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保健培训内容

合集下载

妇幼卫生保健培训内容[修改版]

妇幼卫生保健培训内容[修改版]

第一篇:妇幼卫生保健培训内容妇幼卫生保健培训内容妇幼卫生保健概要妇女是人类的母亲,儿童是人类的未来。

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提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妇幼卫生保健概念:是以妇女生一、妇幼卫生保健概念,地位作用和意义殖医学,0—7岁儿童生理特点为理论基础,以预防保健为中心,以群体保健为对象,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特点。

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社会医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对其进行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性工作。

(二)妇女卫生保健地位作用1、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对象涉及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人群。

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妇女,就要生育子女,繁衍后代,就需要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工作,这就决定了妇幼保健工作具有广泛性。

儿童卫生保健,是从胎儿期开始直至出生后成长到十四周岁(目前重点是七岁以下儿童)。

妇女卫生保健则是从青春期直至老年期,决定了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的长时间性和连续性。

2、妇女儿童属脆弱人群妇女和儿童在暴露人群中属于容易遭受侵害的“脆弱人群”或“易感人群”,这是由其生理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3、妇女儿童是家庭保健的核心家庭是组成一个社会的细胞,家庭保健是社会保健的缩影。

妇女和儿童在家庭成员中占2/3。

实践表明,家庭卫生保健以妇女和儿童为重要服务对象。

(三)妇幼卫生保健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她们的健康状态直接反映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

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代表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

做好妇幼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的平均期望寿命。

2、有利于作好计划生育工作3、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是改善人群健康的根本。

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项目培训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1. 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含丈量血压、体重、宫高、胎位、( ), 血、尿化验和B 超检查等。

A.胎心率 B. 胎方向 C. 腹围 D. 胎动2. 初次产前检查应该做()检查。

A. 乙肝、梅毒和艾滋病B. 血尿惯例C. 肝肾功能D. 以上都是3. 孕妇正常血压为≤()毫米汞柱A.140/90B. 130/80C. 90/60D.130/904. 孕妇血红蛋白正常不低于()。

A.120 克/ 升B. 160 克/升C.100 克/升D.110 克/ 升5. 婴儿从出生开始,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每日增补维生素 D ()国际单位。

正常足月重生儿出生后 6 个月内一般不用增补钙剂。

A.300— 400B.200 — 300C.200 —400D.400-8006. 婴儿乳牙一般在出生后()之间萌出。

A.6—8 个月B.4--10 个月C.5—7 个月D.8 —12 个月7. 婴幼儿的前囟一般在出生后()闭合。

A.12 -18 个月B.10 —12 个月C.12---16 个月D. 18 —24 个月8. 孕妇应该起码接受 5 次产前检查并住院临盆。

初次产前检查应该在怀胎()从前。

A.20 周B.14 周C. 12 周D.16 周9. 孕妇应该保证合理饮食,平衡营养,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补()等营养素。

A. 叶酸B. 铁、钙C. 鱼肝油10. 应该在重生儿出生后()内开始喂奶,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

A.1.5 小时B.1小时C.D.2小时11. 产后 ( )左右,母亲应该接受一次健康检查。

.A.14 天B. 40天C.56天D. 42天12. 婴儿在()月龄时,应该接受健康检查。

B. 3、6、8、1213.少儿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 ( )A.0 —3 岁少儿B.辖区内居住的0—6岁少儿14.重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是 :( )A. 重生儿出院后 1 月内B. 重生儿出院后 1 周内15.孕初期健康管理的时限为孕()周从前。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估。
参核与评辖估区 。儿童工作技术✓指导婴、幼业务儿培及训、学考龄前期 儿童保健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胎儿保健不能单独存在,
就是孕妇保健。孕妇应注

意妊娠期卫生和营养。生
儿 保
活有规律,心情要舒畅,

劳逸要适宜。有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注意乳房卫生。
在妊娠头3个月或末2个月
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机 构
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
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
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
童保健适宜技术。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按照《托儿所幼儿园
妇 幼
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
保 健
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

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

管理、技术指导、人员
培训和考核评估。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 妇幼保健知识培训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一、乡村医生妇幼保健 公共卫生职责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1、动员准备结婚的男女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保健 ,给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早发现孕妇,动员 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系统保 健管理卡,负责对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妇女的叶酸免 费发放工作。
2、掌握全村结婚人数、孕产妇数(名单)、出生数 (名单)、婴幼儿数(名单)、3岁以下儿童数(名单) 、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 死亡数及有关数据,按规定时间及时上报。
3、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随访,指导产褥期保 健、新生儿保健及避孕节育措施。督促产后42天到上一 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妇幼卫生 培训计划

妇幼卫生 培训计划

妇幼卫生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妇幼卫生培训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妇幼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敏感度和责任感,为妇幼健康保健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培训内容1. 妇幼保健知识培训将系统介绍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包括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儿童保健等,让学员对妇幼保健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认识。

2. 妇幼疾病防治培训将介绍妇幼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孕期并发症、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等,让学员学会识别和处理各类妇幼疾病。

3. 妇幼保健服务培训将介绍妇幼保健服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包括孕产妇健康检查、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儿童疫苗接种等,让学员了解如何为妇幼提供全面的保健服务。

4. 妇幼心理健康培训将介绍妇幼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保障措施,让学员学会关注和疏导妇幼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5. 妇幼营养健康培训将介绍孕产妇和儿童营养健康的重要性和营养调理方法,让学员学会合理搭配饮食,保障妇幼的营养需求。

6. 妇幼健康知识普及培训将强调对社会大众的妇幼健康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对妇幼健康的关注度,并促进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共同参与。

三、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专家授课、学员讨论和课程讲评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系统的妇幼保健知识培训。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参与临床实践和模拟操作,培训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学员互动鼓励学员参与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培训目标1. 学员具备良好的妇幼保健知识体系,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学员具备良好的妇幼健康知识普及能力,能够向社会大众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和服务。

3. 学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合作,推动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五、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综合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

2. 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妇幼保健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健康知识普及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标准。

妇幼卫生(含公共卫生)培训课件

妇幼卫生(含公共卫生)培训课件
分析原因, 进行针对性 健康指导或 及时转诊。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
❖ 服务要求
❖ 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 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 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 儿童健康管理。
❖ 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 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 儿童的健康管理。
孕期保健指导
产科检查
相关筛查知情选
将孕妇转诊或抽血样送到有资质承担
实验室检查
择者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医院
宣传告知做产前筛
填写有关记录
查和产前诊断 评估孕妇整体状况
发现异常的孕妇
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落实 治疗
正常产后
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产妇 观察 询问 体检
一般异常: 母乳喂养问题、产后便秘、痔 疮、会阴或腹部伤口问题等
❖ 6、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村级人员例会进行妇幼卫生工作业务 知识培训、总结上月工作、安排下月工作、收集报表、安排 工作及技术培训,并按时参加县级例会。
❖ 7、监督、指导村级人员做好常规统计资料的收集,并及时 整理、分析、按时上报。
❖ 8、按照“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增补叶酸, 预防出生缺陷”及“阻断爱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 目要求做好村级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妇幼保健科 普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 整理工作。
❖ 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及孕妇健康状况评估,开展相应的指导。
孕中期健康管理
❖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 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妇幼医院保健人员培训计划

妇幼医院保健人员培训计划

妇幼医院保健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本医院保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以便为妇幼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的对象为妇幼医院内各类保健人员,包括护士、助产士、医疗技术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
1. 妇科知识培训。

包括生殖健康知识、常见妇科疾病等。

2. 小儿科知识培训。

包括新生儿健康管理、常见儿科疾病等。

3. 医患关系管理培训。

包括如何用心倾听患者、缓解患者焦虑等。

4. 紧急救护培训。

包括产前月子状况处理、难产处理等生命危险救治技能。

5. 医院法规与规章培训。

包括医疗伦理、医患纠纷处理等。

四、培训形式
结合理论授课、病例分析、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为期一星期,每天下午两点至五点进行。

六、监督考核
了解培训效果, 期及结业将进行笔试和实操考核。

以上就是一个"妇幼医院保健人员培训计划"的大致内容概括。

村级妇幼卫生培训计划

村级妇幼卫生培训计划

村级妇幼卫生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妇幼卫生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提高村级妇幼卫生水平,增强妇幼保健知识,特制定此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妇幼卫生保健意识,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村民健康素养,为构建健康社区奠定基础。

二、培训对象1. 村级妇幼卫生保健人员2. 村医生、保健员3. 妇女代表、儿童保健志愿者三、培训内容1. 妇幼卫生保健知识1.1 妇女保健知识- 生理周期和生殖健康- 妇科疾病预防和保健- 孕期保健1.2 儿童保健知识- 婴幼儿喂养- 健康监护和早期发现- 儿童疫苗接种2. 健康教育知识2.1 健康生活方式2.2 常见疾病防治2.3 基本急救知识3. 卫生保健技能培训3.1 生活环境卫生3.2 妇幼健康体检技能3.3 健康宣传和教育技巧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培训手册等形式,传授妇幼卫生保健知识。

2. 实践指导安排实地走访、观摩学习,指导学员熟练掌握卫生保健技能。

3. 网络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在线课程、微信公众号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连续2周,每周5天2. 培训地点:村级卫生室或村委会会议室六、培训师资1. 村级卫生院医生2.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3. 卫生保健专家七、培训评估与考核1. 培训过程中,定期组织知识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2. 结业后,组织考核评比,对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八、培训后续支持与服务1. 组织开展妇幼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2. 定期组织培训合作单位协助开展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以上便是本次村级妇幼卫生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提升村级妇幼卫生保健水平,保障妇幼健康,促进全民健康。

村卫生所妇幼保健知识培训

村卫生所妇幼保健知识培训

建立沟通渠道,解答疑问
建立微信群或QQ群,方便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定期安排线上答疑,解答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质量 定期推送相关知识和资讯,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定期回访,了解应用情况
定期回访:对参 加培训的卫生所 进行定期回访, 了解其在妇幼保 健知识方面的应 用情况。
村卫生所妇幼 保健知识培训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培训背景和目标 02 培训内容和方法 03 培训对象和师资 04 培训效果评估 05 培训后续支持
PART ONE
培训背景和目标
培训的必要性
提高村卫生所医务人员对妇幼保健知识的认识和技能 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 促进农村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和福祉 提升村卫生所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
村卫生所护 士
村卫生所工 作人员
培训师资
培训师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相关专家组成 培训师资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培训师资具备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培训师资能够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员进行个性化教学
PART FOUR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培训内容掌握程度 实际操作能力提升 培训满意度评价 培训后工作表现
培训的目标和意义
提高村卫生所医务 人员对妇幼保健知 识的认识和技能水 平
加强村卫生所在妇 女和儿童健康保障 中的作用
促进农村地区妇女 和儿童的健康素养 和健康水平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提 升基层卫生服务能 力
PART TWO
培训内容和方法
培训内容
妇女保健基本知识
孕期保健要点
新生儿护理技能

妇女保健年度培训实施方案

妇女保健年度培训实施方案

妇女保健年度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妇女保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其服务能力,提升妇女保健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妇女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对象为各级妇女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保健师等,共计200人。

三、培训内容。

1. 妇女常见疾病防治知识。

2. 妇女生理期护理知识。

3. 妇女心理健康教育。

4. 妇女健康体检技能培训。

5. 妇女保健服务流程规范。

四、培训形式。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专家讲座、案例分析、技能操作演练等形式,以增强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为每周六全天,共计4周,培训地点为各级妇女保健机构的培训室。

六、培训方法。

1. 专家讲座,邀请专业医生和心理健康专家进行相关领域的知识讲解。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

3. 技能操作演练,通过模拟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八、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将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参训人员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九、培训保障。

1. 培训期间提供午餐和茶歇。

2. 提供培训教材和资料。

3. 提供培训设备和场地。

十、总结。

通过本次培训,希望能够提高妇女保健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促进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

妇幼新人上岗培训内容

妇幼新人上岗培训内容

妇幼保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新员工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妇幼新人上岗培训中的一些内容:
1. 妇女健康知识:包括妇科常见疾病、乳腺疾病、妊娠期保健、产后恢复等。

2. 儿童保健知识:包括新生儿护理、婴幼儿喂养、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儿童营养等。

3. 妇幼保健服务流程:包括对来院妇女和儿童进行评估、诊断、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整个服务过程的流程和方法。

4. 医疗安全知识:包括医疗事故的定义、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等。

5. 专业技能培训:包括针灸、按摩、推拿、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

6. 沟通和服务技巧:包括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如何处理患者的不满和投诉等。

7.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包括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制
度、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8. 灾害应急和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包括灾害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等。

以上是可能包括在妇幼新人上岗培训中的一些内容,具体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专业的培训,新员工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为保障妇幼健康和公共卫生做出贡献。

年度妇幼培训计划怎么写

年度妇幼培训计划怎么写

年度妇幼培训计划怎么写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和幸福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或企业,关注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妇女和儿童的健康素养和专业能力,我们制定了年度妇幼培训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提高妇女和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培训内容1. 妇幼保健知识培训通过举办专业的医生讲座、健康知识普及等形式,向妇女和儿童传授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怀孕期间的保健知识、新生儿的护理技能等。

同时,还将邀请专业的医生对孕妇和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 产前、产后护理培训邀请专业的护士和助产士,开展产前、产后护理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孕期饮食、产后恢复、母乳喂养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孕妇和产妇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其生产期间和产后的自我护理能力。

3. 儿童早期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儿童营养餐制作培训、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等形式,针对家长和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儿童成长与发育的规律,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儿童早期教育的水平。

4. 妇幼心理健康培训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针对妇女和儿童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5. 妇幼专业技能培训开展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护士、助产士等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妇幼保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升其对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的能力。

三、培训形式1. 线上培训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采取线上直播、网络课程等方式进行培训,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知识传递,覆盖更广泛的受训对象。

2. 线下培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学校等场所,组织线下培训班,提供面对面的培训服务,方便受训人员学习和交流,实现更加精准的培训效果。

3. 实践培训通过安排实践培训课程,让妇女和儿童能够亲身参与到健康保健工作中,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妇幼卫生保健培训计划

妇幼卫生保健培训计划

妇幼卫生保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升对妇幼保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怀孕、分娩、产后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二、培训内容1. 妇幼卫生保健基础知识(1)妇幼卫生保健的定义和重要性(2)妇幼卫生保健政策及相关法规(3)重大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4)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5)年龄与性别在健康问题上的影响2. 基础护理技能培训(1)妇幼基本护理知识(2)产前护理和孕妇保健(3)分娩过程和产后护理(4)新生儿护理知识3. 妇幼保健知识普及(1)优生优育知识(2)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3)妇女健康保健知识(4)新生儿喂养和成长发育知识(5)婴幼儿疾病预防与保健知识(6)母乳喂养指导4. 急救知识培训(1)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2)心肺复苏术(3)婴幼儿窒息急救救护(4)产前产后紧急处理5. 实际操作技能培训(1)产妇生理情况观察(2)孕期体征观察(3)产妇分娩辅助技能(4)新生儿脐带护理、沐浴、喂养等技能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专业讲师授课、视频资料播放等方式,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讲解。

2. 实操训练组织现场模拟操作及实际操作,帮助培训对象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和操作方法。

3. 现场观摩组织培训对象参观妇幼保健机构,并进行实地观摩学习,了解真实的临床操作和工作场景。

4. Case学习通过实际案例讨论和分析,辅助培训对象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对象1. 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工作人员2. 医院护士、助产士3.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4. 孕期管理、产后康复服务人员5. 企事业单位妇女员工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可安排为连续多天的集中培训或分布式培训模式。

2. 培训地点:可在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场所进行。

六、培训效果评估1. 笔试组织培训对象进行妇幼卫生保健相关知识的笔试测验,考核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妇幼保健培训

妇幼保健培训

妇幼保健培训一、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指标内容:改善儿童生存条件,降低新生儿、婴幼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执行母婴技术服务执业准入制度,宣传落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普及妇幼保健知识,提高妇幼生活质量。

质量管理目标:1.全镇孕产妇建卡率90%,产妇建卡率100%。

2.产前检查率95%,早孕检查率80%。

3.消毒接生率95%,住院分娩率95%。

4.产后访视率95%。

5.本地户口围产儿登记报告率100%。

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0%。

7、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75%。

8、全年无孕产妇死亡。

9、婴儿死亡率<10‰。

1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

二、乡、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职责乡级妇幼保健人员:1、掌握全乡出生人口、死亡及保健、疾病防治情况并作好个案登记建立《出生婴儿个案卡》(全乡)建立《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卡》(全乡)建立《孕产妇死亡个案卡》(全乡)建立《孕产妇保健个案卡》建立《儿童保健个案卡》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个案卡》建立《出生缺陷登记本》建立《妇女高危筛查登记本》2、定期向县报告相关报表、报告卡及资料3、定期参加县级例会及培训班4、召开乡级例会(每2月或每季1次)5、对村定期开展培训6、指导并开展产前检查及保健、产时保健、产后访视、儿童体检等妇幼保健工作7、辖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及体检8、负责高危孕产妇的监护管理及随访9、开展住院分娩10、定期开展出生、活产、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等监测数据以及报告数据漏报调查11、出生医学证明使用与管理12、定期对村开展督促检查(每季度对每个村巡查指导1次)13、协助市、县妇幼人员开展督促检查工作。

村卫生室、村妇幼保健人员职责及任务1、定期收集本村人口数、育龄妇女及已婚育龄妇女数、孕妇数、产妇数、活产数、婴儿数孕产妇死亡数、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以及7岁以下各年龄组儿童人口数并作好登记。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培训计划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培训计划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培训计划一、前言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是保障妇女和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等。

为提高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做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以确保孕妇和婴幼儿的健康,特制定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培训计划。

二、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使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人员掌握相关工作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设计和推行妇幼卫生监测计划的能力,增强妇幼卫生监测服务质量,确保妇女和儿童健康。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1.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基本知识与理论(2)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3)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实施技能与方法(4)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5)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信息化管理2. 培训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专家讲座、学习班等形式传授相关知识与理论(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变能力(3)实地参观:参观妇幼保健机构,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增强实践能力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两个月,时间从2022年9月1日至10月31日。

培训地点设在县妇幼保健院。

五、培训安排1. 第一周至第二周-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法律法规与政策2. 第三周至第四周- 实施技能与方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3. 第五周至第六周- 信息化管理- 案例分析4. 第七周至第八周- 实地参观- 案例分析六、培训考核1. 书面考核: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考试,考核培训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2. 实践考核:安排实际操作,考核培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 专家评审:由专家对培训人员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七、培训辅助措施1. 提供学习资料:培训期间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帮助培训人员加深理解2. 举办交流讨论会:定期举办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交流讨论会,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互动3. 资深专家辅导:安排资深专家给予学员个别辅导,解决实际问题八、培训总结和评估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总结及评估工作。

乡卫生院妇幼培训计划

乡卫生院妇幼培训计划

乡卫生院妇幼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乡卫生院妇幼培训计划是为了提高乡村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妇幼保健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二、培训对象乡卫生院妇幼培训对象包括乡卫生院的医生、护士、助产士等从事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医护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妇幼保健知识的更新和提升本次培训将对妇幼保健的最新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包括妊娠期保健、新生儿护理、儿童健康管理、妇女的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2. 妇幼保健服务技能的提升本次培训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升医护人员的妇幼保健服务技能,包括产前检查、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技能。

3.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管理本次培训将介绍妇幼保健服务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包括妇幼保健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记录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4. 妇幼保健服务的宣教和宣传本次培训将介绍如何进行妇幼保健服务的宣教和宣传工作,如何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四、培训形式1. 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学习资料、视频课程等形式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的理论学习。

2. 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妇幼保健服务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学习交流通过讨论会、经验分享、学员互动等形式进行妇幼保健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分享。

四、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连续两周,每天8小时,共计10天。

2. 培训地点:乡卫生院内的会议室、妇幼保健室等场所。

3. 培训内容:第一天:开班典礼,介绍培训内容和安排。

第二天:妇幼保健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第三至五天:妇幼保健服务技能的实践操作和演练。

第六至八天: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管理知识的介绍和学习。

第九至十天:妇幼保健宣教和宣传工作的讲解和学习,结业式。

五、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和实际操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 对培训学员进行结业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3. 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评价,为下一次的培训提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2024年妇幼保健培训计划

2024年妇幼保健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使妇幼保健专业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妇幼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妇女儿童健康的管理和干预能力,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二、培训对象本计划针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妇幼保健政策与法规:解读国家妇幼保健相关政策,包括《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确保从业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规范。

2.妇女保健:包括生殖健康、更年期保健、乳腺疾病筛查与防治等。

3.儿童保健:涵盖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儿童常见疾病防治等。

4.孕产期保健:包括孕期营养、产前筛查与诊断、高危妊娠管理、分娩期处理、产后康复等。

5.出生缺陷预防与干预:涉及婚前保健、孕前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

6.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包括妇幼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利用。

7.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8.应急处理与急救技能:培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急救技能。

9.专业技能操作:如妇科检查、产前检查、新生儿护理等。

10. 沟通与协调技巧: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

四、培训方式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技能操作、实地考察和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培训时间安排计划于2024年1月至12月间,每月举办一期培训,每期培训为期一周。

六、培训师资邀请国内妇幼保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培训教师。

七、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将对参训人员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八、培训经费培训经费包括师资费、场地费、教材费、餐费等,由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九、实施与管理由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培训的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

十、评估与反馈培训结束后,将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参训人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妇幼保健培训课件

妇幼保健培训课件

新生儿管理
时间: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 地点:新生儿家中 主要内容: 1、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新生儿 疾病筛 查, 记录出生体重、身长 2、 询问、观察和测量:喂养、睡眠、大小 便、黄 疸、脐部、口腔发育等、测量体温,进行体格检查 3、指导:喂养、发育、防病、预防伤害和口腔保 健
4、提醒: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 家 长尽快补种 5、告知: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 具 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结合个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1、生活方式 2、心理 3、营养 4、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不良因素的影响 5、告知和督促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 断 6、预约下次检查时间
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 者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 疗卫生机构,并在两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如:发现妊娠剧吐、阴道出血和腹痛、妊娠 期合并内科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传染性疾 病等情况、辅助检查异常等。
6、建立:《母子健康手册》 7、特殊: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 缺 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8、填写: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

根据胎 龄
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及以上 正常体重儿
2500克~3999克
根据出生体 重
低出生体重儿 小于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 小于1500克 巨大儿: 4000克及以上
• 产褥感染:发热、会阴或者下腹压痛、异常 恶露等 • 晚期产后出血:反复或者突然阴道出血 • 子宫复旧不佳:子宫不能如期恢复 • 妊娠合并症未恢复:如妊娠高血压和贫血等 • 产后抑郁:情绪淡漠、焦虑、睡眠不好,饮 食 不好等

公共卫生妇幼培训计划

公共卫生妇幼培训计划

公共卫生妇幼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妇幼保健工作,对于妇女和儿童的保护和关爱更是必不可少。

因此,开展公共卫生妇幼培训计划,提高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意识,对于完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促进妇幼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培训目标1.提高妇幼保健知识:通过培训,使参与者了解常见妇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护理妇幼的能力。

2.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提高参与者的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防护能力:提高参与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自我防护和公共卫生风险防范意识。

三、培训内容1.妇幼保健知识:分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两部分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孕期、产后保健、婴幼儿喂养、常见儿童疾病预防等。

2.公共卫生知识:包括卫生防护知识、传染病防控知识、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等。

3.心理健康知识:妇女产后抑郁、儿童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

四、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对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心理健康等知识进行系统讲解。

2.案例分享:邀请妇幼医生、产科护士、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分享真实案例,让参与者更加深入理解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3.互动讨论:组织参与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促进交流和分享经验。

五、培训对象1.社区医务人员:包括社区卫生院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等。

2.家庭妇幼保健人员:包括孕产妇、新生儿母亲、儿童家长等。

3.社区志愿者:担任社区卫生宣传工作的志愿者。

六、培训安排1.培训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培训两次,每次3小时。

2.培训地点: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教育学校等场所进行培训。

3.培训人数:每期培训不超过50人,确保培训效果。

七、培训评估1.培训前测:对参与者进行入学前调查问卷,了解参与者的基本健康知识水平。

2.培训中测:对参与者进行定期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3.培训后测:对培训结束后的参与者进行知识测验和满意度调查,总结培训效果。

妇幼保健培训宣教计划

妇幼保健培训宣教计划

妇幼保健培训宣教计划一、宣教计划背景介绍妇幼保健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领域,关系到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和生存权益。

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等原因,妇女儿童在健康保健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而宣教工作则是提高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保健意识、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本次宣教计划的背景是基于改善妇幼保健状况,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水平,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驻岗民的专业技能、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保健服务。

二、宣教目标1. 提高妇女和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2. 增强全社会对妇幼保健工作的关注和重视;3. 推动妇幼保健服务的普及和提高;4. 提升医护人员妇幼保健服务技能和水平;5.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之间知识交流和合作。

三、宣教内容1. 妇幼保健知识普及:妇幼保健相关知识的普及,包括孕产期保健、新生儿护理、婴幼儿喂养、小儿常见疾病防治等;2. 妇幼保健技能培训:提供基础医护技能培训,包括护理技术、产前产后护理、儿科护理、母婴卫生等;3. 专业讲座和沙龙活动:邀请妇幼健康专家和学者进行专业讲座,组织医护人员和社区服务人员的沙龙讨论,交流经验与做法;4. 妇幼保健资源共享:建立妇幼保健资源共享平台,如网络课堂、图书资料和健康宣教材料的分享。

四、宣教方式1. 线下宣教:开展各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单位的专业培训活动,邀请资深专家授课,组织现场互动实操等;2. 线上宣教:建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博客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健康保健知识资讯和专业技能培训视频,并定期组织线上直播等交流活动;3. 社区宣教:进入各个社区开展健康保健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健康保健知识,组织义诊和健康体检等活动;4. 走进学校:组织走进中小学校开展妇幼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健康保健意识。

五、宣教计划实施步骤1. 确定宣教内容:结合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难点,确定宣教内容和目标;2. 筹备宣教材料:制作宣教手册、宣传折页、知识图解、宣教视频等;3. 宣教团队组建:邀请外部专家学者、组织内部医护人员组成宣教团队;4. 宣教活动策划:根据宣教内容和宣教对象的特点,制定宣教活动的具体方案;5. 宣教活动实施:按照计划,分阶段、分内容、分形式进行宣教活动实施;6. 宣教效果评估:对宣教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未来的宣教工作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幼卫生保健培训内容妇幼卫生保健概要妇女是人类的母亲,儿童是人类的未来。

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提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妇幼卫生保健概念:是以妇女生一、妇幼卫生保健概念,地位作用和意义殖医学,0—7岁儿童生理特点为理论基础,以预防保健为中心,以群体保健为对象,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特点。

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社会医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对其进行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性工作。

(二)妇女卫生保健地位作用1、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对象涉及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人群。

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妇女,就要生育子女,繁衍后代,就需要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工作,这就决定了妇幼保健工作具有广泛性。

儿童卫生保健,是从胎儿期开始直至出生后成长到十四周岁(目前重点是七岁以下儿童)。

妇女卫生保健则是从青春期直至老年期,决定了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的长时间性和连续性。

2、妇女儿童属脆弱人群妇女和儿童在暴露人群中属于容易遭受侵害的“脆弱人群”或“易感人群”,这是由其生理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3、妇女儿童是家庭保健的核心家庭是组成一个社会的细胞,家庭保健是社会保健的缩影。

妇女和儿童在家庭成员中占2/3。

实践表明,家庭卫生保健以妇女和儿童为重要服务对象。

(三)妇幼卫生保健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她们的健康状态直接反映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

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代表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

做好妇幼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的平均期望寿命。

;2、有利于作好计划生育工作3、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是改善人群健康的根本。

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4、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每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如果忽视了某一阶段的保健工作,其有害影响会在下一阶段表现出来,往往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妇女如在妊娠期感染某些病毒或服用可致畸形的药物,激素、接触过量的放射线或环境有毒物质,就可对胎儿带来不良后果。

如未经产前诊断及早采取终止妊娠的措施,便可生出缺陷儿。

又如孕妇发生胎位不正,未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分娩时可能发生难产、死产、产伤甚至新生儿死亡,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造成负担。

因此,作好婚前、孕期、围产期和婴幼儿保健,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国家民族兴亡的重要工作。

(四)妇幼卫生状况及存在问题建国五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全国城乡基本形成了三级妇幼保健网(县、乡、村),有专业的妇幼卫生队伍,有较为全面的工作规范。

妇女儿童保健覆盖面不断扩大,儿童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下降,孕妇住院分娩率,高危筛差率不断上升。

但近几年来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下降缓慢,并出现反复和平抬。

产科出血、儿童肺炎仍占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孕产妇死亡多在家中和转诊途中,死亡总构成比农村高于城市,卫生保健服务公平性问题比较突出。

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未达到标准,高危孕妇筛查手段有些落后,生殖保健问题还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识和理解;儿童营养问题,剖腹产问题,产时保健模式转变等问题,都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出生监测,新生儿疾病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没有普及,人口素质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还有在当前形势下,妇幼保健机构队伍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是没有认识到母婴保健工作的特殊社会地位及其重要意义。

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为主,以保健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受到冲击和动摇,重经济效益,深入基层面向群体全面管理有所放松。

三是业务人员素质单一。

四是监测没有提到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监测网,加强监测质控管理。

五是缺乏理论与宣传,没有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二、妇幼卫生主要任务1、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依法开展妇幼卫生各项服务。

2、依靠政府支持部门协调落实《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和卫生部下发的贯彻两个纲要的实施方案,以及黑龙江省两个规划。

、3、按照新时期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要求,全面开展生殖健康保健共性需求(营养、健康教育、职业环境毒害等)特殊人群保健(婴儿智力潜能开发,产时新模式保健,青春,婚育,围绝经期及老年期等)。

4、广泛开展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强化婚前检查,高危筛查,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安全分娩,新生儿疾病筛查,母乳喂养和出生缺陷监测工作。

5、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疾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积极开展性病,艾滋病预防保健和指导,大力开展生殖保健健康教育。

6、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保障妇女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的权利,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

三、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职责1、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各项妇幼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

2、给卫生行政部门当好参谋助手,制定当地妇幼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3、在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幼儿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生殖保健工作。

(4、开展妇女和儿童常见病防治工作,逐步完善安全分娩的产科模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5、对辖区内妇幼卫生工作实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控6、开展妇女、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广泛宣传生殖健康,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知识。

7、负责乡村妇幼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

8、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县、乡、村(三级网)。

四、妇幼保健工作主要目标(一)《省儿童发展规划》重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3、降低婴儿和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5、加强儿童健康教育(二)《省妇女发展规划》主要目标1、提高妇幼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2、降低孕产妇死亡率3、保障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卫生保健服务。

%4、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5、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的权利。

6、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增强妇女身体素质。

7、减少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控制艾滋病毒感染率。

五、目标完成的策略措施1、政府宏观政策努力创造条件,让儿童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服务——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妇幼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儿童健康的主要目标。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方针,合理安排和增加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合理调整在妇幼卫生资源分配中的份额。

——加强妇幼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宣传。

——采取倾斜扶持政策,解决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和常规医疗设施,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质量。

2、法律和部门政策完善和落实关于妇幼卫生保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依法规范妇幼卫生保健服务。

——巩固完善城乡妇幼保健网络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建设和规范化服务。

提供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服务,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

——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管理和考核,实行村医疗保健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城市卫生机构开展对农村妇幼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形式的援助工作,进一步整合卫生资源。

——建立并完善规范的、管理有序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全面开展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加强对孕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保健服务。

、妇女保健1、政府宏观政策——妇妇卫生保健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妇女健康观念。

2、法律和部门政策——在农村实施“母亲安全”工程,建立健全县孕产妇抢救组织和抢救中心,提高乡村两级母婴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转变村接生员职能,切实开展高危孕妇的筛查,建立运行便捷,经济有效的转诊系统,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加强对基层对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实行乡村两级母婴保健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考核制度,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基层的母婴保健服务质量。

——健全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和常规报告系统,加强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提高监测工作水平,形成科学、完善的妇幼卫生监测统计信息网络。

——加强妇女病筛查和防治工作。

重点筛查和治疗严重危害农村妇女健康的疾病,预防和减少农村妇女常见的妇科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

{——加强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六、乡级妇幼医生工作职责1、认真履行岗位规范,努力完成妇幼工作计划和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任务。

2、认真负责开展基层的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搞好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3、认真负责基层的儿童系统保健工作,搞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和儿童视力、口腔保健工作,宣传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4、深入各村对保健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5、做好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6、做好6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降低儿童死亡率。

7、深入各村,了解掌握“三网监测”工作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抓好典型,总结经验。

8、建立村级保健员月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做到有签到,有记录,有培训内容,有总结。

9、各种统计登记,报表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专柜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