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策略:1.讲授法: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对比法:(1)不同历史时期花鸟画的特点。
(2)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3)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
(4)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
(5)中国花鸟画与西方动物画、静物画。
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以周敦颐《爱莲说》导入)提出问题: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什么是花鸟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结合图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3.结合图片和问题,讲述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⑴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
⑵先秦、汉代帛画中的花鸟。
⑶结合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介绍唐代花鸟画的发展。
提出新问题: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画的是牛和马,没有花,也没有鸟,为什么也把它们归入花鸟画呢?(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引导。
)⑷结合图片介绍五代、宋元花鸟画的发展。
①五代时期花鸟画:幻灯片展示黄荃与徐熙的作品,引导学生鉴赏。
花鸟画(二)(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以及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2.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学会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2. 花鸟画的风格特点3. 花鸟画的技法表现4. 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掌握花鸟画的技法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5分钟)(1)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历史背景。
(2)花鸟画的风格特点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花鸟画的风格特点,如:写实、写意、工笔、没骨等。
(3)花鸟画的技法表现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染色、构图等,并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法运用。
3. 实践环节(20分钟)(1)观察生活中的花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花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花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国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心得。
(2)作品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技法、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花鸟画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名称:中国花鸟画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
2.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提高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花鸟画历史概述: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和流派。
2. 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绘画工具、颜料、纸张等基本知识。
3. 中国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教授中国花鸟画的线描、着色、韵律等表现方法。
4. 花鸟画中常用的花卉和鸟类形象:介绍常见的花卉和鸟类形象,并学习如何描绘它们的特征。
5.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中国花鸟画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对中国花鸟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不同的流派。
3. 简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对绘画工具、颜料和纸张等有一定的了解。
4. 分别介绍花卉和鸟类形象的特征,并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学习如何描绘花卉和鸟类的形态。
5.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花鸟画创作。
6.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作品欣赏和点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7. 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并展望今后的学习和创作方向。
教学资源:1. 经典的中国花鸟画作品图片。
2. 中国花鸟画的绘画工具、颜料、纸张等基本材料。
3. 示范作品。
4. 学生的创作作品。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创作作品。
3. 学生的书面作业和答题情况。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花鸟画展览,增加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实际感受和体验。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尝试在创作中加入个人的风格和创意。
3.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花鸟画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展示能力。
花鸟画教案
花鸟画教案教案:花鸟画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16课《花鸟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墨色和构图来表现花鸟的自然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画纸、画板、教材、示范作品。
学具: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画纸、画板。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花鸟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墨色和构图。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基本技巧来表现花鸟的自然美。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自己动手绘制花鸟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画面效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花鸟画基本技巧:线条、墨色、构图。
2. 花鸟画表现方法:观察、分析、实践。
作业设计:1. 题目:绘制一幅花鸟画。
要求:运用所学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表现花鸟的自然美。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传统绘画形式,如山水画、人物画等,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基本技巧讲解1. 线条:线条是花鸟画的基础,它能够表达出物体轮廓、质感、空间感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解线条的种类、用法和练习方法。
小学美术《花鸟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13 课《花鸟画(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及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菊花、梅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知识,在体验、临摹、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悟绘画与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花鸟画基本知识,学习中国画的中锋和侧锋用笔方法。
2、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
三、教具和学具笔、墨、纸、砚、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2 分钟)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小动画,请欣赏。
师说:这是《小蝌蚪找妈妈》里的片段。
师问:它是运用哪种绘画形式表现的?生:国画。
师说:《小蝌蚪找妈妈》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这是一部花鸟动画片。
它里面的动植物形象取自齐白石老爷爷笔下的作品。
你们喜欢吗?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花鸟画,体验笔墨的乐趣,感受它独特的内涵。
板书课题:花鸟画(一)(二).新授。
(16 分钟)1、花鸟画的范围。
师说: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
花鸟画它的范围较广,你知道都有哪一些吗?生:不仅仅有花和鸟,而且泛指各种动植物。
包括花卉、蔬果、草虫和禽类、兽类等。
2、探究花鸟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师问:那么在众多花鸟画题材中,什么被认为是代表高洁品质的四君子呢?板书:四君子:梅兰竹菊师问:它们有什么含义呢?师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多。
梅花香自苦寒来,她较耐寒,在早春即可怒放,傲雪迎春,象征着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兰花一则花朵清雅幽香,所以被看做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子长青不败,气势冲霄,有高风亮节的象征意味。
菊花,有傲寒凌霜的特征,它不与群芳争列,所以象征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花鸟画(一)(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一)(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2. 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如如何描绘花朵、叶子、枝干等。
3. 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如如何进行构思、构图和表现。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鸟画的教材、教具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花鸟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花鸟画的美丽。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构图方法,如如何选择画面中的主体和陪衬,如何进行画面的布局等。
2.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线条和色彩运用,如如何描绘花朵、叶子、枝干等,如何运用色彩进行表现等。
3.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如如何进行起稿、勾线、上色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包括构思、构图和表现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自己的花鸟画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花鸟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鸟画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和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花鸟画(二)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花鸟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
2. 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花鸟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
2. 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鸟画的图片和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花鸟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对花鸟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基本知识和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构图、用色、绘画步骤等。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注意构图和用色的技巧。
四、实践(3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花鸟画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技巧,巩固记忆。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和实践,掌握了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绘画中的困难。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注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的花鸟画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学生们会在花鸟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丰富内容重点关注的细节:花鸟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
花鸟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1. 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花鸟画技法的掌握。
2. 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鸟画作品、教材、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
2. 教师简要介绍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花鸟画的定义:以花卉、鸟类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形式。
2. 花鸟画的分类:写意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没骨花鸟画等。
3. 花鸟画的技法:勾线、染色、皴擦、点厾等。
4. 花鸟画的构图原则: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等。
三、示范与讲解(15分钟)1. 教师示范一幅花鸟画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2. 教师着重讲解勾线、染色、皴擦、点厾等技法的运用。
3. 教师强调构图原则在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四、学生实践(3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提高创作水平。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花鸟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更加精美的花鸟画作品。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中国花鸟画教案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描绘花鸟为主题,通过墨色和水彩的运用,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动。
这种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案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中国花鸟画的艺术之美。
一、背景介绍中国花鸟画起源于古代的壁画和书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花鸟画注重形神兼备,追求写意和意境的完美结合。
它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2. 掌握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艺术欣赏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通过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可以通过展示古代花鸟画作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花鸟画的基本技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学生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表现、水彩的运用等。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技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如构图的设计、色彩的运用、光影的表现等。
通过分析和欣赏经典的花鸟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手法的运用,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
4. 花鸟画的创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花鸟作品,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花鸟,进行实地写生,并将所观察到的美景和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2. 欣赏分析法通过欣赏经典的花鸟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力。
小学美术《花鸟画国画》教案
1.教学重点
-国画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勾勒、皴擦、点厾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详细讲解并示范,确保学生能掌握基本绘画技巧。
-花鸟画的结构与比例:教授学生如何观察自然,把握花鸟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以便在绘画中准确表现。
-艺术表现与情感传达:指导学生如何在画作中融入个人情感,使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4.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花鸟画创作。
5.作品欣赏:欣赏经典花鸟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与创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花鸟画国画的审美感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在绘画中表达个人情感和独特见解。
2.文化理解与传承: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花鸟画国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勾勒、皴擦、点厾)和结构与比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花鸟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表现花鸟的动态和神情。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基本技法进行花鸟画创作。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花鸟画国画的基本概念。花鸟画是以自然中的花鸟为主题的国画,它以写意或工笔的方式表现自然之美。花鸟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花鸟画国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小学美术《花鸟画国画》教案
花鸟画一教案[中国花鸟画教案]
花鸟画一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开展,各种材料、技法以及创作理念在当代花鸟画创作中显示的淋漓尽致。
我们面对古代花鸟画大师的精品力作敬佩之余,更应当感到很多久违了的东西须要我们去重拾。
以下是我共享给大家的中国花鸟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花鸟画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国画系列中的一课。
主要是让学生用毛笔、宣纸、中国画颜料等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了解这些工具材料的根本特性以及运用方法。
让学生在菊花的绘画练习中,积累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学问以及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菊花的画法,运用中锋、侧缝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洁的花鸟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画的根本用笔、用墨学问,在体验、临摹、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引导学生酷爱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造就学生关注自然,酷爱自然的情感,感悟绘画与自然之美。
重点:了解中国花鸟画根本学问,学习中国画的中锋和侧缝用笔的方法。
难点:娴熟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的关系。
教具:课件、微课、国画工具、课本学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画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毛毡、八开生宣纸。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趣,导入新课1、观看水墨动画提问:在视频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段视频是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的?答:中国传统水墨花鸟画。
2、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主要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三大画科,刚刚同学们看到的这段视频就是花鸟画,也是今日我们要来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花鸟画(一)。
二、讲授新课,解答怀疑1、提问:什么是花鸟画?答:以花卉、竹石、动物(以鸟类即翎毛为多)为画面主体。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两大类。
通过观看视频,你知道我们今日要学习哪一种表现形式吗?答:水墨写意花鸟画。
儿童国画花鸟教学课程设计
儿童国画花鸟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国画花鸟的基本知识,包括不同种类的花鸟特点、绘画技巧等。
2. 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花鸟画的象征意义,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 学生掌握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构图方法,能够运用到花鸟画的创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国画工具和材料,熟练绘制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花鸟作品。
2.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和表现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富有生机的花鸟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国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2. 学生通过学习花鸟画,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动手能力。
课程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国画花鸟的基本技巧,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国画花鸟基础知识:包括花鸟的分类、特点、绘画技巧等,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进行讲解。
- 花的分类及特点- 鸟的分类及特点- 国画花鸟绘画基本技巧2. 国画花鸟画史与文化: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作品,结合课本第三章内容进行讲解。
- 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历代花鸟画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花鸟画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3. 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学习用笔、用墨、构图方法,进行简单花鸟的临摹。
- 第二阶段:花卉创作,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花卉画。
- 第三阶段:鸟类创作,学会描绘不同动态的鸟类,完成一幅富有生机的花鸟画。
4. 创新与拓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花鸟画,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花鸟画》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美术《花鸟画》优秀教案范文小学美术《花鸟画》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尝试用中国画绘画工具作画,了解中国传统笔墨的技法并能运用到实践当中。
2.通过赏析与实践,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3.提高学生绘画实力,培育学生酷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酷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驾驭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很好的限制用笔和用墨,娴熟的完成绘画。
三、教学打算绘画工具、挂图、ppt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展示鹰嘴的局部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片当中表现的是哪种鸟类的喙?学生视察回答,老师总结:老鹰,老师引导学生思索笔下的老鹰是什么样子的?顺势引出课题《花鸟画》。
(二)直观感知老师展示鹰的整幅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请同学介绍鹰的外形特征。
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总结: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翅膀、腿六个部分,体表都披有羽毛,鹰的嘴呈钩状,足比较大、有长而呈钩状的爪。
老师接着展示画家笔下的鸟,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与自然中的鹰有什么不同?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总结:笔墨情趣,生动等。
(三)详细分析老师展示画家作品局部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画家是怎样运用笔墨来表现的?学生探讨回答:墨色有深有浅,用笔有实有虚。
老师总结并讲解:墨破色、浓破淡的技法。
学生局部尝试,结合实践理解其技法。
(四)示范讲解老师讲解猫头鹰的画法:1.先用浓墨点睛勾喙,然后用淡墨画出头和颈部;2.用淡墨画出腹部,然后用浓墨破头部和腹部的淡墨;3.再用浓墨勾出爪部并画出枝干;4.用破墨色法画出叶子,并给其他部分上色,题款完成。
(五)实践练习,作业展评1.学习练习画一只猫头鹰。
2.老师巡回辅导。
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激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赐予指导。
(六)小结作业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
五、板书设计。
中国花鸟画单元教学设计
中国花鸟画单元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实施对象及班级情况
本课程的实施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该班级有25名学生,其中有13名男生,12名女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思维活跃,对艺术有一定的兴趣。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中国花鸟画及其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掌握中国花鸟画主要技法,开发艺术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的能力,养成绘画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认识中国花鸟画
教师复习中国花鸟画的概念,然后介绍中国花鸟画的本质和特点,最后通过展示典型的花鸟画作,让学生认识中国花鸟画的风格和形式。
2、认识中国花鸟画家
在进行中国花鸟画的学习之前,教师应对学生介绍中国花鸟画的主要代表作家,如王礼纶、张胜淦、何汉雁等,强调作家在花鸟画绘制上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花鸟画。
3、学习花鸟画的技法
(1)练习中国花鸟画主要技法,如用色技法、荷叶笔法、墨法、彩笔法等;
(2)学习花鸟画的具体构图方式:鸟、花、山、水等;
(3)通过练习不同的技法,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线程表现及色彩的多样性。
4、实践花鸟画创作
学生在掌握了中国花鸟画的技法后。
中国花鸟画教学设计
中国花鸟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2.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质感表现3.花鸟画的颜色运用和墨处理4.花鸟画的笔法和线条表现三、教学过程1.导入:与学生分享中国花鸟画的美丽与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授课:讲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分析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要点,介绍花鸟画的色彩运用和墨处理技巧,以及花鸟画的笔法和线条表现。
3.练习:请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先画出简单的线条构图,再逐渐加入色彩和质感表现。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参考作品和范例,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4.展示和讨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览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5.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6.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习中国花鸟画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
7.作业:布置学生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个花鸟题材进行绘画,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四、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展览:学生完成的花鸟画作品进行展览,同时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教师进行评分和点评。
2.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绘画实践等。
3.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观察学生的作品表现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
4.学生的理解度:查看学生对花鸟画知识和技法的掌握程度,通过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价学生的理解情况。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中国花鸟画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标题: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概述: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通过描绘自然界的花鸟动物,传达美的意境和情感。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发展历程,并通过绘画实践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技巧。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花鸟画的文化背景和特点;2.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基本绘画材料和工具;3.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技巧;4.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花鸟动物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5. 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中国花鸟画的概述a. 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国花鸟画的经典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花鸟画所传达的美感和表现力。
b. 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 花鸟画的基本绘画材料和工具a. 介绍中国花鸟画所使用的基本绘画材料,如宣纸、毛笔、墨等。
b.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这些绘画工具。
3. 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技巧a. 教授基本构图原则,如大中小的层次感、对称和平衡等。
b.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画法技巧,如点画、线描、著墨等,以表现花鸟的特征和纹理。
4. 实践绘画活动a. 给学生提供一些花鸟的照片或实物样本,要求学生观察并选择要绘画的对象。
b.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构图和画法技巧,进行实践绘画活动。
c.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并提供指导和反馈,以帮助他们不断改善和提升自己的作品。
5. 作品欣赏和分享a.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并进行互相欣赏。
b. 分享一些现代花鸟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当代花鸟画的发展和风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给学生展示经典作品和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际绘画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锻炼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合作学习和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四、评价方式:1. 老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针对他们的绘画作品给予反馈和指导。
小学美术《花鸟画国画》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花鸟画国画的基本概念。花鸟画是国画中的一种,主要以描绘自然界的花鸟为主题。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表现手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花鸟画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花鸟画在色彩、构图、表现技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绘画传达花鸟的生动神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花鸟画国画作品,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2.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掌握国画基本技法,运用笔墨进行创作,展现个性和创意;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勇于实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在美术学科领域的核心素养,为新教材要求下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创作一幅具有生活气息的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表现能力。
2.教学难点
(1)笔墨技法的运用:学生对毛笔、墨水、颜料等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难以掌握国画的基本技法;
(举例:教师需示范并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毛笔的力度、速度和角度,以便更好地表现物体形态和质感。)
(2)构图与布局: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画面中的物体位置,使作品显得杂乱无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花鸟画国画的基本技法,如勾勒、皴擦、点厾等,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举例:如画鸟的羽毛时,运用勾勒技法表现羽毛的质感;画花时,运用皴擦技法表现花瓣的层次感。)
(2)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举例:通过分析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不同时期花鸟画的特点,如唐代丰满华丽,宋代清新淡雅等。)
儿童美术点评花鸟国画教案
儿童美术点评花鸟国画教案教案标题:儿童美术点评花鸟国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花鸟国画的基本特点和技法。
2. 学习观察和点评花鸟国画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1. 花鸟国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学投影仪或幻灯片。
3. 学生绘画用纸、颜料和画笔。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教学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一些经典的花鸟国画作品,引起学生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花鸟国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主体:1. 分析花鸟国画的特点和技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表现、构图的安排等。
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意义。
2.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幅花鸟国画作品,引导他们注意细节、线条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进行点评,让他们表达对作品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并给出自己的理由和建议。
4.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各自的点评意见,并形成一个小结论。
拓展:1. 鼓励学生尝试绘制自己的花鸟国画作品,运用所学的技法和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览,让他们互相欣赏和点评彼此的作品。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花鸟国画的特点和技法。
2. 总结学生的点评意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点评意见,评估他们对花鸟国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花鸟国画作品。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小学美术教案)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授课设计小学美术授课设计大纲:认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工具的使用。
重点词:翎毛画法;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
麻雀是最常有的飞鸟。
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 ,背有黑斑点 ,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
胸腹灰白,爽朗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头像枣。
以此为基形,再添上尾和爪 ,便组成鸟的根本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 :褐黑点头背 ,浓墨画眼嘴。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两翅张开,翅膀的方向略加变动,飞雀的动向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解析花鸟画是我公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以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 ,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爽朗可爱〞。
花鸟画要形神兼备。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经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认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味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 ,教材经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解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根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第一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 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作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组成鸟的根本形态,尔后再从整体出发 ,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 ,尔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 ,写意的方法 ,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 ,尾部翅膀那么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平时易懂的小诗歌 ,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提示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 ,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 ,以到达授课收效。
美术教案-中国花鸟画
美术教案-中国花鸟画概要: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工具的利用。
关键词:翎毛画法;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式的专称。
麻雀是最多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双侧一黑色颌斑。
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一样鸟的躯体像鸡蛋,头像枣。
以此为基形,再添上尾和爪,便组成鸟的大体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褐黑颔首背,浓墨画眼嘴。
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两翅张开,翅膀的方向略加变更,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转变。
一、教材分析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以悠长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
花鸟画要形神兼备。
在本册教材中,要紧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式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和笔墨乐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论述了彩墨禽鸟的大体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第一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躯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组成鸟的大体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动身,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式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采纳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式,是采纳枯润结合的笔墨方式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那么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式,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提示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使劲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转变,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拍韵律美,以达到教学成效。
教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写上文字,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要求达到什么成效,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使画面更清楚地表现出来,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案-中国花鸟画
小学美术教案
概要: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翎毛画法;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
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
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头像枣。
以此为基形,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
褐黑点头背,浓墨画眼嘴。
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两翅张开,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
花鸟画要形神兼备。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