开始产卵。潮湿 泥土中就可发现有1.5厘米左右孔径的小 洞,沿小沿向内挖取,即可采到泡沫状的 卯茧。采集时,要小心,不要用力挖,以 免伤及茧内的胚胎。
• 为防止孵出的幼蛭乱爬而逃跑,可在孵化 盘下设定一个比孵化盘面积较大的水缸,
8
• 使孵出的幼蛭均掉人缸内。缸内应放几块 小木片,供小水蛭爬到上面短暂栖息。当 水蛭苗全部孵出后,将它们转移到饲养缸 或饲养池内进行水蛭养殖。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
1
• 水蛭是变温动物,它有冬眠习性。冬眠是 水蛭对寒冷的一种适应形式。当寒冷到来 之前,水蛭活动逐渐减弱,水温低于10℃ 时就会停止摄食,便钻入水底或池边泥土 及石块中休眠。一般情况下,水蛭在冬眠 前1个多月,无论是成年水蛭还是幼蛭,其
2
• 食欲变得旺盛,食量也增大起来,体内大 量积累营养物质,以供冬眠期问消耗。在 野生状态下,水蛭一般蛰伏在20—30厘米 以下的潮湿土壤中过冬。因此,人工养殖 必须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 水蛭养殖自然越冬。
• 卵茧的孵化:少量孵化时,把孵化盘放到 恒温箱或培养箱内孵化,孵化时的温度应 控制在20—23℃之间,应特别注意湿度, 水分蒸发过多时,会造成干胚而使胚胎死
7
• 亡,应经常在盖卵布的表面喷水,保持潮 湿,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70%一80%为宜, 经过20天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蛭,孵化期的 长短与孵化的温度,湿度都有关系。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的成败关键在于技术 (1)两种水蛭的养殖方式 (3)水蛭养殖技术之日光温室的类型和种类 (5)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池的消毒处理技术 (7)水蛭养殖技术之养殖水蛭的种类 (8)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引种的方法 (8)水蛭养殖技术之种蛭的选择与投放技术 (10)水蛭养殖技术之不同种类水蛭的日常管理技术 (10)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的食物因子 (11)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对饵料的要求 (12)水蛭养殖技术之饵料的采集与生产 (13)水蛭养殖技术之饵料的投喂技术 (15)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天敌的防除技术 (15)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的求偶交配 (16)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的受精和产卵茧 (17)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卵茧的孵化技术 (17)水蛭养殖技术之水蛭的越冬管理技术 (18)水蛭人工养殖注意事项 (18)水蛭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19)水蛭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 (20)水蛭养殖发病的主要原因 (21)介绍一个简单的水蛭的加工方法 (21)水蛭养殖之宽体金线水蛭养殖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23)水蛭养殖之宽体金线水蛭养殖模式 (24)中药水蛭涨价究竟是何原因 (24)水蛭养殖的成败关键在于技术当今是一个科技创造财富的时代,如果没有掌握水蛭人工饲养管理技术去展开人工养殖,那是一种盲目性投资,更是走进理论账计算的一个重大误区!忽视了技术管理才能产生效益的关键要点。
近阶段来,我接到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养殖的咨询电话,凭我十年的水蛭养殖实践推测,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实践,现已觉醒到水蛭养殖的管理难度,因缺乏技术而束手无策,猜测他们出现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种蛭购来放池养殖,伤亡不断,到产茧期结束后,种蛭成活无几。
二、放养幼苗时数量很多,却越养越少,至今池里几乎看不到水蛭,即使适量有些,却大小个体不均匀。
三、养殖期间,水蛭每天伤亡接连不止,具体伤亡症状:①头部尖端发白,一根小白线一样的生殖器伸出体外;②后吸盘尾大有类似浓泡泡一块;③腹部出现红点,背上出现紫色斑点;④腹部气泡涨大,发黑发青;⑤水蛭全身发软不动,半死半活的症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蛭养殖网
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
• 水蛭养殖的冬眠习性,是在自然状态下对 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实践证明, 在人为条件下,只要绐水蛭创造一个良好 的温度条件,就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习性, 打破冬眠,从而加快水蛭的生长发育进程, 提高人丁养殖水蛭的经济效益。
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
• 水蛭在每年开春后的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 这寸在饲养池周围平台上开始产卵。潮湿 泥土中就可发现有1.5厘米左右孔径的小 洞,沿小沿向内挖取,即可采到泡沫状的 卯茧。采集时,要小心,不要用力挖,以 免伤及茧内的胚胎。
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
• 将收到的卵茧迅速轻放到孵化盘内。孵化 盘可采用普通白色搪瓷或塑料盘,大小规 格视放卵量多少而定。盘内放一层2厘米厚 的无污染的菜园土,湿度以一抓成团,松 手即散为宜。将卵茧有小孔的一端(即较尖 的一端)朝上,整齐排放在孵化盘内,表面
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
• 再盖一层或二层灰黑色潮湿的棉布块,以 保持一定湿度。
• 卵茧的孵化:少量孵化时,把孵化盘放到 恒温箱或培养箱内孵化,孵化时的温度应 控制在20—23℃之间,应特别注意湿度, 水分蒸发过多时,会造成干的经验
• 水蛭是变温动物,它有冬眠习性。冬眠是 水蛭对寒冷的一种适应形式。当寒冷到来 之前,水蛭活动逐渐减弱,水温低于10℃ 时就会停止摄食,便钻入水底或池边泥土 及石块中休眠。一般情况下,水蛭在冬眠 前1个多月,无论是成年水蛭还是幼蛭,其
如何生态养殖水蛭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