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智慧》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案例
文阅读一直是个难点,如何在智慧课堂的环境下开展
文言文教学,我校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探索,现以《师说》
为例,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方案与实施过程。
[学情分析]
《师说》这篇文言文编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
修三第四单元,供高一学生第二学期学习。高一学生
什么区别?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
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
(四)辩论
辩题: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正方:感叹语气,现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真让人感到奇怪啊!
39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海顿学校)
[责编
芮瑞]
(上接第 36 页)随时做完随时提交。教师也可以及时
批阅,及时反馈。学生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学习
成果,
获得成就感,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师说》课后作业
1. 翻译
研判学情
以学定教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课前
的学情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课堂学情分析有的
教师靠臆测,有的老师提前发学案,课前收上来批阅。
前者不够科学准确,后者反馈周期长,教师工作量较
大,且学生提交学案的时间、地点都受到限制。而智慧
课堂环境下,学情分析既客观准确,又迅速便捷。教师
发送学案后,学生做完就可提交,无需等待统一上交。
”
“
”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
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度”——以“文言文中的智童”群文阅读为例
26TeachersJToda,【编者按】统编教材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指导下,编排了许多小古文,即短小精悍的文言文。
小古文生动活泼、內容丰富、寓意深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初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传统文化涵养的优秀素材"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对它们进行补充、整合,以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教学价值,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本刊对此刊发两篇文章,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度”以“文言文中的智童”群文阅读为例◎谷信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统编版教材"1+X”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群文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拓宽文言视野、提升文言审美、促进文化理解、改变课堂教学生态的功用。
本文以群文阅读"文言文中的智童”为例,阐述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度”,反思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立足教材,合纵出深度进行群文阅读设计的前提是确定母题。
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行为。
把同类主题的文言文文本组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可形成同质文本的母题。
在建构母题的基础上,联结相关文本,更容易把握这一母题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和文化现象。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智童的文本有《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那么可选取《曹冲称象》《陈太丘与友期》《谢道韫咏雪》作为课外文本,与课内的三篇文本形成同质文本,进行比对阅读,联结为群文。
群文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通过关联性文本,聚焦文本的意义点,引导学生建构起对文本意蕴更丰富、更深刻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8 《世说新语》二则577教学设计设计新课教学(40) 分钟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题解:陈太丘,汉朝人,字仲弓,名陈寔,曾任太丘长。
古代习惯将官员所任职的地名附在姓氏后。
“期”是约定的意思。
标题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请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4.强调重点词语。
(1)与友期.行:约定。
(2)太丘舍.去:舍弃。
(3)去后乃.至:才。
(4)门外戏.:玩耍。
(5)尊君在不.:同“否”。
(6)相委.而去:舍弃。
(7)则是无信.:信用。
(8)下车引.之:拉,牵拉。
(9)入门不顾.:回头看。
5.试着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再读文章,探究文本1.“尊君”“君”“家君”各指什么?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理解并赏析文:字词和句子约使学生进一步事内容及中心明确与人交,“信”的重要性,新课教学(40)分钟2.文中不陈太」友人:元方:3.你认这是(1)认求全低劣(2)i错能一)有氵四、i(2)于(5玉日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板书内容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40)分钟2.文中有几位人物? 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陈太丘:严格遵守约定,不姑息不守信的人。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教学设计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5周
4.教学时数:2课时(9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强化文化传承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概括和分析文本的核心内容,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感受文言文的韵味,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运用所学知识,对未知文言文作品进行有效解读,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准备教案、学案、课后作业等相关教学材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
-准备《出师表》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诸葛亮的历史背景介绍,以及当时的历史情境。
-收集并整理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图解,以便学生直观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
-搜集与《出师表》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如三国时期地图、诸葛亮画像等,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知。
-及时将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正。
-在作业评价中,除了指出学生的错误外,还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鼓励学生根据作业评价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趋势和普遍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板书设计:
- ①文言文词汇:列出重点词汇,解释其含义,便于学生记忆。
- ②文言文句式结构:图解常见句式结构,突出语法特点,帮助学生理解。
- ③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各种修辞手法,突出其在《出师表》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板书设计中,注重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方便学生整理笔记,固记忆。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重点——体会朴实语言中包含的父子深情。
难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课文中心的作用。
教法——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口述重点段落,体会描写的好处。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1、检查预习:⑴给加点字注音,齐读。
⑵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含义。
2、以小故事,激发情感,引入新课:父亲与母亲不同的送别方式:一个用行动,一个用表情或语言。
如父亲或许早早起床准备好行李,口理会说你走吧我就不送了,但在你走后父亲却会默默地站在某处目送,而母亲则会一边送一边流泪。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课文感情。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文中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哪一次?⑵以背影为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⑶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讨论:课文四次写“背影”。
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
着重写在车站父亲爬月台买桔子时的背影。
难忘背影——点题。
(1段)家境:祸不单行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2、3段)描写背影送别前:细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4、5段) 买桔子:周到入微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6段)再现背影——思念。
(7段)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5、分段朗读,加深理解。
思考: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讨论: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
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
6、朗读课文,准备复述“望父买桔”一段。
第二课时1、读4、5段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⑴因为事忙,托人送我,他再三叮嘱,甚是仔细。
⑵尽管有事,终于决定自己亲自去送。
⑶给我选定座位。
⑷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二年级多文本阅读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1.读儿歌长智慧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感知儿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
2.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3.在阅读儿数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培养阅读的兴趣。
二、文本来源1.《读谚语》来自《多文本阅读语文经典读本》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颠倒歌》来《多文本阅读语文经典读本》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3.《场景歌》来自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儿歌《绕口令》《春节童谣》《动物儿歌》,学生齐读。
2板书课题。
绕口令让我们口齿伶俐,春节童谣使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过新年的民俗,动物儿歌让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
小小的儿歌读来既有趣,又藏着许多的知识,让人越读越聪明。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读儿歌中长智慧。
板书课题:读儿歌长智慧。
(二)读儿歌,学量词1.出示:《场景歌》这是一首很特别的儿歌,一共4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是一幅图画,一个场景。
读一读,想一想,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2.学生自由读儿歌,读后和同桌交流看到的场景。
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适时总结出四幅场景:(1)海滩美景:(2)乡村风光:(3)公园景色:(4)少先队员活动。
4.同桌互相读儿歌5.学习数量词.一幅幅美丽的景色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首生动的儿歌,再来读一读,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读儿歌,找出数量词。
老师简单讲解数量词的相关知识:像这样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表示事物的量或者单位的词叫量词。
数词和量词合起来就叫做数量词。
6.总结儿歌中的发现,引出《读谚语》。
小小的儿歌中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让我们学会了这么多数量词,增长了知识。
(三)读儿歌,明事理1.出示:《读谚语》。
这首儿歌有难度,读一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读正确,读通顺。
学生初读儿歌,扫清字词障碍。
2,理解谚语含义,明白蕴含道理,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俗语,它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你知道这些谚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吗?学生交流汇报,老师适当点拨。
《群文阅读教学:体系架构与教学建议》 课件 (共65张)
,把握了这个“1”,就相当于把握了“X”,有了“1”这个基础,有了 “1”这个中轴,“X”也就能够顺利地生发出来。《周易》上讲“一阴一阳 谓之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面的“道 ”和“太极”就是“1”。《道德经》上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是说万事万物皆由“1”生发出来。 陆游《读易》中说“无端凿破乾 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伏羲一画开天”,同样是强调 “1”。 《论语》中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充分说明“1”具有提纲挈领和贯穿始终的重要价值。
杨老师采取线性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先明其理,再悟 其情,并分别与《诫子书》对照, 最终建构起古代家训“情同理不 同”的理解结构。
该课例属于“1→X”模型下的情形一,即印证式阅读,学生自主阅 读环节既是对《诫子书》主体内容的印证,也是对阅读《诫子书》 所采用的阅读策略和方法的运用。
2017高考评讲PPT
2017高考评讲PPT
情形三:理解结构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唐袅执教且获得 “成都市2017 年‘文轩杯’初中语
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大赛” 一等奖的《童话中的“真”———读安徒生童话
》一课,选取课文《皇帝的新装》《丑小鸭(节选)》及课外文本《海的女儿
(节选)》展开群文阅读“1+X”教学,立足一个“真”字,带领学生通过阅
情形二:求异。
攀 枝 花 市 第 二 十 五 中 小 学 校 教 育 集 团 杨 建 华 执 教且获得“2016 年四川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展评活动”一等奖的《妙笔抒写声 之韵——无形的声音,有形的描写》一课,选取课文《口技》(林嗣环)及课外 文 本《绝唱》(刘鹗)、《看戏》(叶君健)、《歌声》(朱自清) 展开群文 阅读“1+X”教学,目的是通过以上文本的学习,全面掌握描写声音的方法。课 堂上杨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共读《口技》,以问题“文中一共写了多少种声音,分 别是什么声音”作为驱动,掌握直接记录各种听得见的声音这种方法。接下来杨 老师安排学生选读文本《绝唱》《看戏》《歌声》,辅以问题“《绝唱》《看 戏》《歌声》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声音”作为驱动。该课例属于“1→X”模型 下的情形二,即求异式阅读,每个文本写声音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各个文本提 供的方法加以整合,就是描写声音的基本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意图:课外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许多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效果不理想,因此,适时地、有计划地对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
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出了“三步阅读法”,即:略读、精读、赏读。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第五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进行的补充拓展。
在学生大量搜集描写美丽风光的文章后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三步阅读法”,并能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名家名篇中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读书的兴趣,并为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1、了解略读、精读、赏读“三步阅读法”并会运用。
2、使学生在名家名作阅读欣赏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通过这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去。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先略读再精读最后赏读的方法阅读优美的写景文章。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及《小学生语文报》等报纸。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已有生活感受入手,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哪类的书?都是怎么读的?有什么收获吗?学生交流:1、喜欢读科普读物。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7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一、教材内容《鲸》一课是语文第九册第22课的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科普知识的介绍性文章,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是本课的第一课时。
课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说明等多种方法,对鲸——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的特点作了通俗的说明,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鲸的进化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了如下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大力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疑难,学习文章内容。
四、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通过看图揭示课题,并初步感知鲸的体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2、初读课文在朗读课文时,识记生字,集体讨论补充这一课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说明方法(1)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对其中一个自然段说明方法的分析,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后在班内交流。
(2)比较:哺乳动物、鲸和鱼类的异同点。
4、画一画:鲸的样子(画得好的送一个介绍蓝鲸的知识信)5、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一、正确定位教与学的目标根据需要和文本资源,合理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整个目标体现扎实和弹性的和谐融合,重点的确定体现文本语言的关注和文本情感的关注,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1T09:15:46.11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6月12期作者:康秀丽[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师要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康秀丽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河南三门峡 4720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师要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而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就是紧紧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根本而展开的阅读与写作的系列教学实践。
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策略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与广大同仁共研、共享、共进。
关键词:核心素养;多文本;读写结合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而多文本阅读教学,是一种极具探究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即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通过品析、对比等方式,获得阅读体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达成阅读共识,进而提升阅读力、思考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
多文本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语文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新型语文教与学的方式。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真正达到读写结合,以写促写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做出了以下尝试:一、多元组文,激发阅读兴趣多文本阅读的指向较为广泛,组文的方式也更为多元。
“小古文·中国寓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古文·中国寓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作者:黄海燕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8年第06期【教学内容】小古文群文阅读篇目:《鹬蚌相争》《狐假虎威》《三人成虎》。
【设计理念】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小学小古文教学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其“小”的特点,启蒙阶段目标要把握三个“一点”:激发一点兴趣,读出一点韵味,揣摩一点语言。
群文阅读,由单一文本阅读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明确的组合线索,线索背后的明确意图是文本选择的关键。
本课教学,立足小古文的“小”,以儿童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三则寓言故事为线索组合文本,通过自读、齐读、小组展示读、文白比照读、想象画面读、拓展延伸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读出小古文的节奏、韵味,读懂小古文的言简义丰,揣摩寓言这一类小古文的阅读方法,感受中国古代寓言的智慧,并由此生发对小古文阅读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2.尝试运用“直译法”和“意译法”读通、读懂小古文。
通过文白比较、群文比较等方式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言简义丰和古代寓言的智慧。
3.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浓厚兴趣,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
【教学设计】一、文白对照,感知“简洁”1.这节课,我们要读三则有趣的文言文。
(出示第一则《鹬蚌相争》并齐读)2.配乐范读。
3.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导读准文言字音。
(1)指名读。
(2)这则文言文中有个特殊的字——“雨”,谁知道它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当它表示“下雨”这个动作的时候读第四声。
(练读)5.指导读出文言韵味。
(1)指名读句子——“渔者得而并禽之。
”(2)出示: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指名读。
(3)“之乎者也矣焉哉”是文言文的标志。
(板书:之乎者也矣焉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这些词用得巧妙,就能写出好的文言文。
同样,我们读好这些词,就能更好地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通常,读这些词的时候,适当地延长、停顿,一咏三叹,就有音乐美了。
小学语文“新课程1+X读本”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方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1+X读本”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方案作者:王涛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04期【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被认为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1+X读本”是一种新的阅读教材形式,它提供了多种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文本供学生选择。
文章选择了“1+X读本”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对于“1+X 读本”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分析。
通过议题及分析、教学环节、文本解读等关键内容,研究设计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题及分析教学环节文本解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4-0157-03一、引言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引入多样的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文章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为背景,以1+X读本《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为例,探讨相关的议题及分析、教学环节、文本解读等内容,以期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议题及分析(一)《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的主题和情节分析故事的主题是描绘爱德华的特殊身份,以及他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
该故事的情节主要围绕爱德华和露茜的友谊展开,并介绍了其他角色对爱德华的态度,同时也探讨了外貌、友情和接纳等主题。
通过讲述一个被视为恐怖的男孩的故事,小说试图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不要只看外貌,而要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的内心。
(二)通过阅读《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故事是以“爱与接纳”为主题的儿童读物,适合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和价值观。
首先,强调了接纳不同之处的重要性。
爱德华的外貌与常人有所区别,他却有着善良的内心。
这告诉学生们,我们应该用心去了解一个人,而不是仅仅通过外貌就下判断。
鉴赏豪放词 体会爱国情-部编版九下第三单元《词四首》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鉴赏豪放词体会爱国情——部编版九下第三单元《词四首》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内容来源: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九年级(5)班学生授课时间:2022年11月18日学习目标:1.通过《满江红》,掌握古诗词鉴赏之法。
2.通过比较阅读,品悟豪放词中蕴含的爱国情志。
教学实录:导入: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12课词四首,以秋瑾的《满江红》为例,鉴赏豪放词,体会爱国情。
【设计意图】网课期间的仪式感:上课;注意前后课程,上节为大课间,结合以往学生的状态注重学生调整到最佳状态:喝水缓和情绪、添衣注意保暖。
环节一:如何去鉴赏一首词问题:给你一首词,你会从哪些方面去鉴赏呢?【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让学生自己总结鉴赏词角度,引出主问题:如何去鉴赏一首词。
结合学生智慧结晶,一起总结为三个方面:鉴赏一:读出词之韵鉴赏二:读懂词之意鉴赏三:悟词人之情【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己建立的鉴赏词体系,作为本节课的三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满江红》实践。
鉴赏一:读出词之韵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把握基本要求第1点,自由朗读,手拿笔,边朗读边标注字音、划出节奏。
请一名学生范读,正字音、段节奏。
2.把握基调、感受韵律再次朗读,学习第2点;而后听名家朗读,把握感情基调,感受韵律(引导学生关注到语调激越的语句,体会仄体声调激越,豪情壮志之味);再请两名同学配乐朗读,读出词之韵。
鉴赏二:读懂词之意1.善借课下注释给出注释,学生了解词意。
2.了解典故结合典故,读懂“四面歌残终破楚”3.借助背景资料结合典故以及背景资料,读懂“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其中意味。
最后,学生自主分享对词意的理解。
而后老师出示译文供同学们参考。
鉴赏三:悟词人之情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通过抓意象,析特征体会了现代词人的情感,第三单元诗词三首,我们通过了解典故、知人论世感受到诗人在一首词中表现出的复杂、多层次的情感变化,了解到一首词传达的情感有时不止一种。
高中多文本阅读实施方案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特色建设”实施方案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及时、最准确的交流工具,又是展开联想、想象、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民族的事、理、情、态,表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民族文化。
所以,语文被称为“百科之母”。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彰显我校语文学科特色建设的特色,促进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我校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二、基础和现状由于高考的压力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滞后,我校的语文教学同样也存在重基础、轻能力,以问代议、以考练代读写的现象,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提高。
当然,我校在语文学科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优势:是江苏省高中语文课程(课程名称为“为生命奠基的经典体验式”)基地,有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群”——从赣榆高中走出了李震、何宜隆、宋恒、张勇、王锦起、徐立刚、莫立刚、王经军等八位特级教师,有莫立刚名师工作室,有“荠菜花”文学社,有两个和语文学科建设联系紧密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等。
三、定位与目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我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将在语文课程建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制定发展目标。
1.语文学科特色定位:营造校园语文特色文化氛围,整合适合本校师生使用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构建科学、高效的“阅读与作文”(高中三年)教学序列,打造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文精品课,开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培养一批在全市范围内有影响的语文名师以及众多在阅读与写作方面有丰硕成果的高素养学生。
2.语文课程建设目标:整合、优化苏教版必修、选修课程,编拟以“经典研修”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生活中的语文”微课程。
小学群文阅读《古代儿童的智慧》课例分析
《古代儿童的智慧》
遇到 问题
解决
理解
问题
结构
智慧 体现
议题的聚焦
智慧
灌 文彦博灌水浮球 识
王戎识苦李
咏 谢道韫咏雪
言
能言善辩的小孔融
《古代儿童的智慧》
灌
识
言
咏
运
观
了
文
用
察
解
思
浮
思
家
敏
力
考
史
捷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
古代儿童智慧
对比
个人
群众
Hale Waihona Puke 个人个人找准教材内外结合点
“六点五四”群文组文模式
感谢大家的聆听!
PPT模板下载:/mob 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 g/ 优秀PPT下载:/xiazai /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 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 n/ 试卷下载:/shiti/
(二)探究性。
群文阅读就是对多文本的探究,乃至探险的过程。如果要理解一组群文究竟在说什么, 就必须要整合多方信息,形成自己的理解,构建自己的意义。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慢慢去 发现,而不是教师去教授。
(三)创新性。
和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更具创新性,它通过多个文本可以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提 供多视角的理解,可以通过多个文本所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产生更多的联结。在群文 阅读中,学生不仅要知道每个文本在说什么,还要知道各个文本存在怎样的联系,这需 要一定的创造性。
《言说智慧》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言说智慧》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项城市正泰博文学校时永霞议题:体会劝谏的艺术领略古人的智慧选文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晏子劝杀邹烛》文本导读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标题中的“讽”是动词,讽谏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文中讽谏的内容分为两层。
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不相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
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
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种比喻的说理方法,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孙权劝学》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
全文着重以对话表现孙权的善劝。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也从侧面烘托了孙权善劝的形象。
3.《晏子谏杀烛邹》一文中的晏子正话反说,智之极。
他看似在列举烛邹的“罪行”,实则在委婉地提醒和劝告景公只为失去一些鸟而处死一个人,实在有失君主的形象,会让各国诸侯另眼相待,对烛邹也不公平不合理。
他从维护景公的根本利益出发,既不让景公丢面子,也很好地达到了劝谏目的,指出了妄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可以看出晏子非常的足智多谋,令人敬佩。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22.文言文二则》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两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和《铁杵磨成针》。
这两篇文章内容简短,寓意深刻,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品德。
同时,文章中的生僻字和句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言文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文言文的语言和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篇文言文。
2.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掌握其中的生字词。
3.能够领悟文章所传达的寓意,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品德。
4.能够运用文言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的认识和理解。
2.文言文的句式和语法。
3.文章寓意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和分析文言文中的典型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本、图片、动画等。
2.学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3.教学设备:准备好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可以讲述与文言文相关的趣味故事,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两篇文言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特点,如句式、用词等。
《话有三说,巧者为妙》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课题:《话有三说巧者为妙》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1. 作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阅读素养引发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群文阅读致力于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系统地推进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上体现多文本阅读的价值,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劝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三寸巧舌,可力挽狂澜纾国难;一番智辩,能情荡衷肠罢干戈。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纡徐曲折委婉含蓄的劝说艺术不仅能在纵横捭阖的外交关系上四两拨千斤,还可在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中柳暗花明。
所以学习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劝说”这一议题,本次群文阅读的选文有《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
学情分析:1.高一鹏程班学生有着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其中《烛之武退秦师》为高中必修一的精讲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为初中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故事性很强,学生容易梳理。
所以学生能够准确通晓这三篇文言大意,并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2.随着高中阅读面的扩大,阅读知识的加深,学生急需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多角度、多层次的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提升阅读效率和核心素养。
3.高一学生容易叛逆,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意识增强,在与老师或父母沟通时,往往直言不讳,不懂得纡徐曲折。
学习目标:1.提炼文本重要信息:劝说技巧。
围绕议题“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整合,锻炼阅读思辨和合作探究能力,感知群文阅读文本特点。
2.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同时,明白纡徐曲折委婉含蓄的劝说艺术的奥妙,以及这种劝说艺术对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定位精读法,朗读体会法,比较整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前置课堂:学生预习文本,扫除理解障碍,概括文章内容。
一、单刀直入导新课古人言:“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1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
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
(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
(板书)二、互动学习(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
教发音方法。
(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二)学习复韵母ei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
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
(出示ei)3、练习发ei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说智慧》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项城市正泰博文学校时永霞议题:体会劝谏的艺术领略古人的智慧选文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晏子劝杀邹烛》文本导读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标题中的“讽”是动词,讽谏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文中讽谏的内容分为两层。
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不相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
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
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种比喻的说理方法,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孙权劝学》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
全文着重以对话表现孙权的善劝。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也从侧面烘托了孙权善劝的形象。
3.《晏子谏杀烛邹》一文中的晏子正话反说,智之极。
他看似在列举烛邹的“罪行”,实则在委婉地提醒和劝告景公只为失去一些鸟而处死一个人,实在有失君主的形象,会让各国诸侯另眼相待,对烛邹也不公平不合理。
他从维护景公的根本利益出发,既不让景公丢面子,也很好地达到了劝谏目的,指出了妄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可以看出晏子非常的足智多谋,令人敬佩。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古人劝谏的艺术,并运用到生活中。
3.尝试默读、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学会使用圈点批注阅读法。
4.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口才。
教学重难点:1.领会古人劝谏的艺术。
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古人的劝说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多文本阅读材料。
教学课时1课时(50分钟)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古话说得好“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事实上称赞奉承的话,大家都喜欢听;批评建议的言语,总让人不舒服。
可见说话,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时“祸从口出”,有时“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有时“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凡此种种,都提醒我们:说话得讲技巧,说话是一门艺术。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几位智者,感受他们言说的智慧。
(板书课题——言说智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读3篇文章,要求正确流利。
2、用自己的话讲讲自己最想说的故事。
(1)自由练习(2)同桌互讲(3)指名交流3、完成表格(1)出示表格(2)自主完成表格(3)交流三、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分析劝谏成功的原因。
1、出示问题:邹忌是怎样劝谏齐王广开言路,兴利除弊的?2、小组合作探究并交流。
邹忌劝谏为什么能成功?(1)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心中有国有君邹忌向齐王献策之时,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推断来看,齐国的政治存在诸多弊端但邹忌很了解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纳谏除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2)劝谏艺术高超邹忌见威王,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齐王进谏,而是从自已个人的生活小事入手,把自已在美不美这个问题上受到妻妾和客人蒙蔽的这件事讲给齐王听,先引起齐王的兴趣,然后抓住这一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的相似点——受蔽,把两件事巧妙地联系起来,进而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一严峻事实,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形象而委婉地说服了齐王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遇到明君3、总结学习方法(1)找劝谏的语句或动作(2)谈自己的体会四、自由阅读用学到的方法自学本议题中其它文章,明确他们是怎么劝谏成功的?(1)自学在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并谈一谈或者批注自己的理解。
(2)交流,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孙权劝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晏子谏杀烛邹》:“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五、分析劝谏成功原因1、交流历史上劝谏成功与失败的事例。
成功的例子:(1)张玄素劝谏唐太宗不要修宫殿,唐太宗开始很生气,但是细想,纳谏了。
(2)唐太宗打算去泰山封禅,但是魏征反对,并且成功劝止了唐太宗。
(3)羊子之妻巧妙对比,以事喻理,成功劝夫改过。
失败的例子:(1)明朝杨继盛弹劾当朝奸臣严嵩,但是反而被严嵩陷害,死于牢中。
(2)商朝比干劝谏商纣不能奢侈,商纣不听,还残暴地杀害了比干。
(3)西汉晁错劝谏不成功,反而被腰斩。
2、自由交流示例:(1)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
(2)语言上尊重对方,赢得好感。
(3)努力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可以退为进。
(4)可推己及人,由小道理引出大道理。
(5)前提条件是要充分了解你的游说对象。
3、教师总结教师点评分析:①尊重他人赢得好感②创造环境和谐气氛③类比推理由此及彼④避其锋芒欲擒故纵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⑥站其立场思其得失六、拓展延伸1、你的好友不喜欢学习语文,尤其不喜欢学习古诗文,请你运用以上劝谏方法,劝说的他主动学习古诗文。
2、若你是吕蒙,你怎样劝说仲永接受后天教育。
七、结束语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会对那一个个古人高超的说话艺术拍掌称赞、连声叫绝的,如羊子之妻、烛之武、邹忌、触龙等。
他们或巧妙对比、以事喻理,或生动设喻、绵里藏针,或避实就虚,迂回婉谏,准确剖视被劝说者的心理,以如簧之巧舌,达到劝夫改过、退秦师、讽王纳谏、说服太后的目的。
这无不启示我们:人与人交流需要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劝阻他人要讲究方法,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可能反而会事半功倍。
八、板书设计言说智慧①尊重他人赢得好感②创造环境和谐气氛③类比推理由此及彼④避其锋芒欲擒故纵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⑥站其立场思其得失多文本阅读材料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邹忌(zōu jì):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任齐相。
讽: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齐王:即齐威王。
纳谏:接受规劝。
纳,接受,接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丽:光艳美丽。
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
朝,早晨。
窥镜:照镜子。
孰:谁,哪一个。
与: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孰视之:孰,同“熟”,仔细。
之,代指城北徐公。
弗(fú)如远甚:远远地不如。
弗:不。
寝:躺,卧。
美我者:以我为美。
私:偏爱,动词。
诚知: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以为,认为。
于: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圆纵横。
宫妇:宫中的姬妾。
左右:国君身边的近臣。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之:音节助词,不译。
蔽:蒙蔽,这里指指受蒙蔽。
善:好。
乃:于是,就。
面刺:当面指责。
面,当面。
刺,指责,议论。
受:给予,付予。
谤讥于市朝(cháo):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讽刺。
谤讥,指责,议论。
市朝,公共场合。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有人偶然进谏。
间进:偶然有人进谏。
间:间或,偶尔,有时候。
进:进谏。
期(jī)年:满一年。
期:满。
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
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
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
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