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海南铁矿石开采情况汇报

海南铁矿石开采情况汇报

海南铁矿石开采情况汇报
近年来,海南省在铁矿石开采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资源
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对海南铁矿石开采情况的汇报。

首先,海南省铁矿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定安、屯昌、澄迈等地,其中定安
县的铁矿石储量较大。

近年来,海南省政府加大了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通过科学的勘探技术和手段,发现了更多的铁矿石矿床,为后续的开采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其次,海南省在铁矿石开采方面的技术水平逐渐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矿设
备和技术,提高了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加强了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再次,海南省铁矿石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
程的不断推进,对铁矿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海南省的铁矿石资源可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向外地进行销售,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资源收益。

最后,海南省在铁矿石开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部分矿区的开
采技术和设备还不够先进,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同时,矿山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问题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海南省铁矿石开采情况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一
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保障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海南省金矿地质工作始于1985年,几年来由于各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群采业的发展,在海南岛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1处一分布在16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6处,均为岩金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6.95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005吨),占全国累计探旺储量的0.35 9/5,居第25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6.05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10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0.40 9,6,居第25位。

保有储量均为岩金矿,均未被利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3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20吨,主要由土外山、抱板、富文、不磨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全省目前无正式生产矿山,均为群采,对金矿资源破坏较严重。

“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处,技改配套1处,生产规模350吨/日,新增生产能力684公斤/年。

1989年全省产金72公斤,居全国第27位,矿产金产量72公斤,居全国第24位。

1987年金产量最高,达到89.62公斤。

“八五”末期矿产金产量预计达到333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海南省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四个旋回的侵入岩和喷出岩。

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

岛内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断陷盆地及琼中、儋县两大岩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多为近东西向,其次是北东向。

海南岛金矿分布广泛,主要产在混合岩和古生界变质岩中,其次是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岩系及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多数金矿点出现在东西向及北东向主干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构造裂隙中。

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类,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砂金。

海南地质情况

海南地质情况

清代、民国时期矿产勘查清代光绪年间,法兰西技师曾对石碌矿山作过调查;1904 年,英国人斯伯特(R.RCuthbbert)曾来九所铅锌矿探查,但无详细记载。

1930年,法国曾派遣学者到海南作资源调查,并一度在田独开采铁矿,因遭到当地群众反对而中止。

1930年陈铭枢著《海南岛志》第十五章“矿产”中,简要记载了本岛金、银、铜、铁、锡、铅、锑、锌、石灰岩、玻璃砂、油页岩、电气石、石墨等矿产的产地及矿床情况。

朱赤霓在《琼崖锡矿事业之展望》中,论述了琼崖锡矿以东西向横列,东由琼山、定安、西驰至临高、澄迈、儋县、感城、乐东等县,西部矿产尤盛,并附21处锡矿产分布概略表。

记述锡矿开采始于l909年,至1933年琼崖实业局成立,有万发等15 家公司,请领矿区31处,矿场总人数1429人,所冶锡锭由海口运往香港。

张君声的《琼州儋县纱帽岭一带金属矿区略述》中,记述在那金、白泡、西玢、兰洋各区均有砂金发现,并有银、铅、锡等矿种。

据琼崖实业局对琼崖所属矿产分布调查表统计,l5个县的金、铁等多种矿产共l55处。

1934年,方干谦会同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往石碌试探铜矿,测绘l:2500矿区地形图,面积0.079平方公里,招民工打坑道65.92米,计算铜矿矿石量2010万吨。

同年8月,赴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五指山等地调查铁、铜、银、铅、锡、石墨、硫、石灰岩等矿产共l6处。

l935年又赴昌江县亚玉山调查赤铁矿。

1939年2月,由日本海军特务部派北浦大佐率调查队到田独铁矿勘查,同年6月又由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派杉山技师复查,确定有开采价值,并估计储量500万吨。

据l940年—l944年统计,运往日本的矿石241.6万吨。

1941年,方干谦和绥靖公署委员陈泽光、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等6人组成探矿队,对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等县和五指山水满峒等地进行金、银、铜锡、硫磺、石灰岩、石墨等矿产调查共16处,并编著有《调查琼崖矿产报告书》。

海南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报告

海南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报告

海南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报告[报告名称]:海南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报告[关键字]:海南省矿产资源分布[报告页码]:2 页[报告作者]:[报告目录]第1章:海南省主要地形第2章:海南省矿产总体分布第3章:海南省石碌铁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材料、信息、能源,作为当今社会三大支柱产业,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矿产是工业社会的基本原料,对矿产资源的研究,就是对材料行业的进一步探索。

本文以海南省为例,研究其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1. 海南省主要地形地形和矿产的有着直接的关系。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国最南边的一省,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中部是山地、丘陵和台地,沿海是堆积平原。

东北部由于沿海强风作用,沙地最宽达20-30公里,有些地方几条沙堤并列,形成特殊的沙堤一泻湖平原。

沿海岸生长的珊瑚和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标志,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旅游价值。

区域包括东北部台地平原,中南部山地丘陵,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南海西沙、中沙、南沙珊瑚岛群。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核心,占全岛面积的38.7%。

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的盆地。

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

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

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

海岸主要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海岸、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或堆积地貌海岸、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海岸。

[1]2. 海南省矿产总体分布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约有90种。

全国标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海南有67种,其中43种列入全国矿产储量。

石碌铁矿储量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达68%,为全国第一。

钛、锆、石英、蓝宝石、化肥灰岩储量居全国之首,天然气、油页岩储量居全国前列。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海南省金矿地质工作始于1985年,几年来由于各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群采业的发展,在海南岛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1处一分布在16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6处,均为岩金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6.95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005吨),占全国累计探旺储量的0.35 9/5,居第25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6.05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10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0.40 9,6,居第25位。

保有储量均为岩金矿,均未被利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3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20吨,主要由土外山、抱板、富文、不磨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全省目前无正式生产矿山,均为群采,对金矿资源破坏较严重。

“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处,技改配套1处,生产规模350吨/日,新增生产能力684公斤/年。

1989年全省产金72公斤,居全国第27位,矿产金产量72公斤,居全国第24位。

1987年金产量最高,达到89.62公斤。

“八五”末期矿产金产量预计达到333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海南省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四个旋回的侵入岩和喷出岩。

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

岛内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断陷盆地及琼中、儋县两大岩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多为近东西向,其次是北东向。

海南岛金矿分布广泛,主要产在混合岩和古生界变质岩中,其次是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岩系及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多数金矿点出现在东西向及北东向主干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构造裂隙中。

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类,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砂金。

海南省情况介绍

海南省情况介绍

海南省情况介绍提纲一、海南概况(一)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最南端,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诸国,地处南海国际海运要道。

(二)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省陆地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省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总面积的2/3。

●包括海南岛本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和海域。

全省设8市10县和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

(三)具体情况介绍●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2-25℃,年均降雨量1000-2400毫米。

●2008年末常住人口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万。

海南是中国三大侨乡之一,3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季无冬,阳光充沛,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森林覆盖率为58.9%,素有“天然氧吧”、“生态大花园”、“长寿岛”美誉,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是人们公认的最佳居住地之一。

二、经济现状(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9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1580亿元同比增长10.2 %。

●2009年预计各项经济指标图表●全省GDP2003年~2009年(预计数)柱形图●人均GDP2003年~2009年(预计数)柱形图(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现状:2009年预计三次产业比例为:●2009年预计海南省产业结构图●2003年~2009年产业结构比例图(三)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1.工业发展现状●2009年预计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一期、东方电厂一期、叉河一期100万吨水泥、国投三期200万吨水泥、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在建项目:金海160万吨造纸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海南航天发射场、中海油80万吨甲醇和精细化工、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相继开工;60万吨PX、200万吨PTA、昌江核电等重大项目基本具备明年上半年开工的条件。

(以海南省地图形式标识出来项目的地点)2.旅游业发展现状●2009年预计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200万人次,同比增长7.3%●旅游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8.1%●2003~2009年旅游收入图示3.农业发展现状●2009年预计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海南矿产行业报告

海南矿产行业报告

海南矿产行业报告一、海南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之滨,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锰矿、金、银、铜、铝、钨、锡、钼、稀土、石油、天然气、盐等。

其中,铁矿石和锰矿是海南省的主要矿产资源,占据了海南矿产资源总量的大部分。

二、海南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1. 铁矿石开发。

海南省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琼中、屯昌、澄迈等地,其中琼中县的铁矿石储量最为丰富。

目前,海南省的铁矿石主要用于供应本省的钢铁企业,部分铁矿石也出口到国外。

2. 锰矿开发。

海南省的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陵水、保亭、琼中等地,其中陵水县的锰矿储量最为丰富。

海南省的锰矿主要用于生产合金钢和不锈钢,部分锰矿也出口到国外。

3. 其他矿产资源开发。

除了铁矿石和锰矿之外,海南省还有一些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

比如,海南省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和儋州市。

此外,海南省还有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

三、海南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开发利用现状。

海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铁矿石和锰矿的开发上。

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尤其是稀土、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2. 存在的问题。

海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浪费严重。

一些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

(2)环境污染严重。

一些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技术水平低下。

一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质量。

四、海南矿产资源开发的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发展海南省的矿产资源,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加强环境保护。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技术创新。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全省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的省份之一。

全省共发现矿产88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的矿产70种。

其中,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矿产地435处,其中,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69处、中型的123处、小型的243处。

海口市的矿产资源有:能源矿产的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泥炭;金属矿产的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非金属矿产的高岭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水气矿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淡水等20种。

海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为“北部带动、南部推进、发展中东、保护西部”;将全市布局为四大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区和9个二级开发加工区。

其中四大矿产资源开发区为:北部矿产开发加工区,即跨越以海府经济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海口货运大道一线以北地区,包括海府-长流重要的矿产开发综合加工和西秀-文明村油气、玄武岩、砖瓦粘土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南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文岭至仙沟一线以南的长昌、大坡等地区,包括以长昌的褐煤、油炭质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为重点的建材矿产综合开发加工和大坡的铝土矿、钴土矿、玄武岩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中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东、南渡江东河岸以西、海口货运大道以南的永兴、龙桥、龙泉、新坡、龙塘、东山、南渡江沿线等地区;东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南渡江以东的云龙、旧州、三江、红旗(土桥)、三门坡、大致坡等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合理布局中小型建材矿山开发。

钛铁矿砂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海南省万宁的保定、长安、兴隆,琼海的沙老、南港,陵水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文昌的辅前。

1、矿产资源基本特点(一)矿种比较齐全,主要矿产资源的资源潜力大。

全省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玻璃用砂(第1位)、锆英石砂矿(第1位)、钛铁矿砂矿(第1位)、饰面用花岗岩(第3位)、油页岩(第4位)、宝石(第4位)、富铁矿(第6位)、高岭土(第9位)、铝土矿(第10位)等。

海南块矿成分

海南块矿成分

海南块矿成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海南块矿的概述三、海南块矿的主要成分四、海南块矿成分的应用五、总结正文【引言】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海南块矿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种富含多种稀有金属的矿石,海南块矿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海南块矿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宝贵的矿产资源。

【海南块矿的概述】海南块矿,顾名思义,是指产自我国海南省的矿石。

其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西部地区,包括昌江、东方、乐东等市县。

海南块矿以富含铁、钛、钒、铬等金属元素而闻名,其中铁、钛、钒三种元素储量尤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铁、钛、钒资源之一。

【海南块矿的主要成分】海南块矿的主要成分包括铁、钛、钒以及其他稀有金属元素。

这些成分的存在使得海南块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铁:铁是海南块矿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形式存在。

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基础原料,因此海南块矿在我国钢铁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钛:钛主要存在于海南块矿中的钛铁矿和金红石中。

钛具有很高的抗腐蚀性和强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电子等领域。

3.钒:钒主要存在于海南块矿的钒钛磁铁矿中。

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主要用于钢铁行业的合金钢生产,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韧性。

4.其他稀有金属:海南块矿中还含有铬、镍、钴等稀有金属元素。

这些元素在化工、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海南块矿成分的应用】海南块矿的丰富成分为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目前,海南块矿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钢铁行业:海南块矿中的铁、钛、钒等成分可作为钢铁生产的原材料,提高钢铁的品质和性能。

2.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海南块矿中的钛、钒等稀有金属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抗腐蚀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的关键部件。

3.新能源领域:海南块矿中的镍、钴等稀有金属元素是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关键原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环保领域:海南块矿中的铁、钛等成分可用于生产环保材料,如水处理剂、脱硫剂等。

海南岛地质构造与成矿控矿因素

海南岛地质构造与成矿控矿因素
• 万宁组 (Qh1w):为河口三角洲沉积。岩性为粘土、粉砂质粘土夹砾质中粗砂。 与上覆琼山组整合接触。其时代为早全新世。主要见于琼北、琼西、琼南沿海 一带钻孔中。岩性变化较大,东方市八所一带全由砾质砂组成。其时代为早全 新世。
• 琼山组 (Qh2q):属滨海泻湖相沉积。岩性为亚粘土夹粘土,砂,富含有机质粘 土,含砂、细砾亚粘土。与下伏万宁组及上覆烟墩组整合接触。其时代为中全 新世。主要分布于琼北、琼南、琼西沿海地区。岩性变化较大,琼西东方市八 所一带上部为琼南乐东县九所上部为浅黄色细砂,下部为深灰色含贝壳碎屑亚 粘土,下部为含砾粗砂;砂砾层。
• 中更新世玄武岩 (Qp2β) :为橄榄拉斑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凝 灰岩、层凝灰岩等。未见顶,喷发不整合于海口组、秀英组之上,临高县新 盈彩桥大坝则与下伏北海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 八所组 (Qp3bs) :平行不整合于秀英组之上,来见顶。在地貌上表现为II级或 III级海成阶地。岩性为棕黄、黄及白色粉细砂、中砂及含细砾石中粗砂层。 其时代为晚更新世。
• 峨查组一鹅顶组(P1e-ed):峨查组为石英砂岩与板岩、砂 质板岩不等厚互层,底部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硅质岩。与
下伏青天峡组及上覆鹅顶组整合接触。为海南重要的王 下式金矿成矿控矿层位。
• 南龙组(P1-2n):上部为泥质岩与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夹少量杂砂岩;下部细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夹杂砂岩。 未见顶,与下伏鹅顶组整合接触。
岩夹白云岩。未见底,与上覆大茅组整合接触。为海南重要的 大毛式磷锰矿成矿控矿层位。
• 大葵组一牙花组一沙塘组(O1-2-s):大葵组平行不整合于大茅组之 上。下部为不等粒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岩。与上覆牙花组整合 接触。
• 榆红组一尖岭组(O2y-j):榆红组整合于沙塘组之上、尖岭组之下。 由复成分砾岩与中粗粒岩屑砂岩或中细粒石英砂岩互层组成,底 部和顶部各夹一层粘土岩。底部以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 等粒砂岩、砾岩组成逆粒序层序。

海南岛石碌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海南岛石碌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海南岛石碌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海南岛石碌地区是海南岛较为重要的矿藏发现点之一,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铁、钴、铜多金属矿上。

本文将以该地区的地质特征为主线,分析石碌集区的找矿方向,助力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矿产资源勘探工作。

一、地质背景石碌地区位于海南岛西部,属于南岛地台及琼北地台交界带。

该地区的基底岩系主要包括晚元古代-早古生代花岗闪长岩、二叠系基性岩和喀斯特地貌岩石。

该区域的多金属矿床主要为铁、钴、铜多金属矿床,以铁矿为主。

二、矿产资源概述石碌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菱铁矿、蓝铜矿等。

其中,磁铁矿是该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矿石中的铁品位较高,为60-70%。

该地区的矿床点多、品位高、规模较大,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三、矿床成因石碌地区的矿床成因主要为岩浆热液成因和深部流体充注成因。

该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一系列岩浆侵入岩体和深部火山岩,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热液活动,形成了丰富的热液脉体和岩浆侵入体,为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菱铁矿等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四、找矿方向1. 基础地质调查:在石碌地区进行全面基础地质调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床特征,精细勘探有利区。

2.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在分析新发现的矿化点的同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各种矿物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形态特征和地质环境,构建找矿模型。

3. 物探勘查方法:地磁、地电、浅层掩埋的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方法,以及露天、地下正反演加重重磁勘等综合物探方法较为通用。

4. 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表生物对于地下的矿物所含有的某些元素会显示出异常反应,进而较大程度地帮助了找矿人员进行勘查和探矿工程。

综上所述,石碌地区的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是海南岛重要的矿藏发现点之一。

该地区的矿床物质来源丰富,形成条件优越,通过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勘探工作,提高勘探成功率。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位于中国得最南端,全省陆地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管辖得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就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最大得海洋大省,就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得省份之一。

全省共发现矿产88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得矿产70种。

其中,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得矿产有57种,矿产地435处,其中,矿产规模达到大型得69处、中型得123处、小型得243处。

海口市得矿产资源有:能源矿产得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泥炭;金属矿产得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非金属矿产得高岭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水气矿产得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淡水等20种。

海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得总体布局为“北部带动、南部推进、发展中东、保护西部”;将全市布局为四大各具特色得矿产资源开发区与9个二级开发加工区。

其中四大矿产资源开发区为:北部矿产开发加工区,即跨越以海府经济中心城区为核心得海口货运大道一线以北地区,包括海府-长流重要得矿产开发综合加工与西秀-文明村油气、玄武岩、砖瓦粘土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南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文岭至仙沟一线以南得长昌、大坡等地区,包括以长昌得褐煤、油炭质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为重点得建材矿产综合开发加工与大坡得铝土矿、钴土矿、玄武岩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中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东、南渡江东河岸以西、海口货运大道以南得永兴、龙桥、龙泉、新坡、龙塘、东山、南渡江沿线等地区;东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南渡江以东得云龙、旧州、三江、红旗(土桥)、三门坡、大致坡等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合理布局中小型建材矿山开发。

钛铁矿砂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海南省万宁得保定、长安、兴隆,琼海得沙老、南港,陵水得乌石-港坡、万洲坡,文昌得辅前。

1、矿产资源基本特点(一)矿种比较齐全,主要矿产资源得资源潜力大。

全省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得矿产有:玻璃用砂(第1位)、锆英石砂矿(第1位)、钛铁矿砂矿(第1位)、饰面用花岗岩(第3位)、油页岩(第4位)、宝石(第4位)、富铁矿(第6位)、高岭土(第9位)、铝土矿(第10位)等。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全省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的省份之一。

全省共发现矿产88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的矿产70种。

其中,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矿产地435处,其中,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69处、中型的123处、小型的243处。

海口市的矿产资源有:能源矿产的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泥炭;金属矿产的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非金属矿产的高岭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水气矿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淡水等20种。

海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为“北部带动、南部推进、发展中东、保护西部”;将全市布局为四大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区和9个二级开发加工区。

其中四大矿产资源开发区为:北部矿产开发加工区,即跨越以海府经济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海口货运大道一线以北地区,包括海府-长流重要的矿产开发综合加工和西秀-文明村油气、玄武岩、砖瓦粘土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南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文岭至仙沟一线以南的长昌、大坡等地区,包括以长昌的褐煤、油炭质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为重点的建材矿产综合开发加工和大坡的铝土矿、钴土矿、玄武岩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中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东、南渡江东河岸以西、海口货运大道以南的永兴、龙桥、龙泉、新坡、龙塘、东山、南渡江沿线等地区;东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南渡江以东的云龙、旧州、三江、红旗(土桥)、三门坡、大致坡等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合理布局中小型建材矿山开发。

钛铁矿砂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海南省万宁的保定、长安、兴隆,琼海的沙老、南港,陵水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文昌的辅前。

1、矿产资源基本特点(一)矿种比较齐全,主要矿产资源的资源潜力大。

全省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玻璃用砂(第1位)、锆英石砂矿(第1位)、钛铁矿砂矿(第1位)、饰面用花岗岩(第3位)、油页岩(第4位)、宝石(第4位)、富铁矿(第6位)、高岭土(第9位)、铝土矿(第10位)等。

海南省万宁市基本概况

海南省万宁市基本概况

海南省万宁市基本概况目录一、自然资源二、地理位置三、基础设施四、历史文化五、人口民族六、行政区划七、经济建设八、社会事业一、自然资源(一)丰富的矿产资源:万宁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钛、锆、独居石、金红石、石英石等,以钛矿最为丰富。

现已初步探明,万宁钛矿贮量占海南钛矿总贮量约1500万吨,70%以上,占全国总贮量30%以上,与钛矿共生的锆矿也相当丰富,贮藏量约是钛矿量的15%。

万宁钛矿不但贮量丰富,而且矿沙品位高,易采选,深度加工、综合开发经济效益高,现初中级加工已具规模,深加工正在开发。

(二)众多的热带作物:万宁市山地广阔,土地肥沃,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热带作物宜种区,高效农业开发区。

最近几年,热带作物如橡胶、胡椒、菠萝、椰子、槟榔、益智、咖啡、可可等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白豆蔻、香草兰等贵重药材和香料,也在万宁市大面积扩种。

近几年来,成片综合开发种植的胡椒、菠萝、槟榔、咖啡、芒果、龙眼、荔枝、香蕉等热带作物65万亩陆续进入收获期;现尚有50多万亩荒山有待开发。

(三)独特的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60.2%,天然林主要树种有母生、青皮、陆均松、汕丹、坡垒、荔枝、乌营、绿南等46个,16 0多种,人工营造林有小叶桉、窿绿桉、大麻黄、台湾相思、菠萝蜜、苦楝、麻楝、樟树等。

(四)土特产资源:万宁市西部山区土特产资源丰富,有珍稀药用植物见血封喉、海南红壳松、海南大血树、大枫子、巴豆、龙血树、槟榔、巴戟、益智、草蔻、沉香等100多种,其中大洲岛龙血树为治疗高血压的良药,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第二品种。

(五)禽畜品种及野生动物资源:万宁市禽畜品种有猪、牛、羊、鸡、鹅、鸭等,以兴隆水牛和东山羊为名优品种。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珍贵品种有大洲金丝燕、梅花鹿、熊、豹、长臂猿、黄猄、蟒蛇、毛鸡、金钱龟、鹧鸪、野兔等。

大洲金丝燕所产之大洲燕窝,有润肺健脾之奇效,为稀世名贵补品。

(六)优越的水产资源:万宁市海岸线长达109公里,有大小岛屿6个,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盛产带鱼、马鲛鱼、金枪鱼、鱿鱼等,发展捕捞条件优越。

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海南省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重晶石、锆石等。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矿产资源规划,对于发挥海南省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文就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背景和意义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针对海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而设计的一项工作,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利用、实现绿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海南省地处南海区域,面积约为3万平方千米,拥有大量的矿藏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重晶石、锆石等矿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建立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具有以下的意义: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利用和分配当地的矿产资源,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海南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通过合理规划地方的资源利用,可以优化当地的经济结构,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海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制定矿产资源规划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能够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制定一个合理的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可行。

1. 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坚持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2. 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的合法合规性,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3. 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和社会公共利益,关注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5. 加强监管,完善矿山闭坑、修复和生态恢复管理制度,防止资源灾害等问题发生。

三、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 确定开发方向和局部区域的用地,并在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优化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

海南矿产评估报告

海南矿产评估报告

海南矿产评估报告1. 引言海南是中国的一个岛屿省份,位于南海之中。

其地缘位置独特,使得海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为了充分了解和评估海南的矿产资源,本文将对海南的矿产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报告。

2. 海南的地质背景海南的地质构造以华南地块为主,具有丰富的岩石、矿石和矿床。

海南地处构造活跃地区,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使得海南拥有多种类型的矿产资源。

3. 主要矿产资源根据现有的矿产调查和勘探结果,海南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以下几类:3.1 金属矿产海南存在一定规模的金属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铅锌矿、铜矿等。

其中,铁矿石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采和利用价值。

3.2 非金属矿产海南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

主要包括石英砂、大理石、花岗岩等。

这些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人造石材、装饰材料等领域。

3.3 能源矿产海南还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能源矿产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和原油。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满足海南地区的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

4.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海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技术力量不足:海南在矿产勘探和开采方面的技术力量还不够强大,缺乏相关人才和技术装备。

•环境保护意识弱: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不高,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5. 矿产资源的评价与展望针对海南的矿产资源,需要进行全面评价和合理规划,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展望:5.1 市场需求通过研究市场需求情况,确定海南矿产资源的开发方向。

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开发策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5.2 技术创新加大对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引进并培养相关人才,推动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技创新。

海南矿务发展历程

海南矿务发展历程

海南矿务发展历程海南是中国的一座美丽岛屿,其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海南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海南矿务发展的历程。

海南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岛内,包括石油、天然气、磷矿、铝土矿等,在岛上极为丰富。

石油和天然气是海南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早在198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就在海南开展了石油勘探工作,并在以后陆续发现了几处石油田。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不仅提供了岛上的能源供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南经济的快速增长。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海南的磷矿资源也十分丰富。

磷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肥生产、农业增产等领域。

早在20世纪50年代,海南就开始了磷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经过近70年的努力,海南已经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磷矿企业,年产量在国内磷矿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磷矿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海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助力了海南的现代农业发展。

此外,海南的铝土矿也是其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铝土矿是铝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铝的冶炼和制造。

海南的铝土矿储量丰富,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开采。

海南的铝土矿产业迅速崛起,建立了一批大型的铝土矿企业,使得海南成为中国铝土矿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铝土矿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海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海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海南矿务的发展,岛上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仅为当地就业提供了很大的机会,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了海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海南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岛上的居民生活水平,使得海南成为了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海南的矿务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鼓励矿企进行环保改造和技术创新,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块矿成分

海南块矿成分

海南块矿成分海南岛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岛屿,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在海南岛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了海南块矿。

海南块矿是指在海南岛内部形成的一种矿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南块矿主要成分之一是铁矿。

铁矿是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料,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南块矿中富含铁元素,可以通过提炼和冶炼的方式获得高纯度的铁矿石。

铁矿石通常被加工成铁精粉、铁块、铁合金等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

海南块矿还含有丰富的锰矿。

锰矿是不可缺少的合金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

锰矿可以提取出高纯度的锰元素,用于制造锰合金、电池、催化剂等产品。

海南块矿中的锰矿资源,为岛内的冶金和化工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持。

海南块矿还含有一定的钛矿。

钛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领域。

海南块矿中的钛矿资源,具有较高的含钛量,可以通过提炼和冶炼的方式获得高纯度的钛金属。

钛金属可以用于制造飞机零件、船舶设备、化工设备等高端产品。

海南块矿还含有少量的稀土矿。

稀土矿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要矿石,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光电子、汽车等领域。

海南块矿中的稀土矿资源,虽然不多,但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成分外,海南块矿还含有一些次要的矿物元素,如铜、铅、锌等。

这些矿物元素虽然含量较少,但对于岛内的冶金和化工产业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海南块矿是海南岛地下蕴藏的一种重要矿石,主要成分包括铁矿、锰矿、钛矿和稀土矿等。

这些矿石资源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块矿的开采和利用,有助于提升岛内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够使海南块矿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全省陆地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的省份之一。

全省共发现矿产88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的矿产70种。

其中,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矿产地435处,其中,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69处、中型的123处、小型的243处。

海口市的矿产资源有:能源矿产的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泥炭;金属矿产的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非金属矿产的高岭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水气矿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淡水等20种。

海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为“北部带动、南部推进、发展中东、保护西部”;将全市布局为四大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区和9个二级开发加工区。

其中四大矿产资源开发区为:北部矿产开发加工区,即跨越以海府经济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海口货运大道一线以北地区,包括海府-长流重要的矿产开发综合加工和西秀-文明村油气、玄武岩、砖瓦粘土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南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文岭至仙沟一线以南的长昌、大坡等地区,包括以长昌的褐煤、油炭质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为重点的建材矿产综合开发加工和大坡的铝土矿、钴土矿、玄武岩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中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东、南渡江东河岸以西、海口货运大道以南的永兴、龙桥、龙泉、新坡、龙塘、东山、南渡江沿线等地区;东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南渡江以东的云龙、旧州、三江、红旗(土桥)、三门坡、大致坡等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合理布局中小型建材矿山开发。

钛铁矿砂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海南省万宁的保定、长安、兴隆,琼海的沙老、南港,陵水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文昌的辅前。

1、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一)矿种比较齐全,主要矿产资源的资源潜力大。

全省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玻璃用砂(第1位)、锆英石砂矿(第1位)、钛铁矿砂矿(第1位)、饰面用花岗岩(第3位)、油页岩(第4位)、宝石(第4位)、富铁矿(第6位)、高岭土(第9位)、铝土矿(第10位)等。

所辖海域石油、天然气,滨浅海的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砂矿等亦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矿产资源潜力较大。

(二)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天然气、石油富集在南海西北部和南沙等新生代沉积盆地;石英砂富集在海南岛沿海沉积阶地;钛锆砂矿富集在东部滨海沉积阶地;金矿富集在乐东、东方、昌江、定安等市(县);富铁矿、石灰岩富集在昌江县石碌地区;油页岩富集在儋州市长坡。

资源储量也主要集中在富集区的大型矿床。

(三)富矿比例较大、共(伴)生组份较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已探明的天然气田多属高产能的大中型气田,石英砂、铁、锆、金等重要矿产高品位富矿比例也较大。

除石碌铁矿与钴、铜矿异体共生并伴生银、镍、硫,蓬莱铝土矿与钴土矿、蓝宝石共生并伴生镓,东海岸钛铁矿与锆英石共生并伴生独居石、金红石,富文金矿共(伴生)银、铅锌外,大多数矿床的共(伴)生组份较简单。

已探获资源储量的多数矿床,具备“近、浅、易”,或者开采技术条件比较简单,适宜露天开采或选冶的条件良好。

海南省17种主要矿产资源潜量预测及其找矿远景区分布表
(四)矿产资源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

我省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海域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陆域的富铁矿、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砂矿、金、钼、饮用天然矿泉水、医疗热矿水等矿产;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高岭土、油页岩等矿产。

2、矿产资源分布
通什市:黄金、石墨、彩色大理石、石灰石、萤矿石、花岗岩
琼海市:钛、石墨、钾、钨、金、高岭土、玻璃沙
琼山市:硅藻土、高岭土、石油、天然气、煤
文昌市:钛、铝、石墨、蓝宝石
东方市:金、银、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天然气澄迈县:石油、石灰石、金、银矿、高岭土
临高县:褐煤、油贡岩、石英沙
白沙黎族自治县:硫锑铝、砂锡、石灰石、锌、铁、金、水晶
昌江黎族自治县:铁、铜、钴、铅、锌、金、石灰岩、溶石、石英砂
乐东黎族自治县:天然气田、石油、铅锌矿、铁矿、铜矿、金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铁、铜、铅、锌、金、水晶、石灰石、大理石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硫铁、金、银、锡、铜、铀、铅、锌、水晶、石墨、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
三亚市:铁、磷、钛、石灰岩
海口市秀英区:淡水砂、火山石、花岗石、珊瑚石
保亭县:铁、铜、金、铅、锌、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等10多种,其中石灰蕴藏量为1000多万吨,是制造水泥的好原料;大理石储量达72.45万立方米。

3、主要矿产地
(一)琼中什统萤石矿床
琼中什统萤石矿床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市毛阳镇北东约5km处。

详查探明的萤石资源储量已达大型规模,矿床成矿远景良好。

(二)海南保由重晶石矿床
保由重晶石矿位于海南岛昌江县石碌镇南面,属昌江县七差区管辖,是海南省正在开采的重晶石矿床之一,属于典型的中、低温层间破碎带型矿床。

其矿床特点是开采简单且品位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矿石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重晶石-石英-方铅矿矿石,以富含重晶石为特征,重晶石高达80%~90%以上,石英5%~10%。

(三)海南抱伦金矿床
抱伦金矿床为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海南省西南部乐东县城抱伦地区。

该矿床品位高、储量大,是海南岛除石碌铁矿之外最重要的大型金属矿床。

抱伦金矿床被评为全国2007年金矿勘探领域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金储量达80t。

2006年转入详查工作,2009年11月经储量评审。

勘查区面积5.9km2。

矿床类型为:变质热液叠加的中高温热液矿床。

其矿体平均品位 6.13g/t。

全区共探获(122b+333)金资源储量11761公斤,其中122b金基础储量1194公斤,333金资源量10567公斤。

(四)海南石碌铁钴铜(金)矿床
海南石碌铁钴铜(金)矿床,因其铁矿品位高著称,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

目前已在矿区内发现大大小小铁矿体38个、钴矿体17个、铜矿体41个,所探明铁矿石储量达4.17亿吨以上(平均品位51.15%、最高达69%以上)、钴矿石储量约4.07Mt(平均品位0.294%、最高达1.1%以上)、铜矿石储量约6.65Mt(平均品位1.18%、最高达18%以上)。

(五)海南儋州南江褐铁矿矿床
南江褐铁矿区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南东方向8km处,本区褐铁矿为比较单一
的铁矿,出露规模较大,且铁矿品位很高,w(TFe)都>40%,最高达58.90%,低P,As,S等有害杂质,SiO2也较低,可以作为工业矿产直接开采。

(六)海南罗葵洞斑岩型钼矿
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罗葵洞钼矿为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其矿体特征为埋藏浅,储量大,可以进行露天大规模开采。

目前,矿体在平面上控制范围:长约1600 m,宽约1400m,面积2.24km。

估算121+122b+333钼金属资源/储量300570t,矿床平均品位为0.055%,潜在经济价值1000亿元左右,勘查认为该区是一处有开发前景的大型矿产地。

(七)海南省保亭县新村钼矿
新村钼矿位于三亚市以北33km的保亭县境内。

矿床于2001年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对新村一六罗地区进行的1:5万水系沉积物调查中发现。

2006年至今,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普查工作,新村钼矿床业已达中型规模。

(八)红门岭钼钨矿床
红门岭钼钨矿床是海南岛近年来新发现的首例钼钨多金属矿床。

据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截止2007年已探明钼、钨金属资源量分别为Mo:2164.2t、WO3:1529.6t;平均品位Mo:0.2422%,WO3:0.1713%,已达小型规模。

该矿床位于海南岛西部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西偏南方向约45 km,行政上属乐东县尖峰镇管辖。

(九)海南省后万岭铅锌矿床
万岭铅锌矿床是近年来海南省找矿的一项重要进展,2006年开展详查工作,勘查区面积10.58km2。

探明的铅锌金属量大于29万吨(Pb4.4万吨,Zn24.6万吨),伴生Cu资源储量约1万吨,伴生Ag资源储量约100吨。

平均品位为锌2.23%、铅0.95%、伴生铜平均0.30%、伴生Ag平均为12g/t。

其规模预计可达大型,甚至超大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