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习题3-1

解:已知:t 东=2.0 min , t 西=2.0 min ,

X 东=29.0 辆, Y 东=1.5 辆 X 西=28.6 辆, Y 西=1.0 辆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

h

km t l v q Y t t h

t t Y X q /67.66608.12min 8.1525.75

.10.2/5.451min /525.7225.16.28=?===-=-===++=++=东

东东东东东东西东西东辆辆

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

h

km t l v q Y t t h

t t Y X q /27.6460867

.12min

867.15.70

.10.2/450min /5.7220.10.29=?===-=-===++=++=西西西西西西西东西东西辆辆

习题3-4

解:总停驶车辆数 = 28 + 25 + 38 + 33 = 124 辆 总延误 = 124×15 = 1860 辆?s

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停车辆数

= 1860/113 = 16.46 s

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 1860/(113+119)= 8.02 s

停车的百分数 = 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 113/232 = 48.7% 取置信度90%,则K 2 = 2.70,于是

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

%07.11232487.070

.2)487.01(=??- 取置信度95%,则K 2 = 3.84,于是

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

%2.13232

487.084

.3)487.01(=??-

习题4-2

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⑴ 最大流量:

因 5.5221052===j m K K 辆/km

412822===f m V V km/h

∴ 5.2152415.52=?=?=m m m V K Q 辆/h 。 ⑵ 此时所对应的车速: 41==m V V km/h 。 习题4-4

解:已知:N = 56,09.3173

1

==

?=

∑=f k m g

j j

j 车辆到达数j k

实测频数

j f

j j f k ? )(j k p

N k p F j j ?=)(

0 1 2 3 4 5 6 7 8 ≥9 ∑

0 11 14 11 9 5 3 2 1 0 56

0 11 28 33 36 25 18 14 8 0 173

0.0455 0.1406 0.2172 0.2237 0.1728 0.1068 0.0550 0.0243 0.0094 0.0032

2.548 7.873 12.163 12.527 9.677 5.981

3.080 1.360 0.525 0.180

对于泊松分布,把j 小于5的进行合并,并成6组,可算出

932.056145.56

981.55677.99527.1211163.1214421.10112

222226

12

2=-+++++=-=∑=N F f j j

j χ

由DF=6-2=4,取05.0=α,查表得:2

205.0488.9χχ≥=

可见此分布符合泊松分布。

习题4-5

解:已知:交通流属泊松分布,则车头时距为负指数分布。

交通量h Q /1200辆=,s Q /31360012003600辆===λ。

⑴ 车头时距s t 5≥的概率:

19.05)5(=-=-=≥e t e h P λ

⑵ 车头时距s t 5>时出现的次数:

1353.03

6)6()5(=-=≥=>e h P h P ∴次数为:4.1621353.01200=?(辆/h )。 车头时距 j t 频 率 频 数

此时段到达的车辆数j f

6 1353.0)6(=≥h P

162 46 7 09697.0)7(=≥h P 116 33 8 0695.0)8(=≥h P 83 23 9 04978.0)9(=≥h P 60 17 10 03567.0)10(=≥h P 43 12 11 02556.0)11(=≥h P 31 9 12 01832.0)12(=≥h P 22 6 13 01312.0)13(=≥h P 16 5 14 0094.0)14(=≥h P 11 3 15 00674.0)15(=≥h P 8 2 16

00483.0)16(=≥h P

6

6

∴平均值:

444.8)166152143823733646(162

1

16

6

=?+?+?++?+?+?=

=

∑=ΛN

f t

m j j

j

习题4-9

解:已知:Q=1500辆/h ,每个收费站服务量为600辆/h 。 1.按3个平行的M/M/1系统计算 s /36536003/1500辆==

λ,s /61

3600600辆==μ, 16

56/136/5<===μλρ,系统稳定。

辆5)1(=-=ρρn ,辆17.4=-=ρn q ,辆/36s n d ==λ,

辆/301s d w =-=μ

而对于三个收费站系统

辆1535=?=n ,辆5.12317.4=?=d ,辆/36s d =,辆/30s w =

2.按M/M/3系统计算

s /12536001500辆==

λ,s /61

3600600辆==μ 256/112/5===μλρ,165

32/5<==N

ρ,系统稳定。 04494.0625

.15625.61

)6/51(!3)25(!)25(1)0(2023=+=-?+=∑

=k k k P

辆5.3)

6/51(04494.03!3)2/5(2

4=-??=q 辆65.25.3=+=+=ρq n

辆/4.812

/55

.3s q w ===

习题4-10

解:已知:V 1=50km/h ,Q 1=4200辆/h ,V 2=13km/h ,Q 2=3880辆/h ,

V 3=59km/h ,Q 3=1950辆/h ,t =1.69h

1. 计算排队长度

k 1=Q 1/V 1=4200/50=84 辆/km ,k 2=Q 2/V 2=3880/13=298.5 辆/km V w =(Q 2–Q 1)/(k 2–k 1)=( 3880–4200)/(298.5–84)= –1.49 km/h L=(0×1.69+1.49×1.69)/2=1.26 km 2. 计算阻塞时间

⑴ 排队消散时间t ′ 排队车辆为:

(Q 1–Q 2)×1.69=(4200–3880)×1.69=541 辆

疏散车辆数为:

Q 2–Q 1=1950–3880 = –1930 辆/h

则排队消散时间:h Q Q Q Q t 28.01930541

69.1)(2

321'

==-?-=

⑵ 阻塞时间:t= t ′+1.69 = 0.28 + 1.69 = 1.97 h

习题5-1

解:已知:d veh AADT /45000=,大型车占总交通量的30%,6.0=D K , 12.0=K ,平原地形。 查表5-3,7.1=HV E

8264.0)

17.1(3.011

)1(11=-+=-+=

HV HV HV E P f

取设计速度为100km/h ,二级服务水平,71.0)/(2=C V

h pcu C B /2000=,0.1=W f ,0.1=P f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h

veh f f f N C V C C P

HV W B /5.117318264.01171.02000)/(21=?????=?????= 车道数:

5.52

6.012.05.117345000

21001001=???=???=

D K K C AADT n 故该高速公路修成6车道。 习题5-2 解:

已知:L 1=300m 、R=0.286、V R =0.560、V=2500 pcu/h L 2=450m 、R=0.200、V R =0.517、V=2900 pcu/h 第一段:

计算非约束情况下的交织车速S W 及非交织车速S nW

d

c b R

d nW W L N V V a S S /)/()1()3048.0(147

.801.24+++=或

非约束情况下型式B 的常数值如下: a b c d S W 0.1 1.2 0.77 0.5 S nW 0.02 2.0 1.42 0.95

h km S W /08.74750

/)3/2500()56.01()3048.0(1.0147

.801.245

.077.02.15.0=?+?++

=

h km S nW /15.81750/)3/2500()56.01()3048.0(02.0147

.801.2495

.042.1295

.0=?+?++

=

利用式(5-8)计算

5.349.1)]08.7415.81(011.0)750/57.71(5

6.0703.0085.0[3)]

(011.0)/57.71(703.0085.0[max =<=--+?+?=--++=W W nW R W N S S L V N N 核查交织区段诸限制值:

30001400<=W V ,19003.8333/2500/<==N V ,8.056.0<=R V 5.0286.0<=R ,760750<=L 确定服务水平:查表5-10

h km S W /8008.74<=, 属于二级,

h km S nW /8617.81<=, 属于二级。

第二段:

计算非约束情况下的交织车速S W 及非交织车速S nW

h km S W /51.67450/)3/2900()517.01()3048.0(1.0147

.801.245

.077.02.15.0=?+?++=

h km S nW /34.69450/)3/2900()517.01()3048.0(02.0147

.801.2495

.042.1295.0=?+?++= 利用式(5-8)计算

5.37

6.1)]51.6734.69(011.0)450/5

7.71(517.0703.0085.0[3)]

(011.0)/57.71(703.0085.0[max =<=--+?+?=--++=W W nW R W N S S L V N N 核查交织区段诸限制值:

30001500<=W V ,190067.9663/2900/<==N V ,8.0517.0<=R V 5.0200.0<=R ,760450<=L 确定服务水平:查表5-10

h km S W /7251.67<=, 属于三级,

h km S nW /7734.69<=, 属于三级。

习题5-3 北 解:已知 T=60s ,三相式固定周期。 大车﹕小车 = 2﹕8,βl = 0.1。 由题意分析可知,交叉口各进口 道的车行道区分为专用左转和直右两

种。 西 东 ⑴ 计算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用公式(5-23)。取t 0=2.3s ,φ=0.9。 绿灯时间t g =(60-2×3)/3=18s 。 据车种比例2﹕8,查表5-32,得

t i =2.65s 。将已知参数代入公式(5-23),则 南

h pcu t t t T C i g s /3749.0)165.23

.218(603600)1(36000=?+-=+-=?

⑵ 计算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24):

h pcu C C s sr /374==

⑶ 各进口属于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未设右转专用车道类型,其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30)计算:

h pcu C C C l sr s el /831)1.01/()374374()1/()(=-+=-+=∑β

⑷ 该进口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31)计算: h pcu C C l el l /831.0831=?=?=β ⑸ 验算是否需要折减

因T = 60s ,所以n = 3600/60 = 60,不影响对面直行车辆行驶的左转交通

量:

h pcu C le

/240604=?=' 本题进口设计左转交通量h pcu C h pcu C C le

l le /240/83='<==,不折减。 ⑹ 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四个进口设计通行能力之和。因本题四个进口

相同,故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h pcu C /33244831=?=

对于图2,南北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 北 ⑴ 计算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用公式(5-24):⑸

h pcu C C s sr /374== ⑵ 计算直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用公式(5-25): 东 h pcu C C l s sl /3.355)2/1.01(374)2/1(=-='-=β

⑶ 验算北进口左转车是否影响南进口车

的直行

pcu C C C sl sr e /3.7293.355374=+=+=h pcu C h pcu C C le

l e le /240/731.03.729='<=?=?=β,不折减。 ⑷ 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四个进口设计通行能力之和。因本题东西进口

相同,南北进口相同,故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h pcu C /312027292831=?+?=

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4. LWR模型通常形式是dk dq 0 ~dt dx 1. 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 视为一个整体,用自然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 2. 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一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 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所有车辆延误时间,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某个车辆的延误,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3. 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 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反__比。 5. 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 6. 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 shields模型、Gren berg模型、Un derwood模型等, 其中 Green shields 模型的形式是V — V f(1-K/K 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出行的三要素是指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交通方式(使用交通资源)______________ 。 8. 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________ 交通—功能、—城市空间划分________ 功能和土地利用诱导功能。 9. 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

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 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 5.26s,行使时间691.34s,行驶速度是 4.92m/s,行程速度是 4.88m/s。 10. 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_______ 填写相应的字母) 1. 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p,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A。 A. p n(1 一P ) B. p n—(1—p ) C. p n+ (1— p ) D. p n/(1—p ) 3. 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旦。 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B.未来分布=现状分布X平均增长系数 C.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十平均增长系数 D.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4.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C 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5. 交通量分配模型通是 D 软件的核心技术。 A.微观仿真 B.中观仿真 C.宏观仿真 D.交通规划 6. SCOOT系统是 D。 A. 方案选择方式的控制系统 B. 采用分层式计算机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 C. 只有唯一方案的控制系统 D. 方案形成方式的控制系统 7. 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 C。

(完整版)《交通工程学》填空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填空题库及答案(每10道一组,10组共100小题,) 81.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2.观测交通流流量为0时,此时可能对应的交通密度为______或___________。 83.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h和600辆/h,那么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为______。 84.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可从____、____、____来考察。 85.排队系统的状态是指________;当___时系统是稳定的。 86.在等时线图中,相邻等时线相隔较近则说明交通____。 87.根据误差理论,测定值与真值两者之间存在误差。它包括__误差和__误差;___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88.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89.道路线形是指道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几何形状。 90.驾驶员的___________和反映特性是驾驶员的主要心理特性。 答案: 81.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方式 82.0、阻塞密度 83.0.6 84.视力、视野、色感 85.排队系统的顾客数、λ﹤μ86. 拥挤 87.系统、偶然、系统。88.人、车、路、环境。 89.平、纵、横90.反应特性

91.设计车速是指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___________、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92.动视力是指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它随___________的增大而降低。 93.城市近期交通规划,规划年限一般在___________内。 94.城市交通战略规划的年限一般为___________年。 95.驾驶员的反映特性是指其对___________敏感程度。 96.交通流的三大基本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交通三大基本调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阻塞密度是指车流密集到___________时的密度。 99.OD调查即___________至出行终点的调查。 100.月变系数定义为___________除以___________。 答案: 91.最大安全车速92.车速 93.五年94.20-30年 95.环境刺激96.交通量、车速、密度 97.交通量、车速、OD 98.无法移动(车速=0) 99.出行起点100.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

(完整版)交通工程学试题样卷及答案-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教案考试试题样卷及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O”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10%) 交通工程即是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工程。() 当城市交通出现阻塞时首先应扩建交通设施。() 交通流流量、速度、密度基本关系模型中的速度为地点速度。() 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通畅的。() ⑤城市里主干道密度越大,则城市道路交通越趋通畅。() 2)何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是如何确定的?(10%) 3)何谓交通期望线?交通需求预测的“四步骤”模型是何含义?每个步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 4)城市道路可分为哪几个等级(不少于4类)?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应该的密度顺序如何?(10%) 5)试解释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之概念,并说明饱和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10%) 6)何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的理由是什么?(5%) 7)高速道路常采取车速限制措施,试给出常用的最高和最低限制车速的确定方法。(5%) 二、计算与论述题,共3题(40%)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6K,如果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试求此条件下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15%) 2)在某一路段上车流以驶入率Q(辆/小时)均匀地驶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进口道,在不排队等待情况下,仍以同样流率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而排过队的那部分车辆将以饱和流量S (辆/小时,S>Q)}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设信号周期为C秒,其中红灯时间为R秒,黄灯时间为Y秒。试求绿灯信号结束时无车排队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求:(15%) (1)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排队车辆数及其出现的时刻; (2)每辆车的平均排队时间。 3) 试述交通分配的Wordrop均衡原理,并给出其数学描述。(10%) 试卷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错错错错错 2)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成果,基于现状的交通特征、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条件,以及公交优先、改善交通的新理念,面向未来(近、中、远期),分析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交通系统的结构,交通设施结构和交通设施规模,编制交通系统和交通设施投资与建设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 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 号 学 名 姓 级 班 1 2 信 交 级 班 用 适 卷 试

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1、试述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的所有车辆 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2分) - 1 n 计算公式为:Vt =—2 V ; n i —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3、绝对相位差: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4、服务水平: 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 度或服务质量。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5、延误: vt :时间平均车速;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3 分)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 比。 (2 分) 计算公式为: - 1 -Z - n i V i . 7 vs :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分)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 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分) 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2分) 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分) (交通分卷预测将各小学年第不同交通方期的交通量分页 到具体的路网 上。 分)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教学提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 2 0 1 4

、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不能用来代替交 通 密 度 C 】 A ?时间占有率 B .空间占有率 C .车头时距 D ?车头间距 2 .设车流的流量为Q 辆/小时,车头时距h 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 头时距h 大于t 秒的概率是— A . exp(3600Qt) B . exp(-3600Qt) 3600) D . 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 A .红色 B .紫色 C .绿色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 100km/h 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 【B 】 A . 1600小客车/h B . 1400小客车/h C . 1250小客车/h D . 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_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 、道路 和交通环境。 3 .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 ____ 最高速度 、 加 速时间或加速度 和 最大爬坡能力 。 4 .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 _中间站、 区段站 及编组 站_。 【C 】 C . exp(-Qt/ 【B 】 D .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绿灯时间 B .相位差 C .绿信比 【A 】 D .周期长度

5.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 _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 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醉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 (1)醉酒使人的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到影响。(2)醉酒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3)醉酒使人记忆力降低。(4)醉酒使注意力水平降低。(5)醉酒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6)醉酒使人的触觉感受性降低。 2. 请画出具有东西向左转专用相位的十字交叉口车辆流向图和信号配时图?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 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 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 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

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 (或行人)的能力; 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 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3、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OD调查内容包括那些? 答案:进行OD调查,目的是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OD调查内容包括货流和客流的调查。

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大题与其答案汇总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 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4)社会性;(5)超前性;(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1)通行能力是道路 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能力;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3、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OD调查内容包括那些?答案:进行OD调查,目的是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OD调查内容包括货流和客流的调查。 客流调查包括:起讫点,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及出行次数等;货流调查包括:货源点及吸引点的分布,货流的分类、数量与比重及货运方式分配。 四、计算题1、某高速公路入口处设有一收费站,单向车流量为300(veh/h),车辆到达是随机的。收费员平均每10秒钟完成一次收费并放行一辆汽车,符合负指数分布。试估计在收费站排队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平均排队长度、平均消耗时间以及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答案:这是一个M/M/1排队系统λ=300辆/h μ=1/10(辆/s)=360辆/h ρ=300/360=0.83<1,所以系统是稳定的系统中的平均车辆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 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 (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 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 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 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昆明理工大学824交通工程学2007--2019年考研真题试卷

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 810 考试科目名称:交通工程学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由于不同的颜色对驾驶员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作用,所以在交通设施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颜色的属性。颜色的三个属性是:、、 。 2、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参数、参数、参数。 3、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三方面的指标来评价,即:、、 。 4、非自由行驶状态下的车队所具有的行驶特征是;性、性、性。 5、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6、在单通道服务的排队系统中,系统保持稳定,排队车辆能消散的条件是: 。 7、对公交站点车辆通行能力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 8、道路交通标线是道路交通法规的组成部分之一,道路交通标线具有的特点 是:性、性、性。 9、“线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是:、、。 10、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高速公路要求具有中央分隔带、双向车道数 在4车道以上、全立交、及实行。 11、城市客运交通从交通方式角度可以概括成交通及 交通两大体系。其中,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 12、我国把道路服务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同一条道路上,服务水平的等级越高, 道路的交通流量就。 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 1 页共 11 页

(完整word版)同济大学交通工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0%) ①交通设计就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 ②交通设计的唯一目标是提高设施通行能力。() 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有利于降低交通流量、提高设施的通行能力。() ④信号控制方案和交叉口的车道功能划分没有关系() ⑤公交停靠站总是应该设置在交叉口的出口道。()二、简答题,共4题(40%)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基本流程。(10%) 2)分析慢行交通一体化道路断面的适用性。(10%) 3)试述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的依据和基本流程(10%) 4)试述公交停靠站有几种形式,各种形式的适应性如何?(10%) 三、解析题,共2题(50%) 1 已知:某城市道路交叉口东西向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南北向为一块板,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 1)试绘制交叉口东西向为绿灯相位时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种交通流之间的冲突点图,并计算各种类型冲突点的数量。(10%)

北 2)试分别从交通组织、交通空间优化、信号控制优化三个层面论述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的措施。(10%) 2 下图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现状交通设计平面图。已知:东西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南北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试指出下图中六处不恰当的设计方案,并分别说明原因。(6×5%) 北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51 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 1992年: 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15分) 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 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20分) 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15分) 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15分) 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20分) 1993年: 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 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 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 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秒。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路口折减系数取。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和10%; 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34辆/小时;直右车道上允许的右转交通量为185辆/小时。请按停车线法计算应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1994年: 一.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请扼要阐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三.某停车场,到达车辆数是50辆/小时,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问此出入道是否合适? 四.若在5公里长的公路上随机40分布辆汽车,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辆以上的概率。五.何谓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应如何计算?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 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和。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和。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交通量随时间 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与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和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和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 18、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19、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20、根据服务对象划分,停车场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 1、交通工程学; 2、高峰小时交通量; 3、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 4、临界车速; 5、车头时距; 6、道路通行能力; 7、交通量; 8、高峰小时系数; 9、设计车速; 10、车头间距; 11、服务水平;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51 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 1992年: 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 (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 时计均可]。(15分) 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 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20分) 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15分) 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15分) 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20分) 1993年: 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 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

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秒。信号灯周期为125秒; 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路口折减系数取。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和10%;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34辆/小时;直右车道上允许的右转交通量为185辆/小时。请按停车线法计算应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1994年: 一.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请扼要阐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三.某停车场,到达车辆数是50辆/小时,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问此出入道是否合适 四.若在5公里长的公路上随机40分布辆汽车,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辆以上的概率。 五.何谓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应如何计算 1995年: 一.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

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精品文档 (2007-2008年)东南大学考试卷 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名学号 100分钟考试形式考试时间闭卷适用专业路交通.道.运输 1分)(20分,每空一、填充题1.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 视为一个整体,用自然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 2.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所有车辆延误时间,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某个车辆的延误,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3.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反__比。dkdq??0 。 4.LWR模型通常形式是dxdt5.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_。 6.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模型、Grenberg模型、Underwood模型等,其中Greenshields模型的形式是V=V(1-K/K) 。jf 7.出行的三要素是指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交通方式(使用交通资源)。 8.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交通功能、城市空间划分 功能和土地利用诱导功能。 9.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 5.26s ,行使时间691.34s ,行驶速度是 4.92m/s ,行程速度是 4.88m/s 。 . 精品文档 算术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10.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

2003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交通工程学》考试题 一、 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两者有何关系?12’ 二、 何为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2’ 三、 何谓交通需求管理?何谓交通系统管理?各有哪些主要策略?16’ 四、 非平衡交通分配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0’ 五、 何谓OD 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及各自的调查方法?16’ 六、 高速公路单向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公式为: P HV W i B D f f f N c v C C ?????=)( 试说明各个符号的含义。14’ 七、 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 与密度K 之间的关系式为2)1(bK a V -=, 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 、b 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10’ 八、 写出流动观测车法计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车速的公式,并说明 表达式中各自参数的含义。10’

2004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 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 a重力模型法b弗雷特法 c平均增长率法d均衡增长率法 2.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 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二车道b四车道 c六车道d八车道 3.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 b 负指数分布 c 泊松分布d负二项分布 4.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 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5.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颜色、形状、图案 b. 相位、周期、绿信比 c. 流量、速度、密度 d. 颜色、形状、图符 6.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 b. 停放车指数 c. 停放周转率 d. 停放饱和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何谓OD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与方法。 2.简述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3.何谓车辆换算系数?你认为对于路段、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该系数如何求算较为 合理? 4.影响交织区交织运行的参数有哪些? 5.何谓服务水平,其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你认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二级 公路、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分析用什么指标合理?设计时各应采用何种服务水平等级? 6.SCOOT、SCA T、TRANSYT系统的优化参数及其各自优化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超越观测车(指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 a. 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12分) b.试求有多少辆车以100km/h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6分)

2007-08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三、计算题(40分) 1.一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主要道路的双向交通量为1200辆/小时,车辆的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次要道路上的车辆所需穿越的临界车头时距t0=6s。车辆跟驰行驶的车头时距t=3s,求次要道路上的车辆可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数量。(10分) 2.下表为某年某路段上观测到的交通量数据,试求年平均日交通量、1月的日平均交通量以及1月的月变系数。(10分) 1.交通量 又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 2. 立体视觉 是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 3. 车头间距 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前轮。 4. 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5. 设计速度 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 6. 信号相位 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7. 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8. 汽车制动性能 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和在长下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以及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住不动的驻车制动性能。 9.交通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10. 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一.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列出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式,并画图说明。

东南大学2007-2008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页脚内容 1 (2007-2008年)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课程名称 交通工程基础 姓 名 学 号 适用专业 交通.道路.运输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 填充题(20分,每空1分) 1. 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 人、车、路、环境 视 为一个整体,用 自然 的方法研究复杂的 社会 现象。 2. 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 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 所有车辆延误时间 ,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某个车辆的延误 ,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 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 3. 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反__比。 5. 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 _。 6. 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 模型、Grenberg 模型、Underwood 模型等, 其中Greenshields 模型的形式是 V =V f (1-K/K j ) 。 dk dq

8.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交通功能、城市空间划分 功能和土地利用诱导功能。 9.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中途经过两个 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 5.26s ,行使时间691.34s ,行驶速度是 4.92m/s ,行程速度是 4.88m/s 。 10.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填写相应的字母) 1.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 A 。 A. ρn(1-ρ) B. ρn-(1-ρ) C. ρn+(1-ρ) D. ρn/(1-ρ) A.0 B. 堵塞密度 C. 1 D. 临界密度 3.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__B__。 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B.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C.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D.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页脚内容2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吉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30%) 1.交通量 又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 2. 流率 是指把在不足1小时的时间段内(通常是15分钟),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3. 车头间距 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前轮。 4. 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这是《美国通行能力手册》(HCM)中的定义。某种设施(如道路)的通行能力(capacity)规定为:在一定的时段和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人和车辆通过车道或道路上的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5. 设计速度 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 6. 信号相位 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7. 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8. 间断流 指有外部固定因素影响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流,如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 9.交通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10.交通工程学 美国:交通工程学(亦称道路交通工程)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到道路的规划、几何设计、运营和道路网、终点站、毗邻地带以及道路交通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关系。 澳大利亚:交通工程学是关于交通和旅行的计测科学,是研究交通流和交通发生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为了使人和物安全有效地移动,将此学科的知识用于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营。 我国的一些交通工程学者认为: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交通工程学是以人(驾驶员、行人和乘客)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机件损耗、公害程度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