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网瘾课件ppt

网瘾课件ppt
家庭和朋友的情感交流。
网瘾的症状与诊断
02
网瘾的症状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
无法控制上网时间,经常连续 数小时甚至整天 上网,导致生 活、工作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情绪波动
网瘾者容易情绪波动,易怒、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较为常 见。
社交障碍
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网瘾 者容易出现社交障碍,与家人 和朋友的关系疏远。
网瘾程度评估
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和量表, 对个体的网瘾程度进行评估,以便 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网瘾的成因
01
02
03
个人因素
个人性格、心理需求、生 活压力等个人因素可能导 致个体更容易沉迷于互联 网。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社 交关系等社会因素也可能 对个体的网瘾形成产生影 响。
互联网特性
互联网的便利性、互动性 、匿名性等特点使得人们 更容易沉迷其中。
成绩。
对家庭的危害
亲子关系紧张
沉迷网络可能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互 动减少,导致亲子 Nhomakorabea系紧张。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过度上网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花费增加,加重 家庭经济负担。
家庭矛盾增多
过度上网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 突,影响家庭和谐。
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可能因为某个成员过度上 网而受到影响,例如缺乏关注和照顾。
网瘾的危害
03
对个人的危害
身体健康受损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缺 乏运动,容易导致肥胖 、颈椎病、腰椎病等健
康问题。
心理问题增多
过度上网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失眠等心理问 题,影响情绪和心理健
康。
人际关系疏离
沉迷网络世界,减少了 与他人的面对面交流和 互动,可能导致人际关

网瘾讲课PPT课件

网瘾讲课PPT课件

家庭沟通:加强家 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 系
制定规则:设定家 庭规则,限制上网 时间,培养健康的 生活习惯
心理辅导:寻求专 业心理辅导,了解 网瘾成因,制定戒 除计划
家庭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关爱和 陪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 制定上网规定。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各类有益 身心的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 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每天上网时间 超过4小时,且 无法控制上网
时间
上网时间过长, 导致工作、学 习、生活受到
严重影响
无法摆脱对网 络的依赖,即 使意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也无 法减少上网时

情绪低落、焦 虑、烦躁等心 理问题,以及 睡眠质量差等
身体问题
网瘾与网络成瘾的区别:网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的心理障碍,而网络成瘾则是指对互联 网的过度依赖。
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避免沉迷于网络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多进行户外运动和身 体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免疫力。
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学习新技能或新知识,增加人际交往和 交流,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上网时间,避免 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
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清理有害信息。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监督,避免孩子接触不良网站。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社会应共同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案例一:小明的戒网瘾经历 案例二:李华的戒网瘾过程 案例三:王刚的戒网瘾故事 案例四:赵云的戒网瘾经验

网络成瘾危害PPT课件

网络成瘾危害PPT课件
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其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 并解决问题。
社会监管及政策法规完善
加强网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平台 的监管力度,打击网络 犯罪和不良信息传播, 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和政策措施,明确网 络使用规范和责任追究 机制,为预防和治理网 络成瘾提供法律保障。
睡眠不足与疲劳
过度使用网络会挤占睡眠时间,导致睡眠不足,影响身体机 能的恢复。
长时间使用网络容易让人感到疲劳,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 中等症状。
肥胖与缺乏运动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容易 导致肥胖。
网络成瘾者往往忽视饮食健康,摄入 过多高热量食物,进一步加剧肥胖问 题。
心理健康问题
网络成瘾容易导致孤独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过度使用网络还会影响人的社交能力,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03 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 响
焦虑与抑郁症状
焦虑情绪
网络成瘾者常常表现出过度担忧、紧 张不安的情绪,对日常生活和学业造 成严重影响。
抑郁症状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可能导致个体出现 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抑郁症状,严 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抑郁症。
自闭与社交障碍
自闭倾向
网络成瘾者往往倾向于独自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减少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表现 出自闭的特征。
网络成瘾危害ppt课件
目 录
• 网络成瘾概述 • 网络成瘾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网络成瘾对学业和职业的影响 • 网络成瘾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 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的措施
01 网络成瘾概述
定义与特点
网络成瘾定义
指个体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 显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一种 现象。

《网络成瘾问题》课件

《网络成瘾问题》课件
创新预防与治疗方法
针对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包 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多种方式。
跨学科合作研究
网络成瘾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神经科学、 教育学等,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解决这一 问题。
网络成瘾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展望
预防措施的普及
随着人们对网络成瘾问题的认识加深,预防措施将更加普及,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 社区教育等。
立法与政策支持
政府将会出台相关立法和政策, 以支持网络成瘾问题的预防和治 疗工作。
家庭与学校责任强

家庭和学校在预防和治疗网络成 瘾问题上将承担更多责任,需要 加强教育和引导。
THANKS.
情绪波动
过度使用网络导致情绪波 动,出现焦虑、抑郁、易 怒等情绪问题。
网络成瘾的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
01
长时间连续上网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身体健康问题。
影响学业和职业发展
02
沉迷网络可能导致学业成绩下滑、工作表现下降,甚至失去升
职机会。
影响心理健康
03
网络成瘾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影响个体的心
案例二
网络色情,心理扭曲
案例三
网络暴力,家庭破裂
社会热点案例分析
案例一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案例二
网络成瘾与社交媒体依赖
案例三
网络成瘾与网络犯罪的关联
网络成瘾的未来展
06

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进展
深入研究网络成瘾的成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正在深入探索网络成瘾的 生理和心理机制,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的根源。
网络成瘾问题
目录
•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特征 • 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 网络成瘾的预防与治疗 •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 网络成瘾的案例研究 • 网络成瘾的未来展望

网络成瘾PPT课件

网络成瘾PPT课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精神疾病的诊断 有两个基础指标,一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 二是社会功能受损。” 这两条,网络游戏成瘾者 都具备。
三、症状表现及诊断标准
• 症状表现: 1、强烈的依恋性 2、 情感淡漠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 4、意志力薄弱
诊断标准:
• 一:耐受性增强.要不断地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 足程度 • 二:戒断症状.如果有段时间没有上网.个体就明显焦躁不安. 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 • 三: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 • 四: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 五: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 • 六:上网使个体的社交、学习等受到严重影响
• 案例二:网上没有痛苦 詹超,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网瘾自 述: 我是12岁迷上网络游戏的,那年我的爸 爸妈妈分了手,他们分了所有的财产,就是 没有给我一个位置,从那时起我就只能住在 姥姥家,只有在拿到抚养费时才知道自己不 是孤儿,同学们看我的目光怪怪的,我开始 打石器时代、传奇……反正我有钱,网上我 是所向披靡受人尊敬的,只要回到现实我就 痛苦不堪。
其次沉溺于网络世界中还造成了青少年与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迷恋人机对话模式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鼠标就变得沉默寡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只有到了电脑前手按着键盘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难与别人更好地交流更有甚者还会得一种名叫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因之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
案例三:杭州13岁男孩因被父亲禁止玩“王者 荣耀”跳下4楼; 案例四:广州17岁少年狂打“王者荣耀”40小 时,患脑梗险丧命。
• 案例五: 2005年5月,一名13岁的网游玩家 模拟游戏中的飞天,从24层高楼顶上“优 雅”跳下; • 案例六: 2004年7月,湖北两名年轻人模仿 网络游戏的“杀人场面”将一名流浪儿童 杀死…… • 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这个数字,在上海更高达80%以上……

网络成瘾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PPT课件

网络成瘾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PPT课件

网络成瘾的定义
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过度使用网络,导 致明显的心理、社会和生理功能受损 ,无法自拔的现象。
判断标准
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包括对网络使用 的控制能力减弱、对网络使用的优先 级高于其他生活方面、以及在网络使 用中体验到强烈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网络成瘾的症状和表现
症状
网络成瘾的症状包括强烈的上网冲动、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对网络使用的优先 级高于其他生活方面、以及在尝试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时出现戒断症状。
树立正确价值观
引导网络成瘾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 品质。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和方法
目标
帮助网络成瘾中学生纠正不良行 为习惯,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 力,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辅导方法 ,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 分析、心理测试等,以互动、体 验、分享的方式进行辅导。
表现
网络成瘾的表现可能包括忽视学业、家庭和社交活动,长时间连续上网,以及 在面临负面生活事件时过度依赖网络逃避现实。
网络成瘾的成因和影响
成因
网络成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心理特质、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例如 ,一些研究表明,内向、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特质可能与网络成瘾的发生有 关。
影响
网络成瘾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学业和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长期过度使用 网络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疲劳、抑郁、焦虑和社交障碍等问题。此外,网络成瘾 还可能影响学业成绩和家庭关系,甚至导致法律问题。
VS
思考
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应注意中学 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辅 导方式,激发其自我改变的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家长、学校和社会也应共同参与 ,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大学生网路成瘾》课件

《大学生网路成瘾》课件

01
02
03
04
学业成绩下降
沉迷于网络导致学生学习时间 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
业成绩。
人际关系问题
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学生减 少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影 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心理健康问题
网络成瘾可能导致焦虑、抑郁 等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生的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问题
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可能导 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身体健
人际关系困扰
进入大学,新的社交圈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未来迷茫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促使部分学生选择逃避现实 。
社交需求
建立人际关系
网络成为大学生结交新朋友的主要途径。
情感交流
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情感。
归属感
在网络社群中找到归属感,满足社交需求。
网络游戏的影响
游戏本身的吸引力
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和互动性强的玩法。
《大学生网络成瘾》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 • 如何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 • 结论
01
引言
什么是网络成瘾
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过度使用互联 网,导致明显的心理、社会和功
能损害。
诊断标准
持续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明显的 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负面影响, 且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失眠多梦
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 。
04
如何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01
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大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充足
的睡眠和休息。

沉迷网络的危害(共48张PPT)

沉迷网络的危害(共48张PPT)

• 网络游戏中两人的战争之所以能够爆发,还有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在网络游戏中唐亮娶了一个虚拟的老婆, 然而这样的好事却遭到了古世龙的干涉。在网中唐亮的 ‘老婆’被古世龙骂走了。”
• 网络中的新仇旧恨终于在战争中爆发,然而第一次较量 唐亮就输给了古世龙,第二次较量依然是唐亮告败,第 三次唐亮还是没有赢。在网络游戏中,唐亮被古世龙杀 死过20多次。屡战屡败之后,有些气馁的唐亮原本打算 暂时退却,等以后有机会再卷土重来,然而古世龙在网 上警告他,让他退出游戏世界,这让唐亮改变了自己的 决定。
• 四是通过网络利用色相作案。主要表现是, 通过网络裸聊结识女友,实施强奸。
• 五是沉迷网吧而导致犯罪。主要表现是上 网没钱,进行偷、抢。今年5月19日,湖南 衡阳市一中学三年级学生颜某,因没钱上 网偷不着钱,竟将40岁的父亲颜某锤杀。
补充案例
• • • •
案例一 采取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安徽省庐江县。 2005年11月14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 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进行抢救,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 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
2、网络成瘾,走上犯罪。网络在青 少年犯罪中起着催化剂作用。
• 当前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五个特 点: • 一是在网吧实施犯罪。主要表现是,经常 在网吧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实施犯罪行 为;在我市一家网吧就多次发生打架斗殴 事件,老板不让上网就对老板动刀子。
• • • • • •
二是通过网络选择作案目标。 主要表现是,利用在网上聊天 的机会,有目的地询问网友的财产 情况以及联系方式等,等待时机成 熟,便以见面交友为由,将网友约 出来,然后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
• 杀害奶奶后不想到逃窜,却仍然若无其事继续流连网吧,王金对 网络游戏的沉迷让人匪夷所思。

青少年网络成瘾班会课件(共18张ppt)

青少年网络成瘾班会课件(共18张ppt)
家长对孩子过高、严厉的期望使孩子逃避现实,走 向虚拟。 四、家庭教育
过分溺爱或过分严格都会导致孩子疏远,容易形成 网瘾。
学校因素
一、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单一,学生压力大,容易转向网
络。 二、学校管理模式
有些学校管理过于严格,学生没有自由, 叛逆。 三、教师关心
教师忙于工作、科研等,不能及时发现学 生心理上的变化,任其发展容易形成网瘾。 四、学校信息教育
青少年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 什么原因导致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有什么危害? 怎样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 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lAD), 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 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 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 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 神及躯体症状,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 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薄弱,使学生对网络只 知道其娱乐功能,不知学习功能。
社会因素
一、监督管理 对社会上存在的网吧监督管理不善,有不合格网吧
放任青少年肆意上网。 二、信息嘈杂
对网络中存在的不法信息,例如黄色、暴力等信息泛 滥。 三、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现行有关网吧、网络传播的政策法规较少,相关政策法 规严重滞后于网络的发展。
1、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 2、课程设置要人性化; 3、课程教学要生动化; 4、师生关系要平等化、学生的校园生活要丰富化。
积极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
社会该为青少年做些什么?
1、社区管理层都应当加强 社区设施的健全和社区 文化的建设,在学生寒暑假期间组织青少年多参加 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网络成瘾讲课PPT课件

网络成瘾讲课PPT课件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 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 体素质,缓解压力,有 助于减少网络成瘾行为。
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 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 交能力和情感支持,有 助于克服网络成瘾。
寻求心理辅导
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原 因
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 助
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 法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 惯
心理健康:网络成 瘾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自卑等心理 问题
学习成绩:过度上 网可能影响学习, 导致成绩下滑
人际关系:沉迷网 络可能导致与家人、 朋友的沟通减少, 影响人际关系
导致社交障碍
沉迷网络,减少现实社交活动
缺乏面对面交流,影响人际关 系
过度依赖网络,忽视现实交往
社交焦虑,害怕与他人交往
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鼓励青少年多 参加有益身心 的活动,减少 对网络的过度
依赖。
加强青少年的 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生观。
提高青少年的 自我约束能力
感谢观看
经济困难
购买大量相同 或类似的商品, 无法做出理性
决策
对购物产生强 烈的心理依赖,
无法自拔
如何判断和预防网络成瘾
章节副标题
判断标准
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且无法控制 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等症状 无法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对家人、朋友和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网络色情成瘾
表现:沉迷于色情网站、社 交媒体等,难以自拔
定义:过度使用网络色情内 容,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
危害:对身心健康、人际关 系、学业和事业造成负面影

青少年上网成瘾讲座PPT课件

青少年上网成瘾讲座PPT课件

上網的影響
台灣 N=743 高中學生 88上網依賴
需要較多時間上網 影響學習表現 影響跟父母的關係 較愛追尋刺激及較弱自我控制 互聯網增進青少年之間的關係 是他們喜愛的活動
Lin SJ & Tsai CC (2002)
2023/12/31
互聯網上癮?
網絡成瘾是独特的精神障礙 (Ivan Goldberg 1995) 396/496 經常上網者可能患上網絡依賴 (Kimberly Young 1996) “行為成瘾”:顯注性、情緒改變、耐受性、断瘾徵狀、人際衝突及 復發 (Griffiths 1996) 以 DSM-IV-TR “病理性賭博障礙” 診斷標準為藍本創設出 “病理 性網絡使用”診斷標準 (Young 1998) 以 DSM-IV-TR “衝動控制障礙”的概念去建立 “問題網絡使用”診 斷標準,又提出必須排除躁狂症引起的行為失控 (Shapira 2003) “網絡成瘾量表”:包括七項 DSM-IV 藥物依賴標準及 Griffiths(1998) 建議的兩項附加標準 (Nichols et al 2004) CIAS “陳氏網絡成瘾量表”: 13 項 (Yen CF 2004) 所有網絡成瘾診斷工具都是根據“藥物依賴” 、“衝動控制障礙” 及“病理性賭博障礙”等標準修改而來 “網絡成瘾”是否独特的精神障礙仍未共識 診斷工具準確及可靠性需進一步評估 還未列入DSM IV 及 ICD 10 制造出來的問題?
流行情況
網絡成瘾
問題上網者
上網者
2023/12/31
依賴/上癮
互聯網上癮 (1995) 互聯網上癮障礙 病態互聯網使用者(Mark Griffiths, 1997) 問題互聯網使用者
2023/12/31

网络成瘾及矫治PPT课件

网络成瘾及矫治PPT课件
家庭支持疗法的意义就在于根据每个青 少年的具体情况,与他们的父母进行面谈, 将家庭中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降低 到最低的程度。
(6)封闭训练
对于部分网络成瘾程度较深的青少年而 言,常规的方法很难见效,他们往往会千方 百计地想办法去再度接近网络。因此,德瑞 姆将通过一段时间的封闭训练,在一个相对 “纯净”的环境下对他们进行矫治。在取得
6、你是否对佳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 的着迷程度?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 绩或朋友关系?
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如:烦 闷、压抑),而一上网就来劲? 10、你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 长?
六、网络成瘾的矫治
1、回归成长疗法的介绍
根据德瑞姆的研究,青少年之所以会对 网络成瘾主要是其本身人格特征、在现实社 会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环境三方面因 素相结合的结果。在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下, 青少年开始将自己关注的焦点转移至虚拟的 世界之中。因此,德瑞姆回归成长疗法的宗 旨就在于帮助青少年回归到现实社会,帮助 他们自身心理的成长从三种消极的力量中解 脱出来。
王之王》;

2000年7月 《大众网络报》创刊,开辟了第一个网络游戏版块;

2000年9月 智冠公司制作的《网络三国》正式发行;

2000年11月 宇智科通正式推出《黑暗之光》;

2001年1月 北京华义代理的《石器时代》正式上市;

2001年3月 北京中文之星出品的《第四世界》正式上市;

2001年3月 亚联游戏代理的《千年》正式上市
了网络。尤其是在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家长、 学校将教授孩子学习上网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的确对于青少年的学习有着 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青少年自控力较低;成就动机与 能力不匹配;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有相当比例的青 少年开始沉迷网络,陷入网络成瘾的困境。

网络成瘾问题 PPT课件

网络成瘾问题 PPT课件

徐小辉的房间
事例:
痴迷网游比吸毒还危险
世界上,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是韩国,在韩国,
家庭宽带接入的比例是四分之三,远远高出美国三 分之一的比例。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国人为世 界描绘出了一副可怕的未来景象。
美国有一篇文章报道,有个韩国人李成涉,28 岁,戴着眼镜,身体瘦弱,白天他是一个普通的锅 炉维修工,到了晚上,他脱下制服,直接就走进网 吧,一玩就是整个通宵。
从这个意义上说,放任大家随时随地看电视、 看大片、上网浏览、打游戏、听音乐、聊天等等。
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
调查统计: 与家联系占38.55%; 发短信占52.17%; 玩游戏19.13%; 上网8.99%; 闲聊44.1%。
手机对孩子们的危害
1、极大地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是 学习成绩的保证; 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3、孩子们在手机上游戏、聊天,浪费了宝贵 的时间; 4、随心所欲说绮语、妄语,制造口业; 5、养成孩子们不俭朴的习惯,增加家庭经济 负担。
随后,记者又来到浩浩的书房,电脑里面正运行着一个飞行战争的游戏。在电脑椅上, 记者发现了一条黄色的被褥,母亲告诉记者:“为了节省下穿衣的时间来上网,他平时都是打 赤膊睡觉,醒来就裹上被子后,直接坐到了电脑前。”
林先生谈起儿子成瘾的过程,他一张嘴就先叹气:“初中在学校住读的时候,他翻墙上 网吧,为了让他回到家中,我们在家里安了宽带。刚开始时,他一天最多玩10个小时,可是现 在只要还能保持清醒,他就一定要坐在电脑前,一上就起码一天一夜。”
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不安、情绪低落 或无所适从。 • 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 更能实现自我。
事例:
网瘾少年离奇跳楼
天津有个13岁的男孩张潇艺,2004年12月27号, 在到网吧上网36小时(也就是一天一夜,再加上一个 大白天的时间)后,站在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 伸,双脚交叉成飞天的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 向的大海“飞”去,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魔兽争霸》 中的那些英雄朋友。

网络成瘾PPT课件

网络成瘾PPT课件
逃避现实
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一些人可能会选择逃避到虚 拟世界中,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可能促 使人们网络成瘾。
03
网络成瘾的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
身体健康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 容易导致肥胖、颈椎病等健康问
题。
心理健康
过度沉迷于网络可能导致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情绪稳定。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文化娱乐和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兴趣爱好。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营养,避免长时 间连续使用电子产品。
THANKS
感谢观看
干预方法
控制使用时间
家长应合理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在晚上和睡觉前。
心理辅导
对于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孩子,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 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和行为。
建立支持系统
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和兴趣小组,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彼此之间的支持和鼓励。
05
结论
重视网络成瘾问题
01
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 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 习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02
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网络 成瘾问题的认识,提高警惕,采 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干预。
提高网络素养
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使其具备辨 别网络信息真伪、正确使用网络的能 力。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了 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 学校和家庭都在积极采取 措施应对。
02
网络成瘾的原因
个人因素
个性特征

网络成瘾课件

网络成瘾课件

诊断
Young1996年提出的8个标准
❖ 肯定回答≥5项 ❖ 我会全神贯注于网际或上线服务活动,并且下网后总念念不
忘网络上的事情 ❖ 我觉得需要花更多时间网上才能得到满足 ❖ 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没有成功
❖ 当我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我会深感沮丧,心情低落或是脾 气容易暴躁
❖ 我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比原先意图的还要长
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
八大网络成瘾的自救方法
❖ 自我提醒法 将上网的好处和坏处分别列在 一张对称的纸上,按程度轻重排好顺序,每天 做思想斗争10-15次,每次4-10分钟,尤其是 在瘾发时。也可以将好处和坏处分别贴在显眼 的地方,如电脑上、卧室里、门上。每天多时 段内默念或大声对自己念上网的坏处,战胜自 己关于上网不合理的观念。
网络成瘾
学习目的
❖ 了解网络成瘾的定义、发展历史、症状特点 和流行病学资料。
❖ 从网络成瘾的病因学和诊断学进行掌握和学 习。
❖ 掌握从哪些方面对网络成瘾进行治疗和干预。
网络成瘾的发展历史
❖ lvan Goldberg 1994年提出网络成瘾综合征。 1997年他又修订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 1996年认为该病与病理性赌博最为相似,是 一种冲动控制障碍。
❖ 转移注意法 在其他活动中寻找快乐,比如听一些 优美抒情的音乐,去运动场跑步、打球,做些除了上 网以外的业余活动。
❖ 规范生活法 打破紊乱的生活节奏,重新规范每天 的作息时间,无特殊情况不打破规律,并在最易出现 上网行为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活动,让更多更有意义 的事充实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是学生,以及受到良好教育的高薪阶层。
定义
依赖综合征(成瘾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 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 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 网络产生依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 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 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 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睡眠障碍等。
2)建议慎贴精神病标签 3)上网时间长≠网络成瘾
二、网络成瘾的发展阶段
1、网络正常使用
2、网络过度使用 个体使用网络的频率和时间均已超出正常的限度,
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 学习和工作,网络生活占据大部分业余时间,导致个 人生活与网络生活之间失去原有的平衡,从而学习和 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易疲惫、困倦、无精打采、效 率下降,严重者旷课、旷工,并对日常生活及人际交 往有一定影响。网络过度使用经常受到他人的批评, 甚至为此而与家人朋友发生冲突;个体对上述危害虽 有所认识,但仍继续使用。需要指出的是,“过度使 用”不应伴有戒断症状,否则应考虑为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 上网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 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2、网络成瘾的特点
网络成瘾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虽然不具有明 确的生物学基础,但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类 似的构成成分和表现,具有相似的特点:
网络成瘾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第一类从成瘾行为学角度出发,称为“网络成瘾或网络 成瘾障碍 (internet addiction or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s)”
第二类从冲动控制障碍角度出发,称为“病理性网络使 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第三类如“过度(excessive)”,“问题性的(problematic)”, “适应不良的(maladaptive)”网络使用,与前两类相比, 很少牵涉疾病或障碍的理论。
在美国则大多数用 Internet Addiction ,IA。
2、国际和台湾的网络成瘾的定义
1)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 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 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 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 性不适。
近年来,研究证明某些行为也会产生戒断反应,如一 些网瘾少年在接受治疗戒除网瘾时也会产生戒断反应。 会产生极大的痛苦。
3、网络成瘾
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根据使用网络的 主要目的及内容,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 网络交易成瘾5类。其中以网络游戏成瘾居多。
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研究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名称
“网络成瘾”这个概念真正被提出是在1994年, 由纽约市的精神医师Ivan Goldberg首先提出 的,Goldberg提出这一概念时用的是“网络成 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这一概念。1996年kimberly Young对互联网 成瘾症的研究报告正式公布。发展出“病理性 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的概念,将其看作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
戒断反应定义:戒断反应是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 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 症候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 适应性反跳,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 不同而不同,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的药物作用相反的 症状。例如酒精戒断后出现的是兴奋,失眠,甚至癫 痫发作等症状群。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① 为达到满足感而 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② 使用网络 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 未成功;③ 固执的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 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④ 因使用 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⑤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 径。
2)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 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 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 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 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除了网络成瘾,赌博成瘾、工作成 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 烟酒成瘾等都是成瘾疾病。
4、争议
1)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学者 的质疑。
其他网络成瘾的名称。
如“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 “网络依赖”
(Internet dependency or Internet dependence)、 “问题性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网络过度使用”(excessive internet use)、 计算机依赖(computer dependency)、 上网依赖(on-line dependency)、 “冲动—强迫性网络使用障碍”(Impulsivecompulsive internet usage disorder,IC-IUD)等。
2)台湾学者陈椒惠将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定义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 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 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 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上网带来 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将以网络成 瘾为代表的行为成瘾,纳入到“非物质成瘾” 类别中,也为网络成瘾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依 据。
三、网络成瘾的诊断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
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 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 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